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99A - 转接时编码系统的再同步 - Google Patents

转接时编码系统的再同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99A
CN1058499A CN91105012A CN91105012A CN1058499A CN 1058499 A CN1058499 A CN 1058499A CN 91105012 A CN91105012 A CN 91105012A CN 91105012 A CN91105012 A CN 91105012A CN 1058499 A CN1058499 A CN 1058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se station
data
station
portab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1105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62C (zh
Inventor
保罗登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Hold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Holding Inc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Hold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8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5Encryption by serially and continuously modifying data stream elements, e.g. stream cipher systems, RC4, SEAL or A5/3
    • H04L9/0656Pseudorandom key sequence combined element-for-element with data sequence, e.g. one-time-pad [OTP] or Vernam's cip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2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encryption devices synchronised or initially set up in a particular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user plane, e.g. user'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09/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 H04L9/00
    • H04L2209/80Wireless

Abstract

一种用来使编码的通话可能从一个单元转接到 另一个单元的双向蜂窝状无线电系统中的编码和译 码同步的系统。在转接时刻,一快速第一再同步装置 临时仅在一方向上抓住声音通道并在该方向上发送 同步信息。第一再同步装置在另一方向上一检测到 再同步成功的指示信号后,立即停止发送同步信息并 释放该声音通道的这一方向。在该方向的再同步成 功后,然后恢复在该方向上发送话音电讯。另外设定 一时间长度上限使该方向上第一快速同步装置可以 停止工作。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特别涉及该系统内的数据通讯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蜂窝状无线电通讯也许是当今世界通讯工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尽管蜂窝状无线电遥讯系统在目前工作的通讯系统中仅占一小部分,但是人们广泛地认为,它将稳步增长,且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整个通讯市场的主体。这种估计是有根据的,因为常用的电话通讯网络基本上是依靠有线技术来联接网络内的用户。所以它本身有局限。一步标准的家用或办公室电话,例如,由一定的最大长度的电话线与墙壁插座或声音插孔相连。同样地,该插座与电话公司的当地交换局也由电话线相互连接。电话用户的移动就这样不仅受到电话线长度的限制,而且因为要得到一个工作电话插座即一个与当地交换局相连的插座而受限制。事实上,建立蜂窝状无线电通讯系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想克服上述限制并且保证电话用户自由移动或者在他离开家或办公室时不妨碍他与其他人通讯联系。在一般的蜂窝状无线电系统中,用户或用户的交通工具携带一与基地站相连和将用户与系统内的其他可移动站以及公共转换电话网络(PSTN)内的陆上通讯线路相连接的相当小的无线设备。
现有的蜂窝状无线电遥讯系统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有时模拟无线电通话能被窃听。特别是,在没批准时,简单地把适当的电子接收机调到通讯频率上就可监听可移动站与基地站之间某些或全部通讯。因此,任何用这样一种接收机并想偷听的人实际上就能随意地且不受任何惩罚地侵犯别人的通讯权。尽管已经努力使电子窃听成为非法行为,但是这种行动的隐秘性一般意味着大多数窃听,如果不是所有的话是不能发觉的,因而也就不会受到惩罚和阻止。因为有这样一种可能,一个竞争对手或一个敌手可以决定去“收听”某个看上去是私人的电话会谈,这样一种可能性至今已经阻碍了蜂窝状无线电通讯系统的增长,且如果不予检查,将有继续威助商人和政府使用的这种系统的可能。
最近已经很明显,将来的蜂窝状无线电通讯系统将应用数字技术而不是模拟技术。转变到数字去主要是从系统速度和容量的考虑而决定的。一个单一的模拟或声音无线电频(RF)通道能容纳四个到六个数字或数据RF通道。这样,通过在发送之前将声音通道的话音数字化;在不增大声音通道带宽的情况下可大大地增大声音通道的容量,从而相应的增加大整个系统的容量。结果,该系统能以低得多的代价去处理数量上远远更多的移动通信站。
尽管从模拟蜂窝状无线电系统转变成数字蜂窝状无线电系统已经多少改善了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的通信安全中可能有漏洞,但是电子窃听的危险远远没有消除。因为可以设计一种能译码数字信号且生成原始话音的数字接收机。虽然硬件可能比模拟通讯传送时更复杂且化费更昂贵,但是仍存在着这使数字蜂窝状无线电系统中完全私人的或机密性很高的谈话被第三者偷听的可能,并常常潜在着对系统用户的损害。而且,第三者偷听电话对讲的高度可能性自动妨碍了某些政府应用中使用蜂窝状电话通讯。某些商业用户可能对通讯安全中可能的漏洞同样很敏感。这样,放弃把蜂窝状系统作为常用的有线网络的替代品时,至少在一些线路上通讯安全能有保证。
一旦作出决定要使数字信息(数据)不得被非批准窃听,呼叫者(发送者)和想接受者(收话人)之间必须对该信息进行加密(编密码)和解密(译密码)的保密机制取得一致。这样的协议通常不但包括双方约定使用一种特殊的编码装置,该装置虽然广泛使用,但可以为发送者和接收者专门安排保密键,而且协定也必须包含该编码装置使用的编码技术和同步的方法的选择。
已知几种编码技术并用于先前的一些技术编码装置中。就象“块替代”,保密键位与数据位信息块混合产生编码数据块。用块替代时,仅有一个不同于数位的数据位块产生编过密码的数据块,编码数据块平均在它们的一半(二分之一)数位上有区别。这种类型的编密码/译密码在传送编过密码的数据时有扩大数字误差(或错误)的趋势,所以,将它用在数字无线电通信中不合适。
另一种已知的编密码的技术依靠一键位流(串)发生器和模算术或有限数学。许多保密的键位和一系列时钟脉冲加到键位流串发生器上,该发生器产生一串作为键位流的伪随机数位。然后在发送信息者发送之前键位流的各个位被一位一位地用二进制加法加到各数据位上。接收器也使用同样的键位流发生器产生一个相同的键位流,然后从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以二进制减法逐位减去键位流以恢复原始数据。正确地使用该技术要求发送器的键位流发生器与接收机的键位流发生器同步工作,以便接收机产生的且被从编码数据中减去的键位流与发送器产生的且被加到原始数据上的键位流相合拍。
产生大量复杂的键位流且能在通用的运算和逻辑单元(ALU)中被应用的编码技术已在上面最初提到的共同等批的以“数字蜂窝状通讯中的编码系统”为标题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中被公开。本发明的目标除了与一个编码系统的不同的方面相关,一般涉及在RF线路上所传输的数据的编码和译码的同步,特别涉及到在双向蜂窝状无线电系统中转接时的编码和译码的同步。
在早先的技巧编码系统中可以找到许多涉及同步的方法。在大多数编码系统中,同步被认为是从公同的最初状态起直到产生某个特殊数位为止,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在所加的时钟脉冲数量上的一致。然而其它一些早期的技巧编码系统中并不计算使用的时钟脉冲的数目,而是依靠在一帧开始时将发送器和接收器初始化到同一状态而后加上相同数量的时钟脉冲。后一种形式的缺点是在个别的帧周期内如果发送器和接受器失去同步,那么再建立同步就很困难。
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编码系统内有一只计数器,保持对以前发生的键流位数或键流位块的计数。计数器的输出位与保密键位合并起来产生键位流。因为发送器和接收器的计数器以一规则的基数递增且由此具有数字时间/日期时钟的特征,所以这样一种编码系统通常指时-日驱动编码系统。
时-日驱动编码系统的优点是如果接收计数器失去与发送计数器同步,系统能够给接收器提供当前发送计数器的值,接收计数器可立刻重新设定到发送计数器的值而不回到起点,且不使用所有过去的时钟脉冲。然而这种系统的困难在于要足够频繁地提供发送器的计数值以避免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由于接收计数器的值偏离发送计数器的值而引起的误差的累积。
一种可用于同步时-日编码系统并能防止上述误差累积的连续同步技术已公开在上面引证过的题为“蜂窝状通讯系统的连续电码同步”的共同待批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中。本发明针对双向蜂窝状无线电系统内网点之间的通信“转接”时编密码系统中的于再同步方法和装置,双向蜂窝状无线电系统“转接”中编码的数据通信业务流是从基地站同时发向移动站和从移动站发向基地站的。
因为蜂窝状无线电系统中的每一个网格的尺寸较小,一个移动站离开一个网格而进入另一网格所可能性很大。当各可移动站穿过蜂窝状系统时,他们可能到达一个网格的无线电覆盖的极限,从而由另一个网格服务更好些。把一个已建立起来的呼叫从一个网点转换到另一网点的过程如大家知道是“handoff”(“切换”或“转接”)。蜂窝状系统通常通过定期测量同围基地站的信号强度来跟踪每一个可移动站和了解需要的转接。如果所测量到正在为可移动站服务的基地站的信号强度下降到预定的水平以下时,蜂窝状系统就决定使用在相邻的网点中的其它通道并给该可移动站发送一个命令,借助中断声音通道上的通话的高速数据信息一个间格和一串数据信息,使其返回到适用于一个新网点的频率。可移动站减弱话音度并调到由空格和数据信息串所指示的无线电通道去。在可移动站调到新的通道后,重新开始进行声音传送。
在蜂窝状无线电系统的基地站之间的切换也可能不是由于某一基地站的无线电覆盖的极限原因而发生。例如,可能由于某一通道的过度干扰、或在某一基地站中出现通讯阻塞而可执行切换或其他各种原因,使切换变得可行或必须。而且,必须注意,上述切换转接也可能为了当一可移动站从一个蜂窝状系统的无线电覆盖区区域经过到另一个可能无关的蜂窝系统时为了保持呼叫也可以在不同的蜂窝状系统之间发生切换。
当蜂窝状系统传送数字化的和编码了的信息时切换过程会产生许多麻烦。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出现某一基地站的编码系统计数器可以完全与另一基地站的相应计数器不同步。这种情况对于按商业特点的且经常竞争性质而工作的基地站特别实际。有关切换的概念是如何在对话音流中断最小的条件下弄清新的基地站计数器的值。应当指出,在这方面,就涉及的计数值而言,基地站必须是“主站”。否则,如果可移动站是主站,那么每一个基地站都要保持大量的计数值,每个由基地站服务的移动站要有一个指定可移动站作为主站必然妨碍使用分时的且成本低的硬件。因此,每个基地站中,希望有个通用的计数器值,这个值可以用于同步所有由基地站服务的可移动站。总之,在切换时新的基地站发送给可移动站新的计数器值如果有必要时,可用它来在可移动站中重新设定的计数器值。
在进行编码的电话通话的切换中,还有另一个实际问题是由地面网络各单元之间的通讯的传送延迟引起的。例如在各基地站和协调蜂窝状系统工作的可移动转换中心(MSC)之间通讯的传送延迟。这种延迟使可移动站不能在新基地站开始播放新的计数值时准确地调到新的基地站频率上。特别是,命令可移动站调到新的基地站频率的脉冲数据信息通常由MSC发送到老的基地站再转送到可移动站。同时,MSC发指令信号给新的基地站,要求它开始播送(告诉)新的计数值。然而,在MSC和老的基地站之间通讯联络中的传送延迟不必与在MSC和新的基地站之间通讯联络的传送延迟相同。例如,前者的通讯联络与后者的通讯联络的信号重发器的数目可能不一样,因此,在可移动站的频率调整到新的基地站的时间和新的基地站开始播送新的计数值的时间之间可能有一个不确定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能很快使可移动站与新的基地站再同步的第一装置和如果第一装置不能实现再同步而保证重新同步的第二装置,使人工切断时话音或声音传送的中断最短。由于本发明中的蜂窝状系统包含一相应的基地站进行同步用的装置,因而本发明能进一步减小人工切断时语音传送的中断。
一方面,发明的系统包容了一个在蜂窝状数字这方通信网络内部使用密码编码数据的双向通信系统。在网络的第一和第二个基地站内,用密码编码的形式,根据某种算法形成第一伪随机键位流。与基地站内,第一伪随机键流的各个位,与带有要从基地站向移动站发送的通信信息的数据位流合并,以便对数据流进行密码编码。进行与由移动站接收到的密码编码数据流合并,将数据解码为通信信息。在所述的移动站内,按上述算法,在此生成第二伪随机键位流。在移动站内,第二键流的各位,与携带着要从移动站向基地站发送的通信信息的数据位流合并,使数据流密码编码;与由基地站接收到的密码编码数据流组合,把数据解码为通信信息。密码式编码数据在一高速率数据信息通道上从第一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并从可移动站向第一基地站传送。同步信息则在一低数据速率信息通道上从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周期性地传送以使第一和第二信息键流相互保持精确同步。一个表示可移动站切换到第二基地站的命令从第一基地站发给第二基地站和可移动站。非密码式编码的同步信息在一高数据率控制通道上在一选定的时间内从第二基地站传输到可移动站以响应人工切断命令。同步信息在一低数据率通道上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进行周期地传输。可移动站在一高数据率控制通道或一低数据率通道上从第二基地站寻找同步信息,在检测到其中任何一种时在第二基地站的第一伪随机键流和可移动站的第二伪随机键流之间建立同步使可移动站能发送密码式编码的数据给第二基地站。在高数据率控制通道上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的非密码式编码的同步信息的传输时被阻断时,就开始在一高数据率传送信息通道上发送密码式编码的数据以响应由第二基地站接收到的来自可移动站能正确译码的密码式编码数据或响应上述选定的时间(周期)的结束。
另一方面,本发明包括一种对在数字蜂窝状电话通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用来进行密码式编码和译码键位流的形成作再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同步信息在一低数据率通道上从上述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定期地传送以保持每一个可移动站的键流和正在通信的基地站键流保持精确同步。为响应指示可移动站从第一基地站转换(或切换)到第二基地站的信号,中断从第二基地站传到可移动站的密码式编码数据位,于是在一高数据率通道上在预定的时间内将同步信息传到可移动站去。同步信息继续在一低数据率通道上从第二基地站传送到可移动站。由第二基地站接收的来自可移动站的表示再同步已发生或预定的时间已结束的正确的能译码的密码式编码数据位在高数字率通道上通过第二基地站进行的同步信息的非连续传输和恢复从第二基地站向可移动站的密码式编码信息交流数据位的传输作出回答。
参照下列附图,熟悉技术的人员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许多目的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表示含有一可移动转换中心、许多基地站以及大量可移动站的蜂窝状无线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可移动站设备的方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而用的基地站设备的方框图;以及
图4是按照本发明而设计的双向编码系统的方框图。
先参照图1,该图表示本发明一般使用的一种常用的蜂窝状无线电通讯系统。图1中,任意一块地理区域可认为能分成许多相接的无线电覆盖区域或网点,C1-C10。尽管图1所示的系统中仅包括10个单元,但是应该清楚,实际上的网点数目可以大得多。与网点C1-C10中每个相连并放在其中的是按照B1-B10的许多基地站中对应的一个所标明了的基地站。B1-B10中的每一个基地站包括非常熟悉的一发射机、一接收机和控制器。图1中,基地站B1-B10分别安装在单元C1-C10的中央,且装备有全向辐射天线。然而,在其他形式的蜂窝状无线电系统中,基地站B1-B10可安装在单元C1-C10的边缘附近或者离开C1-C10网点的中心且可用全向或定向的无线电信号照射网点C1-C10。所以,图1所表示的蜂窝状无线电系统仅仅用来作为说明而并不想作为蜂窝状无线电系统的各种实用可能性的限制。
继续参照图1时,可在单元C1-C10内找到许多可移动站M1-M10。再者,图1中仅表示出10个可移动站,但应该明白实际上的可移动站的数目可大得多且总是超过基地站的数目。再有,尽管在C1-C10和一些网点中可能没发现任何可移动站,但在在任何C1-C10的一个特定的单元中存在或不存在可移动站M1-M10。应该认为实际上是取决于M1-M10中每个移动站的个别愿望,他可以在一个网点内从一个位置游移到另一个位置,也可以从一个网点转移到一个相近的或相邻的另一个网点去。
B1-B10的每一个可移动站都能通过B1-B10的一个或多个基地站以及一个可移动转换中心MSC。发出或接收电话呼叫可移动转换中心利用通讯线路例如电缆与所示的基地站B1-B10中每一个站连接并且接到固定的公共转换电话网络(PSTN)(未画出)或接到可能含有一综合系统数字网络(ISDN)设备的相似固定网络上去。图1中未完全示出可移动转换中心MSC与基地站B1-B10或可移动转换中心MSC与PSTN或ISDN的适当连接,但这对一般熟悉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知道的。同样,也知道该使蜂窝状无线电系统中包含一个以上可移动转换中心以及通过线缆或无线电链路将增加的可移动中心与基地站的一个不同的组连接或者接到其他可移动转换中心去。
C1-C10的每一个单元安装有许多声音通道和至少一个出入或控制通道。控制通道是用来通过向那些单元发送信息或从那些单元接收信息的方式控制或监督可移动单元的工作。这种信息可包括正进入的呼叫信号、正出去的呼叫信号、寻呼信号、寻呼回答信号、位置登记信号、声音通道的分配指令、保持指令以及当可移动站移出一网点的无线电覆盖区并进入另一个网点的无线电覆盖区时的“转接”指令。控制或声音通道可以、用一个模拟或一个数字方式或联合方式来工作。在数字方式中,模拟信息,象声音或控制信号在RF通道上传送之前被转换成数字信号表示法。象由计算机或数字化声音设备产生的纯数据信息可以格式化且直接在数字通道上传送。
在一使用时分多路通道(TDM)的蜂窝状系统中,许多数字通道共用一公共的RF通道,该RF通道被分成一系列“时隙”,每个时隙含有来自某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脉冲并且被一个保护时间相互分隔,上述时隙被分组成懂行的人所熟知的“帧”。每一帧的时隙的数量根据RF通道所要容纳的那些数字通道的带宽而变化。例如帧可以有三个时隙,每一个时隙分配给一个数字通道。这样,RF通道将容纳三条数字通道。在讨论的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一个帧指定包含三个时隙。然而,本发明的讲授应该知道,同样适用于每一帧中包含任何数目的时隙的蜂窝状系统。
下面参照图2,该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而使用的可移动站设备的方框图。图2所示的设备可用来在数字通道上通讯。由麦克风100检测到的声音信号要由可移动站的传送,作为输入送给话音编码器(101),它将模拟声音信号转变成数字的数位流。数据数字串然后根据数字通讯中的时分多路存访(TDMA)技术分割成数据包或信息组。一个快速控制通道联络(FACCH)发生器102与蜂窝状无线电系统的一个基地站交换控制或管理信息。常用的FACCH发生器以一“空路和脉冲串”的形式工作,其中用户的数据帧被减弱,由FACCH发生器102产生的控制信息代之而快速传出。
与FACCH发生器的空格和脉冲串的工作相反,一个低速控制通道联络(SACCH)发生器103不断与基地站交换信息。SACCH发生器的输出被指定一固定字节长度例如12位,并且信息序列(帧)中作为每个时隙的一部分附在里面。通道编码器104、105和106分别与声音编码器101、FACCH发生器102和SACCH发生器103连接。通道编码器104、105、106中每一个,利用卷积编码技术去运算进入的数据,执行错误检查和修复。这种技术保护了语音码中和循环冗余检验码(CRC)中的重要数据位,在语音编码器帧里,其中最重要的各位,例如12个位,都被用于作7位的检错计算。
再参照图2,通道编码器104、105与多路器107连接,用FACCH管理信息对数字化的声音信息进行时分多路调制。多路调制器107的输出与两串脉冲交错仪108相耦合。它将每一个要由可移动站传输的数据信息(例如,含有260位的信息)分成两个相等但分离部分(每一部分含有130位)被安排在两个相连续的时隙内。用这种方式,雷利(Raylergh)衰落的恶化效应可大大减少。2脉冲交错仪108的输出输入到模2加法器109中,在那里,要传送的数据与按照下面将叙述的本发明系统所产生的伪随键流按模2逻辑加法,逐位相加来编码。
通道编码器106的输出作为输入送到22脉冲交错仪110中。22脉冲交错仪110将SACCH数据分成22个相连续的时隙,每一个时隙约占一个有12位控制信息的字节。交错的SACCH数据形成脉冲发生器111的一个输入。脉冲发生器111的另一个输入则由模2加法器109的输出提供。脉冲发生器111产生一数据的“信息脉冲串”每个信息脉冲构成一时隙标志;一数字音色码(DVCC);控制或管理信息以及要传输的数据,以后将进一步描述。
在帧中的每一时隙内传送的是一用来作为时隙认别(TI)和使接收器同步的时隙标志以及一保证合适的RF通道已在译码的数字音色码(DVCC)。在本发明示例的帧中,假定了一组三个不同的28位TI,如果三个时隙的每一个时隙内传送一个相同的8位DVCC时,每个TI用每一个时隙。每个可移动站内配备了TI和DVCC。如图2所示,TI和DVCC通过Syhc  Word/DVCC发生器与脉冲发生器111相连。脉冲发生器111将模2加法器109的输出、22脉冲交错器110的输出以及Syhc  Word/DVCC发生器112的输出组合,从而产生一系列信息脉冲,每一个信息脉冲包括数据(260位)、SACCH信息(12bits)、TI(28位)、码式DVCC(12位)以及12位限制器,总共324位,根据EIA/TIA  IS-54标准所规定的时隙格式组合起来。
每一个信息脉冲在上述帧的三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内传送。脉冲发生器111与均衡器113相连,均衡器113能为一个时隙内的传输与其它两个时隙内的传输同步而作所需的定时。均衡器113检测从基地站(主站)发往可移动站(从站)的定时信号并相应地使脉冲发生器同步。均衡器113也可检查TI和DVCC的值。脉冲发生器111也与一个20ms的帧计数器114相接,用来更新由可移动站每隔20ms送来的密码即每传输一帧更新一次。密码由密码单元115产生。使用数学算法且在每一可移动站唯一的键116的控制下产生。根据本发明以及按照下面的叙述,这种算法也可用来产生伪随机键流。
由脉冲发生器110产生的信息脉冲作为输入送到RF调制器117中。RF调制器117可根据14-DQPSK技术(14次移位差分编码的直角相移)调节载频。使用这种技术意味着由可移动站发送的信息被差分编码,也就是说,两个符号位按照4种可能的变化:“+或-14和+或-3/3被传送出来。选定的传输通道的载频由发送频率合成器118加到RF调制器117上。RF调制器117的脉冲调制的载频信号输出由功率放大器119放大后通过天线120发送给基地站。
可移动站通过与接收器122相连天线121接收来自基地站的脉冲调制信号。一个选定接收频道(或通道)的接收器载频由接收频率合成器123产生并加到RF解调器124上。RF解调器124用来将接收到的运载信号解调成一个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然后由IF解调器125再解调,IF反调制器125按照在14-DQPSK调制之前存在的形式去恢复原始数字信息。该数字信息然后通过均衡器113进入一符号检测器126中,126将由补偿器114提供的数字数据的二位符号格式变成一位数据串。
符号检测器126产生两种不同的输出:每一种输出由数字化语音数据和FACCH数据组成而第二种输出由SACCH数据组成。第一输出送给模2加法器127,它与2脉冲反交错仪128相连。模2加法器127与编码单元115相连,并通过逐位减去相同的伪随机键流的方法去解密4个编码的发射数据。伪随机键流在基地站内被发射机用来编码数据,它是按照本发明以下讲授产生的。模2加法器127和2脉冲反交错器128通过组合和重新排列来自数字数据中的两个相连续的帧中的信息重新构造声音/FACCH数据。2脉冲反交错仪128与两个通道译码器129、130相连,通道译码器129、130使用编码的相反过程对卷积式编码的声音/FACCH数据进行译码并检查循环冗余检错(CRC)位以确定是否有误差。通道译码器129、130一方面检测出声音数据的特征,另一方面检测出某个FACCH数据的特征并将声音数据和某个FACCH数据分别接到声音译码器131和FACCH检测器132上。声音译码器131根据声音编码算法例如VSELP处理由通道译码器129输入的声音数据,并产生代表基地站发送的和可移动站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的一模拟信号。然后在扬声器133播放之前使用滤波技术提高模拟信号质量。所有由FACCH检测器检测的FACCH信息都输入到微处理机134中。
符号检测器126的第二输出(SACCH数据)加到22脉冲反交错器135中。该22脉冲反交错仪135重新组合和安排到分散在连续的22个帧上的SACCH数据。22脉冲反交错仪135的输出作为输入送到通道译码器136中。FACCH信息由SACCH检测器137检测,而控制信息则转送到微处理机134中。
微处理机134控制可移动站的活动并在可移动站和基地站之间建立通讯联系。微处理机134根据从基地站接收到的信息以及由可移动站完成的测量作出决定。微处理机配置了键盘终端输入和显示输出单元138。键盘和显示单元138允许可移动站的用户与基地站交换信息。
接下去参照图3,该图是按照本发明而使用的基地站设备的方框图。对比图2所示的可移动站设备和图3所示的基地站设备说明大多数被可移动站和基地站使用的设备结构和功能实质上是相同的。为了方便和兼容,图3中用的编号数与图2中有关的那些一样,但图3中加了(')以为区别。
然而,在可移动站和基地站的装备上也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例如,基地站不仅有一个天线,而且有两个接收天线121'。与每一个接收天线121'相连接的是一个接收机122'、一RF解调器124'和一IF解调器125'。而且,基地站有一与发送频率合成器118'相连的可编程频率组合器118A'。频率组合器118A'和发送频率合成器118'根据适用的蜂窝状频率再使用计划去选择基地站要使用的RF通道。然而,基地站设有与可移动站的用户键盘和显示单元138相似的用户键盘和显示单元。但是,它有一测量从每两个接收器122'中各个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水平测量仪100',测量结果输入到微处理机134'中。它可移动站与基地站之间可能存在的其它差别懂行的都知道。
把探讨进一步集中在本发明的系统的工作环境上。下面对本发明的一特定的实施例作具体描述。根据上面发表的和以后用到的术语“键流”指的是二进位伪随机序列或数位块在一种未经许可能存访的介质里例如RF通道,在发送或储存之前对数字式编码信息或数据信号用键流进行加密。上述介质对未经批准的进入或RF通道很敏感。“键流发生器”指的是一种设备,它通过处理一由许多数位组成的密码键而产生一键流。用模2加法把键流加到要编密码的数据上就可简单完成编密码。同样,译密码则从编密码的数据二进位地减去键流的相同拷贝就可实现。在下面的描述中,词“编密码”、“密码式编码”、“加密”和“保密”以及它们的派生词将交替使用。
总的来说,键流发生器提供了一种在图2和图3中分别用单元115和115'表示的装置,为将较少的密码数字扩展成大量的键流位,以便在发送(或储存)之前对数据信息编密码。用元素116和116'表示秘密传或秘密键。为了对编码的信息进行译码,接收器(机)必须“知道”用来对信息编密码的键流索引。换名话说,接收机不仅必须有与发送机相同的键流发生器并产生与发送机相同的键流,而且如果要使该信息正确译出接收机的键流发生器的应与发送机键流发生器同步工作。同步通常通过从编码系统到译码系统连续发送每一个内存所装,例如数位、数块或信息计数器的内容来实现,产生键流位时计数器是共享的。然而,同步工作也可通过使用算术数块计数器例如二进制计数器去简化,每次产生一个新的键位流块时,那些计数器递增某个数目。这种计数器可形成一实时部分,如小时、分钟和秒以及时钟链。依靠后一种计数器形式的键流发生器就是上面所指的。被称为“时-日”驱动的键流发生器。
总之,本发明使用了一双向密码键流发生器,因此从基地站到可移动站的方向或可移动站到基地站的方向中任一方向同步也就建立了另一方向上的同步。在切换的时刻,快速第一再同步是指临时抓住着仅一个方向例如基地站到可移动站的声音通道并且在这个方向上传输同步信息例如新的基地站的计数器值。第一再同步指的是只要在另一方向上检测到再同步成功的信号例如从可移动站接到正确编了密码的语音,在声音通道的这个方向上就立刻停止发送同步信息。在检测到再同步成功的信号后,该方向的语音传输业务也就恢复。再同步已经成功,但由于另一方向上发送有故障而检测不到,这时,为避免因连续发送同步信息而占用这一方向,对时间长度设了一个上限,第一快速同步手段可以中止这一方向。尽管网络的延迟是不确定的,为要保证,使已转向新基地站的移动站有足够长的时间至少接收一次同步信息的发射,这个时间长度(停工)是足够的。停工以后,可以由第二再同步方式提供再同步信息,它通过一个低速的通道控制联络位流(SACCH),这个位流与交流数据多路接通,提供再同步信息。
现在参照图4,该图表示本发明构造的一双向编密码的系统方框图。图4所示的编(译)码系统用来在一声音通道的两个方向即从基地站到可移动站的方向和从可移动站到基地站的方向上对声音传送进行密码编码和译码。键流发生器201、202分别在可移动站和基地站中产生一2N个伪随机输出位。伪随机位是许多固定数位和在产生每个2N位块位之后要改变化的许多可变数位的函数。固定数位可包括,例如,215个密码位。可变数信可包括块计数器207、208的状态值,更通常,包括一些或所有键流发生器201、202的触发器或内存装置的状态值。在通讯链路的一端,例如在基地站上,一组2N数字中的第一N伪随机位用来编密码,而第二N伪随机位用来译密码。在另一端,例如在可移动站上,使用正好相反,即第一N位(1到N)用来译密码,而第二N位(N+1至2N)用来编密码。
可在模2加法器中。将键流位逐位与信息序更或FACCH位逐位相加去完成编密码和译密码。在通信键路的一端,是在模2加法器203,206中;另一端,则分别是模2加法器205,204。模2加法器203、204、205、206的每一个都由许多异(XOR)门构成。由于模2加法和模2减法工作原理相同,所以对发送机编码用的相同的键流在接收机中的第二加法可恢复原始信息或FACCH数位。这种逐位编密码/译密码的技术表示能扩对无线电发送误差要增加允差,因为在译码后错误接收到的数位只引起一位的误差。然而个别的编密码/译密码技术对于本发明的工作不是全部而且键流位相同地可用来例如去控制,在发射信号中包容信息或FACCH数位的次序,也就是交叉次序。同样,将模2加法的组合和交叉技术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而可以使用。要说明,图4所示的许多部件与图1-3所示的相似,即使对照图4没有作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在上面已作了讨论。
在从可移动站从老的基地站到新的基地站的转接期间,如上所述老的基地站向可移动站发送一转接命令。转接命令包括某一识别信息;象有关频率或对隙数,可移动站用它来误别并且转到新站去。一旦接到转接命令,可移动站将调到新的基地站的频率或时隙上去。在先前技术的一些系统中,可移动站也将立即开始以新的基地站的频率或时隙发送,由此切断与老的基地站的一切联系。在一切场合,在完成转接时,可移动站准备接收来自新的基地站的发送信息而且以新的基地站的频率发送。同样,新的基地站也准备向可移动站发送以及从它那儿接收传输信息。
如果蜂窝状系统不包括同步机制,它保证新老基地站的键流发生器同步,例如保证新的基地站的块计数器的值与老的基地站的块计数器的值相同。那么转接后可移动站的键流发生器将与新的基地站的键流发生器失去同步。在这种情况下要恢复同步,根据本发明,新的基地站将发送同步信息,例如,新的基地站的块计数器的当前值给可移动站,上述发送信息是在一高数据率控制通道上,例如快速控制联络通道(FACCH)上用以前面参照图2到图3讨论过的空白和脉冲串形式进行的。该同步信息发送时不编密码,以便使可移动站即使在电码不同步时也能明白和工作。另外,新的基地站同时在一低数据率控制通道上例如已参照图2到图3讨论过的较慢的次多通道传输的SACCH上发送相同的同步信息。可移动扫描传输同步信息的FACCH和SACCH在检测到其中一个时,使用该同步信息去使可移动站键流发生器再同步,例如,更新可移动站块计数器的值。于是可移动站可在一高数据率信息通道上正确发送编密码的信息和/或给新的基地站传送FACCH当基地站检测到从可移动站接收来的正确编了密码的电讯时,停止在FACCH上发送来编码的同步信息,并开始对可移动站发送编了密码的电文或FACCH电讯,现在移动站已能译这电文的密码。于是重新在基地站和移动站向建立双2通信联系(链路)。
如果由于一些原因例如由于仅在相反的通道上即在从可移动站到基地站方向上存在的干扰而使从可移动站到基地站的正确编码的电讯的检测受到耽搁而向前的通道,也就是基地站到可移动站,继续通过FACCH无限止地发射着同步信息。于是空白和脉冲FACCH传送格式使两个方向上的声音变弱并且撕碎了两个方向的电讯流,这是不希望的。必然地,在同步信息一定数量的FACCH发送后(工作暂停),根据本发明,基地站将停止进一步作同步信息的FACCH发送并恢复发送编密码过的信息或FACCH电讯。与使语音电讯的中断减到最小程度的愿望相反干扰,另外一些原因后一种方法支持。第一,由于在从可移动站到新的基地站方向上具有潜在的耽搁,因而存在这种可能即可移动站在FACCH上接收到同步信息但来自可移动站正确的编码信息已被耽搁。第二,尽管同步信息在FACCH的传输失败,靠相同的同步信息的SACCH传送也能使可移动站实现再同步。
应该知道上述停工的时间的长度是一个网络参数可以根据各自的环境而选择性地改变。在特殊性情况下当蜂窝状系统有一能保证所有的基地站完全同步的同步装置时,可不必要在FACCH上传输同步信息亦即暂停时间长度为零,且电讯中断将保持绝对最小值。
一般情况下基地站相互不同步,当根据本发明作切换和再同步时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可移动站的键流发生器复原例如可移动站的块计数器复原到原先的状态。为了防止重复使用原先用过的键流型,每一个基地站和可移动站可有一转接计数器。转接计数建立呼叫时初始化,每次转换时递增。转接计数器的输出作为输入用这种方法送到键流发生器中,即所产生的输出的位序对每一个不同的计数器的值完全不相同。
以上叙述仅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一特定实例。然而,对懂行的人来说,与本发明的精神内容和范围并无实质性偏离也可作许多修正和改变。因此,必须明白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方式仅是作为一个例子,而不打算作为本发明使用范围的限制,而保护范围则如附的权利要求书解释。

Claims (31)

1、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编码的数据双向通讯系统中,一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上述网络内的第一和第二基地站中根据一算法产生一第一伪随机键流;
在上述基地站中,把上述第一键流各位与带有要从上述基地站向可移动站发送的信息的数据位流相组合,以使上述的数据流密码编码;与一个从上述移动站收到的用密码编码的数据位流组合,将上述数据解码为通信信息;
在上述可移动站中根据上述算法产生一第二伪随机键流;
在上述可移动站中将上述第二键流中各位与一串带有要从上述可移动站发送给上述基地站的通信信息的数据位流组合以便将上述数据流密编码;与从上述基地站接收到的来将上述数流组合以便将上述的数据译码成通信信息;
在一高速数据信息通道上从第一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以及从上述可移动站到上述第一基地站发送密码编码数据;
在低数位率通道上从上述第一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周期地发送同步信息以保持上述第一和第二键流相互间精确同步;
从上述第一基地站到第二基地站和上述可移动站发送一指示将上述可移动站转接到第二基地站的命令;
在一高速数据控制通道上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以选定时间周期发送一个未用密码编码的同步信息以回答转接命令;
在一低数据率控制通道上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周期地发送同步信息;
在一高速数据控制通道或一低数据率控制通道上、在上述可移动站内导找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发来的同步信息,检测到其中任何一个时,在上述第二基地站的第一伪随机键流和上述可移动站的上述第二伪随机键流之间建立同步;以使上述可移动站能发送用密码编码的数据给上述第二基地站;
停止在高数据率控制通道上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发送未用密码编码的同步信息并开始在高速信息通道上发送已编密码的数据,或者响应上述第二基地站从上述可移动站接收到能正确译码的密码编码数据或者终止上述选定的时间间隔。
2、在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编码的数据双向通讯系统中,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速数据控制通道是快速联结的控制通道;而上述低速控制通道则是慢速联结的控制通道。
3、在一数字蜂窝电话通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中,如权利声明1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先选定的时间间隔由在上述高速数据控制通道上传输的未编密码的同步信息的预先选定的发射次数决定。
4、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编码的数据双向通讯系统中,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也包括:
当第一和第二基地站里的第一伪随机键流的同步互相同步时,在高速数据控制通道上中断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发射未用密码编码的同步信息,并开始在高速数据信息通道上发送密码编码的数据。
5、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编码的数据双向通讯系统中,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可移动站中根据一算法产生伪随机键流的步骤包括
保持一储存在转接计数器内的值;
产生作为存储在上述计数器内数值的函数的伪随机键流,
建立起对上述可移动站的呼叫时就初始化储存在上述计数器中的值;以及
在呼叫期间,每一次可移动站被转接到一新的基地站时都递增储存在上述计数器中的值。
6、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中,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在一低位率通道上周期性地从上述第一和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发送同步信息的步骤还包括使上述同步信息的发射与向这里发射非密码数据的交替。
7、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中,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一算法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基地站中产生一第一伪随机键流和在上述移动站中产生第二伪随机键流的步骤包括在一寄存器内储存一多位数字值以及按照上述寄存器内所存数值的函数产生上述键流;以及
从上述第一和第二基地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的上述步骤包括将储存在上述基地站的寄存器内的值向上述可移动站发出以便与储存在上述可移动站的寄存器内的值相比较从而确定第一和第二键位流是否相互同步。
8、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中,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和第二伪随机键流与带有信息的上述数据位流组合去改变从所发出的命令次序;与上述非密码数据流组合以恢复原始次序。
9、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中,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和第二伪随机键流各数位与上述带有信息的数据位流作模2加法,并与上述密码编码的数据流作模2减法而组合。
10、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包括:
在上述网络内的第一和第二基地站中根据一个算法产生一第一伪随机键流的装置;
在上述基地站中将上述第一键流中各位与带有要从上述基地站发到可移动站的通讯信息数据位流组合以便密码编码上述的数据流;与从上述可移动站接收到密码编码了的数据流组合以便将上述数据译成通讯信息的各种组合的装置;
在上述可移动站中根据上述算法产生一第二伪随机键流的装置;
在上述可移动站中将上述第二键流各位与一串带有要从上述可移动站发送给上述基地站的信息的数据位组合以便对上述数据流密码编码,并与从上述基地站接收到的已密码编码的数据流组合,将上述数据译成通讯信息的装置;
在一高速数据信息通道上从上述第一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以及从上述可移动站到上述第一基地站发送秘密编码数据的装置;
在低数位率通道上从上述第一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定期地发送同步信息以保持上述第一和第二键流相互精确同步的装置;
从上述第一基地站到第二基地站和到上述可移动站发送一指示上述可移动站转接到第二基地站的命令的装置;
在一高速数据控制通道上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在选定的时间周期内发送非密码编码的同步信息以回答转接命令的装置;
在一低数位率控制通道上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定期地发送同步信息的装置;
在一高速数据控制通道或一低数位率控制通道上、在上述可移动站内导找同步信息且在检测到其中任何一个时,在上述第二基地站的第一伪随机键流和上述可移动站的上述第二伪随机键流之间建立同步以使上述可移动站能发送密码编码的数据给上述第二基地站的装置;以及
在高速数据控制通道上中止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发送未编密码的同步信息并开始在高速数据通道上发送已编密码的数据以响应上述第二基地站从上述可移动站接收到能正确译码的密码数据或者终止上述选定的时间间隔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一数字数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速数据控制通道是快速联络的控制通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数位率控制通道是低速联络的控制通道。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预选定的时间间隔由在上述高速数据控制通道上传输的未编密码的同步信息的传送次数决定。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也包括:
在高数据率控制通道上从上述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中断发送非密码编码同步信息以及开始在高速数据信息通道上发送密码编码数据以响应上述第一和第二基地站内第一伪随机键流同步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可移动站中根据一算法产生伪随机键流的装置包括:
保持储存在转接计数器内的数值的装置;产生作为上述计数器内存储值的函数的上述伪随机键流的装置;在建立对上述可移动站的呼叫时初始化储存在上述计数器中的数值的装置;以及
在呼叫期间,每一次可移动站转接到一新的基地站时递增储存在上述计数器中的值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2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在一低数位通道上定期从上述第一和第二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发送同步信息的装置,包括上述信息与由此发出的密码编码数据发送相交错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一数字蜂窝电话通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一算法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基地站中产生一第一伪随机键流以及在可移动站内产生一第二伪随键流的装置,包括在一寄存器内储存一多位数字值的方法,以及根据在上述注册器内所储存值的函数产生上述键流的装置;以及
从上述第一和第二基地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的上述装置包括将储存在上述基地站的寄存器的值发送给上述可移动站以便与储存在上述可移动站的寄存器内的值相比较从而确定第一和第二键流是否相互同步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和第二伪随机键流与信息的数据位流组合以改变从此的次序;与上述密码编码的数据流组合以便从此恢复原来的次序。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一数字蜂窝遥讯网络内应用密码数据的双向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和第二伪随机键流的数位与上述带有信息的数据流按模2加法组合以及密码编码的数据流按模2减法组合。
20、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通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用的键流的产生作再同步的方法包括:
在一低数位率通道上从上述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以保持每一个可移动站的键流精确地与正在通信中的基地站的键流相同步;
通过中断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传送密码数据位流而改成在一高速率数据通道上、在预定的时间内向可移动站发送同步信息以回答表示一个可移动站从第一基地站转接到第二基地站的指示信号;
继续在一低数位率通道上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以及
或者对第二基地站从可移动站接收到可正确解码的密码编码了的数位作出回答,说明已发生再同步;或者,由第二基地站在高位率通道上不连续发射同步信息并且恢复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发射的数据位,从而对预选周期的终止作出回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用来密码编码和译码的键流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用来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发送同步信息的高数字率通道在转接之后是快速联结控制通道。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通讯系统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用来作密码编码和译码键流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用来从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的低数字率通道是低速联结控制通道。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用来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的键流位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先选定的时间间隔由在上述高速数据控制通道上传输的未编密码的同步信息的发射次数所决定。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用的键流位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方法,它也包括
转接计数器中保持的数值它表示因呼叫建立而使可移动站已转到另一个基地站的次数并且使用该值去修整用来对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据数位进行编码和译码的键流位及防止在同一次呼叫期间第二次再使用同样的伪随机键流型式。
25、一种使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的键流位的产生再同步系统包括:
在一低数字率通道上从上述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以保持每一个可移动站的键流精确地与其在通信中的基地站中的键流同步装置;
通过停止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传送密码数据位而改成在一高位率通道上、在预定的时间内向可移动站发送同步信息以此对表示将可移动站从第一基地站转接到第二基地站的指示信号作出回答的装置;
继续在一低位率通道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的装置;以及
通过由第二基地站在高位率通道上不连续发送同步信息且恢复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发送密码数据数字来对预定的时间结束作出回答或者由第二基地站从可移动站接到能正确译码的密码数据数位作出回答说明再同步已经发生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用的键流位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用来在转接后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发送同步信息的高位率通道是快速联结控制通道。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用的键流位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用来在转接后从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的低位率通道是低速联络通道。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用的键流位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先选定的时间间隔由在上述高数据率控制通道上传输的未编密码的同步信息的传输次数决定。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的键位流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转接计数器中的数值,它代表呼叫建立以后可移动站已转到另一个基地站的时间数的值并且使用该值去调整用来对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据数字编码和译码的键位流及防止在同一呼叫期间第二次再使用同样的伪随机键位流模型。
30、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的键位流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使用来对系统中的基地站之间的数字通讯数据进行密码编码和译码的键位流的产生同步;
在一低数率通道上从上述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以保持每一可移动站的键流和正在相通信的基地站的键流精确同步;
通过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连续传送密码数据位来对表示可移动站已从第一基地站转接到第二基地站的信号作出回答;以及
继续在一低数率通道上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
31、一种用来对在数字蜂窝状遥讯系统的基地站和可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用的键位流的产生进行再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使用来对系统中的每个基地站之间的数字通讯数据作密码编码和译码用的键位流的产生进行同步的装置;
在一低数率通道上从上述基地站到上述可移动站定期发送同步信息以保持每一可移动站的键流和正在相通信的基地站的键流精确同步的装置;
通过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连续传送密码数据位来对表示可移动站已从第一基地站转接到第二基地站的信号作出回答的装置;以及
继续在一低位率通道上从第二基地站到可移动站连续定期发送同步信息的装置。
CN91105012A 1990-07-20 1991-07-20 过区切换时加密系统的再同步 Expired - Lifetime CN10397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56,103 1990-07-20
US07/556,103 US5081679A (en) 1990-07-20 1990-07-20 Resynchronization of encryption systems upon handof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9A true CN1058499A (zh) 1992-02-05
CN1039762C CN1039762C (zh) 1998-09-09

Family

ID=24219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110501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39762C (zh) 1990-07-20 1991-07-20 过区切换时加密系统的再同步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5081679A (zh)
JP (1) JP2656155B2 (zh)
KR (1) KR0123945B1 (zh)
CN (1) CN1039762C (zh)
AU (1) AU648960B2 (zh)
CA (1) CA2087615C (zh)
GB (1) GB2261349B (zh)
HK (1) HK29895A (zh)
MX (1) MX9100127A (zh)
MY (1) MY107618A (zh)
NZ (1) NZ238652A (zh)
WO (1) WO199200208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526C (zh) * 2000-12-23 2007-04-11 Lg-北电株式会社 无线本地回路系统中的主叫方标识发射机及其发射方法
CN104349450A (zh) * 2013-07-30 2015-02-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9294A (en) * 1989-07-12 1993-08-2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subscribers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US5293423A (en) * 1989-09-12 1994-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ynchronizing method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US5572193A (en) * 1990-12-07 1996-11-0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subscribers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5212808A (en) * 1991-11-08 1993-05-18 Teknekr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re-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base unit and a remote unit
FI96157C (fi) * 1992-04-27 1996-05-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Digitaalinen, solukkorakenteinen aikajakokanavointiin perustuva radiopuhelinverkko radioyhteyden siirtämiseksi tukiasemalta uudelle tukiasemalle
US5243653A (en) * 1992-05-22 1993-09-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continuous synchronous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roughout a hand-off
DE69326798T2 (de) * 1992-07-09 2000-04-13 Nec Corp Zellulares mobiles TDMA-Übertragungssystem
US5241563A (en) * 1992-08-10 1993-08-31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terleaved data
US5396541A (en) * 1992-10-23 1995-03-07 At&T Corp. Call handoff in a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US5367557A (en) * 1993-03-23 1994-11-22 Private Line Communications Mobile radio data analysis system
US5483664A (en) * 1993-07-26 1996-01-09 Motorola, Inc.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with scheduled handoffs
SE514018C2 (sv) * 1993-09-23 2000-12-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för registrering i ett cellindelat mobilradiosystem
US5384828A (en) * 1993-10-18 1995-01-2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in a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US5594429A (en) * 1993-10-27 1997-01-14 Alps Electric Co., Lt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and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for same
AU3326695A (en) * 1994-08-15 1996-03-07 Ken Bailey Cellular telephone credit card billing system
US5485462A (en) * 1994-08-25 1996-01-16 Helm; David Method of facilitating an audio source change in a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546464A (en) * 1994-09-16 1996-08-13 Ericsson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resynchronization in a digital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625872A (en) * 1994-12-22 1997-04-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ayed transmission of 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messages on a voice channel
FI952844A (fi) * 1995-06-09 1996-12-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kanavanvaihdon parantamiseksi
FI101670B1 (fi) * 1995-12-15 1998-07-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matkaviestinverkon ja matkaviestimen välisen tiedonsiirron salauksen ilmaisemiseksi
US5754957A (en) * 1996-03-06 1998-05-19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igh speed automatic link transfer in a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092053B2 (ja) * 1996-05-28 2000-09-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話機における記録再生装置
FI112419B (fi) * 1996-06-06 2003-11-28 Nokia Corp Menetelmä tiedonsiirron salaamiseksi
US5809141A (en) * 1996-07-30 1998-09-15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mobile-to-mobile cal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66450A (en) * 1996-08-13 1999-10-12 Lucent Technologies Variable mask for encryption generated independently at communications stations
US5778075A (en) * 1996-08-30 1998-07-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bile terminal assisted handover in an private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5825889A (en) * 1996-10-15 1998-10-20 Ericsson Inc. Use of duplex cipher algorithms for satellite channels with delay
DE69739589D1 (de) 1996-12-26 2009-10-29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Verfahren und Schaltung zur Rahmensynchronisierung
DE69841773D1 (de) * 1997-04-24 2010-09-02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Mobiles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und anordnung
US6044486A (en) * 1997-09-11 2000-03-28 Uniden Americ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jority vote optimization ov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6081600A (en) * 1997-10-03 2000-06-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privacy in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418130B1 (en) 1999-01-08 2002-07-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use of security associations for improving hand-over performance
KR100915745B1 (ko) * 1999-09-30 2009-09-04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송을 암호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6980658B1 (en) 1999-09-30 2005-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rypt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881638A1 (en) 1999-09-30 2008-0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rypt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79655B1 (en) * 1999-10-25 2006-07-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ncryption algorithm management system
US6771776B1 (en) * 1999-11-11 2004-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ynchronization of a stream cipher during handoff
US6909785B1 (en) * 1999-11-11 2005-06-21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irregular synchronization of a stream cipher
FI109639B (fi) * 1999-12-22 2002-09-13 Nokia Corp Menetelmä salausluvun välittämiseksi tiedo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ja tiedonsiirtojärjestelmä
WO2001058053A1 (fr) * 2000-02-02 2001-08-09 Ntt Docomo, Inc. Station de base sans fil, procede de selection d'une station de base sans fil, procede de multi-diffusion et terminal sans fil
ES2389057T3 (es) 2000-03-03 2012-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participar en servicios de comunicación grupal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existente
FR2809576B1 (fr) 2000-05-23 2002-11-15 Nortel Matra Cellular Procede de controle d'un canal entre un terminal radio et une infrastructure de radio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et reseau d'acces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procede
FR2809579B1 (fr) * 2000-05-23 2003-07-04 Nortel Matra Cellular Procede de controle d'un canal entre un terminal radio et une infrastructure de radio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et reseau d'acces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procede
GB0020443D0 (en) * 2000-08-18 2000-10-04 Nokia Networks Oy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ations
US6606496B1 (en) * 2000-08-25 2003-08-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verse link other cell interference locator and handoff trigger for wireless network
DE10056361A1 (de) * 2000-11-14 2002-05-23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Drahtloses Netzwerk zur Übermittlung von Parametern für eine verschlüsselte Datenübertragung
US7436964B2 (en) * 2000-12-19 2008-10-14 At&T Mobility Ii Llc Synchronization of encry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84565B2 (en) * 2001-01-16 2010-03-23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System for securely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packets
US6829358B2 (en) * 2001-08-20 2004-12-07 Asustek Computer Inc. Processing channel resets while performing a ciphering configuration chan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US8559951B2 (en) * 2002-03-13 2013-10-15 Intellectual Ventures I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a bluetooth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0301B2 (en) 2002-10-2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WLAN system
US7986742B2 (en) 2002-10-25 2011-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s for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02900B2 (en) 2002-10-25 2006-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diversity processing for a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82301B2 (en) * 2003-09-12 2006-07-2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iggering handoff of a call between networks
US9473269B2 (en) 2003-12-01 2016-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14145B (en) * 2004-05-11 2006-09-2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rypting a comunication
JP2005341348A (ja) * 2004-05-28 2005-12-08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秘匿制御方法
US7697687B2 (en) * 2005-04-13 2010-04-13 Nucrypt, Inc. Streaming implementation of AlphaEta physical layer encryption
US7620181B2 (en) * 2005-04-20 2009-11-17 Harri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minimum error cryptographic resynchronization
US20060252438A1 (en) * 2005-05-04 2006-11-09 Ansamaa Jarkko H Determining user equipment time zones for time-based service fulfillment
KR101337126B1 (ko) * 2005-05-12 2013-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 매쉬 네트워크에서의 핸드오버에 따른 재결합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8060098B2 (en) * 2006-01-13 2011-11-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ndover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DE602006013931D1 (de) * 2006-01-13 2010-06-10 Research In Motion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führen eines Weiterreichens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gerät
US7756116B2 (en) * 2006-10-10 2010-07-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upplementary services using secure media
PL2223493T3 (pl) * 2007-12-19 2018-03-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osoby, urządzenia, system i powiązane produkty programu komputerowego dla bezpieczeństwa przekazywania połączeń
US8098630B2 (en) * 2008-05-09 2012-01-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cann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acquisition
JP2010028747A (ja) * 2008-07-24 2010-02-04 Fujitsu Ltd 秘匿処理を行う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8588426B2 (en) * 2011-02-21 2013-11-1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ecure communications in a mobile network
JP6319866B2 (ja) * 2013-02-28 2018-05-09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暗号システム
USD905059S1 (en) 2018-07-25 2020-12-15 Square, Inc. Card reader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4078A (en) * 1946-05-01 1976-01-20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Key generating system
SE371064B (zh) * 1973-03-09 1974-11-04 Philips Svenska Ab
US4555805A (en) * 1980-03-14 1985-11-26 Harris Corporation Secure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JPS5911211B2 (ja) * 1980-09-19 1984-03-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方式における秘話制御方式
US4549308A (en) * 1982-07-12 1985-10-22 At&T Bell Laboratories Secure mobile radio telephony
US4731840A (en) * 1985-05-06 1988-03-1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Method for encryp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keying data
US4754481A (en) * 1985-06-24 1988-06-28 Atlantic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Expanded partial response processing for analog signal enciphering and the like
US4649543A (en) * 1985-08-30 1987-03-10 Motorola, Inc.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decoder for a digital radiotelephone system
US4876740A (en) * 1985-08-30 1989-10-24 Motorola, Inc. Radiotelephone system employing digitized speech/data signalling
US4803726A (en) * 1986-12-31 1989-02-07 Motorola, Inc. Bit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a digital radio telephone system
GB8705892D0 (en) * 1987-03-12 1987-04-15 Security Services Plc Keys
US4896370A (en) * 1987-03-27 1990-01-23 Teletec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microprocessor and software enhance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US4827507A (en) * 1987-06-19 1989-05-02 Motorola, Inc. Duplex analog scrambler
US4924480A (en) * 1988-03-11 1990-05-08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Codecs with suppression of multiple encoding/decodings across a connection
US4860353A (en) * 1988-05-17 1989-08-22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Dynamic feedback arrangement scrambling technique keystream generator
US4984290A (en) * 1988-08-04 1991-01-08 Motorola,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
US4914696A (en) * 1988-08-15 1990-04-03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tandem scrambling devices
US4972439A (en) * 1989-01-19 1990-11-20 Motorola, Inc. Active signalling transmitter control
US5042082A (en) * 1989-06-26 1991-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obile assisted handof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0526C (zh) * 2000-12-23 2007-04-11 Lg-北电株式会社 无线本地回路系统中的主叫方标识发射机及其发射方法
CN104349450A (zh) * 2013-07-30 2015-02-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07618A (en) 1996-05-15
US5081679A (en) 1992-01-14
GB2261349B (en) 1994-10-19
GB9226465D0 (en) 1993-02-24
KR0123945B1 (en) 1997-12-01
CA2087615C (en) 1999-02-02
WO1992002088A1 (en) 1992-02-06
MX9100127A (es) 1992-02-28
JPH06501139A (ja) 1994-01-27
HK29895A (en) 1995-03-10
NZ238652A (en) 1994-03-25
AU8626791A (en) 1992-02-18
GB2261349A (en) 1993-05-12
AU648960B2 (en) 1994-05-05
CN1039762C (zh) 1998-09-09
JP2656155B2 (ja) 1997-09-24
CA2087615A1 (en) 199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62C (zh) 过区切换时加密系统的再同步
CN1025704C (zh) 蜂窝通信系统的连续密码同步
US5060266A (en) Continuous cipher synchronization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148485A (en) Encrypton system for digital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KR960007808B1 (ko) 디지탈 셀룰러 통신용 진짜 보증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30879C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越区切换时保持连续同步加密和解密的方法和设备
CA2168717C (en) Variable security level encryption
AU692037B2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re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203629C (zh) 将双重加密算法用于带时延的卫星信道
CN1015950B (zh) 双工模拟扰频器
CA2087616C (en) Encryption system for digital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N1240547A (zh) 将双重加密算法用于带时延的卫星信道
NZ248445A (en) Generating pseudo-random bit sequences for enciphering digital data
JPH01164139A (ja) 無線呼出方式における呼出信号秘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TO: ERIKSSO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atentee after: Ericsson Inc.

Patentee before: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7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