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5009B - 缆线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缆线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5009B
CN101565009B CN2009101357496A CN200910135749A CN101565009B CN 101565009 B CN101565009 B CN 101565009B CN 2009101357496 A CN2009101357496 A CN 2009101357496A CN 200910135749 A CN200910135749 A CN 200910135749A CN 101565009 B CN101565009 B CN 101565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illar
strut member
insertion groove
copulational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57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5009A (zh
Inventor
大塚太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65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5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5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50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72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characterised by the triggering system
    • B60N2/42781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characterised by the triggering system mechanical trigg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 B60N2/862Tiltable with means for maintaining a desired position when the seat-back is adjusted, e.g. parallelogram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88Head-res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abnormal g-forces, e.g.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re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26Construction of guiding-sheathings or guiding-tub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32Articulated members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包括缆线连接装置,该缆线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车辆座椅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联接的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并且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均具有内缆线构件和外缆线构件。缆线接收构件能够接收第一缆线的端部和第二缆线的端部。联接机构能够使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在缆线接收构件内彼此联接。识别实现装置使得能够在由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作期间识别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之间的联接状态。

Description

缆线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缆线连接车辆座椅的两个不同机构的缆线连接装置,用于从一个机构向另一个机构传递机械操作量,使得机构彼此连动。两个不同机构可以是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的机构以及布置在位于座椅靠背的上方的头枕内布置的机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受让人的WO 2008/026362号国际申请公开了包括用作机械操作量传递装置的缆线的缆线连接装置。WO 2008/026362号国际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根据该国际申请的公开,缆线包括在座椅靠背内通过的第一缆线和与第一缆线沿轴向连接并且在头枕内通过的第二缆线。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均具有双层缆线结构,其中,线状内构件可轴向移动地插入管状外构件中。第二缆线在从头枕向下延伸的管状支柱内通过,使得支柱用作第二缆线的外构件。将支柱插入布置在座椅靠背的上侧的管状支撑件中。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连接端部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插入槽形成于支撑件中并且允许接合突起延伸通过插入槽并且沿轴向相对于插入槽移动。接收槽形成于支柱的连接端部中并且能够沿轴向接收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接合突起。通过将第一缆线的连接端部从支撑件的下侧插入支撑件中并且使接合突起与形成于支撑件中的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能够使第一缆线处于该第一缆线在支撑件内被保持悬挂的状态。接着,将支柱从上方插入支撑件中并且将第一缆线的外构件插入支柱中,使得与支撑件的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的接合突出被导引移动到形成于支柱中的接收槽中。因此,在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头部邻近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的情况下,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支柱接合成彼此连接,同时允许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支柱相对彼此沿轴向移动一定距离。
形成于支撑件中的各插入槽中均具有沿相反的圆周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弯曲的构造,而形成于支柱中的各接收槽均具有沿相反的圆周方向中的另一方向弯曲的构造。因此,随着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连接端部的接合突起被导引以从与形成于支撑件中的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的位置移动到支柱的接收槽中,第一缆线的内构件沿该另一方向转动,以使接合突起从插入槽的终端部移动到接收槽的终端部。在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彼此连接的状态下,通过相对于支撑件进一步向下压支柱能够使头枕被保持在安装位置。
在接合突起与支撑件的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并且第一缆线被保持为在支撑件内保持悬挂的状态下,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头部位于支撑件内。
如上所述,为了使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彼此连接,首先使第一缆线的接合突起与插入槽接合,用于将第一缆线悬挂在支撑件内。接着,将支柱插入支撑件中,使得接合突起与插入槽解除接合并且被导引而移动到接收槽中,用于实现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连接。然而,即使在第一缆线在支撑件内悬挂的状态下,如果接合突起未与插入槽的终端部接合,或者如果插入槽或者接收槽未形成于适当的位置,则接合突起不能被导引成从插入槽平滑地移动到接收槽。在该情况下,接合突起可能在移动到接收槽中之前与插入槽解除接合。因此,存在第一缆线从支撑件掉落的可能。因为第一缆线位于座椅靠背内,因此不可能从外侧从视觉上识别到第一缆线是否已经从支撑件掉落。另外,因为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在埋设在座椅靠背中的支撑件内彼此连接,因此也不可能从外侧从视觉上识别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是否已彼此连接。
因为不能从外侧从视觉上识别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连接状态,因此假定只要支柱被插入并被保持在支撑件内就通过连接装置的功能使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彼此连接。因此,还未能可靠地确保车辆座椅的质量和功能。因而,如果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未彼此连接,则不可能经由缆线使布置在座椅靠背内的机构与布置在头枕内的机构之间实现连动。
因而,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可以从外侧从视觉上识别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的连接状态的缆线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包括一种缆线连接装置,用于使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彼此连接,所述第一机构被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所述第二机构被布置在位于所述座椅靠背上侧的头枕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缆线,其与所述第一机构联接;第二缆线,其与所述第二机构联接;其中,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均包括线状内构件和管状外构件,所述内构件被插入所述外构件中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于所述外构件移动;管状支撑件,其被布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侧;管状支柱,其从所述头枕向下延伸并且能够被插入所述支撑件中,所述第二缆线的外构件是所述管状支柱,从而所述第二缆线的内构件被插入所述管状支柱中;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具有带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的连接端部;所述支撑件包括插入槽,所述插入槽允许所述接合突起穿过所述插入槽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沿所述插入槽在轴向上移动;所述支柱具有包括接收槽的连接端部,所述接收槽能够沿轴向接收所述接合突起;通过以下(a)和(b)能够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a)从下侧将所述第一缆线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使所述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接合,并且将所述接合突起置于所述插入槽的终端部,使得由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一缆线在所述支撑件内被悬挂的方式保持所述第一缆线;(b)从上侧将所述支柱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以在所述支柱内接收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使得(i)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处的所述接合突起被转移移动到形成于所述支柱中的所述接收槽中,(ii)经由所述接合突起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从而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能够沿轴向相对于所述支柱在预定距离内移动,以及(iii)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邻近所述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的位置;当由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一缆线在所述支撑件内悬挂方式保持所述第一缆线时,所述第一缆线的所述外构件的上端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以及观察窗,其形成于所述支柱的圆周壁中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二缆线的所述内构件的下端相对的位置,使得通过所述观察窗能够观察到所述支柱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包括另一种缆线连接装置,该缆线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车辆座椅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联接的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均具有内缆线构件和外缆线构件。缆线接收构件能够接收第一缆线的端部和第二缆线的端部。联接机构能够使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在缆线接收构件内彼此联接。识别实现装置使得能够在由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作期间识别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之间的联接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缆线连接装置的车辆座椅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车辆座椅的头枕移动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车辆座椅的检测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用于在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进行连接的缆线连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在头枕的支柱被插入支撑件中之前第一缆线在支撑件内悬挂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头枕的支柱已被插入支撑件中并且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已经彼此连接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在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之间进行连接之后支柱已被进一步插入支撑件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8是从前侧观察的并且示出缆线连接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9是示出已经从图7所示的位置拉动第一缆线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0是沿图1中线X-X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与图10类似但是示出用于保持接合销的锁定装置已经被释放的状态的图;
图12是与图10类似但是示出接合销在沿长孔向上滑动移动期间位于中间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3是与图10类似但是示出头枕位于碰撞应对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4是与图10类似但是示出在头枕向碰撞应对位置移动期间头枕被保持在中间位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单独地使用上面和下面公开的附加特征和示教中的每一个,或将其与其他特征和示教结合使用以提供改进的缆线连接装置。现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单独地使用多个附加特征和示教以及也彼此结合地使用多个附加特征和示教。该详细说明的目的仅在于示教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本示教的优选方面的进一步的细节,而非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仅权利要求书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说明中公开的特征和步骤的组合在广义上对实施本发明可能不是必要的,而是仅示教以特别地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而且,典型实施例和从属权利要求的各种特征可以以未具体列举的方式组合,以便提供本示教的其它有用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缆线连接装置被构造成经由缆线连接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以使第一机构与第二机构能够彼此连动。第一机构被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第二机构被布置在位于座椅靠背的上侧的头枕内。连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第一缆线被联接到第一机构。第二缆线被联接到第二机构。第一缆线与第二缆线均包括线状内构件和管状外构件。内构件被插入到外构件中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于外构件移动。缆线连接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座椅靠背上侧的管状支撑件以及从头枕向下延伸并且能够被插入到支撑件中的管状支柱。第二缆线的外构件是所述管状支柱,从而第二缆线的内构件能够被插入管状支柱中。第一缆线的内构件具有带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的连接端部。支撑件包括插入槽,该插入槽允许接合突起通过插入槽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允许接合突起沿着插入槽在轴向上移动。支柱具有包括接收槽的连接端部,该接收槽能够沿轴向接收接合突起。通过如下(a)和(b)能够将第一缆线的内构件连接到支柱:(a)从下侧将第一缆线插入支撑件中,使内构件的接合突起与支撑件的插入槽接合,并且使接合突起位于插入槽的终端部处,使得能够由支撑件以第一缆线被悬挂在支撑件中的方式保持第一缆线;以及(b)从上侧将支柱插入到支撑件中以在支柱内接收第一缆线的外构件,使得(i)位于支撑件的插入槽的终端部处的接合突起被转移以移动到形成于支柱中的接收槽中,(ii)使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经由接合突起而被连接到支柱,从而第一缆线的内构件能够在轴向上预定距离内相对于支柱移动,以及(iii)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位于邻近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的位置。当由支撑件以第一缆线在支撑件内被悬挂的方式保持第一缆线时,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从支撑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观察窗形成于支柱的圆周壁中,并且位于与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相对的位置,从而能够通过观察窗观察支柱的内部。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实施例涉及用于经由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使头枕移动机构10和检测机构20彼此连接的缆线连接装置。当另一车辆与具有车辆座椅1的车辆的后部的碰撞(在下文中简称为“后侧碰撞”)发生时,头枕移动机构10可操作以使头枕4的支撑件4A向后移动到接近就坐在车辆的车辆座椅1上的乘客的头部的位置。当后侧碰撞发生时,检测机构20能够检测可以由乘客施加的倾斜负荷(leaning load)。
车辆座椅1能够被安装在如汽车等车辆上,并且车辆座椅1包括用作后背支撑件的座椅靠背2、用作座位的座椅坐垫3、以及用做头部支撑件的头枕4。为了容易理解座椅1的装置,图中仅示出座椅靠背2和头枕4的内部装置。
头枕4具有从头枕4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左、右棒状支柱4B。通过将支柱4B分别插入形成在左、右管状支撑件2S内的插入孔Sa来将支柱4B安装到座椅靠背2的上部。更具体地,将支撑件2S固定安装到构成靠背框架2F的上臂的上框架Fu。靠背框架2F用作座椅靠背2的骨架。当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头枕4通常被保持在用于从头部的后侧支撑就坐在车辆座椅1上的乘客的头部的预定位置。当后侧碰撞发生时,位于前侧以支撑乘客头部的支撑件4A能够瞬时地向前和向上移动。因而,当后侧碰撞发生时,乘客可以采取相对于座椅坐垫3向前和向上移动他或她的身体的姿势。因此,支撑件4A向前和向上移动以到达乘客的头部的紧后方的位置。因此,可以防止乘客的头部在后侧碰撞发生时过分地向后倾斜。结果,可以使施加到乘客的颈部的负荷减小或者最小化,并且最终使遭受颈椎鞭抽式损伤(whiplash injury)的危险减小或者最小化。
通过安装在头枕4内的头枕移动机构10来使头枕4的支撑件4A向前和向上移动。当没有碰撞发生时,头枕移动机构10将支撑件4A保持在防止支撑件4A向前向上移动的后方位置或初始位置(见图10)。当后侧碰撞发生时,头枕移动机构10解除对支撑件4A的移动的限制,并且使支撑件4A向支撑件4A能够被定位在乘客的头部的紧后方的碰撞应对位置向前向上移动(见图13)。位于碰撞应对位置的支撑件4A可以不能被可能由后侧碰撞发生时头部的向后倾斜移动施加的乘客头部的负荷推回。
借助于用于传递机械操作量的传递装置来进行解除对支撑件4A的移动的限制的操作。传递装置与布置在座椅靠背2内的检测装置20联接。检测装置20能够检测在后侧碰撞发生时由乘客施加的倾斜负荷。在该实施例中,传递装置包括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第一缆线40在座椅靠背2内通过并且具有与检测装置20连接的下端。第二缆线50在头枕4内通过并且具有与头枕移动机构10连接的上端。第一缆线40的上端与第二缆线50的下端连接。
如图2和图10所示,头枕移动机构10包括:基部11,其与两个支柱4B连接并且位于两个支柱4B之间;联接(link)构件12,其与支撑件4A和基部11可枢转地连接并且位于支撑件4A与基部11之间,以允许支撑件4A相对于基部11进行枢转运动;接合销13,其固定安装到支撑件4A,用于在支撑件4A由于通过联接构件12的连接而枢转时定位支撑件4A;锁定装置7,当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在初始位置锁定接合销13;拉伸弹簧16,用于通常沿朝向碰撞应对位置的方向对接合销13施力;以及限制板17,用于在后侧碰撞发生时限制接合销13的返回初始位置的移动。
基部11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被成形为单件。基部11包括后板部11B、在后板部11B的后端的向前位置处安装到后板部11B的轴承环11D、以及从后板部11B的右边缘和左边缘向前延伸的一对侧板部11S。通过螺钉(未示出)将基部11固定安装到在支柱4B之间延伸的连接板4C。每个支柱4B均具有管状构造并且具有开口的上端和下端。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从其中一个支柱4B的上部开口插入该支柱4B中。每个支柱4B均具有弯曲成相对于其余部分倾斜的上部。侧板部11S具有用于导引接合销13的相反端的长孔11H。每个长孔11H均具有弧状构造,以使支撑件4a能够从后侧碰撞发生之前所在的初始位置向前向上移动到碰撞应对位置。
联接构件12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被成形为单件。联接构件12位于右侧板部11S与左侧板部11S之间,用于在基部11的上部与支撑件4A的后表面之间进行连杆连接。更具体地,连接孔12A形成于联接构件12的上部的右侧部和左侧部中并且贯通该右侧部和左侧部地延伸。类似地,连接孔11A形成于基部11的右侧板部11S的上部和左侧板部11S的上部。长度大于基部11沿左右方向的宽度的连接杆18被插入到连接孔11A和12A中,使得联接构件12与基部11连接成可绕连接杆18枢转。连接孔11A的直径和连接孔12A的直径被设定成彼此基本相等。直径比连接孔12A的内径大的头部18A与连接杆18的一端一体地形成。直径比连接孔12A的内径大的固定环19被装配在连接杆18的另一端上。因此,防止连接杆18从连接孔11A和12A中移走。左撞入件(striker)12B和右撞入件12B分别形成于联接构件12的前部的左部和右部。左钩4D和右钩4D分别形成于支撑件4A的后上部的左部和右部并且从支撑件4A的后上部的左部和右部向后突出。左钩4D和右钩4D与对应的左撞入件12B和右撞入件12B接合,从而使联接构件12与支撑件4A可枢转地连接。
接合销13的长度比基部11沿左右方向的宽度长,并且被插入基部11的长孔11H中并且被插入形成于左连接臂4E的前端和右连接臂4E的前端中的连接孔4F中。左连接臂4E和右连接臂4E与支撑件4A一体地形成,并且左连接臂4E和右连接臂4E从支撑件4A的后表面的相对于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向后突出。长孔11H的宽度和连接孔4F的直径被设定成彼此基本相等。因此,在后侧碰撞发生时可以引起的支撑件4A的向前和向上移动期间,接合销13可沿长孔11H滑动移动并且连接臂4E绕接合销13枢转以定位支撑件4A。此处,左连接臂4E和右连接臂4E分别被定位在左侧板部11S和右侧板部11S的外侧。直径比连接孔4F的直径大的头部13A与接合销13的一端一体地形成。直径比连接孔4F的直径更大的固定环19被装配到接合销13的另一端,从而防止接合销13从长孔11H和连接孔4F中移走。接合销13与连接杆18平行地延伸。左拉伸弹簧16和右拉伸弹簧16钩到接合销13和连接杆18并且位于接合销13与连接杆18之间,从而拉伸弹簧16沿使接合销13和连接杆18朝向彼此的方向对接合销13和连接杆18施力。因此,朝向长孔11H的上端H3对接合销13施力,而当未施加偏压力时接合销13可以被定位在长孔11H的下端H0。
如图10所示,锁定装置7包括钩14和锁定杆15。钩14能够与接合销13接合,用于将接合销13保持在初始位置。可以操作锁定杆15以锁定和解锁接合销13与钩14的接合。钩14由金属制成并且具有整体上被构造成凸轮面的周面。更具体地,上颚14B和下颚14C与钩14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并且以类似爪的方式从钩14的外周部延伸。钩14经由连接杆30被可转动地安装到靠近基部11下端的部分。扭簧31绕连接杆30缠绕,并且用来从钩14能够将接合销13保持于图10所示的初始位置的状态沿逆时针方向(朝向位于前侧的锁定杆15)对钩14施力。预先向扭簧31施加扭转力。扭簧31的一端钩在钩14的钩颚部14E上,而另一端钩在固定安装到基部11的钩板32上。接合凹部14D形成于钩14的周面,使得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能够与接合凹部14D接合。因此,在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抵抗扭簧31的偏压力而防止钩14沿逆时针方向枢转。
锁定杆15也由金属制成,并且能够绕固定销9A的轴线相对于基部11枢转。固定销9A被嵌合到能够通过从第二缆线50施加的操作力转动的操作杆9的前端。操作杆9具有圆筒构造,并且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被切去的圆形剖面构造(下文中称为“变形构造”)的轴向孔。如图2所示,操作杆9被插入连接孔11E和环11D的轴向孔中以可相对于连接孔11E中和环11D的轴向孔转动。连接孔11E形成于其中一个侧板部11S的下端部。操作杆9的前端通过环11D向其中另一个侧板部11S延伸。操作杆9具有形成于其上并且用来防止操作杆9被移走的突起9B。固定销9A具有变形构造的剖面并且穿过锁定杆15和下文中将说明的两块限制板17地被压配合到操作杆9的轴向孔中。更具体地,锁定杆15和限制板17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具有变形构造的插入孔。在将固定销9A压配合到操作杆9的轴向孔中之前将固定销9A插入锁定杆15和限制板17的插入孔中。因此,锁定杆15和限制板17被保持在操作杆9和固定销9A之间,使得锁定杆15和限制板17可以绕固定销9A的轴线枢转。因为操作杆9、锁定杆15、限制板17和固定销9A通过使用变形剖面彼此装配,因此这些部件能够彼此一致地枢转。
扭簧33被绕操作杆9缠绕并且被定位在环11D与限制板17之间。预先向扭簧33施加扭力。扭簧33的一端被钩在钩板32的下颚32E上。扭簧33的另一端被钩在限制板17上并且延伸穿过限制板17,被钩在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的前边缘上并且被钩在钩板32的上颚32B上。利用该配置,通常绕固定销9A(或者操作杆9)沿顺时针方向或者如从侧面观察的与长孔11H相交的方向对限制板17施力。同时,沿与限制板17的被施力方向相同的方向并且朝钩14地对能够与限制板17一起转动的锁定杆15施力。操作杆9与第二缆线50(更具体地为内构件51)的上端连接,因此,当沿轴向(上下方向)推或拉缆线50的内构件51时,操作杆9能够绕其轴线转动。钩板32被构造成不与长孔11H、连接杆30和操作杆9相互作用。
随着锁定杆15抵抗扭簧33的偏压力沿逆时针方向(即,远离钩14的方向)枢转,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能够从与钩14接合的状态被释放。因此,钩14能够与锁定杆15一起沿逆时针方向(即,朝向锁定杆15的方向)枢转。当钩14与锁定杆15的基部15B接触时钩14的枢转运动停止。当处于通过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阻止钩14的枢转运动的锁定状态下时,如从侧面观察的那样上颚14B被定位成与长孔11H相对,并且钩14被保持在上颚14B和下颚14C位于长孔11H的下端H0的相对侧的状态下的位置。随着钩14与操作臂15C解除接合之后通过扭簧31的偏压力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上颚14B远离长孔11H地移动,而如同时从侧面观察的那样下颚14C向上移动以与长孔11H相对。
通过向下移动接合销13直到接合销13到达长孔11H的下端H0,如上所述构造的钩14能够与锁定杆15接合以将锁定杆15保持于初始位置。更具体地,当接合销13没有位于长孔11H的下端H0内的位置时,下颚14C被定位成与长孔11H相对。因此,当接合销13从该位置向下朝向长孔11H的下端H0移动时,钩14的下颚14C被接合销13推,以移动远离长孔11H。当由接合销13以该方式推下颚14C时,钩14沿顺时针方向枢转,使得上颚14B从接合销13的上侧移动以与长孔11H相对。随着钩14沿顺时针方向枢转,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与钩14的接合凹部14D接合,使得钩14被锁定在该位置。因此,使接合销13处于接合销13位于上颚14B与下颚14C之间并且被保持成定位在长孔11H的下端H0(初始位置)的状态。因为接合销13被保持在长孔11H的下端H0,所以支撑件4A能够被保持在初始位置。
返回到图2和图10,限制板17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具有从固定销9A(或者操作杆9)延伸到接近长孔11H的上端H3的位置的伸长构造,如从侧面所观察到的那样。限制板17位于锁定杆15的相反侧(右侧和左侧),并且通常被保持在与接合销13沿长孔11H的滑动移动的路径相交的位置。当接合销13被定位在限制板17的下侧(初始位置侧)时,接合销13能够克服限制板17施加的偏压力而移动到碰撞应对位置。因而,当后侧碰撞发生时,限制板17允许接合销13从初始位置滑动移动到碰撞应对位置。然而,如稍后所说明的那样,限制板17防止接合销13从碰撞应对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在每个限制板17的后边缘(与长孔11H相对的边缘)上沿后边缘的纵向在中间位置处形成台阶部17B。各限制板17的顶面17A和台阶部17B被构造成能够以逐步的方式与接合销13的滑动路径相交。
参照图2,支撑件4A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被成形为单件,具有沿其整个长度弯曲的板状构造并且具有足以覆盖头枕移动机构10的前侧的尺寸。后盖4R覆盖头枕移动机构10的后侧。后盖4R具有从该后盖4R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以及上侧部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4T。接合突起4T与形成于支撑件4A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以及上边缘上的对应的接合片4S接合(图2中示出了四个接合突起4T和四个接合片4S)。当头枕移动机构10被支撑件4A和后盖4R覆盖时,左支柱4B和右支柱4B延伸穿过形成于后盖4R的下侧部中的长孔4L。接合片4S和接合突起4T的数量和构造可以不限于图2所示的那样,而是可以适当地确定,只要支撑件4A和后盖4R能够可靠地彼此安装即可。
接着,将说明检测装置20。当后侧碰撞发生时,检测装置20检测乘客施加的向后倾斜负荷作为机械操作量并且拉动第一缆线40。如图1和图3所示,在座椅靠背2内,下框架F1在靠背框架2F的左侧框架Fs和右侧框架Fs之间延伸。下框架F1在与就坐乘客的腰部的后侧相对的高度上延伸。检测装置20被安装到下框架F 1的前部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检测装置20包括释放板21、操作销22、负荷接收板23和联接构件24。操作释放板21以拉动第一缆线40。操作销22用来使释放板21作枢转移动。负荷接收板23能够接收乘客施加的向后倾斜负荷。联接构件24在负荷接收板23与操作销22之间连接。
由支撑销34可枢转地支撑释放板21,使得释放板21的左侧部和右侧部能够绕支撑销34上下移动。第一缆线40(更具体地为内构件41)与释放板21的左侧部(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操作销22被可上下滑动地插入形成于支撑板26的上部中的上下方向长槽26A中,其中支撑板26被固定安装到下框架F1的前表面。支撑销35被固定插入支撑板26的下部并且枢转支撑负荷接收板23,使得负荷接收板23能够绕支撑销35沿前后方向枢转。联接构件24与支撑销36和操作销22二者可枢转地连接并且在支撑销36和操作销22之间延伸。支撑销36被固定插入负荷接收板23的侧表面的上部。拉伸弹簧(未示出)被钩在释放板21和支撑销35的右侧部(如图1和图3所示)上,并且在释放板21和支撑销35之间延伸。因此,沿释放板21的右侧部向下移动并且释放板21的左侧部向上移动的方向对释放板21施力。扭簧27绕支撑销36缠绕,并且一端被钩在位于下侧的支撑销35上而另一端被钩在联接构件24上。因此,在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通常向前偏压负荷接收板23并且负荷接收板23被保持成相对于下框架F 1向前倾斜。另外,与联接构件24接合的操作销22通常位于长槽26A的下端。在该状态下,操作销22的前端与突出片21A接触,突出片21A与释放板21一体地形成并且从释放板21的右侧部的上边缘向前延伸。
如图4所示,第一缆线40的连接端部和第二缆线50的连接端部能够在头枕4的左侧支柱4B被插入对应的支撑件2S中的区域处彼此连接。根据本实施例的缆线连接装置,分别基于将左侧支柱4B插入支撑件2S中的操作以及从支撑件2S移出左侧支柱4B的操作能够使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彼此连接或者使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彼此分离。因此,能够自如地进行将头枕4安装到座椅靠背2的操作以及用于从座椅靠背2移走头枕4的操作。
更具体地,第一缆线40具有内构件41和外构件42。内构件41具有线状形状并且可挠性变形。外构件42具有管状构造并且内构件41被插入外构件42中。因此,第一缆线40具有双层结构。接合突起41P形成于内构件41的上端,并且以类似T字形状的方式沿径向向外延伸。一对长槽42S形成于外构件42的上端侧的周壁中,以使接合突起41P的径向相反端部能通过长槽42S沿径向向外延伸。长槽42S沿外构件42的轴向伸长,从而允许内构件41在与长槽42S的长度对应的范围内相对于外构件42沿轴向移动。头部42H形成于外构件42的上端,以封闭外构件42的上部开口。
通过将第一缆线40的上连接端部从下侧插入其中一个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能够由其中一个支撑件2S(该实施例中为左侧支撑件2S)以悬挂方式支撑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一缆线40。更具体地,一对插入槽Sd形成在左侧支撑件2S的圆周壁中的两个位置处,以相对于左侧支撑件2S的轴线对称。插入槽Sd从左侧支撑件2S的下端向上延伸。在图4中,分别通过实线和虚线来指示位于左侧支撑件2S的左前侧和右后侧的插入槽Sd、Sd。插入槽Sd被构造成能够沿轴向接收形成于内构件41的上端的T字形状接合突起41P的径向相反端部。插入槽Sd的上端的每一个均延伸到与固定安装支撑件2S的靠背框架2F的上框架Fu的下表面接近的位置。随着第一缆线40的连接端部从下侧插入左侧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接合突起41P能够与插入槽Sd接合,并且能够沿插入槽Sd在轴向上移动。
在图4中的左前侧示出的插入槽Sd的上端部形成为具有沿圆周方向向左弯曲的构造。另一方面,在图4中的右后侧示出的插入槽Sd的上端部形成为具有沿圆周方向向右弯曲的构造,从而与左前侧示出的插入槽Sd的上端部对称。因此,插入槽Sd的上端部沿相同的圆周方向弯曲并且朝向轴向上的下方。因此,第一缆线40能够被插入支撑件2S中,使得接合突起41P的径向外端部沿插入槽Sd的构造沿轴向插入到插入槽Sd中。接着,通过沿着插入槽Sd的上端部的弯曲构造沿圆周方向转动第一缆线40能够使接合突起41P的径向外端部移动以到达插入槽Sd的上端部的终端部(见图5)。因此,能够限制接合突起41P相对于支撑件2S沿轴向(重力方向和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二者)的移动,并且在缆线40的连接端部被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的条件下能够以悬挂方式保持第一缆线40。此处,外构件42的头部42H被构造成具有头部42H向上延伸超过长孔42S的上端预定距离的长度。因此,如在图5中最佳示出的那样,在接合突起41P与插入槽Sd的终端部接合并且第一缆线40在支撑件2S内悬挂的状态下,头部42H从支撑件2S向上延伸。
外构件42的上端侧的圆周壁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沿圆周壁的轴向的一部分形成为具有沿径向向外膨出的形状,以与插入孔Sa的内表面的构造相一致。在径向膨出部的外表面上并且沿其整个圆周长度,多个凹部和凸部以锯齿方式形成并且沿轴向延伸。因此,外构件42能够被嵌入到插入孔Sa中而不会产生实质上的(substantial)移动或者不会发出卡嗒声(rattling)。另外,外构件42能够沿轴向平稳地移动到插入孔Sa中。
当由释放板21向下拉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下端时,内构件41的下端被拉出外构件42的下端。如从图1可以看到的那样,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和外构件42均具有挠性并且第一缆线40在座椅靠背2内通过,使得第一缆线40被弯曲以避免与如布置在座椅靠背2内的空气调节所需的装置(未示出)等其它装置发生干涉。
第二缆线50在头枕4内通过,并且具有内构件51和由其中一个支柱4B(根据本实施例为如图1所示的位于左侧的支柱4B)构成的外构件52。内构件51具有棒状形状并且具有相对大的刚度。内构件51被插入外构件52中,使得第二缆线50也具有双层结构。因为左侧支柱4B用作外构件52,因此外构件52的构造将被说明为左侧支柱4B的构造。第二缆线50的下端被构造为与第一缆线40的上端连接的连接端部。更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内构件51以悬挂方式被保持在左侧支柱4B内。在该悬挂状态下,内构件51的下端位于左侧支柱4B的下端的上方的预定距离处。一对接收槽Bd在左侧支柱4B的圆周壁中形成为相对于支柱4B的轴线对称,并且从支柱4B的下端沿轴向向上延伸。在图4和图5中,分别通过实线和虚线指示位于左前侧和右后侧的接收槽Bd、Bd。在支柱4B的圆周壁中的接近内构件51的下端或者与内构件51的下端相对的位置处贯穿内构件51的厚度地形成上下方向上伸长的观察窗4H,使得从外侧通过观察窗4H能够观察支柱4B的内部。当将支柱4B插入该插入孔Sa中时,接收槽Bd能够接收形成于被保持在支撑件2S(左侧支撑件2S)的插入孔S a内的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上端的T字形状接合突起41P的径向外端部。更具体地,在接收槽Bd接收接合突起41P的径向外端部的同时,支柱4B接收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的头部42H。另外,随着将支柱4B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接合突起41能够在与接收槽Bd接合的状态下沿轴向移动。
返回到图4和图5,左前侧示出的接收槽Bd的上端部形成为具有沿圆周方向向右弯曲的构造。右后侧示出的接收槽Bd的上端部形成为具有沿圆周方向向左弯曲的构造,从而与左前侧示出的插入槽Bd的上端部对称。因此,接收槽Bd的上端部沿与插入槽Sd的上端部相反的方向弯曲。因此,如图6所示,随着将支柱4B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迫使接合突起41P的径向外端部从插入槽Sd的上端部的终端部返回。例如,在右前侧接收槽Bd的向右弯曲的上端部的导引下,迫使接合突起41P的位于右前侧的一个径向外端部从对应的插入槽Sd的终端部返回。当接合突起41P的位于左后侧的另一个径向外端部(图6中未示出)沿与所述一个径向外端部的移动路径对称的路径移动时,迫使该另一个径向外端部从对应的插入槽Sd的终端部返回。当接合突起41P移动而到达接收槽Bd的终端部时,接合突起41P使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转动大约45°的角度,并且接合突起41P远离插入槽Sd的终端部地移动到其线状轴向延伸部。因此,使接合突起41P处于接合突起41P能够沿支撑件2S的轴向(重力方向和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同时防止接合突起41P相对于支柱4B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因而,在该状态下,由于接收槽Bd与插入槽Sd之间的相交关系,接合突起41P不能相对于支柱4B沿轴向移动。另一方面,接合突起41P仅能相对于支撑件2S沿轴向移动。换句话说,接合突起41P与支柱4B接合,使得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上端与第二缆线50的外构件(支柱4B)的下端在轴向上彼此连接。
此处,如图6所示,当支柱4B已被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并且接合突起41P已经从插入槽Sd移动到接合突起41P与支柱4B的接收槽Bd接合的位置时,能够通过形成于支柱4B中的观察窗4H观察到从支撑件2S向上延伸的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的头部42H。因而,观察窗4H与支柱4B的下端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基本上等于插入槽Sd的上端与支撑件2S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并且还基本上等于接合突起41P与外构件42的头部42H之间的距离。另外,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的下端与支柱4B的下端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头部42H的轴向长度稍长。换句话说,内构件51的下端位于比头部42H稍高的高度。通过这些配置,通过观察窗4H能够同时观察到第一缆线40的连接端部和第二缆线50的连接端部,因此,操作员能够从视觉上确认连接操作期间第一缆线40未从支撑件2S脱落。
为了提供连接状态的视觉识别,在外构件42的头部42H的外表面的预定区域上印刷标记42M。随着在第一缆线40在支撑件2S内悬挂的状态下将支柱4B插入插入孔2S中,接合突起41P在使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沿圆周方向转动的同时从插入槽Sd移动到接收槽Bd。因为外构件42的该转动,印刷在头部42H上的标记42M移动到与观察窗4H相对的位置。换句话说,如果由于某些故障头部42H不转动时,不能通过观察窗4H观察到标记42M。只要满足(a)除非头部42H沿圆周方向转动否则不能通过观察窗4H观察到标记42M,以及(b)当头部42H沿圆周方向转动时能够通过观察窗4H观察到标记42M,头部42H的外表面上的印刷标记42M的区域可以是任何区域。因而,因为能够通过观察窗4H观察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的转动,因此可能确认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已经可靠地彼此连接。
在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已经在轴向上彼此连接之后,可以将支柱4B进一步插入支撑件2S中。因此,在第一缆线40与第二缆线50之间的连接状态下,可将支柱4B进一步插入支撑件2S中,直到支柱4B到达如图7所示的支柱4B相对于支撑件2S锁定的使用位置。当支柱4B到达使用位置时,与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的头部42H和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的下端相对的观察窗4H完全位于支撑件2S内。因此,不能从外侧观察到观察窗4H,从而可以避免车辆座椅1的设计的劣化。
如图8和图9所示,通过切除部分圆周壁而于左侧支柱4B的圆周壁中形成具有凹状形状的接合凹部Bs。另外,接合爪St设置在左侧支柱2S内并且朝插入孔Sa偏压该接合爪St。接合爪St通常被保持成延伸到插入孔Sa中,并且通过从横向侧按压按钮Sb的操作能够从插入孔Sa移走接合爪St。因此,通过在从横向侧按压按钮Sb的状态下将支柱4B插入该插入孔Sa中,释放按钮Sb并且将支柱4B进一步插入插入孔Sa中,当接合爪St已移动到与接合凹部Bs相对的位置时,接合爪St能够自动与接合凹部Bs接合。因此,支柱4B能够被锁定而不能沿插入方向移动。可以于圆周壁中形成多个接合凹部Bs并且使多个接合凹部Bs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利用该配置,通过按压按钮Sb并且改变支柱4B在支撑件2S中的插入量可以选择性地改变头枕4的安装高度。
另外,通过按压按钮Sb并且从对应的支撑件2S移走支柱4B能够从座椅靠背2移走头枕4。当移走支柱4B时,能够释放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的上端与支柱4B的下端之间的连接状态。因而,当从对应的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沿移出方向移动左侧支柱4B时,在位于支撑件2S的右前侧并且向左弯曲的对应的插入槽Sd的导引下迫使接合突起41P的位于右前侧的径向外端部从对应的接收槽Bd的终端部离开返回。类似地,迫使接合突起41P的位于左后侧的径向外端部沿着与接合突起41P的位于右前侧的径向外端部的移动路径对称的路径从对应的接收槽Bd的终端部离开返回。这样,随着接合突起41P向插入槽Sd的终端部移动,接合突起41P从接收槽Bd的终端部移出到接收槽Bd基本上沿轴向线状延伸的位置。因此,使接合突起41P处于接合突起41P能够相对于支柱4B沿轴向移动、但是防止接合突起41P相对于支撑件2S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因此,解除了支柱4B与第一缆线40之间的连接状态,并且能够从支撑件2S中移走支柱4B。
如图8所示,在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彼此连接的状态下,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的下端的位置在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的头部42H的上方较小距离处。因此,当将支柱4B插入支撑件2S中时,不由头部42H向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如图9所示,当向下拉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时,能够由头部42H向上推内构件51。因而,用作第二缆线50的外构件52的支柱4B与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连接成在轴向上彼此成一体。因此,如果向下拉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则外构件42相对于内构件41向上移动,从而外构件42的头部42H能够向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
当向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时,操作杆9绕其轴线转动,从而从位于初始位置的保持状态释放支撑件4A。这样,第一缆线40被构造成能够向下拉动内构件41的牵引式缆线,另一方面,第二缆线50被构造成能够向上推内构件51的推式缆线。用于第一缆线40与第二缆线50之间的轴向连接的结构被构造成反式(reverse-type)连接结构。因而,当插入支柱4B时,使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处于内构件41和外构件52(支柱4B)在轴向上彼此连接且外构件42和内构件51在轴向上彼此连接的连接状态(使得能够通过推操作实现缆线操作)。
现在将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参照图1,头枕4能够可移除地安装到座椅靠背2。因而,通过将从头枕4向下延伸的支柱4B插入支撑件2S的插入孔Sa中能够将头枕4安装到座椅靠背2的上部。通过将左侧支柱4B插入对应的插入孔Sa中,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能够在轴向上彼此连接。根据以该方式组装的车辆座椅1,当没有后侧碰撞发生时头枕4的支撑件4A能够被通常保持在初始位置。
如果后侧碰撞发生,由可以由乘客施加到座椅靠背2的向后倾斜负荷迫使检测装置20的接收板23如图3所示地向后移动。接着,经由与接收板23连接的联接构件24推动操作销22沿长槽26A向上移动。因此,操作销22向上推突出片21A,使得释放板21的左侧部向下枢转,以拉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此处,当操作销22移动到长槽26A的上端时,操作销22从与突出片21A接触的状态释放,从而通过拉伸弹簧的偏压力使释放板21移动到初始位置。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拉动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在到达释放板21的突出片21A的上侧的位置之后,操作销22通过扭簧27的施力移动到突出片21A的前侧并且接着移动到再次与突出片21A的下表面接触的位置。同时,接收板23返回到初始位置。
当向下拉第一缆线40的内构件41时,外构件42如图9所示地相对于内构件41向上移动。因此,由外构件42的头部42H向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当向上推内构件51时,操作杆9转动,用于释放保持支撑件4A的初始位置的状态。更具体地,随着向上推内构件51,操作杆9从图10所示的初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接着,锁定杆15与操作杆9一起沿逆时针方向(即,远离钩14的方向)转动,并且限制板17与锁定杆15一起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以从接合销13的滑动路径移开。在该实施例中,锁定杆15和限制板17从其初始位置转动或者枢转大约20°的最大角度。随着锁定杆15枢转远离钩14,解除了操作臂15C与接合凹部14D之间的接合,从而解除了钩14的防止枢转运动或者锁定状况的状态。接着,钩14也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以解除接合销13的保持状态。通过钩14与锁定杆15的基部15B的接触来限制钩14的枢转运动。
已经解除由钩14对接合销13的保持状态之后,钩14的上颚14B如从侧面看到的那样沿远离长孔11H的方向枢转,同时下颚14C从接合销13的下侧移动到与长孔11H相对的或者相交的位置(如从侧面看到的那样),用于推接合销13。另外,通过拉伸弹簧16的偏压力,接合销13移动以如图12所示朝向长孔11H的上端H3沿长孔11H滑动。接着,支撑件4A伴随着联接构件12的枢转运动和连接臂4E的运动从图10所示的初始位置朝向乘客的头部向前和向上移动到碰撞应对位置。此处,在短时间内向上推第二缆线50的内构件51。因此,在接合销13在从保持状态释放之后沿长孔11H向上移动期间,由扭簧33的偏压力使限制板17沿再次与接合销13的滑动路径相交的方向枢转。另外,锁定杆15在限制板17移动的同时沿与钩14接触的方向移动。在该动作期间,即使在接合销13到达长孔11H的上端H3之前限制板17返回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抵抗扭簧33的偏压力推限制板17使其远离接合销13的移动路径,接合销13仍能够向上滑动。
当接合销13如图13所示地到达长孔11H的上端H 3时,限制板17如从侧面观察的那样与长孔11H相交。换句话说,限制板17切断接合销13的滑动路径。因此,由于位于长孔11H的上端H3的接合销13与限制板17的上表面17A接触,能够防止接合销13返回到位于长孔11H的下端H0的初始位置。在该状态下,尽管可以由接合销13向限制板17施加向下和向后的压力,但是由于锁定杆15的操作臂15C与钩14的上颚14B的上表面接触,因此限制板17不可以向后(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因此,即使在由于后侧碰撞迫使乘客的头部朝向头枕4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使支撑件4A保持在碰撞应对位置。
当发生后侧碰撞时,在支撑件4A从初始位置向前和向上移动期间或者在支撑件4A如图12所示的到达碰撞应对位置之前,乘客的头部有可能与支撑件4A接触。然而,在该情况下,能够如图14所示地由在限制板17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形成的台阶部17B接收接合销13。因此,可以防止接合销13沿长孔11H返回到初始位置。因而,即使在支撑件4A到达碰撞应对位置之前位于中间位置处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支撑件4A向后返回。结果,能够由被保持在固定位置的支撑件4A接收乘客的头部。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在支柱4B的圆周壁的一个位置处设置了一个观察窗4H,但是也可以在相同高度的多个位置处设置多个观察窗4H。例如,可以设置两个到四个观察窗4H。增加观察窗4H的数量是有利的,因为能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内部。因为观察窗4H最终被隐藏在支撑件2S内,因此增加观察窗4H的数量不会导致设计的劣化。
另外,尽管在第一缆线40的外构件42的在外构件42沿圆周方向转动时能够与观察窗4H相对的区域处印刷标记42M,但是也可以在外构件42的在外构件42沿圆周方向转动时不与观察窗4H相对的区域处印刷标记42M。因而,如果头部42H不沿圆周方向转动则可以观察到标记42M,而如果头部42H沿圆周方向转动则不可以观察到标记42M。同样利用该配置,可以从视觉上识别头部42H的状态,并且最终从视觉上识别第一缆线40的状态。简言之,仅需要通过观察窗4H可观察到的头部43H的设计或者外观当头部42H转动时发生变化。
此外,标记42M可以不限于使得能够识别可视图案的变化的印刷的二维图案,而是可以为如凹凸图案的使得能够识别可视形状的变化的三维图案。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缆线连接装置,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分别与布置在座椅靠背2内的检测机构20和布置在头枕4内的头枕移动机构10联接。然而,只要需要彼此连动,第一缆线40和第二缆线50可以与车辆座椅的任何其它机构联接。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13874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12)

1.一种缆线连接装置,用于使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彼此连接,所述第一机构被布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所述第二机构被布置在位于所述座椅靠背上侧的头枕内,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缆线,其与所述第一机构联接;
第二缆线,其与所述第二机构联接;
其中,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均包括线状内构件和管状外构件,所述内构件被插入所述外构件中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于所述外构件移动;
管状支撑件,其被布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侧;
管状支柱,其从所述头枕向下延伸并且能够被插入所述支撑件中,
所述第二缆线的外构件是所述管状支柱,从而所述第二缆线的内构件被插入所述管状支柱中;
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具有带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接合突起的连接端部;
所述支撑件包括插入槽,所述插入槽允许所述接合突起穿过所述插入槽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沿所述插入槽在轴向上移动;
所述支柱具有包括接收槽的连接端部,所述接收槽能够沿轴向接收所述接合突起;
通过以下(a)和(b)能够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a)从下侧将所述第一缆线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接合,并且将所述接合突起置于所述插入槽的终端部,使得由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一缆线在所述支撑件内被悬挂的方式保持所述第一缆线;(b)从上侧将所述支柱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以在所述支柱内接收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使得(i)位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处的所述接合突起被转移移动到形成于所述支柱中的所述接收槽中,(ii)经由所述接合突起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从而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能够沿轴向相对于所述支柱在预定距离内移动,以及(iii)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邻近所述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的位置;
当由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一缆线在所述支撑件内悬挂方式保持所述第一缆线时,所述第一缆线的所述外构件的上端从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向上延伸;以及
观察窗,其形成于所述支柱的圆周壁中并且位于与所述第二缆线的所述内构件的下端相对的位置,使得通过所述观察窗能够观察到所述支柱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被布置成使得在将所述支柱插入到所述支撑件期间能够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到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缆线的内构件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柱已被插入所述支撑件中且到达预定插入位置时,所述观察窗基本上完全位于所述支撑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具有沿圆周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弯曲的构造;
所述支柱的所述接收槽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弯曲的构造;
随着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所述连接端部处的所述接合突起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转移到形成于所述支柱中的所述接收槽并且移动到所述接收槽的终端部;
能够识别状态改变的标记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的外表面上;
当所述接合突起从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转移并且移动到所述接收槽的所述终端部时,所述标记移动到与所述观察窗相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具有沿圆周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弯曲的构造;
所述支柱的所述接收槽具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弯曲的构造;
随着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缆线的内构件的所述连接端部处的所述接合突起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转移到形成于所述支柱中的所述接收槽并且移动到所述接收槽的终端部;
能够识别状态改变的标记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缆线的外构件的上端的外表面上;
当所述接合突起从所述插入槽的所述终端部转移并且移动到所述接收槽的所述终端部时,所述标记移动到不与所述观察窗相对的位置。
6.一种缆线连接装置,包括:
分别与车辆座椅的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联接的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所述第一缆线和所述第二缆线均具有内缆线构件和外缆线构件;
接收构件,其能够接收所述第一缆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缆线的端部;
联接机构,其能够使所述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所述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在所述接收构件内彼此联接;以及
识别实现装置,其使得能够在由所述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作期间识别所述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所述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之间的联接状态,
所述识别实现装置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中的观察窗,并且所述识别实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缆线的外缆线构件的上端的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允许从视觉上识别所述第一缆线的外缆线构件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还允许从视觉上识别所述第二缆线的内缆线构件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联接机构进行联接操作期间所述第一缆线相对于所述接收构件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第一缆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缆线的端部被插入所述接收构件中,所述第一缆线的内缆线构件与所述第二缆线的外缆线构件通过所述联接机构彼此联接,当完成了所述联接操作时所述观察窗位于所述接收构件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被布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内并且所述第二机构被布置在所述车辆座椅的头枕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缆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是用于当具有所述车辆座椅的车辆发生后侧碰撞时检测的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机构是用于响应所述后侧碰撞的发生而移动所述头枕的驱动器。
CN2009101357496A 2008-04-24 2009-04-24 缆线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5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13874 2008-04-24
JP2008113874A JP5251226B2 (ja) 2008-04-24 2008-04-24 ケーブル連結構造
JP2008113874 2008-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5009A CN101565009A (zh) 2009-10-28
CN101565009B true CN101565009B (zh) 2011-10-12

Family

ID=41152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574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5009B (zh) 2008-04-24 2009-04-24 缆线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13576B2 (zh)
JP (1) JP5251226B2 (zh)
CN (1) CN101565009B (zh)
DE (1) DE10200900381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8405B2 (ja) * 2007-06-27 2013-06-2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連結構造
JP5131277B2 (ja) * 2007-09-13 2013-01-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連結構造
JP4935748B2 (ja) * 2008-04-25 2012-05-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228863B2 (ja) * 2008-12-09 2013-07-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ラッチ機構
JP5343547B2 (ja) * 2008-12-10 2013-11-1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ラッチ機構
JP5239839B2 (ja) * 2008-12-25 2013-07-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577341B2 (ja) * 2015-11-13 2019-09-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173565B2 (en) * 2016-05-18 2019-01-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and headrest with dynamic impac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20180326882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CTC Acquisition Company LLC Cable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 headrest
US10569683B2 (en) * 2018-06-19 2020-02-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drest support assembly
US11813969B2 (en) 2021-05-21 2023-11-14 Grammer Ag Foldable headrest spring compensa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3084A2 (de) * 1999-09-10 2001-03-14 Margarete Schräder Kinderrückhalte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034019A1 (de) * 2000-07-07 2002-02-21 Volkswagen A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839517A (zh) * 2003-08-26 2006-09-27 马尔遆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3619A (en) * 1996-03-04 1998-10-20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Vehicle seat
JP2001035597A (ja) * 1999-07-09 2001-02-09 Chin Chin 電源プラグ
US6824212B2 (en) * 2000-08-24 2004-11-30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JP4445346B2 (ja) * 2004-08-19 2010-04-07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4447515B2 (ja) 2005-06-08 2010-04-0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操作レバー配置構造
DE102006019176B4 (de) * 2006-04-21 2010-07-22 Johnson Controls Gmbh Rückenlehne mit Kopfstütze, damit ausgestatteter Fahrzeugsitz und Montageverfahren
CN101523064B (zh) 2006-08-31 2011-04-13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缆线连接结构
JP4679488B2 (ja) 2006-11-06 2011-04-27 株式会社ソフイア 遊技機
JP5176476B2 (ja) * 2007-10-22 2013-04-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
JP5145858B2 (ja) 2007-10-22 2013-02-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
JP5076830B2 (ja) 2007-11-21 2012-11-2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機構
JP5181790B2 (ja) * 2008-04-02 2013-04-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作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83084A2 (de) * 1999-09-10 2001-03-14 Margarete Schräder Kinderrückhaltesystem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034019A1 (de) * 2000-07-07 2002-02-21 Volkswagen Ag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N1839517A (zh) * 2003-08-26 2006-09-27 马尔遆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6070A 2008.01.1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62730A (ja) 2009-11-12
JP5251226B2 (ja) 2013-07-31
CN101565009A (zh) 2009-10-28
DE102009003814A1 (de) 2009-11-12
DE102009003814B4 (de) 2010-11-11
US8113576B2 (en) 2012-02-14
US20090267389A1 (en) 200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5009B (zh) 缆线连接装置
CN101523064B (zh) 缆线连接结构
DE102011056992B4 (de) Dach-Airbag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09003703B4 (de) Kopfstützenbetätigungsvorrichtungen
CN101523079A (zh) 缆线连接结构
DE19860312B4 (de) Fahrzeugsitz mit einem seitlichen aufblasbaren Sicherheitssack
CN100450817C (zh) 车辆的双折叠座椅
CN101618690B (zh) 车辆用座椅
DE102015223590A1 (de)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
CA2881073C (en) Movable stanchion for transit buses
JPH0866265A (ja) 自動車シートの可動要素のロック装置
CN110446860A (zh) 可线性调整的夹组件
CN107208456A (zh) 伸缩装置
DE202018105234U1 (de) Einstellbare Kopfstütze und Sicherheitsgurtbandführung
EP2628633A2 (en) Vehicle seat sliding apparatus
US7946620B2 (en) Passenger airbag
DE102009053604A1 (de) Selbstzurückziehende Kopfstützenanordnung mit unterteilter Kopfstütze
JP5131277B2 (ja) ケーブル連結構造
CN101687471B (zh) 缆线连接结构
US20090273219A1 (en) Detachable electric headrest
CN103158665B (zh) 用于安装车辆的安全带卷收器的装置
EP1950100A2 (en) Pedal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8411502U (zh) 一种汽车椅套
JP487254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0137666A (ja) 側突時用頭部拘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