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2971C - 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2971C
CN1262971C CNB991109120A CN99110912A CN1262971C CN 1262971 C CN1262971 C CN 1262971C CN B991109120 A CNB991109120 A CN B991109120A CN 99110912 A CN99110912 A CN 99110912A CN 1262971 C CN1262971 C CN 126297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density
image
density
zone
charac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1109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5947A (zh
Inventor
铃木通之
林善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45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29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97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9Edge or detail enhancement; Noise or error suppression

Abstract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首先,滤光单元选一关注像素。接着,滤光单元利用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关注像素周围部分的像素密度和一预定滤光系数,对每个密度计算一加权平均值。最后,该滤光单元对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和加权平均值进行比较,从而输出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避免了滤光处理后的图像中出现白色斑点和斑纹现象。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用来对扫描一原件所获得的图像信号执行一最佳过程,以便完全逼真地再现该原件。
背景技术
最近,人们一直积极地开发通过把扫描仪添加到打印机上而构成的所谓“数字组合机”。在目前可从市场上买到的数字组合机中,那种主要以降低其成本为目的的数字组合机常配备有作为输入装置成像元件的通常所说的“低分辨率CCD行传感器”,输入装置用来扫描上述原件。这种低分辨率CCD行传感器具有约为400dpi级的低分辨率。而且,上述数字组合机很难将通常所说的“5组透镜”用作上述输入装置的透镜系统。这种5组透镜系统通常用于一种高级数字组合机中。这是因为在使用上述5组透镜的情况下,这种透镜系统的构件成本会增加。因此,目前所开发的数字组合机已使用一种通常所说的“3组透镜”作为以上的透镜系统,“3组透镜”具有简单的透镜结构并且能降低构件成本。
上述输入装置扫描一原件以产生一图像信号。令该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分辨率等于上述成像元件的分辨率。因此,该数字组合机通过通常所说的“ASIC”将该图像信号的分辨率转换成约为600级dpi的所谓“高分辨率”。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数字组合机用来扫描一原件以便产生一图像信号并且将通常所说的“7级字符”写在该原件上的情况下,由于上述输入装置的MTF(调制传递函数)变得极差,所以,该图像信号所代表图像的7级字符会变模糊的可能性很大。
图29是表示第一传统数字组合机1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第一传统数字组合机1包括:成像元件3;A/D转换器4;图像处理装置5和LSU 6。在图29中,作为图像处理装置5的功能结构,在图像处理装置5中所执行的过程由方框表示,一图像信号的流程由一箭头表示。当该图像信号从成像元件3即一CCD行传感器中输出时,该图像是一模拟信号。该模拟图像信号由A/D转换器4转换成数字量,成为例如一个8位数字信号。将该数字化后的图像信号提供给图像处理装置5。图像处理装置5对该数字化后的图像信号首先执行通常所说的“黑点补偿过程”(shading process)7和一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8。接着,该图像处理装置5对已由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处理过的图像信号执行一密度反转过程9和一灰度系数转换(校正)过程10,密度反转过程9适用于LSU 6的技术要求,而灰度系数转换(gammaconverting)过程10适于一打印机的输出特征。另外,图像处理装置5执行灰度系数校正后图像信号的分辨率转换过程11,以便连同打印机的分辨率一起转换该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的分辨率。最后,图像处理装置5对已由分辨率转换过程处理过的图像信号进行中间色调处理操作12。
如前所述,除所需用来使从成像元件3得到的图像信号满足打印机和LSU的技术要求的过程之外,第一传统数字机1几乎不对该图像信号执行任何处理过程。图30表示一幅图像,该图像由通过数字组合机根据上述连续过程所得到的图像信号表示,该过程是通过扫描一测试原件完成的,在该测试原件中,一幅133条线的所谓“中间色调点相片”(halftone dotphotograph)混有一实心黑色部分和一7级字符。一实心黑色部分是指这样一个部分,它仅由人能视为真正黑色的像素组成。应理解的是,一幅图像中实心黑色显示图像部分可以称为实心黑色部分;用来显示中间色调点相片的图像部分可以称为中间色调点部分;而用来显示一字符的图像部分可以称为字符部分。如图30所示,在该图像模糊的条件下显示7级字符。如前所述,这种模糊字符的原因之一如下。即,由于用来降低生产成本的数字组合机1的输入装置具有恶化的MTF,所以无法在清晰的条件下印出这些线条。因此,在目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的数字组合机中,这种MFT可因额外结合多个上述过程的电子滤光过程而得到改善。
图31是一示意性方框图,它表示用来执行一电子滤光过程的第二传统数字组合机14的结构。与第一传统数字组合机1相比,这种第二传统数字组合机14有一不同的结构,即,上述电子滤光过程16介于图像处理装置15中功能结构的密度反转过程9和灰度系数校正过程10之间。这种第二传统数字组合机14的其他结构元件与第一传统数字组合机1中的那些元件相同。还应指出的是,第一传统数字组合机1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数字将用作代表第二传统数字组合机14中相同或相似结构元件的那些参考数字,这里省略对其的描述。
参见图32A和图32B,将描述一电子滤光过程。首先,从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像素中选择任意一个像素作为一关注像素17,该图像由经一密度反转过程处理过的一图像信号表示。接着,将位于该关注像素周围的多个像素--通常所说的“8个邻近像素”选为周边像素18。图32A是一示意图,用来表示关注像素17与周边像素18之间的位置关系。随后,根据下述公式,利用关注像素17的密度“Img 4”、周边像素18的各个密度“Img 0至Img 3”和“Img 5至Img 8”以及由一预调滤光镜所限定的各个像素滤光系数“F0”至“F8”来计算一校正密度“Img 4*”。图32B表示关注像素17、周边像素18和滤光系数F0至F8间的对应关系。另外,用校正密度“Img 4*”来代替关注像素17的密度“Img 4”。当改变上述像素中的任意一个时都重复执行上述过程,直到所有的像素都有一次被选为关注像素17为止。由此,对上述图像执行上述电子滤光过程。
Img 4*=(∑i(Img i×Fi))/(∑iFi)    ---(1)
根据滤光目的,上述滤光镜具有不同的滤光系数F0至F8。例如,设计图33中所示的滤光镜以便改善MTF,该滤光镜含边缘强调(enhancement)成分。
图34是一幅图像,该图像由一图像信号表示,该图像信号是由上述数字组合机14根据上述连续的操作过程处理图30中所示测试原件而产生的。在把图30的图像与图34的图像进行比较时,由于通过另外提供电子滤光过程而在图34的图像中加重了7级字符,所以这些字符表现为从该图像的表面浮凸出来。但是,在图34所示图像内的中间色调点相片部分出现波动图案,即斑纹现象(Moire phenomenon)。这种斑纹图案是如此引起的,即,由于滤光镜的边缘强调成分很强,所以,构成中间色调点相片的中间色调点的分布周期可能会干扰滤光镜周期。而且,在图34的图像内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通常所说的“白色斑点”(white dropouts)。这种白色斑点问题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实心黑色部分中所含的多个像素的密度之间差别比上述校正前像素间的差别大,这是因为执行了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由此,在表示实心黑色部分中所含像素的密度分布曲线中产生一斜度。当通过使用滤光镜对该图像执行上述电子滤光过程时,由于强调了该曲线的斜度,所以在对应于实心黑色部分内该曲线斜度部分的像素中易出现通常所说的“白色斑点”。如前所述,当字符和中间色调点相片都显示于待处理的图像上时,实际上很难同时实现两个目的,即,既使字符清晰,又防止在中间色调点相片中发生斑纹现象。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文件JP-A 5-344339(1993)公开了涉及使字符清晰并且防止发生斑纹现象的第一种传统技术。也就是说,该申请中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目的在于,避免由边缘强调过程所引起的整体图像密度变化,并且避免由该密度变化所引起的画质恶化。另外,该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保持字符的锐利度和插图图案的深淡等级特性而不必对该图像引入通常所说的“区域分割过程”。为实现这些目的,这种传统的图像处理装置利用计算部件对构成该图像各像素的各个密度执行滤光过程,以便于对数字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进行边缘加重。接着,该传统图像处理装置除去作为错误部分从计算部件中产生的输出量,即,已被滤光的每个像素密度的上溢部分和下溢部分。此外,将每个像素密度的错误部分分配给位于每个像素周围部分的像素。
在一待处理数字图像信号的MTF较好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削弱用于滤光处理操作过程中滤光镜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所以公开于该申请中的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能够防止滤光后图像的画质恶化,另外,还能使字符锐利/清晰。但是,当该数字图像信号的MTF并不好时,由于必须增强滤光镜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所以这种传统图像处理装置几乎无法避免以下两个问题。也就是说,在滤光后图像的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白色斑点,而且在中间色调点相片中发生斑纹现象。
为避免这两个问题,即滤光后图像中所含的实心黑色部分中的白色斑点和在滤光后图像中发生斑纹现象,必须将待处理图像正确地分为字符部分、实心黑色部分和中间色调点相片部分。然后,需要借助最佳滤光装置对这三个图像部分进行滤光。但是,当把待处理图像正确地分为三个图像部分时,由于通常所说的“区域分割过程”变得很复杂,所以必需增加数字组合机的成本。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文件JP-A 6-14191(1994)公开了涉及使字符清晰并且防止发生斑纹现象的第二种传统技术。该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用来改善画质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中间色调点滤光镜。将该中间色调点滤光镜构造成:能对其中沿一倾斜方向向一扫描方向排布高密度像素的图案进行平滑处理,这种图像例如是一中间色调点区域图案;还能对其中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向扫描方向连续排布高密度像素的图案进行高亮处理,这种图案例如是一字符区域图案。
这种用来改善画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用来检测一白色像素的检测装置、一轮廓高亮滤光镜和伪中间色调处理装置。该白色像素检测装置检测来自一待处理图像中关注像素周围的白色像素。将图像数据分别送至中间色调点滤光镜和轮廓高亮滤光镜,用以接受并行处理。当未检测白色像素时,将中间色调点滤光镜的输出送至伪中间色调处理装置,而当检测白色像素时,将轮廓高亮滤光镜的输出送至伪中间色调处理装置。
在配备有用来改善画质的处理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中,图像区域分割的精确度对印出物质的最终质量有很大影响。除了一个滤光镜以外,这样一个图像生成装置还需要用于区域分割的电路和用来检测一白色像素的电路,因此,有提高生产成本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它能够减轻斑纹现象,并且能够防止在一待处理图像的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通常所说的“白色斑点”,而不必对该图像执行一区域分割过程,它还能够清晰地印制出一较小的字符。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它能够避免这样一个问题,即,当对该待处理图像执行区域分割过程并且随后对经区域分割后的图像执行上述滤光过程时,甚至当因区域分割过程的精确度降低而将最终图像错误地分割成三个部分时,被错误分割的图像部分也有效地出现在滤光后的图像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它包括:
区域指定装置,用来将一些像素的任意一个选为一关注像素,这些像素包括于多个密度反转像素所构成的一幅图像中,由此将一个区域指定为一个待处理区域,包括于预定数目像素所构成的所述图像中的该区域含该关注像素;
平均值计算装置,用来利用多个加权系数对该区域内所有的像素密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所述多个加权系数对应于所有像素中每个像素和关注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便由此计算所有像素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限制装置,用来将这些加权平均值限制到小于或等于一预定上限密度,并且大于或等于一预定下限密度;
第一比较装置,用来将限制装置所限制的加权平均值与关注像素的密度进行比较;和
密度替代装置,用来根据第一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在关注像素的密度小于限制后加权平均值时用该加权平均值替代关注像素密度,而在关注像素密度大于或等于限制后加权平均值时保持关注像素密度。
根据本发明,该图像处理装置首先计算受到限制的上述加权平均值。该加权平均值对应于对该图像执行了传统的所谓滤光过程时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接着,该图像处理装置对该加权平均值和该关注像素的密度作比较,然后基于以上述方式得到的比较结果校正该关注像素的密度。当借助上述过程把所有包括于该图像中的像素选为待处理关注像素时,可以对上述图像执行本发明特有的电子滤光过程。因此,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总是大于或等于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但不小于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换句话说,校正后的关注像素变得比校正前的关注像素暗。
例如,假定待处理图像变得模糊,而且有一所谓“7极字符”构成的小字符、一实心黑色部分和一中间色调点相片显示于该图像上。与用传统的滤光过程处理该图像相比,在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该图像的情况下,能够使该字符清晰,并且能够减少该图像上显示中间色调点相片的一个图像部分中所出现的斑纹现象。此外,可以防止在该图像的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通常所说的“白色斑点”。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比较装置,用来将关注像素密度与一预定参考密度进行比较;而且
密度替代装置还根据从第二比较装置得到的比较结果,在关注像素密度小于参考密度的情况下用限制后加权平均值替代关注像素密度。
根据本发明,利用上述结构构造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当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小于参考密度时,该图像处理装置用加权平均值替代关注像素密度,这与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和限制后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无关。由此,当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大于或等于参考密度时,校正后的关注像素并不变得比校正前的关注像素亮。但是,有这样一些可能:当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小于参考密度时,校正后的关注像素变得比校正前的关注像素亮。换句话说,当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小于参考密度时,该图像处理装置执行传统的滤光处理操作。如前所述,该图像处理装置根据参考密度与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适当选择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和传统的滤光过程。
例如,假定待处理图像变得模糊,而且有一所谓“7极字符”构成的小字符、一实心黑色部分和一中间色调点相片显示于该图像上。在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该图像的情况下,对包括于该图像中一字符、一实心黑色部分和具有高密度的中间色调点相片(如一133行点相片)中的一行执行滤光过程。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对该图像的其余部分执行传统的滤光过程。由此,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该字符,并且可以防止该图像内实心黑色部分中的所谓“白色斑点”。此外,该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大大防止在具有高密度的中间色调点相片(如一133行点相片)中出现斑纹现象;当执行强调滤光过程时,斑纹现象易于出现在这种133行点相片中。由于对具有低密度的中间色调点相片(如一65行点相片)执行传统的滤光过程,所以能够清晰地显示最终图像。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
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并且
还使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利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参考密度是变化的,这取决于这样一个条件,即,关注像素是否包括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利用预定参考密度对待处理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假定有一所谓“7级字符”的小字符、一实心黑色部分和一中间色调点相片显现于该图像上,则当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该图像时,使关注像素包括于相片区域中时所确定的参考密度小于关注像素包括于字符区域中时所确定的参考密度。由此,在处理过的图像中,类似于相片区域,能够维持校正前密度较小的像素所构成图像部分的灰度等级特性。而且,由此,能够使处理后的图像中所含的字符变得锐利,减少出现于该图像内中间色调点相片部分中的斑纹现象。此外,能够避免该图像内实心黑色部分中的白色斑点。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该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而且
其中该比率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
根据本发明,利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由此,根据上述比率,即一通常所说的“放大率”或通常所说的“缩小率”,改变参考密度。其原因如下。该比率越大,即该图像被放大得越大,则用图像生成装置产生出该图像时该图像模糊得越厉害。因此,若在将该比率设定为一较大值时对所产生的这样一幅图像执行传统的滤光过程而不是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则能够改善滤光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另一方面,当将该比率设定为一较小值时,即当缩小该图像时,从该图像生成装置产生出的图像其模糊程度低于放大后图像的模糊程度。因此,若在将该比率设定为一较小值时对所得到的这样一幅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则能够改善滤光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如根据以前的描述所显见的那样,如前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根据该比率适当选择滤光过程,同时根据该比率改变参考密度。因此,处理后图像的画质能够按照该比率变成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并且
使指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例如,由操作人员指定字符模式和相片模式,这取决于这样一个条件,即,在待处理图像上,是否显现具有许多字符的原件,或者显现具有许多相片部分的另一原件。根据所指定的模式改变参考密度。其原因如下。当选择字符模式而不是相片模式时,使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的滤光作用更强。由此可以料到,能够进一步改善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由于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所指定的模式改变参考密度,所以滤光过程的作用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变化。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所指定模式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并且
使指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例如,由操作人员指定字符模式和混合原件模式,这取决于这样一个条件,即,在待处理图像上,是否显现具有许多字符的原件,或者显现具有50%相片部分和50%字符部分的另一原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由于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所指定的模式改变参考密度,所以滤光过程的作用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变化。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所指定模式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并且
使指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例如,由操作人员指定混合原件模式和相片模式,这取决于这样一个条件,即,是否字符和相片都以更好的均衡度显示于待处理图像上,或者相片主要显示于该待处理图像上。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由于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所指定的模式改变参考密度,所以滤光过程的作用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变化。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所指定模式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和所选比率设定第二比较装置所用的参考密度,
该比率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并且
使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在该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基于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和比率所确定的参考密度对待处理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两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和该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
该比率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在该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基于比率和所指定的模式确定的参考密度对待处理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两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和该比率设定第二比较装置所用的参考密度,并且
该比率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在该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基于所指定的模式和比率所确定的参考密度对待处理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两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和该比率设定第二比较装置所用的参考密度,
该比率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并且
使指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在该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基于所指定的模式和比率所确定的参考密度对待处理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两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以及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和所指定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
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并且
还使指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基于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和所指定的模式确定的参考密度对待处理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两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以及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和指定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
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并且
还使指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基于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和所指定的模式确定的参考密度对待处理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两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以及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和指定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
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并且
还使指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基于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和所指定的模式确定的参考密度对待处理图像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两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以及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所指定模式和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
比率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并且
还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参考密度根据比率、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和所指定模式变化。因此,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以该方式确定的参考密度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三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以及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所指定模式和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
比率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并且
还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另外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参考密度根据比率、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和所指定模式变化。因此,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以该方式确定的参考密度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三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以及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所指定模式和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参考密度,
比率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指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并且
还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参考密度。
根据本发明,用上述结构实现该图像处理装置。因此,参考密度根据比率、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和所指定模式变化。因此,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利用以该方式确定的参考密度执行如上所述的滤光过程。由此,能够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变成适于上述三个条件的最佳画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
基于密度、饱和度和色相限定该图像各个像素的颜色,并且
对该密度进行平均值计算装置、第一比较装置和密度替代装置的工作。
根据本发明,当待处理图像是一通常所说的“彩色图像”时,以上述方式使该图像处理装置工作。由此,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减少滤光过程引起的斑纹现象,同时,能够利用配备较低成本结构的装置来避免该图像所含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的白色斑点。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该图像处理装置首先通过执行与传统滤光过程相同的滤光过程来计算关注像素密度的加权平均值。仅当校正后密度小于校正前该关注像素的密度时,该图像处理装置才用该加权平均值替代处理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因此,在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处理过的图像中,能够使字符锐利,另外,能够减少显示中间色调点相片的图像中所出现的斑纹现象。此外,可以避免在上述图像内所含的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通常所说的“白色斑点”。
而且,根据本发明,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将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与预定参考密度作比较。在校正前该关注像素的密度小于参考密度的情况下,该图像处理装置用加权平均值替代该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因此,在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处理过的图像中,能够进一步使字符锐利,另外,能够减少显示中间色调点相片的图像中所出现的斑纹现象。此外,可以避免在上述图像内所含的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通常所说的“白色斑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根据以下条件的至少一个设定参考密度,即:原件与待处理图像的比率;与原件对应的模式;图像内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的特征量。由此,该图像处理装置能够根据三个条件中用来设定参考密度的至少一个条件使处理后图像的画质最佳。
还有,根据本发明,在待处理图像是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对用来确定像素颜色的三个部分的密度执行上述滤光过程。因此,甚至当待处理图像是彩色图像时,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也能够减小通过校正像素密度而引起的斑纹现象,同时,能够避免在该图像内的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白色斑点。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他和另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更清楚。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表示一复印机31电子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复印印31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模式的图像处理装置35;
图2示意性表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31的机械结构;
图3是表示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35中一滤光单元44的示意性方框图;
图4是表示一滤光计算单元52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滤光计算单元52包括于滤光单元44内,滤光单元44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35中;
图5是表示一计算单元57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57用于滤光计算单元52中;
图6A至6C是说明曲线图,它们用来说明滤光单元44所完成的滤光过程的作用,该滤光单元44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35中;
图7表示一图像,该图像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31通过扫描一预定测试原件而产生;
图8是表示一计算单元78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78用于一复印机中图像处理装置的滤光单元中,该复印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模式的图像处理装置;
图9是通过图示表示一处理过程顺序操作的示意图,当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对包括于待处理图像内一实心黑色部分进行滤光时,执行该操作;
图10是通过图示表示一处理过程顺序操作的示意图,当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对包括于待处理图像内一字符部分进行滤光时,执行该操作;
图11A至图11D是说明曲线图,它们用来说明一滤光单元所完成的滤光作用,该滤光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图12是表示复印机81电子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复印机81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82;
图13是描述一区域分割过程的流程图,通过设置在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82中的区域分割单元83来完成该过程;
图14是表示用于上述区域分割过程中多个查寻表与第一预定特征量之间关系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二/第三预定特征量与多个查寻表中任意一个查寻表内区域代表过程的分割结果之间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一计算单元91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91用于设置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滤光单元内;
图17是一幅图像,该图像是由第三实施例的复印机通过扫描一预定测试原件而产生的;
图18表示图7所示图像的局部放大图;
图19表示图17所示图像的局部放大图;
图20A至图20D是说明曲线图,它们用来说明一复印机中一图像放大率与一图像密度图案之间的关系,该复印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模式的图像处理装置;
图21是表示一计算单元101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101包括于一滤光单元内,该滤光单元用于一图像处理装置中,该图像处理装置设置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复印机中;
图22是表示一计算单元111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111包括于一滤光单元内,该滤光单元设置于一复印机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内,该复印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模式的图像处理装置;
图23是表示一计算单元121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121包括于一滤光单元内,该滤光单元设置于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模式复印机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内;
图24是表示一计算单元131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131包括于一滤光单元内,该滤光单元设置于一复印机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内,该复印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模式的图像处理装置;
图25是表示一计算单元141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141包括于一滤光单元内,该滤光单元设置于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模式复印机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内;
图26是表示一计算单元151具体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151包括于一滤光单元内,该滤光单元设置于一复印机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内,该复印机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模式的图像处理装置;
图27说明性地表示出一色彩转换过程,在包括于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模式的复印机内一图像处理单元内执行该过程;
图28是表示一滤光单元161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滤光单元161设置于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图29是表示一复印机1电子结构的方框图,该复印机1包括第一传统图像处理装置5;
图30表示由第一传统复印机1通过扫描预定测试原件而产生图像;
图31是表示一复印机14电子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复印机包括第二传统图像处理装置15;
图32A至图32B是说明性的图,它们用来说明一滤光单元16所进行的滤光过程,该滤光单元16用于第二传统图像处理装置15中;
图33说明性地表示出用于滤光单元16中的滤光镜,滤光单元16用于第二传统图像处理装置15中;
图34表示由第二传统复印机1通过扫描预选测试原件而产生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表示一复印机31电子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复印机31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模式的图像处理装置35。复印机31是一台通常所说的“数字组合机”,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降低该复印机31的整个系统成本。通常,复印机31光学扫描一待扫描原件的表面以便产生一图像信号。然后,该复印机31对所产生的图像信号执行一预定过程,并且印出处理过的图像信号的内容,即,在一记录纸的表面上印出表示图像数据的图像。所以,复印机31包括:一扫描装置33;一A/D(模-数)转换器34;一图像处理装置35;和一激光扫描单元(下文简称“LSU”)36。该LSU 36包括一印制装置内,该印制装置用来将图像数据印制在一记录纸上。
图像处理装置35执行各种过程,以便改善由该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画质。图像处理装置35在功能上包括:一黑点补偿单元41;一视觉灵敏度校正单元42;一密度(浓度)反转单元43;一滤光单元44;一输出灰度系数校正单元45;一分辨率转换单元46;和一中间色调处理单元47。上述用于图像处理装置35中的各个单元41至47对应于图像处理装置35的功能性结构,它们可以通过配备在该图像处理装置35中计算电路的计算过程来实现。另一方面,这些单元41至47可以借助能实现各个单元41至47中执行的各个过程的电路来实现。
现在对复印机31作详细描述。
上述扫描装置33用光学方法扫描上述原件的表面,以便产生一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表示对该表面进行成像的一幅图像,该模拟信号即为一模拟图像信号。为产生这样一个模拟图像信号,扫描装置33包括一成像元件38和一传送单元39。成像元件38可以通过一一维CCD行传感器来实现,该传感器由这样一种结构构成,即沿一条直线排列多个光接收元件。传送单元39以一预定速度(速率)沿一预定方向传送上述原件的一部分,该部分由成像元件38所成像。应理解的是,含一个或多个透镜的透镜系统可以介于成像元件38与原件的表面之间。随后,应当明确的是,把上述多个光接收元件的排列方向称作“主扫描方向”,而把上述待成像部分的传送方向称作“副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垂直于副扫描方向。另外,沿主扫描方向排列于上述图像中的多个像素也可以称作“1行像素”。当用传送单元39传送待成像的原件部分时,成像元件38按顺序对该原件的表面进行成像。由此得到上述模拟图像信号。
A/D转换器34对用扫描装置33得到的上述模拟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由此,对该模拟图像信号进行A/D转换以产生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是一数字数据组,该数据组表示对原件表面进行成像的一幅图像,它由多个像素数据组组成。多个像素数据组是对应于构成该图像的各个多个像素的数据组,代表相应像素的各个颜色。在下述说明中,假定上述图像对应于一黑白图像,并且各个像素数据组表示相应像素的密度(浓度)。而且,根据复印机31的技术要求,预先确定上述密度的允许范围,即上述密度的有效范围。应指出的是,可以把该有效密度范围内等同于最亮颜色的密度即等同于白色的密度称作“白色水平”,而把该有效密度范围内等同于最暗颜色的密度即等同于黑色的密度称作“黑色水平”。例如,一个上述像素数据对应于一组8位数据,而把有效密度范围选为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255”。如下作另一假设。当从A/D转换器34中求出图像数据时,密度越大,像素越亮。换句话说,密度越大,像素越亮,从而使该像素的颜色近似为白色。
黑点补偿单元41对从A/D转换器34中输出的图像数据执行黑点补偿过程。执行该黑点补偿过程以便使多个像素的白色水平等于沿图像中主扫描方向排列的那些像素的黑色水平。需要这样一个黑点补偿过程的原因如下。即,在用于成像元件38中的多个光接收元件的光电特性中存在波动。因此,当用成像元件38对上述原件的一部分进行成像时,多个像素的白色水平可能有波动。而且,在上述成像操作过程中,在上述原件表面上反射的多条成像光线可能在上述透镜系统中受到折射,直到这些反射光线被成像元件38的多个光接收区域所接收为止。由此,可能在两条以上光线光路的长度方面产生差,这些光路限定为从原件的表面一直到光接收区域。当对多个像素的白色水平作比较时,因光路的差异而可能使一个像素的白色水平低于另一像素的白色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像素的白色水平及其黑色水平相互间有所不同。因此,黑点补偿单元41对该图像数据执行黑点补偿过程,以便使多个像素的白色水平及其黑色水平相互间相等。
接着,视觉灵敏度校正单元42对黑点补偿处理过的图像数据执行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执行这样一个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的原因如下。即,成像元件38的多个光接收区域的光电转换特性代表关于入射光光量的线性特性。换句话说,在该线性特性中,上述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密度随上述光量的增加而成比率增大。相反,人眼具有这样一种视觉特性,即,关于入射光光量的对数特性。由此,以这样一种方式执行该图像处理操作过程是有用的,即,把图像数据的像素密度与原件对应于该像素的那部分密度之间的关系设定为近似人眼感觉的一个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执行上述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
具体地说,通过把一对数函数用作上述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视觉灵敏度校正单元42对已经受到黑点补偿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数字化转换。为降低执行上述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所需的成本,视觉灵敏度校正单元42可以使用一通常所说的“一维查寻表(1D-LUT)”。一维查寻表是这样一种表格,它将多个输入值设定得与多个输出值保持一对一的关系。在用来执行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的一维查寻表中,输入值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密度,而输出值对应于应由上述密度替代的密度。当使用一维查寻表时,视觉灵敏度校正单元42参照一维查寻表转换多个图像数据组所表示的密度,这多个图像数据组用来构成图像数据。
密度反转单元43对已由视觉灵敏度校正单元校正过的图像数据执行密度反转过程。具体地说,密度反转单元43使构成上述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数据组密度与像素亮度之间的关系颠倒。由此,等同于黑色水平的密度变成有效密度范围内一最大的密度,即“255”,而等同于白色水平的密度变成有效密度范围内一最小的密度,即“0”。因此,密度越高,像素越暗。其原因如下:通常,在一成像元件中,像素越亮,由该像素的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密度越高。在一印制装置中,由像素数据所表示的密度越高,以一暗色印制出来的该像素越暗。这样,当从成像元件中输出该像素数据时,该像素的密度与亮度之间的关系相对于用印制装置印制出像素数据时的上述关系相反。因此,为了使已由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符合LSU 36的技术要求,应当在把像素数据提供给印制装置之前使该像素的亮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颠倒。
滤光单元44对已由密度反转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滤光过程。以后将说明该滤光过程的详细内容。输出灰度系数校正单元45对已由滤光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执行这样一个灰度系数校正过程,该过程符合LSU36的深淡等级特性。换句话说,灰度系数校正过程符合用于复印机31中印制装置的深淡等级特性。需要灰度系数校正过程的原因如下:LSU 36的上述深淡等级特性和可重现密度范围相互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其技术要求。可以根据例如在光敏材料整个表面上进行扫描的激光束的光束直径/强度以及在LSU 36使用一通常所说的“电子照相系统”的情况下墨粉颗粒直径来确定该可重现密度范围。另一方面,当LSU 36使用一通常所说的“喷墨系统”时,可以根据所喷墨滴大小来确定可重现密度范围。因此,根据该LSU 36的技术要求,必须用一打印机把构成该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数据中每个数据所表示的密度转换为可重现密度范围内的密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已由上述滤光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执行灰度系数校正过程。具体地说,可以通过采用一个一维查寻表来执行该灰度系数校正过程,预先根据LSU 36的技术要求制成该一维查寻表。
分辨率转换单元46对已由灰度系数校正过程校正过的图像数据执行一分辨率转换过程。需要这样一个分辨率转换过程的原因如下:在一个主要目的是降低其成本的数字组合机中,有许多可能的情况使扫描装置33的分辨率与LSU 36的分辨率不同,而使灰度系数校正后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等于该扫描装置33的分辨率。因此,必须执行这样一个能使图像数据的分辨率与LSU 36的分辨率相一致的插入过程,即上述分辨率转换过程。
中间色调处理单元47对已由分辨率转换过程处理的图像数据执行一个中间色调处理操作过程。执行这样一个中间色调处理操作过程的原因如下:由于从黑点补偿单元41直到分辨率转换单元46将上述图像数据处理为一组8位图像数据,所以该图像数据构成通常所说的“多值数据”,即为这样一个数据组:构成该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数据中的每一个像素数据大于或等于2位。在用来降低其成本的复印机31中,作为用来确定上述待印出像素的密度的激光发生源,可常用一种两态激光发生源,它能在关于发射激光和不发射激光的两种情况间转换。在采用这种两态激光发生源的情况下,待印出像素的颜色对应于黑色或白色。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为了把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完全逼真地印制在记录纸上,必须对该图像数据执行中间色调处理操作过程,从而必须以一通常所说的“中间色调表示法”来表示上述图像。所以,中间色调处理单元47以多值/两态转换方式转换已由分辨率转换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以便产生通常所说的“两态数据”。该两态数据意味着:构成该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数据中每一个像素数据构成1位数据。作为该中间色调处理操作过程,本领域公知采用抖动法和误差特殊扫描法。
把已由上述所有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从图像处理装置35传送至LSU36。应理解的是,不仅可以根据上述执行顺序,还可以根据其他执行顺序来执行上述密度反转过程、滤光过程、输出灰度系数校正过程和分辨率转换过程。LSU 36响应于该图像数据断续地发射激光束,以便在一记录纸上印出一图像,该图像由已受到图像处理装置35进行的各种处理操作的图像数据表示。复印机31的大致操作已在以上说明中描述过。
一般地,滤光单元44分别对构成一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数据组执行一电子滤光过程,该图像数据已受到上述密度反转过程的处理。对一个待处理的像素数据(即关于一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所进行的电子滤光过程根据下述方式执行。
首先,将包括于一图像中的多个像素中任何一个选为一关注像素,该图像由已受密度反转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表示,另外把位于该关注像素周围的多个像素选为周边像素。接着,根据下述公式(2),用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多个周边像素的各个密度“Img 0”至“Img 3”和“Img 5”至“Img 8”、以及由一预调(preset)滤光镜限定的各个像素的滤光系数F0至F8来计算一平均密度“Img AV”。另外,将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与该平均密度Img AV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如公式(3)所示,当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大于或等于该平均密度Img AV时,将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保持,作为校正后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还有,当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小于该平均密度Img AV时,用该平均密度Img AV替代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以作为校正后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
Img AV=(∑i(Img i×Fi))÷(∑iFi)    ---(2)
Img 4#=Img 4(Img 4≥Img AV)
Img 4#=Img 4V(Img 4<Img AV)        ---(3)
在以下说明中,作下述假设。即,周边像素对应于位于一关注像素附近的8个像素。而且,当一图像内由9个(即3行3列)像素构成的区域以上述关注像素为中心时,把该区域选为应当受到上述电子滤光过程处理的区域。该待处理区域内的像素分配示于表1中。表1中,位于中央的矩形对应于一关注像素,而位于该中央矩形周围的8个矩形对应于各个周边像素。应理解的是,参考标号“Img 4”用来表示该关注像素的密度,即对应于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而参考标号“Img 0至Img 3”和“Img 5至Img 8”用来表示对应于多个周边像素中每一个像素的像素数据。还有,用表1中上/下/左/右位置来说明关于各个周边像素和关注像素的位置。还假定:在表2中定义关注像素/多个周边像素与滤光系数F0至F8之间的关系。根据滤光目的,上述滤光镜可以拥有滤光系数F0至F8。另外假定:将图31中所示一滤光镜用作上述滤光镜,它能改善MTF(调制传递函数)。
[表1]
  Img 0   Img 1   Img 2
  Img 3   Img 4   Img 5
  Img 6   Img 7   Img 8
表2
  F0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图2是一截面图,示意性地表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复印机31的机械结构。该复印机31在机械结构上包括:上述扫描装置33;一传送装置302;和一包括LSU 36的印制装置303。
除成像元件30和传送单元39之外,扫描装置33还包括一原件基座306和一扫描光学系统307。扫描光学系统307配备有一曝光源308、多个反射镜309和成像透镜310。可以用例如一透明玻璃板来实现原件基座306。除上述LSU 36外,印制装置303包括:一感光材料311;一主充电部件312;一显影部件313;一转印部件314;一清洁部件315;和一定影部件316。传送装置302包括:一纸匣318;一半月形辊319;一前定位检测开关320;一对定位辊321;一定影操作检测开关322;和一对排纸辊323。
将一待扫描原件固定在原件基座306上。曝光源308将光照射到固定在原件基座306上的原件上。这束光在该原件的表面上反射,然后,由多个反射镜309连续反射,并且由成像透镜310聚焦于成像原件38的图像聚焦平面上。还应指出的是,传送单元39以一预定扫描速度沿副扫描方向传送一单元。通过例如使曝光源308与这些多个反射镜309中的一个相结合来设置该单元。若一幅图像的图像放大率可变,则图像放大率越大,传送速度越低。
感光材料311是一鼓形构件,该鼓形构件沿绕一圆筒中心轴的箭头所指方向旋转。主充电部件312、LSU 36、显影部件313、转印部件314和清洁部件315以此顺序沿一箭头所指的方向设置于感光构件311周围。主充电部件312对感光构件311的表面均匀充电。如前所述,响应于处理过的图像数据,LSU 36间断地向感光构件311的表面上发射激光。由此在感光构件311的表面上形成一静电潜像。显影部件313对形成于该感光构件31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产生一墨粉图像。如以后将要讨论的那样,当形成该墨粉图像时,用传送装置302在感光构件311与转印部件314之间传送一张记录纸。用充电部件314将上述墨粉图像转印到该记录纸上。在转印墨粉图像之后,清洁部件315去除残留在感光构件311表面上的墨粉。
在转印墨粉图像之前,记录纸存储于纸匣318中。当使半月形辊319旋转时,从纸匣318向印制装置303输送一张记录纸。前定位检测开关320检测该记录纸是否在半月形辊319与定位辊321之间传送。根据由前定位检测开关320得到的检测结果,定位辊321使形成于感光构件311上墨粉图像的位置与记录纸的位置定位。由此,可以在感光构件311与转印部件314之间传送该记录纸。
定影部件316由一对配备有加热器的辊构成。该对辊中的至少一个受热。使已转印有墨粉图像的记录纸在定影部件316中使用的一对辊之间穿过。由此借助热将墨粉图像定影于该记录纸上。定影部件检测开关323检测该记录纸是否通过该定影部件316。根据定影部件检测开关322的检测结果,排纸辊323将其上已有定影墨粉图像的记录纸排出复印机31之外。通过执行上述操作,将墨粉图像即图像印制在记录纸上。以上描述涉及复印机31的机械结构。
图3是表示滤光单元44一内部电路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滤光单元44包括多个行存储器51(1)至51(N)和一滤光计算单元52。多个行存储器51(1)至51(N)相互串联连接,从而构成一暂时存储单元53。如图4所示,滤光计算单元52包括:多个锁存电路54(1)至54(M);一平均值计算单元55;一限制单元56;一计算单元57;和两组锁存电路58、59。如图4所示,平均值计算单元55由以下部分构成:多个乘法器62(1)至62(M);多个锁存电路63(1)至63(M);一加法器64;一锁存电路65;和一除法器66。如图5所示,计算单元57包括第一比较器71。上述锁存电路58、59、63(1)至63(M)和65可以暂时锁存供给这些锁存电路的数据组,以便调整设置在这些锁存电路中每个锁存电路前/后的电路的工作时序。应理解的是,在下述说明中省略了关于锁存电路58、59、63(1)至63(M)和65的具体描述。
这些行存储器51(1)至51(N)中的每一个都是通常所说的“先进先出(FIFO)”存储器。每一个行存储器51(1)至51(N)都能存入数目等于构成1行像素数目的像素数据。这些行存储器51(1)至51(N)的总数“N”比包括于待处理区域中行的总数小1。上述多个乘法器62(1)至62(M)的总数和上述多个锁存电路63(1)至63(M)的总数等于构成待处理区域的像素总数,即上述关注像素以及多个周边像素的总数。在下述说明中作以下假设。即,待处理区域由3行3列即9个像素构成,而上述数目“N”等于2。将多个锁存电路54(1)至54(9)分成3组锁存电路,即,第一组54(1)至54(3);第二组54(4)至54(6);第三组54(7)至54(9)。这些锁存电路以一级联方式连接。
把构成已由密度反转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数据从密度反转过程处理单元43逐一传送给滤光单元44。把从密度反转过程处理单元43传送来的最后一个像素数据传送给位于顶部位置的锁存电路54(1)。同时,把设置于两组行存储器51(1)和51(2)中各个地址(cell)的存储内容转移给位于后一级的地址。由此,把每个像素数据从这两组行存储器51(1)和51(2)传送给滤光计算单元54。而且,将最后一个像素数据存入包括在第一行存储器51(1)中的一个顶部地址中。把3个上述像素数据传送给上述3组锁存电路中顶部的一组锁存电路54(1)、54(4)和54(9)。同时,把分别存入多个锁存电路54(1)至54(9)的像素数据分别传送给多个乘法器62(1)至62(9)。这些存储的像素数据等于关注像素及其周边像素的像素数据Img 0至Img 8。
已经预先将上述滤光系数F0至F8从用于平均值计算单元55中的滤光存储单元传送给乘法器62(1)至62(9)。这些乘法器62(1)至62(9)使所传送的像素数据Img 0至Img 8乘以所有上述滤光系数F0至F8。由此,经锁存电路63(1)至63(9)把由各个乘法器62(1)至62(9)计算出的乘积传送给加法器64。该加法器64使多个给定的乘积相加。经锁存电路65把所计算出的乘积之和施加给除法器66。该除法器66用滤光系数F0至F8之和除上述乘积之和,以便归一化这些乘积之和。通过该除法计算,除后结果等于采用上述滤光镜的传统滤光过程的滤光结果。由上述除后结果所表示的密度,即平均密度Img AV对应于一加权平均值,通过用滤光系数F0至F8对上述像素数据Img 0至Img 8加权而得到该加权平均值。
限制单元56将上述平均密度Img AV限制到存在于有效密度范围之内的密度。为此,限制单元56首先将除后结果与一上限值和一下限值中的每一个进行比较,其中预先确定该上限值和下限值以便限定有效密度范围。接着,当除后结果超出上述上限值时,限制单元56用上限值替代该除后结果。当除后结果小于下限值时,限制单元56用下限值替代该除后结果。当除后结果大于或等于下限值并且小于或等于上限值时,限制单元56保持上述除后结果。
还应指出的是,如前所述,由于用密度反转单元43使已在滤光单元44中受到滤光处理的图像数据密度值反转,所以上述上限值对应于黑色水平,而上述下限值对应于白色水平。例如,在该像素数据等于一8位数据组的情况下,上述上限值是“255”,而上述下限值是“0”。而且,例如在除后结果等于“-128”的情况下,用“0”替代该除后结果。当除后结果等于“+598”时,用“255”替代该除后结果。把用限制单元56限制的上述除后结果传送给第一比较器71,第一比较器71用于计算单元57中。
除了用限制单元56处理的上述除后结果以外,还把对应于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传送给该第一比较器71。第一比较器71对用经限制单元56处理过的除后结果所表示的平均密度Img AV和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进行比较,其中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由像素数据表示,然后从两个不同的密度中选择等于一暗色的密度。把用第一比较器71选出的结果作为校正后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从计算单元57输出。例如,现在假设:把表示黑色水平的像素数据定义为“255”,而把表示白色水平的像素数据定义为“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比较器71对用限制单元处理过的除后结果和对应于关注像素的像素数据作比较,然后,可能把一较大的值作为表示校正后关注像素密度的像素数据输出。
把表示校正后关注像素密度的像素数据按顺序传送给输出灰度系数校正单元45。例如,当把一段上述像素数据从密度反转单元43传送给滤光单元44时,把该关注像素按顺序移入光栅序列中。滤光单元44重复执行上述滤光过程,同时改变关注像素,直到把所有的像素逐一选为关注像素为止,之后,对这些关注像素执行上述电子滤光过程。表示所有像素校正后密度的一组像素数据对应于滤光后图像数据。
参见图6A至6C,以下将说明用滤光单元44来实现滤光作用。图6A至6C中的每个都代表一幅图像的密度分布,通过沿一条直线设置多个像素来构成该图像。在图6A至6C所示的曲线图中,其横坐标表示密度,而其纵坐标表示像素的排列。代表仍未受到滤光过程处理的上述图像的图像数据对应于这样的图像数据,即,通过用扫描装置33扫描一网格相片来产生该图像数据,然后对所产生的图像数据执行黑点补偿过程、视觉灵敏度校正过程和密度反转操作过程。应理解的是,如图6A所示,一曲线代表一正弦波,该正弦曲线表示仍未受到滤光过程处理的图像的密度分布。
图6B是表示一图像密度分布的曲线图,它以与上述第二已有技术相同的方式,利用包括边缘强调成分的表2中所限定的滤光镜对图6A所示密度分布的图像执行滤光过程。图6C是表示另一图像密度分布的曲线图,它利用包括边缘强调成分的表2中所限定的滤光镜,并且利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单元44,对图6A所示密度分布的图像执行滤光过程。
当对图6B中的密度分布与图6C中的密度分布作比较时,构成图6C图像的所有像素密度中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之差“Δy”小于构成图6B图像的所有像素密度中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之差“Δx”。现在假设:在2组上述滤光过程中,最大密度是校正前像素密度中一边界密度“Lmid”,其中平均密度Img AV变得小于校正前密度Img 4。该边界密度Lmid相互不同,这取决于校正前图像的密度分布。
当在图6B与图6C所示的密度分布间作详细比较时,图6B所示图像的边界密度Lmid与最小密度之差“Δxa”基本上等于图6C所示图像的边界密度Lmid与最小密度之差“Δya”。但是,图6C所示图像的边界密度Lmid与最大密度之差“Δyb”小于图6B所示图像的边界密度Lmid与最大密度之差“Δxb”。而且,图6C所示图像的边界密度Lmid与最大密度之差“Δyb”基本上等于图6A所示图像的边界密度Lmid与最大密度之差“Δzb”。
如前所述,关于像素密度低于边界密度Lmid的部分,已由根据第一实施例模式的滤光单元44滤光处理过的图像密度分布基本上等于已受到传统滤光过程进行滤光处理过的图像密度分布;而关于像素密度高于或等于边界密度Lmid的另一部分,其密度分布基本上等于进行滤光过程处理前图像的密度分布。因此,与图6B所示图像相比,能够使发生于图6C所示图像中的斑纹现象减小1/2。由此,与图6B所示图像相比,可以避免在图6C所示图像中出现实心黑色部分的白色斑点。
图7表示一图像,利用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31处理参照图28所述的测试原件而得到该图像。当对图7所示图像和图28与图32所示图像进行比较时,可知以下事实。即,由于采用了第一实施例的滤光单元44,所以可以清晰地输出7级字符,另外,可以防止出现实心黑色部分的白色斑点。这是因为第一比较器71从两种上述密度中选择接近等于黑色水平密度的一种密度,使该密度作为关注密度的校正后密度。而且,与用传统滤光镜滤光过的图像中间色调点照相部分中发生的斑纹现象程度相比,甚至在中间色调点相片中出现斑纹现象时,也可知能够降低该斑纹现象的程度。
如前所述,在滤光单元44中,在滤光计算单元52的前级设置暂时存储多个像素数据的暂时存储单元,滤光计算单元52利用行存储器如FIFO存储器执行滤光处理操作所需的实际计算。由此,甚至当通过执行通常所说的“实时处理过程(real-time process)”而由密度反转过程43逐一输出像素数据时,也可以简单得到位于待处理区域中多个像素的像素数据,同时将关注像素设定为一中心。而且,通常当把行存储器的总数选为“N”时,各个像素的像素数据位于一区域中,该区域由(N+1)行×(N+1)列排列的多个像素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符号“N”表示一个自然数。还应指出的是,当未执行该实时处理过程时,可以用通常所说的“页存储器”代替行存储器,可以把构成该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数据存入该页存储器中。
还有,优选的是,以一种方式在平均值计算单元55中设置上述滤光系数F0至F8,该方式是,所有滤光系数F0至F8之和是2的“N”次方。在这种情况下,符号“N”表示一个任意整数。当上述和等于2的“N”次方时,可以向右方向移动N个数位表示上述乘积之和的一个数位列,而不用上述和除乘积之和。在这种情况下,换句话说,除法器66可以由右移电路替代。因此,与使用通用除法电路时所得到的电路结构相比,该滤光计算单元52的电路结构可以减小。
接着,将对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复印机其结构不同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的结构,即,前者用下述计算单元73替代包括于滤光计算单元52中的计算单元57,而滤光计算单元52用于滤光单元44中。应理解的是,把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31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标号用作指代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用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另外,省略涉及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图8是具体表示出计算单元73一功能性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计算单元73包括于一滤光计算单元52中,该滤光计算单元52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的滤光单元44。除第一比较器71外,计算单元73还包括第二比较器74和选择器75。相对于第一比较器71,选择器75设置于信号流的下一级。把平均密度Img AV和从第一比较器71得到的选择结果提供给该选择器75。
第二比较器74对一预定参考密度Lref和表示校正前关注像素密度的像素数据Img 4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该第二比较器74如下述公式4所限定的那样来确定一标志FL的值。应指出的是,该参考密度“Lref”还可以称作“阈值”。在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大于或等于该参考密度Lref的情况下,第二比较器74把标志FL的值定为1。还有,在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小于该参考密度Lref的情况下,第二比较器74把标志FL的值定为0。将标志FL从第二比较器74传送给选择器75。根据该标志FL的值,选择器75在标志FL的值等于1时选择第一比较器71的选择结果,而当标志FL的值等于0时,选择器75选择平均密度Img AV。这样,从计算单元73输出选择器75所选的密度,使其作为关注像素的上述校正后密度Img 4#。
当关注像素密度≥参考密度时,FL=1。
当关注像素密度<参考密度时,FL=0    …(4)
也就是说,由此,当该标志FL的值为1时,计算单元73执行如结合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滤光过程,即这样一个滤光过程,把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控制在大于或等于校正前该关注像素的密度值。当该标志FL的值为0时,计算单元73执行传统的滤光过程。也就是说,为了强调校正前图像的边缘部分以清晰地印制出该图像,以这样一种方式执行滤光控制,即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大于或等于校正前该关注像素的密度,否则小于校正前该关注像素的密度。
现在将在以下的实例中对配备有根据第二实施例计算单元75的滤光单元的具体操作进行描述。也就是说,在密度的下限值等于0而其上限值等于255的所谓“8位控制”的条件下,参考密度Lref等于50。现在假定把如图31所示的滤光镜用作该滤光镜。
第一,如图9所示,还假定一待处理区域76等于通常所说的“全实心黑色部分”。构成该全实心黑色部分的关注像素和所有周边像素的密度比边界密度Lmid更接近黑色水平。
首先,如公式5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对构成待处理区域76的各个像素的密度和滤光系数F0至F8进行加法/乘法运算。接着,如公式6所示,该滤光单元对该加法/乘法运算的计算结果进行规格化处理。此外,作为该规格化处理过程的结果,即所除得的结果被限制到上述有效密度范围内所限定的一个值。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由于除得的结果等于-128,所以该所除得的结果小于上述有效密度范围的下限值。因此,用0代替该除得的结果。当执行传统的滤光过程时,由于直接将上述除得的结果作为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输出,所以该密度变为“0”,以致该关注像素的颜色变白。这可以在实心黑色部分中产生白色斑点。相反,用计算单元73可以防止出现白色斑点。
220×(-3)+215×(0)+215×(-3)+222×(0)+190×(13)+213×(0)+221×(-3)+210×(0)+210×(-3)=128                          ---(5)-128÷{(-3)+(0)+(-3)+(0)+(13)+(0)+(-3)+(0)+(-3)}=-128  ---(6)
换句话说,该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渐进地进行滤光计算。首先,用第二比较器74对参考密度Lref“50”和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190”作比较。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大于参考密度Lref,所以将标志FL的值设定为1。由此,选择器75可以确认第二实施例特有的滤光过程有效。因此,第一比较器71对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190”和上述除得的结果“0”作比较,以选择一个暗像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已经对该图像数据执行了密度反转过程,所以密度越大,像素越暗。因此,第一比较器71选择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190”。经选择器75直接将第一比较器71所选的密度作为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输出。由此,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可以将与校正前关注像素密度相同的密度“190”作为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输出。因此,在实心黑色部分中不出现白色斑点。
随后,如图10所示,假定待处理区域77是一通常所说的“字符部分”,准确地说,是一个包括构成一字符的一条线段一部分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位于该待处理区域中所有像素的密度在整个有效密度范围内波动。具体地说,等同于该线段一部分的周边像素密度为“100”、“105”和“103”。应理解的是,关注像素和其余周边像素对应于除该线段一部分之外的部分,即一背景部分。
首先,如公式7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对构成待处理区域77的各个像素的密度和滤光系数F0至F8进行加法/乘法运算。接着,如公式8所示,该滤光单元对这次加法/乘法运算的计算结果进行规格化处理。此外,作为该规格化处理过程的结果,即除得的结果被限制到上述有效密度范围内所限定的一个值。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由于除得的结果等于-184,所以该除得的结果小于上述有效密度范围的下限值。因此,用0代替该除得的结果。
100×(-3)+105×(0)+103×(-3)+30×(0)+35×(13)+20×(0)+5×(-3)+7×(0)+5×(-3)=-184                                 ---(7)-184÷{(-3)+(0)+(-3)+(0)+(13)+(0)+(-3)+(0)+(-3)}=-184  ---(8)
换句话说,该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还进行滤光计算。首先,用第二比较器74对参考密度Lref“50”和校正前关注像素密度“35”作比较。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小于参考密度Lref,所以将标志FL的值设定为0。由此,选择器75可以确认第二实施例所特有的滤光过程变为无效。因此,不考虑第一比较器71的比较结果,将上述所限制的结果“0”,即,与传统滤光处理过程相同的处理结果作为关注像素的校正后密度输出。
如前所述,在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大于或等于参考密度Lref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计算单元73执行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单元44所执行过程相同的滤光过程。当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Img 4小于参考密度Lref时,该计算单元73执行与传统滤光单元所执行过程相同的滤光过程。执行这种滤光过程的原因如下:
当详细观察用第一实施例的滤光单元44处理过的一幅图像时,可避免在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斑纹现象和白色斑点。但是,可能会发觉在7级字符部分的字符周围出现通常所说的“散射现象”。尤其是在LSU 36输出二进制输出值并且用中间色调处理过程处理图像数据时,可以发觉出现上述散射现象。这是因为由密度低于边界密度Lmid的像素所构成的部分,例如字符部分的边缘部分未受到强调。因此,还会以一中间色调重现该部分。为了避免这种散射现象,需要对由密度低于边界密度的像素所构成的部分进行滤光。为此,用第二实施例的上述计算单元73来执行该滤光过程。
参见图11A至图11D,以下将讨论采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执行滤光过程所实现的效果。图11A至图11D表示一些图像的密度分布,通过沿一直线排列多个像素来构成这些图像。由于图11A至图11B所示的曲线图与图6A和图6B的那些曲线图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描述。图11C的曲线图是用来表示一幅图像的密度分布的曲线图,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该图像,即,当构成图11A所示图像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大于参考密度Lref时,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借助表2的滤光镜对该图像数据进行滤光过程的处理。图11D的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另一幅图像的密度分布的曲线图,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该图像,即,当构成图11A所示图像的所有像素的密度小于参考密度Lref时,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借助表2的滤光镜对该图像数据进行滤光构成的处理。在图11C和图11D中,其横坐标表示密度,而其纵坐标表示一个像素的位置。
当对图11A所示密度分布的图像执行传统的滤光过程时,不考虑实心黑色部分是否存在于该图像中这样一个事实,则得到图11B所示密度分布的一幅图像。由此,当待处理区域是一字符部分时,可以使边缘变得明显,这样,该滤光后的区域能具有比原件图像画质高的画质。但是,当待处理区域是实心黑色部分时,在滤光后的区域中产生白色斑点。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采用第二实施例的滤光部分时,由于根据校正前关注像素的密度来控制沿白色水平方向所进行的强调过程,所以没有上述白色斑点的问题。这种沿白色水平方向所进行的强调过程表示这样一种强调过程,即,一校正后的关注像素变得比校正前的该关注像素亮。
例如,假定暂时将参考密度设定为“50”,而关注像素等于位于一实心黑色部分中密度为190的一个像素,上述滤光单元不执行沿白色水平方向所进行的强调过程。而且,假定该关注像素等于位于一小字符周围且密度为20的一个像素,由于该滤光单元沿白色水平方向执行强调过程,所以滤光后的图像并不变为通常所说的“模糊图像”。而且,在上述两种情况中任意一种情况下,用类似的强度执行沿黑色水平方向的另一强调过程,以使处理过的图像变得清晰。沿黑色水平方向的一个强调过程是指这样一个强调过程:校正后的关注像素比校正前的该关注像素更暗。此外,与采用传统滤光单元时所实现的效果相比,当采用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时,减小了该强调过程的效果。
如前所述所显见的那样,可以理解的是,与采用已有技术滤光单元的传统情况相比,由于采用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所以能够避免字符部分的散射现象,而且还能够减小发生于中间色调点相片中的斑纹现象,此外,能够防止在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白色斑点。由此,可以得到画质更好的一幅图像。
根据实验可知,当有效密度范围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255”时,即当该像素数据对应于一个8位数据组时,例如,优选将上述参考密度“Lref”选为一个值,该值包括于一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0所限定的范围内。其原因如下:根据实验,下述情况多次发生。即,由密度大于或等于200的像素所构成的一幅图像内的一部分对应于一实心黑色部分。因此,为了使该实心黑色部分避免出现白色斑点,将参考密度Lref优选为小于或等于200。还有,当将参考密度Lref选为0时,由于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对整个图像进行滤光,所以在滤光后的图像中没有清晰/锐利的图像部分。因此,还可以根据实验理解的是,将参考密度Lref优选为大于或等于10以便在整个图像内产生清晰/锐利的图像部分。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82的复印机81进行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复印机81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即:另外采用了下述区域分割单元83;用下述滤光单元84代替滤光单元44;此外,用一分辨率转换单元85代替分辨率转换单元46;而它的其他结构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中那些部件相同。应理解的是,在根据第一与第二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标号将被用作指代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复印机81中所使用的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省略涉及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复印机81中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图12是表示复印机81一电子结构以及图像处理装置82一机械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复印机81包括:一扫描装置33;一A/D转换器34;一图像处理装置82;和一LSU 36。该图像处理装置82在功能上包括:一黑点补偿单元41;一视觉灵敏度校正单元42;一密度反转单元43;一区域分割单元83;一滤光单元84;一输出灰度系数校正单元45;一分辨率转换单元85;和一中间色调处理单元47。该图像处理装置82介于A/D转换器34与LSU 36之间。
区域分割单元83介于密度反转单元43与滤光单元84之间。把从该密度反转单元43中输出的图像数据以一并行方式传送给区域分割单元83和滤光单元84。区域分割单元83执行一区域分割过程,该过程能根据已受到密度反转处理的图像数据,把该图像数据所表示的一幅图像分割成一字符区域、一中间色调点区域和一相片区域。字符区域是这样一个区域,其中一出现于一幅图像内的字符被成像。中间色调点区域是这样一个区域,其中一以中间色调表示的画面成像于该图像内。相片区域是这样一个区域,其中以连续中间色调表示的画面成像于该图像内。以该中间色调表示的画面对应于例如一幅中间色调点相片,而以连续中间色调表示的画面对应于例如一幅卤化银相片。把用该区域分割过程所得到的分割处理结果传送给滤光单元84。
当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的功能性结构相比时,滤光单元84的一个功能性结构具有这样一个不同之处,即,用图16所示的计算单元91代替根据第二实施例计算单元73,而它的其他功能性结构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滤光单元84执行一滤光处理操作,该操作基于区域分割单元83的区域分割结果(以后将描述)。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滤光单元中滤光处理操作相比,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滤光单元84中的滤光处理操作具有以下不同之处。即,根据一关注像素位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任何一个区域中的情况,参考密度Lref相互不同。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滤光单元中其他滤光处理操作与根据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在采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滤光处理操作的情况下,甚至在上述分割过程中有一错误时,象实心黑色部分中斑纹现象和白色斑点这样的各种问题也不会发生。因此,用一小规模电路就足以实现该区域分割过程,而无需较高精确度区域分割过程。
首先在输出灰度系数处理单元45中把已用滤光单元滤光后的图像调整得与一印刷机的灰度等级特性相配合。接着,分辨率转换单元85对上述图像数据执行一像素内插处理操作,该操作与一图像放大/缩小过程有关。最后,中间色调处理单元47对该图像数据执行一中间色调处理操作。然后,把已由上述三个处理操作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传送给LSU 36。
如前所述,根据关注像素位于该图像内哪个区域的情况,关于滤光处理操作有变化的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个原因如下:如根据图6的波形图像图显见的那样,执行滤光过程之后的整体图像亮度可以可能变得比执行滤光过程之前的整体图像亮度暗。具体地说,当对一幅图像执行滤光过程以使一通常所说的“连续灰度等级”区域混有一通常所说的“点化画面”区域时,有整个“点化画面”区域的亮度变得比整个“连续灰度等级”区域的亮度暗的趋势。一个连续灰度等级区域是指这样一部分,其中,例如类似一卤化银相片,对一画面进行照相,通过排列多个像素以便使它们的密度相互连续不同来表示该画面。一个点化画面区域是指这样一部分,其中,例如类似一中间色调点相片,对另一画面进行照相,通过散射多组两个或多个密度相互不同的像素来表示该画面。
第二个原因如下:在对上述连续灰度等级部分、上述点化画面部分和上述字符显示部分相互混合的一幅图像整个区域均匀执行滤光过程的情况下,实际上很难完全避免出现斑纹现象和白色斑点。这一困难由这样一个事实造成,即,由于在滤光过程中采用了一个强边缘强调滤光镜以便清晰地印制出一尺寸很小的字符,所以会同时出现斑纹现象和白色斑点。
如上所述,在对其中有多个区域的图像执行滤光过程的情况下,当执行一通常所说的“区域分割过程”以便分割这些区域并且对各个区域执行滤光过程时,因上述两个原因而能够产生画质更好的最终图像。
参见图13,以下将说明区域分割单元83的具体操作。每当把构成已由密度反转过程处理过的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数据中的一个从密度反转单元43传送给区域分割单元83时,该过程从步骤a1进至另一步骤a2。现在假定区域分割单元83中存入多个像素数据组,这多个像素数据组包括从密度反转单元43传送来的最近一个像素数据,这些多个像素数据分别对应于多个像素,它们存在于一个区域中,该区域在一待处理图像内有一预定大小。将该区域假定为这样一个区域,它由7像素×7像素构成,而一关注像素位于该区域中央。
在步骤a2,区域分割单元83检测一存在于上述区域中的边缘。为此,该区域分割单元83首先对该区域执行一电子滤光过程以便检测该边缘。设计一用来执行滤光过程的滤光镜以使构成该滤光镜的滤光系数之和变为“-1”,该滤光过程用于检测该边缘。接着,该区域分割单元83对上述滤光过程的滤光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利用一预定阈值产生一个二进制值。该二进制过程的处理结果对应于与位于该区域内的边缘相关的边缘信息。该区域分割单元83内存入二进制处理操作的处理结果,即边缘信息。
根据该第三实施例,把由下述表3中所示3像素×3像素构成的滤光镜用作上述滤光镜。表3中,位于其中央的一个矩形对应于一关注像素,而位于该关注像素周围的8个矩形对应于各个边界像素。而且,各个矩形中所示数值对应于滤光系数,这些滤光系数应乘以对应于这些矩形的各像素的像素数据。应指出的是,当在该滤光过程中采用3像素×3像素构成的滤光镜以便检测该边缘时,实际上很难能够将位于7像素×7像素构成区域的边缘部分的像素置于该滤光镜中央。由此,用来检测该边缘的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等于5像素×5像素构成的一部分,在该部分中一关注像素位于该区域中央。因此,把关于该区域内5像素×5像素所构成部分的边缘信息存入区域分割单元83内。该边缘信息是指:把“0”或“1”施加给构成位于该区域内上述部分的各个像素。在该部分内有一边缘的情况下,将“1”施加给对应于该边缘的一个像素,即位于该边缘之上或该边缘附近的一个像素。
[表3]
  -4   0   -4
  0   11   0
  -4   0   -4
在步骤a3,区域分割单元83根据前一个步骤a2所计算出的上述边缘信息来计算该关注像素的连续程度,将其作为第一特征量“P0”。一关注像素的连续程度是指使对应于边缘的这些像素在上述区域内连续的像素最大数目。具体地说,如以下具体实例计算该连续程度。首先,在5像素×5像素构成的部分中,在每行中就是否有施加边缘信息为“1”的像素相邻设置以及有多少这样的像素相互连续做一检查。类似的,在上述部分中,在每列中就是否有施加边缘信息为“1”的像素相邻设置以及有多少这样的像素相互连续做另一检查。最后,把相互连续并且施加边缘信息为“1”的像素数目中最大数目选为每行与每列中该关注像素的连续程度。
接着,在步骤a4,区域分割单元83把7像素×7像素所构成区域内的最大密度差作为第二特征量P2进行计算。具体地说,该最大密度差等于位于该区域内所有像素密度中最大密度与位于该区域中所有像素密度中最小密度之差。
此外,在步骤a5,区域分割单元83把7像素×7像素所构成的区域计算一通常所说的“繁琐程度”,将其作为第三特征量P2。该繁琐程度是指从第一和值与第二和值内所选较小的一个和值。通过按顺序加上主扫描方向上两个相邻像素间的密度差来确定第一和值。通过按顺序加上副扫描方向上两个相邻像素间的密度差来确定第二和值。换句话说,对于该区域内的每个像素来说,计算各个像素密度与位于前述各个像素相邻处并且沿主扫描方向与其平行的各像素密度之间的差。使所有计算出来的这些像素的密度之差相加,该和值对应于上述第一和值。类似地,对于该区域内的每个像素来说,计算各个像素密度与位于前述各个像素相邻处并且沿副扫描方向与其平行的各像素密度之间的差。使所有计算出来的这些像素的密度之差相加,该和值对应于上述第二和值。
随后,在步骤a6,区域分割单元83利用第一至第三特征量P0至P2判别相片区域、字符区域和中间色调点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在所述区域内包括关注像素。为此,该区域分割单元83配备有多个查寻表。如图14所示,根据可以是第一特征量P0的各值范围的一部分来确定各个查寻表。该范围中对应于各个查寻表的各部分彼此不同。例如,区域分割单元83首先从多个查寻表中选出对应于步骤a3所计算出的第一特征量P0的任何一个查寻表。接着,区域分割单元83根据所选查寻表,根据第二和第三特征量P1和P2来判别关注像素属于上述三个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
在步骤a7,区域分割单元83把在步骤a6得到的判别结果传送给滤光单元84,该判别结果即为关注像素包括于三个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中。然后,在步骤a8完成该区域分割过程。
如图14所示,当第一特征量P0包含于以上范围内的最小值部分中时,换句话说,当该区域内没有边缘时,区域分割单元83不考虑第二特征量P1和第三特征量P2而判定关注像素包括于相片区域中。而且,当第一特征量P0包含于以上范围内第二最小值部分中时,换句话说,当该区域内有很少边缘时,区域分割单元83不考虑第二特征量P1和第三特征量P2而判定关注像素包括于中间色调点区域中。还有,当第一特征量P0包含于以上范围内第二最大值部分中时,换句话说,当该区域内有很多边缘时,区域分割单元83不考虑第二特征量P1和第三特征量P2而判定关注像素包括于字符区域中。换句话说,字符区域是这样一个区域,即,当用滤光系数之和等于“-1”的滤光镜来执行边缘检测过程时,在一幅图像内检测不到边缘,或者在该图像内检测到很少边缘。
此外,在第一特征量P1包含于位于第二最小部分与最大部分之间一部分中的情况下,响应于基于图15所示一区域边界的第二特征量与第三特征量之结合体而确定包含关注像素的区域。换句话说,第二特征量P1和第三特征量P2都越小,区域分割单元越易于判定关注像素包含于相片区域中。仅第二特征量P1越大,区域分割单元越易于判定关注像素包含于字符区域内。还有,仅第三特征量P2越大,区域分割单元越易于判定关注像素包含于中间色调点区域内。也就是说,中间色调点区域是这样一个区域,即,该图像内的最大密度差较大。相片区域是图像内最大密度差较小的一个区域。
如前所述,当区域分割单元83识别关注像素包括于上述三个区域中哪一个区域中时,该区域分割单元83在把该区域的边缘信息用作第一特征量P0的同时,另外还采用该区域内的最大密度差和该区域内的繁琐程度。因此,由于以多维方式执行区域分割过程,所以区域分割单元83能够以一非常高的精确度来执行区域分割过程。应理解的是,当可以将一幅图像分割成上述三个区域时,不仅可以把上述过程添加到区域分割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其他过程。此外,区域分割单元84一方面可以将一幅图像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区域,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该图像分割成两个区域。上述过程与对区域分割单元83的说明有关。
图16是表示用于根据第三实施例滤光单元84中计算单元91的功能性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该计算单元91包括:第一比较器71;第二比较器74;选择器75;和参考密度设定单元92。该参考密度设定单元92设置在来自第二比较器74信息信号流的上游一侧上。参考密度设定单元92包括一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一转换控制单元94和一多路复用器95。区域分割单元83将区域分割结果提供给转换控制单元94。
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中存入多个参考密度,这些参考密度分别根据字符区域、相片区域和中间色调点区域设定。利用选线将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接至多路复用器95。这些选线的总数等于存入该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中的参考密度数。把表示这些多组参考密度的信号加到各条选线上。对应于字符区域的参考密度大于对应于相片区域的参考密度,而对应于相片区域的参考密度又大于对应于中间色调点区域的参考密度。例如,对应于字符区域的参考密度为50,而对应于中间色调点区域的参考密度为0。
根据上述区域分割结果,转换控制单元94确定用来控制多路复用器95的控制信号“Segsel”的值,这取决于关注像素对应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根据控制信号Segsel,多路复用器95从上述选线中选择该控制信号Segsel所特定的任意一条选线,然后得到加在该所选选线上的信号。由此,多路复用器95得到任意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所选的一个区域的参考密度,该区域包括关注像素。把多路复用器95所得到的参考密度传送给第二比较器74。由此,第二比较器74把多路复用器95所得到的参考密度用作参考密度Lref。
具体地说,该控制信号是一具有多位的数字信号。多路复用器95根据该控制信号的各位选择多条选线中的任意一条选线。例如,当关注像素位于中间色调点区域内时,转换控制单元94将控制信号Segsel设定为“01”。
由于当关注像素位于中间色调点区域中时将参考密度选为“0”,所以该关注像素的密度总是大于或等于参考密度,即大于或等于参考密度Lref。因此,第二比较器74连续将标志FL设定为“1”。由此,当关注像素位于中间色调点区域内时,计算单元91总是执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因此,位于该中间色调点区域内所有的校正后像素不会变得比校正前的像素更亮。由此,因为发生于整个区域变得较亮的区域如中间色调点区域中的斑纹现象能够得到改善,所以可以使已受到滤光过程处理的图像具有一高画质。
图17表示一幅图像,该图像是利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滤光单元84通过如以前图28所述对一测试原件滤光而产生的。当将图17所示图像与图7、图28和图32所示图像进行比较时,可知通过利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滤光单元84,在中间色调点相片部分中没有斑纹现象。这是因为借助上述区域分割过程来识别该中间色调点相片部分,以改变参考密度。此外,在字符部分中,执行采用图33所示边缘强调滤光镜的滤光处理操作。因此可知,既不会发生散射现象,也不会发生模糊现象,从而能表示出清晰的图像。
图18表示通过放大图7所示图像的字符部分而产生的一幅图像,图19表示通过放大图17所示图像的字符部分而产生的一幅图像。当对图18的图像与图19的图像进行比较时,可知,能够将图17所示图像的字符部分显示得比图7所示图像的字符部分更锐利。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复印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31结构不同,即:前者用一扫描装置另外实现一图像放大功能,此外,用下述计算单元101代替用于滤光单元44中的计算单元57,它的其它构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31的那些构件相同。应理解的是,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示相同的参考标号将用作指代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复印机81中所用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省略涉及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与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复印机的扫描装置具有一图像放大功能,该功能能够根据一用户所指示的图像放大率而放大或缩小一原件,即通常所说的“电子无级变倍功能”。在一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成本的复印机中,当执行上述图像放大功能时,有许多情况,即:借助通常所说的“电子无级变倍功能”实现对主扫描方向上扫描操作的调整;借助一光学系统的扫描速度,即借助于用于扫描光学系统中反射镜或成像部件38的传送速度实现对副扫描方向上扫描操作的调整。这种调整操作的原因如下。当借助电子无级变倍功能执行副扫描方向上的调整时,必需一个行存储器,以便保存介于两种行间各行图像的各个像素,一种行是在把图像放大率选为100%的情况下得到的多行,另一种行是当扫描原件时得到的图像像素行。由此,使用这样一个行存储器可能提高该复印机的整个系统成本。
在借助光学系统的扫描速度调整副扫描方向的情况下,当以彼此不同的图像放大率对其密度以一确定图案(pattern)变化的原件进行多次扫描时,若得到多个图像数据组,则这些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内密度变化的图案周期彼此不同。因此,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必须根据图像放大率改变滤光单元的特性。
例如,现在假定用上述扫描装置对有一图20A所示条形图案的原件扫描一次以上,以便一箭头方向与副扫描方向相平行,因此,产生多个图像数据组。图20B表示一图像密度分布,该密度分布由当把图像放大率选为100%时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表示。图20C表示另一图像密度分布,该密度分布由当把图像放大率选为50%时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表示。图20D表示又一图像密度分布,该密度分布由当把图像放大率选为200%时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表示。当把图像放大率选为100%时,以其原件大小扫描一原件。在图20B至图20D的曲线图中,其横坐标表示密度,而其纵坐标表示副扫描方向上一图像的像素列。当图像放大率为50%时,即用缩小方式扫描原件时,由于光学系统的扫描速度大于图像放大率为100%时所得到的速度,所以,副扫描方向上的图案周期比图像放大率为100%时所得到的周期短。与把图像放大率选为100%时的图案周期相比,当图像放大率为200%时,即以放大方式扫描原件时,副扫描方向上的图案周期必须延长。
如前所述,结合图像放大率上的改变而改变副扫描方向上图像的图案周期。由此,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必须根据图像放大率来改变滤光单元的特性。改变这样一个图像放大率的原因如下:例如,当利用用于图像放大率为100%情况下的滤光系数对图像放大率选为200%情况下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滤光时,由滤光后图像数据所表示的最终图像会变为没有清晰/锐利图像部分的一幅图像,即具有模糊边缘的一幅图像。因此,当把图像放大率选为200%时,必须采用有更强边缘强调成分的滤光镜,而不用图像放大率为100%时所用的滤光镜。此外,通常,一幅图像的一个边缘变得模糊,而该图像由图像放大率选为大于或等于200%时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表示。因此,甚至当利用一含较强边缘强调成分的滤光镜对该图像进行滤光时,也不太可能发生斑纹现象。
如根据前述说明显见的那样,当图像放大率超过100%时,即当以放大方式扫描原件时,必须加强滤光镜的边缘强调成分。当图像放大率小于100%时,即当以缩小方式扫描原件时,必须削弱滤光镜的边缘强调成分,以便抑制斑纹现象。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用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滤光单元改变用于以上计算单元中的参考密度Lref。由此,由于可以实现与滤光镜边缘强调成分强调/削弱时所得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滤光后图像的画质。
图21是表示包括于第四实施例的滤光单元中计算单元101功能性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除第一比较器71、第二比较器74和选择器75以外,该计算单元101还包括一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02。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02设置于来自第二比较器74的信号流的上游一侧。根据对扫描装置33所设定的图像放大率,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02将参考密度Lref设定为低电平,同时图像放大率增大。把所设定的参考密度Lref传送给第二比较器74。
具体地说,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02包括:一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03;一转换控制单元104和一多路复用器105。根据多个预定图像放大范围,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03中存入多个参考密度。多个图像放大范围对应于多个小范围,通过把其中图像放大率能够改变的所有范围细分为多段来得到这些小范围。例如,就多个放大范围来说,与包括最大图像放大率的一个范围相对应的参考密度等于120,而与包括最小图像放大率的一个范围相对应的参考密度等于30。该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03与多路复用器105之间的连接关系基本上等于第三实施例的上述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与多路复用器95之间的连接关系。
基于用户指定的图像放大率,转换控制单元104确定用来控制多路复用器105的控制信号Zoomsel的一个值,这取决于该图像放大率包括于多个图像放大率范围中的哪一个。根据该控制信号Zoomsel,多路复用器105选择多条选线中的任意一条选线,该选线由该控制信号Zoomsel所特定,由此得到加在所选选线上的一个信号。而且,例如,在可以将滤光系数转换为8段的情况下,根据图像放大率,当该转换控制单元104转换该滤光系数,并且同时转换用于计算单元101中的参考密度Lref时,可实现一个特定效果。
例如,当把图像放大率设定的等于或大于200%时,把控制信号Zoomsel的值设定为“000”。由此,多路复用器10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大参考密度值,例如“120”。换句话说,从所有参考密度中选择等同于最暗颜色的参考密度。由此,第一实施例中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窄的范围。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是指这样一个密度范围,即,在该有效密度范围内标志FL为1。仅当关注像素等于根据第一实施例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内密度时,才对3像素×3像素所构成的区域执行如参照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滤光过程,该区域包括该关注像素。由此,与选择另一图像放大率范围的图像相比,由于增加了传统滤光过程处理的像素总数,所以滤光后的图像能够具有清晰/锐利的图像部分。此外,当密度大于或等于12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时,由于执行了等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产生白色斑点。
还有,在把图像放大率设定得低于50%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Zoomsel设定为一最大值,例如“111”。由此,多路复用器105在所有参考密度中选择一最小值。例如“30”。换句话说,从所有参考密度中选择等同于最亮颜色的参考密度。由此,根据第一实施例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为最宽的范围。因此,与选择另一图像放大率范围时的像素总数相比,由于增大了执行第一实施例中滤光过程的像素总数,所以控制该滤光过程以便防止发生斑纹现象。因此,可以改善滤光后图像的图像画质。
应指出的是,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可以根据图像放大率逐步地增大上述参考密度,或者根据图像放大率连续地增大上述参考密度。还有,当连续地增大参考密度时,可以使该参考密度与图像放大率成比率地增大,或者可以使该参考密度与图像放大率保持一相互关系而不是比率关系的同时而增大。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进行描述。根据该第五实施例的复印机其结构不同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31的结构,即,前者中另外使用一通常所说的“模式设定功能”,另外,用下述计算单元111代替用于滤光单元44中的计算单元57,并且它的其它构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31中那些构件相同。应理解的是,把根据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标号用作指代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复印机81中所用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另外,省略涉及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与根据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复印机使用户能指定多个模式中的任何一个模式,以便根据该指定的模式调整设置在该复印机中各个操作单元的操作。设置多个模式的原因如下;即,有许多情况使该复印机的操作人员根据待处理原件而对从该复印机中输出的图像画质可能有不同的期望。例如,一般来说,当复印有一暗背景的原件如一张报纸时,不希望还在一输出的图像上复制该背景。相反,当复印有一亮背景的原件如一张卤化银相片时,要求能将该背景详细地复制在一输出的图像上。如前所述,为了用户能使复印机根据待处理原件调整从该复印机中输出图像的画质,在该复印机中备有多个模式。由于选择这些多个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所以以这样一种方式调整该复印机的整体工作状态,即,当根据该模式扫描原件时,使从该复印机中输出的图像画质最佳。作为这种调整的一个方式,滤光单元111根据所选模式改变用于计算单元中的参考密度Lref。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滤光后图像的画质。
接下来,假定根据本实施例的复印机具有5种模式,如一字符模式、一相片/字符模式、一相片模式、一软片模式和一自动曝光模式。字符模式是仅将一个字符画于一待处理原件上时的最佳模式。相片/字符模式是在一待处理原件中使一中间色调点相片混有一字符的情况下--例如包括一中间色调点相片的活页是一待处理原件的情况下的最佳模式。相片模式是一待处理原件为一卤化银相片时的最佳模式。软片模式是一待处理原件为一绘画相片时的最佳模式。一绘画相片对应于以一连续灰度等级显示的图画,其中一原件表面的反射率小于一卤化银相片的反射率,例如一水彩画。自动曝光模式对应于一模式,在该模式下,复印机的操作条件变为缺省值。当选择自动曝光模式时,若将一报纸选为待处理原件,则复印机能执行一个通常所说的“隐蔽清除操作”。
图22是表示包括于第五实施例的滤光单元中计算单元111的功能性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除第一比较器71、第二比较器74和选择器75以外,计算单元111还包括一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12。该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12设置在来自第二比较器74的信号流上游一侧上。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12根据一用户所设定的模式设定一参考密度。
具体地说,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12包括:一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13;一转换控制单元114和一多路复用器115。根据多个预定模式,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13中存储有多个参考密度。例如,对应于字符模式的参考密度大于对应于字符/相片模式的参考密度,而对应于字符/相片模式的参考密度大于对应于相片模式的参考密度。对应于自动曝光模式的参考密度基本上等于对应于字符模式的参考密度。还有,对应于软片模式的参考密度基本上等于对应于相片模式的参考密度。该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13与多路复用器115之间的连接关系基本上等于第三实施例中上述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与多路复用器95之间的连接关系。
基于用户所指定的模式,转换控制单元114确定用来控制多路复用器115的控制信号Modesel的值。根据该控制信号Modesel,多路复用器115选择多条选线中的任意一条选线,该选线由控制信号Modesel特定,从而得到加在该所选选线上的一个信号。由此,把根据操作人员指定的模式所选的参考密度作为一参考密度传送给第二比较器74。第二比较器74利用所传送的参考密度执行该过程。
例如,当指定字符模式时,将控制信号Modesel的值设定为“000”。由此,多路复用器11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大参考密度值,例如“120”。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处理操作其有效范围变为最窄的范围。因此,滤光后的图像变成清晰/锐利的图像。此外,在其密度大于或等于12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的情况下,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在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白色斑点。
还有,当指定相片模式时,将控制信号Modesel设定为“010”。这样,多路复用器115从所有参考密度中选择一最小参考密度,例如10。由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有效范围变成最大范围。因此,滤光后的图像变成一平滑的图像。此外,在其密度大于或等于1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的情况下,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在实心黑色部分中出现白色斑点。而且,最终的字符能变得清晰。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进行描述。根据该第六实施例的复印机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即:另外采用了一区域分割单元83和上述图像放大功能,此外用下述计算单元121代替滤光单元44,而它的其他结构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中那些部件相同。应理解的是,在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标号将被用作指代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使用的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省略涉及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与根据第一和第五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基于一区域分割过程的处理结果和一操作人员所指定的图像放大率来调整一滤光单元中执行的滤光过程强度,该滤光单元设置于第六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调整这样一个滤光过程强度的原因如下:在根据对一原件进行扫描操作的过程中的图像放大率调整副扫描方向上一扫描速度的情况下,当一图像与该原件相比被放大时,该图像中所含的边缘可能易模糊。因此,必须在印制出该图像之前于滤光单元中强化这些边缘。还有,在上述情况下,当该图像与原件相比被缩小时,与图像放大的情况相比,其边缘几乎不模糊。但是,当利用一具有强边缘强调成分的滤光镜对该图像进行滤光时,可能在该图像内一中间色调点区域中会发生斑纹现象。因此,在印制出该图像之前,在滤光单元中以一比图像放大情况下边缘强调程度更弱的程度强调该图像的边缘。另一方面,对以上图像必须执行一通常所说的“平滑处理过程”。此外,当其特征量彼此不同的多个区域位于一图像中时,根据包括一关注像素区域的特征量优选改变滤光过程特性。例如,对一相片区域执行采用通常所说的“平滑滤光镜”的滤光过程,而对一字符区域执行采用一边缘强调滤光镜的另一滤光过程。
因此,当根据区域分割过程的处理结果以及图像放大率来调整采用滤光单元121的滤光过程中所执行的边缘强调处理时,已受到滤光的图像画质能变得比仍未受到滤光的图像画质更好。具体地说,图像放大率越大,上述边缘强调处理的强度越强。接着以在关注像素包括于字符区域的情况下、在关注像素包括于中间色调点区域的情况下和在关注像素包括于相片区域的情况下这样一个顺序削弱该边缘强调处理的强度。当参考密度增大/减小时,能够实现与滤光镜的边缘强调成分增大/减小的情况下相同的效果。上述边缘强调处理的强度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
表4表示一参考密度,该参考密度对应于用于该复印机中第一设定条件的各个典型条件。第一设定条件表示区域分割过程的处理结果与图像放大率之间的结合条件,它们可以是该表4中所示设定条件以外的条件。通过实验来得到表4中所示参考密度的具体值。根据用于一复印机中成像部件的技术要求来改变这些具体值。对应于表4所示各个第一设定条件的参考密度间高低关系不变,而与成像部件的技术要求无关。甚至当复印机能设定复印模式时表4中所示各个第一设定条件的参考密度适于输出这样一个图像,该图像有一与设定模式无关的最佳画质。
[表4]
           第一设定条件   参考密度   边缘强调处理的程度
  图像放大率   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
  最大(放大)   字符区域   113   最大↓最小
  最小(缩小)   字符区域   100
  最大(放大)   中间色调点区域   85
  最小(缩小)   中间色调点区域   73
  最大(放大)   相片区域   56
  最小(缩小)   相片区域   46
图23是表示包括于第六实施例的滤光单元中计算单元121的功能性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除第一比较器71、第二比较器74和选择器75以外,计算单元121还包括一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22。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22设置于来自第二比较器74信号流的上游一侧上。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22根据第一设定条件即图像放大率和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之间的结合条件设定一参考密度。
具体地说,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22包括一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23、一转换控制单元124和一多路复用器125。根据多个上述第一设定条件,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23中存有多个参考密度。该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23与多路复用器125之间的连接关系基本上等于第三实施例中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与其多路复用器95之间的连接关系。转换控制单元124配有作为表格的真值表。该真值表表示与多个第一设定条件相对应的控制信号“sel”的具体值。表5表示上述真值表。基于从区域分割单元83得到的区域分割结果和用户所指定的图像放大率,转换控制单元124参照上表确定用来控制多路复用器125的控制信号sel的一个值。根据该控制信号sel,多路复用器125选择多条选线中的任意一条选线,该选线由该控制信号sel所特定,由此得到加在该所选选线上的一个信号。因此,把与从区域分割单元83得到的区域分割结果和操作人员所指定的图像放大率之间结合条件相对应的参考密度作为该参考密度传送给第二比较器74。第二比较器74利用所给定的参考密度执行该过程。
[表5]
               设定条件   sel
  电子图像放大率   区域分割
  等于或大于200%   字符区域   00000
  160%~199%   字符区域   00001
  130%~159%   字符区域   00010
  90%~129%   字符区域   00011
  70%~89%   字符区域   00100
  :   :   :
  等于或大于200%   相片区域   01000
  160%~199%   相片区域   01001
  130%~159%   相片区域   01010
  90%~129%   相片区域   01011
  70%~89%   相片区域   01100
  :   :   :
  等于或大于200%   中间色调点区域   10000
  160%~199%   中间色调点区域   10001
  130%~159%   中间色调点区域   10010
  90%~129%   中间色调点区域   10011
  70%~89%   中间色调点区域   10100
  :   :   :
例如,在将图像放大率设定得大于或等于200%的情况下,即当判定图像被放大并且关注像素位于字符区域中时,将控制信号sel设定为“00000”。由此,多路复用器12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大参考密度值,例如“120”。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窄的范围,从而使滤光后的图像可以有清晰/锐利的图像部分。此外,当密度大于或等于12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时,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出现白色斑点。另一方面,当将图像放大率选为50%即缩小图像,并且判定关注像素位于相片区域中时,将控制信号sel设定为“011111”。因此,多路复用器12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小参考密度值,例如10。由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宽的范围。因此,滤光后的图像变成一平滑的图像。此外,在密度大于或等于1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个关注像素的情况下,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出现白色斑点。还有,最终字符能够变得清晰。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进行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复印机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即:另外采用了一区域分割单元83和上述“模式设定功能”,此外用下述计算单元131代替用于滤光单元44中的计算单元57,而它的其他结构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中那些部件相同。应理解的是,在根据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标号将被用作指代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使用的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省略涉及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与根据第一和第六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复印机响应于一操作人员的指定模式调整一输出图像的画质。如前所述,这是因为操作人员根据待处理原件对待印出的图像画质有不同的期望。例如,在一字符模式下,必须使一待印出图像中的一个边缘清晰。例如,在一相片模式下,对一待印出图像来说甚为重要的是,必须保持原件中密度灰度等级特性的平滑度。由此,与字符模式下的待印出图像相比,最好不强调一边缘。在单独一幅图像中设置特征量彼此不同的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优选根据其中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的特征量来改变滤光过程的特性。
因此,当根据区域分割过程的处理结果和操作人员所指定的模式来调整一边缘强调处理时,其中利用根据第六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滤光单元在滤光过程中进行该边缘强调处理,已受到滤光处理的图像画质能够变得比尚未受到滤光处理的图像画质好。具体地说,以如下顺序减小上述边缘强调处理的强度:当选择字符模式时;当选择字符相片模式时;当选择相片模式时。此外,以如下顺序减小边缘强调模式的强度:在关注像素包括于字符区域中的情况下;在关注像素包括于中间色调点区域中的情况下;在关注像素包括于相片区域中的情况下。当参考密度增大/减小时,与在滤光镜的边缘强调成分增大/减小的情况下一样,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上述边缘强调处理的强度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
表6表示一参考密度,它对应于用于该复印机中第二设定条件的各个典型条件。第二设定条件表示区域分割过程的处理结果与指定模式之间的结合条件,也可以是表6所示设定条件以外的其它条件。通过实验得到表6所示参考密度的具体值。根据用于一复印机中一成像部件的技术要求而改变这些具体值。与各个第二设定条件相对应的参考密度间的高/低关系并不改变,这与成像部件的技术要求无关。甚至在能够改变复印机的图像放大率时,表6所示第二设定条件的参考密度也适于输出一图像,该图像有一最佳画质,这与图像放大率无关。
[表6]
          第二设定条件   参考密度   边缘强调处理的程度
  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   模式
  字符区域   字符模式   123   最大↓最小
  中间色调点区域   字符模式   91
  相片区域   相片模式   74
  字符区域   字符模式   59
  中间色调点区域   相片模式   55
  相片区域   相片模式   37
图24是表示包括于第六实施例的滤光单元中计算单元131的功能性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除第一比较器71、第二比较器74和选择器75以外,计算单元131还包括一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32。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32设置于来自第二比较器74的信号流的上游一侧上。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32根据第二设定条件--即指定模式与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之间的结合条件设定一参考密度。
具体地说,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32包括一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33、一转换控制单元134和一多路复用器135。根据多个上述第二设定条件,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33中存有多个参考密度。该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33与多路复用器135之间的连接关系基本上等于第三实施例中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与其多路复用器95之间的连接关系。转换控制单元134配有作为表格的真值表。该真值表表示与多个第二设定条件相对应的控制信号“sel”的具体值。表7表示上述真值表。基于从区域分割单元83得到的区域分割结果和操作人员所指定的图像放大率,转换控制单元134参照上表确定用来控制多路复用器135的控制信号sel的一个值。根据该控制信号sel,多路复用器135选择多条选线中的任意一条选线,该选线由该控制信号sel所特定,由此得到加在该所选选线上的一个信号。因此,把与从区域分割单元83得到的区域分割结果和操作人员所指定的图像放大率之间结合条件相对应的参考密度作为该参考密度传送给第二比较器74。第二比较器74利用所给定的参考密度执行该过程。
[表7]
               设定条件   sel
  模式   区域分割
  文本模式   字符区域   0000
  文本模式   中间色调点区域   0001
  文本模式   相片区域   0010
  文本/相片模式   字符区域   0011
  文本/相片模式   中间色调点区域   0100
  文本/相片模式   相片区域   0101
  相片模式   字符区域   0110
  相片模式   中间色调点区域   0111
  相片模式   相片区域   1000
  相片模式   字符区域   1001
例如,在指定字符模式并且还判定关注像素位于字符区域中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sel设定为“0000”。由此,多路复用器13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大参考密度值,例如“120”。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窄的范围,从而使滤光后的图像可以有清晰/锐利的图像部分。此外,当密度大于或等于12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时,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出现白色斑点。另一方面,在指定相片模式并且判定关注像素位于相片区域中的情况下,将控制信号sel设定为“1001”。因此,多路复用器13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小参考密度值,例如10。由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宽的范围。因此,滤光后的图像变成一平滑的图像。此外,在密度大于或等于1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个关注像素的情况下,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出现白色斑点。还有,最终字符能够变得清晰。
现在,将对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进行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复印机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即:另外采用了图像放大功能和上述“模式设定功能”,此外用下述计算单元141代替用于滤光单元中的计算单元57,而它的其他结构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中那些部件相同。应理解的是,在根据第一至第七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标号将被用作指代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使用的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省略涉及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与根据第一和第七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如前面第三至第七实施例模式中所述的那样,当指定字符模式时强调了滤光处理操作的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而当选择相片模式时削弱了滤光处理操作的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改善各个模式下滤光后图像的画质。而且,图像放大率越大,有一更强边缘强调成分的滤光后图像的画质更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当根据操作人员所指定的图像放大率和模式调整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时,与尚未受到滤光处理的图像画质相比,前者能够进一步改善滤光后图像的画质。具体地说,以如下顺序减小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当选择字符模式时;当选择字符/相片模式时;当选择相片模式时。此外,图像放大率越大,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越强。上述边缘强调处理越强,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
表8表示一参考密度,它对应于用于该复印机中第三设定条件的各个典型条件。第三设定条件表示指定模式与图像放大率之间的结合条件,也可以是表8所示设定条件以外的其它条件。通过实验得到表8所示参考密度的具体值。根据用于一复印机中一成像部件的技术要求而改变这些具体值。与表6所示图像放大率和指定模式之间结合条件相对应的参考密度间的高/低关系并不改变,这与成像部件的技术要求无关。甚至在另外将区域分割单元83加入复印机中时,表8所示各个结合条件的参考密度也适于输出一图像,该图像有一最佳画质,这与图像放大率无关。
[表8]
        第三设定条件   参考密度   边缘强调处理的程度
  图像放大率   模式
  最大(放大)   字符区域   96   最大↓最小
  最小(缩小)   字符区域   86
  最大(放大)   相片区域   63
  最小(缩小)   相片区域   48
图25是表示包括于第八实施例的滤光单元中计算单元141的功能性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除第一比较器71、第二比较器74和选择器75以外,计算单元141还包括一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42。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42设置于来自第二比较器74的信号流的上游一侧上。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42根据第三设定条件--即图像放大率与指定模式之间的结合条件设定参考密度。
具体地说,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42包括一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43、一转换控制单元144和一多路复用器145。根据多个上述预定的第三设定条件,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43中存有多个参考密度。该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43与多路复用器145之间的连接关系基本上等于第三实施例中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与其多路复用器95之间的连接关系。转换控制单元144配有作为表格的真值表。该真值表表示与多个第三设定条件相对应的控制信号“sel”的具体值。表9表示上述真值表。基于操作人员所指定的模式和图像放大率,转换控制单元144参照上表确定用来控制多路复用器145的控制信号sel的一个值。根据该控制信号sel,多路复用器145选择多条选线中的任意一条选线,该选线由该控制信号sel所特定。由此,把与操作人员所指定的模式和图像放大率之间结合条件相对应的参考密度作为该参考密度传送给第二比较器74。第二比较器74利用所给定的参考密度执行该过程。
表[9]
              设定条件   sel
  电子图像放大率   模式
  等于或大于200%   自动模式   00000
  160%~199%   自动模式   00001
  130%~159%   自动模式   00010
  90%~129%   自动模式   00011
  70%~89%   自动模式   00100
  :   :
  等于或大于200%   文本模式   01000
  160%~199%   文本模式   01001
  130%~159%   文本模式   01010
  90%~129%   文本模式   01011
  70%~89%   文本模式   01100
  :   :   :
  等于或大于200%   相片模式   10000
  160%~199%   相片模式   10001
  130%~159%   相片模式   10010
  90%~129%   相片模式   10011
  70%~89%   相片模式   10100
  :   :   :
例如,在将图像放大率设定得等于200%的情况下,即当判定图像被放大并且指定字符模式时,将控制信号sel设定为“01000”。由此,多路复用器14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大参考密度值,例如“120”。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窄的范围,从而使滤光后的图像可以有清晰/锐利的图像部分。此外,当密度大于或等于12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时,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出现白色斑点。另一方面,在将图像放大率选为50%的情况下,即图像缩小并且指定相片模式时,将控制信号sel设定为“111111”。因此,多路复用器13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小参考密度值,例如10。由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宽的范围。因此,滤光后的图像变成一平滑的图像。此外,在密度大于或等于1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的情况下,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出现白色斑点。还有,最终字符能够变得清晰。应理解的是,与第六实施例和第七实施例的复印机相比,第八实施例的复印机不包括区域分割单元83。因此,由于能够简化该复印机的整体电路结构,所以能够减小根据第八实施例复印机的成本。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进行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复印机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即:另外采用了图像放大功能、“模式设定功能”和一区域分割单元83,此外用下述计算单元151代替用于滤光单元44中的计算单元57,而它的其他结构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中那些部件相同。应理解的是,在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标号将被用作指代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使用的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省略涉及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与根据第一和第八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如以前第三至第七实施例模式下所述的那样,当指定字符模式时,强调了滤光处理操作的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而当选择相片模式时,削弱了滤光处理操作的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改善在各个模式下经受滤光处理后的图像画质。而且,图像放大率越大,具有更强边缘强调成分的滤光后图像的画质更好。此外,在其特征量彼此不同的多个区域存在于一个原件中的情况下,当根据关注像素包括于哪一个区域中来调整滤光过程中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时,能够改善滤光后图像的画质。换句话说,当关注像素包括于字符区域中时,强调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而当关注像素包括于相片区域中时,削弱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
如根据前述说明所显见的那样,当基于用户所指定的模式和图像放大率以及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来调整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时,与尚未受到滤光处理的图像画质相比,能够进一步改善受到滤光处理后的图像画质。具体地说,以如下顺序减小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当选择字符模式时;当选择字符相片模式时;当选择相片模式时。此外,图像放大率越大,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越大。另外,以如下顺序减小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当关注像素包括于字符区域中时;当关注像素包括于中间色调点区域中时;当关注像素包括于相片区域中时。上述边缘强调成分的强度越大,将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
表10表示一参考密度,它对应于用于该复印机中第四设定条件的各个典型条件。第四设定条件表示模式、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与图像放大率的结合,也可以是表10所示设定条件以外的其它条件。通过实验得到表10所示参考密度的具体值。也就是说,以如下顺序确定与这些第四设定条件中任意一个条件相对应的一个参考密度。当为该复印机设定该任意第四设定条件并且暂时设定一参考密度时,通过该复印机得到一原件以便印制该原件的图像。当通过改变参考密度来多次执行该操作时,一操作人员观察多个印出的图像。然后,当能够得到一幅具有最佳画质的图像时,将该暂时的参考密度定义为与该第四设定条件相对应的参考密度。根据用于一复印机中一成像部件的技术要求而改变这些具体值。与表10中所示图像放大率和指定模式之间的结合条件相对应的参考密度间的高/低关系并不改变,这与成像部件的技术要求无关。
[表10]
                   第四设定条件   参考密度   边缘强调处理的程度最大↓最小
  图像放大率   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   模式
  最大(放大)   字符区域   字符模式   128118
  最小(缩小)   字符区域   字符模式
  最大(放大)   中间色调点区域   字符模式   96
  最小(缩小)   中间色调点区域   字符模式   86
  最大(放大)   字符区域   相片模式   84
  最大(放大)   相片区域   字符模式   64
  最小(缩小)   字符区域   相片模式   64
  最大(放大)   中间色调点区域   相片模式   63
  最小(缩小)   相片区域   字符模式   54
  最小(缩小)   中间色调点区域   相片模式   48
  最大(放大)   相片区域   相片模式   42
  最小(缩小)   相片区域   相片模式   32
图26是表示包括于第九实施例的滤光单元中计算单元151的功能性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除第一比较器71、第二比较器74和选择器75以外,计算单元151还包括一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52。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52设置于来自第二比较器74的信号流的上游一侧上。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52根据第四设定条件--即指定模式、指定图像放大率与包括关注像素区域之间的结合条件设定参考密度。将该参考密度传送给第二比较器74。
具体地说,参考密度设定单元152包括一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53、一转换控制单元154和一多路复用器155。根据多个上述预定的第四设定条件,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53中存有多个参考密度。该参考密度存储单元153与多路复用器155之间的连接关系基本上等于第三实施例中参考密度存储单元93与其多路复用器95之间的连接关系。转换控制单元154配有作为表格的真值表。该真值表表示与多个第四设定条件相对应的控制信号“sel”的具体值。表11表示上述真值表。基于用户所指定的模式和图像放大率以及由区域分割单元83所检测到包括关注像素的区域,转换控制单元154参照上表确定用来控制多路复用器155的控制信号sel的一个值。根据该控制信号sel,多路复用器155得到多个参考密度中的任意一个密度,该密度由该控制信号sel所特定。由此,把与操作人员所指定的模式和图像放大率之间结合条件相对应的参考密度作为该参考密度传送给第二比较器74。
[表11]
                      设定条件   sel
  电子图像放大率   模式   区域分割
  等于或大于200%   自动模式   字符部分   000000
  160%~199%   自动模式   字符部分   000001
  130%~159%   自动模式   字符部分   000010
  90%~129%   自动模式   字符部分   000011
  70%~89%   自动模式   字符部分   000100
  :   :   :   :
  等于或大于200%   文本模式   字符部分   001000
  160%~199%   文本模式   字符部分   001001
  130%~159%   文本模式   字符部分   001010
  90%~129%   文本模式   字符部分   001011
  70%~89%   文本模式   字符部分   001100
  :   :   :   :
  等于或大于200%   相片模式   字符部分   010000
  160%~199%   相片模式   字符部分   010001
  130%~159%   相片模式   字符部分   010010
  90%~129%   相片模式   字符部分   010011
  70%~89%   相片模式   字符部分   010100
  :   :   :   :
  等于或大于200%   自动模式   中间色调点部分   100000
  160%~199%   自动模式   中间色调点部分   100001
  130%~159%   自动模式   中间色调点部分   100010
  90%~129%   自动模式   中间色调点部分   100011
  70%~89%   自动模式   中间色调点部分   100100
  :   :   :   :
  等于或大于200%   文本模式   中间色调点部分   101000
  160%~199%   文本模式   中间色调点部分   101001
  130%~159%   文本模式   中间色调点部分   101010
例如,在将图像放大率设定得大于或等于200%的情况下,即当判定图像被放大、指定字符模式并且关注像素位于字符区域中时,将控制信号sel设定为“000000”。由此,多路复用器15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大参考密度值,例如“120”。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窄的范围,从而使滤光后的图像可以有清晰/锐利的图像部分。此外,当密度大于或等于12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时,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出现白色斑点。另一方面,当将图像放大率选为50%时,即图像缩小、指定相片模式并且判定关注像素位于相片区域时,将控制信号sel设定为“111111”。因此,多路复用器155从所有参考密度值中选择一最小参考密度值,例如10。由此,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的有效范围变成最宽的范围。因此,滤光后的图像变成一平滑的图像。此外,在密度大于或等于10的一个像素构成一关注像素的情况下,由于执行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滤光过程,所以可以防止实心黑色部分出现白色斑点。而且,最终字符能够变得清晰。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包括一图像处理装置的复印机进行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复印机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即:待处理图像是一幅彩色图像,另外采用了颜色变换过程(将在以后讨论),此外用下述滤光单元161代替滤光单元44,而它的其他结构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复印机31中那些部件相同。应理解的是,在根据第一至第九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示同样的参考标号将被用作指代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复印机中所使用的相同或相似构件的参考标号,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此外,省略涉及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与根据第一和第九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结构相同的部件的描述。
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复印机中一扫描装置扫描一幅待处理的原件,从而产生代表一幅彩色图像的图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该图像数据由多组图像数据组构成,这些图像数据组代表构成一幅图像的多个像素的颜色。一般来说,当从A/D转换器34中输出任意一个像素数据时,该任意一个像素数据是有一所谓“RGB”格式的像素数据。该像素数据由一红色成分、一蓝色成分和一绿色成分组成,以便表示该图像的颜色。
利用一通常所说的“颜色变换过程”将具有RGB格式的像素数据转换为具有一所谓“HSV”格式的像素数据。该具有“HSV”格式的像素数据由一色相成分、一饱和度成分和一亮度成分组成。亮度成分代表一像素的亮度,即密度(浓度)。例如利用如图27所示的所谓“三维查寻表”来执行上述颜色变换过程。将该三维查寻表设定为色相、饱和度和亮度的各个方面,并且根据上述三个颜色成分的结合条件来确定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另一方面,可以变换公式执行颜色变换过程,该变换公式用来预先将这些3个颜色成分设定为参数。而且,可以在从A/D转换器直至滤光单元所限定的任意时间执行该颜色变换过程。由此,当把该像素数据传送给滤光单元161时,已将该像素数据的格式转换为HSV格式。
图28是表示滤光单元161一结构的示意性方框图。除多组行存储器51(1)至51(N)和一滤光镜52以外,该滤光单元161还包括一组或多组色相/饱和度行存储器162/163。在这些像素数据中,仅将包括于像素数据中的亮度成分传送给滤光计算单元52和顶部行存储器51(1)的一个顶部地址。把包括于像素数据中的色相成分和饱和度成分都传送给色相/饱和度行存储器162/163的顶部地址。滤光计算单元52利用包括于该彩色图像的像素数据而不是包括于黑白图像的像素数据中的亮度成分,如前所述参照第一至第九实施例执行该过程。设置色相/饱和度行存储器162/163,以便调整色相成分与饱和度成分从滤光部件中输出的时间。换句话说,色相/饱和度行存储器162/163都可以以如下方式使色相成分和饱和度成分受到延迟,即,当把与校正前亮度成分结合在一起的色相成分和饱和度成分都提供给输出灰度系数校正单元时,同时把从滤光计算单元52输出的校正后亮度成分提供给该输出灰度系数校正单元。
当单独一组色相行存储器162与单独一组饱和度行存储器163中所用的地址总数等于单独一组行存储器51(1)中所用的地址总数,并且待由滤光计算单元52处理的区域是N像素×N像素所构成的区域时,需要有(N-1)组行存储器51用来存入亮度成分,而要求每个色相/饱和度行存储器的总数等于上述亮度行存储器总数的一半,即需要有(N-1)/2组行存储器。
如前所述,用于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复印机中的图像处理装置仅对包括于像素数据中的亮度成分-即仅对像素密度执行滤光过程。由此,可以调整与图像亮度有关的图像画质。因此,能够利用低成本结构改善滤光后图像的画质。应理解的是,在第十实施例中,仅对色相成分和饱和度成分执行时间调整的延迟过程。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色相成分和饱和度成分都执行与图像画质调整有关的最佳处理操作。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处理后图像的画质。
还应指出的是,根据第一至第十实施例的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仅仅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例子。当其他类型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操作等同于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要操作时,这些不同类型的图像处理装置应归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和实质。具体地说,当能够根据各种结构部件的详细操作得到相同的处理结果时,可以通过执行其他不同的操作来实现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而且,这些图像处理装置可以用在复印机内,但也可以单独使用。另一方面,这些图像处理装置可以与其他能够执行图像处理操作的图像处理装置结合起来使用。此外,除设置于这些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滤光镜以外,可以省略一部分或所有功能性部件41至43和45到47。另外,可以通过用一个计算机执行一计算过程来实现这些图像处理装置。在把一个计算机用作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将软件存入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然后,将该软件装入一能够输入/存储图像数据的计算机中。该软件用来使该计算机的CPU能对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执行图像处理计算。之后,当根据所装入的软件使CPU工作时,整个计算机系统可以起本发明图像处理装置的作用。可以把一CD-ROM和一软盘用作上述存储介质。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以其他具体方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认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表示,而不是由前述说明表示,因此,所有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等同物含义与范围之内的变换都应包括于其中。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区域指定装置,用来将一些像素的任意一个选为一关注像素,这些像素包括于多个密度反转像素所构成的一幅图像中,由此将一个区域指定为一个待处理区域,包括于预定数目像素所构成的所述图像中的该区域含该关注像素;
平均值计算装置,用来利用多个加权系数对该区域内所有的像素密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所述多个加权系数对应于所有像素中每个像素和关注像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便由此计算所有像素密度的加权平均值;
限制装置,用来将这些加权平均值限制到小于或等于一预定上限密度,并且大于或等于一预定下限密度;
第一比较装置,用来将限制装置所限制的加权平均值与关注像素的密度进行比较;和
密度替代装置,用来根据第一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在关注像素的密度小于限制后加权平均值时用该加权平均值替代关注像素密度,而在关注像素密度大于或等于限制后加权平均值时保持关注像素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比较装置,用来将关注像素密度与一预定参考密度进行比较,
其中密度替代装置还根据从第二比较装置得到的比较结果,在关注像素密度小于预定参考密度的情况下用限制后加权平均值替代关注像素密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割装置,用来将包含该待处理区域的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并且使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该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该比率越大,将预定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使指定预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使指定预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使指定预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分割装置,用来将产生自该待处理原件的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和所选比率设定第二比较装置所用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该比率越大,将预定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并且使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和该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该比率越大,将预定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预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和该比率设定第二比较装置所用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该比率越大,将预定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预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预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根据所指定的模式和该比率设定第二比较装置所用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该比率越大,将预定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并且使指定预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和所选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并且使指定预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和指定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并且使指定预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割装置,用来将该待处理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和指定模式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并且使指定预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分割装置,用来将产生自该待处理原件的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所指定模式和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比率越大,将预定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预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并且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分割装置,用来将产生自该待处理原件的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字符模式和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字符模式用来处理一字符原件,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所指定模式和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比率越大,将预定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预定字符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并且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扫描一待处理原件的表面生成该图像,并且用来改变该图像与原件的尺寸的比率;
分割装置,用来将产生自该待处理原件的图像分割成以下各区域:一字符区域,用来对一字符进行照相;一中间色调点区域,用来对利用一中间色调成像方法所表示的点化像进行照相;和一相片区域,用来对具有灰度等级的像素所组成的相片进行照相;
模式指定装置,用来指定一预定混合原件模式和一预定相片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预定混合原件模式用来处理一幅图像,一字符和一相片都摄制于该图像上,所述预定相片模式用来处理一相片原件;和
参考密度设定装置,用来从字符区域、中间色调点区域和相片区域中选择包括关注像素的任意一个区域;并且用来根据所选区域、所指定模式和比率设定用于第二比较装置中的预定参考密度,
其中比率越大,将预定参考密度设定得越大;使指定预定混合原件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指定预定相片模式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使选择字符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并且使选择中间色调点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大于选择相片区域时所设定的预定参考密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中基于密度、饱和度和色相限定该图像各个像素的颜色,并且
对该密度进行平均值计算装置、第一比较装置和密度替代装置的工作。
CNB991109120A 1998-05-22 1999-05-22 图像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9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1701/1998 1998-05-22
JP141701/98 1998-05-22
JP14170198A JP3472479B2 (ja) 1998-05-22 1998-05-22 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5947A CN1245947A (zh) 2000-03-01
CN1262971C true CN1262971C (zh) 2006-07-05

Family

ID=1529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1091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971C (zh) 1998-05-22 1999-05-22 图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608941B1 (zh)
EP (1) EP0959614B1 (zh)
JP (1) JP3472479B2 (zh)
CN (1) CN1262971C (zh)
DE (1) DE69921388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88812B1 (en) * 1999-06-18 2004-09-07 Eastman Kodak Company Techniques for selective enhancement of a digital image
JP3512380B2 (ja) * 2000-09-21 2004-03-2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領域分離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処理装置、ならびに領域分離方法
JP2002171410A (ja) * 2000-12-01 2002-06-14 Minolta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US7342681B2 (en) * 2001-07-13 2008-03-11 Transpacific Ip, Ltd High-speed calib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image-capture apparatus
JP3817174B2 (ja) * 2001-12-28 2006-08-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画像修整装置及び夜間運転視界支援装置
KR100695396B1 (ko) * 2002-12-02 2007-03-16 올림푸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촬상장치
US7480397B2 (en) * 2003-04-18 2009-01-20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ngerprint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217657B2 (ja) * 2003-07-30 2009-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及び装置
JP3950841B2 (ja) * 2003-11-18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TWI236901B (en) * 2004-06-11 2005-08-01 Oriental Inst Technology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for outputting the resutls
US7706021B2 (en) * 2004-11-01 2010-04-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suppressing jaggies in the edge portions of image
JP2006267735A (ja) * 2005-03-24 2006-10-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37751A (ja) * 2005-06-02 2006-12-14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カラートナー製造方法
JP5020573B2 (ja) * 2006-09-01 201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4329802B2 (ja) * 2006-10-04 2009-09-0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TWI322615B (en) * 2006-11-01 2010-03-21 Quanta Comp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image edge
CN101197911B (zh) * 2006-12-05 2010-08-25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边缘强化方法及其装置
JP5144202B2 (ja) * 2007-10-05 2013-02-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31607B2 (ja) 2007-11-08 2010-03-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551439B2 (ja) * 2007-12-17 2010-09-2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処理装置
JP4560564B2 (ja) * 2008-03-28 2010-10-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KR101318756B1 (ko) * 2009-02-20 2013-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정보 처리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평판표시장치
JP5505007B2 (ja) * 2010-03-18 2014-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446347B (zh) * 2010-10-09 2014-10-0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白平衡方法和装置
JP4937417B1 (ja) * 2011-06-14 2012-05-23 株式会社ナナオ 文字領域画素判定装置またはその方法
US8675986B2 (en) * 2011-12-01 2014-03-18 Hachette Book Group, Inc. Reducing moiré patterns
JP6128817B2 (ja) * 2012-11-30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226608B2 (ja) * 2013-07-24 2017-1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38469B2 (ja) * 2014-06-23 2018-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7121470B2 (ja) * 2017-05-12 2022-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633181B (zh) * 2020-12-25 2022-08-12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4230A (en) * 1981-02-04 1984-11-20 Crosfield Electronics Limited Image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571635A (en) * 1984-02-17 1986-02-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image enhancement by raster scanning
JPS62118676A (ja) * 1985-11-18 1987-05-30 Sharp Corp 画像処理方式
JP2650759B2 (ja) * 1989-07-21 1997-09-0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5649031A (en) 1992-03-31 1997-07-15 Hitachi, Ltd. Image information processor for producing high-quality output image
JPH0614191A (ja) 1992-03-31 1994-01-21 Hitachi Ltd 高画質化処理装置
JPH05344339A (ja) 1992-06-08 1993-12-24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US5506699A (en) * 1993-04-27 1996-04-09 Wong; Ping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a halftone image into a continuous tone image
JPH06343129A (ja) * 1993-06-02 1994-12-13 Kawasaki Steel Corp 領域判別装置
JPH07274018A (ja) * 1994-03-29 1995-10-2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フレア除去装置
US5821915A (en) * 1995-10-11 1998-10-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rtifacts from scanned halftone im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59614A3 (en) 2002-08-14
DE69921388T2 (de) 2005-10-13
JPH11341284A (ja) 1999-12-10
CN1245947A (zh) 2000-03-01
US6608941B1 (en) 2003-08-19
DE69921388D1 (de) 2004-12-02
EP0959614B1 (en) 2004-10-27
JP3472479B2 (ja) 2003-12-02
EP0959614A2 (en) 1999-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2971C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255766C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264121C (zh) 数字图象锐化系统
CN176422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809116A (zh)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处理装置
CN1123205C (zh) 图象形成设备及图象处理设备
CN1158854C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83995C (zh) 图象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303570C (zh) 图象处理装置和图象处理方法
CN100345158C (zh) 用于产生涉及几何失真的格式化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223170C (zh) 利用校正表的彩色图像数据的校正方法
CN177403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893535A (zh) 浓度确定方法、成像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CN1809117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处理装置
CN1104134C (zh) 图象形成系统
CN173268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程序
CN1535448A (zh) 用于产生与装置的缺陷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3102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80549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947409A (zh) 对每多个像素进行多值化的图像处理装置
CN1957594A (zh) 点数据处理装置、图像输出系统及其方法
CN1856801A (zh) 逐像素有差别和准正则地修改数字图像的方法和系统
CN1054843A (zh)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
CN1277176C (zh) 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
CN1992782A (zh) 图象处理装置和图象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