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9197A -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9197A
CN1319197A CN00801571A CN00801571A CN1319197A CN 1319197 A CN1319197 A CN 1319197A CN 00801571 A CN00801571 A CN 00801571A CN 00801571 A CN00801571 A CN 00801571A CN 1319197 A CN1319197 A CN 1319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lcd
orientation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1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729C (zh
Inventor
服部胜治
石原将市
上村强
中尾健次
田中好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19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9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7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 G02F1/1395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 [OCB]- cells or PI-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7Planarisation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Abstract

一种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利用在具有象素电极128的阵列衬底106和具有相向电极127的相向衬底105之间配置的液晶层122上下界面的液晶游动倾斜角正负相反,相互平行取向处理的喷射取向液晶单元124使作弯曲取向并显示,其特征是,在开关元件123或沿布线电极上平整覆盖的平整膜100上形成所述象素电机128。借此,在液晶单元象素内,在短时可靠容易地引起喷射一弯曲取向转移,能获得无取向缺陷高画质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以高速响应具有宽视场显示性能的液晶显示器。
过去,作为显示器的例子,尽管应用向列液晶的扭绞向列(TN)方式的液晶显示器正得到实用,但存在响应迟缓,视场角狭窄等的缺点。而且,还有响应快视场角宽的强介电性等的液晶(FLC)等的显示方式存在耐冲击性、温度特性等大的缺点。并且,利用光散乱的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显示方式虽然是无摩擦取向的显示方式,但其缺点是必须改善视场角,响应也不那么快等。
对于这些,提出的方案是,作为响应快视场角宽的显示方式的光学补偿弯曲(OCB)方式(特开平7-84254号公报)。
图21是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象素区域的构成示意剖面图。
如图21所示,该OCB方式液晶显示器配置以一定方向使取向膜19、19作取向处理,使引起包括施加电压,在单元中心部弯曲取向或扭曲取向的弯曲取向的液晶单元14;和用于低电压和视角扩大的光学补偿相位补偿板3,在性能方面可实现高速具有视角宽的特征的优异的活动矩阵型液晶器。并且,作为透过型或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可使用性高。
为了在相互平行方向上游动倾斜角(プレチルト)C正负相反且成约数度到10度,所述液晶显示器对配设与象素电极18连接的象素驱动用开关元件13等的数组衬底6和设置相向电极17的相向衬底5的两面内的取向膜19、19作取向处理,插入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向列液晶配置液晶层12构成。然后,形成以不施加电压状态形成由上下对称倾斜地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喷射取向11。
其后,如图21b所示,通过在所述电极间施加高于临界转移电压的电压,建立液晶单元中央部的液晶分子,或者使转移到由包括扭曲取向的液晶分子开始弯曲的取向区域组成的弯曲取向13,使该区域扩大转移。
而且,在上下衬底外侧以规定的轴方向至少分别设定配置偏振光板1、2和用于扩大视场对弯曲取向作光学补偿,用于降低电压的相位补偿板3各一块。
然后,在使所述象素整体转移之后,可变驱动信号电压,通过改变液晶分子弯曲取向状态的程度,使相位差变化,利用显示动作。从而,在OCB方式液晶显示器中,使从该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的转换核产生,象素成为均匀的弯曲取向,必要在TFT屏板全象素区域内可靠地产生,但是,可靠地产生转移核在实际上是不容易的。
如果对所述象素区域作显微镜观察,那么,为了形成间隙从散布的衬垫周围发生转移核,或沿象素电极从作了布线的源线和门线周围发生转移核,但其发生场所不是固定的,甚至于存在不是常全部发生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成为取向缺陷、显示缺陷的故障屏板。
并且,为了促进所述转移,所采取的方法是在所述液晶单元的相向电极和象素电极之间施加大于临界转移电压的高电压。然而,在所述转移中所要的施加电压和施加时间视液晶材料有相当差别,根据材料,为了转移OCB方式的TFT液晶屏板,在相对的电极间施加约20V的电压也需要从数十秒到数分的时间。在该情况下,等到达到可显示的时间当然从液晶显示器的消耗电功率、驱动部的可靠性方面来看不实用。
因此,所期待的技术开发是在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在显示屏板数十万个以上以及全部象素内,能可靠地作取向转移。
鉴于所述问题,产生一组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取向大体能可靠地发生,并且,极短时间完成转移,无显示缺陷,适合于响应速度快的活动图象显示且宽视场;尤其是提供一种弯曲取向型液晶显示器,取向大体能可靠地发生,极短时间完成转移,适合于响应速度快的活动图象显示。
并且一组本发明,根据相同乃至类似的设想的方案。然而,由于各发明通过不同的实施例体现,所以在本说明书中,把每个与这一组本发明密切相关的发明区分作为第1组发明,第2组发明,第3组发明,第4组发明,第5组发明。然后,以下对每个区分(组发明)依次说明其内容。
(1)第1组发明
第1组发明特征是:在规定不施加电压的状态的所述液晶取向状态为取向状态1,规定在显示中用的取向状态为取向状态2时,为了在取向状态1和取向状态2不同的液晶显示器中,能容易且可靠地实现从取向状态1到取向状态2转移,使衬底表面的凹凸平整,液晶层界面平坦。
在使用已有的活动矩阵衬底的液晶显示器中,通常在衬底上存在大的凹凸。这是由于除去在最上层形成最大台阶的绝缘层,露出象素电极的工艺所致。并且通过在象素周边配置的源布线、门布线也能形成台阶。象这样,在活动矩阵衬底上存在台阶。
在从过去所用的TN型液晶显示器中,如果有台阶,那么在该处会产生乱取向,发生漏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必须将该漏光发生区域通过黑矩阵隐藏,这样章程产生亮度降低的问题。于是,为了解决漏光,在存在该凹凸的衬底上形成树脂层,通过在其树脂层上形成象素电极作为实施平整的例子。
象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在不施加电压状态的取向状态和显示状态的取向状态不同的液晶显示器中,使在显示状态的取向状态转移的“转移”作用是必要的。
在OCB方式液晶显示器中,由于使用与TN型液晶显示器不同的平行取向状态,所以尽管产生在TN型液晶显示器中的乱取向问题,但本申请的发明人们对转移涉及该台阶的坏影响有了新发现。
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的转移通过转位电压进行。这时,通过转移核发生弯曲取向,该取向状态得到扩展。但是发现,该弯曲取向的生长一到衬底的凹凸区域,尤其是到衬底在凸状态下液晶层变薄的区域,生长停止。特别是,虽然弯曲取向生长往往沿缺陷生长,但是,在所述的液晶层变薄的位置,大多缺陷是断续的,停止该生长的情况也多。该缺陷大多是在单元厚度方向的液晶分子倾斜的方向不同的2种喷射取向状态边界部分。
并且,在规定的转移波形电压下转移完全不结束,即使在特定象素留下喷射取向的情况下,发现根据后面的通常显示驱动慢慢地转移到弯曲取向。
象这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如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当规定把不施加电压的状态的所述液晶取向状态为取向状态1,把显示中所用的取向状态规定为取向状态2时,取向状态1和取向状态2是不同,其特征是,为了容易转移和可靠地实施,使衬底表面凹凸平整,液晶层界面平缓。
即,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设不在该液晶层施加电压的液晶取向状态为取向状态1,显示用的取向状态为取向状态2,取向状态1和取向状态2不同,其特征是,使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的界面平整。
根据所述构成,由于液晶层和界面的凹凸区域变小,所以能容易且可靠地实现从取向状态1到取向状态2的转移。
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一对衬底内的其一衬底是活动矩阵衬底。
根据所述构成,活动矩阵衬底形成在象素周边上配置的源布线、栅布线,尽管台阶大,但象这样的衬底构成平整,所以能容易且可靠地实现从取向状态1到取向状态2的转移。
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通过由树脂层组成的平整膜使所述界面得到平整。
权利要求4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平整膜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电极。
权利要求5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取向状态1是喷射取向状态,所述取向状态2是弯曲取向状态。
根据所述构成,能实现可容易且可靠地完成转移的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权利要求6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衬底上的凹凸台阶在1μm以下。
权利要求7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衬底上的凹凸台阶在0.5μm以下。
通过象这样的限制,如果衬底上的凹凸台阶在1μm以下,最好是0.5μm以下,则能容易且可靠地实现从取向状态1到取向状态2的转移。
权利要求8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矩阵衬底具有许多象素电极,该象素电极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10μm以下。
权利要求9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矩阵衬底具有许多象素电极,该象素电极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5μm以下。
这样,根据所述象素电极间的距离,较好为1μm以上10μm以下,更好为1μm以上5μm以下,能容易且可靠地实现从取向状态1到取向状态2的转移。
权利要求10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象素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区域高于象素电极的平均高度。根据所述构成,利用一部分区域转移核易于发生。
权利要求11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象素电极和所述一对衬底内的其二衬底上形成的相向电极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在转移后的状态下进行显示。
(2)第2组发明
权利要求12记载的发明,一种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在具有象素电极的阵列衬底和具有相向电极的相向衬底间夹持液晶层,使该液晶层弯曲取向进行显示,其特征是,与所述相向电极作电气导通的导电性成形体形成在相向衬底上,与所述阵列衬底通过非电气导通配置。
权利要求13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性形成体在相邻的象素电极间的间隙位置上与阵列衬底以非电气导通配置。
根据所述构成,在所述导电性形成体和象素电极间,产生施加斜强电场,其电场畸变,位于所述导电性形成体和象素电极附近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成为b-喷射取向状态,从周围畸变的能量变高,在该状态下,在象素电极和相向电极间施加高电压,进一步提供能量,产生往弯曲取向的转移核,弯曲取向区域可扩大。
权利要求14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象素电极被配置在在阵列衬底上形成的平整膜上。
根据所述构成,进一步容易且可靠地实现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的转移。
权利要求15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平整膜的凹凸台阶为1μm以下。
权利要求16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平整膜的凹凸台阶为0.5μm以下。
通过这样的限制,如果衬底上的凹凸台阶在1μm以下,最好是0.5μm以下,则能容易且可靠地实现从喷射取向状态到弯曲取向状态的转移。
权利要求17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阵列衬底具有许多象素电极,该象素电极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10μm以下。
权利要求18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阵列衬底具有许多象素电极,该象素电极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5μm以下。
象这样,通过限制所述象素电极间距离在1μm以上10μm以下,进而,最好为1μm以上5μm以下,可实现更好地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的转移生长。
权利要求19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性形成体用绝缘体复盖。
根据所述构成,所述导电性形成体由于与阵列衬底处于非电导通性关系,所以象素电极和相向电极不会电接触,可作为性能优异的液晶显示器。
权利要求20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性形成体的高度小于所述阵列衬底和相向衬底间的间隔。
权利要求21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性形成体是使所述阵列衬底和相向衬底间的间隔保持一定的衬垫。
根据所述构成,无需通常的衬垫,可作成无衬垫工作法处理,可谋求制造工序的简化。而且,表现出均匀的显示,显示性能优异。
权利要求22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象素电极和相向电极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以转移后的状态进行显示。
(3)第3组发明
权利要求23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在所述一对衬底间夹持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弯曲取向并显示,其特征是,至少在其一的衬底电极表面上,至少配置一个直径小于所述一对衬底间间隔的导电粒子。
权利要求24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至少在其一的衬底电极表面上,所述导电粒子配置在取向膜之下。
权利要求25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至少在其一的衬底电极表面上,与取向膜混合分散配置所述导电粒子。
根据所述构成,通过所述导电粒子引起电场集中,在导电粒子附近产生取向变化,以该导电粒子为基点发生弯曲取向的转移核,继续施加高电压可扩大其弯曲取向区域,这样可靠且快速地引起转移,可获得以由显示无缺陷的液晶单元组成的高速响应的宽视场高画质的OCB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权利要求26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一对衬底内其一的衬底成上每个象素形成象素电极、开关元件。
权利要求27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象素电极形成在开关元件或平整复盖布线的平整膜上。
权利要求28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以转移后状态进行显示。
权利要求29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粒子是在表面上以导电薄膜为涂层的树脂粒子或无机材料粒子。
权利要求30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粒子的直径是衬底间隔的100分之1以上,2分之1以下。
象这样限制,如果所述导电粒子直径小于衬底间隔的100分之1,那么转移促进效果小,大于2分之1,则有可能所述一对衬底发生电接触。
权利要求31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作弯曲取向,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序:分散工序,在至少其一的衬底的电极表面上分散粘结小于衬底间隔的直径的导电粒子;取向膜形成工序,在所述电极上涂敷烧结取向膜材料。
权利要求32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作弯曲取向,其特征是,包括取向膜形成工序,在至少其一衬底电极表面上,涂敷烧结混合分散比衬底间隔小的直径的导电粒子和取向膜材料的材料,混成分散配置所述导电粒子。
根据象这样的方法,例如无需用于设置突起的光刻处理,可简化制造方法,同时降低成本。并且,能可靠且迅速地引起转移,以由无显示缺陷的液晶单元组成的高速响应获得宽视场高画质的OCB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4)第4组发明
权利要求33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极表面上形成的取向膜表面具有凹凸结构。
权利要求34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凹凸结构是由取向膜厚不同的区域形成的结构。
权利要求35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取向膜是由凸版印刷法形成的结构。
根据所述结构,所述液晶分子层中的液晶分子根据取向膜厚不同的区域,由于成为游动倾角疑似大的状态,所以在喷射一弯曲转移初始化处理时相当快地向弯曲取向转移。
权利要求36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一对衬底内其一衬底是形成象素电极的,阵列衬底,在该阵列衬底上形成平整膜,该平整膜具有凹凸结构。
根据所述结构,所述液晶层中的分子对于结果反映平整化膜的凹凸形状的取向膜表面,由于成为具有各种游动倾斜角的取向状态,所以在在喷射一弯曲转移初始化处理时相当快地向弯曲取向转移。
权利要求37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衬底是反射性的,该衬底的反射面具有凹凸结构。
根据所述结构,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结果对于反映反射面的凹凸形状的取向膜表面,由于成为具有各种游动倾斜角的取向状态,所以在在喷射一弯曲转移初始化处理时相当快地向弯曲取向转移。
权利要求38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以转移后的状态进行显示。
权利要求39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在所述电极表面形成的取向膜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这样的工序,使用UV引导,或臭氧引导,或UV/臭氧引导等,沿所述电极表面形成凹凸结构。
权利要求40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在所述电极表面形成的取向膜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序:分散工序,在所述电极表面上形成的取向膜的印刷用清漆上预先分散粉状体或微粒;取向膜形成工序,在所述电极表面涂敷烧结所述清漆,形成取向膜。
根据所述方法,例如,无需用于设置突起的光刻处理,可谋求制造方法的简化,同时,可降低成本。并且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虽然结果采取具有各种液晶导向器的取向状态,但由于基本上在衬底上具有垂直方向的表面取向导向器状态,所以,把该部分作为核,在喷射一弯曲转移的初始化处理时向相当快的弯曲取向转移,能获得这样的液晶显示器。
(5)第5组发明
权利要求41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的液晶层,其特征是,在所述一对衬底间设置许多衬垫,该衬垫至少在其一的衬底上用象使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游动倾斜角变大的粘接剂粘结,该粘接剂在所述衬底上扩展。
权利要求42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粘接剂以所述衬垫为中心,扩展到大于约该衬垫的直径。
权利要求43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粘接剂以所述衬垫为中心,扩展到大于约该衬垫一侧方向的半径。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与其二的衬底不同的区域,每个衬垫部位液晶分子由于成为游动倾斜角疑似变大的一侧HAN取向或HAN取向,所以在喷射一弯曲转移的初始化处理时向相当快的弯曲取向转移。
权利要求44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作为所述粘接剂的成分,含有氟系列取向材料、氟系列材料的、或长链(长锁)烷基材料。
权利要求45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通过施加所述电极间电压,使所述液晶层从喷射取向向弯曲取向转移,进行显示。
权利要求46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作喷射取向的液晶层,其特征是,备有以下工序:衬垫散布工序,在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上,散布附着象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变大的粘接剂的衬垫;衬底静置工序,使所述衬底静置,在所述粘接剂上具有扩展;液晶单元形成工序,使所述一对衬底粘贴,形成液晶单元。
权利要求47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衬底静置工序中,使所述衬底水平静置,沿所述粘接剂以所述衬垫为中心,使具有该衬垫约大于直径的扩展。
权利要求48记载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衬底静置工序中,使所述衬底垂直静置,沿所述粘接剂以所述衬垫为中心,在一侧单向使具有该衬垫约大于半径的扩展。
根据所述方法,通过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与其二的衬底不同的区域,每个衬垫部位液晶分子由于成为游动倾斜角疑似变大的一侧HAN取向,所以在喷射一弯曲转移的初始化处理时向相当快的弯曲取向转移,可获得这样的OCB型液晶显示器。
权利要求49记载的发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作喷射取向的液晶层,其特征是,备有以下工序:衬垫散布工序,在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上,散布附着象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变大的粘接剂的衬垫;衬底静置工序,使所述一对衬底粘结,在该一对衬底上,在所述粘接剂上保持扩展。
根据所述方法,由于成为游动倾斜角疑似变大的HAN取向,所以每个衬垫部位液晶分子在喷射一弯曲转移的初始化处理时向相当快的弯曲取向转移,可获得这样的OCB型液晶显示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使平整膜上形成凸部作转移试验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3是使象素电极一端区域高于该象素电极的平均高度的结构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器的其他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器的其他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方法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方法的的示意图;
图11是作为导电粒子使用氧化亚铅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说明从OCB方式型液晶显示器的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的液晶导向器作用的示意图;
图13是在本发明实施例4-1的液晶显示器中所用的测试单元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在本发明实施例4-2的液晶显示器中所用的测试单元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在本发明实施例4-3的液晶显示器中所用的测试单元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在本发明实施例4-5的液晶显示器中所用的测试单元剖面图和衬垫周边喷射取向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在本发明实施例5-1的液晶显示器中的测试单元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液晶显示器的摩擦方向的示意图;
图19是在本发明实施例5-2的液晶显示器中的测试单元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在本发明实施例5-3的液晶显示器中的测试单元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1是已有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示意图。
(1)第1组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组发明。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1a是液晶显示器的象素单元结构示意剖面图,图1b是同样液晶显示器的象素单位构成平面图,图1c是从横向看图1a时的液晶分子的弯曲取向状态和取向处理方向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具有在其一或二者配置未图示的2块偏正光板以及光学补偿用相位补偿板的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单元124。
所述液晶单元124具有彼此相对的相向衬底105和阵列衬底106,在该阵列衬底106上配置由TFT组成的开关元件123、源布线电极181等。并且,在所述开关元件123、源布线电极181等的上面积层例如厚度约为3μm的由透明丙烯基系列有机聚合物等的透明绝缘膜材料组成的平整膜100。
在所述平整膜100面上,在相邻间隔约3μm中配置许多在各象素单位上由ITO等组成的象素电极128…。而且,所述开关元件123的漏电极和象素电极128通过设置在平整膜100上的导通口110导通。
并且,在所述相向衬底105上形成相向电极127,在该相向电极127和所述象素电极128的面上,涂敷烧结例如日产化学工业(株)社制的聚酰胺(ポリァミツケ)酸类型的聚酰亚胺取向膜材料,形成取向膜129、191。
并且在所述取向膜129、191之间,为了保持阵列衬底106和相向衬底105的一定间隔,插入配置由直径约5μm的衬垫(未图示)以及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向列液晶材料组成的液晶层122。
然后,所述取向膜129、191在如相互大致成为平行方向同一方向(是图1b所示的箭头方向,沿源布线电极181方向)作平行取向处理,使得其表面上的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具有正负相反值约5~6度。
据此,未图示,液晶层122形成由在所谓无电压施加状态下使液晶分子倾斜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所谓喷射取向液晶单元124。
在象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器中,在通常显示之前,使栅布线电极126成为通常的扫描状态或几乎全部导通状态,在相向电极127和象素电极128之间例如重复施加高电压-15V脉冲。
并且,根据所述平整膜100产生的平整构成,在非常窄的间隔中可形成象素电极128…,在该象素电极128…之间产生施加畸变电场。或在象素电极128和门布线电极126之间产生畸变电场。据此,从象素区域内无图示的喷射取向,在象素电极128的源布线电极或门布线电极侧的边部引起向b-喷射取向112的取向变化,从这向弯曲取向113的转移核发生,沿其区域扩展。
然后,t-喷射取向111区域也全部最后向弯曲取向113的区域转移,全部象素区域以0.5秒变化为弯曲取向区域。
并且,全部TFT脉冲以3秒的速度可完成转移,可靠并很快地引起转移,可获得具有由无缺陷的活动矩阵型液晶单元组成的高速响应的OCB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并且,在所述相邻窄的象素电极间隔上发生的畸变电场中,象素电极边部附近液晶分子在衬底上作水平状态取向,成为所谓b-喷射取向112,从周围畸变的能量变高,在该状态下,通过在上下电极间施加高电压进一步提供能量,设想在所述象素电极间发生转移核,扩大弯曲取向113的区域。
而且,通过所述平整膜100通过象素电极128本身或象素电极间整体降低其表面的凹凸,以此能容易可可靠地实现从喷射取向向弯曲取向的转移。
这里,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图2是在平整膜上形成凸部,在转移实验情况下的示意图;图2a是液晶显示器象素单位结构的示意剖面图;图2b是同样液晶显示器的象素单位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
这里,如图2a所示,在所述平整膜100上形成凸部100a、100b、100c、100d,作求平整膜的平整性和从喷射取向到弯曲转移的转移关系的实验。还有,所述凸部100a的高度规定为1μm,凸部100b的高度为0.5μm,凸部100c的高度为0.5μm,凸部100d的高度为2μm。
在象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器中,与所述一样,在通常显示之前,使门布线电极126成通常的扫描状态或几乎完全导通状态,在相向电极127和象素电极128之间重复施加例如高电压-15V脉冲。然后,在象素电极内扩大弯曲取向113的区域。
其结果,如图2b所示,确认从象素电极128的源布线或门布线电极侧边部发生的弯曲取向区域113,能超越扩大凸部100a、凸部100b、凸部100c,但不能超越扩大凸部100d,在凸部100d终止。根据该实验结果,该所述平整膜100产生的平整不是完全必要的,在实用上了解到,平整膜100的台阶在1μm以下,最好是0.5μm以下。
而且,通过所述平整膜使衬底平整,可缩短所述象素电极间的距离。这在通常的结构中,例如为了象素电极-源电极、源电极-象素电极双方加在一起必需取得充分的余地,象素电极间的距离要大到20μm。然而,利用本发明,象素电极间距离只要考虑象素电极-象素电极间加在一起的余地就行,可规定该距离的一半10μm以下。象这样,通过缩短象素电极间距离,可实现向象素间转移更好地生长,跨越象素间生长。还有,该距离较好为1μm以上10μm以下,更好为1μm以上5μm以下。
并且,也可规定如图3所示的结构。即,在所述象素电极128上,更具体来说,在象素电极128的一端形成由用ITO复盖树脂等组成的导电性突起128a,以此,在所述突起128a周边更容易发生转移核。然后在发生的转移核和转移核之间如果是平整的,或转移核扩大的方向如果是平整的,那么弯曲区域容易扩大。
如上所述,通过降低凹凸和缩短象素电极间距离,经过全部液晶单元,能容易且可靠地作转移。
(2)第2组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对第2组本发明做出说明。
实施例2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液晶显示器的象素单位构成示意图;图4b同样是液晶显示器的象素单位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4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器具有使未图示的偏正光板及光学补偿用相位补偿板配置在其一或其二上的活动矩阵型的液晶单元134。
所述液晶单元134具有相向衬底105、阵列衬底106,在该阵列衬底106上配置TFT组成的开关元件133、源布线电极181等。在所述开关元件133、布线电极181等上积层约3μm厚由例如透明丙烯基系统有机聚合物等的透明绝缘膜材料组成的平整膜100。
在所述平整膜100面上的各象素单位上在相邻间隔约8μm中配置许多由ITO组成的象素电极138…。使所述开关元件133的漏电极和象素电极138通过在平整膜100上设置的导通口110导通。
在所述相向衬底105上形成由ITO组成的相向电极127。然后,在所述相邻的该象素电极138…间的间隔位置上方配置与所述相向电极127作电气导通的的宽度为7μm的柱状导电形成体141。还有,所述导电形成体141也可配置在象素电极138…区域(象素电极138…的上方位置)。
所述导电形成体141的柱状长度以比为保持所述衬底105、106间的一定间隔的衬垫直径(5μm)短约3μm形成,导电形成体141以与阵列衬底105非导通地配置形成。即,尽管导电形成体141置于象素电极138…间的间隔中,但是,在阵列衬底105侧存在不接触的非电导通关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导电形成体141的非电导通性,至少在导电形成体141的前端部,也可复盖SiO2、SiNx等的电绝缘体。当然,也可用电绝缘体复盖整个导电形成体141。而且,所述导电形成体141本身可用构成相向电极的彩色滤光器、ITO等的处理等形成。
在这样制造的相向电极127、导电形成体141面上和所述象素电极138面上,涂敷烧结例如日产化学工业(株)社制的聚酰胺酸类的聚酰亚胺取向膜材料,形成取向膜129、191。
并且,所述取向膜129、191沿如成相互大致平行方向的同一方向(如图4b的箭头所示,源极布线电极181方向)作平行取向处理,使其表面上的液晶分子游动倾斜角正负相反值约5~6度。
然后,由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向列液晶材料组成的液晶层132插入配置在所述衬底105、106间。
象这样构成,液晶层132形成以所谓无电压施加状态液晶分子倾斜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所谓喷射取向的液晶单元134。
在前述中,在通常显示之前,规定门布线电极136为通常的扫描状态或使几乎完全接通的状态,在相向电极137和象素电极138之间反复施加例如高电压-15V脉冲。以此引起从象素取区域内的喷射取向向在导电形成体141附近的象素电极138边部向喷射取向112的取向变化,由此发生弯曲取向113的转移核,扩大其区域。
并且,未图示,形成的t-喷射取向区域也全部最后向弯曲取向113转移,象素区域全体以约0.2秒变化成弯曲取向区域,在TFT脉冲全体以约1秒可快速转移完,可靠且快速地发生转移,用由无显示缺陷的活动矩阵型液晶单元组成的高速响应可获得宽视场高画质OCB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这是认为,所述导电形成体141和极近的象素电极138边之间施加发生倾斜的强电场,其电场畸变,其附近的液晶分子在衬底面上以水平状态取向,成为所谓b-喷射取向112的状态,成为比周围更高的畸变能量,在该状态下,通过在上下电极间施加高电压,在利用在上下电极间施加高电压,进一步提供能量,在所述象素电极边上,发生向弯曲取向的转移核,扩大弯曲取向113的区域。
还有,如图5所示,所述导电形成体141宽度也可比象素电极W1的间隔大,从而,导电形成体141一部分也可横跨象素电极128。而且,未图示,所述导电形成体141也可更小。
还有,从象素开口率这点来看,象素电极间隔较好是10μm以下,最好是1μm以上5μm以下。
而且,所述导电形成体141的形状尤其不能限定,柱状梯状都行。另外,导电形成体141的位置尽管可位于源布线181上,但也可在门布线126上。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形成体141长度虽然形成比为保持衬底105、106之间的一定间隔的衬垫直径(未图示)短的长度,但如图6所示,也可如导电形成体142,可规定象为保持相向的衬底105、106之间一定间隔的衬垫的构成。
即,导电形成体142作成与保持衬底105、106之间间隔一定的通常衬垫大致同样的长度。
在该情况下,为了导电形成器142位于象素电极138…间,为了保持电气绝缘,导电形成体142的宽度虽然必须比象素电极间的间隔W2要窄,但衬垫导电形成体142至少在前端部只要复盖电绝缘体就行,在该情况下,导电现成体142宽度只要比象素电极138…间的间隔大就行。并且,导电形成体形状无一定限制。
因此,按照前述做成的液晶显示器,无需通常的衬垫,可作为无衬垫工作法工艺,简化制造工序。另外能使液晶显示器均匀显示。
象这样的结构,可靠且快速地引起转移,可获得由无显示缺陷的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单元组成高速响应宽视场高画质的OCB显示方式液晶显示器。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复盖开关元件和布线电极等的平整膜上形成象素电极,在相邻象素电极间的位置上虽然配置相向电极和导通的导电形成体,但是,在所述阵列衬底106上无平整膜,配置形成通常的象素电极,在其相邻象素电极间隔位置上,也配置相向电极和导通的导电形成体,可获得同样的转移容易的效果。
另外,在其他液晶显示器中,例如,衬底由塑料形成,或由反射性衬底形成衬底其一,也可由硅形成。
(有关第1和第2组发明的其他事项)
1.所述平整膜材料也可以是硅石系列等的透明无机薄膜材料。
2.所述取向膜材料也可出现一定的游动倾斜角,可用聚酰亚胺系列材料等,并且,也可以是非摩擦取向处理方法。
3.在上述中,虽然作与源布线电极方向平行取向处理,但也可作与门布线电极方向平行取向处理,另外,还可作对布线电极倾斜方向的取向处理,其方向涉及光学视场角特性,可自由选择。
4.作为所述液晶显示器,其构成不仅是OCB方式,也可以是如使液晶层相位转移快速等的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3)第3组发明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3组发明。
实施例3-1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1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示意图。如图7a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具有把未图示的2块偏正光板和光学补偿用的相位补偿板配置在1侧或2侧的液晶单元224。
所述液晶单元224具有相向的衬底205、206,在衬底205上配置相向电极217,在衬底206上配置象素电极271,在所述电极217、271上分散配置由在表面涂敷例如直径为1.5μm的AU薄膜的聚合物树脂粒子组成的导电粒子280…至少一个以上的许多个。
并且,形成取向膜290、291,以复盖所述相向电极217和所述象素电极271的面上以及导电粒子280…。
下面未图示,在所述取向膜290、291之间,插入配置由用于保持衬底间隔一定的直径约5μm的衬垫,以及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向列液晶材料组成的液晶层222。然后,为了使液晶层222以所谓无电压状态形成由液晶分子倾斜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所谓喷射取向,取向膜290、291作如相互大致平行方向的同一方向(纸面上左右方向)上平行取向处理,以使其表面上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具有正负相反值约5~6度。
还有,所述导电粒子280…占有的面积由于远远小于取向膜290、291的面积,所以对于液晶层整体取向几乎无影响。因此,形成液晶层222以所谓无电压施加状态由液晶分子倾斜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所谓喷射取向221的液晶单元224。
接着,说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1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方法示意图。
首先,在衬底206上形成象素电极271。
接着,如图8a所示,由在表面上涂敷直径为1.5μm的Au薄膜的聚合物树脂粒子组成,将其表面上附着若干热塑性或热固性粘接剂的导电粒子280分散配置,使在所述电极271上利用通过空气或惰性气体在象素单元上至少载置一个以上多个。
下面,通过加热在所述衬底206上粘接象素电极271和导电粒子280。
然后,如图8b所示,复盖象素电极271面上以及导电粒子280,用旋转器或印刷机涂敷例如日产化学工业(株)社制的聚酰胺酸类型的聚酰亚胺取向膜材料清漆,对此烧结形成取向膜291。
并且,未图示,对于衬底205也与上述同样制造。
接着,为了使液晶层以所谓无电压状态形成由液晶分子倾斜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所谓喷射取向,取向膜290、291作如相互大致平行方向的同一方向上平行取向处理,以使其表面上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具有正负相反值约5~6度。
接着,为了使所述衬底205、206的间隔一定,在两衬底205、206之间插入配置直径约为5μm的衬垫,以及由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向列液晶材料组成的液晶层。
说明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器的工作。
图7b是液晶显示器的象素单元构成示意图,在通常显示之前,在相向电极217和象素电极271之间连续或以从数十ms到数百ms的间隔间歇地反复施加例如高电压±15V脉冲,由此,通过以相向电极217以及象素电极271上配置的导电粒子280、280产生的电场集中,由象素区域内未图示的喷射取向引起在导电粒子280、280近傍的取向变化,以导电粒子280、280为基点产生弯曲取向213引起的转移核,继续施加的高电压使其弯曲取向扩大。
然后,使整体象素区域用约0.5秒能变化成弯曲取向区域,在整个屏板中,可用约2秒快速地转移完结。在转移完后,与通常显示驱动电路连接,可靠且快速地引起转移,可获得以由无显示缺陷的液晶单元组成的高速响应、宽视场高画质的OCB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相向的衬底205、206上粘接导电粒子280、280,但也可仅对其一衬底粘接。
实施例3-2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液晶显示器的构成示意图。
如图9a所示,具有把未图示的2块偏正光板以及光学补偿用相位补偿板配置在其一或两者上的活动矩阵型液晶单元234。
所述液晶显示单元234具有相对的相向衬底205、阵列衬底206,在该阵列衬底206上配置由象素单位上TFT组成的开关元件243、栅、源布线电极(未图示)等。而且,在所述开关元件243上连接由ITO组成的象素电极271。并且,在所述相向衬底205上形成由IT0组成的相向电极217。
还有,在所述相向电极217以及象素电极271的面上形成取向膜290、291,在该取向膜290、291上混合分散导电粒子280…。所述导电粒子280…由在表面涂敷约1.5μm直径的Au薄膜的聚合物树脂粒子组成。
还有,大部分导电粒子280…与电极217、271电接触。另外,虽然在所述两衬底205、206上混合分散导电粒子280…,但也可仅在其一上。
而且,对所述取向膜290、291作要成相互大致平行在同一方向的平行取向处理,使得其表面上的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具有正负相反值约5~6度。
另外,由正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向列液晶材料组成的液晶层222插入配置在所述相向衬底205和阵列衬底206之间,形成液晶层222以所谓无电压状态液晶分子倾斜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所谓喷射取向221的液晶单元234。
接着,说明有关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2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如图10a所示,在阵列衬底206上形成布线电极(未图示)和开关元件243、象素电极271。
然后,混合分散小于衬底间隔直径例如1.5μm的Au球导电粒子280和例如日产化学工业(株)社制的聚酰胺酸类型的聚酰亚胺取向膜材料清漆。
接着,如图10b所示,通过旋转器或印刷机在衬底206上的象素电极243上涂敷混合分散所述取向膜材料和导电粒子的材料,对此进行烧结,形成分散配置导电粒子280的取向膜291。
还有,未图示,对于衬底205也与前述一样制作。
另外,为了形成液晶层以所谓无电压施加状态液晶分子倾斜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所谓喷射取向,为了取向膜290、291在其表面上的液晶分子游动角具有正负相反值约5~6度,要成相互平行方向同一方向平行地作取向处理。
为了保持未图示的一定衬底间隔,在两衬底间插入直径约5μm衬垫和正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向列液晶材料组成的液晶层。
由于所述导电粒子所占的面积远远小于取向膜面积,所以,对于液晶层整体几乎无影响。从而,形成液晶层以所谓无电压施加状态液晶分子倾斜扩展的取向区域组成的所谓喷射取向液晶单元。
说明这样构成液晶显示器的工作。
图9b是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液晶单位构成的示意图,在通常显示之前,使门电极处理通常的扫描状态或几乎全部导通状态,在相向电极217和象素电极271之间以连续或从数十ms到数百ms间隔间断反复地施加例如高电压-15V脉冲。这可实施施加从往相向电极的电压中的-15V脉冲。而且,也可在所述脉冲电压上重叠偏压。通过所述电压的施加,根据在与电极217、271接触的导电粒子280…周围产生的电场集中,从在象素区域内未图示的喷射取向在导电粒子280…附近引起取向变化,通过连续施加的高电压使其弯曲取向扩大,能以约0.5秒使象素区域整个变化成弯曲取向区域。在全部屏板中用约1秒快速地完成转移。
在完成转移之后,切换地通常的显示驱动电路,可靠且快速地引起转移,能获得以无显示缺陷的液晶单元组成的高速响应视场宽高画质OCB显示方式的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
这考虑到,在所述导电粒子和相向电极之间产生特别强的电场集中,其电场畸变,附近喷射取向的液晶分子比周围畸变能量电更高,在该状态下,通过在上下电极间施加高电压进一步提供能量,以导电粒子280…为基点产生向弯曲取向213的转移核,弯曲取向区域扩大。
这样,使相向的衬底之间的液晶层整体从喷射取向向弯曲取向可靠快速地转移,能获得以无显示缺陷的活动矩阵型液晶单元组成的高速响应宽视场高画质OCB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有关第3组发明的其他事项
1.在实施例3-2的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中,虽然在阵列衬底206表面上大致同样高度形成象素电极271和开关元件243,但也可以是把象素电极271形成配置在沿开关元件243或布线上平整复盖的平整膜上构成的高开口率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这结构是,如所述第1组发明所述,形成象素电极于平整构成的平整膜上,在该象素电极上配置导电粒子。
2.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衬底虽然可用玻璃,但也可例如用塑料形成衬底,还有也可用硅形成。
3.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导电粒子虽然规定表面涂敷Au薄膜的聚合物树脂粒子和Au球粒子,但其他也可以是Ag、Ni、Pd等金属粒子或在表面涂敷ITO薄膜等的聚合物树脂粒子或玻璃、氧化铝、氧化钛等的无机材料粒子。还有,也可把图11所示的形状的氧化锌晶须220…作为导电粒子使用,对于形状无限制。
4.所述导电粒子的直径必须小于组装时两衬底间隔值,在将所述导电粒子配置于两衬底上时,其直径只要小于两衬底间隔值的二分之一就行。借此,可避开衬底两电极间电气接触。
5.必须是粒子直径越小施加的电压越大。也可以是导电粒子直径大于衬底间隔约百分之一。并且,其分散配置的个数只要每个象素在一个以上就行,但也可是许多。
(4)第4组发明的实施例
图12是象征性(作为大体倾向)展现在具有代表性的OCB方式型液晶显示器上使电压依次增加到0→V1→V2→V3→V4→V5(0<V1<V2<V3<V4<V5)进行时的液晶层内液晶导向器活动施电压产生区别的图。
还有,在该情况下,在左右(在该图中虽然是左右左右,但实际使用状态是与表相背侧)两取向膜界面中的液晶游动倾斜角(在无施加电压时的液晶游动倾斜角)初始值规定为相同。
下面连同该图一起说明该取向变化内容。
图12a表现无施加电压时液晶取向状态(喷射状态)。在该情况下,当然单元中央液晶导向器311a在衬底上是水平的。
现在一旦在图12a状态的液晶显示器上施加大于阀值电压V1时,那么,由于离开限制活动的取向膜,所以最易活动的单元中央液晶分子最初在图12b所示的状态下倾斜,随之在其一(在图中为左侧)的取向膜界面的液晶游动倾斜角增大,在其二(在图中为右侧)的取向膜界面的液晶游动倾斜角缩小。然后这时,在衬底上存在水平液晶导向器311a的位置接近低游动倾斜的取向膜界面。
图12c和12d是在进一步加电压(变高)的情况,在图示左侧高游动倾斜取向膜界面的游动倾斜角变大,在右侧低游动倾斜取向膜界面的游动倾斜角变得更小。还有,在提高电压的图12d中,在衬底上具有水平导向器方位的液晶分子主要在低游动倾斜取向膜界面附近存在。
图12e表示施加电压V4产生的弯曲转移之前的取向状态,图12f表示在通过施加V5成为弯曲取向时的取向状态。在图12e中,虽然具有平行于取向膜的导向器方位的液晶分子存在,但在图12f中,有其的液晶分子不存在。
一旦成为图12f取向状态的液晶显示器快速地转移到图12g所示的取向状态(通常状态)。
根据以上机理,为了快速作喷射一弯曲转移,判定在液晶中央附近液晶导向器方位与取向膜(衬底)垂直,和在另一方面的取向膜界面的游动倾斜角变小是重要的。相反来说,通过象这样,成为快速的喷射一弯曲转移。
然而,如前所述,在施加几伏电压中,在该初始化处理中必须分单位时间。
相反,由于规定在20V等的高压施加方式,所以需要其他电路,与液晶显示器的成本提高,可靠性下降,显示异常等相联系,很不理想。
即,因此,本发明应该使快速地引起该喷射一弯曲转移,在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其特征是,在该液晶显示器中封入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接触的取向膜界面具有凹凸结构。
以下根据其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4-1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1的液晶显示器剖面构成示意图,是喷射一弯曲转移时间的实验中所用的测试单元。
是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方法,首先用凸版印刷法在具有透明电极302、307的2块玻璃衬底301、308上涂敷日产化学工业(株)制取向膜涂料SE-7492(固体成分6%),在180℃恒温层中1小时固化,形成取向膜306、306。
所述取向膜306、306涂敷中所用的凸版印刷设计成网筛(スケリ-ン)线数100线(2.54mm/100线),网点间距0.254mm,30%网点直径0.157φmm,网点深度0.084mm,网点角度30度,使用普通材料树脂凸版。以此,以1μm的取向膜可形成高度为0.7~0.8μm的凸状结构。
其后,使用人造丝制的摩擦布对各取向膜306、306作摩擦处理,用(株)日本催化制衬垫和结构粘接剂(ストラクトボンド)XN-21-S(三井东压化学(株)制密封树脂商品名),粘接使所述衬底301、301的衬底间隔成为6.5μm。
这时,摩擦方向如图13箭头所示,使两衬底301、308成同一方向。
接着,通过真空注入法将日本注射(メルケジャパン)(株)制液晶MJ96435注入所述液晶单元内,使用密封树脂352A(日本ロツケタイト)(株)制UV固化型树脂封死。
然后,其偏正光轴与取向膜的摩擦处理方向成45度,而且,偏正光板从上下粘接,使彼此的偏正光轴正交,制成测试单元。设该测试单元为A。
作为比较虽然是与测试单元A同样的结构和制造方法,但设用旋涂法涂敷取向材料的为测试单元R1,设用通常使用的网筛线数300线的树脂凸版涂敷的为测试单元R2。
当在这些测试单元A、R1、R2、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向弯曲取向转移所要的时间。
在表1中,表示试单元A、R1、R2、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向弯曲取向转移所要的时间。
表1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A     ~5 面内完全转移
    R1     20~30 面内完全转移
    R2     20~30 面内完全转移
                                                              (单位:秒)
如从表1所了解到,与测试单元R1、R2的转移时间为20~30秒相反,本发明的测试单元A的转移快到在5秒以内。
其理由是,所起作用使通过取向膜厚的不同区域,液晶分子使游动倾斜角疑似变大,即是说在取向膜厚的台阶部分形成的倾角量在喷射取向状态发生非对称性,通过与电场的相乘效果,液晶导向器相对测试单元衬底面,还有取向膜面正交变得容易。并且,因此,由于液晶导向器的变位极平稳地进行,所以可实现高速的喷射-弯曲转移。
而且,如通过测试单元R2和A比较所了解到,如果树脂凸版网筛线数变大,则失去使转移时间变快的效果。
其理由是,如果树脂凸版的网筛线数变大,那么实质上难于产生取向膜的台阶,如测试单元R2所示,接近利用旋涂法产生的涂膜状态(无台阶状态)。
而且,在表2中展示当利用同样的电压施加测试外加45Hz、5V矩形波时转移时间的变化。
表2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A     ~40 面内完全转移
    R1     420~ 残留未转移部分
    R2     380 残留未转移部分
                                                                   (单位:秒)
如从表2所了解到,测试单元R1、R2的转移时间约用400秒留下的未转移部分,与以上未转移的状况相反,本发明测试单元A转移之快达到40秒以内。
实施例4-2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2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喷射一弯曲转移时间试验中所用的测试单元除二点外,其机械部分结构、构成、单元的制造方法、使用材料等与前面实施例4-1的相同。第一点,使用UV引导或臭氧引导或UV/臭氧等粗化电极310、311,在该电极310、311上形成取向膜312、313,在取向膜312、313上要具有凹凸结构,第二点,在取向膜形成中可使用旋涂法。将该测试单元规定为B.
进行比较使用前面的测试单元R1。当在这些测试单元B、R1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在表3上,表示当在测试单元B、R1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表3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B     ~3 面内完全转移
    R1     20~30 面内完全转移
                                                                               (单位:秒)
通过表3可了解到,测试单元R1与转移时间为20~30秒相反,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测试单元B快速转移达到3秒以内。
其理由是,如图14所示,在液晶层314中的液晶分子对应于衬底内面电极310、311的表面凹凸形状的取向膜312、313表面上取向时,作为喷射状态采取具有各种液晶导向器的取向状态。其结果,在喷射取向状态产生非对称性,通过与电场的相乘效果,液晶导向器对于测试单元衬底面然后是取向膜面易于形成正交。并且因此,由于液晶导向器的变位极易在平稳地进行,所以能实现高速的喷射一弯曲转移。
实施例4-3
本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喷射-弯曲转移时间试验中所用的测试单元除二点以外,其机械部分的结构、构成、单元制造方法、使用材料等与前面的测试单元B相同。第一点,图1 5所示,使用的衬底是具有象素电极和开关元件(未图示)的阵列衬底316,在具有该阵列衬底316以及相向电极(未图示)的相向衬底315上形成平整膜318、317,该平整膜318、317具有凹凸结构,第二点与测试单元R2相同,可使用网筛线数300线的树脂凸版。
此外,为了使在所述平整膜317、318表面上形成凹凸结构,使用所述的UV引导或臭氧引导,或UV/臭氧引导等。设该测试单元为C。
作为比较使用前面的测试单元R1。
当在这些测试单元C、R1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在表4中,表示当在测试单元C、R1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表4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C     ~3 面内完全转移
    R1     20~30 面内完全转移
                                                                 (单位:秒)
如从表4所了解到,测试单元R1与转移时间为20~30秒相反,测试单元C快速转移达到3秒内。
实施例4-4
在本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喷射-弯曲转移时间试验中所用的测试单元除二点以外,其机械部分的结构、构成、单元制造方法、使用材料等与前面的测试单元B相同。第一点,在使用的阵列衬底本身要具有凹凸结构,在该衬底上形成平整膜,第二点,与测试单元R2相同,可使用网筛线数300线的树脂凸版。
此外,为了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凹凸结构,使用所述的UV引导或臭氧引导,或UV/臭氧引导等。设该测试单元为D。
作为比较使用前面的测试单元R1。当在这些测试单元C、R1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在表5中,表示当在测试单元D、R1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表5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D     ~3 面内完全转移
    R1     20~30 面内完全转移
                                                                            (单位:秒)
如从表5所了解到,R1与转移时间为20~30秒相反,本发明测试单元D快速转移达到3秒内。
实施例4-5
在本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喷射-弯曲转移时间试验中所用的测试单元除一点以外,其机械部分的结构、构成、单元制造方法、使用材料等与前面的测试单元A相同。所谓唯一不同点是,在取向膜材料中分散粉状体、微粒等,可用印刷法和旋涂法形成取向膜。更具体来说,在取向膜材料中使散布衬垫分散成3wt%,通过印刷法使用网筛线数为300线的树脂凸版制造测试单元。设该测试单元为E。
作为比较使用前面的测试单元R1。当在这些测试单元E、R1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在表6中,表示当在测试单元E、R1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表6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E     ~2 面内完全转移
    R1     20~30 面内完全转移
                                                                                    (单位:秒)
通过表6可了解到,测试单元R1与转移时间为20~30秒相反,测试单元E快速转移达到2秒以内。
其理由是,如图16所示,沿具液晶层314中的液晶分子具有取向膜的散布用途衬垫310表面取向,对于衬底308垂直方向要成为具有液晶导向器的区域。在该区域加上电场,以本区域为核通过与电场相乘的效果,液晶衬垫对于测试单元衬底面,然后取向膜面由于成为正交。并且因此,由于液晶衬垫的变位极平稳地进行,所以可实现高速喷射-弯曲转移。
从以上了解到,本发明组的液晶显示器,不会影响已有的OCB方式诸特性,能实现高速可靠喷射-弯曲转移,其实用价值极大。
有关第4组发明的其他事项
虽然就有关第4组发明作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即,例如也可象下面那样。
1.作为液晶显示器不仅是OCB方式,也可以是如使液晶层相快速转移等方式的液晶显示器。而且,不管是反射型或透过型,哪一种方式的液晶显示器都行。
2.在反射型用途中使用的情况下,反射板本身为了视场角扩大,白色化,反射亮度提高等目的,虽然具有位于其表面特殊图形的凹凸形状,但也可以利用象这样的凹凸形状。
3.凹凸形状不必象素全面上制作,只要在象素一部上存在,那么由该部分发生的弯曲状态在象素全面上扩展。因此,在TFT制作时使用数张掩模也可制造凹凸形状,并且,象这样部分的凹凸形状制作不限于在TFT制作时,任何工序都行。
4.在取向膜表面上制作凹凸形状的方法中,除使用印刷法和旋涂法进行在所述的取向膜材料中分散粉末体、微粒等的方法以外,在取向膜印刷之后马上散布衬垫,在暂时固化之后,再使用作取向材料的终涂层等方法也可获得同样效果。还有也可用湿式散布机照样敷设使衬垫分散的取向材料。
(5)第5组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第5发明组。本发明特征在于,应当快速地在各象素的每个上引起喷射一弯曲转移,在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封入的液晶分子在带接触的粘接剂的衬垫粘结部位具有“HAN取向”。
下面根据其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5-1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1的液晶显示器测试单元截面构成的示意图,是在喷射-弯曲转移时实验用的测试单元示意性截面图。
说明有关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方法,首先,在分别具有透明电极402、407的2块玻璃衬底401、408上,用旋转器法涂敷日产化学工业(株)制的取向膜涂料SE-7492(固态成分6%),在180℃的恒温层中固化1小时,形成取向膜403、406。
其后,沿所述取向膜403、406,使用人造丝制摩擦布在每个象素上作摩擦处理,在所述玻璃衬底408上散布(株)日本催化制衬垫405(2~3μm有孔玻璃珠GPZ-60上涂敷25%重量的粘接剂410),在180℃的恒温层中,水平放置处理10分钟,在所述衬底408上固定衬垫405,在所述粘接剂410具有衬垫直径的宽度。
关于所述粘接剂410的材料,只要用其粘接剂410的表面具有象使液晶垂直、大倾斜(ハイチルト)取向的性能就行,例如,将氟等导入粘接剂分子结构中,强化液晶层中的液晶垂直取向。而且,也可把氟系列取向材料和氟系列材料、把长链(长锁)烷基材料系列混合在粘接剂中。
接着,作为密封树脂使用结构粘接剂XN-21-S(三井东压化学(株)制密封树脂的商品名),进行粘贴使所述玻璃衬底401、408的衬底间隔为6.5μm,制作液晶单元。这时,在图17的上侧、下侧的摩擦方向如与图18所示的两衬底都为同一方向。接着,用真空注入法将日本注射(株)制液晶MJ96435注入所述液晶单元内,使用密封树脂352A(日本口ツクタイト(株)制UV固化型树脂制)进行密封。
接着,使其偏正光轴与取向膜的摩擦处理方向成45度角,而且,将偏正光板(未图示)从上下粘贴,使得相互偏正光轴方向正交,制作测试单元。设该测试单元为A。
另一方面,为了比较,虽然是与所述实施例5-1同样的结构并且同样的制造方法,但使用不涂敷粘接剂的GPZ-60制造测试单元。设该测试单元为R。
当在这些测试单元A、R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在表7中,表示当在测试单元A、R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表7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A     ~4 从衬垫部分弯曲转移核产生,在瞬时完全转移
    R     20~30 弯曲转移核偶然少量产生,完全转移尚须时间
                                                                           (单位:秒)
如从表7所了解到,与测试单元R的转移时间为20~30秒相反,测试单元A的转移快到在4秒以内。
其理由是,在图17的状态下,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通过与所述粘接剂产生的取向膜不同的区域使游动倾斜角疑似变大,即是说,根据疑似的一侧HAN取向在喷射取向状态发生非对称性,通过与电场的相乘效果,液晶导向器相对测试单元衬底面,还有取向膜面正交变得容易。并且,因此,由于液晶导向器的变位极平稳地进行,所以可实现高速的喷射-弯曲转移。
而且,在表8中,表示用同样的电压施加测试,施加45Hz、7V矩形波时的转移时间变化。
表8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A     ~30 从衬垫部分弯曲转移核产生,虽然完全转移,但不快
    R     420~ 弯曲转移核产生量极少,残留未转移部分
                                                                              (单位:秒)
如从表8了解到,测试单元R的转移时间约400秒剩余转移部分,与这以上没有转移的状况相反,测试单元A在30秒内并不快,但是转移可靠。
实施例5-2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喷射-弯曲转移时间试验中所用的测试单元,除一点外,其机械部分结构、构成、单元制造方法、使用材料等与实施例5-1相同。所谓那一点,在180℃的恒温层中不能水平放置,可垂直放置处理10分钟,在衬底408上粘结衬垫405,如图19所示,使所述粘接剂411在衬垫405一侧上可具有该衬垫405半径的展宽。设该测试单元为B。
作为比较使用前述实施例4-1的测试单元A。当在这些测试单元A、B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在表9中,表示当在测试单元A、B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表9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A     ~4 面内完全转移
    B     ~4 面内完全转移
                                                              (单位:秒)
从表9了解到,测试单元A、B同样转移时间在4秒内。其理由是,以水平放置,相对衬垫和衬底的接点均等地使粘接剂扩展的情况下,即便以垂直放置使粘接剂不均等扩展的情况下,一侧HAN取向面积也大致同等。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实现平稳的喷射-弯曲转移。
实施例5-3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3的液晶显示器的测试单元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喷射-弯曲转移时间试验中所用的测试单元除二点外,其机械部分的结构、构成、单元制造方法、使用材料等与所述实施例A的相同。第1点,作为衬垫415,直径5μm的本身被附带形成间隙使用。第2点,使上下衬底401、408重合,上下衬底401、408与衬垫415接触,同时使粘接剂410可扩展到上下衬底401、408。设以这样制作的测试单元为C。
作为比较使用前述实施例5-1的测试单元A。当在这些测试单元C、A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观察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在表10中,表示当在测试单元C、A上施加45Hz、7V矩形波时,全电极区域从喷射取向到弯曲取向转移所需时间。
表10
测试单元 转移时间 特别记事项目
    C     ~2 面内完全转移
    A     ~4 面内完全转移
                                                             (单位:秒)
如从表10所了解到,与测试单元A的转移时间为4秒内相反,测试单元C的转移快到在2秒以内.
其理由是,在所述实施例5-1、5-2中,虽然是疑似的一侧HAN取向,但在本实施例中成为疑似的上下HAN取向,喷射-弯曲转移更快。
还有,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在与衬垫产生的衬底间间隙的同时,可形成疑似HAN构成。可谋求简化制造工序,降低处理成本费用。
如上述了解到,第5组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完全不丧失已有OCB方式的诸特性,能高速可靠地完成喷射-弯曲取向转移,其实用价值极大。
有关第5组发明的其他事项
以上,虽然根据若干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第5组发明,当然并不仅限于任何前面所述内容。
即,例如象下面的情况也行。
1.在本组发明中,虽然粘接剂的扩展做到衬垫直径的大小,但比直径小也行,并且相反,扩展到大于直径也行,比起粘接剂的扩展来HAN取向区域扩大更易于作取向转移。
2.作为液晶显示器,不仅仅为OCB方式,也可是使液晶层相位转移快的任何方式的液晶显示器。并且,不管是反射型或透过型的哪一种方式的液晶显示器都行。
3.通过削弱或去除予取向处理的衬底面取向功能的一部分,实现本发明弯曲转移的高速化。从而,如果是完成这样结构的工作法,利用何种方式的方法都行。
4.通过光刻法,即便在使用在保护膜上作出柱状衬底的情况下也能从/这些密集部分发生同样的弯曲转移。因此,形成的形状本身也可是如阻害摩擦的构成、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充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即,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把该液晶层上不施加电压状态的液晶取向状态作为取向状态1,把显示中使用的取向状态作为取向状态2,取向状态1和取向状态2不同,其特征是,通过使所述液晶层和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上的界面平整构成,迅速且可靠地引起转移,可获得无缺陷、高速响应、视场宽、高画质的液晶显示器。
而且,一种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在具有象素电极的阵列衬底和具有相向电极的衬底间夹持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作弯曲取向并显示,其特征是,与所述相向电极作电气导通的导电形成体形成在相向衬底上,通过使与所述阵列衬底以非电导通配置构成,在所述导电形成体和象素电极之间发生施加倾斜强电场,以使其电场畸变,位于所述导电形成体和象素电极附近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从周围畸变能量变高,在该状态下,在象素电极和相向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以此,发生向弯曲取向的转移核,能扩大弯曲取向区域。
而且,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在所述一对衬底之间夹持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作弯曲取向并显示,其特征是,在至少其一的衬底电极表面上通过至少配置一个直径比所述一对衬底间间隔小的直径的导电粒子,由所述导电粒子引起的电场集中,发生弯曲取向的转移核,通过连续地施加高压可扩大其弯曲取向区域。
另外,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在所述一对衬底之间夹持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其特征是,通过在所述电极表面上形成的取向膜表面具有凹凸结构,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根据取向膜膜厚的不同区域,成为游动倾斜角疑似变大的状态,所以在喷射一弯曲转移的初始化处理时迅速地向弯曲取向转移。
还有,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持在所述一对衬底间,作喷射取向的液晶层,其特征是,所述一对衬底间配置许多衬垫,该衬垫至少在其一的衬底上用粘接剂粘结,使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变大,通过作成使该粘接剂在所述衬底上扩展的结构,每个衬垫部位液晶分子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根据与其二衬底不同的区域,由于游动倾斜角变大,所以在喷射-弯曲转移的初始化处理时迅速地向弯曲取向转移。

Claims (49)

1.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设不在该液晶层施加电压的液晶取向状态为取向状态1,显示用的取向状态为取向状态2,取向状态1和取向状态2不同,其特征是,使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的界面平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一对衬底内的其一衬底是活动矩阵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通过由树脂层组成的平整膜使所述界面得到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平整膜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取向状态1是喷射取向状态,所述取向状态2是弯曲取向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衬底上的凹凸台阶在1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衬底上的凹凸台阶在0.5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矩阵衬底具有许多象素电极,该象素电极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10μ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动矩阵衬底具有许多象素电极,该象素电极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5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象素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区域高于象素电极的平均高度。根据所述构成,利用一部分区域转移核易于发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象素电极和所述一对衬底内的其二衬底上形成的相向电极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在转移后的状态下进行显示。
12.一种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在具有象素电极的阵列衬底和具有相向电极的相向衬底间夹持液晶层,使该液晶层弯曲取向进行显示,其特征是,与所述相向电极作电气导通的导电性成形体形成在相向衬底上,与所述阵列衬底通过非电气导通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性形成体在相邻的象素电极间的间隙位置上与阵列衬底以非电气导通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象素电极被配置在在阵列衬底上形成的平整膜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平整膜的凹凸台阶为1μm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平整膜的凹凸台阶为0.5μm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阵列衬底具有许多象素电极,该象素电极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10μm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阵列衬底具有许多象素电极,该象素电极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5μm以下。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性形成体用绝缘体复盖。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性形成体的高度小于所述阵列衬底和相向衬底间的间隔。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性形成体是使所述阵列衬底和相向衬底间的间隔保持一定的衬垫。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象素电极和相向电极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以转移后的状态进行显示。
23.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板的一对衬底和在所述一对衬底间夹持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弯曲取向并显示,其特征是,至少在其一的衬底电极表面上,至少配置一个直径小于所述一对衬底间间隔的导电粒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至少在其一的衬底电极表面上,所述导电粒子配置在取向膜之下。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至少在其一的衬底电极表面上,与取向膜混合分散配置所述导电粒子。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一对衬底内其一的衬底成上每个象素形成象素电极、开关元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象素电极形成在开关元件或平整复盖布线的平整膜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以转移后状态进行显示。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粒子是在表面上以导电薄膜为涂层的树脂粒子或无机材料粒子。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粒子的直径是衬底间隔的100分之1以上,2分之1以下。
31.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作弯曲取向,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序:分散工序,在至少其一的衬底的电极表面上分散粘结小于衬底间隔的直径的导电粒子;取向膜形成工序,在所述电极上涂敷烧结取向膜材料。
32.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作弯曲取向,其特征是,包括取向膜形成工序,在至少其一衬底电极表面上,涂敷烧结混合分散比衬底间隔小的直径的导电粒子和取向膜材料的材料,混成分散配置所述导电粒子。
33.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极表面上形成的取向膜表面具有凹凸结构。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凹凸结构是由取向膜厚不同的区域形成的结构。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取向膜是由凸版印刷法形成的结构。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一对衬底内其一衬底是形成象素电极的,阵列衬底,在该阵列衬底上形成平整膜,该平整膜具有凹凸结构。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衬底是反射性的,该衬底的反射面具有凹凸结构。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层向弯曲取向转移,以转移后的状态进行显示。
39.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在所述电极表面形成的取向膜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这样的工序,使用UV引导,或臭氧引导,或UV/臭氧引导等,沿所述电极表面形成凹凸结构。
40.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的液晶层,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在所述电极表面形成的取向膜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序:分散工序,在所述电极表面上形成的取向膜的印刷用清漆上预先分散粉状体或微粒;取向膜形成工序,在所述电极表面涂敷烧结所述清漆,形成取向膜。
41.一种液晶显示器,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使该液晶层作喷射取向的液晶层,其特征是,在所述一对衬底间设置许多衬垫,该衬垫至少在其一的衬底上用象使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游动倾斜角变大的粘接剂粘结,该粘接剂在所述衬底上扩展。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粘接剂以所述衬垫为中心,扩展到大于约该衬垫的直径。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粘接剂以所述衬垫为中心,扩展到大于约该衬垫一侧方向的半径。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作为所述粘接剂的成分,含有氟系列取向材料、氟系列材料的、或长链(长锁)烷基材料。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通过施加所述电极间电压,使所述液晶层从喷射取向向弯曲取向转移,进行显示。
46.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作喷射取向的液晶层,其特征是,备有以下工序:衬垫散布工序,在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上,散布附着象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变大的粘接剂的衬垫;衬底静置工序,使所述衬底静置,在所述粘接剂上具有扩展;液晶单元形成工序,使所述一对衬底粘贴,形成液晶单元。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衬底静置工序中,使所述衬底水平静置,沿所述粘接剂以所述衬垫为中心,使具有该衬垫约大于直径的扩展。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衬底静置工序中,使所述衬底垂直静置,沿所述粘接剂以所述衬垫为中心,在一侧单向使具有该衬垫约大于半径的扩展。
49.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带电极的一对衬底和夹在所述一对衬底间作喷射取向的液晶层,其特征是,备有以下工序:衬垫散布工序,在所述一对衬底内的至少其一的衬底上,散布附着象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游动倾斜角变大的粘接剂的衬垫;衬底静置工序,使所述一对衬底粘结,在该一对衬底上,在所述粘接剂上保持扩展。
CNB008015716A 1999-07-29 2000-07-28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7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4693/1999 1999-07-29
JP21469399 1999-07-29
JP254388/1999 1999-09-08
JP25438899 1999-09-08
JP285548/1999 1999-10-06
JP28554899 1999-10-06
JP40595/2000 2000-02-18
JP2000040595 2000-02-18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75183A Division CN1191486C (zh) 1999-07-29 2000-07-28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9197A true CN1319197A (zh) 2001-10-24
CN1156729C CN1156729C (zh) 2004-07-07

Family

ID=2747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157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729C (zh) 1999-07-29 2000-07-28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B011375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1486C (zh) 1999-07-29 2000-07-28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B2004101020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7221C (zh) 1999-07-29 2000-07-28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75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1486C (zh) 1999-07-29 2000-07-28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B2004101020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7221C (zh) 1999-07-29 2000-07-28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6515725B1 (zh)
JP (2) JP2008176321A (zh)
KR (2) KR20010085680A (zh)
CN (3) CN1156729C (zh)
WO (1) WO200100967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4721C (zh) * 2002-08-14 2007-1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ocb模式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0429572C (zh) * 2003-10-22 2008-10-29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单元
CN105182629A (zh) * 2015-11-03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807509A (zh) * 2016-06-03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98837A (zh) * 2017-09-15 2017-12-22 北京威视安业科技有限公司 投射屏加工装置及投射屏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0058B1 (ko) * 2000-03-30 2007-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2006321A (ja) * 2000-04-17 2002-01-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936126B2 (ja) 2000-08-30 2007-06-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透過反射両用型液晶表示装置
SG114524A1 (en) * 2001-01-25 2005-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883514B2 (ja) * 2001-09-11 2012-02-22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06446B1 (ko) * 2002-12-27 2006-07-3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의 제조방법
TWI363206B (en) * 2003-02-28 2012-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156445B2 (ja) * 2003-06-04 2008-09-2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193671B2 (en) * 2003-09-02 2007-03-20 Sony Corporation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obliquely evaporated alignment film on vertically evaporated fil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vertically align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JP3752691B2 (ja) * 2003-09-11 2006-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215115A (ja) * 2004-01-28 2005-08-11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050348B1 (ko) * 2004-05-31 2011-07-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횡전계 액정표시장치
JP4381928B2 (ja) * 2004-08-26 2009-1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91547A (ja) * 2004-09-24 2006-04-06 Sharp Corp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338796B (en) * 2004-10-29 2011-03-11 Chimei Innolux Corp Multi-domain vertically alignment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KR20060059089A (ko) * 2004-11-26 2006-06-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Ocb 모드 액정층을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제조방법
US20070040976A1 (en) * 2005-08-17 2007-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768195B1 (ko) * 2005-12-07 2007-10-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Ocb 액정표시패널
TWI275877B (en) * 2006-01-20 2007-03-11 Wintek Corp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7212659A (ja) * 2006-02-08 2007-08-23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65980B (zh) * 2006-02-10 2010-11-24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59611A (zh) * 2006-04-19 2007-10-2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07135853A1 (ja) * 2006-05-19 2007-11-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
US7697081B2 (en) * 2006-07-27 2010-04-13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Pixel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V-shaped drain and source electrodes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a state transition of a liquid crystal layer
JP4345797B2 (ja) * 2006-09-29 2009-10-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プロジェ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EP2131231A4 (en) * 2007-04-03 2011-04-13 Sharp Kk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100836495B1 (ko) * 2007-04-18 2008-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5051705B2 (ja) * 2007-08-10 2012-10-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200919006A (en) * 2007-10-23 2009-05-01 Wintek Corp Optical compensated be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090119450A (ko) * 2008-05-16 2009-1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405135B2 (ja) * 2009-02-05 2014-02-05 株式会社まさなみ鉄工 混合ノズル及び被混合物の混合方法
TWI381233B (zh) * 2009-09-24 2013-01-01 Taiwan Tft Lcd Ass 光學補償雙折射型液晶顯示面板
WO2015055274A1 (de) * 2013-10-17 2015-04-23 Merck Patent Gmbh Vorrichtung zur regulierung des lichteintritts
KR102117235B1 (ko) * 2013-10-18 2020-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446872B1 (ko) * 2015-04-24 2022-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JP2018010216A (ja) 2016-07-15 2018-01-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9220A (en) * 1979-10-18 1981-05-22 Sharp Corp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S6280621A (ja) * 1985-10-04 1987-04-14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0650368B2 (ja) * 1986-07-07 1994-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晶素子
JPS63217323A (ja) 1987-03-06 1988-09-09 Konic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H03211527A (ja) * 1990-01-17 1991-09-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基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0545638A (ja) * 1991-08-20 1993-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体平滑化物及び平滑化法
DE69221102T2 (de) * 1991-12-20 1998-01-08 Fujitsu Lt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mit verschiedenen aufgeteilten Orientierungsbereichen
TW255017B (zh) * 1991-12-26 1995-08-21 Toshiba Co Ltd
US5796458A (en) * 1992-09-01 1998-08-18 Fujitsu Limited Element divis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H0682769A (ja) * 1992-09-03 1994-03-25 Nec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液晶表示素子
US5422034A (en) * 1992-12-16 1995-06-06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Purification of liquid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JPH0784254A (ja) 1993-09-18 1995-03-31 Tatsuo Uchida 広視野角・高速表示の液晶表示素子
KR960001831A (ko) * 1994-06-02 1996-01-25 윤종용 액정표시소자의 배향막 형성방법
JPH0895058A (ja) * 1994-09-22 1996-04-12 Casio Comput Co Ltd 複屈折制御方式の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
JPH09506445A (ja) * 1994-10-06 1997-06-24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ネムローゼ 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 表示装置
JP3289271B2 (ja) * 1995-02-13 2002-06-04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処理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US5641974A (en) * 1995-06-06 1997-06-24 Ois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Inc. LCD with bus lines overlapped by pixel electrodes and photo-imageable insulating layer therebetween
JPH0943637A (ja) * 1995-07-28 1997-02-14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H0943616A (ja) * 1995-07-31 1997-02-14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5825445A (en) * 1995-10-06 1998-10-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optical liquid crystal device
JPH09105957A (ja) * 1995-10-12 1997-04-22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US5917563A (en) * 1995-10-16 1999-06-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insulation film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 between an additional capacity and a bus line
JP3074640B2 (ja) * 1995-12-22 2000-08-0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H09179123A (ja) 1995-12-27 1997-07-11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9203902A (ja) * 1996-01-25 1997-08-05 Canon Inc 液晶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806698B1 (en) * 1996-05-08 2005-01-12 Hitachi, Ltd. In-plane switching-mode active-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3417218B2 (ja) * 1996-07-03 2003-06-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3659608B2 (ja) * 1996-08-05 2005-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183633B2 (ja) * 1996-09-04 2001-07-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37844B1 (en) * 1996-09-04 2002-08-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ssociated fabrication method
JP3600700B2 (ja) 1996-11-12 2004-12-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5808217A (en) * 1996-12-04 1998-09-15 Hwa Shin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Superior cymbal mounting structure
JPH10206822A (ja) * 1997-01-20 1998-08-07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電圧印加駆動方式
JPH10288784A (ja) 1997-04-16 1998-10-27 Toshiba Electron Eng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6157425A (en) * 1997-08-01 2000-12-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ow color dispers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6014194A (en) * 1997-08-01 2000-01-1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orming polymer networks with red, green and blue sub-pixels by applying different bias voltages while exposed to a UV light
JP3212920B2 (ja) * 1997-09-17 2001-09-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926056B2 (ja) * 1999-03-16 2007-06-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723380B2 (ja) * 1999-05-14 2005-12-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091190B1 (ja) * 1999-06-30 2000-09-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TW594135B (en) * 2000-01-29 2004-06-21 Chi Mei Optorlrctronics Co Ltd Wide viewing-a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4721C (zh) * 2002-08-14 2007-1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ocb模式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0429572C (zh) * 2003-10-22 2008-10-29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单元
CN105182629A (zh) * 2015-11-03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US9874788B2 (en) 2015-11-03 2018-01-23 Boe Techn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807509A (zh) * 2016-06-03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98837A (zh) * 2017-09-15 2017-12-22 北京威视安业科技有限公司 投射屏加工装置及投射屏组件
CN107498837B (zh) * 2017-09-15 2023-07-04 北京威视安业科技有限公司 投射屏加工装置及投射屏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4554A (zh) 2005-06-08
JP2008176321A (ja) 2008-07-31
CN100397221C (zh) 2008-06-25
WO2001009675A1 (fr) 2001-02-08
CN1156729C (zh) 2004-07-07
US6801284B2 (en) 2004-10-05
US6515725B1 (en) 2003-02-04
KR20010085680A (ko) 2001-09-07
CN1191486C (zh) 2005-03-02
US20020085154A1 (en) 2002-07-04
US20040080698A1 (en) 2004-04-29
JP2008171006A (ja) 2008-07-24
CN1346996A (zh) 2002-05-01
US6710832B2 (en) 2004-03-23
KR20010073233A (ko) 2001-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1486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73216C (zh) 具有改变的电极排列的液晶显示器
CN1260605C (zh) 液晶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及其驱动方法
CN1169016C (zh)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214280C (zh) 液晶显示元件
CN1180300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215355C (zh) 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和驱动方法
CN1272659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185519C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261805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495492A (zh) 有源矩阵型垂直取向方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225672C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394294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564962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403855A (zh) 使用高响应ips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CN1550835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949067A (zh) 液晶显示器
CN1637479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面板
CN1225719C (zh) 电路基板、使用该基板的tft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945391A (zh) 液晶显示器
CN1900796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717619A (zh) 双稳态向列液晶显示器件以及控制该器件的方法
CN1171116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873508A (zh) 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17774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OSHIBA PANASONIC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ANASONIC ELECTRIC EQUIPMENT INDUSTRIAL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707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7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kamato City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APAN DISPLAY CENTRAL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Owner name: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