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4121B - 发送机 - Google Patents

发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4121B
CN101674121B CN2009101713927A CN200910171392A CN101674121B CN 101674121 B CN101674121 B CN 101674121B CN 2009101713927 A CN2009101713927 A CN 2009101713927A CN 200910171392 A CN200910171392 A CN 200910171392A CN 101674121 B CN101674121 B CN 101674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itial phase
data
sending part
sending
chu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13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4121A (zh
Inventor
野上智造
今村公彦
山田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818860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674121(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74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4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71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delays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phase diversity (e.g. phase swee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Abstract

一种发送机,通过多个天线发送信号,所述发送机具有:发送部,对于所输入的信号,根据通信时间段切换相对于向至少一个所述天线的输出的初始相位的大小,提供初始相位,并且按成为输出目标的每个所述天线以及每个通信时间段、或者每个通信频率,提供延迟;和品质信息接收部,从该通信对方的终端获得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品质信息。

Description

发送机
本发明是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于2006年12月19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680052927.3的、发明名称为“发送机”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送机,尤其涉及从多个天线向终端发送信号的发送机。
本申请基于2005年12月2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5-366590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主要在多载波传送系统中提出有下述方法:分成沿频率轴和时间轴的多个分块(block),进行用户的调度。在此,将用户进行通信时确保的由频率轴和时间轴规定的区域称为分配空隙(slot),将确定该分配空隙时成为基础的分块称为组块(chunk)。
其中也提出有下述方法:在发送广播信号、多播信号、控制信号时,通过在频率轴方向上分配宽的分块得到频率分集效果,从而在接收功率低时也能减少错误、或者、在发送作为无线发送机与无线接收机之间的一对一通信的单播信号时,通过在频率轴方向上分配窄的分块得到多用户分集效果(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
图33、34是示出了从无线发送机向无线接收机发送的信号的时间(纵轴)与频率(横轴)之间的关系的图。图33中,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频率。在时间轴中设定传送时间t1~t5。其中,传送时间t1~t5的时间宽度相同。在频率轴中设定传送频率f1~f4。其中,传送频率f1~f4的频率宽度均为Fc且相同。这样,如图33所示,通过传送时间t1~t5、传送频率f1~f4设定20个组块K1~K20。
此外,如图34所示,在频率方向上结合4个组块K1~K4、且在时间轴方向上进行三等分,设定时间宽度为t1/3、频率宽度为4f1的通信空隙S1~S3。将分配空隙S1分配给第1用户,将分配空隙S2分配给第2用户,将分配空隙S3分配给第3用户。由此,第1~第3用户可得到频率分集效应。
接着将组块K5作为分配空隙S4分配给第4用户。结合组块K6、K7作为分配空隙S5分配给第5用户。将组块K8作为分配空隙S6分配给第6用户。由此,第4~第6用户可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
接下来将组块K9、K11作为分配空隙S7分配给第7用户。
结合组块K10、K12、且在时间轴方向上进行三等分,设定时间宽度为t3/3、频率宽度为2f2的通信空隙S8~S10。将分配空隙S8分配给第8用户,将分配空隙S9分配给第9用户,将分配空隙S10分配给第10用户。由此,第7~第10用户可得到频率分集效应。
接下来将组块K13作为分配空隙S11分配给第11用户。将组块K14作为分配空隙S12分配给第12用户。结合组块K15、K16作为分配空隙S13分配给第13用户。由此,第11~第13用户可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
接着将组块K17、K19作为分配空隙S14分配给第14用户。结合组块K18、K20、且在时间轴方向上进行三等分,设定时间宽度为t5/3、频率宽度为2f2的通信空隙S15~S17。将分配空隙S15分配给第15用户,将分配空隙S16分配给第16用户,将分配空隙S17分配给第17用户。由此,第14~第17用户可得到频率分集效应。
【非专利文献1】“Downlink Multiple Access Scheme for Evolved UTRA”、[online]、2005年4月4日、R1-050249、3GPP、[平成17年8月17日检索]、互联网URL:ftp://ftp.3gpp.org/TSG_RAN/WG1_RL1/TSGR1_40bis/Docs/R1-050249.zip
【非专利文献2】“Physical Channel and Multiplexing in Evolved UTRA Downlink”、[online]、2005年6月20日、R1-050590、3GPP、[平成17年8月17日检索]、互联网URL:ftp://ftp.3gpp.org/TSG_RAN/WG1_RL1/R1_Ad_Hocs/LTE_AH_JUNE-05/Docs/R1-050590.zip
【非专利文献3】“Intra-Node B Macro Diversity Using SimultaneousTransmission with Soft-combining in Evolved UTRA Downlink”、[online]、2005年8月29日、R1-050700、3GPP、[平成17年10月6日検索]、互联网<URL:ftp://ftp.3gpp.org/tsg_ran/WG1_RL1/TSGR1_42/Docs/R1-050700.zip>。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终端的位置、分配给该终端的空隙,无法充分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的情况。
本发明的发送机,通过多个天线发送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机具有:发送部,对于所输入的信号,根据通信时间段切换相对于向至少一个所述天线的输出的初始相位的大小,提供初始相位,并且按成为输出目标的每个所述天线以及每个通信时间段、或者每个通信频率,提供延迟;和品质信息接收部,从该通信对方的终端获得由所述发送部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品质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按每个组块提供所述初始相位以及所述延迟,所述组块是将规定长度的时间段的由所有通信频率构成的帧在频率方向以及时间方向上划分而得到的。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具备调度部,根据所述发送部所提供的所述初始相位以及所述延迟的调度,对每个组块分配所述终端。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为了对所述各组块提供最佳的分集效应,因而改变所述延迟的大小。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从预先设定的多种延迟的大小中选择所述延迟的大小。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效应是频率分集效应和多用户分集效应中的其中之一,提供频率分集效应的组块的所述延迟的大小比提供多用户分集效应的组块的所述延迟的大小更大。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块属于提供频率分集效应的区域或者提供多用户分集效应的区域;所述发送部使所述初始相位的大小在属于所述提供频率分集效应的区域的所有组块中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块包含作为接收品质评价用的信号的导频信号和作为数据传送用的信号的公共数据信号,对一个所述组块提供的所述初始相位以及所述延迟的大小在所述组块内的所述导频信号和所述公共数据信号中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部具有:优先级确定部,对从所述各终端通知的所述接收品质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各终端的优先级;和组块分配部,根据所述优先级,对所述各终端分配所述组块。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确定部中作为对象的组块的初始相位与所述组块分配部中作为对象的组块的初始相位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确定部中作为对象的组块的延迟的大小与所述组块分配部中作为对象的组块的延迟的大小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部按每个所述帧,集中进行对所述帧内的所述组块分配所述终端的处理,所述发送部使对所述帧内位于相同位置的组块提供的初始相位或者延迟的大小在所有所述帧中相同。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使所述初始相位或者所述延迟的大小在规定时间周期下成为相同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部被通知来自所述终端的接收品质信息后,根据该接收品质信息,对所述终端分配规定时间即往返时间后的通信时间段,所述时间周期是所述往返时间的自然数分之一的长度。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所述发送部,对于向第n个所述天线进行输出且用频率与第0个子载波相差fm的子载波进行发送的所述信号,提供2πfm·nT的相位旋转作为所述延迟,其中T是规定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根据取得的所述接收品质信息,确定按每个所述组块提供的所述初始相位的大小。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根据取得的所述接收品质信息,确定提供相同大小的初始相位的组块的数量。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从预先设定的多种初始相位的大小中选择所述初始相位的大小。
另外,本发明的发送机在上述的发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对于向第n个所述天线输出的所述信号,提供Φn的相位旋转作为所述初始相位,在相同的时间及通信频率下所述Φn与作为相对于第0个所述天线的初始相位提供的相位旋转Φ0之差,取K种数值之一,所述K种数值分别是2πk/K,其中K是自然数,k的取值是k=0、1、2、...、K-1。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发送机具有如下优点:发送部对所输入的信号,根据通信时间段切换相对于向至少一个天线的输出的延迟的大小,提供初始相位,因而,在时间轴方向上也可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可得到良好的多用户分集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发送机1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延迟特征曲线(profile)的图。
图2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递函数的图。
图3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延迟特征曲线的图。
图3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递函数的图。
图3C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传递函数的图。
图4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最大延迟时间的图。
图4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4A的最大延迟时间与频率变动的关系的图。
图5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最大延迟时间的图。
图5B是表示同实施方式中的图5A的最大延迟时间与频率变动的关系的图。
图6A是从第1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天线对同一信号不提供延迟而发送时的说明图。
图6B是表示图6A中的无线接收机9的接收功率的频率分布的图。
图6C是表示图6A中的无线接收机10的接收功率的频率分布的图。
图7A是从第1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天线对同一信号按每个天线提供不同的延迟而发送时的说明图。
图7B是表示图7A中的无线接收机9的接收功率的频率分布的图。
图7C是表示图7A中的无线接收机10的接收功率的频率分布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组块内的信号结构的图。
图9是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多个(3个)终端正在进行通信时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12的多用户分集区域下的传递函数C11和频率分集区域下的传递函数C12和组块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14的多用户分集区域下的传递函数C21和频率分集区域下的传递函数C22和组块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12的组块K1到组块K4的传递函数的图。
图13是表示按每个空隙每切换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初始相位时的传递函数和组块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切换了用于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的区域和用于得到频率分集效应的区域中的初始相位时的接收电平的变动的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12的各组块中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的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13的各组块中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的示例的图。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终端14的各组块中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的示例的图。
图18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针对相位p1、对终端12到终端14赋予优先级的示例的图。
图18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针对相位p2、对终端12到终端14赋予优先级的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18所示的带优先级的情况下的调度的示例的图。
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18所示的带优先级的情况下的调度的示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对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各初始相位的组块数的比率进行自适应控制时的组块的结构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初始相位的切换的情形的图。
图2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接收电平的时间变动与调度的往返时间RTT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2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终端12和终端13的接收电平变动的示例的图。
图2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按每个组块采用了不同初始相位时的调度的示例的图。
图26是表示两个信号的相位差和合成信号的复振幅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切换使用四种初始相位时的频率特性和组块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9是说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调度器部19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MCS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3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发送电路部21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发送电路部21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3是表示从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发送机向无线接收机发送的信号的时间与频率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34是表示从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发送机向无线接收机发送的信号的时间与频率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符号说明
1...无线发送机
2、3、4...发送天线
5、6...延迟器
7...无线接收机
8...无线发送机
9、10...无线接收机
11...基站装置
12、13、14...终端
15...PDCP部
16...RLC部
17...MAC部
18...物理层部
19...调度器部
20...发送电路控制部
21...发送电路部
22...接收电路部
23...射频变换部
24、25、26...天线
110x、110y...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
111...纠错编码部
112...调制部
120...导频信号生成部
130...子载波分配部
140a、140b、140c...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
141...相位旋转部
142...IFFT部
143...并行串行变换部
144...GI附加部
145...滤波器部
146...D/A变换部
210x、210y...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
211...纠错编码部
212...调制部
213...子载波分配部
214...IFFT部
215...并行串行变换部
216...循环延迟附加部
220...导频信号生成部
230a、230b、230c...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
231...合成部
232...GI附加部
233...滤波器部
234...D/A变换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面,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无线发送机1所发送的信号经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无线接收机7的概略图。无线发送机1具有多个发送天线2~4,对提供给各个天线的信号分别提供不同的延迟时间0、T、2T,并且从各发送天线2~4发送该信号。无线接收机7接收从无线发送机1发送的信号。须指出的是,图1中作为一例说明了无线发送机1具备3个发送天线2~4的情况。如果将此处说明的多个发送天线假设为移动电话等的作为基站设备的无线发送机中所搭载的发送天线,则可以假设同一扇区内、同一基站内不同的扇区间、不同的基站间的三种天线。这里作为一例说明在同一扇区内设置的情况,但是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另外,假设图中的延迟器5、6提供延迟时间T、从而如上所述那样对发送天线3提供延迟时间T,对发送天线4提供延迟时间2T。
图2是表示经延迟时间不同的多个(3个)传播路径而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延迟特征曲线和传递函数的图。图2A示出了从时间(横轴)和功率(纵轴)的方式表示发送信号经多个延迟时间的不同的传播路径而到达无线接收机的情形的延迟特征曲线。如图2A所示,瞬时的延迟特征曲线具有2T+dmax的最大延迟波,与从各发送天线发送同一信号的情况相比,最大延迟波非常大。须指出的是,dmax表示电波从发送天线达到接收天线时最早到达的传播路径、与最晚到达的传播路径的到达时间差。
图2B中示出了对图2A的延迟特征曲线进行频率变换而从频率(横轴)和功率(纵轴)的方式表示的传递函数。这样,延迟特征曲线中最大延迟时间2T+dmax增大是意味着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加快。从而,如图2B所示,分别以扩展比4对数据D1、D2进行扩展后,分配子载波。须指出的是,在无线发送机1侧,根据该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最好控制扩展率或者纠错码的编码率、上述方法中,在无线发送机1侧已知延迟时间2T,因此,可与传播路径的频率变动无关地确定扩展率或者纠错码的编码率。
另一方面,当想要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时,最好瞬时的延迟特征曲线中的最大延迟时间2T+dmax不要太大。图3是表示经延迟时间的不同的多个传播路径而到达无线接收机的信号的延迟特征曲线和传递函数的图。图3A示出了从时间(横轴)和功率(纵轴)的方式表示发送信号经多个(3个)的延迟时间的不同的传播路径而到达无线接收机的情形的延迟特征曲线。图3B示出了用户u1所使用的无线接收机中的传递函数。另外,图3C示出了用户u2所使用的无线接收机中的传递函数。用户u1和用户u2中由于无线接收机的位置不同,因此瞬时的传递函数不同。也就是说,假设图3B、图3C的左侧的区域为频率信道b1、右侧的区域为频率信道b2,则对用户u1而言频率信道b2的品质更好,对用户u2而言频率信道b1的品质更好。从而,用户u1以频率信道b2发送数据D1~D4。用户u2以频率信道b1发送数据D1~D4。
这样,如果在某瞬间利用按每个频率信道的品质差,则按每个频率信道而不同的用户进行通信,从而可得到提高传送効率的多用户分集效应。然而,如果最大延迟时间2T+dmax过大,则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变快,上述频率信道1与频率信道2之间的品质差变小。从而,为了得到充分的多用户分集效应,如图3A所示,重要的是对最大延迟时间2T+dmax取小值。
图4、图5是表示最大延迟时间(n-1)T和频率变动的关系的图。如图4A所示,当两个入射波w31、w32的到达时间差为(n-1)T时,此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为如图4B所示。也就是说,功率(纵轴)的振幅的下降的间隔为F=1/(n-1)T。另外,如图5A所示,即使在存在多个延迟波w41~w42时,当最早到达的入射波w41与最晚到达的延迟波w43之间的到达时间差为(n-1)T时,如图5B所示,功率(纵轴)的振幅的下降的频率间隔仍为F=1/(n-1)T。
然而,在想要得到频率分集效应时和想要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时,如上所述,由于适当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不同,因此在想要得到频率分集效应的情况下,当将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设为用户进行通信时所确保的以频率轴和时间轴来规定的基本区域即组块的带宽Fc时,通过设定为(n-1)T>1/Fc,可得到容易获得频率分集效应的环境。相反,在想要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时,当将发送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n-1)T设为组块的频率带宽Fc时,通过设定为(n-1)T<1/Fc,可得到容易获得多用户分集效应的环境。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设为(n-1)T<1/Fc的情况也包括(n-1)T=0的情况。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以T的n-1倍来表示对各发送天线附加的延迟时间,而认为T固定,但是也可以按每个天线改变T。另外,在想要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时,也可以取代设定为(n-1)T<1/Fc的方式,而通过减少信号的发送中利用的发送天线数,来减少最大延迟时间。
如上所述,根据通过频率分集来发送发送信号、还是通过多用户分集来发送发送信号(根据设定为(n-1)T>1/Fc、还是设定为(n-1)T<1/Fc),由此不会受到传播路径的状态的影响,可得到频率分集效应、多用户分集效应。
须指出的是,通过频率分集进行发送、还是通过多用户分集进行发送,可以根据进行发送的信号的种类(导频信号、控制信号、广播/多播信号等)、无线接收机的移动速度(移动速度快时频率分集、慢时多用户分集)等进行切换。
图6A~图6C是从无线发送机8的多个天线对同一信号不提供延迟时间而发送时的说明图。如图6A所示,如果考虑到设置有多个(3个)并列排列的、在水平方向上无指向性的发送天线的无线发送机8的情况,如图6A所示的椭圆所示那样产生波瓣e11、e12,因此既存在如无线接收机9那样接收信号在整个频带上以高的接收电平接收的方向(参照图6B)、也存在如无线接收机10那样接收信号在整个频带上以低的接收电平接收的方向(参照图6C)。
图7A~图7C是从无线发送机8的多个发送天线对同一信号提供不同的延迟时间而发送时的说明图。如图7A所示,如果考虑到设置有多个(3个)并列排列的、在水平方向上无指向性的发送天线的无线发送机8的情况,则在考虑窄频带时如图6A所示的椭圆那样产生波瓣e21~e26,因此,在接收信号中产生接收电平高的频带和低的频带,而可以使平均的接收信号电平不会依赖于方向而大致一定,因此,在无线接收机9中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参照图7B)和无线接收机10中的信号的接收电平(参照图7C)的双方中可得到大致同样的品质。从而,对无线发送机8的每个发送天线提供不同的延迟时间的发送信号的方法也可以弥补以图6说明的从多个发送天线发送同一信号时的缺点。
图8表示组块内的信号结构。详细描述了图1的组块K1内的信号结构,在本示例中组块K1由在19个频率方向(横轴方向)上配置的子载波s1~s19、在4个时间方向(纵轴)上配置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sm构成。另外,斜线部分P1~P10是传送共通导频信号(CPICH:Common Pilot Channel)的共通导频信道,传送解调时的测定伝播路推定以及接收信号品质等中使用的信号。除了该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以外的部分是用于传送数据传送用的信号即公共数据信号的公共数据信道。须指出的是,所述结构在组块K1~20中采用相同结构。
接下来,如图9所示,考虑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机即基站装置11的周边配置有终端12、终端13、终端14,各自与基站装置11进行通信的状况。基站装置11由3个扇区SC1~SC3构成,在各个扇区中具有多个(例如3个)的发送天线。也就是说,考虑所述3个终端与某一个扇区SC1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面进行说明。
在图10的上方,横轴取频率、纵轴取功率,从上往下示出了所述多用户分集区域中观测的传递函数C11和所述频率分集区域中观测的传递函数C12。须指出的是,在图10中示出了图9的终端12中观测的传递函数作为C11、C12。
另外,在图10的下方,横轴取频率、纵轴取时间,与图1同样,示出了将K1~K20的组块适当地分配给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须指出的是,图10中假设将各个组块分成由组块K1、K5、K9、K13、K17构成的群组L11、由组块K2、K6、K10、K14、K18构成的群组L12、由组块K3、K7、K11、K15、K19构成的群组L13、由组块K4、K8、K12、K16、K20构成的群组L14,将群组L11和群组L13预先分配给多用户分集区域、将群组L12和群组L14预先分配给频率分集区域。
从而,在终端12中如果采用群组L11中包含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CPICH计算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则可观测传递函数C11的频带f1的区域。同样,如果采用群组L12中包含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CPICH计算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则可观测传递函数C12的频带f2的区域;如果采用群组L13中包含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CPICH计算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则可观测传递函数C11的频带f3的区域;如果采用群组L14中包含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CPICH计算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则可观测传递函数C12的频带f4的区域。须指出的是,上述的将组块K1~K20分成群组L11~L14、并且分配给多用户分集区域和频率分集区域的状况,既考虑系统的设计时固定且不改变的情况,也考虑根据容纳的终端的状况(终端数、高速移动终端的数、信息传送量)来动态变化的情况。
接着,图11示出了图9的终端14中观测的传递函数和组块的分组情形。在图11的上方,与图10同样,横轴取频率、纵轴取功率,从上往下示出了所述多用户分集区域中观测的传递函数C21和所述频率分集区域中观测的传递函数C22。须指出的是,观测传播路径的位置与图10不同,因此,对传递函数C21、C22而言,观测与图10所示的传递函数C11、C12不同的传递函数。
另外,在图11的下方,与图10同样,横轴取频率、纵轴取时间,与图1同样,示出了将K1~K20的组块适当地分配给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须指出的是,图11中与图10同样,假设将各个组块分成由组块K1、K5、K9、K13、K17构成的群组L11、由组块K2、K6、K10、K14、K18构成的群组L12、由组块K3、K7、K11、K15、K19构成的群组L13、由组块K4、K8、K12、K16、K20构成的群组L14,将群组L11和群组L13预先分配给多用户分集区域、将群组L12和群组L14预先分配给频率分集区域。
从而,在终端14中如果与图10情况同样地采用群组L11中包含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CPICH计算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则可观测传递函数C21的频带f1的区域。同样,如果采用群组L12中所包含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CPICH计算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则可观测传递函数C22的频带f2的区域,如果采用群组L13中所包含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CPICH计算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则可观测传递函数C21的频带f3的区域,如果采用群组L14中所包含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CPICH计算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则可观测传递函数C22的频带f4的区域。
从而,当作为从各终端向基站通知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ChannelQuality Indicator)中所包含的信息,发送了每个组块的接收信号品质等的情况下,如果是终端12,则在基站中对群组L11和群组L13、也就是传递函数C11的频带f1和传递函数C11的频带f3中哪一方的接收信号品质更好进行比较的结果,基站将群组L11(或者f1)分配给终端12,并发送信号。
同样,如果是终端14,则在基站中对群组L11和群组L13、也就是传递函数C21的频带f1和传递函数C21的频带f3中哪一方的接收信号品质更好进行比较的结果,基站将群组L13(或者频带f3)分配给终端14,并发送信号。
由此,当在基站中按每个频率分集区域、多用户分集区域,对每个发送天线附加不同的延迟时间的情况下,预先确定频率分集区域、多用户分集区域,对其中所包含的共通导频信号也附加所述不同的延迟时间,根据来自终端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进行调度,从而也能够对各终端分配适当的组块,并可得到充分的多用户分集效应。
下面,说明对来自至少一个天线的发送信号的初始相位,以每个在时间轴上空隙(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或者按多个空隙的每一个,改变的情况。
图12表示图10中的组块K1到组块K4的终端12的实际的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组块K1和组块K3,群组L11和群组L13、即采用了用于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的延迟时间,因此在频带f1和频带f3下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的间距大。另一方面,组块K2和组块K4,群组L12和群组L14、即采用了用于得到频率分集效应的延迟时间,因此在频带f2和频带f4下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的间距比频带f1、频带f3更小。
终端12以外的终端中的传播路径的传递函数也同样在频带f2和频带f4下频率变动的间距比频带f1、频带f3更小,如上所述,多路径的相位差因终端的位置而不同,所以,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的最高点(upper peak)和最低点(lower peak)的位置因各个终端而不同。
图13示出了在时间轴上按每个空隙对从至少一个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初始相位进行切换的情形。须指出的是,下面说明交替切换两种初始相位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只要初始相位的种类为两种或者超过两种的数便可应用。
如图13的下方的图所示,组块K1到组块K4和组块K9到组块K12,设初始相位为第1相位p1,组块K5到组块K8和组块K13到组块K16,设初始相位为第2相位p2。
此时,设终端12中的初始相位为相位p1时的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和设终端12中的初始相位为相位p1时的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成为如图13的上部的图所示的频率特性。根据发送信号的初始相位,基于多路径干扰的传递函数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移位。
如上所述,根据各组块中所插入的共通导频信号来测定传播路径推定以及接收信号品质等,但是各组块的共通导频信号也会受到多路径干扰,因此,接收信号品质因初始相位而不同的。当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的速度慢时,如果按每个空隙交替地切换如图13所示的两种初始相位,则可按每个空隙交替地观测如图13所示的两种频率特性。
如果改变初始相位,则提供用于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的延迟时间的区域与提供用于得到频率分集效应的延迟时间的区域和的接收电平(接收信号品质)的变动不同。图14示出了提供用于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的延迟时间的区域即频带f1和提供用于得到频率分集效应的延迟时间的频带f2的接收电平变动的一例。与图13所示的同样,组块K1、K2、K9、K10的初始相位是相位p1,而组块K5、K6、K13、K14的初始相位是相位p2。
在频带f1下,为了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采用了小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所产生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的间距,与频带f1相比较大。在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时以及设为相位p2时,传递函数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会移位,在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的间距较大的频带f1下,根据最高点处于主导地位还是最低点成为主导地位,而平均的接收功率大不相同。因此,如图14的左图所示,每当切换初始相位时,接收电平大幅变动。须指出的是,当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缓慢时,采用了相同的初始相位的组块K1和组块K9的接收电平中不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还可以说,在组块K5和组块K13中也同样。
另一方面,在频带f2下为了得到频率分集效应采用了大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所产生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变动的间距相对于频带f1小。在该情况下,也会因改变初始相位而传递函数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移位,区域内所包含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数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动,因此,平均的接收功率也几乎不会发生变动。因此,如图14的右图所示,即使切换初始相位,接收电平的变动也很小。
即、通过在时间上切换初始相位,在采用尤其大的延迟时间的组块中,可查找接收电平更高的初始相位。
另外,由于因终端而传播路径环境不同,因此接收电平增大的初始相位不同。图15至图17示出了请求分配多用户分集用组块的三种终端(图9中的终端12、终端13、终端14)中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的一例。须指出的是,接收电平越大,可以请求越高的传送速率。
在图15的上方的图中示出了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时以及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2时的、终端12中的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如果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则频带f1、频带f3(即组块K1、K3、K9、K11)中不存在最低点,因此如图15的下方的图所示那样传送速率报告值CQI较大。另一方面,如果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2,则频带f1、频带f3(即组块K5、K7、K13、K15)中存在最低点,因此,与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情况相比,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更小。
在图16的上方的图中示出了设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时以及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2时的、终端13中的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如果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则组块K1、K3、K9、K11中存在最低点,因此,如图16的下方的图所示那样传送速率报告值CQI小。另一方面,如果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2,则组块K5、K7、K13、K15中不存在最低点,因此,与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情况相比,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更大。
在图17的上方的图中示出了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时以及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2时的、终端14中的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倾向类似于终端12,因此,如图17的下方的图所示那样传送速率报告值CQI的倾向也接近终端12的值。即、组块K1、K3、K9、K11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比组块K5、K7、K13、K15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更大。
如果使初始相位固定,则任一个终端短暂地维持接收电平小的状态,因此请求低的传送速率,结果,吞吐量就会下降。例如,如果考虑将初始相位固定在相位p1的情况,则终端12和终端14维持接收电平良好的状态,但是终端13维持接收电平不良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将初始相位固定在p2的情况,则终端13维持接收电平良好的状态,但是终端12和终端14维持接收电平不良的状态。
通过在时间上切换初始相位,可以解决此问题。下面说明在时间上切换初始相位时的基站调度。须指出的是,这里,说明在时间轴上循环切换初始相位的情况。
各终端向基站报告各组块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这里,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接收品质信息。在基站中根据这些报告值进行调度。这里,说明按每个帧进行调度的情况。帧是由连续的多个空隙构成的单位,包含规定长度的时间段的所有通信频率。
在基站中对从各终端报告的各初始相位中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取平均,在各初始相位中的各区域(频带)中、根据平均传送速率报告值CQI确定终端的优先级。图18示出了对终端12到终端14赋予优先级的情形。
图18A示出了初始相位为相位p1时的、频带f1和频带f3中的优先级。例如,组块K1和组块K9中的终端12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如图15所示,分别为10和10,因此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频带f1中的终端12的平均传送速率报告值CQI为10。同样,组块K1和组块K9中的终端13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如图16所示,分别为1和1,因此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频带f1中的终端13的平均传送速率报告值CQI为1;组块K1和组块K9中的终端14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如图17所示,分别为7和6,因此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频带f1中的终端14的平均传送速率报告值CQI为6.5。从而,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频带f1中的平均传送速率报告值CQI以高到底的顺序对终端赋予优先级时,按优先级高的顺序,依次为终端12、终端14、终端13。同样,在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频带f3中,按优先级高的顺序,依次为终端14、终端12、终端13。而且,如图18B所示,在初始相位为相位p2的频带f1中,按优先级高的顺序,依次为终端13、终端14、终端12,在初始相位为相位p2的频带f3中,按优先级高的顺序,依次为终端13、终端12、终端14。
图19示出了如图18A、图18B所示的优先级下的调度的一例。如上所述,这里,说明按每个帧进行调度的情况。在进行调度的帧中,假设从传送速率的合计值低的终端起依次分配组块。
第一循环是从终端12起依次进行分配。首先对终端12分配终端12的优先级最高的初始相位为相位p1且频带为频带f1的组块K1。接下来,对终端13分配终端13的优先级最高的初始相位为相位p2且频带为频带f3的组块K7。接下来,对终端14分配终端14的优先级最高的初始相位为相位p1且频带为频带f3的组块K3。这里,就对各终端所分配的组块中的平均传送速率的合计值而言,终端12为10、终端13为6、终端14为9.5。如果第一循环结束,则从平均传送速率的合计值小的终端起依次分配组块。于是,接下来对终端13分配终端13的优先级最高的初始相位为相位p2且频带为频带f3的组块K15。这里,终端13的平均传送速率的合计值是12,因此接下来对平均传送速率的合计值的最小的终端14分配终端14的优先级最高的初始相位为相位p1且频带为频带f3的组块K11。同样,对终端12分配组块K9,对终端13分配组块K5和组块K13。
在进行这种调度时,由于在终端间的传送速率之差变小,因此可以实现公平的调度。
图20示出了如图18所示的优先级下的按每个帧的调度的其他一例。在进行调度的帧中,按组块K1、K3、K5、K7、K9、...、K15的顺序,依次将组块分配给终端在。各组块中,依次分配优先级高的终端。此时,当将高优先级的终端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数据的分配已结束的情况下,分配优先级次高的终端。
组块K1,由于初始相位为相位p1且频带为频带f1,因此根据图18的优先级分配终端12。组块K3,由于初始相位为相位p1且频带为频带f3,因此根据图18的优先级分配终端14。这里,假设以终端14为发送目的地的数据已结束。接下来、组块K5,由于初始相位为相位p2且频带为频带f1,因此根据图18的优先级分配终端13。同样,对组块K7分配终端13,对组块K9分配终端12。在组块K11中优先级最高的终端是终端14,然而,如上所述那样由于以终端14为发送目的地的数据已结束,因此分配优先级次高的终端12。对组块K13根据图18的优先级分配终端13。这里,假设终端13为发送目的地的数据已结束。最后,在K15中优先级最高的终端是终端13,然而,由于以终端13为发送目的地的数据已结束,因此分配优先级次高的终端12。
在进行这种调度时,从优先级高的终端、即传送速率高的终端起依次分配,因此系统吞吐量提高。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按每隔两个空隙将初始相位的大小设定为相同值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初始相位的调度,对各终端分配组块。
以上例示了调度方法,但是也可以采用除此以外的调度。在该情况下,通过在时间上切换相位,在时间上传播路径变动变得很大,可得到防止接收电平不良的状况持续的効果。
这样,通过在时间上切换初始相位,可防止接收电平不良的状况持续。此外,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调度,对各终端可分配接收电平良好的组块。即、通过在时间上切换初始相位,接收电平的时间变动变得很大,因此可得到时间轴上的多用户分集效应。
这里,从因接收电平的时间变动变得很大而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这样的观点出发,说明了针对用于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的区域,在时间上切换初始相位的优点。然而,如上所述,在频率分集区域中由于切换初始相位的优点小,因此也可以仅对用于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的区域采用初始相位在时间上的切换,即使不区分频率分集区域/多用户分集区域而应用,可得到提高多用户分集的性能的効果。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频率方向上进行延迟时间的分组,而且初始相位在频率方向上恒定,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按帧内的每个组块来选择延迟时间,即使在同一时刻中按每个组块采用不同的初始相位,也可得到同样的効果。
另外,如图21所示,考虑根据来自各终端的接收电平报告值,来自适应控制采用各初始相位的组块数的比率。在图21的示例中采用了相位p1时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比采用了相位p2时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更大,因此使相位p1的比率较大。
这样,通过使报告了更高的接收电平报告值的初始相位的比率较大,可提高系统吞吐量。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按每个帧进行调度的情况,然而在本实施方式说明按每个空隙进行调度的情况。
图22示出了切换初始相位的情形。调度的延迟即往返时间(round triptimes)RTT时4个空隙。即、根据终端所接收的空隙来生成传送速率报告值CQI,向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机即基站通知传送速率报告值CQI,在基站中通过以该传送速率报告值CQI为基础的调度被分配到终端的空隙是从生成该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时所参照的空隙起第4个空隙。另一方面,在图22中初始相位的巡回切换的时间周期Tco是2个空隙。即、任意的空隙与该空隙的2个空隙后的空隙是同一初始相位。从而,时间周期Tco是往返时间RTT的2分之一。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时间周期Tco设定为往返时间RTT的自然数分之一,来切换初始相位。即、关注一个频率信道时,初始相位的种类的最大值是往返时间RTT的空隙数。
例如,图9的终端12如图22所示,测定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属于群组L11的组块K1和属于群组L13的组块K3的接收信号品质,计算出组块K1和组块K3中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向基站报告。基站基于所报告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进行同样设初始相位为相位p1的属于群组L11的组块K17和属于群组L13的组块K19的调度,并根据所报告的传送速率,对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后加以发送。组块K1和组块K17、以及组块K3和组块K19各自采用相同的初始相位和延迟时间,因此,当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较小时,接收信号品质不会大幅变动。因此,可实现有效的调度。
图23示出了接收电平的时间变动和调度的往返时间RTT的关系的一例。这里,仅仅示出了频带f1的情况,但是假设在其他频带中也同样进行调度。对终端12而言,与频带f1中采用了相位p1的情况相比,采用了相位p2时的接收电平更小。接收电平的大幅变动是因初始相位的切换而产生的,因此接收电平的大幅变动的周期依赖于初始相位切换周期。在该情况下,以2个空隙周期采用相位p1和相位p2,因此,接收电平也在2个空隙周期下大幅变动。根据各组块中的接收电平所计算出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用于4个空隙后的组块中的调度。
图24示出了终端12和终端13的接收电平变动的情形的一例。
终端13,与终端12相比,与基站之间的距离更大,因此,就平均的接收电平而言,终端12比终端13更大。然而,切换相位时按每个空隙的接收电平可能会反转。在图24所示的示例中,当初始相位为相位p1时,终端13的接收电平比终端12更小,另一方面,当初始相位为相位p2时,终端13的接收电平比终端12更大。就组块K1中的接收电平而言,终端12比终端13更大,因此对组块K1的终端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而言终端12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是更高的值。在采用此传送速率报告值CQI进行调度时,传送速率高的终端12的优先级更高,因此,对往返时间RTT后的组块K17分配终端12。组块K17,与组块K1同样采用相位p1,因此终端12的接收电平比终端13的接收电平高,从而能够满足必要错误率、且以高効率进行数据传送。同样,对基于组块K5所调度的组块K21分配终端13。其结果,对组块K21也可分配接收电平更高的终端。
这样,通过对初始相位以本实施方式中的规定时间周期Tco进行切换,使传递函数的时间变动变得很大。基于此初始相位切换的时间周期Tco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往返时间(调度的延迟)的4个空隙的2分之一即2个空隙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初始相位的调度,基站对各终端分配组块,因此可对各终端公平地分配组块。另外,由于分配给接收电平高的初始相位,因此在时间轴方向可得到多用户分集效应且可期待系统吞吐量的提高効果。
另一方面,在不考虑调度的往返时间RTT而进行初始相位的切换时,有可能根据采用了相位p1的组块中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进行采用了相位p2的组块中的调度。在该情况下,由于成为调度的基础的组块与作为调度对象的组块的初始相位不同,因此传播路径的传递系数的形状不同,有可能两者的接收信号品质大不相同。例如,当成为调度的基础的组块的接收信号品质良好且作为调度对象的组块的接收品质不良时,就会分配传播路径特性不良的终端,因此错误率增大。另外,当成为调度的基础的组块的接收信号品质不良且作为调度对象的组块的接收品质良好时,无法分配接收品质良好的终端,因此频率利用効率就会降低。
这样,通过将时间周期Tco设定为往返时间RTT的自然数分之一,从而通过切换初始相位而可得到系统吞吐量提高効果或者使终端的调度的公平度增大的効果的同时,可实现最佳的调度。另外,与第1实施例相比,以时间上短的周期进行调度,因此虽然运算量增大,但是可进行跟踪时间变动的调度。
以上,作为调度方法说明了分配传送速率报告值CQI高的终端的方法,但是通过采用比例公平(proportional fairness)法,进一步对各终端公平地分配组块。即、通过初始相位切换,传递函数的时间变动变得很大,因此对于传递函数的时间平均值的瞬时值的值也产生大幅变动。因此,与基站的距离非常远的平均接收电平小的终端也有可能对于传递函数的时间平均值的瞬时值的值变大,因此可得到分配机会。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频率方向上进行延迟时间的分组、且初始相位在频率方向上恒定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如图25所示,也可以按帧内的每个组块来选择延迟时间,即使在同一的时刻中按每个组块采用了不同的初始相位时,只要满足以组块为单位在调度的往返时间RTT周期下延迟时间以及初始相位的双方相同这样的条件,则可得到与上述同样的効果。
[第3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与初始相位的切换方法相关的具体例。图26示出了两个信号的相位差和合成信号的复振幅的关系的一例。当信号1与信号2的相位差为0时、即表示信号1和信号2的复振幅的矢量方向相同时,合成信号的振幅成为最大值。随着信号1和信号2的相位差逐渐增大,合成信号的振幅逐渐变小,当相位差为π的时成为最小值。进一步,如果相位差大于π则合成信号的振幅增大,当相位差为2π时再次成为最大值。
这样,两个信号的合成信号的振幅,相对于两个信号的相位差以2π的周期发生变动。例如,作为想要以2天线来在时间上切换四种初始相位时,使时间上的变动增大的方法,可考虑对天线间的初始相位差在0、π/2、π、3π/2的四种类型中切换的方法。
图27示出在时间上切换使用此四种初始相位的示例。每当使相位差变化π/2时,传递函数的最高点以及最低点的位置,每次移位最高点以及最低点的间距的4分之一,相位差成为π,则成为相位差为0时的传递函数的最高点的位置和最低点的位置逆转的频率特性。此外,如果相位差成为3π/2,则成为相位差为π/2时的传递函数的最高点的位置和最低点的位置逆转的频率特性。
一般,当切换使用n种初始相位时,采用0到每隔2π/n的2π(1-1/n)为止的n种相位差的初始相位,从而可以使各个初始相位的传递函数的最高点以及最低点的移位宽度均匀地最大化。
须指出的是,图27示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0、π/2、π、3π/2的顺序切换初始相位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另外,说明了初始相位在频率方向上恒定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满足以组块为单位在调度的往返时间RTT周期下延迟时间以及初始相位的双方相同的条件即可。例如,不是固定一个初始相位,而是对提供给2个天线的初始相位进行双方切换,第一个初始相位按0、π/2、π、3π/2的顺序进行切换,而第2个初始相位按0、π、2π、3π的顺序进行切换,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差值成为0、π/2、π、3π/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2个发送天线的情况,但是通过切换至少一个天线的初始相位,在采用超过2个以上发送天线的情况下也可得到同样的効果。
例如,考虑当采用4个发送天线时,也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切换其中一个天线的初始相位、或者对第1天线和第2天线的初始相位不进行切换而对第3天线和第4天线的初始相位按照使与第1天线和第2天线的初始相位和的相位差成为0、π/2、π、3π/2的顺序切换初始相位等各种切换方法。如果终端的接收电平的时间变动变大,则可得到如上所述的时间轴上的多用户分集效应。
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的初始相位的选择方法可适用于第1实施方式ゃ第2实施方式。
[第4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结构等在内,参照附图说明所述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图28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机即基站装置的结构。基站装置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部15、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部16、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Access Control)部17和物理层18。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部15接收IP分组,对其报头进行压缩(compress)等,并且向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LinkControl)部16传输,另外,为了使从无线链路控制RLC部16接收的数据成为IP分组的,对其报头进行解压缩(decompress)。
无线链路控制RLC部16将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部15接收的数据传输到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另一方面,将从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传来的数据传输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部15。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进行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处理、调度处理、数据的结合/分解、物理层部18的控制,将从无线链路控制RLC部16接受的数据传输到物理层部18,另一方面,将从物理层部18传来的数据传输到无线链路控制RLC部16。物理层部18基于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的控制,将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传来的传送数据变换为无线发送信号,并且向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转发无线接收信号。
另外,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具备:与基站进行通信的各终端;用于确定采用哪个分配组块进行通信的调度器19;和发送电路控制部20,基于从所述调度器19通知的组块的分配信息,采用子载波分配信息来控制发送电路部21,并且采用频率分集/多用户分集通知信号,与频率分集区域、多用户分集区域对应地控制天线间的最大延迟时间,此外,采用初始相位信息来控制各天线的初始相位(或者仅为天线间的初始相位差)。
另外,物理层部18具备:对通过发送电路控制部20的控制从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所通知的数据进行调制,并且向射频变换部23通知的发送电路部21;将从发送电路部传来的发送信号变换为射频信号,将由天线部24~26接收的接收信号变换为可在接收电路部22中处理的频带的频率变换部23;对来自射频变换部23的输出进行解调后,传给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的接收电路部22;将从频率变换部23传来的发送信号向无线空间发送,接收无线空间中的信号并输出到射频变换部23的天线部24~26。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部具备发送电路控制部20、发送电路部21、射频变换部23。
须指出的是,关于各个构成要素的详细的功能,除了调度器部19、发送电路控制部20以及发送电路部21以外,已记载在下述(1)的文献中。
(1)3GPP投稿:R2-051738、”Evolution of Radio Interface ProtocolArchitecture”、3GPP、TSGRANWG2AdHoc、R2-051738、2005年6月
接下来,详细地叙述所述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中调度处理的一例。如图28所示,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包括本实施方式中的调度部即调度器部19,调度器部19如图29所示,执行下述步骤:收集从各终端发送的传送速率报告值CQI中所包含的传送速率信息MCS的步骤T2;从传送速率高的终端起依次进行组块的分配的步骤T3;向发送电路控制部20通知所述步骤T3中所得到的组块的分配信息的步骤T4;如果预定发送下一帧(或者空隙)则返回到步骤T2,如果没有预定发送则进入步骤T6的步骤T5;结束调度器的处理的步骤T6。这里,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接收品质信息的传送速率信息是由构成本实施方式中品质信息接收部的射频变换部23、接收电路部22以及介质访问控制MAC部17取得,并通知给调度器部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从终端向基站通知传送速率信息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但是所述传送速率信息MCS具有表示某终端从基站接收的接收信号的品质的作用,因此除了所述传送速率信息MCS以外,也可以是平均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等可知接收信号的品质的信息。
另外,调度器部19的步骤T5中被通知了组块的分配信息的发送电路控制部20根据所述组块的分配信息,在发送下一帧时,采用子载波分配信息信号,对发送电路部22进行控制。
接下来,在图30中表示图29的传送速率信息MCS的一例。如图30所示,表的左端的传送速率信息MCS(1~10的序号)对应于调制方式以及纠错的编码率。换言之,传送速率信息MCS还对应于表右端的传送速率,传送速率信息MCS的序号越大,表示从终端请求越高的传送速率的通信。
接下来,图31示出了详细描述图29的发送电路部21的结构的图。如图31所示,发送电路部21包括:进行面向各用户的信号处理的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110x、110y;生成终端中传播路径推定等中使用的导频信号,并输入到子载波分配部130的导频信号生成部120;将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110x、110y输出以及导频信号生成部120输出分配给各子载波的子载波分配部130;进行按每个天线的信号处理的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140a、140b、140c。
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110x包括:进行发送数据的纠错编码的纠错编码部111;针对纠错编码部输出,进行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等调制处理的调制部112。
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110x、110y的输出在根据从发送电路控制部20(参照图28)通知的子载波分配信息对适当的子载波进行分配的子载波分配部130中,被分配到适当的子载波后,输出到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140a、140b、140c。另外,此时子载波分配部130还具有对图31所示的共通导频信道的位置(子载波)分配导频信号生成部120输出的功能。
在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140a中将子载波分配部130的输出输入到相位旋转部141,对每个子载波进行相位旋转θm的乘法运算,输出到IFFT部(傅立叶反变换部)142。接下来,包括:将IFFT部142的输出进行并行串行变换的并行串行变换部143;对于并行串行变换部143的输出附加保护间隔的GI附加部144;从GI附加部144的输出中只提取所期望频带的信号的滤波器部145;对滤波器部145的输出进行数字/模拟变换的D/A变换部146。另外,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140b、140c也采用同样的结构,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140a、140b、140c的输出各自通过进行射频的频率变换的射频变换部23(参照图28),输出到天线24、天线25、天线26(参照图28),作为无线信号加以发送。
须指出的是,假设相位旋转部141中附加相位旋转时的相位旋转为θm=2πfm·(n-1)T+Φ。其中,fm是第0个子载波和第m个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以fm=m/Ts来表示。另外,Ts表示OFDM符号的符号长度(时间)。(n-1)T表示相对于第一个天线的第n个天线中的循环延迟时间的大小。此循环延迟时间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延迟。此外,Φ是初始相位。另外,由于特定的子载波在某组块中使用、也就是频率分集区域或者多用户分集区域的某一方中使用,因此从控制发送电路部21的发送电路控制部20(参照图28)利用频率分集/多用户分集通知信号通知频率分集区域或者多用户分集区域中使用的情况,基于此改变上述延迟时间T。另外,用于一个或者多个空隙每一个或者组块每一个中应用的初始相位也被从控制发送电路部21的发送电路控制部20(参照图28)通知的初始相位控制信号所控制,基于此信号,一个或者多个空隙每一个或者组块每一个的初始相位Φ被切换。
在图31中描述了用户数2、天线数3的情况,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结构。
另外,当按每个天线发送被掺杂了按每个天线、按每个扇区、按每个基站确定的特定的扰码的信号时,在天线端不能简单地视为只延迟了其他天线的信号,但是这种情况也包含于本实施方式以及所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延迟的范畴内。
[第5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4实施方式中的发送电路部21的结构的另一例。图32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相关的发送电路部21的模块结构。发送电路部21包括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210x、210y、导频信号生成部220、以及进行按每个天线的信号处理的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230a、230b、230c。
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210x包括:进行发送数据的纠错编码的纠错编码部211;对纠错编码部输出进行QPSK、16QAM等调制处理的调制部212;基于从上位层通知的子载波分配信息,对适当的子载波分配分配调制部212的输出的子载波分配部213;对子载波分配部213的输出进行频率时间变换的IFFT(傅立叶反变换)部214;对IFFT部214的输出进行并行串行变换的并行串行变换部215;对并行串行变换部215输出按每个天线附加不同的延迟的循环延迟附加部216。须指出的是,来自循环延迟附加部216的输出分别输出到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230a、230b、230c。此外,假设循环延迟附加部216通过从控制发送电路部21的发送电路控制部20(参照图28)通知的频率分集/多用户分集通知信号以及初始相位信息,按每个天线提供分别不同的延迟以及初始相位。对于细节,与前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相同。
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230a包括:通过对从每个用户信号处理部210x、210y输出到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230a的信号进行合并来合成,进一步对导频信号生成部中所生成的导频符号进行复用的合成部231;对合成部231的输出附加保护间隔(GI)的GI附加部232;从GI附加部232输出中只提取所期望频带的信号的滤波器部233;对滤波器部233的输出进行数字/模拟变换的D/A变换部234。另外,假设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230b、230c也采用同样的结构,并且假设每个天线信号处理部230a、230b、230c的输出各自通过进行射频的频率变换的射频变换,输出到天线24、天线25、天线26(参照图28),作为无线信号加以发送。
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本实施方式中也叙述了用户数2、天线数3的情况,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结构。
另外,当按每个天线发送被掺杂了按每个天线、按每个扇区、按每个基站确定的特定的扰码的信号时,在天线端不能简单地视为只延迟了其他天线的信号,但是这种情况也包含于本实施方式以及所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延迟的范畴内。
须指出的是,就初始相位以及延迟而言,在第4实施方式中是由相位旋转部141来提供,而在第5实施方式中是由循环延迟附加部216来提供,发送电路部21中配备相位旋转部和循环延迟附加部,初始相位可以由相位旋转部来提供,延迟可以由循环延迟附加部来提供。同样,初始相位可以由循环延迟附加部来提供,延迟可以由相位旋转部来提供。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地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还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发送机可适用于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装置中。

Claims (46)

1.一种发送控制方法,采用将规定长度的时间段的由所有通信频带构成的帧在频率方向以及时间方向上划分而得到的组块、通过多个天线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在所述发送控制方法中,
对于提供给各个天线的数据赋予基于循环延迟的不同延迟时间,并且
从预先设定的多种初始相位的大小中选择初始相位,并按每个所述组块赋予所述初始相位,从而在时间方向上对所述初始相位进行切换或者在频率方向上对所述初始相位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所述初始相位,所述初始相位按照在时间方向上相邻的每个所述组块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所述初始相位,所述初始相位按照在频率方向上相邻的每个所述组块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所述初始相位,所述初始相位有规则地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所述初始相位,所述初始相位有规则地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所述初始相位,所述初始相位循环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所述初始相位,所述初始相位循环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
13.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14.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15.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16.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17.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18.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19.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20.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21.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22.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23.一种发送机,用于发送数据,该发送机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发送数据。
24.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25.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26.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27.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28.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29.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30.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31.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32.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33.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34.一种基站装置,向移动台发送数据,该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来发送数据。
35.一种通信系统,由基站和移动台构成,所述基站采用将规定长度的时间段的由所有通信频带构成的帧在频率方向以及时间方向上划分而得到的组块、采用多个天线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所述移动台接收从所述基站发送的数据,
所述基站具备发送部,该发送部对于提供给各个天线的数据赋予基于循环延迟的不同延迟时间,并且
该发送部从预先设定的多种初始相位的大小中选择初始相位,并按每个所述组块赋予所述初始相位,从而在时间方向上对所述初始相位进行切换或者在频率方向上对所述初始相位进行切换,并且发送所述数据,
所述移动台具备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所述初始相位按照在时间方向上相邻的每个所述组块变化,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所述初始相位按照在频率方向上相邻的每个所述组块变化,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38.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所述初始相位有规则地变化,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所述初始相位有规则地变化,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所述初始相位循环变化,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所述初始相位循环变化,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42.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44.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46.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对所述数据赋予彼此的相位差为π的初始相位之后进行发送,并且
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数据。
CN2009101713927A 2005-12-20 2006-12-19 发送机 Active CN1016741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66590 2005-12-20
JP2005366590 2005-12-20
JP2005366590 2005-12-2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29273A Division CN101375525B (zh) 2005-12-20 2006-12-19 发送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121A CN101674121A (zh) 2010-03-17
CN101674121B true CN101674121B (zh) 2013-10-30

Family

ID=3818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13927A Active CN101674121B (zh) 2005-12-20 2006-12-19 发送机
CN201210021426.6A Active CN102594422B (zh) 2005-12-20 2006-12-19 发送控制方法、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站
CN2006800529273A Active CN101375525B (zh) 2005-12-20 2006-12-19 发送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1426.6A Active CN102594422B (zh) 2005-12-20 2006-12-19 发送控制方法、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站
CN2006800529273A Active CN101375525B (zh) 2005-12-20 2006-12-19 发送机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4) US8224263B2 (zh)
EP (4) EP2439861B1 (zh)
JP (3) JP5068668B2 (zh)
CN (3) CN101674121B (zh)
AT (1) ATE554538T1 (zh)
DK (1) DK2120365T3 (zh)
EA (3) EA012005B1 (zh)
ES (1) ES2382933T3 (zh)
HK (2) HK1136706A1 (zh)
PL (1) PL2120365T3 (zh)
PT (1) PT2120365E (zh)
WO (1) WO20070728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5520B2 (en) 2002-03-01 2004-08-31 Cogn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diversity using equal power joint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US6862456B2 (en) * 2002-03-01 2005-03-01 Cogni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range for multica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439861B1 (en) * 2005-12-20 2013-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tter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8400998B2 (en) * 2006-08-23 2013-03-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8047686A1 (fr) * 2006-10-13 2008-04-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et de réception radio à multiporteuse,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radio à multiporteuse,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radio à multiporteuse et programme
CN101779428A (zh) * 2007-08-14 2010-07-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接收装置和数据取得方法
US8411646B2 (en) 2007-11-20 2013-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uplink scheduling
US8160007B2 (en) 2007-11-20 2012-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uplink scheduling
US8547857B2 (en) * 2007-11-20 2013-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uplink scheduling
US8160602B2 (en) 2007-11-20 2012-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uplink scheduling
US9917359B2 (en) 2008-03-05 2018-03-13 Ethertronics, Inc. Repeater with multimode antenna
US9761940B2 (en) 2008-03-05 2017-09-12 Ethertronics, Inc. Modal adaptive antenna using reference signal LTE protocol
US9590703B2 (en) * 2008-03-05 2017-03-07 Ethertronics, Inc. Modal cognitive diversity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748637B2 (en) 2008-03-05 2017-08-29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and method for steering antenna beam direction for wifi applications
JP5167097B2 (ja) * 2008-12-03 2013-03-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信号生成装置及び信号生成方法
KR101530201B1 (ko) * 2009-03-03 2015-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간섭 제어 방법 또는/및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을 적용하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신호 전송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8351404B2 (en) * 2009-09-25 2013-01-08 Nigel Iain Stuart Macra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accesses to a communications channel
CA2802654C (en) * 2011-02-18 2018-12-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of signal generation and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CN102196542B (zh) * 2011-05-27 2014-06-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190084B (zh) * 2011-10-28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双工通信装置和方法
US10082568B1 (en) * 2013-01-22 2018-09-25 Hoyt Mac Layson, JR. Detailed description
US9369252B2 (en) 2013-01-25 2016-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phase discontinuity and sequence initialization
KR102323130B1 (ko) * 2013-11-27 2021-11-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 기반 오픈-루프 mimo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06629B1 (ko) * 2016-01-25 2017-02-16 주식회사 이노와이어리스 Mimo-ofdm 송신기에 대한 파워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WO2024030069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音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3494A (zh) * 2002-11-27 2004-06-09 �Ҵ���˾ 多用户检测方法和多用户接收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61946A (ja) * 1985-05-15 1986-11-20 Fumio Ikegami デイジタル通信方式
US4726038A (en) * 1985-01-22 1988-02-16 Fumio Ikegami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740688B2 (ja) * 1985-12-26 1995-05-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信号伝送方法
JPH0834631B2 (ja) 1989-12-28 1996-03-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5513176A (en) 1990-12-07 1996-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JP3577754B2 (ja) * 1994-09-09 2004-10-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DE69705356T2 (de) 1996-05-17 2002-05-02 Motorola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Gewichtung eines Uebertragungsweges
US6034987A (en) * 1996-12-17 2000-03-07 Ericsson Inc.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 received radio signal
US6160510A (en) 1997-07-03 2000-12-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elay line antenna arra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6131016A (en) * 1997-08-27 2000-10-10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a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E513656C2 (sv) * 1997-11-21 2000-10-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mottagning av radiosignaler med hjälp av antennlober
JP3732364B2 (ja) 1999-08-27 2006-0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チャネル推定方法
JP2001168777A (ja) 1999-12-06 2001-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6807145B1 (en) * 1999-12-06 2004-10-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iversity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JP4495288B2 (ja) * 2000-01-18 2010-06-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6377632B1 (en) * 2000-01-24 2002-04-23 Iospan Wireles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stochastic space-time/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JP4187377B2 (ja) 2000-02-23 2008-11-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送受信機及び電波放射方向制御方法
AU2001270832A1 (en) * 2000-07-14 2002-01-30 Ip.Access Ltd. Cellular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R2813465B1 (fr) * 2000-08-29 2005-04-08 Mitsubishi Electric Inf Tech Methode d'estimation conjointe de canal et de direction d'arrivee
US6842487B1 (en) * 2000-09-22 2005-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yclic delay diversity for mitigat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n OFDM systems
KR100353641B1 (ko) 2000-12-21 2002-09-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기지국 전송 안테나다이버시티 장치 및 방법
US7440509B2 (en) * 2001-06-21 2008-10-2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averag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08655B2 (ja) 2001-09-14 2009-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DE60217464T2 (de) * 2002-02-07 2007-11-15 Mitsubishi Denki K.K. Kanal- und Verzögerungsschätzung in Mehrträgersystemen
US7529177B2 (en) * 2002-08-28 2009-05-05 Agere Systems Inc. Dithering scheme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for OFDM systems
KR100605860B1 (ko) * 2003-01-09 2006-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4개의 송신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US7406335B2 (en) 2003-01-13 2008-07-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s with deterministic phase differences
JP2004320168A (ja) * 2003-04-11 2004-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方法
EP1469613A1 (de) * 2003-04-16 2004-10-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Sender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in einem Mehrträgersystem über eine Mehrzahl von Sendeantennen
FI20030777A0 (fi) * 2003-05-22 2003-05-22 Nokia Corp Lähetysdiversiteetin kertaluvun ja lähetyshaarojen määritys
US7438903B2 (en) * 2003-06-06 2008-10-21 Nbty,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that enhance bioavailability of coenzyme-Q10
US20050048933A1 (en) * 2003-08-25 2005-03-03 Jingxian Wu Adaptive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quadrant phase constraining feedback
EP1573936B1 (en) * 2003-09-30 2006-07-26 NTT DoCoM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yclic delay diversity
US9585023B2 (en) * 2003-10-3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ed reus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5081481A1 (en) 2004-02-19 2005-09-01 Ntt Docomo, Inc. Channel estimator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ilot sequences
US7742533B2 (en) * 2004-03-12 2010-06-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FDM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447268B2 (en) * 2004-03-31 2008-11-04 Intel Corporation OFDM system with per subcarrier phase rotation
US8233555B2 (en) * 2004-05-17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varying delay diversity of OFDM
US8582596B2 (en) * 2004-06-04 2013-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50118031A (ko) * 2004-06-12 2005-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순환지연 다이버시티를 이용하여 방송 채널을 효율적으로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7436903B2 (en) * 2004-09-29 2008-10-1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arri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data streams with cyclic delay diversity
US7953039B2 (en) * 2005-04-21 2011-05-31 Samsung Elec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delay divers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38356B2 (en) * 2005-06-28 2010-06-15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stream cyclic-shifted delay transmitter
US8073068B2 (en) * 2005-08-22 2011-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virtual antenna transmission
PL2164187T3 (pl) * 2005-09-01 2012-07-31 Snaptrack Inc Sposób sterowania transmisją
US7729432B2 (en) * 2005-10-28 2010-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037592B1 (en) * 2005-10-31 2012-01-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receiver
EP2439861B1 (en) * 2005-12-20 2013-10-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tter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JP4425880B2 (ja) * 2006-01-18 2010-03-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装置、移動局及び方法
US7672388B2 (en) * 2006-03-23 2010-03-02 Motorola, Inc. Method of providing signal diversity in an OFDM system
CN101529777A (zh) * 2006-10-23 2009-09-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循环延迟分集发射数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3494A (zh) * 2002-11-27 2004-06-09 �Ҵ���˾ 多用户检测方法和多用户接收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昭61-261946A 1986.11.20
JP特开昭62-152233A 1987.07.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82933T3 (es) 2012-06-14
DK2120365T3 (da) 2012-05-29
EP1965509A1 (en) 2008-09-03
EP2120365A2 (en) 2009-11-18
US8099063B2 (en) 2012-01-17
EP2439860A3 (en) 2012-04-18
EA012005B1 (ru) 2009-06-30
EP2439861A3 (en) 2012-04-18
JPWO2007072822A1 (ja) 2009-05-28
HK1140063A1 (en) 2010-09-30
US20100311358A1 (en) 2010-12-09
EP2439861A2 (en) 2012-04-11
EA018355B1 (ru) 2013-07-30
CN101375525B (zh) 2012-04-18
CN102594422A (zh) 2012-07-18
EP2439860B2 (en) 2017-07-26
US8224263B2 (en) 2012-07-17
WO2007072822A1 (ja) 2007-06-28
US20090318178A1 (en) 2009-12-24
EP2439861B1 (en) 2013-10-02
ATE554538T1 (de) 2012-05-15
EA200900381A1 (ru) 2009-08-28
EA018303B1 (ru) 2013-07-30
PL2120365T3 (pl) 2012-09-28
EA200900380A1 (ru) 2009-12-30
HK1136706A1 (en) 2010-07-02
JP4460025B1 (ja) 2010-05-12
US8320849B2 (en) 2012-11-27
EP2120365B1 (en) 2012-04-18
US20090264076A1 (en) 2009-10-22
US8116696B2 (en) 2012-02-14
EP1965509B1 (en) 2012-10-03
PT2120365E (pt) 2012-06-26
EP1965509A4 (en) 2010-07-07
JP2009105972A (ja) 2009-05-14
CN102594422B (zh) 2014-12-03
JP2010119119A (ja) 2010-05-27
EA200870069A1 (ru) 2009-02-27
JP4394156B2 (ja) 2010-01-06
EP2439860A2 (en) 2012-04-11
CN101674121A (zh) 2010-03-17
CN101375525A (zh) 2009-02-25
JP5068668B2 (ja) 2012-11-07
US20120252381A1 (en) 2012-10-04
EP2120365A3 (en) 2010-07-07
EP2439860B1 (en)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4121B (zh) 发送机
CN101483465B (zh) 无线发送机
CN102324956B (zh) 无线发射机、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发送方法
KR100939723B1 (ko) 위상천이 기반의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송수신기
US8514971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29738B (zh) 下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控制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CN101034926B (zh) 智能天线和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协同工作方法
CN105453465A (zh) 无线基站装置以及调度方法
CN101015137A (zh) 用于在多天线系统中进行波束形成的设备和方法
KR2013007678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빔 다이버시티 획득을 위한 빔포밍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77672A (zh) 基站装置、用户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1729115A (zh) 一种多天线发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75546A (zh) 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KR101448639B1 (ko) 다중 셀 환경에서 다수의 기지국이 협력하여 데이터를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방법
EP1971042A1 (en) Radio transmitter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1771448A (zh) 空分复用与多输入多输出的结合方法及基站
KR101422026B1 (ko)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CN102223166B (zh) 发射站以及发射信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006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RP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307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518129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24

Address after: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Osaka Abeno Chang Chi Cho 22 No. 22 545-8522

Applicant before: Sharp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006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

Assignee: APPLE Inc.

Assigno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9900007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unit receiver and sender control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8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Technologi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0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