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3828A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3828A
CN101533828A CN200810099708A CN200810099708A CN101533828A CN 101533828 A CN101533828 A CN 101533828A CN 200810099708 A CN200810099708 A CN 200810099708A CN 200810099708 A CN200810099708 A CN 200810099708A CN 101533828 A CN101533828 A CN 101533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fuse
polymer layer
fuses
conductive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9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3828B (zh
Inventor
朴亨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Hynix Inc
Original Assignee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Hynix Semiconducto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33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3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3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38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2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 e.g. fuses, shu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5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with adaptable interconnections
    • H01L23/5256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with adaptable interconnections comprising fuses, i.e. connections having their state changed from conductive to non-conductive
    • H01L23/525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with adaptable interconnections comprising fuses, i.e. connections having their state changed from conductive to non-conductive the change of state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an external beam, e.g. laser beam or ion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包括由具有低熔点的导电性聚合物层所形成的熔丝图案。该熔丝图案可以在低温下容易地切割,因此可以提高修复效率。该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其彼此隔开一段距离;熔丝图案,其连接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并包括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之间的导电性聚合物层;以及熔丝盒结构,其使熔丝图案暴露出。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包括熔丝图案的半导体器件,该熔丝图案形成为具有低熔点的导电性聚合物层,并且可以在低温下容易地切割,因此可以提高修复效率。
背景技术
在制造半导体器件时,即使器件的多个单元中只有一个出现瑕疵,则该器件便不能作为存储器来使用并被视为不良品。
但是因为该存储器中的一个单元有瑕疵就废弃该器件,从成品率来看是不经济的。
要修复整个存储器,可用预先安装在存储器件中的冗余单元来取代有瑕疵的单元,如此便能提高成品率。
利用冗余单元进行修复的方法包括:使用设置在每个单元阵列中的冗余字线或冗余位线,来取代有瑕疵的正常字线或是有瑕疵的正常位线。
当在处理晶片后的测试中发现有瑕疵的单元时,内部电路执行程序,以冗余单元的地址来取代对应于该瑕疵单元的地址。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输入对应于该瑕疵单元的地址信号,以存取该冗余单元的数据。
通常,该程序系统包括使用激光束来烧灼并烧断熔丝,以取代地址路径。因此,常见的存储器件包括构造成能用激光照射并烧断熔丝以取代地址路径的熔丝单元。熔丝是指用激光来照射而切割的线,而熔丝盒则是指切割部位及其周围区域。
熔丝单元具有多个熔丝组。一个熔丝组可以取代一条地址路径。熔丝盒中熔丝组的数量是由存储器件中的冗余字线或冗余位线的数量所决定的。
一般说来,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形成层间绝缘膜,该层间绝缘膜在半导体基板的熔丝区域上被平坦化;在层间绝缘膜上形成金属熔丝;以及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绝缘膜与保护膜,以覆盖该金属熔丝。
蚀刻保护膜与绝缘膜的一部分以形成熔丝的开放区域,从而在局部烧断区域的金属熔丝上方残留特定厚度的绝缘膜。采用激光照射该熔丝的开放区域,并且实施烧断工序以切割特定的金属熔丝。
由于绝缘膜具有类似玻璃的性质,因此激光的能量并不会被绝缘膜吸收,而是会通过该绝缘膜。因此,大部分的激光能量被金属熔丝所吸收。金属熔丝因为激光的能量而发生热膨胀,一旦热膨胀达到临界点,金属熔丝周围的绝缘膜便会破裂。结果,金属熔丝会立即蒸发并且被物理切断。
然而,由于金属熔丝的良好热传导性会分散掉烧断工序中的激光能量,因此无法实施高效的修复工序。在绝缘膜破裂时所产生的应力也会影响到芯片。此外,由于激光的能量会根据金属熔丝上所残留的绝缘膜的厚度而改变,因此控制熔丝的切割并不容易。此外,由于一个晶片中的阶梯差异,所以要调节金属熔丝上方残留的绝缘膜的所需厚度也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涉及包括熔丝图案的半导体器件,该熔丝图案形成为具有低熔点的导电性聚合物层,并且可以在低温下容易地切割,因此可以提高修复效率。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旨在避免由于绝缘膜没有残留在熔丝图案上而使得在烧断工序中由层间绝缘膜的应力而产生裂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熔丝图案,其包括形成在烧断区域内的导电性聚合物层;熔丝连接图案,其将所述熔丝图案电连接;以及熔丝盒结构,其使所述烧断区域中的熔丝图案暴露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在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在内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层间绝缘膜;蚀刻所述层间绝缘膜以形成模型区域,所述模型区域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之间的半导体基板暴露出;形成填充所述模型区域的导电性聚合物层;以及将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和所述层间绝缘膜平坦化,以形成熔丝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在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在内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层间绝缘膜;蚀刻所述层间绝缘膜以形成模型区域,所述模型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之间的凹陷部;形成填充所述模型区域的导电性聚合物层;以及将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和所述层间绝缘膜平坦化,以形成熔丝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平面图。
图2a到图2g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3a到图3f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烧断工序的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平面图。
熔丝100包括熔丝连接图案102与熔丝图案104。熔丝连接图案102包括直线型的第一熔丝连接图案102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102b。第一熔丝连接图案102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102b之间的距离d1是考虑到烧断工序中微型加热针的临界尺寸(CD)而形成的。
举例来说,如果微型加热针的CD为500纳米,第一熔丝连接图案102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102b之间的距离d1在从500至550纳米的范围内。熔丝连接图案102包含与单元区域的第一金属线相同的材料,例如铝(Al)。
熔丝图案104设置在第一熔丝连接图案102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102b之间,并与内部电路电连接。形成于烧断区域内的熔丝图案104被激光束烧掉或是以微型加热针来切割。熔丝图案104的形状选自包括椭圆形、圆形、矩形以及其组合的群组。
直线型的熔丝图案104的主轴宽度d2是考虑到烧断工序中所使用的激光束的光点尺寸而形成的。该熔丝图案104包括作为金属聚合物层的导电性聚合物层。
图2a到图2g是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参见图2a,在半导体基板200的熔丝盒区域上形成第一层间绝缘膜202。该第一层间绝缘膜202包括氧化膜。在该第一层间绝缘膜202上形成第一熔丝连接图案204a以及第二熔丝连接图案204b。第一熔丝连接图案204a与图1所示的第一熔丝连接图案102a相同,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204b与图1所示的第二熔丝连接图案102b相同。
第一熔丝连接图案204a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204b都形成为直线型。在后续工序中要形成的熔丝图案电连接至内部电路。第一熔丝连接图案204a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204b包含与形成在单元区域内的第一金属线相同的材料,例如铝(Al)。第一熔丝连接图案2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204b都形成为具有在约4500至约5500的范围内的厚度。
参见图2b,在包括第一熔丝连接图案2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204b在内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第二层间绝缘膜206。第二层间绝缘膜206包括厚度在约8000至约11000的范围内的氧化膜。
参见图2c,使用限定熔丝图案形状的掩模通过光蚀刻工序来蚀刻第二层间绝缘膜206,以形成模型区域207,该模型区域207使第一熔丝连接图案2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204b之间的第一层间绝缘膜202暴露出。掩模的形状是矩形。掩模的形状也可以选自包括椭圆形、圆形以及其组合的群组。
参见图2d,在第二层间绝缘膜206上以及模型区域207内形成熔丝材料膜208。熔丝材料膜208包括具有低熔点的导电性聚合物层,并且是经由固化处理而形成的。
导电性聚合物层包括金属聚合物层。该金属聚合物层是通过混合作为溶质的纳米金属粉末以及作为溶剂的聚合物而形成的。该金属粉末包括选自一个群组的金属,所述群组包括铝、金、铜及其组合。该聚合物则包括光阻剂或感光性聚酰亚胺。
将金属粉末的量加以混合,以便使熔丝材料膜208展现出导电性。举例来说,当使用光阻剂作为溶剂时,在30毫米的晶片中分配2毫升的光阻剂,且该金属粉末的用量在从5到2000微克的范围内。当熔丝图案在X、Y、Z各方向上的宽度在从500到1000纳米的范围内时,考虑熔丝图案的单位体积来确定溶质的量。溶剂具有在从约1至约5P的范围内的粘度。熔丝材料膜208的固化工序在约110到约350℃的温度实施约60至约90分钟。
为了让熔丝材料膜208具有导电性,将金属粉末混合到聚合物层中。或者将该聚合物层与其它的化合物混合,通过氧化与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或电荷,也就是所谓的化学掺杂法。此外,也可使用对聚合物层施加外部偏压的电掺杂法。也可以将N型或P型杂质植入聚合物层中。
参见图2e到图2g,将熔丝材料膜208与第二层间绝缘膜206平坦化,以形成熔丝图案208a。熔丝图案208a与图1所示的熔丝图案104是相同的。平坦化工序通过选自一个群组的方法来实施,所述群组包括化学机械抛光(CMP)法、回蚀法、空白蚀刻(blank etch)法及其组合。
以下详述如何形成熔丝图案208a。空白蚀刻熔丝材料膜208以暴露出第二层间绝缘膜206。湿式蚀刻第二层间绝缘膜206的一部分厚度,以移除残留在第二层间绝缘膜206上的熔丝材料膜208。实施湿式蚀刻工序,直到剩下的第二层间绝缘膜206在从约7000到约10000的范围内。对第二层间绝缘膜206以及熔丝材料膜208实施CMP工序,从而得到熔丝图案208a。熔丝图案208a形成为其厚度为第一熔丝连接图案2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204b的厚度的1.0~1.2倍。
在熔丝图案208a与第二层间绝缘膜206上形成绝缘膜。绝缘膜包括第三层间绝缘膜210、第四层间绝缘膜212、第一保护膜214、第二保护膜216和锁状聚酰亚胺有机材料(polymide isoindroquirazorindione,PIQ)膜218。第三层间绝缘膜210包括在从约5000到约6000的范围内的氧化膜。
第四层间绝缘膜212包含第二金属线的接触插塞(未显示)、第二金属线(未显示)、第三金属线的接触插塞(未显示)、第三金属线(未显示)。形成第四层间绝缘膜212的工序是常用的工序,不在此解释。第一保护膜214包括氧化膜,第二保护膜216包括氮化膜。
使用修复掩模通过光蚀刻工序,来蚀刻PIQ膜218、第二保护膜216、第一保护膜214、第四层间绝缘膜212和第三层间绝缘膜210,以形成露出熔丝图案208a的烧断区域220。形成熔丝盒结构。
实施烧断工序以切割对应于瑕疵地址的熔丝图案208a。烧断工序包括采用激光束烧灼熔丝图案208a和采用微型加热针切割熔丝图案208a。激光束包括选自KrF(248纳米)、ArF(193纳米)、F2(157纳米)、EUV(13纳米)和I线(365纳米)的激光束。
图3a到图3f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参见图3a,在半导体基板300的熔丝盒区域上形成第一层间绝缘膜302。第一层间绝缘膜302包括氧化膜。在第一层间绝缘膜302上形成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与图1所示的第一熔丝连接图案102a相同,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与图1所示的第二熔丝连接图案102b相同。
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都形成为直线型。后续工序中要形成的熔丝图案电连接至内部电路。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包含与形成在单元区域内的第一金属线相同的材料,例如铝(Al)。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都形成为具有在约4500至约5500的范围内的厚度。
在包括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在内的半导体基板300上形成第二层间绝缘膜306。第二层间绝缘膜306包括厚度在约8000至约11000的范围内的氧化膜。
使用限定局部熔丝图案的掩模通过光蚀刻工序来蚀刻第二层间绝缘膜306,以暴露出位于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之间的第一层间绝缘膜302。蚀刻第一层间绝缘膜302,以形成包括凹陷部308的模型区域309。
掩模的形状是矩形。掩模的形状也可以选自包括椭圆形、圆形及其组合的群组。凹陷部308形成为具有从约500到约1000的深度。第一层间绝缘膜302的蚀刻工序是通过干式蚀刻法或湿式蚀刻法来实施的。
凹陷部308形成为具有与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之间的间距相同的间距,或在干式蚀刻工序中形成为具有底切的形式。凹陷部308通过湿式蚀刻工序而形成为具有底切的形式。图3a示出当凹陷部308的侧壁形成为具有与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之间的间距相同的间距时,还进一步蚀刻凹陷部308的侧壁。
参见图3b,在包括模型区域309在内的第二层间绝缘膜306上形成熔丝材料膜310。熔丝材料膜310包括具有低熔点的导电性聚合物层,并且是经由固化处理所形成的。导电性聚合物层是金属聚合物层。
导电性聚合物层包括金属聚合物层。金属聚合物层是通过混合作为溶质的纳米金属粉末以及作为溶剂的聚合物所形成的。金属粉末包括选自一个群组的金属,所述群组包括铝、金、铜及其组合。聚合物包括光阻剂或感光性聚酰亚胺。溶剂具有在从约1至约5P的范围内的粘度。熔丝材料膜310的固化工序在约110到约350℃的温度实施约60至约90分钟。
为了让熔丝材料膜310具有导电性,将金属粉末混合到聚合物层中。或者将聚合物层与其它的化合物混合,以通过氧化与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或电荷,也就是所谓的化学掺杂法。此外,也可使用对聚合物层施加外部偏压的电掺杂法。也可以将N型或P型杂质植入聚合物层中。
参见图3c,将熔丝材料膜310与第二层间绝缘膜306平坦化,以形成熔丝图案310a,直到暴露出第一熔丝连接图案304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304b为止。熔丝图案310a与图1所示的熔丝图案104是相同的。熔丝材料膜310与第二层间绝缘膜306的平坦化工序通过选自一个群组的方法来实施,所述群组包括化学机械抛光(CMP)法、回蚀法、空白蚀刻法及其组合。
在熔丝图案310a与第二层间绝缘膜306上形成绝缘膜。绝缘膜包括第三层间绝缘膜312、第四层间绝缘膜314、第一保护膜316、第二保护膜318和PIQ膜320。第三层间绝缘膜312包括在从约5000到约6000的范围内的氧化膜。
第四层间绝缘膜314包含第二金属线的接触插塞(未显示)、第二金属线(未显示)、第三金属线的接触插塞(未显示)、第三金属线(未显示)。形成第四层间绝缘膜316的工序是常用的工序,不在此解释。第一保护膜316包括氧化膜,第二保护膜318包括氮化膜。
使用修复掩模通过光蚀刻工序,来蚀刻聚酰亚胺膜320、第二保护膜318、第一保护膜316、第四层间绝缘膜314和第三层间绝缘膜312,以形成露出熔丝图案310a的烧断区域322。形成熔丝盒结构。
实施烧断工序来切割对应于瑕疵地址的熔丝图案310a。烧断工序包括采用激光束烧灼熔丝图案310a,以及采用微型加热针挤压熔丝图案310a而使其具有高电阻的状态。激光束包括选自KrF(248纳米)、ArF(193纳米)、F2(157纳米)、EUV(13纳米)、I线(365纳米)的激光束。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烧断工序的三维图。
参见图4,在半导体基板400的熔丝盒区域上,形成直线型的第一熔丝连接图案402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402b。在第一熔丝连接图案402a与第二熔丝连接图案402b之间形成熔丝图案404。第一熔丝连接图案402a与图1所示的第一熔丝连接图案102a相同,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402b与图1所示的第二熔丝连接图案102b相同。熔丝图案404与图1所示的熔丝图案104相同。形成熔丝盒结构406,以暴露出烧断区域中的熔丝图案404。
当在烧断工序中使用微型加热针408时,图2a到图2g的实施例和图3a到图3f的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如下。
图2a到图2g所示的实施例包括移动微型加热针头408来切割熔丝图案404。移动的方向是垂直于熔丝图案404的主轴方向。
图3a到图3f所示的实施例包括采用微型加热针408挤压熔丝图案404,从而使熔丝图案404具有高电阻的状态。也就是说,在熔丝图案内并不会有电流流动,从而具有与切断熔丝图案404时相同的状态。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由具有低熔点的导电性聚合物层来形成熔丝图案,熔丝图案可以在低温下容易地切割,因此可以提高修复效率。
本方法还能避免在烧断的工序中由于层间绝缘膜的应力而产生裂痕,这是因为绝缘膜并没有残留在熔丝图案上的缘故。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种替代及等同的方式都是可行的。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述的沉积、蚀刻、抛光、图案化步骤的类型。本发明也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的半导体器件。举例来说,本发明可以用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DRAM)器件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件。对本发明内容所作的其它增加、删减或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本申请要求2008年3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8-0022619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Claims (24)

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其彼此隔开一段距离;
熔丝图案,其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图案,并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之间的导电性聚合物层;以及
熔丝盒结构,其使所述熔丝图案暴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包括金属聚合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熔丝图案具有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大致相同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熔丝图案突出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熔丝图案突出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之下。
6.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
在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在内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层间绝缘膜;
蚀刻所述层间绝缘膜以形成模型区域,所述模型区域使所述半导体基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之间的部分暴露出;
形成填充所述模型区域的导电性聚合物层;以及
将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和所述层间绝缘膜平坦化,以形成熔丝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包含金属线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蚀刻所述层间绝缘膜的步骤是使用限定熔丝图案形成区域的掩模通过光蚀刻工序而实施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掩模的形状是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掩模的形状是椭圆形或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包括金属聚合物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金属聚合物层是通过混合作为溶质的纳米金属粉末以及作为溶剂的聚合物而形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金属粉末包括选自一个群组的金属,所述群组包括铝、金、铜及其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聚合物包括光阻剂或感光性聚酰亚胺。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聚合物具有在从1至5P的范围内的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形成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之后固化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的固化在110到350℃的温度下实施60至90分钟。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平坦化的步骤是通过选自一个群组的方法而实施的,所述群组包括化学机械抛光法、回蚀法、空白蚀刻法及其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在形成熔丝图案之后还包括:
在包括所述熔丝图案在内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绝缘膜;以及
使用修复掩模通过光蚀刻工序来蚀刻所述绝缘膜,以形成使所述熔丝图案暴露出的烧断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激光束或微型加热针来烧断所述熔丝图案。
21.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半导体基板上形成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
在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在内的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层间绝缘膜;
蚀刻所述层间绝缘膜以形成模型区域,所述模型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之间的凹陷部;
形成填充所述模型区域的导电性聚合物层;以及
将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和所述层间绝缘膜平坦化,以形成熔丝图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凹陷部形成为具有在从500到1000
Figure A200810099708C0005110136QIETU
的范围内的深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层被平坦化,以暴露出所述第一和第二熔丝连接图案。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激光束或微型加热针来烧断所述熔丝图案。
CN2008100997081A 2008-03-11 2008-05-21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3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22619A KR101043832B1 (ko) 2008-03-11 2008-03-11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08-0022619 2008-03-11
KR1020080022619 2008-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3828A true CN101533828A (zh) 2009-09-16
CN101533828B CN101533828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06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970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3828B (zh) 2008-03-11 2008-05-21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915096B2 (zh)
KR (1) KR101043832B1 (zh)
CN (1) CN101533828B (zh)
TW (1) TWI3640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1295A (zh) * 2014-01-31 2015-08-0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70826A (ko) * 2007-12-27 2009-07-01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퓨즈를 구비한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GB0906750D0 (en) * 2009-04-18 2009-06-03 Nokia Corp A voltage suppressor component
KR101129772B1 (ko) * 2009-07-29 2012-04-13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 소자의 퓨즈 및 그 형성 방법
ITVI20120237A1 (it) * 2012-09-25 2014-03-26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Metodo per formare una microstruttura comprendente polimeri conduttivi
KR102002826B1 (ko) * 2012-12-04 2019-07-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저장 장치, 플래시 메모리 및 저장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US10615119B2 (en) * 2017-12-12 2020-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ack end of line electrical fus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CN108598064B (zh) * 2018-05-09 2020-05-15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晶圆内常规芯片与测试专用芯片的金属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6079Y1 (ko) * 1988-12-15 1994-09-08 삼성전기 주식회사 필름 콘덴서
JPH03114217A (ja) 1989-06-30 1991-05-15 Fujitsu Ltd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970002402B1 (ko) 1994-03-21 1997-03-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비트 인터리브드 패리티 발생회로
KR970024026A (ko) * 1995-10-12 1997-05-30 윌리엄 이. 힐러 에칭 공정을 사용하여 비도전성이 될 수 있으며 프리데이터 시스템에서 동작가능한 도전성 디바이스 구조(A Conductive Device Structure that can be rendered Non-Conductive Using An Etch Process Operable in Predator System)
JPH11154706A (ja) * 1997-11-20 1999-06-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US7202497B2 (en) * 1997-11-27 2007-04-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386256B (en) * 1997-12-24 2000-04-0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removing photoresistor
US6096566A (en) * 1998-04-22 2000-08-01 Clear Logic, Inc. Inter-conductive layer fuse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JP4322330B2 (ja) * 1998-09-04 2009-08-26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246272A (ja) 2001-02-19 2002-08-30 Sanshin:Kk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電解コンデンサ内蔵型配線基板、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7436284B2 (en) * 2002-01-10 2008-10-14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Low resistance polymer matrix fuse apparatus and method
TW584930B (en) 2003-02-27 2004-04-21 Nanya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back-end process for preventing fuses damage
US6911360B2 (en) * 2003-04-29 2005-06-2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Fus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JP2004363217A (ja) * 2003-06-03 2004-12-24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装置
JP2005209903A (ja) 2004-01-23 2005-08-04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75621B2 (en) * 2005-01-14 2009-08-18 Cabot Corporation Separat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1295A (zh) * 2014-01-31 2015-08-0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
CN104821295B (zh) * 2014-01-31 2019-08-23 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半导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97472A (ko) 2009-09-16
TWI364092B (en) 2012-05-11
KR101043832B1 (ko) 2011-06-22
US20090230506A1 (en) 2009-09-17
US20110175192A1 (en) 2011-07-21
CN101533828B (zh) 2012-09-05
TW200939396A (en) 2009-09-16
US7915096B2 (en) 2011-03-29
US8373201B2 (en) 2013-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3828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7842557B2 (en) Nonvolatile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572724B2 (en) Doped single crystal silicon silicided eFuse
CN104025293B (zh) 利用非平面拓扑的反熔丝元件
KR100317533B1 (ko) 반도체 집적회로 장치에서의 레이저 퓨즈박스의 구조 및그에 따른 제조 방법
US7825479B2 (en) Electrical antifuse having a multi-thickness dielectric layer
JP4686210B2 (ja) 半導体チップ
JPH07307387A (ja) 半導体装置
JPH07202002A (ja) 冗長回路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93854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안티퓨즈, 그 반도체 소자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모듈 및 시스템 그리고 그 안티퓨즈 형성 방법
CN107851611A (zh) 包括具有安全功能的电路的半导体器件
KR0146284B1 (ko) 반도체 기판상의 가용성 링크 제조방법
US704919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20182838A1 (en) Fuse i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1139485B1 (ko) 반도체소자의 퓨즈 및 그 형성방법
US7355875B2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capacitor arranged between power supplies to prevent voltage fluctuation
KR19980015540A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의 리페어회로의 제조방법
JP2006253438A (ja) 半導体装置
KR100608350B1 (ko) 오버레이 판독 정확도 개선용 오버레이 버어니어 및 그제조방법
KR20040008707A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6041492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40562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340663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内蔵用ヒューズ
JPH0451561A (ja) 半導体装置
JPH09260500A (ja) 半導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