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712C - 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和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和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712C
CN1190712C CNB021206546A CN02120654A CN1190712C CN 1190712 C CN1190712 C CN 1190712C CN B021206546 A CNB021206546 A CN B021206546A CN 02120654 A CN02120654 A CN 02120654A CN 1190712 C CN1190712 C CN 11907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belt
electrophotography photosensitiving
photosensitiving piece
hand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06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8418A (zh
Inventor
仲泽明彦
小林广行
田中笃志
芦边恒德
草场隆
松田秀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388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8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07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7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整体支承一电子照相感光件、一中间转印带、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的第一转印装置和电荷提供装置,该电荷提供装置用于向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提供极性与该调色剂在第一转印时所具有的极性相反的电荷,并在接触区使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从而清洁该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有:在沿周向方向的伸长为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为500MPa至4000MPa;沿周向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至850%;以及表面粗糙度Ra为1μm或更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有该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和一种利用该电子照相装置的成像方法。

Description

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和成像方法
发明的背景技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以及成像方法。
相关背景技术
采用中间转印带的成像装置能有效地作为全色或多色成像的电子照相装置,其中,与全色图像信息或多色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多个组成色调色剂图像顺序地转印和叠加到转印媒介上,以便输出成像材料,全色图像或多色图像被合成地复制在该成像材料上。
与有这样的成像系统的普通技术全色电子照相装置相比(在该成像系统中,调色剂图像从第一图像承载件电子照相感光件转印到固定或吸引在转印鼓上的第二图像承载件转印媒介上(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3-301960中介绍的转印系统)),有中间转印带的全色电子照相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选择多种第二图像承载件(转印媒介),而不需要考虑它们的宽度和长度,这些图像承载件包括薄纸(40g/m2的纸)和甚至很厚的纸(200g/m2的纸)例如信封、明信片和标签。这是因为采用中间转印带使得不需要对转印媒介进行处理或控制(例如,转印媒介由夹子保持、被吸引和形成曲率)。
此外,制成带形的中间转印件能够允许有效利用空间,从而使得该装置的主体紧凑,并使成本减小,因为在该成像装置中的布置自由度能够大于采用刚性筒例如中间转印鼓的情况。
不过,中间转印带的使用寿命比电子照相装置主体短,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必须在装置的使用期间更换该带。同时,需要安装一个废弃调色剂容器,保留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收集在该废弃调色剂容器中,并除去所收集的调色剂。
此外,还需要更换很多部件,例如电子照相感光件和显影组件,以及调色剂。
作为一种将这些更换部件制成单元(处理盒)以便易于将其安装在主体上或从主体中取出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137181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制成彼此独立的单元,并布置成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在主体上和从该主体上取出。
不过,这样的装置需要更换大量的单元,并使得用户操作麻烦。还有,因为单元彼此独立设计和布置,可能引起的问题是该装置必须制成较大尺寸,并可能有较高成本。
提出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其中,将作为更换部件的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制成一个单元(处理盒),以便同时安装在主体上或从主体上取出并更换。这样的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110261、No.10-177329和No.11-30944中公开。
不过,与在安装装置主体时设置中间转印带的情况不同,当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组成一个单元,从而提供能够很容易安装在主体上和从该主体上取出的处理盒时,即当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设置成处理盒时,将使中间转印带产生某些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带的强度降低,这是由于施加在该中间转印带上的拉伸力而引起的。
通常,为了在不会打滑的情况下可靠地驱动中间转印带,必须向该中间转印带施加拉伸力,当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处理盒内且该处理盒不动时,仍然长时间保持施加该拉伸力,直到实际使用。因此,中间转印带可以引起蠕变,从而增大周向长度。
通过有一定行程的拉伸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所增加的周向长度。不过,该带的弹性模量已经比初始预定值低,并在实际使用时可能导致严重的颜色失真,从而导致图像质量等级降低。
有较小伸长的中间转印带还可能有这样的严重问题,即由于该拉伸和在市场分配时的振动,它可能破裂。
已知在高温环境中,蠕变现象会加速,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处理盒在设计时还必须考虑该处理盒在其分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高温环境。
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成像装置技术的进步,可能发展数字型打印机和复印机,以便在曝光点尺寸更小和密度更高时发展具有600dpi或更高分辨率的细小且精确的潜像,并通过例如精确控制电场而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因此,中间转印带的弹性模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可能对图像质量有较大影响,而这在以前并不成为问题,因此,重要的是解决该问题。
不过,在上述普通技术中,所有方法都没有考虑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处理盒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长时间停留而出现的问题,且所有处理盒的设计都没有考虑到该分配渠道。因此,在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普通处理盒中,有这样的问题,即由于例如在保养期间的严格保管和限制而将导致较高的管理成本,且用户的抱怨可能增多。
此外,重要的还有降低工作成本,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处理盒的成本必须更加降低,因为该处理盒作为一个更换件。而且,还要充分考虑易于运送、最小化和废弃调色剂的处理。
因此,还没有这样处理盒,它能很好地解决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支承于其中的处理盒所特有的技术问题,且还没有带有这样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感光件。
发明简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易于制造、能够实现装置的最小化和降低成本,并且即使输送或放置很长时间,也能提供良好的图像;提供用于该处理盒的中间转印带;以及具有该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和利用该电子照相装置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人对简化维修、使处理盒最小化和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图像质量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发现该目的可以通过利用一种处理盒以及该处理盒与某些措施的进一步组合来实现,其中,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该处理盒中。
尤其是,本发明是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的主体上;该处理盒成一体地包括:
一电子照相感光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保持在它上面;
一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有与电子照相感光件接触的接触区;
一第一转印装置,用于在该接触区将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以及
电荷提供装置,用于向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提供电荷,其极性与该调色剂在第一转印时所具有的极性相反,并在接触区使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从而清洁该中间转印带;
中间转印带具有:
在沿周向方向的伸长为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为500MPa至4000MPa;
沿周向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至850%;以及
表面粗糙度Ra为1μm或更小。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照相装置,包括:
一电子照相感光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保持在它上面;
一充电装置,用于向该电子照相感光件进行静电充电;
一曝光装置,用于在通过充电装置而充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一显影装置,用于使通过曝光装置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一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有与电子照相感光件接触的接触区,通过该接触区,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进行第一转印,然后,已经进行第一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第二转印到转印媒介上;
一第一转印装置,用于在接触区使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
一电荷提供装置,用于向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提供电荷,其极性与该调色剂在第一转印时所具有的极性相反,以便使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在该接触区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上,从而清洁该中间转印带;以及
一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装置,用于清洁该电子照相感光件;
电子照相装置有处理盒,在该处理盒中,至少电子照相感光件、中间转印带、第一转印装置和电荷提供装置成一体地支承和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的主体上;以及
该中间转印带具有:
在沿周向方向的伸长为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为500MPa至4000MPa;
沿周向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至850%;以及
表面粗糙度Ra为1μm或更小。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充电步骤,即向电子照相感光件进行静电充电;
曝光步骤,即在充电步骤中充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步骤,即,使在曝光步骤中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第一转印步骤,即通过第一转印装置将在显影步骤中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该中间转印带有与电子照相感光件接触的接触区;
第二转印步骤,即用于将在第一转印步骤中已经进行第一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第二转印到转印媒介上;
电荷提供步骤,即通过电荷提供装置向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提供电荷,该电荷的极性与该调色剂在第一转印时所具有的极性相反;
一中间转印带清洁步骤,即,使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在接触区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以便清洁该中间转印带;以及
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步骤,即清洁该电子照相感光件;
该成像方法采用有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在该处理盒中,至少电子照相感光件、中间转印带、第一转印装置和电荷提供装置成一体地支承和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的主体上;以及
该中间转印带具有:
在沿周向方向的伸长为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为500MPa至4000MPa;
沿周向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至850%;以及
表面粗糙度Ra为1μm或更小。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电子照相感光件的整体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的实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处理盒的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表示用于生产中间转印带(单层)的生产装置的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4是表示用于生产中间转印带(双层)的生产装置的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5是表示包括彼此连接的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和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处理盒的结构的示意图,用于实例和对比实例。
图6是表示中间转印带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怎样将本发明的处理盒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上或从该电子照相装置上卸下的视图。
发明的详细说明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处理盒是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处理盒(下文也称为“中间转印带/电子照相感光件整体盒”)。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处理盒最小化和降低成本,用于中间转印带的清洁机构采用了所谓的第一转印清洁法(也称为“偏压清洁法”),其中,对转印残余调色剂进行充电,以便使极性反转,并在第一转印的同时从中间转印带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
尤其是,在一种方法中,通过将电压加在可分离地布置于中间转印带上的电荷提供部件上,将极性与在第一转印时的极性相反的电荷加到在第二转印时仍留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上,且借助于在随后的第一转印区的第一转印电场,使该调色剂返回到电子照相感光件上。
已经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的调色剂通过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件的清洁装置而被去除,该清洁装置例如清洁叶片。
该方法与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件和中间转印带都提供有清洁叶片或类似物且安装有用于废弃调色剂的供给机构和容器的方法相比,能够很有效地使该盒紧凑和降低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中,考虑到拉伸力长时间施加在中间转印带上以及环境可能变化而引起蠕变现象,对处理盒进行了强度设计。因此,即使中间转印带盒已经制造了很长时间,仍能形成良好的图像,不会引起任何问题。
尤其是,中间转印带在周向方向伸长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为500MPa至4000MPa。只要该中间转印带的弹性模量为500MPa或更大,当形成图像时可以减小颜色的失真。另一方面,当中间转印带的弹性模量超过4000MPa时,该中间转印带可能有较高的刚性,从而阻碍其光滑旋转。
中间转印带在周向方向上的破裂伸长为从5%至850%。当它的破裂伸长小于5%时,该带可能变脆,很小的伸长就引起破裂。因此,当希望该处理盒保存很长时间同时保持施加的拉伸力而直到使用时,将产生该中间转印带寿命较短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破裂伸长超过850%时,中间转印带可能拉伸太大,使它在旋转时可以进行膨胀和收缩,从而导致颜色失真。
对于中间转印带,也必须考虑它的表面粗糙度。它的表面粗糙度Ra为1μm或更小。当它的表面粗糙度Ra大于1μm时,可能影响转印性能,从而导致形成粗糙的半色图像或降低细线的复制能力。还有,施加在第二转印残余调色剂上的电荷可能不均匀,或者可能出现中间转印带清洁故障,在该故障中,第二转印残余调色剂并不能充分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从而在连续印刷时引起前一印刷图像保留在随后的印刷图像上的问题。
尤其是,这些图像问题在有数字曝光装置的电子照相装置中很显著,该数字曝光装置通过具有600dpi或更高分辨率的数字方法在电子照相感光件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同时,为了使中间转印带/电子照相感光件整体盒的尺寸更小和价格更低,重要的是选择将要包含在该盒中的电子照相感光件的形状。因此,优选是该电子照相感光件可以是小直径鼓形电子照相感光件(感光鼓),形成为直径为60mm或更小的刚性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件需要简单的驱动机构,并易于紧凑制造。
同样为了上述原因,中间转印带可以绕过例如由驱动辊和拉伸辊构成的两个辊子。这更优选,因为部件数目能够降低,该盒能够更紧凑。
向中间转印带施加拉伸力的拉伸辊必须能相对于中间转印带的伸长方向而滑动至少1mm,以便处理中间转印带的任何伸长。为了使中间转印带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可靠驱动,优选是,中间转印带在5N或更大力的作用下绕过两辊子而安装。
对于中间转印带,还必须调节它的电阻率。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为从1×106Ωcm至8×1013Ωcm,在该范围内,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当它的体积电阻率低于1×106Ωcm时,不能提供足够的转印电场,将引起图像中的空白区域或使图像粗糙。另一方面,当它的体积电阻率高于8×1013Ωcm时,转印电压也必须更高,从而需要更大尺寸的电源,导致更高成本。
中间转印带的壁厚范围为从40μm至300μm。当它的厚度小于40μm时,可能缺乏稳定性,导致厚度不均匀,并可能使使用寿命和强度不充分,这时,该带可能断裂或破裂。另一方面,当它的厚度大于300μm时,必须采用大量的材料,从而导致高成本。而且,中间转印带可能在它的越过打印机轴或类似物的部分处在带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有较大的周向速度差,将引起例如由于外表面的膨胀和收缩而引起的环绕线图的点的问题。该带可能弯曲寿命较低且刚性太高,以至于使得驱动力矩更大,从而需要使主体为较大尺寸或导致更高成本。这样的问题也将出现。
在本发明中,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以便形成一个盒,它们在由用户使用时能组合起来就足够了。考虑到在制造过程中易于运输和在回收时易于拆卸,优选是将它们设计成能分成一些更小的单元,例如中间转印带单元和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
本发明中规定的弹性模量并没有特别限制。用作中间转印带的原材料的树脂和各种添加剂可以进行选择,这样,断裂伸长率和在伸长为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可以在本发明规定的数值范围内进行调节。
例如,可以混合有无机微粒等填料,从而能够形成增强效果,并能提高弹性模量。这里,填料和树脂的材料和量可以进行选择,从而在本发明规定的范围内对弹性模量进行调节。还有,填料可以有纤维或板状形状,这样,即使该带伸长,也可以获得很高的增强效果。
中间转印带也可以通过将两种或多种有不同断裂伸长率且不彼此相容的树脂混合而生成。该方法也有效。当中间转印带利用该材料制成时,各种树脂很好地分离,并以层状或纤维状存在于该带中。对于这样生成的中间转印带,在初始阶段,它的强度由具有较小断裂伸长率的树脂承担。不过,当发生一段时间的蠕变且具有较小断裂伸长率的树脂超过其屈服点时,由具有较大断裂伸长率的树脂代替承担该强度。因此,可以防止弹性模量突然降低。
对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粗糙度的调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例如,在一种可采用的方法中,这样进行调节,即当进行挤出时,通过熔融特性和温度条件选择树脂材料,并将挤出时的冷却条件调节成这样,即当熔融挤出形成膜的挤出产品从熔融状态固化时能够获得更光滑的表面。
其它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在一个方法中,挤出成带的产品通过用光滑模板加热(以便成形),从而形成与该模板相同的表面状态;以及在另一方法中,对带的表面进行抛光。
用于制造中间转印带的方法优选可以是一种能够制造无缝带且有较高制造效率以便能节约成本的方法。在一种可采用的方法中,挤出材料从圆形模具中连续熔融挤出,然后,将所挤出的产品切成所需的长度,以便制造带。特别说明,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称为吹塑薄膜挤出或膨胀)优选是有以下步骤:
(1)熔融挤出步骤,即,将挤出材料从圆形模具中熔融挤出,从而获得管形膜;
(2)直径控制步骤,即,将气体吹入通过熔融挤出步骤而熔融挤出的管形膜中,以便调节其内部容积,从而控制管形膜的直径;
(3)管形膜形成步骤,即在不使用任何支承该管形膜的部件的情况下形成直径大于上述圆形模具的管形膜,直到已经通过熔融挤出步骤而熔融挤出和通过直径控制步骤而进行直径控制的该管形膜冷却固化;以及
(4)切割步骤,即切割通过管形膜形成步骤而形成的管形膜。
通过管形膜形成步骤而形成的管形膜还优选是这样,其壁厚相对于圆形模具的狭槽宽度来说为1/3或更小,更优选是1/5或更小。该值表示材料的拉伸状态。当管形膜的壁厚大于圆形模具的狭槽宽度的1/3时,材料的拉伸可能不充分,并可能产生例如强度低、电阻不均匀和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通过管形膜形成步骤而形成的管形膜还优选是这样,其直径(管形膜的外径)相对于圆形模具的直径(圆形模具的狭槽的外径)来说从50%至400%,更优选是从101%至300%。当它超过400%时,该膜沿周向方向过度拉伸,当它小于50%时,该膜几乎沿流动方向(挤出方向)拉伸,导致挤出稳定性低,并难于保证获得本发明效果所需的厚度和强度。
下面介绍制造用于本发明的处理盒中的中间转印带的方法的一个实例。应当知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例。
图3表示了用于制造用于本发明的处理盒中的中间转印带的装置的一个实例。该制造装置主要包括一挤出机100、一挤出机模具103和一个有进气通道104的吹气单元。
首先,挤出树脂、导电剂(conducting agent)和添加剂通过所希望的配方而预混合,然后进行搅和和扩散以制备挤出材料,然后将该挤出材料放入装在挤出机100上的漏斗102中。
挤出机100有预定温度、挤出机螺纹结构等,对这些条件进行选择而使挤出材料可以有在随后步骤中挤出形成带所需的熔融粘性,且该材料可以彼此均匀扩散。该挤出材料在挤出机100中熔融搅和成熔融物,然后,该熔融物进入圆形模具103中。
圆形模具103有进气通道104。通过该进气通道104,气体吹入圆形模具103,因此,经过圆形模具103并成管形的熔融物膨胀,同时沿径向按比例扩大。
这里,吹入的气体可以是空气,还可以从氮气、二氧化碳和氩气中选择。
将膨胀的挤出产品向上拉,同时通过外部冷却环105冷却,并形成管形膜110。通常,在该吹膜挤出装置中采用这样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管形膜110通过稳定板106而被从右和左挤压,以便将该管形膜折叠成片,然后以恒定速度拉出,同时通过夹紧辊107夹住,并使内部的空气并不溢出。然后,通过切刀108切断所拉出的膜110从而获得合适尺寸的管形膜。
然后,用一模板对该管形膜进行加工(以便成形),以便调节它的表面光滑度和尺寸,并除去在拉出时在该膜中形成的任何褶皱。
特别说明,一种可用方法是采用一对柱形模板,该对柱形模板由热膨胀系数和直径都彼此不同的材料制成。
在该方法中,小直径柱形模板(内部模板)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大直径柱形模板(外部模板)的热膨胀系数。通过挤出获得的管形膜布置在该内部模板上。然后,将带有膜的内部模板插入外部模板中,这样,该管形膜保持在内部模板和外部模板之间。在内部模板和外部模板之间的间隙根据加热温度、内部模板和外部模板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和所需压力来计算而确定。
将具有内部模板、管形膜和外部模板这样的顺序的模板组加热至树脂软化点温度附近。由于加热,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内部模板的膨胀程度超过外部模板,且均匀的压力施加在整个管形膜(树脂膜)上。这时,达到其软化点附近温度的树脂膜表面压靠在已经光滑加工的外部模板的内表面上,从而提高树脂膜的表面的光滑度。然后进行冷却,并将该膜从模板上取下,这样,就可用获得光滑表面特征。
然后,该管形膜可以选择性地装有增强件、引导件和位置检测件,并精确切割以生成中间转印带。
前述说明涉及单层带。对于双层结构的带,另外提供如图4所示的挤出机101。在搅和的熔融物保持在挤出机100中的同时,在挤出机101中的搅和熔融物被送入双层圆形模具103,这两层同时按比例扩大膨胀,从而获得双层带。
在三层或更多层的结构中,所提供的挤出机的数目当然可以与层的数目相对应。
这样,上述中间转印带制造方法在较短时间内通过一系列步骤,不仅能挤出具有良好尺寸精度的单层结构的中间转印带,而且能挤出具有良好尺寸精度的多层结构的中间转印带。挤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意味着可以进行大批量和低成本的生产。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中间转印带的主要挤出材料,树脂可以是能满足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特性的任意一种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是例如采用烯烃树脂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含硫树脂、含氟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酮树脂、聚偏氯乙烯、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变性聚苯醚树脂以及它们的各种变性树脂或共聚物,该含硫树脂例如聚砜、聚醚砜和聚苯硫醚,该含氟树脂例如聚偏氟乙烯和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不过,这些例子并不意味着限定于上述材料。
对为了调节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中间转印带的电阻值而混合的添加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对于用于调节电阻的导电填料,它包括碳黑和各种导电金属氧化物。对于无填料类型的电阻调节剂,它包括:低分子量的离子导电材料,例如各种金属盐和甘醇;抗静电树脂,包括分子中的醚键或羟基;以及有导电性的有机聚合物。
这里需要使中间转印带的组分例如各种添加剂和树脂处于分散状态。当发生微粒团聚或某些组分极度分离时,将难于实现本发明的效果。重要的是选择材料和扩散装置。
这样,采用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电子照相感光件整体盒的电子照相装置的一个实例如图1所示。
图1中所示装置是彩色电子照相装置,例如彩色复印机或彩色激光打印机。
参考标号1表示作为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鼓形电子照相感光件(感光鼓),它以规定的周向速度(处理速度)沿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被驱动而旋转。
在旋转过程中,电子照相感光件1通过第一充电装置(充电辊)2而均匀地静电充电至规定极性和电势。参考标号32表示第一充电装置2的电源。这里,施加一个通过将AC电压叠加到DC电压上而形成的电压。或者,可以仅采用AC电压。
然后,电子照相感光件通过曝光装置(未示出,例如彩色原像分色/成像光学系统或者包括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曝光系统,该激光扫描仪根据图像信息的时间顺序电数字像素信号而输出调制激光束)而由光3进行曝光。然后,形成与所需要的彩色图像的第一彩色分量图像(例如黄色分量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然后,静电潜像通过第一显影装置(黄色显影组件41)由第一彩色黄色调色剂Y显影。在该阶段,第二至第四显影装置(品红色显影组件42、青色显影组件43和黑色显影组件44)各保持不工作,且并不作用在电子照相感光件1上,因此,第一彩色黄色调色剂图像并不受第二至第四显影组件的影响。
中间转印带5以与电子照相感光件1相同的周向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
当形成和保持在电子照相感光件1上的第一彩色黄色调色剂图像经过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1和中间转印带5之间的辊隙时,借助于通过辊形第一转印装置(第一转印辊)6而施加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第一转印偏压所形成的电场,该第一彩色黄色调色剂图像连续地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的外周。
清洁装置13清洁电子照相感光件1表面,第一彩色黄色调色剂图像从该表面转印。
随后,第二彩色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第三彩色青色调色剂图像和第四彩色黑色调色剂图像以同样方式顺序转印并叠加到中间转印带5上。这样,形成了合成的彩色调色剂图像。
参考标号7表示第二转印装置(第二转印辊),该第二转印装置平行于驱动辊8而被沿轴向支承,并布置成与中间转印带5的底表面可分离。
用于将第一至第四彩色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1顺序叠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上的第一转印偏压以与各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由偏压源30施加。这样施加的电压的范围例如从+100V至+2kV。
在第一至第三彩色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1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上的步骤中,第二转印装置7也设置成可与中间转印带5分离。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上的合成彩色调色剂图像以如下方式转印到第二图像承载件即转印媒介P上:第二转印装置7与中间转印带5接触,同时转印媒介P在预定时间从供纸辊11通过转印媒介引导器10而被供给,直到它到达形成于中间转印带5和第二转印装置7之间的接触区,在该接触区,第二转印偏压从偏压电源31施加到第二转印装置7上。借助于该第二转印偏压,合成的彩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5第二转印到第二图像承载件即转印媒介P上。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媒介P被导向定影装置15并进行热定影。
当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媒介P上之后,以可接触和可分离的状态布置的电荷提供装置9与中间转印带5接触,并施加有极性与电子照相感光件1的极性相反的偏压,因此,极性与第一转印时的极性相反的电荷施加给没有转印到转印媒介P上且仍留在该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即转印残留调色剂)。参考标号33表示偏压电源。这里,施加有通过将AC电压叠加到DC电压上而形成的电压。
充有极性与第一转印时的极性相反的电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与电子照相感光件1接触的区域处和在该区域附近处静电转印到电子照相感光件1上。这样,中间转印带5被清洁。该步骤能够与第一转印同时进行,因此不会降低生产量。
下面将介绍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电子照相感光件整体盒。
本发明的处理盒如图2所示,设置成这样,即至少电子照相感光件1、中间转印带5、第一转印装置6和电荷提供装置9成一体被支承,这样,它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的主体上。
处理盒还可设置成这样,即电子照相装置所具有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例如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装置、第一充电装置和废弃调色剂容器,可以包含于该中间转印带/电子照相感光件整体盒中,或者当该处理盒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中时,该电子照相装置可以提供有象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装置、第一充电装置和废弃调色剂容器这样的装置。
如前所述,本发明中用于中间转印带的清洁机构需要使转印残余调色剂充有极性与第一转印时的极性相反的电荷,从而使该转印残余调色剂在第一转印区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在图2所示的盒中,包括电阻介质弹性体的电荷提供装置(中间转印带清洁辊)9用于清洁机构。
对于电子照相感光件的清洁,优选是利用弹性叶片进行叶片清洁。在图2所示的处理盒中,还成一体地提供有废弃调色剂容器(未示出),这样,当更换盒A时,在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都可以同时清除。因此,它有利于提高维修性能。
中间转印带还布置成绕过两个辊子,即驱动辊8和拉伸辊12,这样,部件的数目能够减小,盒能够变得紧凑。这里,辊8是驱动辊,同时是电荷提供装置(中间转印带清洁辊)的相对辊。
随中间转印带旋转的拉伸辊12有滑动机构,并通过压缩弹簧作用而沿箭头方向与带的内侧压力接触,以便向中间转印带施加拉伸力。该拉伸辊可滑动的滑动宽度为从1mm至5mm,并可施加从5N至200N的总弹簧压力。
电子照相感光件1和驱动辊8还可以有连接件(未示出),这样可以从主体传递旋转驱动力。
下面将说明测量本发明所涉及的各种物理特性的方法。
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的测量:
准备的测量试样的尺寸为20mm宽和100mm长,该试样沿周向方向从中间转印带上切下。测量它的厚度,然后将该试样布置在拉伸试验器(TENSILON RTC-1250A,由Orientec公司制造)上。厚度为在5点测量的平均值。在测量距离为50mm和拉伸速度为5mm/min的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在记录器中记下伸长和应力,其中读出伸长分别为0.5%和0.6%时的应力。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拉伸模量。
该测量进行5次,本发明所述的弹性模量为这5次的平均值。
弹性模量(MPa)=(f2-f1)/(20×t)×1000
在该公式中,f1表示在伸长为0.5%时的应力(N);f2是伸长为0.6%时的应力(N);t为试样的厚度(mm)。
为了测量断裂伸长率,用与在上述弹性模量测量中相同的试验器对同样形状的试件进行拉伸,只是拉伸速度变成50mm/min。记录断裂点离开始测量时的距离L(mm),并根据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该测量进行5次,本发明所述的断裂伸长率为这5次的平均值。
断裂伸长率(%)=L/50×100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该测量根据JIS B0601进行。
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对于测量仪器,超高电阻计R8340A(由Advantest公司制造)用作电阻计,用于超高电阻测量的试样盒TR42(由Advantest公司制造)用作试样盒。主电极直径为25mm,保护环电极内径为41mm,外径为49mm。
试样以如下方式制备。
首先,通过冲压机或尖锐刀片将中间转印带切成直径为56mm的圆形。将所得的圆形切件在其一面的整个表面上通过形成Pt-Pd沉积膜而装有电极,在其另一面上通过形成Pt-Pd沉积膜而装有25mm直径的主电极以及38mm内径和50mm外径的保护电极。通过采用Mild Sputter E1030(由Hitachi有限公司制造)进行真空沉积2分钟来形成Pt-Pd沉积膜。已经完成真空沉积的圆形切件将用作测量试样。
在23℃/55%RH的测量空气中进行测量。测量试样先保留在同样空气中12小时或更长。在放电模式下测量10秒,在充电模式下测量30秒,且在施加有1000V电压时测量30秒。
厚度测量: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厚度不均匀性通过可测1μm最小值的千分尺而在离两端50mm点处沿带的整个周向测量,至于中间部分,在沿周向等间距的四点处进行测量。对于各中间转印带,对总共12点的测量值进行平均。
下面将通过专门实例更详细地介绍本发明。在下面实例中,“份”的意思是“重量份”。
首先介绍在实例和对比实例中所采用的处理盒。
图5示意表示了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和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处理盒的结构,该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有电子照相感光件,该中间转印带单元有中间转印带。
图6和7分别示意表示了中间转印带单元和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的结构。
处理盒的框架结构大致分成两个部分:电子照相感光件框架59,该电子照相感光件框架59与废弃调色剂容器52构成一体,如图5和7所示;以及中间转印带框架45,如图5和6所示。电子照相感光件框架59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该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由电子照相感光件1、充电辊2、清洁叶片53、螺纹件54和鼓遮光器55作为主要部件构成。中间转印带框架45包括中间转印带单元51,该中间转印带单元51有:i)中间转印带5,该中间转印带布置成绕过驱动辊8和从动辊(拉伸辊)12;ii)第一转印辊58,该第一转印辊58在中间转印带内部对着电子照相感光件1的部分处;以及iii)电荷提供装置(中间转印带清洁辊)9,该电荷提供装置9在驱动辊8处。
这两单元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即在电子照相感光件框架59两端的凸起71分别插入在中间转印带框架45中的配准孔72中,且在电子照相感光件框架59的宽度方向中间处的啮合配合钩住部分处的钩子73装入中间转印带框架45的锁定孔74中。
这里,在中间转印带框架45中的配准孔72和锁定孔74比在电子照相感光件框架59上的凸起71和钩子73稍微大一些,且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50和中间转印带单元51设置成这样,即它们之间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对位置运动。
配准孔72分别有锥度72a,这样,该单元能够很容易地安装或拆卸。
在图5中所示的处理盒中,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50的钩子73可以被推动以便与中间转印带单元51的锁定孔74脱钩,且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50可以环绕转动。这样,该处理盒能够分成如图6和7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和中间转印带单元。
当连接时,与前述相反,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50的凸起71可以插入中间转印带单元51的配准孔72中,电子照相感光件单元50可以沿与拆卸时相反的方向环绕旋转,以便将钩子73推入锁定孔74,从而将两单元连接起来。
图8表示了本发明的处理盒怎样装在电子照相装置上和怎样从电子照相装置上拆卸。
只有将电子照相装置主体的顶盖60打开,才可以以与普通黑白激光束打印机同样的方式简单地安装和拆卸处理盒。因此,例如处理夹纸和更换处理盒这样的维修操作能够很容易地进行。
实例1
中间转印带的制造:
PVDF(聚偏氟乙烯树脂)  100份
含聚醚的抗静电树脂    14份
在上述配方中,抗静电树脂选择成有比PVDF更大的伸长,且不会与PVDF完全相容。这些材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10℃进行熔融搅和,以便彼此混合,所获得的混合物挤出成大约2mm直径的绳子(strand)形状,随后切成小团。该小团用作挤出材料。
然后,在如图3所示的挤出装置中,挤出机模具103作为单层圆形模具,并采用外径为100mm且有模具狭槽的模具。该圆形模具的狭槽为0.8mm宽。
通过加热而充分干燥后的上述挤出材料放入该挤出装置的漏斗102中,并加热和熔融。该熔融产物在210℃从圆形模具103中挤出。外侧冷却环105环绕圆形模具103,空气从周围吹向呈管形挤出的膜,以便有效冷却。
空气还通过进气通道104吹向所挤出的管形膜的内部,从而使该膜膨胀,同时使其按比例扩大成直径为140mm。然后,该膜通过拉出单元以恒定速度继续拉出。这里,在直径变成所需值时停止空气的供给。
在通过夹紧辊拉出后,利用切刀108切割该管形膜。在该膜的厚度稳定后,将该膜切成长度为310mm,从而形成6个管形膜。
对于这些管形膜,利用一对由热膨胀系数彼此不同的金属制成的柱形模板来对它们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进行调节,并除去褶皱。
该管形膜套在有更高热膨胀系数的内部模板上,将装有膜的该内部模板插入加工成有光滑内表面的外部模板中,随后在170℃加热并持续20分钟。
冷却后,从这些柱形模板上取下管形膜,并切除它们的端部,从而制成6个140mm外径的中间转印带。这些中间转印带中的一个装有防止弯曲的部件,以便用于进行图像检查。
物理性质测量:
这些中间转印带中的5个在23℃和55%RH环境下放置3天,并测量它们的物理性质。
首先,将用于测量弹性模量的试样从各中间转印带上一个个切下,该弹性模量通过前述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其中,对由5个带获得的值进行平均。结果,该中间转印带在0.5%至0.6%伸长时的弹性模量为815MPa。
以同样方式准备试样,以便测量其它特性,结果发现,该带的断裂伸长率为20%,表面粗糙度Ra为0.03μm,厚度为102μm,且体积电阻率为7.8×1010Ωcm。
图像评价:
将在如前述制造的6个中间转印带中所剩下的、没有用于测量物理特性的一个带装在如上述构成的中间转印带/电子照相感光件整体盒中。这里,拉伸辊的总弹簧压力为20N,从右到左的滑动长度为2.5mm。该拉伸辊和驱动辊的直径都为28mm。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件,采用了包括47mm直径的铝筒和形成于该铝筒上的感光层的感光鼓。
随后,为了加速试验,该处理盒置于40℃的高温环境下14天。然后,还将该盒置于23℃和55%RH环境下12小时,然后装入如图1所示构成的电子照相装置中,以便对相同环境下在80g/m2的纸上的全色图像复制进行测试。
这里所用的曝光装置是数字曝光装置,通过该曝光装置,静电潜像通过有600dpi分辨率的数字(激光)系统而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的表面上。
对获得的图像进行视觉评价,这时可以获得没有任何问题的良好全色图像,该问题例如由于较差转印而引起的色彩失真、密度不均匀和空白区域。
随后,以4页每分钟的打印速度进行连续5000页打印试验,这时可以获得与初始状态相同的同样良好的图像。因此,可以认为如上所述生产且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处理盒有良好的性能。
测量结果和评价如表1所示。
实例2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6个中间转印带,只是混合材料变成如下。
PVDF                      100份
含聚醚的抗静电树脂        8份
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4份
对于生成的中间转印带,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物理特性。结果,该中间转印带在0.5%至0.6%拉伸时的弹性模量为585MPa;断裂伸长率为680%;表面粗糙度Ra为0.04μm;厚度为100μm;体积电阻率为8.3×109Ωcm。
采用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该处理盒,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对图像打印进行测试,所获得的结果与实例1中的结果一样好。
测量和评价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例3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6个中间转印带,只是混合材料变成如下,且搅和温度、挤出温度和成形加热温度各升高至260℃,以便与树脂相符。
聚碳酸酯树脂        100份
无机金属盐          1.5份
对于生成的中间转印带,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物理特性。结果,该中间转印带在0.5%至0.6%拉伸时的弹性模量为2300MPa;断裂伸长率为56%;表面粗糙度Ra为0.08μm;厚度为100μm;体积电阻率为2.2×109Ωcm。
采用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该处理盒,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对图像打印进行测试,所获得的结果与实例1中的结果一样好。
测量和评价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例4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6个中间转印带,只是混合材料变成如下,且搅和温度、挤出温度和成形加热温度都升高到260℃,以便与树脂相符,在用模板进行精加工时,外部模板变化而有稍微大的内表面粗糙度。
聚碳酸酯树脂        100份
导电碳黑            25份
对于生成的中间转印带,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物理特性。结果,该中间转印带在0.5%至0.6%拉伸时的弹性模量为2500MPa;断裂伸长率为38%;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厚度为108μm;体积电阻率为2.5×108Ωcm。
采用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该处理盒,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对图像打印进行测试,所获得的结果判断为这样,尽管图像看起来稍微粗糙,但是可以实际使用。
测量和评价的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实例1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6个中间转印带,只是混合材料变成如下。
PVDF                  100份
含聚醚的抗静电树脂    30份
氟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4份
对于生成的中间转印带,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物理特性。结果,该中间转印带在0.5%至0.6%拉伸时的弹性模量为450MPa;断裂伸长率为880%;表面粗糙度Ra为0.04μm;厚度为99μm;体积电阻率为3.1×109Ωcm。
采用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该处理盒,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对图像打印进行测试,这时开始时能看见色彩失真,且随着图像打印的继续,该失真将变得越来越显著。因此,该中间转印带并不适于实际使用。
测量和评价的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实例2
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6个中间转印带,只是混合材料变成如下,且没有利用模板进行精加工。
PVDF              100份
导电碳黑          18份
金属氧化物微粒    50份
对于生成的中间转印带,以与实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物理特性。结果,该中间转印带在0.5%至0.6%拉伸时的弹性模量为1500MPa;断裂伸长率为2.5%;表面粗糙度Ra为1.1μm;厚度为108μm;体积电阻率为1.2×108Ωcm。
采用中间转印带和电子照相感光件成一体支承于其中的该处理盒,以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对图像打印进行测试。结果,开始时就发现粗糙图像,还出现中间转印带的清洁故障。
此外,还进行了大量打印(运行)测试,其中,当打印大约3600张纸时,该带在其边缘破裂,因此判断该带并不能够用于实际应用。
测量和评价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弹性模量(MPa)  断裂伸长率(%) 表面粗糙度Ra(μm)   壁厚(μm)   体积电阻率(Ω·cm)             打印测试结果*
初始阶段  运行后       说明
实例1234对比实例:12 8155852,3002,5004501,500 2068056388802.5 0.030.040.080.50.041.1 10210010010899108 7.8×10108.3×1092.2×10122.5×1081.0×1091.2×108 AAABCC AAABC- 图像质量优良图像质量优良图像质量优良图像略微粗糙彩色失真严重图像粗糙;在打印3600张纸后断裂
*A:优良;B:可以实际使用;C:不能实际使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易于制造、能够实现装置的最小化和降低成本,并且即使输送或放置很长时间,也能提供良好的图像;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该处理盒的中间转印带和有该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

Claims (18)

1.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的主体上;该处理盒成一体地包括:
一电子照相感光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保持在它上面;
一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有与电子照相感光件接触的接触区;
一第一转印装置,用于在该接触区将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以及
电荷提供装置,用于向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提供极性与该调色剂在第一转印时所具有的极性相反的电荷,并在接触区使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从而清洁该中间转印带;
所述中间转印带具有:
在沿周向方向的伸长为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为500MPa至4000MPa;
沿周向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至850%;以及表面粗糙度Ra为1μm或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为1×106Ωcm至8×1013Ωcm,且壁厚为40μm至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绕过辊而布置,且至少一个辊可滑动至少1mm或更多,这样,能够向所述中间转印带施加5N或更大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绕过两个辊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件呈鼓形。
7.一种电子照相装置,包括:
一电子照相感光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保持在它上面;
一充电装置,用于向该电子照相感光件进行静电充电;
一曝光装置,用于在通过充电装置而充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一显影装置,用于使通过曝光装置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一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具有与电子照相感光件接触的接触区,通过该带,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进行第一转印,然后,已经进行第一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第二转印到转印媒介上;
一第一转印装置,用于在接触区使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
一电荷提供装置,用于向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提供极性与该调色剂在第一转印时所具有的极性相反的电荷,以便使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在该接触区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上,从而清洁该中间转印带;以及
一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装置,用于清洁该电子照相感光件;
所述电子照相装置有处理盒,在该处理盒中,至少电子照相感光件、中间转印带、第一转印装置和电荷提供装置成一体地支承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的主体上;以及
该中间转印带具有:
在沿周向方向的伸长为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为500MPa至4000MPa;
沿周向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至850%;以及表面粗糙度Ra为1μm或更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盒还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为1×106Ωcm至8×1013Ωcm,且壁厚为40μm至3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绕过辊而布置,且至少一个辊可滑动至少1mm或更多,这样,能够向所述中间转印带施加5N或更大的力。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绕过两个辊而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件成鼓形。
13.一种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布置:
充电步骤,即向电子照相感光件进行静电充电;
曝光步骤,即在充电步骤中充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步骤,即,使在曝光步骤中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第一转印步骤,即通过第一转印装置将在显影步骤中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从电子照相感光件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该中间转印带具有与电子照相感光件接触的接触区;
第二转印步骤,即用于将在第一转印步骤中已经进行第一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第二转印到转印媒介上;
电荷提供步骤,即通过电荷提供装置向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提供电荷,该电荷的极性与该调色剂在第一转印时所具有的极性相反;
一中间转印带清洁步骤,即,使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在接触区返回电子照相感光件,以便清洁该中间转印带;以及
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步骤,即清洁该电子照相感光件;
所述成像方法采用有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装置,在该处理盒中,至少电子照相感光件、中间转印带、第一转印装置和电荷提供装置成一体地支承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装置的主体上;以及该中间转印带具有:
在沿周向方向的伸长为0.5%至0.6%时的弹性模量为500MPa至4000MPa;
沿周向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至850%;以及表面粗糙度Ra为1μm或更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处理盒还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件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为1×106Ωcm至8×1013Ωcm,且壁厚为40μm至300μm。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绕过辊而布置,且至少一个辊可滑动至少1mm或更多,这样,能够向所述中间转印带施加5N或更大的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绕过两个辊布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件成鼓形。
CNB021206546A 2001-05-24 2002-05-24 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和成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07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5881/2001 2001-05-24
JP2001155881 2001-05-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8418A CN1388418A (zh) 2003-01-01
CN1190712C true CN1190712C (zh) 2005-02-23

Family

ID=1899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065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0712C (zh) 2001-05-24 2002-05-24 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和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615015B2 (zh)
EP (1) EP1260880A3 (zh)
KR (1) KR100417152B1 (zh)
CN (1) CN119071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4722B2 (en) 2003-06-23 2008-06-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eparing functiona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 toner using the functiona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8148B2 (en) * 2001-05-28 2004-04-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JP3927781B2 (ja) * 2001-08-31 2007-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中間転写ベルト
US6806012B2 (en) * 2001-09-19 2004-10-19 Konica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ing
US6865361B2 (en) * 2001-11-12 2005-03-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ransfer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6879801B2 (en) * 2002-02-28 2005-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92753B2 (ja) * 2002-06-10 2009-07-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17597A (ja) * 2002-09-24 2004-04-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928256B2 (en) * 2002-09-30 2005-08-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endless belt,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KR100555734B1 (ko) * 2004-02-17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4644531B2 (ja) * 2004-09-17 2011-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829638B2 (ja) * 2006-02-23 2011-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4213B2 (ja) * 2008-02-28 2013-08-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24795B2 (ja) * 2008-10-27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帯電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585870B2 (ja) * 2010-08-20 2014-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9871A (ja) 1985-06-06 1986-12-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5164275A (en) 1987-01-19 1992-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forming a multicolor image with color toner and two-component developer containing same
US5149610A (en) 1987-01-19 1992-09-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toner and two-component developer containing same
DE3786656T2 (de) 1987-01-19 1994-01-27 Canon Kk Farbtoner und ihn enthaltende Zweikomponentenentwickler.
JPH04102866A (ja) * 1990-08-22 1992-04-03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331373A (en) 1992-03-13 1994-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within i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hotosensitive drum to process cartridge
JP3352155B2 (ja) 1992-06-30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86661B2 (ja) * 1992-09-11 2002-05-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半導電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中間転写シームレスベルト
JPH06110261A (ja) 1992-09-25 1994-04-22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5966566A (en) 1993-03-24 1999-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ycle method f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7140874A (ja) 1993-06-25 1995-06-02 Canon Inc 像担持体の取付部材及び像担持体の取付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752131A (en) 1993-06-25 1998-05-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a removable sealing film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uch a developing apparatus
JPH07302034A (ja) 1994-03-08 1995-11-14 Canon Inc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07319362A (ja) 1994-05-19 1995-12-0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8137181A (ja) 1994-11-11 1996-05-31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11755A (ja) * 1994-11-15 1996-08-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490581B2 (ja) 1996-12-16 2004-0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944A (ja) 1997-07-10 1999-02-02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着脱構造
JP3608646B2 (ja) * 1997-07-18 2005-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に用いられる中間転写ユニット
JP3854690B2 (ja) * 1997-08-04 2006-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7290A (ja) * 1997-12-05 1999-06-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451506B2 (ja) * 1998-11-11 2010-04-14 大倉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電性シームレスベルト
JP3685641B2 (ja) * 1999-03-16 2005-08-2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シームレスベルト及び半導電性部材
JP4126149B2 (ja) * 1999-09-28 2008-07-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中間転写ベルトの製造方法及び中間転写ベルト並びに該中間転写ベル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82011A (ja) * 1999-12-28 2001-10-12 Yuka Denshi Kk エンドレスベルト、画像形成装置用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493528B2 (en) * 2000-03-03 2002-12-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916521B2 (en) * 2000-12-13 2005-07-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leaning medium for magnetic recording apparatus
US6775494B2 (en) * 2001-02-28 2004-08-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4722B2 (en) 2003-06-23 2008-06-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eparing functiona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 toner using the functiona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60880A3 (en) 2004-12-29
KR20020090312A (ko) 2002-12-02
US6615015B2 (en) 2003-09-02
KR100417152B1 (ko) 2004-02-05
US20030072585A1 (en) 2003-04-17
EP1260880A2 (en) 2002-11-27
CN1388418A (zh) 200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712C (zh) 处理盒、电子照相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276314C (zh) 电子照相环形带、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装置
CN1924729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217246C (zh) 处理盒、成像装置和中间转移带
CN1229199A (zh) 图象形成装置、彩色图象形成装置以及传送带组件
CN1514311A (zh) 成像设备
CN1752864A (zh) 电子照相环带、制造电子照相环带的方法和电子照相装置
CN1846177A (zh)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74396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38472A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304906C (zh) 电子照相环形带、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装置
CN1114133C (zh) 应用单一组分调色剂的显影装置
CN1920695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81407C (zh) 转印部件、生产转印部件的方法以及其图像形成装置
CN1673892A (zh) 防止重合失调的成像装置
CN1122192C (zh) 包含接触式充电部件的图象形成设备
CN1359035A (zh) 电子照相条带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12600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半导体层的制造方法
CN1766761A (zh) 图像生成装置的臭氧排气结构
CN1185558C (zh) 处理盒、电摄影装置和成像方法
CN1317170C (zh) 成像装置
CN1154883C (zh) 图像成形设备
CN1252547C (zh) 制作用于转印系统的转印件的方法
CN1621949A (zh) 电摄影导电性部件及电摄影装置
CN1243272A (zh) 使用单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及其刮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