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2502B -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拍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拍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2502B
CN101312502B CN2008101079532A CN200810107953A CN101312502B CN 101312502 B CN101312502 B CN 101312502B CN 2008101079532 A CN2008101079532 A CN 2008101079532A CN 200810107953 A CN200810107953 A CN 200810107953A CN 101312502 B CN101312502 B CN 101312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view image
equipment
view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79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2502A (zh
Inventor
冈本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12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2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2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25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86Image signal generato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04N13/289Switching between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89Recording image signals; Reproducing recorded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4Warning ind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6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with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 H04N9/8063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with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of the PCM audio and PCM video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Abstract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以及程序。为了即使在使用不支持3D/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或应用软件来执行3D/多视点图像的编辑等等的情况下,也可防止用于3D/多视点图像的再现所需的信息不被丢失,复眼数码相机可在可反映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与可反映从单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之间转换。当以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拍摄图像时,复眼数码相机为通过图像拾取设备所获得的用于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标志并且记录该多视点图像。因此,可保护所拍摄的多视点图像,并且没有允许则无法执行图像的擦除或编辑。

Description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拍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设备、图像拍摄方法以及程序,并且尤其是涉及防止记录图像的错误擦除等等的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设备、图像拍摄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已提议了以下技术以作为用于防止由诸如数码相机的图像拍摄装置记录的图像的错误擦除或者编辑的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41699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当执行图像拍摄时,在记录之前通过防止擦除先前捕获的图像而自动防止擦除所捕获的图像。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115685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在写入了编辑数据之后防止由删除基本数据的错误操作等等擦除所捕获的活动图像。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09535公开了这样技术,即在标准模式中通过禁止改写同一文件夹之内的同一文件并且禁止删除图像数据的操作来防止丢失重要图像。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308563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即通过执行禁止对于用户不想改变其压缩比的压缩图像数据的压缩比变化的保护来防止擦除所需图像或者防止所需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在判定与3D(三维)/多视点图像相关的标准的情况下,当使用如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No.2006-41699、2000-115685以及11-308563中所描述的不支持3D/多视点图像标准的设备或应用软件来对3D/多视点图像进行编辑或存储时,仍有以下问题。 
为了确保3D标准与传统标准之间的兼容性,首先对3D/多视点图像中的来自典型视点的图像进行记录,并且此后根据其中记录剩余视点的图像的格式将新引入的标记(3D/多视点标记)以及3D/多视点图像记录在存储器等等中。此时,当用不支持3D/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或者应用软件来读取3D/多视点图像的文件时,无法识别并且无法读取跟随3D/多视点标记的数据。当在该状态下执行包括调整大小或旋转的编辑并且对后编辑图像进行再记录时,丢弃了再现3D/多视点图像所需的数据。 
考虑到上述状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用不支持3D/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或应用软件来执行对3D/多视点图像的编辑的情况下,仍防止擦除再现3D/多视点图像所需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其在拍摄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与拍摄从单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之间进行转换;图像拍摄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由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图像拾取设备,其获得在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中拍摄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记录设备,其将通过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以及保护设置设备,其在由图像拍摄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对由记录设备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多视点图像。 
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当拍摄下述多视点图像时,在多 视点图像中拍摄了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对记录在记录设备上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设置,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多视点图像。例如,在多视点图像的情况下,这是通过用于将图像文件的存取标志设置为“写禁止”或“只读”等等的记录方法或者通过向图像文件分配写禁止属性或只读属性等等来改变图像文件的属性的方法来执行的。在这一点上,通过将上述信息写入到附加在图像上的标记信息中来执行该保护设置。因此,因为在将保护应用于获得的多视点图像上的状态下执行记录,即使在使用不支持3D/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或应用软件来执行编辑等等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擦除回放3D/多视点图像所需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符合第一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图像拾取设备包括:多个成像系统,具有多个光学系统以及形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拾取元件;驱动设备,其在由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驱动多个成像系统,并且在由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驱动单个成像系统;以及驱动检测设备,其检测由驱动设备对成像系统的驱动是否完成;其中,在由图像拍摄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并且由驱动检测设备检测到未驱动多个成像系统的情况下,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从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转换到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 
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当在设置了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未驱动多个成像系统时,也就是说当无法拍摄多视点图像时,图像拍摄装置从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转换到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因此,当无法拍摄多视点图像时,自动地拍摄二维图像并且可进行设置以便不保护所捕获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符合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进一步包括:垂直拍摄检测设备,其检测图像拍摄装置是否处于垂直拍摄对象图像的状态中,其中在由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 转换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并且垂直拍摄检测设备检测到图像拍摄装置处于垂直拍摄对象图像的状态中的情况下,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从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转换到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 
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在设置了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当图像拍摄装置处于垂直拍摄对象图像的状态时,也就是说,当无法拍摄多视点图像时,图像拍摄装置从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转换到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因此,当无法拍摄多视点图像时,可进行设置以自动捕获二维图像并且不保护所捕获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符合第一至第三方面任何一个的图像拍摄装置,进一步包括:擦除模式设置设备,其在将包括有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记录在记录设备中的情况下,设置擦除从图像当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擦除模式;擦除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设置了擦除模式;警告设备,其当在由擦除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擦除模式的情况下期望图像是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擦除多视点图像的警告;以及擦除设备,其在由警告设备发出警告之后确认多视点图像的选择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并且擦除该多视点图像。 
根据第四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当在下述擦除模式中选择了多视点图像时发出警告,所述擦除模式擦除从包括有使用记录设备记录的多视点图像的图像当中选择的期望图像。当在该警告之后确认多视点图像的选择时,取消对多视点图像的保护并且擦除该图像。因此,因为在擦除多视点图像之前发出警告,可防止用户错误地擦除多视点图像。例如,通过使用保护标志而向多视点图像指派读保护设置,用户在务必使用不同文件名拷贝3D/多视点图像之后可对该图像进行编辑。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符合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任何一个的图像拍摄装置,进一步包括:编辑模式设置设备,其在将包 括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被记录在记录设备中的情况下,设置编辑从图像当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编辑模式;编辑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设置了编辑模式;警告设备,其当在由编辑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编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编辑多视点图像的警告;保护取消设备,其在由警告设备发出警告之后确认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以及编辑设备,其编辑由保护取消设备取消了其保护的多视点图像;其中记录设备将由编辑设备所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并且保护设置设备对由记录设备记录的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多视点图像。 
根据第五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当在下述编辑模式中选择了多视点图像时发出警告,所述编辑模式编辑从包括使用记录设备记录的多视点图像的图像当中选择的期望图像。当在该警告之后确认多视点图像的选择时,取消对多视点图像的保护并且编辑该图像。图像拍摄装置将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在记录设备上并且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多视点图像。因此,因为在执行对多视点图像的编辑之前发出警告,可防止用户错误地编辑多视点图像。而且,因为可保护已编辑的图像,可适当地安全保护已编辑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符合第五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在再次发出了警告之后,记录设备将通过编辑设备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到记录设备上。 
根据第六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在将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到记录设备上之前再次发出警告。因此,在编辑了多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可防止用户错误地保存已编辑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图像再现装置包括:连接设备,可记录对象图像的记录介质连接到该连接设备;检测设备,其检测记录介质 与连接设备连接;第一判断设备,其在由检测设备检测到记录介质的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作为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第一保护设置设备,其在第一判断设备判断出记录了多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多视点图像。 
根据第七方面的图像再现装置,在当可记录对象图像的记录介质连接时将多视点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情况下,图像再现装置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多视点图像。因此可自动地保护不会自动保护3D/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拍摄的多视点图像。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图像再现装置符合第七方面的图像再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判断设备,其当由检测设备检测到记录介质的连接时,判断新的对象图像是否可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以及第二保护设置设备,其当第二判断设备判断无法将新的对象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时,对记录介质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 
根据第八方面的图像再现装置,当无法将新的记录在连接的记录介质上时,图像再现装置对记录介质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诸如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这样的数据。因为从而可对包含在记录介质中的多视点图像提供加倍保护,可进一步提高图像数据的安全保护。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图像拍摄装置符合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任何一个的图像拍摄装置,进一步包括根据第七或第八方面的图像再现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图像拍摄方法包括:在拍摄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与拍摄从单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 像的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步骤;对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进行检测的步骤;获得在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中拍摄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的步骤;将获得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以及在检测图像拍摄模式的步骤中检测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多视点图像。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图像拍摄方法包括:连接能够记录对象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步骤;检测记录介质已连接的步骤;在检测到记录介质的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作为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步骤;以及当在判断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步骤中判断出记录了多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多视点图像。 
根据第十二方面的程序可使算术和逻辑单元执行根据第十或第十一方面的图像拍摄方法。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不支持3D/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或应用软件执行对3D/多视点图像的编辑等等时,也可防止擦除用于回放3D/多视点图像所必需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应用于的复眼数码相机1a的框图; 
图2是用于对设置保护标志以及捕获并记录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进行图解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对设置保护标志以及捕获并记录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的第二实施例的处理进行图解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对在插入了其上记录了三维图像的存储卡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图解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对在插入了其上记录了三维图像的存储卡的情况下的 处理进行图解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对擦除三维图像的处理的流程进行图解的流程图;以及 
图7是用于对编辑三维图像的处理的流程进行图解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根据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用集成图像拾取元件实现可变镜头型的数码相机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示出了复眼数码相机1的电结构的框图。复眼数码相机1能够拍摄单视点图像(二维图像)和多视点图像(三维图像),并且还能够对活动图像、静止图像以及声音进行记录和再现。进一步,多视点图像而不是仅拍摄单视点图像的拍摄还可用于活动图像和静止图像这两者。 
复眼数码相机1主要包括由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所组成的两个成像系统、当使用复眼数码相机1时允许用户执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部分3、用于对操作提供帮助的操作显示LCD 4、释放开关5a和5b以及图像显示LCD 6。 
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平行布置以便其透镜光轴L1和L2平行或者形成预定角度。 
第一成像系统2a是由沿着透镜光轴L1布置的第一变焦透镜11a、第一可变光阑12a、第一聚焦透镜13a以及第一图像传感器14a配置而成的。可变光阑控制部分16a与第一可变光阑12a相连,并且时序发生器(TG)18a与第一图像传感器14a相连。第一聚焦透镜13a和第一可变光阑12a的操作是由测光和测距CPU 19a来控制的。TG 18a的操作是由主CPU 10来控制的。 
根据来自操作部分3的变焦操作,第一变焦透镜11a通过沿着透镜光轴L1移动到NEAR侧(伸展侧)或INF侧(缩回侧)来改变变焦放大比率。该移动是由未示出的电机来驱动的。 
第一可变光阑12a在AE(自动曝光)操作时改变开度值(光圈值)以限制光通量并且调节曝光。 
第一聚焦透镜13a在AF(自动聚焦)操作时通过沿着透镜光轴L1移动到NEAR侧或INF侧来执行焦点调节以改变焦点位置。该移动是由未示出的电机来驱动的。当检测到用于静止图像的释放开关5a的半按下状态时,主CPU 10从第一图像传感器14a获得范围数据。根据所获得的范围数据,主CPU 10对焦点和可变光阑等等进行调节。 
第一图像传感器14a是CCD或者CMOS型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接收通过第一变焦透镜11a、第一可变光阑12a以及第一聚焦透镜13a而成像的对象的光,并且存储与在光接收元件上所接收的光量相对应的光电电荷。第一图像传感器14a的光电电荷存储和转移操作是由TG 18a来控制的。通过从TG 18a输入的时序信号(时钟脉冲)来确定电子快门速度(光电电荷存储时间)。当在图像拍摄模式时,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在每个预定时段获取一帧的图像信号。 
第二成像系统2b具有与第一成像系统2a相同的结构并且是由第二变焦透镜11b、第二可变光阑12b、第二聚焦透镜13b以及时序发生器(TG)18b与之相连的第二图像传感器14b配置而成的。 
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的操作是由主CPU 10来控制的。虽然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基本上为响应彼此而执行操作,但是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还可彼此独立地进行操作。 
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的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4b所输出的成像信号分别输入到A/D转换器30a和30b。 
A/D转换器30a和30b将输入图像数据从模拟转换到数字数据。通过A/D转换器30a和30b输出第一图像传感器14a的成像信号以作为第一图像数据(对于右眼的图像数据)并且输出第二图像传感器14b的成像信号以作为第二图像数据(对于左眼的图像数据)。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31a和31b分别使从A/D转换器30a和30b所输入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受到诸如灰度转换、白平衡校正、以及γ校正处理的各种图像处理。 
缓冲存储器32a和32b临时存储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31a和31b上遭受到各种图像处理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2a和32b中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经由系统总线输出。 
主CPU 10、EEPROM 21、工作存储器24a和24b、缓冲存储器32a和32b、控制器34、YC处理部分35a和35b、压缩/扩展处理电路36a和36b、介质控制器37、垂直拍摄检测电路50、垂直拍摄标志设置电路51、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以及2D/3D模式转换标志设置电路53与系统总线相连。 
主CPU 10执行复眼数码相机1的整体操作的统一控制。操作部分3、释放开关5a和5b、保护取消开关7、2D/3D设置开关8以及垂直拍摄设置按钮9与主CPU 10相连。 
操作部分3包括用于接通电源以使复眼数码相机1进行操作的电源开关、用于选择自动曝光或手控曝光等等的模式拨盘、用于设置或 选择各种菜单或者用于执行变焦操作的十字键、用于发出闪光的开关以及用于执行或取消十字键所选择的菜单的信息位置指定键。通过在操作部分3上执行适当的操作,可执行诸如接通或切断电源、转换到各种模式(图像拍摄模式、再现模式、擦除模式、编辑模式等等)以及变焦的操作。 
释放开关5a和5b具有两级开关结构。当在图像拍摄模式中时轻轻按下(半压下)释放开关5a或5b时,执行图像拍摄准备处理作为AF操作和AE操作。当在该状态下有力地按下(完全压下)释放开关5a、5b时,执行曝光处理并且将用于一帧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从帧存储器32转移到存储卡38并且对其记录。 
图像显示LCD 6是根据视差栅栏系统或微结构透镜系统的3D监控器。图像曝光时该图像显示LCD 6用作电子取景器。在进行图像再现时,图像显示LCD 6对通过图像拍摄所获得的图像数据执行立体显示。虽然未对该图像显示LCD 6的详细结构进行图解,但是图像显示LCD 6包括位于其表面上的视差栅栏显示层。当执行立体显示时,图像显示LCD 6产生包括有图案的视差栅栏,在该图案中光透射部分和光阻挡部分以预定间距而交替排列在视差栅栏显示层上;并且通过在其下层上交替地布置和显示示出在图像显示屏上的左和右图像的条形图像片段而实现立体视图。在这一点上,不必将可实现立体视图的显示设备的结构限制为使用裂缝阵列板的视差系统,而是还可采用使用微结构透镜板的透镜系统、使用微透镜阵列板的全景摄影系统以及使用干涉现象的全息系统。 
保护取消开关7是用于指定释放阻止对其进行擦除、编辑等等的图像的保护的开关。 
2D/3D设置开关8是用于指定在捕获单视点图像的2D模式与捕获多视点图像的3D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开关。 
垂直拍摄设置按钮9是用于指定是用垂直拍摄还是水平拍摄来执行图像拍摄的按钮。在这一点上,可采用通过进行菜单选择来执行选择垂直拍摄/水平拍摄的结构。 
EEPROM 21是存储用于各类控制的设置信息或程序等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主CPU 10基于该程序或设置信息来执行各类处理。 
工作存储器24a和24b分别存储在YC处理部分35a和35b上所处理的YC信号。 
控制器34将存储在工作存储器24a和24b中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的YC信号读出到YC/RGB处理部分22。 
该YC/RGB处理部分22将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的YC信号转换成预定格式的视频信号(例如NTSC格式的复合彩色视频信号),并且此后为了在图像显示LCD 6上执行立体显示,对该视频信号与立体图像数据进行合成并且将结果数据输出到用于显示的LCD驱动器23。当在图像拍摄模式中图像显示LCD 6用作电子取景器时,经由LCD驱动器23在图像显示LCD 6上显示YC/RGB处理部分22所合成的立体图像数据以作为全局图像(through image)。此外,当对通过图像拍摄所获得的图像数据执行立体显示时,YC/RGB处理部分22用介质控制器37读出记录在存储卡38上的相应图像数据,由压缩/扩展处理电路36a和36b将受到扩展处理的数据转换成立体图像数据,并且经由LCD驱动器23在图像显示LCD 6上显示该立体图像数据以作为再现图像。 
LCD驱动器23将YC/RGB处理部分22所输出的RGB信号输出到图像显示LCD 6。 
YC处理部分35a和35b将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2a和32b中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亮度信号(Y信号)和色差信号(Cr和Cb信号),并且还执行诸如伽马校正的预定处理。 
压缩/扩展处理电路36a和36b根据诸如用于静止图像的JPEG以及用于活动图像的MPEG2、MPEG4、或者H.264格式来对存储在相应工作存储器24a和24b中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执行压缩/扩展处理。 
介质控制器37将遭受到压缩/扩展处理电路36a和36b的压缩/扩展处理的每个图像数据记录到经由I/F 39相连的存储卡38或者其他记录介质上。 
存储卡38可以是诸如XD图卡(注册商标)、智能媒体(注册商标)所代表的半导体存储卡、便携式小型硬盘、磁盘、光盘或者磁光盘片的可移动地插入到复眼数码相机1之中的各种记录介质。 
垂直拍摄检测电路50使用利用重力的传感器或者利用霍尔器件或MEMS等等的传感器来检测是使用垂直拍摄还是水平拍摄来执行图像拍摄。 
垂直拍摄标志设置电路51设置表示复眼数码相机1处于垂直拍摄模式的标志。 
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设置擦除禁止标志、编辑禁止标志、改写禁止标志等等。通常,如果存在擦除禁止标志,那么可禁止擦除、改写以及编辑。可采用除了擦除禁止标志之外还可单独提供并设置编辑禁止标志和改写禁止标志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禁止编辑,并且在执行编辑时,可对以不同名称拷贝的文件进行编辑。此时,通过进行即使当禁止编辑时也可进行擦除的设置,只要确定了文件的内容,可 便于擦除操作。 
在2D/3D模式转换标志设置电路53中设置表示模式是2D模式或者3D模式的标志。在这一点上,可采用利用一个标志可全部禁止擦除、编辑、改写等等的结构,而不是只单独提供编辑禁止标志、改写禁止标志等等作为保护标志的结构。 
垂直拍摄标志、保护标志以及2D/3D模式转换标志写入到附加在所获得的图像文件、文件夹或者存储卡38等等上的标记信息中。 
电源电池68可拆卸地装配在复眼数码相机1中。 
电源电池68包括例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者锂离子电池的可充电的二次电池。电源电池68还可包括例如锂电池或碱性电池的一次性原电池。通过将电源电池68装载到未示出的电池储存室中,电源电池68与复眼数码相机1的每个电路电连接。 
充电和发光控制部分43a和43b接收来自电源电池68的电能供给并且为了使电子闪光灯44a和44b分别发光,对用于发射出闪光的未示出的电容器进行充电并且控制电子闪光灯44a和44b的发光。 
根据诸如释放开关5a和5b的半压下和全压下操作信号以及用于表示从主CPU 10或测光和测距CPU 19a和19b合成的发光量和发光时间的信号的各种信号,充电和发光控制部分43a和43b对电子闪光灯44a和44b执行电流供电控制,并且执行控制以便在期望时间获得期望发光量。 
虽然根据图1所示的复眼数码相机1,示例被图解为具有两个成像系统(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但是可包括三个或更多成像系统。此外,成像系统不必布置在单个水平行中,而是可以两维 方式布置。 
此外,代替如在上述复眼数码相机1中为每个成像系统提供释放按钮,可以仅提供一个释放按钮。 
图1所示的复眼数码相机1不但能够进行立体图像拍摄,而且还可从多个方位或从所有方向进行图像拍摄。 
现在对如上配置的复眼数码相机1的图像拍摄、记录操作、以及再现操作进行描述。 
在复眼数码相机1中,当接通电源按钮(未示出)时,主CPU 10检测电源按钮接通并且接通相机内部的电源以将相机置于图像拍摄模式的图像拍摄待机状态。此外,用户使用2D/3D设置开关8设置2D模式或3D模式。根据需要,用户压下垂直拍摄设置按钮9以设置垂直拍摄。 
在图像拍摄待机状态中,主CPU 10通常在图像显示LCD 6上显示活动图像(全局图像)。 
首先,主CPU 10参考2D/3D模式转换标志设置电路53以检测获得单视点图像(二维图像)的2D模式或者获得多视点图像(三维图像)的3D模式。对于2D模式而言,主CPU 10仅驱动第一成像系统2a,并且对于3D模式而言,主CPU 10驱动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在下面,以拍摄3D模式作为示例给出描述。 
使第一变焦透镜11a、第二变焦透镜11b、第一聚焦透镜13a以及第二聚焦透镜13b伸展以直至预定位置,并且此后通过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4b执行对全局图像的图像拍摄以在图像显示LCD 6上显示全局图像。也就是说,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 感器14b连续地捕获图像,并且连续地处理其图像信号以产生用于全局图像的图像数据。将所产生的图像数据顺序地施加到控制器34上并且将其转换成用于显示的信号格式,并且此后将其输出到图像显示LCD 6。因此,在图像显示LCD 6上的以全局条件显示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4b所捕获的图像。 
用户(摄影师)在观看在图像显示LCD 6上所显示的全局图像的同时,执行成帧、检查要拍摄的对象、在图像拍摄之后检查图像并且设置图像拍摄条件等等。 
当在上述图像拍摄待机状态中半压下释放开关5a和5b时,将S1ON(接通)信号输入到主CPU 10。主CPU 10检测那些信号并且执行AE测光和AF控制。在AE测光时,主CPU 10基于通过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4b等等合成的图像信号的累计值来对对象的亮度执行测光。通过该测光所获得的值(测光值)用于判定在实际图像拍摄时第一可变光阑12a和第二可变光阑12b的光圈值以及快门速度。同时,主CPU 10基于所检测到的对象亮度来确定是否需要电子闪光灯的发光。当主CPU 10确定需要电子闪光灯44a和44b的发光时,主CPU 10使电子闪光灯44a和44b执行初步发光。主CPU 10基于来自初步发光的反射光在实际图像拍摄时判断电子闪光灯44a和44b的发光量。主CPU 10还使用垂直拍摄检测电路50来确定是执行垂直拍摄还是水平拍摄。 
当完全压下释放开关5a和5b时,S2 ON信号输入到主CPU 10。响应该S2 ON信号,主CPU 10执行图像拍摄和记录处理。 
首先,主CPU 10基于以上述测光值为基础所确定的光圈值经由可变光阑控制部分16a和16b来驱动第一可变光阑12a和第二可变光阑12b,并且还控制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4b上的电荷存储时间(所谓的电子快门)以达到基于测光值所确定的快门速度。 
此外,主CPU 10基于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2a和32b中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来分别计算AF估计值和AE估计值。通过累计每个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或预定区域(例如中心部分)的亮度值的高频分量来计算AF估计值,并且该AF估计值表示图像的锐度。术语“亮度值的高频分量”是指通过对预定区域之内的相邻像素之间的亮度差(对比度)进行求和所获得的值。通过累计每个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或预定区域(例如中心部分)的亮度值来计算AE估计值,并且该AE估计值表示图像的亮度。AF估计值和AE估计值分别用于在下面所描述的图像拍摄准备处理时所执行的AF操作和AE操作。 
主CPU 10通过确定基于主CPU 10分别控制第一聚焦透镜13a和第二聚焦透镜13b而使第一聚焦透镜13a和第二聚焦透镜13b分别在预定方向上移动时顺序获得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的每一个所计算的AF估计值的最大值来执行AF操作(对比度AF)。 
此时,当使电子闪光灯44a和44b发光时,主CPU 10基于以初步发光的结果为基础所确定的电子闪光灯44a和44b的发光量而使电子闪光灯44a和44b发光。 
对象光经由第一变焦透镜11a、第一可变光阑12a以及第一聚焦透镜13a而入射到第一图像传感器14a的光接收面上。对象光还经由第二变焦透镜11b、第二可变光阑12b以及第二聚焦透镜13b而入射到第二图像传感器14b的光接收面上。 
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4b包括为预定彩色滤光阵列(例如蜂巢形阵列或拜耳阵列)的R、G以及B提供了滤色器的彩色CCD。入射在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4b的光接收面上的光转换成与布置在光接收面上的每个光电二极管的入射光量相对应的量的信号电荷。根据从时序发生器(TG)18a提供的时序信 号而读出积聚在相应光电二极管上的信号电荷,从第一图像传感器14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4b顺序地输出该信号电荷作为电压信号(图像信号)并且输入到A/D转换器30a和30b。 
A/D转换器30a和30b包括CDS电路和模拟放大器。CDS电路基于CDS脉冲对CCD输出信号执行相关二重抽样处理。模拟放大器使用用于对主CPU 10所提供的成像灵敏性进行设置的增益来放大CDS电路所输出的图像信号。在A/D转换器30a和30b上,相应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A/D转换器30a和30b所输出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分别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31a和31b处受到诸如灰度转换、白平衡校正、γ校正处理的各类图像处理,并且此后临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2a和32b中。 
通过YC处理部分35a和35b将从缓冲存储器32a和32b所读出的R、G以及B图像信号转换成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Cr和Cb(YC信号)。该Y信号通过边缘校正电路而受到边缘增强处理。在YC处理部分35a和35b上所处理的YC信号存储在相应工作存储器24a和24b中。 
按照上述方式而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2a和32b中的YC信号通过压缩/扩展处理电路36a和36b压缩并经由I/F 39作为预定格式的图像文件而记录在存储卡38中。在根据当前示例的复眼数码相机1的情况下,根据Exif标准将作为静止图像的二维图像的数据作为图像文件存储在存储卡38中。Exif文件具有存储主图像的数据的区域以及存储缩小图像(缩略图像)的数据的区域。通过基于与通过图像拍摄及其他必要数据处理所获得的主图像有关的数据来执行像素细化处理而产生了规定大小(例如160×120或80×60像素等等)的缩略图像。将按照这种方式所产生的缩略图像与主图像一起写入到Exif文件内。此外, 使诸如图像拍摄数据和时间、图像拍摄条件以及面部检测信息等等的标记信息附加在Exif文件上。在根据诸如MPEG2、MPEG4或者H.264格式的预定压缩和扩展格式而遭受到压缩和扩展处理之后,活动图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卡38中。 
当将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在存储卡38中时,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将保护标志写入到附加在图像数据上的标记信息中。通过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等等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卡38中以作为对其设置了保护的图像文件(随后详细的描述)。此外,当利用垂直拍摄检测电路50检测到垂直拍摄时,垂直拍摄标志设置电路51将垂直拍摄标志写入到附加在图像数据上的标记信息中。在这一点上,当在2D模式中执行图像拍摄时,不设置保护标志。 
通过将复眼数码相机1的模式设置为再现模式对按照这种方式而记录在存储卡38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并且显示在图像显示LCD 6上。通过压下再现按钮(未示出)来执行转换到再现模式。 
当选择了再现模式时,通过I/F 39来读出记录在存储卡38上的最终帧的图像文件。通过压缩/扩展处理电路36a和36b将所读出的图像文件的压缩数据扩展为未压缩的YC信号。 
扩展的YC信号保持在缓冲存储器32a和32b(或者未示出的VRAM)中、通过控制器34转换为用于显示的信号格式、并且输出到图像显示LCD 6。因此,记录在存储卡38中的最终帧的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LCD 6上。 
此后,当按下前向帧进给开关(十字键的右侧键)时,在前向方向上进给帧,并且当按下反向帧进给开关(十字键的左侧键)时,在反向方向上进给帧。此后从存储卡38读出该帧进给到帧位置上的图像文件,并且按照与上述同样的方式来在图像显示LCD 6上回放该图像。 
根据需要,对在图像显示LCD 6上所再现且显示的图像进行检查的同时,用户可擦除记录在存储卡38上的图像。通过在对图像进行回放并显示在图像显示LCD 6上的状态下按下照片模式按钮来执行图像的擦除。随后给出与擦除图像相关的详细说明。 
复眼数码相机1按照上述方式执行图像拍摄、记录、以及图像的再现。虽然上述描述了拍摄静止图像的情况,但是同样适用于活动图像的情况。通过相应释放按钮来控制活动图像和静止图像的拍摄。还可采用其中使用用于活动图像和静止图像的菜单或模式选择SW来执行活动图像与静止图像之间的转换的结构。 
<关于三维图像的图像拍摄和记录> 
在下面对用于设置保护标志以及拍摄和记录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方法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2是图解了在3D模式下拍摄并记录图像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主CPU 10根据该流程图执行控制。 
主CPU 10确定是否输入了图像拍摄指令(步骤S10)。如果未输入图像拍摄指令(步骤S10:否),那么主CPU 10再次回到步骤S10。如果已输入了图像拍摄指令(步骤S10:是),那么执行与2D/3D设置开关8设置为3D模式还是设置为2D模式有关的检测(步骤S11)。 
主CPU 10确定是否将2D/3D设置开关8设置为3D模式(步骤S12)。当将2D/3D设置开关8设置为3D模式(步骤S12:是)时,主CPU 10将操作模式转换到3D模式(步骤S13)。当将2D/3D设置开关8设置为2D模式(步骤S12:否)时,主CPU 10将图像拍摄模式转换到2D模式(步骤S19)。 
首先,对2D模式的情况进行描述(步骤S19到S21)。 
对于2D模式而言,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设置为“切断”(步骤S20),对一个预定成像系统进行驱动,并且执行二维图像的获得(步骤S21)。根据当前实施例,仅驱动第一成像系统2a。 
接下来,对3D模式的情况进行描述(步骤S14到S18)。 
对于3D模式而言,将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设置为“接通”,并且对多个成像系统(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执行操作测试(步骤S15)。 
在操作测试中,获得多个成像系统的操作状态(步骤S16),并且主CPU 10确定多个成像系统是否操作(步骤S17)。当多个成像系统不是正常操作时(步骤S17:否),主CPU 10转换到2D模式(步骤S19)。当多个成像系统正常操作时(步骤S17:是),控制多个成像系统的驱动以获得三维图像(步骤S18)。 
接下来,执行文件初始化(步骤S22),拍摄所获得的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并记录到存储卡38中(步骤S23)。 
此后主CPU 10确定图像拍摄是否完成(步骤S24)。当主CPU 10确定图像拍摄没有完成时(步骤S24:否),主CPU 10确定在步骤S23执行图像拍摄和记录之后是否已经历了预定时间(步骤S25)。当没有经历预定时间时(步骤S25:否),那么再次执行步骤S25。当已经历预定时间时(步骤S25:是),那么主CPU 10回到执行图像拍摄和记录的步骤(步骤S23)。 
如果主CPU 10确定图像拍摄完成(步骤S24:是),那么更新在 步骤S23记录的图像数据的标题信息(步骤S26)。更具体地说,当以3D模式执行图像拍摄时,在将在步骤S14设置为“接通”的保护标志写入到标题中的状态下将所获得的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在存储卡38中。 
虽然上述描述了拍摄静止图像的情况,但是相同状况适用于拍摄活动图像的情况。因为活动图像是连续地拍摄的,因此在写入诸如活动图像的图像拍摄时间的信息时的同时还可写入保护标志。 
通过按照这种方式自动设置保护标志并且执行三维图像的图像拍摄和记录,即使以仅支持二维图像的设备对使用支持三维图像的设备所拍摄的三维图像进行编辑等等的情况下,也可保护三维图像以便它不会被擦除并且还可防止对三维图像进行再现所需的信息的删除。 
此外,因为三维图像是受保护的,因此可采用即使由于用户的粗心或错误操作也不会擦除三维图像的结构。 
虽然根据当前实施例在三维图像的情况下将保护标志设置为“接通”,但是也可采用利用设置为“写禁止”的图像文件的存取标志来记录图像的结构。 
(第二实施例) 
为了形成三维图像,需要在水平方向上从不同角度拍摄的至少两个二维图像。当使用复眼数码相机1通过垂直拍摄来拍摄图像时,因为无法在水平方向上从不同角度获得二维图像,因此不可能形成三维图像。 
根据设置保护标志并且拍摄并记录三维图像的数据的第二实施例,主CPU 10确定在3D模式中是执行垂直拍摄还是水平拍摄,并且当执行垂直拍摄时,主CPU 10从3D模式转换到2D模式。图3是图 解了在3D模式下拍摄并记录图像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主CPU 10根据该流程图执行控制。在这一点上,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分配相同附图标记,并且省去对那些部分的详细说明。 
主CPU 10确定是否输入了图像拍摄指令(步骤S 10)。如果未输入图像拍摄指令(步骤S10:否),那么主CPU 10再次回到步骤S10。如果已输入了图像拍摄指令(步骤S10:是),那么确定2D/3D设置开关8设置为3D模式还是设置为2D模式(步骤S11)。 
主CPU 10确定是否将2D/3D设置开关8设置为3D模式(步骤S12)。当将2D/3D设置开关8设置为3D模式(步骤S12:是)时,主CPU 10将操作模式转换到3D模式(步骤S13)。当将2D/3D设置开关8设置为2D模式(步骤S12:否)时,主CPU 10将图像拍摄模式转换到2D模式(步骤S19)。 
在2D模式(步骤S19)的情况下,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设置为“切断”(步骤S20),对一个预定成像系统进行驱动,并且执行二维图像的获得(步骤S21)。 
在3D模式(步骤S13)的情况下,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设置为“接通”(步骤S14),并且对多个成像系统(第一成像系统2a和第二成像系统2b)执行操作测试(步骤S15)。 
在操作测试中,获得多个成像系统的操作状态(步骤S16),并且主CPU 10确定多个成像系统是否操作(步骤S17)。当多个成像系统不是正常操作时(步骤S17:否)时,主CPU 10转换到2D模式(步骤S19)。 
当多个成像系统操作正常操作时(步骤S17:是),从垂直拍摄 检测电路50获得用于表示是否将要执行垂直拍摄的信息(步骤S27),并且主CPU 10确定复眼数码相机1是否处于通过垂直拍摄来获得图像的垂直拍摄模式(步骤S28)。 
当复眼数码相机1处于垂直拍摄模式时(步骤S28:是),因为无法获得三维图像,主CPU 10转换到2D模式(步骤S19)。 
当复眼数码相机1不处于垂直拍摄状态时(步骤S28:否),那么因为可获得三维图像,因此驱动地控制多个成像系统以获得三维图像(步骤S18)。 
接下来,执行文件初始化(步骤S22),拍摄所获得的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将该图像数据记录到存储卡38中(步骤S23)。 
此后主CPU 10确定图像拍摄是否完成(步骤S24)。当主CPU 10确定图像拍摄没有完成时(步骤S24:否),主CPU 10确定在步骤S23执行图像拍摄和记录之后是否已经历了预定时间(步骤S25)。当没有经历预定时间时(步骤S25:否),那么再次执行步骤S25。当已经历预定时间时(步骤S25:是),那么主CPU 10回到执行图像拍摄和记录的步骤(步骤S23)。 
如果主CPU 10确定图像拍摄完成(步骤S24:是),那么更新在步骤S23记录的图像数据的标题信息(步骤S26)。更具体地说,当以3D模式执行图像拍摄时,在将在步骤S14设置为“接通”的保护标志写入到标题中。 
在这一点上,虽然在上述描述中,在垂直拍摄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成像系统执行图像拍摄,但是也可使用其中成像系统的数目从最大数目降低的结构来执行图像拍摄。 
通过按照这种方式自动设置保护标志并且对三维图像执行图像拍摄和记录,即使以仅支持二维图像的设备对使用支持三维图像的设备所拍摄的三维图像进行编辑等等的情况下,也可保护三维图像以便它不会被擦除。 
此外,因为三维图像是受保护的,因此可采用即使由于用户的粗心或错误操作也不会擦除三维图像的结构。 
此外,在因为即使当在3D模式中执行垂直拍摄等等也无法获得三维图像的情况下,可自动转换到2D模式并且可将保护标志设置为“切断”。从而可防止不必保护图像数据这样的情况。 
<连接其上记录有三维图像的存储卡的情况> 
现在对其上记录了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的存储卡38与复眼数码相机1相连的情况进行描述。 
虽然在对图像进行记录的同时自动将保护应用于上述复眼数码相机1所拍摄的三维图像上,但是期望的是还保护不自动保护三维图像的复眼数码相机所拍摄的三维图像。 
在下面,对用于自动将保护应用于不受保护的三维图像上的方法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4是图解了在通过诸如将存储卡38插入复眼数码相机1的卡槽中的方法使存储卡38与复眼数码相机1相连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主CPU 10根据该流程图执行控制。 
首先,主CPU 10通过菜单选择等等确定是否做出将保护应用于三 维图像上的指令(步骤S30)。当未将保护应用于三维图像上时(步骤S30:否),处理结束。当将保护应用于三维图像时(步骤S30:是),主CPU 10确定存储卡38是否插入到卡槽中(步骤S31)。在这一点上,可采用省略步骤S30的处理并且在插入了卡的所有情况下应用保护的结构。然而,通过进行与是否将保护应用于三维图像上有关的选择,可提高用户选择的自由度。 
当存储卡38没有插入到卡槽中时(步骤S31:否),再次执行步骤S31的处理。 
当存储卡38插入到卡槽中时(步骤S31:是),主CPU 10确定存储卡38上是否存在图像(步骤S32)。 
当存储卡38上不存在图像时(步骤S32:否),该处理结束。 
当存储卡38上存在图像时(步骤S32:是),那么主CPU 10确定三维图像是否包含在图像之中(步骤S33)。 
当不包含三维图像时(步骤S33:否),该处理结束。 
当包含三维图像时(步骤S33:是),主CPU将用于该三维图像的保护标志设置为“接通”(步骤S34),并且将保护标志写入到标题中(步骤S35)。 
此后主CPU 10确定是否对于包含在存储卡38之内的所有三维图像执行将保护标志设置为“接通”(步骤S34和S35)并且将保护标志写入到标题中的处理(步骤S36)。 
当没有对于所有三维图像完成步骤S34和S35的处理时(步骤S36:否),再次执行步骤S34和S35的处理。 
当对于所有三维图像完成了步骤S34和S35的处理时,该处理结束。 
当上述处理(步骤S30至S36)完成时,所有处理可结束,或者上述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可以设置以执行拍摄并记录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处理。 
因此,通过当插入了包括有三维图像的卡时保护三维图像,可自动将保护应用于没有自动将保护应用于3D/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所拍摄的多视点图像上。 
虽然根据当前实施例采用对存储卡的插入进行检测并且此后对所插入的存储卡执行检测以确定它是否包括图像数据或文件的结构,但是还可采用开始对三维图像的所有文件和数据进行搜索并且基于搜索结果来执行标志的重写的结构。 
虽然根据当前实施例将保护应用于所有三维图像上(步骤S34),但是还可采用对附加在三维图像上的标记信息进行检查并且将保护仅应用于不受到保护的三维图像而不应用于已受到保护的三维图像上的结构。 
此外,虽然根据当前实施例检测存储卡的插入并且将保护应用于记录在存储卡上的三维图像,但是当前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存储卡并且还适用于记录在与复眼数码相机相连的PC上或者经由LAN等等相连的服务器上的三维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复眼数码相机对与PC或网络上的服务器的连接进行检测并且此后执行步骤S32至S36的处理。 
(第二实施例) 
自动将保护应用于不受保护的三维图像上的第一实施例为在存储 卡38上所检索到的三维图像设置保护标志。然而,将保护应用于三维图像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为每个图像数据设置保护标志。 
自动将保护应用于三维图像上的第二实施例将保护应用于其上记录三维图像的存储卡自身上。图5是图解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自动将保护应用于三维图像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主CPU 10根据该流程图执行控制。在这一点上,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那些部分的详细说明。 
首先,主CPU 10确定存储卡38是否插入到卡槽中(步骤S31)。当存储卡38没有插入到卡槽中时(步骤S31:否),再次执行步骤S31的处理。 
当存储卡38插入到卡槽中时(步骤S31:是),主CPU 10检测存储卡38的剩余容量(步骤S37),并且确定存储卡38是否具有能够记录最新拍摄的图像的剩余容量(步骤S38)。 
当存储卡38具有足以记录最新拍摄的图像的剩余容量时(步骤S38:否),该处理结束。 
当存储卡38不具有可记录最新拍摄的图像的剩余容量时(步骤S38:是),主CPU 10确定是否进行设置以将保护应用于整个存储卡38上(步骤S39)。 
当不将保护应用于整个存储卡38上时(步骤S39:否),显示关于存储卡38的容量已用完的警告显示(步骤S43),并且此后该处理结束。 
当将保护应用于整个存储卡38上时(步骤S39:是),主CPU 10确定存储卡38中是否存在三维图像(步骤S40)。 
当存储卡38中不存在三维图像时(步骤S40:否),显示关于存储卡38的容量已用完的警告显示,并且此后该处理结束。 
当存储卡38中存在三维图像时(步骤S40:是),将整个存储卡的保护标志设置为“接通”(步骤S41),并且将保护标志写入到附加在存储卡38上的标记信息等等中(步骤S42)。 
此后,显示关于存储卡38的容量已用完的警告显示(步骤S43),并且该处理结束。 
当上述处理(步骤S31和步骤S37至S43)完成时,所有处理结束,或者上述保护标志设置电路52设置为执行拍摄并记录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处理。 
因此,通过将保护应用于其上记录三维图像的整个记录介质,可自动将保护应用于没有自动将保护应用于3D/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所拍摄的多视点图像上。 
此外,因为在为包含在记录介质之中的三维图像设置保护标志的情况下应用由图像的保护以及记录介质的保护所组成的双重保护,因此可使图像数据的保护更安全。 
在这一点上,作为警告方法,除了在屏幕上显示消息的文本显示方法之外,可使用利用声音或告警等等的方法。 
此外,虽然根据当前实施例检测存储卡的插入并且将保护应用于整个存储卡上,但是当前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存储卡并且还适用于与复眼数码相机相连的PC上的或者经由LAN等等连接的服务器上的图像文件夹。在这种情况下,复眼数码相机对与PC或网络上的服务器的连 接进行检测,检测PC或服务器上是否存在图像文件夹,并且此后执行步骤S40至S42的处理。 
<擦除和编辑三维图像> 
现在对记录在存储卡38上的并且设置有保护标志的三维图像的擦除和编辑进行描述。 
因为为三维图像设置了保护标志以保护三维图像,因此在该状态下图像无法擦除或编辑。然而,当在用户认识到对图像进行保护的事实的情况下对图像的擦除或编辑是必要时,必须使图像处于可进行擦除或编辑处理的状态。 
在下面,对设置了保护标志的三维图像的擦除和编辑的方法进行描述。 
(擦除三维图像) 
图6是图解了擦除三维图像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为了执行该处理,必须使用保护取消开关7来预先设置可擦除为其设置了保护标志的三维图像的擦除许可模式。主CPU 10根据该流程图执行控制。 
首先,主CPU 10确定复眼数码相机1的操作模式是否设置为作为可擦除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的操作模式的擦除模式(步骤S50)。 
当没有将操作模式设置为擦除模式时(步骤S50:否),该处理结束。 
当将操作模式设置为擦除模式时(步骤S50:是),选择用户想要擦除的图像(步骤S51)。此后显示用于警告用户将要擦除所选图像的消息(步骤S52)。通过在图像显示LCD 6上显示用户想要擦除的图像的状态下压下信息位置指定键来执行对图像的选择。通过主CPU 10在图像显示LCD 6上显示下述消息执行对图像擦除的警告,所述消息经由控制器34在图像上传达诸如“赞同擦除图像?”的将要擦除图像的事实。除了上述类型的文本显示之外,还可使用声音等等发出警告。 
接下来,主CPU 10确定所选图像是否是三维图像(步骤S53)。当所选图像不是三维图像时(步骤S53:否),主CPU 10转到擦除二维图像的步骤(步骤S63至S65)。 
当所选图像是三维图像时(步骤S53:是),主CPU 10检测是否为该三维图像设置了擦除许可标志(步骤S54)。擦除许可标志是仅在下述情况下设置的标志,所述情况即设置了可擦除为其设置了保护标志的三维图像的擦除许可模式。为设置了保护标志的每个三维图像设置擦除许可标志。 
主CPU 10确定是否为所选三维图像设置擦除许可标志,也就是说,在步骤S54是否检测到擦除许可标志(步骤S55)。 
当没有设置擦除许可标志时(步骤S55:否),因为没有设置擦除许可模式,也就是说,因为无法擦除三维图像,因此显示警告用户不可能擦除图像的事实的消息(步骤S56),并且该处理结束。 
当设置了擦除许可标志时(步骤S55:是),显示警告用户将要擦除三维图像的消息(步骤S57),并且此后主CPU 10检测用户是否输入了擦除指令(步骤S58)。通过压下信息位置指定键来执行擦除指令的输入。 
主CPU 10基于擦除指令的输入来确定是否可以擦除图像(步骤S59)。当不可以擦除时(步骤S59:否),主CPU 10检测用户是否再次输入擦除指令(步骤S58)。 
当可以擦除图像时(步骤S59:是),主CPU 10取消三维图像的保护标志设置(步骤S60),并且执行擦除处理(步骤S61)。通过系统调用来执行保护标志的取消。通过擦除经由I/F 39而记录在存储卡38上的图像文件来执行擦除处理。 
在擦除二维图像的步骤中(步骤S63至S65),显示警告用户将要擦除二维图像的消息(步骤S63),并且主CPU 10检测用户是否输入了擦除指令(步骤S64)。通过压下信息位置指定键来执行擦除指令的输入。 
主CPU 10基于擦除指令的输入来确定是否可以擦除图像(步骤S65)。当不可以擦除时(步骤S65:否),主CPU 10检测用户是否再次输入擦除指令(步骤S64)。 
当可以擦除图像时(步骤S65:是),主CPU 10执行擦除处理(步骤S61)。通过擦除经由I/F 39而记录在存储卡38上的图像文件来执行擦除处理。 
由此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当上述处理(步骤S50至S65)完成时,所有处理结束,再次执行擦除处理,或者复眼数码相机1自动转换到图像拍摄模式。 
因此,因为在擦除三维图像之前发出了警告,因此可防止用户错误地擦除三维图像。 
此外,因为只要设置允许擦除图像,可由支持三维图像的设备来执行三维图像的擦除,因此可擦除设备知道其可被擦除的三维图像并且不必保持不希望的文件。 
当前实施例不但适用于记录在内存储器或存储介质等等上的三维 图像,而且还适用于存储在PC或者网络上的服务器上的三维图像。此外,通过使用使得上述处理执行的程序,当前实施例不但可应用于复眼数码相机而且还可应用于诸如PC和图像打印终端的各种设备。 
(编辑三维图像) 
图7是图解了用于编辑三维图像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下述编辑许可模式中执行该处理,所述编辑许可模式即可对为其设置了保护标志的三维图像进行编辑的操作模式。主CPU 10根据该流程执行控制。可在使用复眼数码相机1的设置屏等等已设置了编辑许可模式的状态下开始该处理。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附图标记用于表示与对三维图像的擦除处理的步骤相同的步骤的处理,并且省略对那些处理步骤的描述。 
首先,主CPU 10确定复眼数码相机1的操作模式是否设置为编辑模式(步骤S70),该编辑模式是编辑二维图像或三维图像的操作模式。 
当没有将操作模式设置为编辑模式时(步骤S70:否),该处理结束。 
当将操作模式设置为编辑模式时(步骤S70:是),选择用户想要编辑的图像(步骤S51)。此后显示用于警告用户将要编辑图像的消息(步骤S71)。通过在图像显示LCD 6上显示用户想要编辑的图像的状态下压下信息位置指定键来执行对图像的选择。主CPU 10通过在图像显示LCD 6上显示下述消息来警告用户将要对图像进行编辑,该消息经由控制器34在图像上传达诸如“赞同编辑画面?”的将要编辑图像的事实。除了文本显示之外,还可使用声音等等发出警告。 
接下来,主CPU 10确定所选图像是否是三维图像(步骤S53)。当所选图像不是三维图像时(步骤S53:否),主CPU 10转到编辑二维图像的步骤(步骤S78至S80)。 
当所选图像是三维图像时(步骤S53:是),检测是否为该三维图像设置了编辑许可标志(步骤S72)。编辑许可标志是仅在下述情况下所设置的标志,所述情况即设置了可编辑为其设置了保护标志的三维图像的编辑许可模式。为设置了保护标志的每个三维图像设置编辑许可标志。 
主CPU 10确定是否为所选三维图像设置编辑许可标志,也就是说,在步骤S72是否检测到编辑许可标志(步骤S73)。 
当没有设置编辑许可标志时(步骤S73:否),因为没有设置编辑许可模式,也就是说,因为无法编辑三维图像,因此显示警告用户不可能编辑图像的事实的消息(步骤S74),并且该处理结束。 
当设置了编辑许可标志时(步骤S73:是),显示警告用户将要编辑三维图像的消息(步骤S75),并且此后主CPU 10检测用户是否输入了编辑指令(步骤S76)。通过压下信息位置指定键来执行编辑指令的输入。 
主CPU 10基于编辑指令的输入来确定是否可以编辑图像(步骤S77)。当不可以编辑时(步骤S77:否),主CPU 10检测用户是否再次输入编辑指令(步骤S76)。 
当可以编辑图像时(步骤S77:是),主CPU 10取消三维图像的保护标志设置(步骤S60),并且执行三维图像的编辑处理(步骤S78)。通过预先寄存多种类型的编辑内容、利用位置信息指定键来从多种类型的编辑内容当中选择期望编辑内容、并且按下菜单/OK以执行所选编辑内容来执行编辑处理。 
当编辑处理完成时,三维图像的文件从预编辑文件更新为后编辑 文件(步骤S79),并且对更新文件写入保护标志(步骤S80)。因此,保护已编辑的三维图像的文件。 
在编辑二维图像的步骤中(步骤S81至S85),显示警告用户将要编辑二维图像的消息(步骤S81),并且主CPU 10检测用户是否输入了编辑指令(步骤S82)。通过压下信息位置指定键来执行编辑指令的输入。 
主CPU 10基于编辑指令的输入来确定是否可以编辑图像(步骤S83)。当不可以编辑时(步骤S83:否),主CPU 10检测用户是否再次输入编辑指令(步骤S82)。 
当可以编辑图像时(步骤S83:是),主CPU 10执行对二维图像的编辑处理(步骤S84)并且将二维图像文件从预编辑文件更新为后编辑文件(步骤S85)。编辑处理(步骤S84)与对三维图像的编辑处理相同(步骤S78)。 
由此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当上述处理(步骤S51、S53、以及S70至S85)完成时,所有处理结束,再次执行编辑处理,或者复眼数码相机1自动转换到图像拍摄模式。 
因此,因为自动为三维图像设置了保护标志,即使当使用仅支持二维图像的设备对支持三维图像的设备所拍摄的三维图像执行编辑等等时,三维图像也不会因疏忽而丢失。 
此外,因为在执行三维图像的编辑之前发出警告,因此可防止用户错误地编辑三维图像。例如,通过使用保护标志而预先将读禁止设置应用于三维图像上,用户务必使用不同文件名拷贝三维图像并且可对所拷贝的三维图像执行编辑。由此可有效地保护所捕获的三维图像。 
此外,通过为已编辑的三维图像设置保护标志,不但可保护所捕获的三维图像,而且还可保护编辑之后的三维图像。 
此外,如果对支持三维图像的设备进行设置以许可图像的编辑,那么因为可对三维图像编辑,因此还可在该设备上对图像编辑。 
当选择了图像的编辑时,可将图像拷贝到名称接近所选图像的文件名的文件并且编辑所拷贝的图像。 
还可采用在记录之前再次发出警告的结构。由此可防止错误编辑的三维图像的记录。 
当前实施例不但适用于记录在内存储器或存储介质等等上的三维图像,而且还适用于存储在PC或网络上的服务器上的三维图像。此外,通过使用使得上述处理执行的程序,当前实施例不但可应用于复眼数码相机而且还可应用于诸如PC和图像打印终端的各种设备。 
根据本发明,因为通过简单地使本发明与遵照3D/多视点标准的设备相符而保证与常规标准的兼容性,因此可防止由于3D/多视点图像的存在而出现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不是必须用上述复眼数码相机1来获得三维图像,而是可通过使用单眼照相机的运动立体方法的连续图像拍摄获得三维图像。 

Claims (15)

1.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
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其在拍摄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与拍摄从单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图像拍摄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
图像拾取设备,其获得在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中拍摄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
记录设备,其将通过所述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
保护设置设备,其在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对由所述记录设备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所述多视点图像,
编辑模式设置设备,其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被记录在所述记录设备中的情况下,设置编辑从所述图像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编辑模式;
编辑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设置了所述编辑模式;
警告设备,其当在由所述编辑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编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编辑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
保护取消设备,其在由所述警告设备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以及
编辑设备,其编辑由所述保护取消设备取消了保护的多视点图像;
其中所述记录设备将由所述编辑设备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保护设置设备对由所述记录设备记录的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所述多视点图像。
2.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
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其在拍摄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与拍摄从单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图像拍摄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
图像拾取设备,其获得在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中拍摄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
记录设备,其将通过所述图像拾取设备获得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
保护设置设备,其在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对由所述记录设备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删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擦除模式设置设备,其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设置擦除从所述图像当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擦除模式;
擦除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设置了所述擦除模式;
警告设备,其当在由所述擦除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擦除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擦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以及
擦除设备,其在由所述警告设备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并且擦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包括:
编辑模式设置设备,其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设置编辑从所述图像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编辑模式;
编辑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设置了所述编辑模式;
警告设备,其当在由所述编辑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编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编辑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
保护取消设备,其在由所述警告设备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以及
编辑设备,其编辑由所述保护取消设备取消了保护的多视点图像;
其中所述记录设备将由所述编辑设备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保护设置设备是为所述多视点图像设置不被改变及删除的保护的设置设备,且对由所述记录设备记录的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多个成像系统,具有形成对象图像的多个光学系统以及图像拾取元件;
驱动设备,其在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多个成像系统,并且其在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所述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驱动单个成像系统;以及
驱动检测设备,其检测由所述驱动设备对所述成像系统的驱动是否完成;
其中,在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并且由所述驱动检测设备检测到未驱动所述多个成像系统的情况下,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从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转换到所述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垂直拍摄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处于垂直拍摄对象图像的状态中,
其中,在由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转换到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并且所述垂直拍摄检测设备检测到处于垂直拍摄对象图像的状态中的情况下,所述图像拍摄模式转换设备从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转换到所述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在再次发出了警告之后,所述记录设备将通过所述编辑设备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到所述记录设备上。
7.一种图像再现装置,包括:
连接设备,能够记录对象图像的记录介质连接到所述连接设备;
检测设备,其检测所述记录介质与所述连接设备连接;
第一判断设备,其在由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作为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第一保护设置设备,其在所述第一判断设备判断出记录了所述多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所述多视点图像,
编辑模式设置设备,其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设置编辑从所述图像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编辑模式;
编辑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设置了所述编辑模式;
警告设备,其当在由所述编辑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编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编辑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
保护取消设备,其在由所述警告设备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以及
编辑设备,其编辑由所述保护取消设备取消了保护的多视点图像;
其中记录设备将由所述编辑设备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保护设置设备对由所述记录设备记录的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所述多视点图像。
8.一种图像再现装置,包括:
连接设备,能够记录对象图像的记录介质连接到所述连接设备;
检测设备,其检测所述记录介质与所述连接设备连接;
第一判断设备,其在由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作为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第一保护设置设备,其在所述第一判断设备判断出记录了所述多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删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擦除模式设置设备,其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设置擦除从所述图像当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擦除模式;
擦除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设置了所述擦除模式;
警告设备,其当在由所述擦除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擦除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擦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以及
擦除设备,其在由所述警告设备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并且擦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包括:
编辑模式设置设备,其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设置编辑从所述图像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编辑模式;
编辑模式检测设备,其检测是否设置了所述编辑模式;
警告设备,其当在由所述编辑模式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编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编辑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
保护取消设备,其在由所述警告设备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以及
编辑设备,其编辑由所述保护取消设备取消了保护的多视点图像;
其中记录设备将由所述编辑设备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保护设置设备是为所述多视点图像设置不被改变及删除的保护的设置设备,且对由所述记录设备记录的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包括:
第二判断设备,其当由所述检测设备检测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连接时,判断新的对象图像是否可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
第二保护设置设备,其当所述第二判断设备判断无法将新的对象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时,对所述记录介质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或删除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
11.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
12.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包括步骤:
在拍摄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与拍摄从单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对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进行检测;
获得在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中拍摄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
将获得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
在检测图像拍摄模式的步骤中检测到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所述多视点图像,
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检测是否设置了编辑从所述图像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编辑模式;
当在检测到所述编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编辑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
在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以及
编辑取消了保护的多视点图像;
对由预定记录介质记录的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所述多视点图像。
13.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包括步骤:
在拍摄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与拍摄从单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单视点图像拍摄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对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进行检测;
获得在转换到的图像拍摄模式中拍摄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
将获得的多视点图像或单视点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
在检测图像拍摄模式的步骤中检测到所述多视点图像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删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检测是否设置了擦除从所述图像当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擦除模式;
当在检测到所述擦除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擦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以及
在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并且擦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14.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包括步骤:
连接能够记录对象图像的记录介质;
检测所述记录介质已连接;
在检测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作为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当在判断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中判断出记录了所述多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所述多视点图像,
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检测是否设置了编辑从所述图像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编辑模式;
当在检测到所述编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编辑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
在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
编辑取消了保护的多视点图像;以及
对由预定记录介质记录的已编辑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改变所述多视点图像。
15.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包括步骤:
连接能够记录对象图像的记录介质;
检测所述记录介质已连接;
在检测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作为从多个视点观看的对象图像的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当在判断多视点图像是否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中判断出记录了所述多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对记录的多视点图像设置保护,以便不会删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在包括所述多视点图像的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检测是否设置了擦除从所述图像当中选择的期望图像的擦除模式;
当在检测到所述擦除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期望图像是所述多视点图像时,发出关于将要擦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警告;以及
在发出警告之后确认所述多视点图像的选择的情况下,取消为选择的多视点图像设置的保护并且擦除所述多视点图像。
CN2008101079532A 2007-05-21 2008-05-21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拍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25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4267 2007-05-21
JP2007134267A JP4720785B2 (ja) 2007-05-21 2007-05-21 撮像装置、画像再生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34267 2007-05-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2502A CN101312502A (zh) 2008-11-26
CN101312502B true CN101312502B (zh) 2012-07-25

Family

ID=39820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795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2502B (zh) 2007-05-21 2008-05-21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拍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072485B2 (zh)
EP (1) EP1998557A3 (zh)
JP (1) JP4720785B2 (zh)
KR (1) KR101450032B1 (zh)
CN (1) CN101312502B (zh)
TW (1) TWI4873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0785B2 (ja) * 2007-05-21 2011-07-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像再生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62525B2 (ja) * 2009-04-08 2012-06-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50491B2 (ja) * 2009-06-30 2013-07-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再生装置
JP5503438B2 (ja) * 2009-07-21 2014-05-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及び3次元画像表示方法
JP5415170B2 (ja) * 2009-07-21 2014-0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複眼撮像装置
JP5127787B2 (ja) * 2009-07-30 2013-01-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複眼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1075675A (ja) * 2009-09-29 2011-04-14 Fujifilm Corp 複眼撮像装置
JP5267421B2 (ja) * 2009-10-20 2013-08-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896668B2 (en) 2010-04-05 2014-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ing data from multiple image sensors
US20110242355A1 (en) 2010-04-05 2011-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ing data from multiple image sensors
JP5604173B2 (ja) * 2010-04-30 2014-10-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表示装置、記録装置及び格納媒体
US20110304695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9596453B2 (en) * 2010-06-14 2017-03-14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468482B2 (ja) * 2010-07-14 2014-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撮像装置
JP2012034215A (ja) * 2010-07-30 2012-02-16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493482B2 (en) 2010-08-18 2013-07-23 Apple Inc. Dual image sensor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2821263A (zh) * 2011-06-09 2012-12-12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储存方法
JP2013046323A (ja) * 2011-08-26 2013-03-04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記録装置/方法/媒体、再生装置/方法
US9218109B2 (en) 2011-10-28 2015-12-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playback device, recording device, playback method and recording method for editing recorded content while maintaining compatibility with old format
JP2013115668A (ja) * 2011-11-29 2013-06-10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025867B2 (en) 2012-05-31 2015-05-05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YCC image processing
US9105078B2 (en) 2012-05-31 2015-08-11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l tone mapping
US8917336B2 (en) 2012-05-31 2014-12-23 Apple Inc.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involving geometric distortion correction
US9031319B2 (en) 2012-05-31 2015-05-12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uma sharpening
US8872946B2 (en) 2012-05-31 2014-10-28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w image processing
US9077943B2 (en) 2012-05-31 2015-07-07 Apple Inc. Local image statistics collection
US11089247B2 (en) 2012-05-31 2021-08-1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fixed pattern noise in image data
US9332239B2 (en) 2012-05-31 2016-05-03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GB image processing
US8953882B2 (en) 2012-05-31 2015-02-1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noise statistics of image data
US8817120B2 (en) 2012-05-31 2014-08-26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fixed pattern noise statistics of image data
US9014504B2 (en) 2012-05-31 2015-04-21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light recovery in an image signal processor
US9142012B2 (en) 2012-05-31 2015-09-22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roma noise reduction
US9743057B2 (en) 2012-05-31 2017-08-22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ens shading correction
US8718459B2 (en) * 2012-06-01 2014-05-0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digital camera having improved autofocus
JP5583242B2 (ja) 2012-07-05 2014-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3248822B (zh) * 2013-03-29 2016-12-0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终端的对焦方法及摄像终端
US20150215530A1 (en) * 2014-01-27 2015-07-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Universal capture
CN104349073B (zh) * 2014-11-12 2017-05-3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光场编辑传播方法及装置
KR20160059765A (ko) * 2014-11-19 2016-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83888B1 (ko) * 2015-11-25 2022-04-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홀로그래픽 영상 화질 측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6735474B2 (ja) * 2016-02-29 2020-08-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2630681B1 (ko) * 2016-10-11 2024-0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캡처 이미지 생성 방법
JP6772035B2 (ja) * 2016-11-10 2020-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205212A (ja) * 2017-06-07 2018-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影装置、ステレオカメラシステム、計測装置、及び計測システム
CN116091392B (zh) * 2022-08-16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537A (zh) * 2005-03-11 2006-09-1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照相机系统以及图像数据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7532A (en) * 1983-09-16 1986-01-28 Sanders Associates, Inc. Selectable view video record/playback system
JP2575358B2 (ja) 1986-03-28 1997-01-22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Icカ−ド
US5384588A (en) * 1991-05-13 1995-01-24 Telerobotics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omindirectional image viewing at a remote location without the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signals to select viewing parameters
JPH07123331B2 (ja) 1991-07-19 1995-12-25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導電部過熱検出報知方法
JP3081675B2 (ja) * 1991-07-24 2000-08-28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再生装置
JPH06148764A (ja) * 1992-11-10 1994-05-27 Konica Corp 縦位置撮影の防止装置付ステレオカメラ
US5684937A (en) * 1992-12-14 1997-11-04 Oxaal; For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on visible stimuli
KR100342410B1 (ko) * 1993-05-05 2002-11-18 삐에르 알리오 자동입체영상투사장치
EP0684585B1 (en) * 1994-04-22 2003-0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614898B2 (ja) 1994-11-08 2005-01-2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写真撮影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立体写真作成方法
US5729471A (en) * 1995-03-31 1998-03-1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achine dynamic selection of one video camera/image of a scene from multiple video cameras/images of the scene in accordance with a particular perspective on the scene, an object in the scene, or an event in the scene
EP2180717B1 (en) 1996-12-04 2012-11-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for high resolu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video recording, optical disk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pparatus
JPH10224820A (ja) 1997-02-07 1998-08-21 Canon Inc 複眼カメラ装置
JP4073994B2 (ja) 1998-04-21 2008-04-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US6545702B1 (en) * 1998-09-08 2003-04-08 Sri Internatio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noramic imaging
JP3172496B2 (ja) 1998-09-29 2001-06-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編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具備し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0209535A (ja) 1999-01-13 2000-07-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アルバム装置
JP2001016616A (ja) 1999-06-30 2001-01-19 Canon Inc 立体撮影装置
KR100475060B1 (ko) * 2002-08-07 2005-03-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시점 3차원 동영상에 대한 사용자 요구가 반영된 다중화장치 및 방법
KR100554991B1 (ko) * 2002-09-17 2006-02-24 샤프 가부시키가이샤 2d(2차원) 및 3d(3차원)표시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JP4197427B2 (ja) 2002-09-27 2008-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画像データ再生装置、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画像データ再生方法、画像データ又は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および画像データ記録方法
JP2004274253A (ja) * 2003-03-06 2004-09-30 Sharp Corp 映像記録装置および映像送信装置
JP2004297540A (ja) 2003-03-27 2004-10-21 Sharp Corp 立体映像記録再生装置
CN1582030A (zh) * 2003-08-04 2005-02-16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编辑图片功能的移动通讯装置和处理方法以及储存媒体
JP4266333B2 (ja) 2003-09-01 2009-05-20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拡大観察装置、画像ファイル生成装置、画像ファイル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で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R20060003467A (ko) * 2004-07-06 2006-0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데이터 삭제 방지 방법
US8027531B2 (en) * 2004-07-21 2011-09-2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 scene using staggered triggering of dense camera arrays
JP2006041699A (ja) * 2004-07-23 2006-02-09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US7859529B2 (en) * 2004-08-18 2010-12-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at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677569B1 (ko) * 2004-12-13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장치
JP2006287909A (ja) 2005-03-11 2006-10-19 Olympus Imaging Corp カメラ、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データの制御方法
JP4971660B2 (ja) 2005-03-31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7872665B2 (en) * 2005-05-13 2011-01-18 Micoy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e and processing
JP4665167B2 (ja) * 2005-06-29 2011-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テレオ画像処理装置、ステレオ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ステレオ画像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US7903737B2 (en) * 2005-11-30 2011-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ndomly accessing multiview videos with known prediction dependency
JP4993578B2 (ja) 2007-01-15 2012-08-08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画像ファイル再生装置,画像ファイル加工編集装置
US8072487B2 (en) * 2007-04-25 2011-12-06 Fujifilm Corporation Picture processing apparatus, picture record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JP4720785B2 (ja) * 2007-05-21 2011-07-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像再生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537A (zh) * 2005-03-11 2006-09-1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照相机、照相机系统以及图像数据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74253A 2004.09.30
JP特开2006-41699A 2006.02.09
JP特开平10-224820A 1998.08.2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98557A2 (en) 2008-12-03
CN101312502A (zh) 2008-11-26
KR101450032B1 (ko) 2014-10-13
US20080316300A1 (en) 2008-12-25
US8363092B2 (en) 2013-01-29
US8072485B2 (en) 2011-12-06
JP2008289065A (ja) 2008-11-27
KR20080103018A (ko) 2008-11-26
JP4720785B2 (ja) 2011-07-13
US20120050569A1 (en) 2012-03-01
TWI487368B (zh) 2015-06-01
EP1998557A3 (en) 2012-05-02
TW200908707A (en) 2009-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2502B (zh) 图像拍摄装置、图像再现装置以及图像拍摄方法
JP6324063B2 (ja) 画像再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662071B2 (ja) 画像再生方法
CN105075237A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2761690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231771B2 (ja) 立体画像撮影装置
JP2008306645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0226222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67105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CN1848917B (zh) 在取景器中具有画中画的摄像机系统
JP2005217874A (ja)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
JP6180285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832847A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3394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編集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CN100454979C (zh) 具有多个图像记录介质的数字照相机及其控制方法
JP4809295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5144782B2 (ja) 撮像装置、画像再生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5510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82276A (ja) 撮像装置
JP2019075664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120368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0213219A (ja) 撮像装置、画像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21656A (ja) 撮像装置
JP2014149459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232863A (ja) 撮像装置、画像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