CN100352658C - 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2658C
CN100352658C CNB2004100551570A CN200410055157A CN100352658C CN 100352658 C CN100352658 C CN 100352658C CN B2004100551570 A CNB2004100551570 A CN B2004100551570A CN 200410055157 A CN200410055157 A CN 200410055157A CN 100352658 C CN100352658 C CN 1003526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housing
mate
parts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51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9784A (zh
Inventor
石泽卓
情野健朗
木村仁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908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6184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908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8961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9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9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26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265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Abstract

将第二密封薄膜(F2)热结合到墨水包的墨水导出部件(32b)的顶端部分(R1)和配置在壳体(31)上的环形突起部分(R2)上。由此,可以从墨盒壳体(31)的外侧封闭在墨水导出部件(32b)与墨盒壳体(31)之间产生的间隙(D)。因此,可保持墨盒壳体(31)内的空间(S)的气密性,提升空间(S)的压力,从而可产生能够压扁墨水包的力。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从液体喷头的喷嘴喷射液滴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喷墨式打印机。在该喷墨式打印机中,可拆卸地安装着液体容器(墨盒),该液体容器储存有向液体喷头(打印头)供应的液体(墨水)。墨盒由壳体和用于将墨水保存在壳体内的部件(例如,多孔部件、墨水储存袋、薄膜阀等)构成,为了容易地将所述部件容纳在壳体内,壳体通常由壳体主体和盖部分构成。
日本专利特开平5-16377公开了一种墨盒,其在由壳体主体与盖部分构成的壳体内容纳有袋状的墨水包。所述盖部分设有一对角和一对爪部分。而壳体主体分别设有与所述角相对应的孔穴部分和与所述爪部分相对应的凹入部分。并且,当在壳体主体内容纳了墨水储存袋之后,将盖部分的角嵌入孔穴部分内,将盖部分的爪部分啮合到凹入部分内,从而将该盖部分安装到该壳体主体上,由此形成墨水容器(墨盒)。通过如此构成,能够牢靠地将盖部分连接在壳体主体上。此外,只要解除爪部分与凹入部分之间的啮合,将角从孔穴部分拿出,即可将盖部分从壳体主体上卸下。因此,可更换墨水储存袋,由此可再生盖部分及壳体主体,使得墨水容器能够循环使用。
但是,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16377的墨盒的结构中,在其盖部分或者壳体主体制造时,当由于制造误差而在盖部分与壳体主体上产生了尺寸误差的时候,盖部分的角或者爪部分会相对于壳体主体的孔穴部分或者凹入部分而偏移,难以将该盖部分安装到该壳体主体上,从而在形成墨盒的作业上很费工夫。
而且近年来,由于打印机的打印的高速化、高精度化而导致的墨水流量的增加,在喷墨式打记录装置中,采用了如下装置,即,该装置使得当向记录头供给墨水时,通过使空气流入墨水容器内来向墨水储存袋加压。此时,如果为向墨水储存袋加压而使空气流入墨水容器内,则与之相伴,盖部分会被流入的空气从墨水容器的内侧加压。通过该施压,使盖部分弯曲并使盖部分的角或者爪部分移动,从而使得盖部分容易从壳体主体脱离。因此产生墨水容器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当通过使空气流入墨水容器内而加压墨水储存袋时,需要提高壳体与墨水包之间的气压。因此,需要将用于安装墨水包的壳体的开口部分密封成气密状态。如图7所示,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212973的墨盒151中,使密封墨水包154的开口部分的栓体155从形成于壳体152的开口部分153向外部突出。在该状态下,将O型环156安装在开口部分153上,并从壳体152的外侧压入啮合部件157,从而将栓体155以气密状态安装到开口部分153上。
因此,在将袋状的墨水包等容纳在壳体内的墨盒中,除需要用于提高密封性的密封部件之外,密封部件的结构变得复杂从而导致成本增大。或者,装置组装时的工步数也增大了。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部件数目与安装工步数,并保持气密性的液体容器。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制造时的制造误差的影响,并提高可靠性的液体容器。
另外,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可适用于配备了离架式墨水供应系统的喷墨式打印机的墨盒,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也可适用于安装墨盒的那种类型的打印机,其中所述墨盒被安装在设置于喷墨式打印机上的可移动的托架上。
这里,所谓离架式的墨水供应系统,例如可以是这样的系统,即,将墨盒配置在打印机主体一侧,从墨盒将墨水通过墨水供应管或者墨水补给机构,直接地或者通过副罐,供应至打印机喷头,其中该打印机喷头安装在可相对于主体一侧而移动的托架上。
离架式的墨水供应系统适用于为进行大尺寸打印而配备大容量墨盒的打印机,或者适用于由于没有在托架上安装墨盒而使得托架小型化,从而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的打印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储存袋和容纳所述液体储存袋的壳体,其中所述液体储存袋具有包括将液体导出外部的导出部件的柔性部分,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加压所述液体储存袋的空间,还包括使所述液体储存袋的导出部件的顶端部分露出到外侧的开口部分,在所述液体容器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导出部件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被密封部件所密封。
根据本发明,可以从壳体的外侧封闭在配置于所述液体储存袋的导出部件和将所述导出部件插入的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之间所产生的间隙。因此,可保持液体容器的气密性,提升空间内的压力,并产生可压扁液体储存袋的力。此外,没有必要在壳体的内侧插入封闭间隙的部件,该间隙是指在配置于所述液体储存袋的导出部件和将所述导出部件插入的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之间所产生的间隙。因此,可以降低部件组装工步,同时还可以降低部件数目。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密封部件具有至少可密封所述间隙的形状及大小。
根据本发明,所述密封部件只要具有至少可覆盖所述间隙的大小及形状即可,而不必要是专门用于所述间隙的大小或形状的部件。因此,可以降低部件的成本。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密封部件被结合在所述导出部件的顶端部分和环形突起部分上,其中所述环形突起部分形成于露出所述导出部件的顶端部分的所述开口部分的开口边缘。
根据本发明,所述密封部件变得更容易结合。
在该液体容器中,在所述壳体上形成了第二突起部分,使其包围所述环形突起部分,该第二突起部分通过所述密封部件同时结合在导出部件的顶端部分和所述环形突起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密封部件结合在第二突起部分上,因而密封部件难以从环形突起部分剥离。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导出部件及所述壳体都是相同的材料,所述密封部件通过热熔接来进行结合。
根据本发明,只要在壳体中容纳液体储存袋之后从液体容器的外侧热熔接所述密封部件,就可以使所述密封部件密封在配置于所述液体储存袋上的导出部件和将所述导出部件插入的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之间所产生的间隙。因此,能够降低部件组装工步数。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导出部件之间的间隙被密封部件密封,使得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导出部件的端部大致为同一平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可靠并容易地进行基于热熔接的薄膜的粘合,且没有熔接不良等。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导出部件的顶端上形成有液体导出用的开口,所述导出部件的开口与所述间隙被粘合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单一的密封部件密封。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同一工序中进行液体导出口的开口的密封,以及壳体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导出部件之间的间隙的密封。另外,还可以减少部件数目。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包括具有开口部分的第一壳体,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用于关闭第一壳体的开口部分的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啮合部件,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啮合的第二啮合部件,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包括第一引导部分,当所述第一啮合部件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件进行啮合时,引导该第二啮合部件,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具有柔性。
据此,当将第二壳体安装在第一壳体上时,由于第二啮合部件被第一引导部分引导,因而可以平滑地进行安装。并且此时,由于第二啮合部件具有柔性,所以在安装时能够稍微弯曲。由此,即使由于制造时的制造误差,而使得第二啮合部件相对于第一啮合部件例如在第一壳体的宽度或者长度方向上形成了一些偏差,也可以使之与第一啮合部件进行啮合。因此,即使在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形成得相互之间稍大或者稍小时,也可以将第二壳体安装到第一壳体上。
该液体容器如此构成,即,当所述第一啮合部件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啮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引导部分支撑该第二啮合部件。
据此,当第一啮合部件与第二啮合部件进行啮合时,第一引导部分支撑该第二啮合部件。通过如此构成,第二啮合部件可以被第一啮合部件稳定地啮合,所以,能够将第二壳体稳定地安装在第一壳体上。
该液体容器的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在其顶端部分上具有爪部分(优选的,如钩),其中该爪部分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啮合并限制该第二啮合部件的移动,所述爪部分包括第二引导部分,当所述爪部分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进行啮合时,其引导该爪部分。
据此,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在其顶端部分上具有爪部分,其中该爪部分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啮合并限制该第二啮合部件的移动。所述爪部分包括第二引导部分,当该爪部分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进行啮合时,其引导该爪部分。通过如此构成,当将第二壳体安装在第一壳体上时,第二啮合部件被第二引导部分引导。由此,可以平滑地将第二壳体安装到第一壳体上。此外,通过爪部分与第一啮合部件相啮合,可以限制第二壳体的移动。其结果是,可以将第二壳体粘合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
该液体容器的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包括第三引导部分,当所述爪部分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相啮合时,其引导该第二啮合部件。
据此,当把第二壳体安装在第一壳体上时,第二啮合部件被第三引导部分引导。由此,能够将第二壳体平滑地安装到第一壳体上。
该液体容器如下构成,即,形成所述第三引导部分,当使所述爪部分啮合到所述第一啮合部件上时,使之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分直接相对,并且当所述第三引导部分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分相接触时,该第一引导部分通过该第三引导部分而支撑所述第二啮合部件。
据此,例如,当空气流入液体容器内,并由此使得第二壳体被从内侧加压而膨胀时,即使第二啮合部件相应地发生移动,由于第三引导部分与第一引导部分相接触,因而第二啮合部件的移动也被限制。由此,可以防止第一啮合部件与第二啮合部分脱离。其结果是,可以防止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脱离,从而可以提高容纳液体储存袋的液体容器的可靠性。
该液体容器如下构成,即,使所述第二啮合部件从所述第二壳体突出而形成,使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形成于可插入所述第二啮合部件的所述开口部分的内部,当所述第二啮合部件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啮合在一起时,使该啮合部分被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所覆盖。
据此,使所述第二啮合部件从所述第二壳体突出而形成,并使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形成于可插入所述第二啮合部件的所述开口部分的内部。而且,当所述第二啮合部件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相啮合时,使该啮合部分被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所覆盖。由此,在该啮合部分中,由于不受来自外部的影响,所以,可以防止例如由于来自外部的接触等冲击而导致的脱离。此外,通过如此覆盖啮合部分,可以简化外观。
在该液体容器中,所述第一壳体在其内部具有用于划分容纳液体储存袋的空间的框体,并且在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了所述第一啮合部件。
据此,第一壳体在其内部具有用于划分容纳液体储存袋的空间的框体,并且在所述框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了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因此,在容纳液体储存袋的空间内,不存在形成第一啮合部件的突起等障碍物。由此,可以减少当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啮合时,障碍物给液体储存袋带来不必要的冲击等问题。并且,当在第二壳体上粘合第一壳体时,由于从第二壳体突出的第二啮合部件不与液体储存袋相接触,因而可以防止错误地与第二啮合部件相接触而使得液体储存袋破损。
本发明涉及日本专利申请No.2003-290827和No.2003-290828(于2003年8月申请)中所包括的主题,这里通过对其进行整体引用而进行了明确表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同一打印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墨水供应的示意图;
图4是同一打印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同一打印机的截面图;
图6是同一打印机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7是现有墨盒的截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墨盒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a)是用于说明第一啮合部分与第二啮合部分的关系的截面部分放大图;图9(b)是用于说明第一啮合部分与第二啮合部分的关系的截面部分放大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啮合部件的结构的顶视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啮合部分与第二啮合部分啮合的状态的墨盒壳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6、图8至图11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况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应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1具有框架12。另外,如图2所示,在框架12内包括:引导轴14、托架15、作为液体喷头的记录头20、阀单元21、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23(参照图1)、加压泵25(参照图1)。
如图1所示,框架12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在其前表面上形成有墨盒座12a。
如图2所示,引导轴14形成为棒形,被架设在框架12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架设有引导轴14的方向作为所谓的主扫描方向。托架15相对于所述引导轴14可相对移动地被穿插着,从而可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托架15通过同步带(图中未示出)连接在托架马达(图中未示出)上。托架马达被支撑在框架12上,通过托架马达的驱动,经由同步带驱动托架15,使得托架15沿着引导轴14,即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
设置在托架15的下表面上的记录头20具有多个喷嘴(20a),所述喷嘴用于喷射作为液体的墨水,通过将墨滴喷到记录纸等打印介质上来进行图像或文字等打印数据的记录。阀单元21装备在托架15上,将临时储存的墨水在调整了压力的状态下向记录头20供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阀单元21可以将两种墨水在调整了压力的状态下单独地向记录头20供应。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三个阀单元21,分别与六个墨水颜色(黑色、黄色、品红、蓝色、浅红、浅蓝)相对应。
另外,在记录头20的下方,设置有平台(图中未示出)。该平台用于支撑作为目标的记录介质P,其通过送纸装置(图中未示出)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运送。
如图1所示,墨盒23相对于所述墨盒座12a可装卸地被容纳着,与所述墨水的颜色相对应地配备了六个。
如图3所示,该墨盒23在其墨盒壳体31内具有作为液体储存袋的墨水包32。另外,墨水包32具有作为液体导出部分的墨水供应部件32b,并被容纳在墨盒23的墨盒壳体31内。另外,在墨盒壳体31中设置了空气导入口H,使其与形成于墨盒壳体31和墨水包32之间的间隙相连通。
通过如此构成,使得空气从空气导入口流入,由此使得间隙S中的压力上升,从而能够产生可压扁墨水包32的力。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墨水包32的墨水供应部件32b,通过按每一个墨水颜色而设置的供应管36连接在阀单元21上。该阀单元21如上所示连接在记录头20上。
通过如此构成,墨水包32内的墨水通过墨水供应管36被供应到阀单元21。
另外,在图3中,只示出了六个墨盒23中的一个,对于剩下的五个墨盒23,由于具有相同的结构故没有示出。
此外,如图1所示,空气加压泵25被固定在框架12的背面侧。另外,空气加压泵25能够吸入大气空气,并将吸入的大气空气变成加压空气而排出。此外,空气加压泵25通过六个空气管115(参照图3)分别连接在对应的墨盒23的空气导入口H上。
通过如此构成,被空气加压泵25所加压的空气,通过空气管115而被导入至墨盒23的间隙S。
因此,例如,加压空气从空气加压泵25流入间隙S,当各个墨盒23的墨水包32被施压后,该墨水包32内的墨水被供应至阀单元21。另外,临时储存在阀单元21中的墨水,在调整了压力的状态下,被供应至记录头20。然后,打印机11根据图像数据,一边通过送纸装置使记录介质P向副扫描方向移动,一边使托架15向主扫描方向移动,通过喷射来自记录头20的墨水,进行向记录介质P上的打印。
如图4所示,墨盒23具有壳体主体31a以及上壳体31b和作为液体储存袋的墨水包32。另外,如图5所示,由壳体主体31a和上壳体31b构成作为壳体的墨盒壳体31,在该壳体内容纳墨水包32。另外,在图4中,只示出了六个墨盒23中的一个,对于剩下的五个墨盒23,由于具有相同的机构故没有示出。
如图4所示,墨水包32具有柔性的墨水袋32a、作为液体导出部件的墨水导出部件32b和供应口部件33。墨水袋32a由具有柔性和气密性的材料形成,例如,通过将两片铝薄膜重叠,热熔接其四周等方法进行粘合,由此而形成,其中所述铝薄膜是以尼龙膜为外侧、以聚丙烯薄膜为内侧而包夹铝材料构成的。墨水袋32a也可以是重叠两片通过在聚乙烯薄膜上沉积铝而得到的具有柔性的薄膜来形成。
墨水导出部件32b例如由聚丙烯而形成,通过热结合(热熔接)等方法安装在墨水袋32a上。详细地说,当形成所述墨水袋32a时,将重叠的两片铝薄膜的三个边通过热熔接进行粘合之后,并在将墨水导出部件32b从剩下的一个边的中央部分突出设置的状态下,对其进行热熔接,从而形成墨水包32。墨水导出部件32b与墨水袋32a至少相互接触的部分是由相同质地的材料所形成的,从进行热粘合的观点来看,这是优选的。
墨水袋32a内的墨水被以脱气的状态而容纳着。墨水导出部件32b大致呈圆柱体形状,其内部形成有墨水导出口32c。通过该墨水导出口32c,取出被容纳在墨水袋32a内的墨水。此外,在墨水导出口32c中,设置有只在进行墨水供应时才打开的阀机构,使得墨水袋32a内的墨水不会漏出。更详细地说,墨水导出口32c的阀机构在墨水导出部件32b的墨水导出口32c之内,在比供应口部件33更靠内的一侧,配有弹簧座34和螺旋弹簧35。螺旋弹簧35将弹簧座34推向供应口部件33一侧,由此,弹簧座34关闭供应口部件33的供应口33a。在墨盒座12a上配置墨盒23后,形成于液体喷射装置中的墨水供应针贯穿墨水供应部件33及墨水导出部件32b内部,抵抗螺旋弹簧35的弹力并将弹簧座34压向墨水袋32a一侧。在弹簧座34受压而从供应口部件33离开后,墨水袋32内的墨水会从供应口部件33与弹簧座34之间的间隙向外部流出。
因此,其构成如下。即,在液体喷射装置中没有安装墨盒23的状态下,弹簧座34封闭供应口33a,当在液体喷射装置中安装了墨盒23的状态下,形成于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墨水供应针提升弹簧座34从而成为可供应墨水的状态。此时,在向墨水包32中注入墨水之后,当将墨水包32向墨盒壳体31安装时,会比较容易握持墨水包。
配置于墨水导出部件32b的墨水导出口32c内部的供应口部件33是由人造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的。供应口部件33大致呈圆柱体形状,且上下开口,如图6所示,其外周面与墨水导出部件32b的墨水导出口32c的内壁面弹性接触从而被固定。供应口部件33的内部形成有漏斗形的供应口33a,与形成于液体喷射装置中的液体供应针的外周弹性接触。然后,插入到供应口33a的液体供应针的液体导入口位于墨水导出部件32b的流路32d内,由此,将容纳在墨水袋32a内的墨水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另外,供应口部件33的开口端缩入到比墨水导出部件32b(墨水导出口32c)的顶端部分R1更靠内的一侧。
壳体主体31a由外壳体31c和内壳体31d构成,分别例如由聚丙烯形成。外壳体31c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状、上侧开口的箱体。内壳体31d比外壳体31c小一号,是与墨水包32相似的形状,限制墨水包32相应于壳体主体31的动作而进行动作。上壳体31b由覆盖在壳体主体31a上表面的大致呈四角形的板状体构成,例如由聚丙烯形成。上壳体31b在规定的地方设有止动片K1,当上壳体31b被覆盖在壳体主体31a的上表面时,该止动片K1与形成于外壳体31c和内壳体31d之间的啮合部件K2相啮合。
在壳体主体31a的前表面31e的中央,形成有正方形的供应口安装部分31f。在供应口安装部分31f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壳体31d相连通的开口部分31g。然后,在该开口部分31g的开口边缘上,沿着该开口边缘朝向墨盒壳体31外侧的方向突出形成有环形的突起部分R2。此外,在供应口安装部分31f的四角上,突出形成有圆柱形的独立突起部分R3,该独立突起部分R3作为墨盒壳体31向外侧方向的第二突起部分,具有与所述环形突起部分R2相同的突出量。
在所述供应口安装部分31f的一侧,形成有空气导入口H。空气导入口H将壳体主体31a的外部和内壳体31d内部相连通起来。当在所述墨盒壳体31内容纳墨水包32时,将其容纳在内壳体31d中,使得墨水包32的墨水导出部件32b从所述开口部分31g的内侧向外侧露出。此时,如图6所示,从开口部分31g露出的墨水导出部件32b被容纳成其顶端部分R1位于和所述环形突起部分R2相同的突出位置上。
在将墨水包32容纳于内壳体31d内后,该内壳体31d的上表面31d1上热结合由聚丙烯形成的第一密封薄膜F1(参照图4)。此外,在墨盒壳体31的供应口安装部分31f上,热结合着作为密封部件的由聚丙烯形成的第二密封薄膜F2。详细地说,将第二密封薄膜F2热结合到环形突起部分R2和向外突出的开口部分31g上,同时将其热结合到各个独立突起部分R3上,其中所述环形突起部分R2形成于从供应口安装部分31f向外突出的开口部分31g的开口边缘上。从热结合(热熔接)的观点来看,薄膜F1的粘合面、墨盒壳体31的粘合面、薄膜F2的粘合面以及墨盒壳体31的粘合面最好由相同质地的材料形成。
因此,在第二密封薄膜F2被热结合到环形突起部分R2和墨水导出部件32b的顶端部分R1上之后,通过该第二密封薄膜F2来密封开口部分31g和墨水导出部件32d之间的间隙。其结果是,由容纳墨水包32的内壳体31d和密封薄膜形成的空间S除所述空气导入口H以外的部分都处于密封状态。因此,由于内壳体31d保持密封,因而通过空气导入口H从支撑在所述框架12上的加压泵25(参照图1)供应到内壳体31d内的空气,向容纳在空间S内的墨水包32施加压力。
此外,由于第二密封薄膜F2被热结合到墨水导出部件32b的顶端部分R1上,因而墨水导出部件32b的墨水导出口32c也被密封,墨水包内部被从外部隔断。另外,由于第二密封薄膜F2与环形突起部分R2热结合,因而墨水导出部件32b的墨水导出口32c被密封,从而不会有从外部插入突起物而打开弹簧座34,将气泡带入墨水包内的问题。另外,由于第二密封薄膜F2被热结合到包围环形突起部分R2四周的独立突起部分R3上,因而防止了第二密封薄膜F2受到某些力的作用而被从环形突起部分R2剥离。
另外,在壳体主体31a上,夹着墨水导出部件32b形成有两个墨水导出部件固定肋板31j,墨水导出部件固定肋板31j的端部31j1与环形突起部分32b1相接触并被固定在壳体主体31a上,其中环形突起部分32b1在墨水导出部件32b的外周形成为圆盘形。由此,限制了热结合时墨水导出部件32b向壳体主体31a内部移动。
另外,旋转防止部件31k是与形成于墨水导出部件32b的环形突起部分32b1上的凹入部分(图中未示出)相啮合的突起,限制墨水包的旋转方向的运动并将其定位在预定的位置上。
如图4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内壳体31d被设置成和外壳体31c的内壁面126空出些许间隔。然后,通过该间隔,在内壳体31d的外壁面127与外壳体31c的内壁面126之间形成沟槽部分。在该沟槽部分中形成有作为第一啮合部件的框状的第一啮合部分K2(128),使其上表面(上方向)开口。
另一方面,盖部分31b形成为板形,具有能够覆盖上述外壳体31c的开口部分的大小。在该盖部分31b的边缘上,向下方突出形成有作为第二啮合部件的板状的第二啮合部分K1(130)。而且,该第二啮合部分K1(130)与上述第一啮合部分K2(128)相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另外,第二啮合部分K1(130)被设置成可与上述第一啮合部分K2(128)相啮合的大小。然后,在使该盖部分31b的第二啮合部分K1(130)与第一啮合部分K2(128)相啮合,并将该盖部分31b安装到外壳体31c上后,就形成了墨盒31。
如此,通过在上述沟槽部分中形成第一啮合部分K2(128),在容纳墨水包32的容纳空间(内壳体31d)内,不存在形成第一啮合部分K2(128)的突起,以及第二啮合部分K1(130)等障碍物。由此,当使外壳体31c与盖部分31b相配合时,可以减少由于障碍物而给墨水包32带来不必要的碰撞等问题。
另外,空气导入口H没有通过配置了第一啮合部分K2(128)的沟槽部分,而是直接地与容纳墨水包31的空间(内壳体31d)S相连通。
接着,对于如上那样构成的可有效供应墨水以及打印的打印机11的操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相对于墨盒座12a,使每种颜色的墨盒23向副扫描方向的内侧滑动,由此将各种颜色的墨盒23安装在墨盒座12a上。在安装墨盒23时,设置在墨盒座12a上的墨水供应针刺破第二密封薄膜F2并与墨水导出部件32b相连。墨水供应针通过墨水供应管36连接在阀单元21上。因此,墨水包32的墨水被供应到阀单元21中,并在调整了压力的状态下被供应至记录头20。
与此同时,设置在墨盒座12a上的空气导入部件与墨盒23(壳体主体31a)的空气导入口H相连。空气导入部件通过空气导入管被连接在加压泵25上。因此,通过加压泵25,可以将加压空气导入容纳墨水包32的空间S内。此时,内壳体31d的开口部分被第一密封薄膜F1密封,开口部分31g与墨水导出部件32b之间的空隙D被第二密封薄膜F2密封。因此,从空气导入口H被供应到内壳体31d内的空气不会向外泄漏。其结果是,能够高精度地加压控制墨水包32。
由此,在各墨盒23的墨水包32被从加压泵25供应来的加压空气加压后,墨水包32内的墨水被供应至所述阀单元21。然后,在阀单元21中被临时储存的墨水在调整了压力的状态下被供应至记录头20。
然后,根据图像数据,通过送纸装置使记录介质P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同时使托架15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从记录头20喷射墨水,从而能够进行向记录介质P上的打印。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如下效果。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密封薄膜F2热结合到形成于开口部分31g开口边缘的环形突起部分R2和墨水导出部件32b的顶端部分R1,同时将其热结合到各个独立突起部分R3,所以,通过该第二密封薄膜F2能够简单地密封开口部分31g与墨水导出部件32b之间的间隙D。因此,当将空气导入口H连接到空气导入管上时,由容纳墨水包32的内壳体31d与密封薄膜而形成的空间S可靠地保持为气密状态。其结果是,通过保持气密性,使空间S内的压力上升,从而能够产生压扁墨水包32的压力。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开口部分31g与墨水导出部件32b之间的间隙D被第二密封薄膜F2密封,因而不必向以往那样从墨盒壳体31的内侧装备用于封闭间隙D的特别部件。因此,能够降低部件组装的工步数。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密封薄膜F2同时密封墨水导出部件32b的墨水导出口32c,因而墨水包32内的墨水保持在气密状态,从而可以长时间地保存未使用的墨盒23。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了包围环形突起部分R2四周的独立突起部分R3,使第二密封薄膜F2热结合到该独立突起部分R3上。因此,即使在第二密封薄膜F2上施加一些力,由于第二密封薄膜F2被结合到独立突起部分R3上故能够使第二密封薄膜F2难以从环形突起部分R2被剥离。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薄膜只要是至少可密封开口部分31g和墨水导出部件32b之间的间隙D的大小及形状即可,而不必要是专门用于间隙D的部件。因而,可以降低部件的成本。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二密封薄膜F2来密封壳体主体31a的开口部分31g与墨水导出部件32b之间的间隙,使得壳体主体31a的外表面与墨水导出部件32b的端部大致为同一平面。因此,能够容易并可靠地进行热结合。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墨水导出部件32b的墨水导出口32c,以及壳体主体31a的开口部分31g与墨水导出部件32b之间的间隙,被第二密封薄膜F2密封。因此,可以容易并可靠地进行热结合。此外,可以在同一工序中进行墨水导出部件32b与墨水导出口32c的密封,以及壳体主体31a的开口部分31与墨水导出部件32b之间的间隙的密封。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进行如下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设置在墨盒座12a上的墨水供应针刺破第二密封薄膜F2而与墨水导出部件32b相连时,为了使第二密封薄膜F2容易被刺破,还可以在第二密封薄膜F2上开设十字型或X型的切口,或者开个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墨盒壳体31的前表面31e上配备了一个环形突起部分R2,但是也可以配备两个以上的环形突起部分。由此,能够更牢靠地热结合第二密封薄膜F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墨盒壳体31与供应口部件33以及第二密封薄膜F2都是由聚丙烯制成的,但只要是由可热结合的材料制成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是聚乙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薄膜F2为正方形,且为与供应口安装部分31f相同的大小,但是只要是至少可封闭间隙D的形状、大小即可。例如,可以是直径与供应口安装部分31f的一边大小相同的圆形,或者是可覆盖间隙D的环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薄膜F2为薄膜,但例如也可以是胶带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墨水导出部件32b上的供应口部件33是开着口的。这也可以是如下墨盒:将供应口33a的一个开口用与供应口33a相同的材料密封起来,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时,形成于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墨水供应针贯穿形成于密封的供应口33a中央的凹入部分,从而成为可供应墨水的状态。此时,将墨水注入墨水包32之后,在墨盒壳体31上安装墨水包32时,操作会很容易,并且,由于被第二密封薄膜F2密封,因而不会有从外部插入突起物而打开供应口33a,从而将气泡带入墨水包内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壳体主体31a上设置了内壳体(框部分)31d,通过在该内壳体31d的上表面31d1上粘合薄膜F1,形成了气密空间S,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该结构。也可以不设置内壳体31d来形成气密空间S。例如,可以在将内壳体31d、第一啮合部分K2(128)从壳体主体31省略,并将第二啮合部分K1(130)从盖部分31b省略之后,在壳体主体31的上表面(外壳体31c的上表面)上,通过热结合来结合薄膜F1,或者,不利用薄膜F1而直接通过超声波粘合等来粘合盖部分31b,由此形成气密空间S。在这样的变更的示例中,通过将第二密封薄膜F2热结合到形成于开口部分31g的开口边缘的环形突起部分R2和墨水导出部件32b的顶端部分R1上,可以通过该第二密封薄膜F2简单地使开口部分31g与墨水导出部件32b之间的间隙D密封起来。因此,当把空气导入口H连接在空气导入管上时,空间S可靠地保持为气密状态。
接着,根据图8至图11,详细地说明第一啮合部分K2(128)和第二啮合部分K1(130)的最优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啮合部分K2(128)设置在外壳体31c与内壳体31d之间的沟槽部分,第二啮合部分K1(130)与第一啮合部分K2(128)相啮合。
在图8中,省略了图4所示的部件33、34、35及F2的图示。此外,在图8中,示出了在图4中省略图示的电路板IC。另外,在图8中,示出了充填了墨水的状态下的墨水包32,而在图4中,示出了充填墨水之前的墨水包32。向墨水包32充填墨水可以在将墨水包32容纳到墨盒壳体31内之前进行,并且,也可以在将墨水包32容纳到墨盒壳体31内之后进行。
图9(a)及图9(b)是用于说明第一啮合部分128与第二啮合部分130的关系的截面部分放大图。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啮合部分128的结构的顶视图。图11是表示第一啮合部分128与第二啮合部分130啮合状态的墨盒壳体31的截面图。
如图9(a)所示,第二啮合部分130由衬底131、爪部分132(优选的,如钩)、引导部分133构成。该衬底131从盖部分31b向下方延伸形成,具有柔性,在其顶端外侧面上形成有爪部分132。即,如图9所示,当在外壳体31c上安装盖部分31b时,在与外壳体31c的内壁面126直接相对的一侧形成该爪部分132。另外,在该爪部分132中,包括锥形部分132a、接触部分132c及接触部分132c,其中,所述锥形部分132a面向所述爪部分132的外侧下方而形成为锥形,所述接触部分132b面向外侧并平坦地形成,从而与所述锥形部分132a相连,所述接触部分132c面向上方并平坦地形成,从而与所述接触部分132b相连。然后,该锥形部分132a及接触部分132b构成第二引导部分。
如此,通过使爪部分132面向外侧而构成,与使爪部分132面向内侧而构成的情形相比,在通过喷射模塑法形成盖部分31b时,其模具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因而盖部分31b可以通过喷射模塑法而低廉地制造。
另外,在衬底131上,在形成了该爪部分132的面(外侧面)与相反侧的面(内侧面)上,形成有作为第三引导部件的引导部分133。如图9所示,该引导部分133如下形成,即,当在外壳体31c上安装盖部分31b时,使其面向内侧(与内壳体31d的外壁面127直接相对)。另外,该引导部分133包括锥形部分133a和接触部分133b,其中所述锥形部分133a面向所述引导部分133的内侧下方而形成为锥形,所述接触部分133b面向内侧并平坦地形成,从而与所述锥形部分133a相连。
同时,如图9(a)及图10所示,第一啮合部分128具有一对连接片128a,其中所述一对连接片128a连接在所述外壳体31c的内壁面126与内壳体(框部分)31d的外壁面127之间,在被该一对连接片128a、内壁面126及外壁面127包围的孔100中插入有所述第二啮合部分130。
在第一啮合部分128的孔100的内侧面、即外壳体32c的内壁面126中,形成有作为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部分134。该引导部分134包括锥形部分134a、接触部分134b和保持部分134c,其中所述锥形部分134a面向所述引导部分134的内侧上方而形成为锥形,所述接触部分134b面向内侧并平坦地形成,从而与所述锥形部分134a相连,所述保持部分134c面向下方并平坦地形成,从而与所述接触部分134b相连。
此外,在第一啮合部分128的孔100的内侧面、即内壳体31d的外壁面127上,形成有作为第一引导部件的引导部分135。该引导部分135包括锥形部分135a和接触部分135b,其中所述锥形部分135a面向所述引导部分135的外侧上方而形成为锥形,所述接触部分135b面向外侧并平坦地形成,从而与所述锥形部分135a相连。然后,引导部分135的接触部分135b与引导部分134的接触部分134b之间的间隔与衬底131的接触部分133b部分的厚度一致。
如图9(a)所示,当使第一啮合部分128与如此构成的第二啮合部分130相啮合时,首先是爪部分132的锥形部分132a与引导部分134的锥形部分134a相接触。如果从此状态将盖部分31b向下压,则锥形部分132a保持与锥形部分134a相接触的状态向下方滑动。
然后,如进一步向下压盖部分31b,则锥形部分132a从锥形部分134a离开,同时与锥形部分132a相连的接触部分132b与引导部分134的接触部分134b相接触并向下滑动。由此,爪部分132在被引导部分134引导的同时,还被其支撑着。
此时,第二啮合部分130的衬底131由于如上所述具有柔性故向内侧稍微弯曲,进而如果从此状态将盖部分31b向下压,则如图9(b)所示,引导部分133的锥形部分133a与引导部分135的锥形部分135a相接触。然后,保持该接触的状态向下方滑动。
然后,如果进一步将盖部分31b向下压,则锥形部分133a从锥形部分135a离开,同时与锥形部分133a相连的接触部分133b与引导部分135的接触部分135b相接触并向下方滑动。由此,引导部分133在被引导部分135引导的同时,还被其支撑着。
然后,如果进一步将盖部分31b向下压,则爪部分132的接触部分132b从引导部分134的接触部分134b离开。由此,第二啮合部分130的衬底131向外侧方向回复。此时,如图11所示,爪部分132的接触部分132c与引导部分134的保持部分134c相对并接触。即,第一啮合部分128与第二啮合部分130相啮合。然后,盖部分31b向上的移动通过爪部分132的接触部分132c与保持部分134c接触并啮合而被限制。由此,盖部分31b被紧密地固定在外壳体31c上,从而密封该外壳体31c的开口部分。
通过如此构成,在将盖部分31b安装到外壳体31c上时,盖部分31b的第二啮合部分130的爪部分132及引导部分133,被第一啮合部分12g的引导部分134、135引导并支撑,由此,可以稳定并平滑地进行安装。并且此时,由于第二啮合部分130的衬底131如上所述具有柔性,因而在安装时会有一些弯曲。由此,盖部分31b的第二啮合部分130即使由于其制造时的制造误差而相对于第一啮合部分128在外壳体31c的宽度或者长度方向上形成了一些偏差,也可以将第二啮合部分130插入并啮合到第一啮合部分128中。因此,即使外壳体31c或者盖部分31b由于尺寸误差而相互形成得大一些或者小一些,也可以将盖部分31b安装到外壳体31c上。
进而,如图11所示,在将盖部分31b安装在外壳体31c上的状态下,第二啮合部分130的引导部分133的接触部分133b变成与引导部分135的接触部分135b直接相对并可接触的状态。因此,例如,通过从空气加压泵25流入空气,当盖部分31b经由薄膜F1被加压并向上方膨胀时,即使第二啮合部分130与此相应地向内侧移动,由于接触部分133b被接触部分135b支撑着,其移动也会被限制。通过限制该第二啮合部分130的移动,爪部分132的接触部分132c不会从引导部分134的保持部分134c脱离。其结果是,由于盖部分31b不会从外壳体31c脱离,因而可以使得墨盒23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此外,通过如此构成,如图11所示,在将盖部分31b安装到外壳体31c上的状态下,该第一啮合部分128及第二啮合部分130的啮合部分被壳体31a的外壁所覆盖。由此,由于该啮合部分不受来自外部的影响,所以,可防止例如由于碰撞引起的外部的冲击而导致脱离。此外,通过如此覆盖啮合部分,可简化将盖部分31c安装在壳体31a上的状态的外观。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会得到如下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啮合部分130的爪部分132面向外侧而构成。由此,与将爪部分132面向内侧而构成的情形相比,在喷射模塑盖部分31b时所用的模具的结构没有复杂结构。其结果是,由于通过喷射模塑法制造盖部分31b较容易,因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分31b的第二啮合部分130上设置了爪部分132,并在外壳体31c的内壁面126上设置了引导部分134。通过如此构成,在将盖部分31b安装在外壳体31c上时,第二啮合部分130的爪部分132被该引导部分134引导并被支撑。由此,可以平滑地将盖部分31b安装在外壳体31c上。此外,通过爪部分132的接触部分132c与引导部分134的保持部分134c相接触,可以限制盖部分31b向上方的移动。其结果是,可以使盖部分31b与外壳体31c紧密连接并被固定。
(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分31b的第二啮合部分130上设置了引导部分133,并在内壳体31d的外壁面127上设置了引导部分135。通过如此构成,当将盖部分31b安装在外壳体31c上时,第二啮合部分130的引导部分133被该引导部分135引导并被支撑。由此,可以平滑地将盖部分31b安装在外壳体31c上。此外,在将盖部分31b安装在外壳体31c上的状态下,第二啮合部分130的引导部分133的接触部分133b与引导部分135的接触部分135b相对并接触。因此,通过从空气加压泵25流入空气,当盖部分31b经由薄膜F1被加压并向上方膨胀时,即使第二啮合部分130与此相应地向内侧移动,由于接触部分133b被接触部分135b支撑着,其移动也会被限制。由此,可以防止爪部分132的接触部分132c从引导部分134的保持部分134c脱离。其结果是,由于盖部分31b不会从外壳体31c脱离,因而可以使得容纳墨水包的墨盒23的可靠性得以提高。而且,还可以使得配备了该墨盒23的打印机11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啮合部分130的衬底131被设置的具有柔性。通过如此构成,第二啮合部分130在将盖部分31b安装在外壳体31c上时可以稍微弯曲。由此,盖部分31b的第二啮合部分130即使由于其制造时的制造误差而相对于第一啮合部分128在外壳体31c的宽度或者长度方向上形成了一些偏差,也可以将第二啮合部分130插入并啮合到第一啮合部分128中。其结果是,即使外壳体31c或者盖部分31b由于尺寸误差而相互形成得大一些或者小一些,也可以将盖部分32b安装到外壳体31c上。
另外,具有上述第一啮合部分K2(128)、第二啮合部分K1(130)的结构的墨盒可适用于具有由壳体主体和盖部分构成的壳体的墨盒,因此,上述第一啮合部分K2(128)、第二啮合部分K1(130)的结构并不仅限于将墨水储存袋容纳在壳体内的墨盒。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墨盒23设置了六个,但是安装在打印机11上的墨盒的数量不管几个都可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在墨盒7中进行了具体体现,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在其他容器中进行具体体现。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喷射墨水的打印机(包括传真机、复印机等打印装置)作为液体喷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喷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可以是在液晶显示器、EL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喷射电极材料或色料等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在生物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喷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吸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Claims (7)

1.一种液体容器,包括:
液体储存部,其具有柔性部分,该柔性部分包括将液体导出至外部的导出部件;和
壳体,容纳所述液体储存部于其中,其包括加压所述液体储存部的空间,且其还包括使所述液体储存部的导出部件的顶端部分外露的开口部分;其中,
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导出部件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被密封部件结合,其中
所述密封部件是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储存部为液体储存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至少可密封所述间隙的形状及大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被结合在所述导出部件的顶端部分和环形突起部分上,其中所述环形突起部分形成于露出所述导出部件的顶端部分的所述开口部分的开口边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导出部件及所述壳体都是相同的材料,所述密封部件通过热熔接来进行结合。
6.一种液体容器,包括:
液体储存袋,其具有柔性部分,该柔性部分包括将液体导出至外部的导出部件;和
壳体,容纳所述液体储存袋于其中,其包括加压所述液体储存袋的空间,且其还包括使所述液体储存袋的导出部件的顶端部分外露的开口部分;其中,
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导出部件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壳体的外侧被密封部件结合,其中
所述壳体的开口部分与所述导出部件之间的间隙被密封部件密封,使得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导出部件的端部大致相互平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是薄膜。
CNB2004100551570A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26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90828A JP4161846B2 (ja) 2003-08-08 2003-08-08 液体収容体
JP290827/2003 2003-08-08
JP290828/2003 2003-08-08
JP2003290827A JP4589610B2 (ja) 2003-08-08 2003-08-08 液体収容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18309XA Division CN101524921A (zh)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CN200910175763.9A Division CN101850660B (zh)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CN2006101114630A Division CN1907719B (zh)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CNA2007101529991A Division CN101172420A (zh)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CN2007101061286A Division CN101058262B (zh)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9784A CN1579784A (zh) 2005-02-16
CN100352658C true CN100352658C (zh) 2007-12-05

Family

ID=343156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515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2658C (zh)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CN2009101757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0660B (zh)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57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50660B (zh) 2003-08-08 2004-08-09 液体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7384133B2 (zh)
CN (2) CN100352658C (zh)
HK (1) HK10732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4133B2 (en) 2003-08-08 2008-06-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capable of maintaining airtightness
JP2008200951A (ja) * 2007-02-19 2008-09-04 Brother Ind Ltd 流路形成体
US8322835B2 (en) * 2007-02-19 2012-12-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ealing structure of flui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reusing fluid container
JP2008230214A (ja) * 2007-02-19 2008-10-02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導出部のシール構造体及びシール方法並びに流体収容容器、再充填流体収容容器及びその再充填方法
US7950788B2 (en) * 2007-04-20 2011-05-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device having supply of colorant and receptive to print cartridge having self-contained supply of colorant
US20090027463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Berg Richard H Wide format ink cartridge
US8042927B2 (en) * 2008-09-30 2011-10-25 Xerox Corporation Melt reservoir housing
US8544994B2 (en) 2010-12-28 2013-10-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US8646889B2 (en) * 2012-01-13 2014-02-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US8931887B2 (en) * 2012-01-13 2015-01-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member, and liquid supply system
WO2013158093A1 (en) * 2012-04-18 2013-10-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coupling
US9180673B2 (en) 2012-04-30 2015-11-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iquid supply
US9162468B2 (en) * 2012-04-30 2015-10-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iquid supply
US8608299B1 (en) * 2012-12-21 2013-12-17 Jetbest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with replaceable ink bag
JP2014221525A (ja) * 2013-05-13 2014-1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JP6163890B2 (ja) * 2013-06-06 2017-07-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液体収容体
JP2015080872A (ja) * 2013-10-22 201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の再生方法、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
EP3069882B1 (en) * 2013-11-15 2020-01-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device
CN106103109B (zh) * 2014-03-14 2018-01-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组件、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喷射系统
US20180361750A1 (en) * 2016-03-31 2018-12-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cartridge installation region
JP2018164999A (ja) * 2017-03-28 2018-10-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7342498B2 (ja) * 2019-07-31 2023-09-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収容体
JP7447508B2 (ja) * 2020-01-28 2024-03-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2022155053A (ja) * 2021-03-30 2022-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9256A (en) * 1998-11-24 2000-1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sertable cartridge for digital camera with ink jet printer
CN1319502A (zh) * 2000-01-31 2001-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以及采用该墨盒的喷墨打印机
CN1358137A (zh) * 2000-01-21 2002-07-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1682A (en) * 1981-06-08 1982-12-10 Canon Inc Ink cassette
JPH0698774B2 (ja) * 1984-02-09 1994-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容器
US4628705A (en) * 1984-08-08 1986-12-16 Nave Thomas J Portable storage container
JPH01199011A (ja) 1988-01-30 1989-08-10 Daiwa Denki Kk 容体の合着固定機構
JP3175769B2 (ja) 1989-08-29 2001-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該記録装置に用いる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193719B2 (ja) * 2003-03-05 2008-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収容ケース
JPH03260980A (ja) 1990-03-09 1991-11-20 Toki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H04122250A (ja) 1990-09-11 1992-04-22 Hiroshi Watanabe 結石破砕装置の操作ワイヤー接続部
JPH04161846A (ja) 1990-10-26 1992-06-05 Hitachi Ltd イオン選択電極の洗浄方法および洗浄液
US6264314B1 (en) * 1991-05-27 2001-07-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516377A (ja) 1991-07-08 1993-01-2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ツジ
EP0516088B1 (en) 1991-05-27 1996-10-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5219613A (ja) 1991-06-19 1993-08-27 Fuji Electric Co Ltd ガス絶縁配電盤
US5515092A (en) 1992-03-18 1996-05-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wo material frame having dissimilar properties for thermal ink-jet cartridge
US5640186A (en) * 1992-03-18 1997-06-1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wo material frame having dissimilar properties for thermal ink-jet cartridge
JP3122230B2 (ja) 1992-05-20 2001-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機構
KR0137620B1 (ko) 1993-05-25 1998-05-15 미따라이 하지메 패킹 케이스와 그 개봉 방법(Packing Case and Opening Method Therefor)
JP3296900B2 (ja) 1993-10-20 2002-07-02 立花容器株式会社 液体用輸送容器
JPH07304184A (ja) 1994-05-10 1995-11-21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US5751323A (en) * 1994-10-04 1998-05-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dhesiveless printhead attachment for ink-jet pen
JPH08107617A (ja) 1994-10-06 1996-04-23 Yazaki Corp カバー係止構造
US6183077B1 (en) * 1995-04-27 2001-02-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eying ink supply containers
US5721576A (en) 1995-12-04 1998-02-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fill kit and method for refilling an ink supply for an ink-jet printer
JP3174252B2 (ja) 1995-10-13 2001-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32036A (en) 1995-09-14 2000-10-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production process of ink tank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3079029B2 (ja) 1995-11-30 2000-08-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
JPH09174973A (ja) 1995-12-27 1997-07-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
EP0827836B1 (en) * 1996-02-21 2005-05-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JPH10217499A (ja) * 1997-02-10 1998-08-1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供給容器
JPH10250104A (ja) * 1997-03-12 1998-09-2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585359B1 (en) * 1997-06-04 2003-07-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container providing pressurized ink with ink level sensor
US6676251B1 (en) 1997-07-14 2004-01-13 Owens-Illinois Closure Inc. Liquid containment and dispens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resistance to shock loads
JPH11157099A (ja) 1997-11-26 1999-06-1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11192720A (ja) * 1998-01-05 1999-07-2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インク充填方法、及びインク補給方法
JP2000103080A (ja) 1998-07-31 2000-04-11 Oki Data Corp 液体貯蔵容器とこの液体貯蔵容器に液体を充填する方法
DE19836924A1 (de) * 1998-08-14 2000-02-17 Staedtler Fa J S Ink-Jet-Tintenpatrone mit Verschlußvorrichtung
US6505924B2 (en) * 1998-09-30 2003-01-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JP2000103079A (ja) 1998-09-30 2000-04-11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A2430629C (en) * 1998-11-11 2007-01-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GB9913461D0 (en) 1999-03-19 1999-08-11 Reckitt & Colman Franc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rganic compositions
JP2001212973A (ja) 2000-02-01 2001-08-07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205819A (ja) 2000-01-31 2001-07-31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3767334B2 (ja) 2000-06-21 2006-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162834A (ja) 1999-12-13 2001-06-19 Canon Inc インク供給装置およびインク供給方法
JP3712181B2 (ja) 2000-12-18 2005-11-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DE60140703D1 (de) * 2000-01-21 2010-01-14 Seiko Epson Corp Tintenpatrone
US6908182B2 (en) * 2000-01-31 2005-06-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printer
JP2001301877A (ja) 2000-04-25 2001-10-31 Rokko:Kk マスクケース
JP3892677B2 (ja) 2001-03-26 2007-03-14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カバー
CA2379725C (en) * 2001-04-03 2007-06-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US6505926B1 (en) * 2001-08-16 2003-01-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cartridge with memory chip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US6416166B1 (en) * 2001-08-16 2002-07-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cartridge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and method of inserting cartridge into a printer receptacle
JP3901626B2 (ja) 2001-10-29 2007-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ツト式記録装置
CN1254378C (zh) 2001-11-12 2006-05-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
US6609789B1 (en) * 2002-03-11 2003-08-26 Banctec, Inc. Ink cartridge
JP3381789B2 (ja) 2002-03-15 2003-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EP1348556B1 (en) 2002-03-28 2004-12-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JP4075507B2 (ja) 2002-08-01 2008-04-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891150B2 (ja) * 2002-07-09 2007-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収容体
US6746111B2 (en) * 2002-07-30 2004-06-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ow cost, high air barrier ink supply
JP3807358B2 (ja) * 2002-10-22 2006-08-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7093710B2 (en) * 2002-10-31 2006-08-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packag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A2461959C (en) * 2003-03-26 2012-07-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EP1498272A1 (en) * 2003-07-18 2005-01-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US7384133B2 (en) 2003-08-08 2008-06-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capable of maintaining airtightness
WO2007138937A1 (en) 2006-05-26 2007-12-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9256A (en) * 1998-11-24 2000-1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sertable cartridge for digital camera with ink jet printer
CN1358137A (zh) * 2000-01-21 2002-07-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用墨盒及喷墨式打印装置
CN1319502A (zh) * 2000-01-31 2001-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以及采用该墨盒的喷墨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9784A (zh) 2005-02-16
HK1073282A1 (en) 2005-09-30
CN101850660B (zh) 2015-03-18
US20120249698A1 (en) 2012-10-04
US20050062811A1 (en) 2005-03-24
US8668317B2 (en) 2014-03-11
US8210670B2 (en) 2012-07-03
US8083335B2 (en) 2011-12-27
US20110134197A1 (en) 2011-06-09
US7384133B2 (en) 2008-06-10
US20080239039A1 (en) 2008-10-02
CN101850660A (zh) 2010-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2658C (zh) 液体容器
KR100561997B1 (ko) 잉크공급모듈,잉크전달시스템및이들을이용한잉크젯프린팅방법
EP2425980B1 (en) Tank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system having tank unit
CN102285243B (zh) 附加装置系统
KR100604488B1 (ko) 잉크젯프린팅시스템및칼라잉크젯프린팅방법
TW200924989A (en) Fluid jett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5071311A (ja) 流体噴射装置
CN202862811U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080211891A1 (en) Liquid storage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1058262B (zh) 液体容器
CN101049764B (zh) 液体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US20120133713A1 (en) Ink tank with flexible wall
CN101422985B (zh) 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1219605B (zh) 液体容器
CN100382972C (zh) 具有气体吸收装置的液体容器
CN101119850B (zh) 一次性小滴喷射组件
US6655792B2 (en) Geometric features to minimize free ink in an ink supply fluid interconnect
US20120132696A1 (en) Forming a flexible wall for an ink tank
JP2009255431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並びに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035795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用液体タンク
JP4852562B2 (ja) 液体収容体
JP2003053991A (ja) インクタ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200435889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32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32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