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3689C - 半导体器件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3689C
CN1303689C CNB2004100313074A CN200410031307A CN1303689C CN 1303689 C CN1303689 C CN 1303689C CN B2004100313074 A CNB2004100313074 A CN B2004100313074A CN 200410031307 A CN200410031307 A CN 200410031307A CN 1303689 C CN1303689 C CN 13036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purity range
type
form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313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42967A (zh
Inventor
幡手一成
秋山肇
清水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42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2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36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36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Making of isolation reg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H01L21/761PN j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023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using screw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 H01L27/08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 H01L27/08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7/09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only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of a single kind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only the component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complementary MIS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7/0921Means for preventing a bipolar, e.g. thyristor, a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ansistor regions, e.g. Latchup preven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得到能够避免因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引起的误动作和锁存击穿的半导体器件。在NMOS(14)与PMOS(15)之间,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以与p型阱(29)相接的方式形成p+型杂质区(33)。在p+型杂质区(33)上形成电极(41),电极(41)与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端子VS连接。p+型杂质区(33)的杂质浓度比p型阱(29)的杂质浓度高,另外,p+型杂质区(33)形成得比p型阱(29)浅。在p+型杂质区(33)与PMOS(15)之间,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形成n+型杂质区(32)。在n+型杂质区(32)上形成电极(40),电极(40)与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连接。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特别是涉及用于驱动倒相器等功率器件的功率器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功率器件具备串联连接的第1和第2N沟道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和功率器件驱动装置。第1IGBT的集电极电极与主电源连接,第2IGBT的发射极电极与接地电位连接。第1IGBT的发射极电极和第2IGBT的集电极电极与负载连接。为了保护第1和第2IGBT免受负载引起的反电动势的破坏,自由工作二极管分别与第1和第2IGBT反向并联连接。
功率器件驱动装置包含用于控制第1IGBT的高压侧驱动部和用于控制第2IGBT的低压侧驱动部。另外,功率器件驱动装置具备:与第1IGBT的发射极电极连接的VS端子;经电容器与第1IGBT的发射极电极连接的VB端子;与第1IGBT的控制电极连接的HO端子;与第2IGBT的发射极电极连接的COM端子;经电容器与第2IGBT的发射极电极连接的VCC端子;与第2IGBT的控制电极连接的LO端子;以及GND端子。这里,VS是构成高压侧驱动部的基准电位的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B是构成高压侧驱动部的电源的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它由高压侧浮动电源供给。HO是高压侧驱动部产生的高压侧驱动信号输出电压。COM是公共接地点电压。VCC是构成低压侧驱动部的电源的低压侧固定供给电压,它由低压侧固定供给电源供给。LO是低压侧驱动部产生的低压侧驱动信号输出电压。GND是接地电位。
下面以高压侧驱动部为例说明现有的功率器件驱动装置。
高压侧驱动部包括具有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的CMOS电路。PMOS晶体管的源电极与VB端子连接,NMOS晶体管的源电极与VS端子连接,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各自的漏电极与HO端子连接。
其次,说明具有CMOS电路的现有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半导体器件具有:p-型硅衬底;在p-型硅衬底的上表面内形成的n型杂质区;在n型杂质区的上表面内形成的p型阱;在p型阱的上表面内形成的NMOS晶体管的n型源区和漏区;在n型杂质区的上表面内形成的PMOS晶体管的p型源区和漏区;以及与n型杂质区相接在p-型硅衬底的上表面内形成的p+型隔离区。
在NMOS晶体管的源区与漏区之间规定了沟道形成区,在沟道形成区上隔着栅绝缘膜形成NMOS晶体管的栅电极。同样,在PMOS晶体管的源区与漏区之间规定了沟道形成区,在沟道形成区上隔着栅绝缘膜形成PMOS晶体管的栅电极。NMOS晶体管的源区与VS端子连接,PMOS晶体管的源区与VB端子连接。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各自的漏区共同与HO端子连接。
另外,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具有CMOS电路的半导体器件的技术。
在现有的功率器件和功率器件驱动装置中,存在着在再生期间(即自由工作二极管被来自负载的反电动势接通的期间)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变动至低于公共接地点电压COM的负电压的可能性。此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经电容器传递至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也使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的电位发生负变动。
当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发生负变动时,该负变动被传递至n型杂质区。其结果是,通常理当反向偏置的p+型隔离区与n型杂质区之间的寄生二极管、p-型硅衬底与n型杂质区之间的寄生二极管接通,电流流入n型杂质区内。
于是,在现有的半导体器件中,存在因寄生二极管的接通而流入n型杂质区内的电流引起高压侧驱动信号输出电压HO的逻辑反转(误动作),或者引起寄生晶闸管锁存,在CMOS电路中流过过大的电流,有因此而损伤电路或部件(锁存击穿)的问题(详情参照本申请人的特开2002-252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1-680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昭62-1200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
特开昭60-74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
特开平5-1525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发明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可以避免由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引起的误动作和锁存击穿的半导体器件。
本发明第1方面的半导体器件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它具备: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经电容性元件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具有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具有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以及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
本发明第2方面的半导体器件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它具备: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经电容性元件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具有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具有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以及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
本发明第3方面的半导体器件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它具备: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经电容性元件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具有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具有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以及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
本发明第4方面的半导体器件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它具备: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经电容性元件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具有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具有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或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贯通第3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沟槽;以及在对沟槽的壁面进行限定的部分的第1杂质区内形成的、与第1或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
本发明第5方面的半导体器件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它具备: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经电容性元件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具有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具有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以及与第3杂质区相接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
本发明第6方面的半导体器件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它具备: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经电容性元件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具有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具有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以及与第3杂质区相接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
本发明第7方面的半导体器件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它具备: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经电容性元件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具有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具有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贯通第3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沟槽;在对沟槽的壁面进行限定的部分的第1杂质区内形成的第1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与第3杂质区相接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5杂质区;以及与第3~第5杂质区相接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上形成的浮置电极。
本发明第8方面的半导体器件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它具备: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经电容性元件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第1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具有在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具有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2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以及在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第1端子连接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功率器件和功率器件驱动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高压侧驱动部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
图3是示出功率器件驱动装置中的设置于高压岛上的布局的概略平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n+型杂质区和p+型杂质区的形成布局之一例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n+型杂质区和p+型杂质区的形成布局之一例的俯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的半导体器件的效果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4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2是示意地示出p+型杂质区和p+型杂质区的形成布局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5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6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7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0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说明功率器件和功率器件驱动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结构图。作为功率开关器件的N沟道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Q1、Q2对作为主电源高电压HV进行切换。负载与节点N30连接。自由工作二极管D1、D2保护IGBT Q1、Q2免受与节点N30连接的负载引起的反电动势的破坏。
功率器件驱动装置100驱动IGBT Q1、Q2,根据控制IGBT Q1的高压侧控制输入信号HIN和控制IGBT Q2的低压侧控制输入信号LIN进行工作。另外,功率器件驱动装置100具有驱动IGBT Q1的高压侧驱动部101、驱动IGBT Q2的低压侧驱动部102和控制输入处理部103。
这里,例如当IGBT Q1、Q2同时处于导通状态时贯通电流流过IGBTQ1、Q2,电流不流过负载,这是不希望的状态。控制输入处理部103根据控制输入信号HIN、LIN对高压侧驱动部101和低压侧驱动部102进行防止这样的状态发生之类的处理。
另外,功率器件驱动装置100具备:与IGBT Q1的发射极电极连接的VS端子;经电容器C1与IGBT Q1的发射极电极连接的VB端子;与IGBT Q1的控制电极连接的HO端子;与IGBT Q2的发射极电极连接的COM端子;经电容器C2与IGBT Q2的发射极电极连接的VCC端子;与IGBT Q2的控制电极连接的LO端子;以及GND端子。这里,VS是构成高压侧驱动部101的基准电位的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B是构成高压侧驱动部101的电源的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由未图示的高压侧浮动电源供给。HO是高压侧驱动部101产生的高压侧驱动信号输出电压。COM是公共接地点电压。VCC是构成低压侧驱动部102的电源的低压侧固定供给电压,由未图示的低压侧固定供给电源供给。LO是低压侧驱动部102产生的低压侧驱动信号输出电压。GND是接地电位。
电容器C1、C2为使供给高压侧驱动部101和低压侧驱动部102的电源电压跟随由功率器件的工作引起的电位变动而设置。
按照以上的构成,由功率器件引起的主电源的切换根据控制输入信号HIN、LIN进行。
但是,由于高压侧驱动部101在其电位对电路的接地电位GND呈浮动的状态下进行工作,所以它呈具有向高压侧电路传送驱动信号的电平移位电路的结构。
图2是功率器件驱动装置100中的高压侧驱动部101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作为开关元件的高耐压MOS 11起上述的电平移位电路的作用。作为开关元件的高压侧驱动信号输出用的CMOS电路(以下称“CMOS”)12由PMOS晶体管(以下称“PMOS”)15和NMOS晶体管(以下称“NMOS”)14构成,输出高压侧驱动信号HO。电平移位电阻13用于设定CMOS 12的栅电位,起与负载电阻相当的作用。
高耐压MOS 11根据高压侧控制输入信号HIN进行CMOS 12的切换。CMOS 12对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与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之间的电压进行切换,向高压侧驱动信号输出HO端子输出驱动信号,驱动外部的功率器件的高压侧开关元件。
这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CMOS 12和电平移位电阻13合在一起称为高压侧驱动电路。
图3是示出功率器件驱动装置100中的设置于高压岛上的布局的概略平面图。由CMOS 12和电平移位电阻13构成的高压侧驱动电路在称之为高压岛的区域R2内形成,高耐压MOS 11在区域R1内形成。借助于用处于接地电位GND的铝布线16、17围在其周围进行屏蔽。
图4、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它们分别对应于沿图3所示的线IV-IV、V-V的位置的剖面。参照图4,在p-型硅衬底21的上表面内形成p+型隔离区22,n-型杂质区23和n型杂质区24、28。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形成p型阱29。p+型隔离区22抵达p-型硅衬底21。在p+型隔离区22上形成电极34,p-型硅衬底21的电位为电路上的最低电位(GND或COM电位)。另外,在高耐压MOS 11的n+型源区11S的下部形成p型阱25,该p型阱25隔着栅绝缘膜抵达栅电极11G的下部,形成高耐压MOS 11的沟道区。另外,在p型阱25内形成p+型杂质区26和n+型源区11S,使之与源电极35相接。另外,形成n+型漏区11D,使之与高耐压MOS 11的漏电极36相接。
高耐压MOS 11的漏电极36与CMOS 12的PMOS 15和NMOS 14各自的栅电极15G、14G连接,另外,还经电平移位电阻13与PMOS 15的源电极39和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连接。
另一方面,在形成了CMOS 12的n型杂质区28内形成p+型源区15S和n+型杂质区30,使之与PMOS 15的源电极39相接,形成p+型漏区15D,使之与漏电极37相接。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隔着栅绝缘膜形成PMOS 15的栅电极15G。在栅电极15G上形成电极38。另外,在p型阱29内形成NMOS 14,以与NMOS 14的漏电极44相接的方式形成n+型漏区14D,以与源电极42相接的方式形成n+型源区14S和p+型杂质区31。在p型阱29的上表面隔着栅绝缘膜形成NMOS 14的栅电极14G。在栅电极14G上形成电极43。
在NMOS 14与PMOS 15之间,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形成p+型杂质区33,使之与p型阱29相接。在p+型杂质区33上形成电极41,电极41与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端子连接。p+型杂质区33的杂质浓度比p型阱29的杂质浓度高,另外,p+型杂质区33形成得比p型阱29浅。在p+型杂质区33与PMOS 15之间,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形成n+型杂质区32。在n+型杂质区32上形成电极40,电极40与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连接。
参照图5,在p-型硅衬底21的上表面内形成p+型隔离区22、n-型杂质区50和n型杂质区28。在p+型隔离区22的上面形成电极52。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形成n+型杂质区51,在n+型杂质区51上形成电极53。电极53与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连接。
如图5所示,存在由p+型源区15S、n型杂质区28、p型阱29和n+型源区14S构成的横型寄生晶闸管。寄生晶闸管由pnp型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1和npn型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构成。
图6、7是简略示出n+型杂质区32和p+型杂质区33的形成布局之一例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p+型隔离区22以在四周包围区域R1、R2的方式形成。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n+型杂质区32和p+型杂质区33在NMOS 14与PMOS 15互相相向的边之间形成。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p+型杂质区33包围在p型阱29的周围而形成,n+型杂质区32在p+型隔离区22与p型阱29之间包围住p型阱29的周围而形成。图6所示例子的芯片尺寸比图7所示例子的小。
考虑在本实施例1的功率器件和功率器件驱动装置中,在再生期间,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变动为比公共接地点电压COM低的负电压的情形。这时,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经图1所示的电容器C1传递至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的电位也发生负变动。参照图4、5,当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发生负变动时,该负变动传递给n-型杂质区23、50和n型杂质区24、28。其结果是,通常理当反向偏置的寄生二极管PD1~PD4接通,电流流入n-型杂质区23和n型杂质区24、28内。
但是,按照本实施例1的半导体器件,与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1的基极电流相当的电子被处于比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高的电位的n+型杂质区32吸收。其结果是,抑制了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1的基极电流,寄生晶闸管未接通,因此,可以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另外,与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极电流相当的空穴被处于比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低的电位的p+型杂质区33吸收。其结果是,抑制了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极电流,寄生晶闸管未接通,因此,可以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参照图8,从p+型隔离区22流入n-型杂质区50内的空穴电流在到达p型阱29之前被p+型杂质区33吸收。另外,从p型阱29的正下方的p-型硅衬底21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空穴电流被从n+型杂质区30、32注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电子吸引,因此未流入p型阱29内,而被p+型杂质区33吸收。
如图5所示,p+型杂质区33形成得比p型阱29浅。因此,p+型杂质区33的弯曲部的电场强度比p型阱29的弯曲部的电场强度高。从而,p+型杂质区33可以吸收更多的空穴电流,可以更有效地避免CMOS12的锁存击穿。
如上所述,p+型杂质区33的杂质浓度比p型阱29的杂质浓度高。因此,p+型杂质区33的弯曲部的电场强度比p型阱29的弯曲部的电场强度高。并且,当p+型杂质区33的杂质浓度高时,p+型杂质区33内的薄层电阻、p+型杂质区33与电极41的接触电阻变小。因此,p+型杂质区33可以吸收更多的空穴电流,可以更有效地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如图5所示,p+型杂质区33与相当于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区层的p型阱29相接而形成。因此,当在p+型杂质区33与p型阱29之间设置间隙的场合相比时,不仅可以减小芯片尺寸,而且还使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区层的电阻减小,故而p+型杂质区33可以吸收更多的空穴电流,能够更有效地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在由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引起的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电流中,从p+型隔离区22经n-型杂质区50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电流是最多的。因此,特别是当p+型隔离区22包围在区域R1、R2的周围而形成时,借助于如图7所示那样以包围在p型阱29的周围的方式形成p+型杂质区33和n+型杂质区32,能够更有效地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另外,虽然全部形成n+型杂质区32和p+型杂质区33这两方是最为有效的,但即使只形成其中的某一方,也是有效的。
实施例2
图9是与图5对应地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也可以不形成图5所示的n+型杂质区32和电极40,而代之以形成p+型杂质区55和电极56。电极56与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连接。p+型杂质区55的杂质浓度比p型阱29的杂质浓度高,并且p+型杂质区55形成得比p型阱29浅。
与图6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55在NMOS 14与PMOS 15的互相相向的边之间形成。或者,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55在p+型隔离区22与p型阱29之间包围住p型阱29的周围而形成。
因为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和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变得比p-型硅衬底21和p+型隔离区22的电位低。因此,即使寄生二极管PD1~PD4接通从而电流流入n型杂质区28内,与图5所示的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极电流相当的空穴也被p+型杂质区55、33吸收。其结果是,抑制了寄生双极晶体管PBP2的基极电流,寄生晶闸管不接通,因而可以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另外,由于不形成n+型杂质区32,而形成p+型杂质区55,所以在因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而图4、5所示的寄生二极管PD1~PD4接通时,电子不从p+型杂质区55注入n型杂质区28。因此,来自p-型硅衬底21和p+型隔离区22的空穴的供给减少,其结果是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空穴电流减小,可以更有效地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还有,虽然全部形成p+型杂质区55和p+型杂质区33这两方是最为有效的,但即使只形成其中的某一方,也是有效的。
实施例3
图10是与图5对应地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也可以不形成图5所示的n+型杂质区32和电极40,而代之以形成p+型杂质区57和电极58。电极58与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端子连接。p+型杂质区57的杂质浓度比p型阱29的杂质浓度高,并且p+型杂质区57形成得比p型阱29浅。
与图6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57在NMOS 14与PMOS 15互相相向的边之间形成。或者,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57在p+型隔离区22与p型阱29之间包围住p型阱29的周围而形成。
因为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和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变得比p-型硅衬底21和p+型隔离区22的电位低。因此,即使寄生二极管PD1~PD4接通从而电流流入n型杂质区28内,与图5所示的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极电流相当的空穴也被p+型杂质区57、33吸收。其结果是,抑制了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极电流,寄生晶闸管不接通,因而可以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另外,由于p+型杂质区57、33都与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端子连接,它们同电位,所以由p+型杂质区57、n型杂质区28和p+型杂质区33构成的pnp型寄生双极晶体管不工作。因此,可以避免因该寄生双极晶体管工作而引起的高压侧驱动部101的误动作。
还有,虽然全部形成p+型杂质区57和p+型杂质区33这两方是最为有效的,但即使只形成其中的某一方,也是有效的。
实施例4
图11是与图5对应地示出本发明实施例4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也可以不形成图5所示的n+型杂质区32和电极40,而代之以形成p+型杂质区59和电极60。电极60与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连接。p+型杂质区59在p+型漏区15D与n+型杂质区51之间形成。
图12是示意地示出p+型杂质区59和p+型杂质区33的形成布局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p+型隔离区22在四周包围住区域R1、R2而形成。如图12所示,p+型杂质区33包围在p型阱29的周围而形成,p+型杂质区59在p+型隔离区22与p型阱29和PMOS 15之间包围住p型阱29和PMOS 15而与p+型隔离区22平行地形成。
如上所述,在因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引起的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电流中,从p+型隔离区22经n-型杂质区50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电流是最多的。因此,借助于如图12所示那样与p+型隔离区22平行地形成p+型杂质区59,与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极电流相当的空穴能够在流入p型阱29内之前有效地被p+型杂质区59吸收。其结果是,抑制了寄生双极晶体管PBP 2的基极电流,寄生晶闸管不接通,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另外,虽然全部形成p+型杂质区59和p+型杂质区33这两方是最为有效的,但即使只形成其中的某一方,也是有效的。
实施例5
图13是与图9对应地示出本发明实施例5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贯通p+型杂质区55,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形成沟槽63,沟槽63的内部被氧化硅膜61和多晶硅62充填。另外,在对沟槽63的壁面进行限定的部分的n型杂质区28内形成p+型杂质区64。p+型杂质区64与p+型杂质区55和电极56相接。
与图6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55、64在NMOS 14与PMOS15互相相向的边之间形成。或者,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55、64在p+型隔离区22与p型阱29之间包围住p型阱29的周围而形成。
由于沿沟槽63的壁面形成与p+型杂质区55相接的p+型杂质区64,所以与图9所示的结构相比,可以扩大p+型杂质区55的有效面积。而且沟槽63底部的电场强度比p型阱29的弯曲部的电场强度高。因此,与图9所示的结构相比,p+型杂质区55、56能够较多地吸收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空穴电流。其结果是,可以更有效地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另外,由于对空穴电流的吸收效率因p+型杂质区64的形成而提高,所以与图9所示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小p+型杂质区55的面积,据此可以减小芯片的尺寸。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形成了比p型阱29深的沟槽63。沟槽63形成得越深,p+型杂质区64的面积就越增大,就越能够提高对空穴电流的吸收效率。
但是,当将沟槽63形成得深于20μm时,出现了耐压(在将VB与VS短路的状态下在GND方向施加电压,发生pn结击穿的电压)降低的问题。因此,在还需要满足耐压性能的场合,借助于将沟槽63的深度形成在20μm以下,可以避免耐压降低。
另外,虽然全部形成p+型杂质区55、64和p+型杂质区33这两方是最为有效的,但即使只形成其中的某一方,也是有效的。还有,虽然在图13中示出了电极56与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连接的结构,但电极56也可以与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端子连接。
实施例6
图14是与图5对应地示出本发明实施例6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与p+型杂质区33相接形成了n+型杂质区66,与n+型杂质区32相接形成了p+型杂质区65。p+型杂质区33和n+型杂质区66在p型阱29内形成。p+型杂质区33和n+型杂质区66与电极68相接,电极68与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端子连接。n+型杂质区32和p+型杂质区65与电极67相接,电极67与高压侧浮动供给绝对电压VB端子连接。
与图6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33和n+型杂质区66,以及n+型杂质区32和p+型杂质区65在NMOS 14与PMOS 15互相相向的边之间形成。或者,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33和n+型杂质区66沿p型阱29外周形成,n+型杂质区32和p+型杂质区65在p+型隔离区22与p型阱29之间包围住p型阱29的周围而形成。
由于被p+型杂质区33吸收的空穴在与n+型杂质区66相接的p+型杂质区33中可以立即被n+型杂质区66的电子复合,所以空穴容易消失。另外,由于被n+型杂质区32吸收的电子在与p+型杂质区65相接的n+型杂质区32中可以立即被p+型杂质区65的空穴复合,所以电子容易消失。因此,与图5所示的结构相比,可以提高p+型杂质区33对空穴的吸收效率,以及n+型杂质区32对电子的吸收效率。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以上述实施例1为基础叙述了应用本实施例6的发明的例子,但本实施例6的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所有的
实施例。
实施例7
图15是与图5对应地示出本发明实施例7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在NMOS 14与PMOS 15之间,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形成p+型杂质区71。在p+型杂质区71与NMOS 14之间,与p+型杂质区71相接形成n+型杂质区72。在p+型杂质区71与PMOS 15之间,与p+型杂质区71相接形成n+型杂质区70。
另外,贯通p+型杂质区71,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内形成沟槽75,沟槽75的内部被氧化硅膜73和多晶硅74充填。另外,在对沟槽75的壁面进行限定的部分的n型杂质区28内形成p+型杂质区76。p+型杂质区76与p+型杂质区71相接。
在n型杂质区28的上表面上形成与p+型杂质区71、76相接的浮置电极77。另外,在图15的例子中,浮置电极77不与n+型杂质区70相接,而与n+型杂质区72相接。但是,浮置电极77也可不与n+型杂质区72相接,而与n+型杂质区70相接,或者与n+型杂质区70、72双方相接。
与图6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71、76和n+型杂质区70、72在NMOS 14与PMOS 15互相相向的边之间形成。或者,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p+型杂质区71、76以及n+型杂质区70、72在p+型隔离区22与p型阱29之间包围住p型阱29的周围而形成。
与浮置电极77连接的p+型杂质区71、76和n+型杂质区70、72借助于PN短路效应使p+型杂质区71、76的电位降低,将位于附近的空穴吸入,同时使n+型杂质区70、72的电位升高,将位于附近的电子吸入。然后,借助于复合速度无限大的金属短路,空穴与电子进行复合而消失。因此,由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引起而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空穴和电子分别被p+型杂质区71、76和n+型杂质区70、72吸入而消失,故而可以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另外,借助于沿沟槽75的壁面形成与p+型杂质区71相接的p+型杂质区76,可以扩大p+型杂质区71的有效面积。而且沟槽75底部的电场强度比p型阱29的弯曲部的电场强度高。因此,p+型杂质区71、76能够较多地吸收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空穴电流。其结果是,可以更有效地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虽然n+型杂质区70、72中的一方可以不一定形成,而双方都形成则是有效的。
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形成了比p型阱29深的沟槽75。沟槽75形成得越深,p+型杂质区76的面积就越增大,就越能够提高对空穴电流的吸收效率。
但是,当将沟槽75形成得深于20μm时,出现了耐压降低的问题。因此,在还需要满足耐压性能的场合,借助于将沟槽75的深度形成在20μm以下,可以避免耐压降低。
实施例8
对上述实施例1~7的半导体器件引入构成可按意图控制的复合中心的能级,利用该能级使积累的载流子复合而消失。例如,利用电子束照射和退火、铂扩散或者金扩散在p-型硅衬底21的深度方向全境形成晶体缺陷,利用该晶体缺陷作为载流子的寿命杀手。
按照本实施例8的半导体器件,图4、5所示的寄生二极管PD1~PD4的载流子寿命被抑制得很短。因此,在寄生二极管PD1~PD4中积累的载流子的数量减少,其结果是正向电流减小,寄生二极管PD1~PD4的反向恢复电流被抑制。据此,提高了对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引起的误动作的容限。
另外,由于借助于形成载流子的寿命杀手减少了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VS的负变动引起的流入n型杂质区28内的空穴电流,所以也可以避免CMOS 12的锁存击穿。
实施例9
在上述实施例8中,利用电子束照射和退火、铂扩散或者金扩散来形成晶体缺陷,但由于用该方法在p-型硅衬底21的深度方向全境形成了晶体缺陷,所以存在NMOS 14、PMOS 15的漏泄电流增大的可能性。另外,由于电子束照射在高耐压MOS 11、NMOS 14和PMOS 15的栅氧化膜内感应正电荷,所以栅-源间的阈值电压特性恐怕会发生变动。
于是,在本实施例9中利用氦辐照和退火或者质子辐照和退火对上述实施例1~7的半导体器件在p-型硅衬底21的规定的深度上(比高耐压MOS 11、NMOS 14和PMOS 15的各沟道区深的部位)形成晶体缺陷,利用该晶体缺陷作为载流子的寿命杀手。氦辐照和质子辐照在离子的射程(离子向硅中的透入深度)附近集中地感应晶体缺陷。因此,可以在p-型硅衬底21的深度方向上进行局域的载流子寿命控制。
按照本实施例9的半导体器件,除有在上述实施例8中得到的效果外,还可以得到能够避免漏泄电流增大、阈值电压变动的效果。
实施例10
图16是与图5对应地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0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在上述实施例1~9中说明了高压侧驱动部101的结构,但是,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上述实施例1~9的发明应用于低压侧驱动部102。
在低压侧驱动部102中寄生由p+型源区15S、n型杂质区28、p型阱29和n+型源区14S构成的晶闸管。当对输出端子LO施加比VCC电压高的浪涌电压时,空穴从与输出端子LO连接的p+型漏区15D流入n型杂质区28,由于该空穴电流流入p型阱29内,由n型杂质区28、p型阱29和n+型源区14S构成的寄生双极晶体管工作,上述寄生晶闸管往往成为锁存状态。
但是,借助于应用上述实施例1~9的发明,例如如图16所示,形成p+型杂质区33、55、64,从p+型漏区15D流入n型杂质区28的空穴电流在流入p型阱29内之前就被p+型杂质区55、64吸收,另外,流入到p型阱29内的空穴电流被p+型杂质区33吸收。由此,可以避免上述寄生晶闸管的锁存。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第1~第8实施例,可以避免因高压侧浮动偏移电压的负变动引起的锁存击穿。

Claims (20)

1、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
经电容性元件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
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
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
具有在上述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
具有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以及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和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中的至少一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杂质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相接,并且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5杂质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上述第1杂质区相接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隔离区,
上述第5杂质区在上述隔离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之间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或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5杂质区;
贯通上述第5杂质区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沟槽;以及
在对上述沟槽的壁面进行限定的部分的上述第1杂质区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或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6杂质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上述第1杂质区相接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隔离区,
上述第5和第6杂质区在上述隔离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之间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上述第1杂质区相接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隔离区,
上述第4杂质区在上述隔离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之间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8、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
经电容性元件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
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
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
具有在上述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
具有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以及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和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中的至少一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上述第1杂质区相接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隔离区,
上述第4杂质区在上述隔离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之间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10、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
经电容性元件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
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
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
具有在上述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
具有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或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
贯通上述第3杂质区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沟槽;以及
在对上述沟槽的壁面进行限定的部分的上述第1杂质区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或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上述第1杂质区相接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隔离区,
上述第3和第4杂质区在上述隔离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之间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沟槽形成得比上述第2杂质区深。
13、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
经电容性元件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
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
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
具有在上述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
具有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以及
在上述第2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和与上述第3杂质区相接在上述第2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及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第5杂质区和与上述第5杂质区相接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6杂质区中的至少一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上述第1杂质区相接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隔离区,
上述第3和第4杂质区在上述隔离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之间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上述第1杂质区相接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隔离区,
上述第5和第6杂质区在上述隔离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之间以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16、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
经电容性元件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
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衬底;
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
具有在上述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
具有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
贯通上述第3杂质区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沟槽;
在对上述沟槽的壁面进行限定的部分的上述第1杂质区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第4杂质区;
与上述第3杂质区相接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第5杂质区;以及
与上述第3~第5杂质区相接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上形成的浮置电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上述第1杂质区相接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隔离区,
上述第3~第5杂质区在上述隔离区与上述第2杂质区之间连续地或断续地包围上述第2杂质区而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与上述第5杂质区相反的一侧同上述第3杂质区相接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第6杂质区。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沟槽形成得比上述第2杂质区深。
20、一种半导体器件,它是用于驱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和控制电极的开关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1端子;
经电容性元件与上述第1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
第1导电类型的第1杂质区;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第2导电类型的第2杂质区;
具有在上述第2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1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1晶体管;
具有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2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源/漏区的第2晶体管;以及
在上述第1杂质区的上述主表面内形成的、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上述第2导电类型的第3杂质区。
CNB2004100313074A 2003-03-27 2004-03-26 半导体器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3036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7822/2003 2003-03-27
JP2003087822A JP4387119B2 (ja) 2003-03-27 2003-03-27 半導体装置
JP87822/03 2003-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2967A CN1542967A (zh) 2004-11-03
CN1303689C true CN1303689C (zh) 2007-03-07

Family

ID=32985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13074A Expired - Lifetime CN1303689C (zh) 2003-03-27 2004-03-26 半导体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6979850B2 (zh)
JP (1) JP4387119B2 (zh)
KR (1) KR100789308B1 (zh)
CN (1) CN1303689C (zh)
DE (2) DE102004064209B3 (zh)
TW (1) TWI2373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6873C (zh) * 2007-06-05 2009-09-09 张志常 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7119B2 (ja) * 2003-03-27 2009-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4654574B2 (ja) * 2003-10-20 2011-03-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KR100665298B1 (ko) * 2004-06-10 2007-01-04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발광장치
KR100665299B1 (ko) * 2004-06-10 2007-01-04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발광물질
JP4620437B2 (ja) 2004-12-02 2011-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7566914B2 (en) * 2005-07-07 2009-07-28 Intersil Americas Inc. Devices with adjustable dual-polarity trigger- and holding-voltage/current for high level of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in sub-micron mixed signal CMOS/Bi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JP2007201220A (ja) * 2006-01-27 2007-08-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US20070290261A1 (en) * 2006-06-15 2007-12-20 System General Corp. Self-driven ldmos transistor
JP2008140824A (ja) * 2006-11-30 2008-06-19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
JP4420042B2 (ja) * 2007-02-28 2010-0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259246B2 (ja) * 2008-05-09 2013-08-07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7893730B2 (en) * 2008-07-29 2011-02-22 Silicon Mitus, Inc. Level shifter and driving circuit including the same
JP5045733B2 (ja) * 2008-12-24 2012-10-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装置
JP4995873B2 (ja) * 2009-08-05 2012-08-08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及び電源回路
JP5201169B2 (ja) * 2010-05-13 2013-06-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電体分離型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567927B2 (ja) * 2010-07-29 2014-08-0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858914B2 (ja) * 2010-08-04 2016-02-10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出力回路
JP5191515B2 (ja) * 2010-09-08 2013-05-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191514B2 (ja) * 2010-09-08 2013-05-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191516B2 (ja) * 2010-09-08 2013-05-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794777B2 (ja) * 2010-12-22 2015-10-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9111764B2 (en) * 2012-07-13 2015-08-1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tegrate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bridge circuit with the integrated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3855154A (zh) * 2012-12-04 2014-06-1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集成mosfet的igbt器件及制造方法
JP6008054B2 (ja) * 2013-10-07 2016-10-1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6228428B2 (ja) * 2013-10-30 2017-11-0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6413467B2 (ja) * 2014-08-19 2018-10-3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6226101B2 (ja) * 2015-02-18 2017-11-0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TWI692925B (zh) * 2018-03-28 2020-05-01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換式電源供應電路及其控制電路與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8053A (ja) * 1997-08-25 1999-03-09 Nikon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52333A (ja) * 2001-02-27 2002-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59583A (en) * 1975-07-18 1980-01-23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Complementary mosfe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S6031108B2 (ja) 1975-07-18 1985-07-20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S6074560A (ja) 1983-09-30 1985-04-26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622276B2 (ja) 1984-10-18 1994-03-23 日本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H0770685B2 (ja) 1985-04-25 1995-07-3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相補形mis半導体集積回路
JPS62120063A (ja) 1985-11-20 1987-06-01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
JPH0654797B2 (ja) * 1986-08-06 1994-07-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Cmos半導体装置
JPS63245939A (ja) 1987-03-31 1988-10-13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
JPH0446810Y2 (zh) 1987-08-11 1992-11-05
JPS6428862U (zh) 1987-08-17 1989-02-21
JP2601664B2 (ja) 1987-09-18 1997-04-16 日本テキサス・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絶縁ゲート型電界効果半導体装置
JPH01208860A (ja) 1988-02-17 1989-08-22 Fujitsu Ltd Cmosトランジスタのラッチアップ防止構造
EP0382865A1 (de) * 1989-02-14 1990-08-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r Verminderung von Latch-up-Störanfälligkeit bei CMOS-Halbleiterschaltungen
DE8906405U1 (zh) 1989-05-24 1989-08-24 Walter, Ernst, 6749 Pleisweiler-Oberhofen, De
JPH0390872A (ja) * 1989-09-01 1991-04-16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
JPH0396272A (ja) 1989-09-08 1991-04-22 Toshiba Micro Electron Kk Cmos半導体装置
JP2741797B2 (ja) 1991-03-19 1998-04-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Cmos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H05152523A (ja) 1992-05-18 1993-06-18 Seiko Epson Corp 相補型mis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3172642B2 (ja) 1994-11-01 2001-06-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KR100253569B1 (ko) * 1997-06-30 2000-04-15 김영환 3중웰을 가지는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KR100328455B1 (ko) * 1997-12-30 2002-08-08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소자의제조방법
JP3097652B2 (ja) * 1998-03-31 2000-10-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307554B1 (ko) * 1998-06-30 2001-11-15 박종섭 Esd 소자를 구비하는 반도체장치
JP3231020B2 (ja) * 1998-08-06 2001-11-19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KR100300069B1 (ko) * 1999-05-10 2001-09-26 김영환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1040186A (ja) 1999-08-03 2001-02-13 Nitto Denko Corp 半導体封止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
KR20010040186A (ko) 1999-10-27 2001-05-15 인터실 코포레이션 디모스, 절연게이트 바이폴라 트랜지스터, 및 금속 산화막반도체 전계 효과 트랜지스터 등의 전력 모스 소자의게이트 전하 및 게이트/드레인 정전용량 최소화기술
TW451423B (en) * 2000-02-01 2001-08-21 Ind Tech Res Inst Latch-up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CMOS processing using latch-up ion implantation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6448599B1 (en) * 2000-11-29 2002-09-10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 preventing process-induced charging damages
GB0030595D0 (en) * 2000-12-15 2001-01-3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miconductor device layout
JP2002246600A (ja) * 2001-02-13 2002-08-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42583B2 (en) * 2001-06-11 2003-11-04 Fuji Electric Co., Ltd. CMOS device with trench structure
US6861326B2 (en) * 2001-11-21 2005-03-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of forming semiconductor circuitry
TW569444B (en) * 2001-12-28 2004-01-01 Sanyo Electric Co Charge pump device
JP2003197791A (ja) * 2001-12-28 2003-07-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97790A (ja) * 2001-12-28 2003-07-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97793A (ja) * 2001-12-28 2003-07-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チャージポンプ装置
US6788507B2 (en) * 2002-03-17 2004-09-07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JP4397602B2 (ja) * 2002-05-24 2010-0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4387119B2 (ja) * 2003-03-27 2009-1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4318511B2 (ja) * 2003-08-26 2009-08-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昇圧回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8053A (ja) * 1997-08-25 1999-03-09 Nikon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52333A (ja) * 2001-02-27 2002-09-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6873C (zh) * 2007-06-05 2009-09-09 张志常 一种治疗妇科杂病的中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79850B2 (en) 2005-12-27
DE102004014744A1 (de) 2004-10-28
KR20040085031A (ko) 2004-10-07
US7190034B2 (en) 2007-03-13
US20060011960A1 (en) 2006-01-19
US7408228B2 (en) 2008-08-05
DE102004014744B4 (de) 2013-02-07
US20040189353A1 (en) 2004-09-30
KR100789308B1 (ko) 2007-12-28
CN1542967A (zh) 2004-11-03
US20080272440A1 (en) 2008-11-06
TWI237384B (en) 2005-08-01
JP4387119B2 (ja) 2009-12-16
DE102004064209B3 (de) 2018-03-15
US7545005B2 (en) 2009-06-09
JP2004296831A (ja) 2004-10-21
US20070114614A1 (en) 2007-05-24
US20080265334A1 (en) 2008-10-30
TW200425467A (en) 2004-11-16
US7777279B2 (en) 2010-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3689C (zh) 半导体器件
CN1181548C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317771C (zh) 绝缘栅型半导体器件
CN1691349A (zh) 反向导通型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36229C (zh) 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变流电路
CN1290187C (zh) 用于多电源的标准单元及其相关技术
CN1967868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41282A (zh) 半导体器件
CN1630078A (zh) 半导体器件
CN1976019A (zh) 在电极衬垫之下集成电子器件的半导体装置
CN1925157A (zh) 半导体器件
CN101064305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933154A (zh) 半导体电路、倒相器电路以及半导体设备
CN1652331A (zh) 用于静电放电保护的器件及其电路
CN1614778A (zh) 具有保护电路的半导体器件
CN1822395A (zh) 半导体器件、驱动电路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697197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265465C (zh) 半导体器件
CN1705117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
CN1258818C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604338A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半导体器件的驱动电路
CN1734782A (zh) 半导体元件
CN1541416A (zh) 半导体装置
CN1292478C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
CN1287454C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