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2764A - 图像加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加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2764A
CN101382764A CNA2008101357612A CN200810135761A CN101382764A CN 101382764 A CN101382764 A CN 101382764A CN A2008101357612 A CNA2008101357612 A CN A2008101357612A CN 200810135761 A CN200810135761 A CN 200810135761A CN 101382764 A CN101382764 A CN 101382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volving part
fixation
image
rotary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57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2764B (zh
Inventor
森昭人
关口信夫
高桥圭太
斋田忠明
长屋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82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2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2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27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66Heating or dry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09Pressure bel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加热设备,用于加热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图像。在一种构造中,其中在定像开始时,使一个压力带以均匀的时间与一定像辊接触,有时情况是在定像开始的时间点处压力带的温度不变成所希望的温度,而是产生不正确的定像。根据压力带的检测温度改变用于在定像开始时使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的时间。通过这种构造,可以防止产生不正确的定像。

Description

图像加热设备
本申请是2005年10月20日递交的名称为“图像加热设备”的第200510116420.7号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加热设备,所述图像加热设备用于加热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图像。作为这种图像加热设备,可以提及例如一种定像设备,所述定像设备对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印刷法或静电记录法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定像。
背景技术
以前已经发明了一些用于加热和定像一种调色剂图像的设备并付诸实际使用,上述调色剂图像取一种粉状材料形式,通过成像处理装置由热熔性树脂形成,作为一种用定像设备在记录材料上定像的图像。
作为一种用于加热和熔融调色剂图像以便由此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像在记录材料上的定像设备,已知一种是采用一个定像辊和一个压力辊,或者一种是采用一个定像辊和一个压力带。
在这种由定像辊和压力带制成的定像设备中,现已提出使压力带可朝向和远离定像辊运动,以便除在供片材期间之外保持压力带与定像辊间隔开(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1-231701)。这是为了防止由在其表面涂装有树脂或类似物的纸,亦即所谓涂层纸中的蒸汽在涂层纸经受一个定像处理时穿透涂层和扩散而产生的不方便。在这种设备中,使压力带的控制温度比定像辊的控制温度低。
因此,在上述定像设备中,正好在记录材料进入一个压合部分(nipportion)之前,使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以便由比减少从压力带侧提供给记录材料(未定像的图像)的热量(在定像辊和压力带之间提供一预定的或更大的温差)。因此,防止了上述不方便。
然而,在上述定像设备中,采用了一种构造,在所述构造中,在记录材料进入压合部分之前,马上使压力带以均匀的时间与定像辊接触。也就是说,从压力带已与定像辊接触的时间点直至记录材料进入定像压合部(fixing nip)的时间点的时间均匀地确定。因此,在多个记录材料上连续实施图像形成的成像作业中定像处理连续进行之后,马上要求下一个成像作业的情况下,产生下面的问题。
在定像设备是在下一个成像作业开始时工作的情况下,如果在那个时间点处压力带的温度低的话,则压力带在记录材料进入压合部分中之前,压力带有时达不到预定的温度,并且提供给记录材料(图像)的热量变得不足,因此造成不正确的定像。另一方面,如果在那个时间点处压力带的温度高的话,则压力带的温度变得几乎等于定像辊的温度,并且提供给记录材料(图像)的热量将变得超量。结果,因此有时由于高温透印(offset)或者上述蒸汽扩散(在涂层纸情况下)而造成出现不正确的图像,或者记录材料未与压力带分开的不正确定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设备,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可以抑制不正确的图像加热。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设备,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具有:加热旋转件,所述加热旋转件用于在一压合部分中加热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图像;压力旋转件,所述压力旋转件在其自身和加热旋转件之间形成压合部分;用于在图像加热处理开始时使压力旋转件与加热旋转件接触的装置;及改变装置,所述改变装置用于改变从压力旋转件已与加热旋转件接触之后至记录材料到达压合部分的时间。
当参照附图阅读时本发明的另一些目的将从下面的详细说明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定像设备。
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处于间隔开的状态时的定像设备。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定像设备的安装和拆卸机构的概念图。
图4示出当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定像设备间隔开时的温度转变。
图5示出当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定像设备实行压力接触时的温度转变。
图6示出包括在复印期间通过记录材料的定像温度转变。
图7示出在连续通过片材之后开始复印时定像温度的转变。
图8示出在稳定的温度控制期间定像温度的转变。
图9是示出本发明处理的流程图。
图10示出当本发明的实施例生产率不下降时定像温度的转变。
图11是装备有一定像设备的复印机剖视图。
图12示出一压力带的温度转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下面所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对各种已知构造进行改变。
[实施例1
下面将更详细说明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成像设备。
<成像设备的一般构造>
图11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设备主要部分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将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一种采用电子照相印刷法的复印机。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图像加热设备不仅可如后述那样用于对记录材料上的未定像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像的定像设备,而且可用于一种光泽增加设备,所述光泽增加设备用于通过将已经定像到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再加热来增加图像的光泽。
一个图像输出部分IP在广义上包括一个成像部分10(其中并排放置4个相同构造的部位10a、10b、10c和10d),一个供片材单元20,一个中间转印单元30,一个定像单元40和一个控制部分80(图11中未示出)。
各个单元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成像部分10具如下面将要说明的构造。感光鼓11a,11b,11c和11d作为载像构件在其各自中心处枢轴安装,并旋转式驱动朝向箭头所指的方向。初次充电器12a,12b,12c,12d,作为曝光部分的光学系统的曝光部分13a,13b,13c,13d,反光镜16a,16b,16c,16d及显影设备14a,14b,14c,14d都设置为与感光鼓11a-11d的外周边表面成对置的关系,并朝向其旋转方向。
通过初次充电器(charger)12a-12d,将均匀的电荷量给予感光鼓11a-11d的表面。然后,通过曝光部分13a-13d,使感光鼓11a-11d曝露于一种光射线如激光束下,上述激光束按照一种记录图像信号调制,由曝光部分13a-13d使上述光线通过反光镜16a-16d的中间,因而在感光鼓11a-11d上形成静电潜像。
另外,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设备14a-14d可显影化,上述显影设备其中含有4种颜色,亦即黄色,青绿色,品红色和黑色的显影剂(以后称之为调色剂(toner))。将显影化的图像(经过显影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的图像转印区Ta,Tb,Tc和Td,上述中间转印带31是中间转印构件。
在感光鼓11a-11d已旋转通过图像转印区Ta-Td的下游点处,任何调色剂都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而是通过清洗设备15a,15b,15c和15d将感光鼓11a-11d上的残留物刮去,以便由此实施感光鼓的表面的清洗。通过上述处理,按顺序实施各个调色剂的图像形成。
供片材单元20包括:片材盒21a,21b和一个手动进给盘27,用于在其中装入作为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P;捡拾辊22a,22b,26,所述捡拾辊22a,22b,26用于从片材盒21a,21b或手动进给盘27一张接一张地输送记录材料P;一对片材进给辊23和一个送片材导向器24,用于将从各个捡拾辊22a,22b,26送出的记录材料P输送到对位辊25a,25b;及对位辊25a,25b,所述对位辊25a,25b用于按与成像部分的图像形成的定时关系将记录材料P输送到一个二次转印区Te。
现在将更详细说明中间转印单元30。中间转印带31围绕驱动辊32,从动辊33和一个二次转印相对辊34张紧,上述驱动辊32用于将动力传送到中间转印带31,上述从动辊33被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驱动成旋转,而二次转印相对辊34与二次转印区Te相对,同时中间转印带31设置在它们之间。在驱动辊32和从动辊33之间形成一个初次转印平面A。驱动辊32包括一个金属辊,上述金属辊的表面涂装橡胶(氨基甲酸乙酯或氯丁二烯),该橡胶层具有几毫米厚度,防止其相对于中间转印带31滑动。驱动辊32通过一个脉冲电机(未示出)旋转式驱动朝向箭头B所指的方向。
初次转印平面A与成像部分10a-10d相对,而感光鼓11a-11d采取与中间转印带31的初次转印平面A相对。因此,初次转印区Ta-Td位于初次转印平面A上。在初次转印区Ta-Td中,其中感光鼓11a-11d与中间转印带31相对,初次转印充电器35a-35d设置在中间转印带31的背部。二次转印辊36设置成与二次转印相对辊34成相对关系,并通过与中间转印带31的压合形成二次转印区Te。二次转印辊36用适度压力压于中间转印带31上。另外,在中间转印带31上二次转印区Te的下游,设置了一个清扫刮板51和一个废调色剂盒52,上述清扫刮板51用于清扫中间转印带31的成像表面,而上述废调色剂盒52用于在其中装入废调色剂。
作为一种定像设备的定像单元40(图11),如后面关于其构造详细说明,由以下构成:一个定像辊,所述定像辊作为一种热旋转件(定像旋转件),上述热旋转件其中装备有一个热源如卤素加热器;一个环形压力带,所述环形压力带作为一种压力旋转件,上述压力旋转件与定像辊形成压力接触;一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用于将记录材料P导向到压合部分,上述压合部分是显影辊与压力带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及一个排片材内辊44和一个排片材外辊45,所述排片材内辊44和排片材外辊45用于进一步将从压合部分排出的记录材料P导引到设备外部。
当从控制部分80发出成像操作起始信号时,记录材料P的供应从供片材阶段开始,所述供片材阶段通过选定记录材料P的尺寸选定。
现在将按照设备的操作补充说明。
当从控制部分80发出成像操作开始的信号时,首先将记录材料P用捡拾辊22a作为输送装置从片材盒21a一张接一张地输送。然后,将记录材料P通过作为输送装置的片材进给辊对23沿着片材进给导向件24导向,并输送到作为输送装置的对位辊25a和25b。那时,对位辊25a和25b停止,而纸的前沿邻接于辊25a和25b之间的压合部分。
此后,用成像部分10a-10d开始形成图像的时间(光敏构件在第一成像部分开始图像曝光的时间)作为基准,对位辊25a和25b开始旋转并开始运输记录材料。
对位辊25a和25b的旋转具有它如此设定的时间,以使从成像部分10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与记录材料P可以正好在二次转印区Te中彼此一致。
另一方面,在成像部分10中,当从控制部分80发出成像操作开始信号时,在最上游的感光鼓11d上通过上述处理相对于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方向B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经过显影的图像)在初次转印区Td通过初次转印充电器35d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上述初次转印充电器35d具有加于其上的高压。
经过初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输送到下一个初次转印区Tc。在那里,用一种时间延迟实施图像形成,在相邻的成像部分10之间以该时间延迟输送调色剂图像,并以所调好的对位(图像位置)将下一个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前面图像上。对其它颜色的初次转印区Ta和Tb重复同样的处理,最后,把4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
此后,记录材料P进入二次转印区Te,并与中间转印带31接触,随后,以与通过记录材料P对应的时间关系将高压加到二次转印辊36上。
然后,将通过上述处理在中间转印带31上所形成的4种颜色调色剂图像集体转印到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此后,通过输送导向件43将记录材料P准确地导向到定像辊对41之间的压合部分上。然后,通过定像辊对41的热量和间隙的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像到记录材料的表面上。此后,通过排片材内辊44和外辊45将记录材料P输送和排出到设备外部。
为了校正在感光鼓11a-11d上形成的彩色图像的重合失调,亦即颜色重合失调(重合失调),上述彩色图像重合失调由下列原因引起,如:在这类成像设备中感光鼓11a-11d的机械安装误差和光路长度的误差及曝光部分13a-13d所产生的激光束光路中的变化,以及由于环境温度引起的LED(发光二极管)弯曲等,所以在所有成像部分10的下游转印区A表面上的一个位置处和转印带31被驱动辊32向后转之前的一个位置处设置一个图像重合失调传感器60,用于检测每个供图像重合失调校正用的各标准调色剂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P类型可以不同,并可以利用具有寻常厚度的普通纸,比普通纸厚的厚纸,及另外涂层纸,OHP片材(OHP sheet)等,如上所述。当然,在记录材料P的尺寸方面,可以利用小尺寸如明信片,和大尺寸如A3纸。
<定像设备>
图1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上的定像设备40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图1中,一个加热器设置在定像辊1的内部。一个定像辊热敏电阻7设置在定像辊1的外部,并且当控制温度用于通过记录材料P时,将加热器通电/断电,同时用定像辊热敏电阻7监测温度,并且用一个控制设备控制温度,以便稳定在一个预定的温度下。另外,旋转式驱动定像辊1用于通过记录材料P,并使定像辊1旋转,以便将记录材料P朝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输送。
压力带5示出为处于与定像辊1接触,并且压力带5如此在周围张紧,以便围绕3个辊,亦即,一个驱动辊2,一个转向辊3和一个分离辊4。
这个压力带5旋转式驱动驱动辊2旋转,以便在通过记录材料P期间,将记录材料P朝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输送。转向辊3和分离辊4被压力带5驱动成旋转,通过驱动辊2的旋转而旋转式驱动压力带5并促进压力带5的旋转。加热器设置在驱动辊2的内部,而驱动辊(压力带)热敏电阻8设置在驱动辊2的外部,并且当控制温度用于通过记录材料P时,将加热器通电/断电而同时用压力带热敏电阻8作为温度检测装置来监测温度,并且用控制设备来控制温度以便稳定在一个预定的温度下,及驱动辊2的表面温度传送到压力带5上,并旋转式驱动压力带5,因而温度可以传送到整个压力带5上。
在通过记录材料P期间,使定像辊1和压力带5旋转而同时控制温度,因而把热量施加到在定像辊1和压力带5之间通过的记录材料P上,以便由此把图像定像到所述记录材料P上。一个用于检测压力带5偏移状态的传感器6设置在内部侧上,并且这个内部侧如图1中所示。转向辊的斜度根据用于检测压力带偏移的传感器6的输出而改变,以便由此使压力带在宽度方向上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一种构造,在所述构造中当定像处理完成时,压力带与定像辊间隔开,并且如后面将要说明的,这样进行设计,以便在开始定像处理时,使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另外,当定像处理是在多个记录材料上连续进行时,使压力带保持与定像辊接触,并且在这种连续成像工作终止的时间点处使压力带与定像辊间隔开。在这种状态下,定像设备备用,直至输入下一个成像工作的开始信号为止。
图2示出一种状态,在所述状态中压力带5与定像辊1间隔开,并且压力带5绕驱动辊2旋转。由于压力带间隔开,所以应防止由于定像辊1左面长时间不用而产生的变形发生。即使在间隔开的状态下,压力带5也可以控制温度,并且可以使驱动辊2旋转,以便由此旋转式移动压力带5。在这种状态下,记录材料P不能朝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输送。
图3示出一种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用于在以驱动辊2作为旋转中心以便如图1和2所示将压力带朝向定像辊和离开定像辊移动的情况下,使分离辊朝旋转方向摇动。这个图3是图1的定像设备当从排片材方向,亦即从图1的斜左方看时的视图。
在这个图3中,分离辊4的驱动源是一个脉冲电动机110,而脉冲电动机110的轴111通过一个移动的皮带113连接到一个相对的从动轴112上,并且脉冲电动机110是旋转式驱动,因而移动的皮带113移动,并且也使从动轴112旋转。
脉冲电动机轴111和从动轴112是定像设备从前侧到后侧的辊轴,并这样进行设计,以便在后侧由一个移动的皮带116旋转式驱动脉冲电动机110,因而在与前侧的操作关系上,它朝相同的方向移动。
用于固定分离辊4的轴115的固定部分114设置在移动皮带113的一部分上,固定部分114固定到移动皮带113和116上,并且当移动皮带旋转式移动时,固定部分114垂直移动,以便由此垂直驱动分离辊4。另外,垂直移动距离可以用发送到脉冲电动机110的脉冲数控制,而垂直方向可以用脉冲数发送到脉冲电动机110的旋转方向控制。
另外,这样进行设计,以便一个用于在压合部分中将压力带压向定像辊的压力垫(未示出)实施与定像部分同步的移向和移离定像辊的运动。
图4示出在备用期间(在一个成像作业和下一次成像作业之间的图像形成备用期间)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并且定像辊1和压力带5处在一种间隔开的状态。这里定像辊热敏电阻7稳定地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温度t1,而压力带热敏电阻8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温度t2(<t1)。
图5示出在从图4中各热敏电阻稳定地控制了温度的状态用输入图像形成开始信号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之后所检测到的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二者温度的转变状态。
当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接触时,检测的定像辊热敏电阻7温度由于与控制在比定像辊1低的温度下的压力带5的温度的温差而逐渐降低,并且稳定在某一温度下。
当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接触时,检测的压力带热敏电阻8温度由于与控制在比压力带5高的温度下的定像辊1温度的温差而逐渐升高,并且稳定在某一温度下。
就这些稳定的温度来说,定像辊1中的加热器实施温度控制,试图总是返回温度t1,而把压力带5的目标温度设定到温度t2,所述温度t2低于温度t1,因此,定像辊1的温度差传送到压力带5,并且压力带驱动辊2中的加热器断电。
压力带除了其与定像辊1接触的部分之外,往往会冷却下来,因此,不会采取与定像辊1相同度数的温度,但压力带的温度变得稳定,以便保持预定的温差,因此能防止记录材料变得不能与压力带分开的不正确的定像。
图6示出当在图4和5的稳定控制温度的状态下实施连续通过记录材料P时,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转变状态。
参见图6,加热器加热定像辊的温度控制如此实施,以使检测的定像辊热敏电阻7的温度可稳定在t1处,并处于备用状态直至压力带接触,定像辊的温度为t1。另一方面,加热器加热压力带的温度控制如此实施,以使检测的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可以稳定在t2,并且在接触压力带之前的备用状态下,压力带的温度为t2。
在以输入图像形成开始信号开始复印操作,并且记录材料P到达定像设备之前,马上驱动脉冲电动机110,以便由此升高分离辊4,从而使压力带5接触定像辊1,并为开始定像处理作准备(图6中的“压力带接触”点)。
当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时,检测的定像辊热敏电阻7的温度降低,而检测的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升高,如图5中所示。当在两个热敏电阻检测的温度转移处理中记录材料P的前沿到达定像设备(图6中的“片材前沿到达”点)时,热量是从定像辊1和压力带5传送到其上承载有图像的记录材料P上,因而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二者的温度下降。
在单张记录材料P通过(定像处理)情况下,温度下降少,但当通过许多张纸时,温度下降变得很大。当最后一张纸的后沿离开定像设备(图6中的“片材后沿离开”点)时,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二者的温度开始上升,而当压力带与定像辊间隔开以便保持定像设备的寿命(图6中的“压力带分离”点)时,不会发生通过压力带5取走定像辊1中热量,因此,通过上述温度控制使检测的定像辊热敏电阻7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返回稳定的温度t1。
压力带5设计成只用驱动辊2中的加热器进行局部加热和温度控制,因此,压力带的温度逐渐升高,因为压力带5与定像辊1间隔开,并且返回到稳定的t2的时间比定像辊1返回到t1的时间更慢。
图7示出当图6方面所述的复印操作终结之后下一个复印操作开始时,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检测温度的转变状态。
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在前面复印操作中的定像处理已终结而压力带已与定像辊间隔开之后,定像辊1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返回到稳定的温度t1,但压力带5在短时间内不返回到稳定的温度t2。
如果在这时,输入下一次复印开始信号,则在象常规技术中那样的构造中,压力带以均匀的定时与定像辊接触,压力带在记录材料P进入定像压合部中的时间点处不返回它的定像温度,因此产生不正确的定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实施按照压力带的温度控制改变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的时间。
图8代表用于当输入复印开始信号和开始复印操作时,通过压力带热敏电阻8检测和检验压力带温度(图8中的“检验温度”)的时间,用于从供片材盒捡拾记录材料P的时间(图8中的“进给”),用于开始输送在对位辊处备用的记录材料P输送到二次转印部分的时间(图8中的“Reg on”),用于将中间转印件上的全色图像二次转印到进给的记录材料P上的时间(图8中的“IP”),用于使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的时间(图8中的“压力带上升”),及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全色图像的记录材料P进入定像压合部的时间(图8中的“熔化”)。
参见图8,当输入复印开始信号时,分别检验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得的温度是否已达到稳定的温度t1和t2。
如果这里从前面的图像形成终止起已过去相当长时间,并且两个热敏电阻已达到稳定的温度,则图11中的捡拾辊22a,22b和26开始被驱动,因此开始送片材(“进给”)。
对位辊25a和25b从旋转停止,以便临时等待进给的记录材料P,并在与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之后,对位辊25a和25b被旋转式驱动,因而重新开始输送记录材料(“Reg on”)。
输送到二次转印部分的记录材料P通过加高压到二次转印辊36上接收中间转印带31上形成的4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并完整地朝定像设备方向输送(“IP”)。
在接收了调色剂图像转印的记录材料P到达定像压合部之前,驱动脉冲电动机110,以便由此升高分离辊4,从而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接触,并为定像处理作准备(“压力带向上”)。
此后,将调色剂图像加热、加压和定像到记录材料P上,而同时在定像压合部中在定像辊1和压力带5之间夹压式输送记录材料P(“熔融”),并将记录材料P在成像设备外部排出(到排片材盘)。
现在将参照图9说明压力带接触时间的控制流程。
当按下复印按钮时(当由一个控制设备CPU(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复印开始信号的输入时),至于定像设备是否已变成能复印,检验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检测的温度(201)。
如果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高于稳定的温度t2(202),则前进到一个步骤(1),在此开始送片材操作(203),而记录材料P一度停止在对位辊25a和25b处,并与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此后旋转式驱动对位辊25a和25b,以便由此重新开始输送记录材料P(204)。重新开始输送的记录材料P通过二次转印辊36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于其上(205),并且在已接收转印和输送的记录材料P到达定像压合部之前,将分离辊4升高,以便由此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206)。在压力接触之后,将在定像压合部中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像(207),并等待调色剂图像已定像于其上的记录材料后沿离开定像压合部(208)。
当记录材料的后沿离开定像压合部时,驱动脉冲电动机110,以便由此降下分离辊4,因而压力带5与定像辊1间隔开(209)。
另一方面,当在前面的复印操作之后没有过更多时间就接收下一个复印开始信号的输入时,有一种情况是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低于作为稳定温度的温度t2。下面是有关这种情况的说明。
如果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低于作为稳定温度的温度t2(202),则判断它是一个低于温度t2的温度t3还是更高(212)。如果作为判断的结果,它是温度t3或更高,则前进到步骤(2),在此处开始送片材操作(213),而把记录材料P一度停止在对位辊25a和25b处,并与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此后旋转式驱动对位辊25a和25b,以便由此重新开始传送记录材料P(214)。在重新开始输送记录材料P之后,比在步骤(1)时更早升高分离辊4,以便消除温差(t2-t3),从而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215)。通过这样更早使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能将在定像处理开始的时间点处的压力带5的温度升高到一个合适的温度,并防止发生不正确的定像。
此后,通过二次转印辊36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并且因为压力带5已经与定像辊1接触及其温度合适,所以把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定像压合部中定像(207)。
接下来,如果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为t3或更低(212),则判断它是一个比温度t3低的温度t4还是更高(222)。如果作为判断结果,它是温度t4或更高,则前进到步骤(3),在此处开始送片材操作(223),此后为了消除温度差(t2-t4),还比步骤(2)时更早升起分离辊4,以便由此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224)。通过这样比步骤(2)时更加快压力带与定像辊的接触时间,能够将在开始定像处理时间点处的压力带温度升高到一个合适的温度,并防止发生不正确的定像。
此后,记录材料P一度停止在对位辊25a和25b处,并与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此后旋转式驱动对位辊25a和25b,以便由此重新开始输送记录材料P(225),及把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226),并且因为压力带5已经处于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所以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像设备定像(207)。
接下来,如果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为t4或更低(222),则判断它是一个比温度t4低的温度t5还是更高(232)。如果作为判断的结果,检测的温度为t5或更高,则前进到步骤(4),并且为了消除温差(t2-t5),将分离辊4比在步骤(3)时还要更早升起,以便由此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233)。通过这样比步骤(3)时更加快压力带与定像辊的接触时间,能够将在开始定像处理的时间点处压力带5的温度升高到一个合适的温度,并防止发生不正确的定像。
此后,开始送片材操作(234),并且记录材料P一度停止在对位辊25a和25b处,并与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此后旋转式驱动对位辊25a和25b,以便由此重新开始输送记录材料P(235),及通过二次转印辊36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236),并且因为压力带5已经处于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所以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像设备定像(207)。
接下来,如果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为t5或更低(232),则应该知道,即使送片材操作开始,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也不会在记录材料P到达定像设备时返回到稳定的温度t2或更高,因此,前进到步骤(5),在此处将分离辊4升起,以便由此压力带5处于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241)。此后,通过压力带与定像辊1接触将压力带加热,并且等待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变成t5或更高(242),当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变成t5或更高时,前进到与步骤(4)类似的流程。
也就是说,开始送片材操作(244),记录材料P一度停止在对位辊25a和25b处,并且与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此后旋转式驱动对位辊25a和25b,以便由此重新开始传送记录材料P(245),及通过二次转印辊36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246),并且因为压力带5处于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所以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像设备定像(207)。
作为图9流程图的一个例子,当在步骤(222)时的温度转变概念图如图10中所示,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为t4或更高。
参见图10,当要求复印开始时,分别检验定像辊热敏电阻7和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是否已达到稳定的温度t1和t2,并且因为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为t4或更高,所以开始驱动图11中的捡拾辊22a,22b和26,以便由此开始送片材(图10中的“进给”),及另外驱动脉冲电动机110,并升高分离辊4,以便由此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并为通过记录材料P作准备(图10中的“压力带升起”)。
被送的记录材料P一度停止在对位辊25a和25b处,并与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此后旋转式驱动对位辊25a和25b,以便由此重新开始输送记录材料P(图10中的“Reg on”)。已重新开始传送的记录材料P通过一个转印偏压接收在中间转印带31上形成的4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上述转印偏压是加到二次转印辊36上(图10中的“IP”)。已经接收转印并完整输送的记录材料P通过定像设备将调色剂图象定像于其上(图10中的“熔融”),并排片材到设备的外部。
迄今为止说明的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条件t3,t4和t5将参照图12进一步说明。图12示出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转变。
应该指出,在图12中的“加压”点处,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并且在压力接触时间之后T2秒中,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升高10℃。如果这里T2秒是10秒,则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温度在1秒期间通过压力接触升高1℃。
当在图11的这种构造中时,把记录材料P从每个捡拾辊22a输送到对位辊25a和25b所需的时间定义为T4秒,而把记录材料P通过二次转印辊36从对位辊25a和25b输送到二次转印部分所需的时间定义为T5秒,及把记录材料P从二次转印辊36输送到定像压合部所需的时间定义为T6秒,在记录材料P到达二次转印部分的时间点处压力带5与定像辊压力接触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在记录材料P到达定像压合部的时间期间,压力带5通过定像辊温度升高T6℃。另外,在开始通过对位辊25a和25b输送记录材料P的时间点处压力带5与定像辊压力接触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记录材料P到达定像压合部的时间期间,压力带5通过定像辊温度升高(T5+T6)℃。另外,在通过各捡拾辊22a从作为记录材料容纳部分的供片材盒中拾取记录材料的时间点处压力带5与定像辊压力接触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在记录材料P到达定像压合部的时间期间,压力带5通过定像辊温度升高(T4+T5+T6)℃。
因此,当使用上述参数时,图9流程图中的温度t3(℃)变成
t3<t2-(T5+T6)
温度t4(℃)变成
t4<t2-(T4+T5+T6),
及温度t5(℃)采取下述关系
t5=t2-(T4+T5+T6)。
尽管此处用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其中用于压力带5与定像辊1接触的时间设定以捡拾辊驱动的开始(送片材开始)、对位辊驱动的开始和二次转印的开始作为基准,但设计可以这样进行,即用于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压力接触的时间任意设定,以便通过从记录材料P的前沿进入定像压合部时的时间倒推计算,通过上述计算,当记录材料P的前沿进入定像压合部中时,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可以是稳定的温度t2或更高。
例如,当利用上述例子时,如果接收复印开始信号的输入时压力带热敏电阻8的检测的温度为(t2-15)℃,则变成能产生一种用于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接触的接触时间信号,以便在记录材料P的前沿进入定像压合部之前15秒钟时压力带5可以与定像辊1接触。
可供选择地,还能用成像装置接收复印开始信号的输入的时间点作为基准,产生一种用于使压力带5与定像辊1接触的接触时间信号。
把通过控制设备(CPU)这样产生的接触时间信号合适地发送到定像设备,具体地说发送到用于升高分离辊的驱动系统,因而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
如上所述,预期压力带5的温度变成可以在定像处理开始的时间点处得到定像性能的温度,复印开始操作(通过捡拾辊的送片材操作)在压力带5的温度变成可以得到定像性能的温度之前开始,因此,可以尽量提高图像形成的生产量。
如上所述,根据压力带的检测温度,通过控制设备(CPU)改变和控制压力带与定像辊的接触时间,以便压力带可以不把温度升高到一高于其与定像辊接触所必需的温度,而在定像处理开始的时间点处压力带的温度可以是在一低于定像辊温度的预定温度范围内,因而能防止低温透印、高温透印和蒸汽在涂层纸中扩散,及不正确的定像如记录材料的不正确分离。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是在多个记录材料上连续实施时,能够在不损害使用能力情况下,通过减少图像形成的产量,也就是说,在每单位时间成像的片材数(每单位时间经过定像处理片材数)保持在预定值的情况下,防止上述不正确的定像。
另外,当在一个连续的成像作业之后立即需要下一个成像作业时,可以尽量缩短从输入成像作业开始信号后到在那个成像作业中第一张纸上图像形成终结的时间,即所谓的第一印刷时间。
另外,变得能够尽力缩短压力带与定像旋转构件的接触时间,因此,在压力带和定像旋转构件在定像压合部中的运动速度不完全相互一致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压力带和定像旋转构件的使用寿命减少。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一种通过控制设备(CPU)根据检测的压力带温度来改变和控制使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的时间的构造,但也可以采用如下面将要说明的这种构造。
也就是说,根据在按下操作部分复印按钮的时间点处与压力带温度有关的参数,从而输入图像形成信号,通过控制设备(CPU)改变和控制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的时间。这是例如一种构造,在所述构造中,通过定时器装置测量前面(最后的)记录材料后沿通过定像压合部之后所经过的时间,并根据这个测得的经过时间,用控制设备(CPU)改变和控制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的时间。具体地说,在经过的时间比预定时间短的情况下,压力带是在低温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较早,而另一方面,在经过的时间比预定时间长的情况下,压力带是在高温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带比上述情况稍后与定像辊接触。在这种构造情况下,不需要设置用于压力带的温度检测装置,并且这样导致设备的简化。
然而,其中根据检测的压力带温度,通过控制设备(CPU)改变和控制压力带与定像辊接触的时间的这种构造比上述构造更优选,精细控制变得可行,并且能可靠地防止不正确的定像。
尽管在上面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了一种成像设备,其中由多个成像部位所形成的图像是依次叠加并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件上,并把这些图像集体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但本发明可以应用的成像设备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可用于下述一种成像设备,在所述成像设备中可旋转地设置有一个绕一单个成像部位亦即一单个感光构件搭载有多个(比如4个)显影装置的显影旋转器,而在中间转印件形成多转(比如4转)时的时间期间,感光件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依次叠加和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件上,并把这些图像集体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另外,尽管在上述用成像设备作为复印机的情况下,在上述复印机中用一图像读出部分读出原件并根据这个读出图像信息形成图像,已经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同样适用于用成像设备作为打印机或传真设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成像设备接收复印开始信号的输入”可以换句话表示,也就是说,从一个外部装置如通过LAN(局域网)电路连接到成像装置的个人计算机,“成像设备接收图像形成开始信号的输入”。也可以合适地应用另一些构造,以便由此同等地应用本发明。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
加热旋转件,所述加热旋转件用于在一压合部分中加热一形成在一记录件上的图像;
压力旋转件,所述压力旋转件用于与所述加热旋转件一起在所述压力旋转件与所述加热旋转件之间形成所述压合部分;
接触装置,用于在图像加热处理开始时使所述压力旋转件与所述加热旋转件接触;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力旋转件的温度;及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可变地控制从所述压力旋转件通过所述接触装置而与所述加热旋转件接触起至记录材料到达所述压合部分的时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接触装置的接触操作,以致所述时间在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低时比在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高时更长。
3.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
加热旋转件,所述加热旋转件用于在一压合部分中加热一形成在一记录件上的图像;
压力旋转件,所述压力旋转件用于与所述加热旋转件一起在所述压力旋转件与所述加热旋转件之间形成所述压合部分;
接触装置,用于在图像加热处理开始时使所述压力旋转件与所述加热旋转件接触;及
改变装置,所述改变装置用于改变在片材到达压合部分以前,所述压力旋转件通过所述接触装置而与所述加热旋转件接触的持续时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力旋转件的温度,其中所述改变装置根据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改变所述持续时间。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持续时间在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低时比在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高时更长。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持续时间在前面的记录材料已通过所述压合部分后所经过的时间短时比在前面的记录材料已通过所述压合部分后所经过的时间长时更长。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改变装置如此改变所述时间,以便所述压力旋转件可以在所述记录材料到达所述压合部分之时或之前使温度升高到一预定的温度范围。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改变装置如此改变所述时间,以便在所述记录材料到达所述压合部分的时间点处的所述压力旋转件的温度可变得低于所述加热旋转件的温度。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还包括: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加热旋转件;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旋转件的温度;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加热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器的电激发。
10.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还包括一用于在所述压力旋转件与所述加热旋转件间隔开时加热所述压力旋转件的加热器。
1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压力旋转件是一环带。
12.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图像加热设备将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定像。
13.一种图像加热设备,包括:
加热旋转件,所述加热旋转件用于在一压合部分中加热一形成在一记录件上的图像;
压力旋转件,所述压力旋转件用于与所述加热旋转件一起在所述压力旋转件与所述加热旋转件之间形成所述压合部分;
接触装置,用于在图像加热处理开始时使所述压力旋转件与所述加热旋转件接触;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压力旋转件的温度;及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可变地控制在片材到达压合部分以前,所述压力旋转件通过所述接触装置而与所述加热旋转件接触的持续时间。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接触装置的接触操作,以致所述持续时间在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低时比在所述压力旋转件的被检测的温度高时更长。
CN2008101357612A 2004-10-20 2005-10-20 图像加热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27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5732 2004-10-20
JP2004305732A JP4700948B2 (ja) 2004-10-20 2004-10-20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05732 2004-10-2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64207A Division CN100461029C (zh) 2004-10-20 2005-10-20 图像加热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2764A true CN101382764A (zh) 2009-03-11
CN101382764B CN101382764B (zh) 2011-02-09

Family

ID=3555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642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1029C (zh) 2004-10-20 2005-10-20 图像加热设备
CN20081013576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2764B (zh) 2004-10-20 2005-10-20 图像加热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642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1029C (zh) 2004-10-20 2005-10-20 图像加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327967B2 (zh)
EP (1) EP1653300B1 (zh)
JP (1) JP4700948B2 (zh)
CN (2) CN100461029C (zh)
DE (1) DE602005018878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2508B2 (ja) * 2004-04-28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433620B2 (en) * 2004-07-13 2008-10-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d electric power supply to heating member
JP4194540B2 (ja) * 2004-07-27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0948B2 (ja) 2004-10-20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35783B2 (ja) * 2005-08-24 2011-02-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4786397B2 (ja) * 2006-04-06 2011-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1086B2 (ja) * 2006-08-03 2013-0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31161A1 (en) * 2006-11-30 2008-06-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apparatus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90052928A1 (en) * 2007-08-23 2009-02-26 Aeta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er to print
US20090245838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David William Shuman Fuser he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US7970316B2 (en) * 2008-05-28 2011-06-2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advancing a media sheet through a nip in a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JP4483986B2 (ja) * 2008-09-16 2010-06-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331819B2 (en) 2009-06-11 2012-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002724A (ja) * 2009-06-19 2011-01-06 Canon Inc 定着装置
JP2012083410A (ja) * 2010-10-07 2012-04-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1402A (ja) * 2011-03-02 2012-09-2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81344B2 (en) * 2011-06-23 2014-07-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fixing apparatus
JP2013235231A (ja) * 2012-04-12 2013-11-21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98197B2 (ja) * 2013-03-15 2018-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検出手段の配置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30B (zh) * 1986-12-27 1991-02-13 杭州大学 复印机定影热辊温度传感器
JPH01194647A (ja) 1988-01-29 1989-08-04 Hitachi Ltd 電子会議システム
CN1017193B (zh) * 1988-12-07 1992-06-24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图象形成系统的定影装置
JP2799602B2 (ja) * 1989-10-06 1998-09-21 コニカ株式会社 熱ローラ定着装置
JPH07199699A (ja) * 1993-12-28 1995-08-04 Canon Inc 加熱装置用フィルム及び加熱装置
JP3480250B2 (ja) 1997-06-12 2003-12-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H11143285A (ja) * 1997-11-11 1999-05-28 Sharp Corp 定着装置
JP3612976B2 (ja) 1998-01-07 2005-01-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3603586B2 (ja) 1998-02-10 2004-1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00321895A (ja) * 1999-05-07 2000-11-24 Canon Inc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36240B2 (ja) 1999-11-29 2006-01-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23111A (ja) * 2000-10-13 2002-04-26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その定着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0641A (ja) 2002-06-12 2004-01-2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69968A (ja) 2002-08-06 2004-03-04 Seiko Epson Corp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00948B2 (ja) 2004-10-20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00948B2 (ja) 2011-06-15
EP1653300B1 (en) 2010-01-13
CN101382764B (zh) 2011-02-09
US7792446B2 (en) 2010-09-07
US20060083528A1 (en) 2006-04-20
JP2006119272A (ja) 2006-05-11
CN1763656A (zh) 2006-04-26
DE602005018878D1 (de) 2010-03-04
US7327967B2 (en) 2008-02-05
EP1653300A1 (en) 2006-05-03
CN100461029C (zh) 2009-02-11
US20080118264A1 (en) 200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2764B (zh) 图像加热设备
JP51686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26155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60018696A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he control program
JP2001154529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6293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327444B1 (en) Fixing device and heating volume regulating method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3028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22891A1 (en) Prin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226369A (zh) 用于成像设备的定影器清洁装置和操作定影清洁器的方法
CN106483803A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转印条件改变方法
JP56249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427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820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20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511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83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152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52237A (zh) 成像设备
JP20030360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326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91211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83833A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20934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10436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