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0985C - 双脚行走移动体所受地面反向力及关节力矩的推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脚行走移动体所受地面反向力及关节力矩的推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0985C
CN1320985C CNB028151496A CN02815149A CN1320985C CN 1320985 C CN1320985 C CN 1320985C CN B028151496 A CNB028151496 A CN B028151496A CN 02815149 A CN02815149 A CN 02815149A CN 1320985 C CN1320985 C CN 132098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nk
opposite force
moving body
acceleration
gr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51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37040A (zh
Inventor
河合雅和
池内康
加藤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7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7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09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09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5/00Manipulators mounted on wheels or on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62D57/03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supporting base and legs; with alternately or sequentially lifted feet or skid

Abstract

一种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以及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对腿部(2)的运动状态是单腿支承状态还是两腿支承状态进行依次判断,而且依据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重心(G0)的运动方程式,来推定总地面反向力(F)。当是单腿支承状态时,将总地面反向力(F)的推定值不加处理地作为处于着地中的腿部(2)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当是两腿支承状态时,使用其两腿支承状态的经过时间及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移动速度的计测数据、与预先设定的特性数据,对后侧的腿部(2)的地面反向力(Fr)进行求解,并通过从总地面反向力(F)中减去其地面反向力(Ff),来求解前侧的腿部(2)的地面反向力(Ff)。这样,使用比较简单的手法,就可以高精度即时地把握作用到人等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或者作用到腿部关节上的力矩。

Description

双脚行走移动体所受地面反向力及关节力矩的推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作用到人或双脚行走机器人等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进行推定的方法。并且,还涉及一种使用其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对作用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腿部的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推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对辅助人行走动作的行走辅助装置的动作,或者双脚行走机器人的移动动作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必须依次把握作用到人或双脚行走机器人的腿部上的反向力(具体是指从地面作用到腿部的着地部分上的力)。通过把握该地面反向力,可以对作用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腿部的关节上的力矩等进行把握,这样依据所把握的力矩等,可以对行走辅助装置的目标辅助力、或者双脚行走机器人的各关节的目标驱动转矩等进行决定。
众所周知,作为把握所述地面反向力的手法,例如已公开在特开2000-249570号公报上。在该技术中,根据双脚行走移动体于持续行走时,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而将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作为、包含有行走周期的1/n(n=1、2、…)的相互不同周期的多个三角函数的合成值(一次结合)进行把握。这种场合,合成多个三角函数时的各三角函数的加权系数,使用了每种双脚行走移动体预先设定的规定值、或者对应于地形而对其规定值进行调整的值。
然而,在该技术中,由于是关于双脚行走移动体的一步数或多步数,来把握腿部的地面反向力,因此,类似于在双脚行走移动体的步态依次发生变化的场合下,将很难高精度地把握地面反向力。另外,为了提高所把握的地面反向力的精度,必须对各双脚行走移动体设定所述三角函数的加权系数,还要对应于地形等进行调整,因此,也就很难减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环境或双脚行走移动体的个体差所带来的影响,以至难以高精度地把握地面反向力。
另外,众所周知,例如,在双脚行走机器人的场合下,将6轴力传感器等的力传感器安装在各腿部的踝部或脚底部上,通过该力传感器的输出来把握地面反向力。进而,使双脚行走移动体行走在设置于地面上的地面反向力计上,通过该地面反向力计的输出来把握地面反向力。
然而,在使用力传感器的技术中,特别是在想要把握人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场合时,由于必须将力传感器安装在人的踝部或脚底部上,因此,在通常的生活环境下,也就产生了该力传感器妨碍行走的问题。另外,对于使用地面反向力计的双脚行走机器人,只能是在设置有该地面反向力计的环境下才能把握地面反向力。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该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是使用比较简单的手法,就可以高精度即时地把握地面反向力,特别适合用于把握与作为双脚行走移动体的人所相关连的地面反向力。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该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是使用其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可以高精度即时地对作用到腿部的膝关节等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把握。
发明内容
首先,关于本发明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的基本思路进行说明。
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腿部的运动状态(在行走动作时的腿部的运动状态)具有:如图1(a)所示,在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两腿部2、2中只有一条腿部2(图中前进方向上的前侧的腿部)接触地面的单腿支承状态,以及如图1(b)所示,两条腿部2、2均接触地面的两腿支承状态。
在此,将从地面A作用到两腿部2、2上的总地面反向力设为F,当在图1(a)所示的单腿支承状态下,该总地面反向力F等于作用到着地中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另外,当在图1(b)所示的两腿支承状态下,该总地面反向力F等于分别作用到着地中的腿部2、2上的地面反向力Ff、Fr的合力。另外,将相对于地面而固定的绝对坐标系(Cf上的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重心G0的加速度a于X轴方向(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前进方向中的水平方向)、Z轴方向(竖直方向)的成份分别设定为ax、az,将作用到双脚行走移动体1上的总地面反向力F于X轴方向、Z轴方向的成份分别设定为Fx、Fz,则重心G0的运动方程式(具体是指关于重心的平移运动的运动方程式)由下式(1)表示。
T(Fx,Fz-M·g)=M·T(ax,az)    ……(1)
(其中,M: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质量,g:重力加速度)
另外,式(1)中两边的括号部分T(,)表示2成份的向量。在本说明书中,T(,)形式的记号表示向量。
即,重心G0的运动方程式是指该重心G0的加速度a与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质量M之间的积等于作用到该重心G0上的重力(=M·g)与所述总地面反向力F的合力的关系式。
因此,如果把握了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重心G0的加速度a=T(ax,az),然后使用其加速度a、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质量M的值、以及重力加速度g的值,并根据下式(2),则可以得到总地面反向力F=T(Fx,Fz)的推定值。
T(Fx,Fz)=M·T(ax,az+g)    ……(2)
而且,在图1(a)所示的单腿支承状态下,由于作用到着地中的单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等于上述总地面反向力F,因此,根据式(2),还可以得到作用到其单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的推定值。
这种场合,为了得到地面反向力F的推定值,所必要的质量M可以通过预先计测等手段来把握。另外,关于重心G0的位置或加速度a,虽将在后边阐述,但是也可以使用对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各关节的弯曲角度(转动角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回转传感器等传感器的输出,并通过周知的手法等,进行依次把握。
另一方面,在图1(b)所示的两腿支承状态下,将作用到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1前进方向时的处于后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设定为Fr=T(Frx,Frz),将作用到前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设定为Ff=T(Ffx,Ffz)。此时,详细将在后边阐述,据本案发明者等人之所见,特别是,作用到后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的各成份Frx、Frz,分别相对于从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所经过的时间及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移动速度,呈现出具有显著关连性的特殊变化的特性。因此,如果基于各种实验或模拟等,对表示这种特性的数据(图表或数据表、近似函数式等)预先进行设定,然后基于其特性数据,可以对作用到后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进行推定。而且,由于作用到后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与作用到前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f的合力,是通过所述式(2)可以得到的总地面反向力F,因此,如下式(3)所示,通过从该总地面反向力F的推定值中减去(向量的减法运算)基于上述的特性数据而求得的作用到后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的推定值,可以得到作用到前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f的推定值。
Ff=F-Fr=T(Fx-Frx,Fz-Frz)    ……(3)
因此,在两腿支承状态下,如果把握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移动速度或从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经过时间,并使用这些计测值或所述总地面反向力F的推定值,可以求得两腿部2的地面反向力Ff、Fr的推定值。这种场合,关于双脚行走移动体1的移动速度,其详细将在后边阐述,使用例如各腿部2的大腿部或小腿部的倾斜角度的计测数据等,可以予以把握。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对本发明进行如下说明。本发明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也即是,对作用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进行推定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的目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步骤,该第1步骤为:对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腿部的运动状态是处于只有其中一条腿部着地的单腿支承状态,还是两条腿部着地的两腿支承状态进行判断;第2步骤,该第2步骤为:在对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进行依次求解中,还使用该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对相对于地面而固定的绝对坐标系上的该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第3步骤,该第3步骤为:基于由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所述重心的加速度、以及总地面反向力所表示的该重心的运动方程式,对该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进行依次求解,其中,所述总地面反向力是作用到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合力;第4步骤,该第4步骤为:在每次所述两腿支承状态开始之时,对从其开始时到该两腿部支承状态的结束时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依次计测;以及第5步骤,该第5步骤为:至少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之前,对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进行计测。而且,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为:当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处于单腿支承状态时,将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作为作用到着地中的单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而进行依次求解;另外,当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处于两腿支承状态时,基于预先设定的特性数据,该特性数据反映作用到两腿部当中的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相对于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经过时间及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而变化的特性,其中,该一条腿部朝向该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对作用到该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进行依次求解,并且通过从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中减去所求得的该一条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而对作用到另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进行依次求解。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第3步骤中,根据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及重心的加速度的值,并基于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前面所述的运动方程式(参照式(1)),可以求解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参照式(2))。而且,在所述第1步骤中,对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腿部的运动状态是处于单腿支承状态还是处于双腿支承状态进行判断,然后通过对应于各自支承状态的手法,可以求解所述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即,当双脚行走移动体处于单腿支承状态下,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则不加处理的作为作用到着地中的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而被求得。另外,作用到未着地的腿部(游离一侧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为0。
另外,当双脚行走移动体处于两腿支承状态下,首先,通过使用从该两腿部支承状态开始时起算的经过时间的计测数据和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的计测数据,并基于所述特性数,来求解作用到两腿部当中的朝向该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的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而且,通过从所述第3步骤中所求得的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中减去(进行向量的减法运算)上述的一条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可以求得作用到另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参照式(3))。
在此,在本发明中的单腿支承状态及两腿支承状态中的任何状态下,都使用了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来求解作用到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而且,为了求得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所必要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质量,可以通过预先计测等手段来把握。另外,关于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或加速度,可以使用对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关节的弯曲角度(转动角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电位计等)、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回转传感器等的、比较小型且又较容易装备到双脚行走移动体上的传感器的输出,即时地进行把握。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不是将力传感器安装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踝部或脚底部上,也不使用地面反向力计,而是通过比较简单的手法,就可以即时地把握地面反向力。
在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中,所述特性数据是反映,例如在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所述一条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与所述总地面反向力间的比例、与所述经过时间与从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结束时的持续时间间的比例之间的关系的数据,最好是基于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与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该移动速度的计测值,对该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推定;根据其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推定值、所述经过时间的计测值、在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以及所述特性数据,对作用到所述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进行依次求解。
即,据本案发明者等人之所见,当着眼于在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所述一条腿部(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时的后侧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相对于所述总地面反向力而言的比例、与所述经过时间相对于从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结束时的持续时间而言的比例之间的关系时,该地面反向力的比例不是随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而变化,而是相对于该经过时间的比例呈现出几乎一定的变化。由此,通过将所述特性数据作为反映如上所述的地面反向力的比例与经过时间的比例之间关系的数据进行设定,从而该特性数据的设定变得容易。
这种场合,作为上述经过时间的比例的基准的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对应于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而发生变化,如果该移动速度处于一定,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也几乎处于一定。由此,通过预先对该移动速度与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设定,则根据该移动速度的计测值,并基于其相关关系,可以对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准确地推定。另外,作为作用到所述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点的比例的基准的总地面反向力,是基于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运动方程式而被推定的力。
因此,关于两腿支承状态中的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作为如前面所述的、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总地面反向力为基准的所述一条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比例与以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为基准的所述经过时间的比例之间的相关数据,而设定所述特性数据,并将对应于移动速度的计测值而求得的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推定值、该两腿支承状态的经过时间的计测值、以及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适用到该特性数据中,从而可以高精度正确地求得作用到所述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
另外,由于地面反向力为向量,因此,所述一条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相对于总地面反向力的比例具体而言,是指在某适当的坐标系上的该地面反向力的每个成份的比例。
另外,在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中,在所述第5步骤中为了计测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具有以下步骤,例如,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对该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膝关节的下侧的小腿部的倾斜角度以及该腿部的髋关节与膝关节之间的大腿部的倾斜角度分别进行计测的步骤;基于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的腿部的大腿部及小腿部的倾斜角度的计测值、以及该腿部的大腿部及小腿部的预先求得的尺寸,在每次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对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相对于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的腿部的髋关节而言的该腿部的小腿部的下端部的位置的、在从前一次两腿支承状态开始时的该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上的移动量而进行计算的步骤;以及,将从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下一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为止的经过时间作为一步数的经过时间而进行计测的步骤。而且,在所述第5步骤中,在每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通过将在其开始时所计算出的所述移动量除以从前一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此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为止所计测的所述一步数的经过时间,来求解所述移动速度的计测值。
即,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相对于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的腿部(该腿部是指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于开始之前的单腿支承状态下的处于着地着的腿部)的髋关节而言的该腿部的小腿部的下端部的位置的、从前一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该双脚行走移动体于前进方向上的移动量,是指在从前一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此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之间的一步中,腿部的髋关节的部分(腿部的基端部)所移动的量。因此,通过将该移动量除以作为从前一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此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为止的经过时间的所述一步数的经过时间,来求解在其一步数的经过时间的期间中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平均的移动速度。而且,这种场合,所述移动量是使用在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处于后侧的腿部的大腿部及小腿部的各自的、此次及前一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倾斜角度的计测值、以及这些大腿部及小腿部的尺寸(具体而言是指长度)的数据,并通过几何学的运算,而求得。另外,各腿部的大腿部及小腿部的倾斜角度可以使用对各腿部的各关节的弯曲角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回转传感器等的传感器而进行计测。
因此,为了求得作用到两腿支承状态下的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不使用大型的传感器等,也可以容易地计测得所必要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而且,由于所计测得移动速度是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之前的移动速度,因此,其信赖性较高,进而,可以提高两腿支承状态下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的精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中,具有:对经各腿部的髋关节而被支承在所述两腿部上的躯干的靠近髋关节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进行依次计测的步骤;在所述第1步骤中,当所述躯干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上升到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阈值以上时,为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而且同时为所述单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另外在所述两腿支承状态下,当作用到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的腿部上的所述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降低到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阈值以下时,为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而且同时为所述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以此来判断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运动状态。
或者,特别是,关于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的判断,如前所述,在对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推定的本发明中,也可以当从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经过时间的计测值达到该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推定值之时,为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而且同时为所述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以此来判断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运动状态。
即,在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时(行走时),当腿部的运动状态从单腿支承状态向两腿支承状态过渡时,由于游离一侧的腿部的着地,躯干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朝向上方的加速度)将暂时地明显变大。而且,这种现象一般在腿部的其它的运动状态不产生。因此,通过将上述加速度与规定的阈值(比较大的阈值)进行比较,可以准确地把握单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及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
另外,当腿部的运动状态从两腿支承状态向单腿支承状态过渡时,由于一侧的腿部进行离地动作,作用到其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将会降低到0。因此,通过将作用到其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与规定的阈值(例如,多少大于0的阈值)进行比较,可以准确地把握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及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另外,特别是,在对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推定的场合,当腿部的运动状态是从两腿支承状态向单腿支承状态过渡时,由于从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起算的经过时间达到上述持续时间的推定值,因此,可以准确地把握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及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
这样,通过判断腿部的运动状态,可以对是单腿支承状态还是两腿支承状态进行准确地判断。其结果,可以在单腿支承状态与两腿支承状态下对两不相同状态下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的计算手法在准确的时间点进行转换,进而可以提高该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的精度。另外,为了判断腿部的运动状态,所必要的躯干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可以通过例如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该躯干部的下部,并根据该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容易地进行把握。
另外,如同人一样,在所述躯干具有经髋关节而被连结在两腿部上的腰部、以及相对于该腰部可以倾斜并设置在腰部上的胸部的场合下,所计测的躯干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最好是所述腰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中,在所述第2步骤中,作为把握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或该重心的加速度的手法,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考虑,而且也可以使用多种的周知方法,但是,最好通过下述的方法,来把握该重心的位置或该重心的加速度。
即,具有:对经各腿部的髋关节而被支承在所述两腿部上的躯干的倾斜角度、各腿部的至少是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以及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预先设定的基准点于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加速度分别进行依次计测的步骤;在所述第2步骤中,基于所述躯干的倾斜角度、所述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将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以多个刚体的连结体来表示而成的刚体连动模型、与该刚体连动模型的各刚体相对应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质量、以及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重心的位置,对相对于所述基准点的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进行依次求解,而且同时基于其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对相对于该基准点的该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并根据相对于其基准点的该重心的加速度、以及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该基准点的加速度,而对该绝对坐标系上的所述重心的加速度进行求解。
在此,在双脚行走移动体上任意地设定基准点时,相对于该基准点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大致通过躯干、从各腿部的髋关节到膝关节间的大腿部、以及从膝关节开始的下侧的小腿部之间的相互的姿势关系来确定。而且,通过对躯干的倾斜角度、以及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进行计测,并根据这些计测数据,可以把握其姿势关系。此外,详细将在后边说明,将双脚行走移动体假想成所述刚体连动模型(例如,将双脚行走移动体的两腿部的髋关节的上侧的部分(包括躯干)、各腿部的大腿部、以及小腿部视为刚体的模型)时,基于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质量、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具体是指在相对于各刚体部而固定的坐标系上的该刚体部的位置)、以及上述的姿势关系,可以对相对于所述基准点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进行求解。此外,相对于基准点的该重心的加速度,可以通过根据该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而把握的该重心的位置的2次微分值来求得。因此,通过对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所述基准点的加速度进行计测,该绝对坐标系上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加速度,则可以通过相对于该基准点的该重心的加速度与该基准点的加速度的合成加速度来求得。
这种场合,如上所述,为了把握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加速度,所必要的躯干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安装在该躯干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与回转传感器、或者倾斜表等的传感器的输出来把握,而各腿部的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可以通过安装在各自关节上的某位置处的电位计等的传感器的输出来把握。另外,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所述基准点的加速度,可以通过安装在与该基准点呈一体的部分上的加速度传感器等的传感器的输出来把握。此外,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质量或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可以通过预先计测等手段来把握。
因此,不必将比较大型的传感器等装备在双脚行走移动体上,就可以容易即时地把握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或加速度。
这样,在对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或加速度进行求解的场合,最好是将所述基准点设定在所述躯干上。通过这样设定,由于可以将用于计测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该基准点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等的传感器装备到躯干上,因此,可以减少装备在腿部上的传感器,而且还可以避免该传感器妨碍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行走动作的问题。
另外,如同人一样,具有经髋关节而被连结于所述两腿部的腰部、以及相对于该腰部可以倾斜并且处于该腰部上的胸部,为了求解所述重心的位置而使用的所述躯干的倾斜角度最好是所述腰部及胸部的各自的倾斜角度。而且,特别是,在这种场合下,所述刚体连动模型最好是将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膝关节的下侧的小腿部、该膝关节与所述髋关节之间的大腿部、所述腰部、以及包括处于该腰部的上侧的所述胸部在内的上体部分别以刚体来表示而成的模型。
由此,特别是,在双脚行走移动体为人的场合下,可以高精度地把握其重心的位置或者加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的精度。
接着,本发明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是使用通过前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而依次求得的作用到所述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而对作用到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至少一个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推定的方法。并且,本发明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即,对经各腿部的髋关节而被支承在所述两腿部上的躯干的倾斜角度、所述各腿部的至少是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以及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预先设定的基准点于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加速度分别进行依次计测的步骤;基于所述躯干的倾斜角度、所述各腿部的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以及将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以多个刚体的连结体来表示而成的刚体连动模型,而对与该刚体连动模型的各刚体相对应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基于所述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质量、以及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重心的位置,对相对于所述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进行依次求解,而且同时基于其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对相对于该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根据相对于该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以及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所述基准点的加速度,而对该绝对坐标系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基于所述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的时序数据,而对各刚体部的角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基于作为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刚体部的各腿部的大腿部的倾斜角度、与该腿部的膝关节的弯曲角度的两角度中的至少一个,而对该双脚行走移动体上的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使用所述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所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及该刚体部的角加速度、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质量及尺寸、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重心的位置、以及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惯性力矩,并基于逆动力学模型,而对作用到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至少一个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推定。
另外,如前面所述,在所述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中的所述第2步骤,为了求得相对于基准点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等,当具有了对躯干的倾斜角度、各腿部上的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以及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基准点于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加速度分别进行计测的步骤时,也就没有必要再次对这些数据进行计测,而且,所述刚体连动模型也可以使用与求解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等所使用的刚体连动模型同一的刚体连动模型。
在本发明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中,由于对躯干的倾斜角度、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进行计测,故而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把握躯干、大腿部、以及小腿部等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该角度反映各刚体部相互的姿势关系)。而且,基于各刚体部的质量、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具体是指相对于各刚体部而固定的坐标系上的该刚体部的位置)、以及上述的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可以求得相对于所述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此外,相对于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是通过从该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中所把握的该重心的位置的2次微分值来求得。因此,通过对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所述基准点的加速度进行计测,该绝对坐标系上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则可以通过该重心相对于基准点的加速度与所述基准点的加速度(绝对坐标系上的加速度)的合成加速度来求得。
此外,通过从所述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的时序数据中所把握的该倾斜角度的2次微分值,还可以求得各刚体部的角加速度。
另外,据本案发明者等人之所见,双脚行走移动体上的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例如,针对各腿部的踝部的该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与作为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刚体部的各腿部的大腿部的倾斜角度、和该腿部的膝关节的弯曲角度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基于该腿部的大腿部的倾斜角度与膝关节的弯曲角度的两角度中的至少一个,来求得双脚行走移动体上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
而且,如上所述,在求得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该刚体部的角加速度、以及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之后,与通过所述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一起,根据这些数据,并依据周知的所谓逆动力学模型,可以对作用到各腿部的膝关节或髋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推定。依据该逆动力学模型的手法,简单地说,是指使用关于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平移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以及关于该刚体部的转动运动(例如,围绕该刚体部的重心转动的转动运动)的运动方程式,而对作用到相当于刚体连动模型的各关节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关节上的力矩,从距离地面反向力作用点近的点开始依次地进行求解。详细将在后边阐述,例如,当各腿部是作为将大腿部及小腿部分别以刚体部的形式连结而成的连结体的场合时,通过将该小腿部的重心的加速度、作用到该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以及小腿部的质量的值适用到关于各腿部的小腿部的重心的平移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上,可以知道作用到该腿部的膝关节上的力(关节反向力)。此外,还通过将作用到该腿部的膝关节上的关节反向力、该腿部的小腿部的角加速度、该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该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与该小腿部上的该小腿部的重心的位置及该小腿部的尺寸(长度)相关连的数据值、该小腿部的惯性力矩的值、以及该小腿部的倾斜角度的值适用到关于该小腿部的转动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上,可以推定该腿部的膝关节的力矩。
另外,通过将该大腿部的重心的加速度、作用到该腿部的膝关节上的关节反向力、以及该大腿部的质量的值适用到关于各腿部的大腿部的重心的平移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上,可以知道作用到该腿部的髋关节上的关节反向力。此外,通过将分别作用到该腿部的膝关节及髋关节上的关节反向力、该腿部的大腿部的角加速度、与该大腿部上的该大腿部的重心的位置及该大腿部的尺寸(长度)相关连的数据值、该大腿部的惯性力矩的值、以及该大腿部的倾斜角度的值适用到关于该大腿部的转动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上,可以推定该腿部的髋关节的力矩。
根据本发明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通过使用根据前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来推定作用到腿部的关节上的力矩,可以不必将比较大型的传感器等装备到双脚行走移动体上,还可以较高精度地、即时地推定作用到腿部的关节上的力矩。
附图说明
图1(a)、(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的基本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人以及装备到该人身上的装置构成进行模式化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中的装置所具有的运算处理装置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在图3的运算处理装置的处理中所使用的刚体连动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在通常行走时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前进方向成份与大腿部的倾斜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图6是表示在通常行走时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竖直方向成份与大腿部的倾斜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图7是表示坐到椅子上时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前进方向成份与膝关节的弯曲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图8是表示从椅子上站起时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前进方向成份与膝关节的弯曲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图9是表示上台阶时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前进方向成份与大腿部的倾斜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图10是表示下台阶时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前进方向成份与大腿部的倾斜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3中的运算处理装置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人的移动速度与两腿支承期间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图13(a)是表示两腿支承时间与地面反向力的竖直方向成份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13(b)是表示两腿支承时间与地面反向力的前进方向成份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图3中的运算处理装置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15是对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例举的示意图表。
图16是对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求得的膝关节及髋关节的力矩的推定值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例举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所述图1以及图2至图12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及关节力矩推定方法适用到作为双脚行走移动体的人上的实施方式。
如图2中的模式化图形所示,若对于人1的构成进行大致划分,其具有:左右一对的腿部2、2,由腰部3及胸部4构成的躯干5,头部6,以及左右一对的臂部7、7。躯干5的腰部3经左右一对髋关节8、8而连结于两腿部2、2,这样躯干5被支承在两腿部2、2上。另外,躯干5的胸部4以相对于腰部3而言可以倾斜到人1的前方一侧的形式存在于该腰部3的上侧。而且,从该胸部4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延设有臂部7、7,在该胸部4的上端部支承有头部6。
各腿部2、2具有从髋关节8延设出的大腿部9、以及从该大腿部9的前端经膝关节10而延设出的小腿部11,并在小腿部11的前端部经踝部(踝关节)12连结有脚底部13。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作用到具有这种构成的人1的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以及作用到膝关节10及髋关节8上的力矩的推定,而在人1上装备有如下的装置。
即,在躯干5的胸部4上安装有:产生与伴随胸部4倾斜的角速度相对应的输出的回转传感器14(以下称胸部回转传感器14)、产生与胸部4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相对应的输出的加速度传感器15(以下称胸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15)、由CPU、RAM、ROM等构成的运算处理装置16、以及作为该运算处理装置16等的电源的电池17。这种场合,这些胸部回转传感器14、胸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15、运算处理装置16、以及电池17,被收装在例如经未图示的带子等而被固定在胸部4上的肩式背包状的收纳部件18内,并经该收纳部件18而被一体地固定在胸部4上。
另外,胸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15的输出所表示的加速度,更加具体地,是指在胸部4的水平截面方向上(与胸部4的轴心垂直的方向)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当人1以直立姿势站立于平地的状态下,是指前后水平方向(图2中的绝对坐标系的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当在腰部3或胸部4偏离竖直方向(图2中的绝对坐标系上的Z轴方向)而倾斜的状态下,是指以胸部4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在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的方向上的加速度。
另外,在躯干5的腰部3上,经未图示的带子等的固定机构而一体地固定安装有:产生与伴随腰部3倾斜的角速度相对应的输出的回转传感器19(以下称腰部回转传感器19)、产生与腰部3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相对应的输出的加速度传感器20(以下称腰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20)、以及产生与腰部3的上下方向的加速度相对应的输出的加速度传感器21(以下称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
在此,腰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20更加具体而言,与胸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15同样,是对在腰部3的水平截面方向上(与腰部3的轴心垂直的方向)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另外,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更加具体而言,是对在腰部3的轴心方向上的上下方向的加速度(该加速度垂直于腰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20所检测出的加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另外,腰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20及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也可以通过二轴型的加速度传感器一体地构成。
此外,在各腿部2的髋关节8与膝关节10上,还安装有产生与各自的弯曲角度Δθc、Δθd相对应的输出的髋关节角度传感器22及膝关节角度传感器23。另外,关于髋关节角度传感器22,虽然只是在图2中显示了与近前一侧(朝向人1的前方场合时的右侧)的腿部2的髋关节8相关连的髋关节角度传感器22,但是,在另一侧(朝向人1的前方场合时的左侧)的腿部2的髋关节8上,也安装有与近前一例的髋关节角度传感器22同心的髋关节角度传感器22。
这些角度传感器22、23是,例如通过电位计而构成的传感器,并经未图示的绑带部件等机构而被安装在各腿部2上。在此,各髋关节角度传感器22所检测出的弯曲角度Δθc更加具体而言,是以腰部3与各腿部2的大腿部9之间的姿势关系处于规定的姿势关系(例如,在如人1的直立姿势状态,腰部3的轴心与大腿部9的轴心几乎处于平行的姿势关系)时为基准,且是相对于腰部3而言的以各腿部2的大腿部9的髋关节8为轴转动(在人1的左右方向上的髋关节8的轴心转动)的转动角度。同样,各膝关节角度传感器23所检测出的弯曲角度Δθd是以各腿部2的大腿部9与小腿部11之间的姿势关系处于规定的姿势关系(例如,大腿部9的轴心与小腿部11的轴心几乎处于平行的姿势关系)时为基准,且是相对于大腿部9而言的以小腿部11的膝关节10为轴转动(在人1的左右方向上的膝关节10的轴心转动)的转动角度。
另外,前面所述的传感器14、15、19~2 3经由将这些传感器的输出输入到运算处理装置16的省略图示的信号线而被连接于运算处理装置16。
所述运算处理装置16具有图3所示的功能性机构。即,运算处理装置16具有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该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使用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所检测出的数据、以及通过将在后面说明的计时机构35及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而分别得到的数据,而对人1的腿部2、2的运动状态是单腿支承状态(图1(a)的状态)还是两腿支承状态(图1(b)的状态)进行判断。另外,运算处理装置16具有胸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5以及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其中,胸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5使用胸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15及胸部回转传感器14所检测出的数据,而对胸部4于绝对坐标系Cf上的倾斜角度θa(参照图2,具体是指,例如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θa)进行计测;而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使用腰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20及腰部回转传感器19所检测出的数据,而对腰部3于绝对坐标系Cf上的倾斜角度θb(参照图2,具体是指,例如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θb)进行计测。
此外,运算处理装置16还具有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该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使用腰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20及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所检测出的数据、与通过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所计测出腰部3的倾斜角度θb的数据,来求解如图2所示设定在腰部3上的身体坐标系Cp(图2中的xz坐标)的原点O于绝对坐标系Cf上的加速度(平移加速度)a0=T(a0x,a0z)。在此,身体坐标系Cp具体而言是指,例如以连结人1的左右髋关节8、8的各自中心的线的中心点作为原点O,并将竖直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人1朝向前方的水平方向作为x轴方向的坐标系(坐标系的3轴的方向与所述绝对坐标系Cf相同)。
另外,运算处理装置16具有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该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使用各腿部2的髋关节角度传感器22及膝关节角度传感器23所检测出的数据、与通过所述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所检计测出的腰部3的倾斜角度θb的数据,来求解绝对坐标系Cf上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θc、θd(参照图2,具体是指例如,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θc、θd)。
另外,运算处理装置16具有各部重心位置计算机构29、身体重心位置计算机构30、以及身体重心加速度计算机构31,其中,各部重心位置计算机构29使用通过胸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5、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以及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得到的胸部4的倾斜角度θa、腰部3的倾斜角度θb、以及各腿部2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及小腿部11的倾斜角度θd的数据,来求解与将在后边说明的刚体连动模型相对应的人1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具体是指所述身体坐标系Cp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身体重心位置计算机构30使用其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的数据,来求解上述身体坐标系Cp上的人1的整体的重心G0(参照图1,以下称身体重心G0)的位置;身体重心加速度计算机构31使用其身体重心G0的位置的数据、以及通过所述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而得到的身体坐标系Cp的原点O的加速度a0的数据,来求解绝对坐标系Cf上的身体重心G0的加速度a=T(ax,az)(参照图1)。
此外,运算处理装置16还具有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以及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其中,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使用通过所述各部重心位置计算机构29而得到的人1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具体是指与腿部2相关连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的数据、以及通过所述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而得到的身体坐标系Cp的原点O的加速度a0的数据,来求解绝对坐标系Cf上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重心的加速度(平移加速度);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使用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得到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θc、θd的数据,来求解绝对坐标系Cf上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角加速度;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使用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得到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或通过所述膝关节角度传感器23而计测出的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Δθd的数据,来推定着地中的各腿部2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
另外,运算处理装置16具有计时机构35、移动速度推定机构36、以及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其中,计时机构35在每次通过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而把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单腿支承状态的结束)时,对从其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移动速度推定机构36在每次通过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而把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单腿支承状态的结束)时,使用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得到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θc、θd的数据、以及所述计时机构35的计时数据,对人1的移动速度进行推定;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根据通过该移动速度推定机构36而求得的移动速度的数据,对从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结束时的时间(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以下称两腿支承期间)进行推定。
另外,运算处理装置16具有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以及关节力矩推定机构39,其中,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使用通过所述身体重心加速度计算机构31而得到的身体重心的加速度a的数据、通过所述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而得到的两腿支承期间的推定值的数据、通过所述计时机构35而得到的计时数据、以及通过所述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而得到的腿部2的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的数据,来求解作用到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关节力矩推定机构39使用该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的数据、通过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而得到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重心的加速度的数据、通过所述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而得到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角加速度的数据、通过所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而得到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的数据、以及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得到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θc、θd的数据,来推定分别作用到各腿部2的膝关节10及髋关节8上的力矩。
下面,一并关于上述的运算处理装置16的各机构的更加详细的处理内容,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人1在进行行走移动之时,在使两腿部2、2着地的状态下,一旦打开运算处理装置16的未图示的电源开关,则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在规定的每一周期依次实行通过该运算处理装置16而进行的处理,依次求解作用到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等。
即,首先,运算处理装置16实行通过所述胸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5及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而进行的处理。这种场合,在胸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5的处理中,根据从胸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15及胸部回转传感器14而分别输入的胸部4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及胸部4的角速度的检测数据,并通过使用所谓卡尔曼滤波器的处理的周知的手法,来在所述每一周期依次求解绝对坐标系Cf上的胸部4的倾斜角度θa。同样地,在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的处理中,根据从前后加速度传感器20及腰部回转传感器19而分别输入的腰部3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及腰部3的角速度的检测数据,并使用所谓卡尔曼滤波器的处理,来依次求解绝对坐标系Cf上的腰部3的倾斜角度θb。在此,绝对坐标系Cf上的胸部4及腰部3的各自的倾斜角度θa、θ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例如相对于竖直方向(重力方向)而言的倾斜角度。
另外,虽然可以通过例如对由胸部回转传感器14、19而得到的角速度的检测数据进行积分,求得胸部4和腰部3的倾斜角度,但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使用所谓卡尔曼滤波器的处理,可以高精度地计测胸部4和腰部3的倾斜角度θa、θb。
接着,运算处理装置16实行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的处理与所述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的处理。
在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的处理中,绝对坐标系Cf上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倾斜角度θc、θd(参照图2,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在所述每一周期可以按如下这样依次求得。即,根据通过安装在腿部2上的所述髋关节角度传感器22而得到的髋关节8的弯曲角度Δθc的检测数据的此次值、以及通过所述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而求得的腰部3的倾斜角度θb的此次值,并通过下式(4),来计算各腿部2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
θc=θb+Δθc    ……(4)
在此,在该腰部3相对于竖直方向而倾斜,以使得该腰部3的上端部比下端部还突出到人1的前方一侧的场合下,腰部3的倾斜角度θb为负的值;而在大腿部9相对于腰部3的轴心而倾斜,以使得大腿部9的下端部突出到人1的前方一侧的场合下,髋关节8的弯曲角度Δθc为正的值。
此外,根据如上所述而求得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的此次值、以及通过安装在腿部2上的所述膝关节角度传感器23而得到的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Δθd的检测数据的此次值,并通过下式(5),来计算各腿部2的小腿部11的倾斜角度θd。
θd=θc-Δθd    ……(5)
在此,在小腿部11相对于大腿部9的轴心而倾斜到大腿部9的背面一侧的场合下,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为正的值。
另外,在所述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的处理中,所述身体坐标系Cp的原点O于绝对坐标系Cf上的加速度a0=T(a0x,a0z)可以按以下求得。即,将通过腰部前后加速度传感器20而得到的腰部3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的检测数据的此次值设为ap,将通过所述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而得到的腰部3的上下方向的加速度的检测数据的此次值设为aq,则根据这些检测数据ap、aq、以及通过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而求得的腰部3的倾斜角度θb的此次值,并通过下式(6),可以求得绝对坐标系Cf上的加速度a0=T(a0x,a0z))。
a0=T(a0x,a0z)
=T(ap·cosθb-aq·sinθb,ap·sinθb+aq·cosθb)……(6)
接着,运算处理装置16实行所述各部重心位置计算机构29的处理,使用在以下将要说明的刚体连动模型,来求解所述身体坐标系Cp上的人1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相对于身体坐标系Cp的原点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刚体连动模型R是将人1作为由以下刚体连结而成的人形来进行表现的模型,即是将相当于各腿部2的大腿部9的刚体R1、R1、相当于小腿部11的刚体R2、R2、相当于腰部3的刚体R3、以及相当于将所述胸部4、臂部7、7、及头部6合在一起的部分40(以下称上体部40)的刚体R4连结起来。这种场合,各刚体R1与刚体R3间的连结部、以及各刚体R1与刚体R2间的连结部分别相当于髋关节8、膝关节10。另外,刚体R3与刚体R4间的连结部,为相对于腰部3的胸部4的倾斜转动支点部4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这种刚体连动模型R的各刚体R1~R4相对应的人1的刚体部(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腰部3、上体部40)的各自的重心G1、G2、G3、G4于各刚体部上的位置被预先求得,并被记忆存储在运算处理装置16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
在此,记忆存储在运算处理装置16中的各刚体部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是指在相对于各刚体部而固定的坐标系上的位置。这种场合,作为反映各刚体部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的数据,例如,可以使用从各刚体部的一端部的关节的中心点开始算起,在该刚体部的轴心方向上的距离。具体而言,例如,如图4所示,各大腿部9的重心G1的位置是由从该大腿部9的髋关节8的中心开始算起,在大腿部9的轴心方向上距离d1处的位置来表示;各小腿部11的重心G2的位置是由从该小腿部11的膝关节10的中心开始算起,在小腿部11的轴心方向上距离d2处的位置来表示;这些距离d1、d2的值被预先求得,并被记忆存储在运算处理装置16中。关于其它刚体部的重心G3、G4的位置也与之同样。
另外,关于上体部40的重心G4的位置,虽然严密地讲,会受到包含在该上体部40之内的臂部7、7的动作的影响,但是,由于在行走时的各臂部7、7一般是相对于胸部4的轴心处于对称的位置关系,故而,上体部40的重心G4的位置几乎不发生变动,例如,它几乎与直立姿势状态时的上体部40的重心G4的位置是同一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对各刚体部(各腿部2的大腿部及小腿部11、腰部3、上体部40)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进行表示的数据之外,也可以预先求得各刚体部的质量的数据、各刚体部的尺寸的数据(例如,各刚体部的长度的数据),并将之记忆存储在运算处理装置16中。
另外,小腿部11的质量为包括脚底部13在内的质量。另外,如上所述,预先记忆存储在运算处理装置16中的数据,虽然可以通过实际测量等方法得到,但是,也可以根据人1的身长或体重等,并基于人的平均统计数据来推侧。一般情况下,上述各刚体部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或者质量、尺寸,与人的身长或体重具有关连性,基于其相关数据,根据人1的身长及体重的数据,可以较高精度地推测上述各刚体部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或者质量、尺寸。
所述各部重心位置计算机构29根据如上所述的预先记忆存储在运算处理装置16中的数据、通过所述胸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5及腰部倾斜角度计测机构26而分别求得的胸部4的倾斜角度θa(=上体部40的倾斜角度)及腰部3的倾斜角度θb的此次值、以及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求得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θc、θd的此次值,来求解身体坐标系Cp(图4中的xz坐标)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而该身体坐标系Cp是具有固定在腰部3上的原点O的坐标系。
这种场合,由于各刚体部(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腰部3、上体部40)的倾斜角度θa~θd的数据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来求得,因此,根据其倾斜角度θa~θd的数据、以及各刚体部的尺寸的数据,可以知道身体坐标系Cp上的各刚体部的位置及姿势。这样,也就可以求得身体坐标系Cp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
具体而言,例如,参照图4,关于位于同图4中的左侧的腿部2(朝向人1的前进方向的前方而处于后侧的腿部2)进行说明,由于大腿部9于身体坐标系Cp上的倾斜角度(相对于轴z方向的倾斜角度)为θc(该场合,在图4中θc<0=,故而身体坐标系Cp上的大腿部9的重心G1的位置的坐标为(d1·sinθc,-d1·cosθc)。另外,由于小腿部11于身体坐标系Cp上的倾斜角度为θd(在图4中θd<0),故而若将大腿部9的长度设定为Dc,则身体坐标系Cp上的小腿部11的重心G2的位置的坐标为(Dc·sinθc+d2·sinθd,-Dc·cosθc-d2·cosθd)。关于另一侧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以及腰部3及上体部40的重心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地求得。
这样,在通过各部重心位置计算机构29,求得身体坐标系Cp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之后,运算处理装置16开始实行所述身体重心位置计算机构30的处理,使用各刚体部的重心G1、G2、G3、G4的位置的数据、以及各刚体部的质量的数据,来求解身体坐标系Cp上的人1的身体重心G0的位置(xg,zg)。
在此,若进行以下设定,即,将身体坐标系Cp上的腰部3的重心G3的位置及质量分别设定为(x3,z3)、m3,将上体部40的重心G4的位置及质量分别设定为(x4,z4)、m4,将在朝向人1的前方的场合时处于左侧的腿部2的大腿部9的重心G1的位置及质量分别设定为(x1L,z1L)、m1L,将同一腿部2的小腿部11的重心G2的位置及质量分别设定为(x2L,z2L)、m2L,将处于右侧的腿部2的大腿部9的重心G1的位置及质量分别设定为(x1R,z1R)、m1R,将同一腿部2的小腿部11的重心G2的位置及质量分别设定为(x2R、z2R)、m2R,将人1的体重设定为M(=m1L+m2L+m1R+m2R+m3+m4),则身体坐标系Cp 上的人1的身体重心G0的位置(xg、zg)可以根据下式(7)求得。
xg=(m1L·x1L+m1R·x1R+m2L·x2L+m2R·x2R+m3·x3+m4·x4)/M
zg=(m1L·z1L+m1R·z1R+m2L·z2L+m2R·z2R+m3·z3+m4·z4)/M……(7)
这样,在实行身体重心位置计算机构30的处理之后,运算处理装置16还实行所述身体重心加速度计算机构31的处理。在该身体重心加速度计算机构31的处理中,首先,使用在所述每一周期通过身体重心位置计算机构30而求得的身体坐标系Cp上的身体重心G0的位置(Xg,Zg)的时序数据,来求解相对于身体坐标系Cp上的原点O而言的身体重心G0的位置(Xg,Zg)的2次微分值,也即是,相对于身体坐标系Cp上的原点O而言的身体重心G0的加速度T(d2xg/dt2,d2zg/dt2)。而且,通过求解该加速度T(d2xg/dt2,d2zg/dt2)、与通过所述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而求得的身体坐标系Cp的原点O于绝对坐标系Cf上的加速度a0=T(a0x,a0z)之间的向量和,可以求得绝对坐标系Cf上的身体重心G0的加速度a=T(ax,az)。
另外,运算处理装置16在实行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及各部重心位置计算机构29的处理之后,还实行所述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以及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的处理。
这种场合,在所述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的处理中,与所述身体重心加速度计算机构31的处理同样,首先,使用在所述每一周期通过所述各部重心位置计算机构29而求得的身体坐标系Cp上的作为各腿部2的刚体部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重心G1、G2的位置的各自的时序数据,来求解身体坐标系Cp上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重心G1、G2的位置的各自的2次微分值,也即是,身体坐标系Cp上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重心G1、G2的各自的加速度(相对于身体坐标系Cp的原点O的平移加速度)。然后,通过求解该各自的加速度、与通过所述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而得到的身体坐标系Cp上的原点O于绝对坐标系Cf上的加速度a0=T(a0x,a0z)之间的向量和,可以求得绝对坐标系Cf上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加速度(具体是指该加速度于绝对坐标系Cf上的坐标成份)。
另外,在所述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的处理中,使用在所述每一周期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求得的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θc、θd的时序数据,可以求得各腿部2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θc、θd的2次微分值,也即是,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角加速度。
另外,在所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的处理中,关于着地中的腿部2进行说明,例如,根据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计算出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的此次值,并基于如图5及图6所示的预先设定的相关关系,而将从该腿部2的踝部12朝向该腿部2的脚底部13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可以视为作用到脚底部13的着地位置上的总地面反向力所集中的点)的向量(相对于踝部12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向量,以下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作为表示该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来进行求解。
即,据本案发明者等人之所见,着地中的腿部2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或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Δθd,与地面反向力作用点之间存在有比较显著的关连性,例如,针对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而言时,所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具体而言,具有在人1的前进方向(X轴方向)上的该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成份与在竖直方向(Z轴方向)上的该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成份,两成份如图5及图6所示那样发生变化。在此,大腿部9的负的倾斜角度θc是指在大腿部9相对于腰部3的轴心而倾斜,以使得腿部2伸到人1后侧的场合时(例如,图2中的朝向人1前方的场合时的右侧的腿部2)的角度;正的倾斜角度θc是指在大腿部9相对于腰部3的轴心而倾斜,以使得腿部2处于人1前侧的场合时(例如,图2中的朝向人1前方的场合时的左侧的腿部2)的角度。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成以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为参量的且反映图5及图6的相关关系的近似式,并将该近似式预先记忆存储在运算处理装置16中。然后,在所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的处理中,将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求得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的此次值代入上述近似式,来求解所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具体是指该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于X轴方向、Z轴方向的成份)。
在此,如图5及图6所示,在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具有极小值的相关关系中,即使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为同一角度,但是在倾斜角度θc的减少过程与增加过程中,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值也不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成上述近似式时,将脚底部13的脚后跟着地之后,一直到脚尖离开地面之间的所述相关关系的过渡区分成以下3相,即,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为正的第1相(图5中为a1的相,图6中为b1的相),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为负、且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的变化速度也即大腿部9的倾斜角速度为负的第2相(图5中为a2的相,图6中为b2的相),以及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为负、且大腿部9的倾斜角速度为正的第3相(图5中为a3的相,图6中为b3的相),关于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于X轴方向、Z轴方向的各自的成份,则可以通过利用同一或不同的函数而将各相进行近似地求解来得到。若将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于X轴方向的成份设定为px,对图5的相关关系中的第1相a1及第2相a2进行合并后的相的近似式,则可通过例如以下形式的6次多项式函数(x1~x7为常数值)来表示。
px=x1·θc6+x2·θc5+x3·θc4+x4·θc3+x5·θc2+x6·θc+x7
另外,图5的相关关系中的第3相a3的近似式,可通过例如以下形式的4次多项式函数(x8~x12为常数值)来表示。
px=x8·θc4+x9·θc3+x10·θc2+x11·θc+x12
另外,若将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于Z轴方向的成份设定为pz,对图6的相关关系中的第1相b1及第2相b2进行合并的相的近似式,可通过例如以下形式的6次多项式函数(z1~z7为常数值)来表示。
pz=z1·θc6+z2·θc5+z3·θc4+z4·θc3+z5·θc2+z6·θc+z7
另外,图6的相关关系中的第3相b3的近似式,可通过例如以下形式的3次多项式函数(z8~z11为常数值)来表示。
pz=z8·θc3+z9·θc2+z10·θc+z11
而且,在求解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时,在对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的正负进行识别的同时,还对通过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的时序数据的一次微分而计算出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速度的正负进行辨别。进而,再根据这些被识别出的倾斜角度θc的正负与倾斜角速度的正负,来判断现在处于哪一相,然后通过将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的此次值代入被判断出的相的近似式中,而计算出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这样,可以区别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于减少过程中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值、与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于增加过程中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值,并对之进行计算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使用多项式对腿部2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与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近似,以求出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但是,也可以利用数据表对图5及图6所示的相关关系进行记忆存储,并使用该数据表,根据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求出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
另外,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与着地中的腿部2的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之间也具有关连性,可以代替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根据利用膝关节角度传感器23而计测的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Δθd,来推定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或者,也可以使用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与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Δθd的两者,通过图表等,来推定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
此外,在人1坐到椅子上或者从坐在椅子上的状态站起来时,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与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Δθd之间,成立有图7(坐到椅子上时)、图8(从椅子上站起时)所示的相关关系;在上台阶或者下台阶时,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与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之间,成立有图9(上台阶时)、图10(下台阶时)所示的相关关系。因此,在坐到椅子上或从椅子上站起来时,根据膝关节10的弯曲角度Δθd,并基于图7、图8的相关关系,可以推定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另外,在上台阶或下台阶时,根据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θc,并基于图9、图10的相关关系,可以推定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位置。
另一方面,运算处理装置16在实行前面所述的各机构25~34的处理的同时,还实行通过所述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进行的处理。在该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的处理中,在所述每一周期,对通过所述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而得到的腰部3的朝向上方的加速度的检测数据、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而且,当该加速度的检测值超过其阈值时,判断为如图1(b)所示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且又是如图1(a)所示的单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即,在人1行走中,当从单腿支承状态向两腿支承状态过渡时,由于游离一侧的腿部2的着地,在髋关节8的附近的腰部3上,产生几乎朝向上方的较大的加速度(在通常的单腿支承状态下产生不了的加速度)。由此,所述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对根据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而得到的腰部3的朝向上方的加速度的检测数据、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及单腿支承状态的结束。
另外,在通过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把握了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之时,与之对应地,所述计时机构35开始对从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通过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而得到的加速度的检测数据超过上述阈值时的周期时刻)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
另外,在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的处理中,一旦把握了如上所述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在所述每一周期,对于从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利用所述计时机构35而计测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了在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刻利用所述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而求得的将在后面说明的两腿支承期间(从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结束时之间的该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推定值,进行依次监视。并且,当该经过时间达到两腿支承期间的推定值时,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判断为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且又是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
如此地实行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的处理,另外,在实行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进行的处理之后,运算处理装置16开始依次地实行所述移动速度推定机构36的处理及所述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的处理。
根据移动速度推定机构36进行的处理如下。即,参照图11,在人1行走时,在t1时刻,由实线所示的人1的前方一例的腿部2(图1中朝向人1的前方场合时的右侧的腿部2)进行着地,开始两腿支承状态,如虚线描画的人1所示,想象在t2时刻开始下一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情况(在t1时刻处于人1后侧的腿部2离开地面后在t2时刻开始着地的场合)。此时,人1从t1时刻到t2时刻的移动距离L为:绝对坐标系Cf的X轴方向(人1的前进方向)上的腰部3的髋关节8的中心的移动距离(该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等于身体坐标系Cp上的原点O于X轴方向的移动量)。
而且,该移动距离L几乎等于距离ΔL1与距离ΔL2之间的总和,其中距离ΔL1为在t1时刻从髋关节8的中心到人1的前方一侧的腿部2的踝部12之间的X轴方向上的距离,距离ΔL2为在t2时刻从髋关节8的中心到人1的后方一侧的腿部2(该腿部为在t1时刻处于人1的前方一侧的腿部2)的踝部12之间的X轴方向上的距离。
因此,通过把握上述距离ΔL1、ΔL2X、以及从t1时刻到t2时刻的经过时间(t2-t1)也即是从两腿支承状态开始之后到下一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之间的一步数的经过时间,并使用这些距离ΔL1、ΔL2、以及该一步数的经过时间(t2-t1),根据下式(8),可以求得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人1的移动速度V(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平均移动速度)。
V=D/(t2-t1)=(ΔL1+ΔL2)/(t2-t1)……(8)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移动速度推定机构36的处理中,在每次通过所述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把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后,与人1的前方一侧的腿部2相关连的上述距离ΔL1以及与后方一侧的腿部2相关连的上述距离ΔL2可以按以下求得,并对这些距离ΔL1、ΔL2的算出值进行记忆存储。然后,根据在此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所求得的与后方一侧的腿部2相关连的上述距离ΔL2、在前一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所求得的与前方一侧的腿部2相关连的上述距离ΔL1、以及从前一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此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利用所述计时机构35而计测的时间(t2-t1),并通过所述式(8),求解人1的移动速度V。
这种场合,上述距离ΔL1、ΔL2的求解如下。即,关于在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人1的前方-侧的腿部2的说明如下,在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通过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所把握的两腿支承状态开始的周期),将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求得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设定为θc1、θd1(参照图11的时刻t1处的图)。此时,使用这些倾斜角度θc1、θd1(θc1>0、θd1>0)的数据与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长度的Dc、Dd的数据,并根据下式(9),而计算出与该腿部2相关连的距离ΔL1。
ΔL1=Dc·sinθc1+Dd·sinθd1    ……(9)
同样地,关于在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人1的后方一侧的腿部2的说明如下,在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若将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求得的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倾斜角度设定为θc2、θd2(参照图11的时刻t2处的图),使用这些倾斜角度θc2、θd2(θc2<0、θd2<0)的数据与大腿部9及小腿部11的各自的长度的Dc、Dd的数据,并根据下式(10),而计算出与该腿部2相关连的距离ΔL2。
ΔL2=-Dc·sinθc 2-Dd·sinθd2    ……(10)
根据以上说明的移动速度推定机构36的处理,在每一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推定人1的移动速度V(具体是指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之前的一步中的移动速度)。另外,在两腿支承状态开始之后,到下一次两腿支承状态开始的期间的各周期时刻,移动速度V的推定值被维持于一定。
另外,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的处理如下进行。据本案发明者等人之所见,作为人1于行走时的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期间的两腿支承期间,与人1的移动速度V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连性。即,人1于行走时的两腿支承期间相对于移动速度V,发生如图12所示的变化,该移动速度V越快,两腿支承期间则越短。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预先的数据表或者将之进行近似的多项式函数的形式,对图12的相关关系进行预先记忆存储于运算处理装置16。而且,在所述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的处理中,在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根据如前所述那样通过移动速度推定机构36而求得的移动速度V的最新值,并基于图12的相关关系,对与该两腿支承状态相关连的两腿支承期间的推定值进行求解。另外,该两腿支承期间的推定值又被维持到下一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
另外,运算处理装置16在实行所述身体重心加速度计算机构31、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计时机构35、以及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的处理之后,还在所述每一周期实行所述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的处理。在该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的处理中,根据通过身体重心加速度计算机构31而求得的身体重心G0的加速度a=T(ax,az)的数据、以及人1的质量M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式(2),在每一周期可以依次求得总地面反向力F=T(Fx,Fz)的推定值。这种场合,当通过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而把握的腿部2的运动状态为单腿支承状态时,上述总地面反向力F=T(Fx,Fz)的推定值则可以作为作用到着地中的一条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来求得。
另一方面,当通过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而把握的腿部2的运动状态为两腿支承状态时,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按如下来求解作用到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T(Frx,Frz)及Ff=T(Ffx,Ffz)。即,据本案发明者等人之所见,当着眼于在两腿支承状态下作用到人1的后方一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的各成份相对于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总地面反向力F的各成份的比例(以下称地面反向力比)、与从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经过时间相对于所述两腿支承期间的比例(=经过时间/两腿支承期间,以下称两腿支承时间比)之间的关系时,在这些关系之间存在有特殊的关连性,该关连性几乎不受人1的移动速度V等的影响。
具体而言,作为作用到后方一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的Z轴方向(竖直方向)上的成份Frz相对于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总地面反向力F的Z轴方向上的成份Fz(以下用参照符号Fzs表示)而言的比例的地面反向力比Frz/Fzs不论人1的移动速度V等如何,相对于所述两腿支承时间比而言,具有如图13(a)所示的几乎一定的相关关系,其基本上是伴随两腿支承状态的时间的经过,从1至0地减少下去。另外,作为作用到后方一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的X轴方向(朝向人1的前进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成份Frx相对于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总地面反向力F的X轴方向上的成份Fx(以下用参照符号Fxs表示)而言的比例的地面反向力比Frx/Fxs不论人1的移动速度V等如何,相对于所述两腿支承时间比而言,具有如图13(b)所示的几乎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伴随两腿支承状态的时间的经过,暂时地从1开始增加,而后减少到0。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预先的数据表或者将这些相关关系分别进行近似的多项式函数的形式,而对图13(a)、(b)的相关关系进行预先记忆存储于运算处理装置16。然后,在所述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的处理中,再加上对所述总地面反向力F的推定值进行求解,根据通过计时机构35而得到的经过时间的计时数据的此次值、通过两腿支承期间推定机构37而求得的两腿支承期间的推定值的最新值,在所述每一周期可以依次求得所述两腿支承时间比。然后,根据所求得的该两腿支承时间比的数据,并基于图13(a)的相关关系,可以依次求得Z轴方向上的地面反向力比Frz/Fzs,并通过将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总地面反向力F的Z轴方向上的成份Fzs乘以该地面反向力比Frz/Fzs,可以求得作用到后方一侧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的Z轴方向上的成份Frz。同样地,根据所求得的两腿支承时间比的数据,并基于图13(b)的相关关系,可以依次求得X轴方向上的地面反向力比Frx/Fxs,并通过将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总地面反向力F的X轴方向上的成份Fxs乘以该地面反向力比Frx/Fxs,可以求得作用到后方一例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Fr的X轴方向上的成份Frx。
此外,按照所述式(3),通过从在各周期所求得的总地面反向力F=T(Fx,Fz)中减去(向量间的减法运算)与后侧的腿部2相关连的地面反向力Fr=T(Frx,Frz),可以求得与前侧的腿部2相关连的地面反向力Ff=T(Ffx,Ffz)=T(Fx-Frx,Fz-Frz)。这样,两腿支承状态下的两腿部2、2的地面反向力Fr、Ff被分别求得。
接着,运算处理装置16实行所述关节力矩推定机构39的处理,以求解作用到各腿部2的膝关节10及髋关节8上的力矩。该处理是使用通过所述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以及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分别求得的数据的此次值,并基于所谓逆动力学模型而进行。该逆动力学模型是使用关于人1的各刚体部的平移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与关于转动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从距离地面反向力作用点近的关节开始,依次地求解作用到该关节上的力矩的模型,在本实施方式中,依次对作用到各腿部2的膝关节10及髋关节8上的力矩进行求解。
进一步具体而言,参照图14,首先,关于各腿部2的小腿部11进行说明,利用各自在绝对坐标系Cf上的成份记号,分别将作用到小腿部11的前端部的踝部12上的力(关节反向力)、作用到小腿部11的膝关节10的部分上的力(关节反向力)、以及小腿部11的重心G2的平移加速度设定为T(F1x,F1z)、T(F2x,F2z)、T(a2x,a2z),将该小腿部11的质量设定为m2。此时,关于小腿部11的重心G2的平移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为下式(1)。
T(m2·a2x,m2·a2z)=T(F1x-F2x,F1z-F2z-m2·g)
故,T(F2x,F2z)
=T(F1x-m2·a2x,F1z-m2·a2z-m2·g)
……(11)
在此,小腿部11的重心G2的加速度T(a2x,a2z)可以通过所述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来求得。另外,作用到小腿部11的前端部的踝部12上的力T(F1x,F1z)近似等于关于具有该小腿部11的腿部2而言的通过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更加具体而言,在单腿支承状态下,当该腿部2处于着地中时,关节反向力T(F1x,F1z)为通过所述式(2)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T(Fx,Fz),而当该腿部2游离一侧的腿部时,T(F1x,F1z)=T(0,0)。另外,在两腿支承状态下,当该腿部2是在朝向人1的前进方向的场合时的后侧的腿部时,关节反向力T(F1x,F1z)为:使用所述图13(a)、(b)的相关关系,如前面所述那样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T(Frx,Frz),而当该腿部2是前侧的腿部时,该关节反向力为:按照所述式(3),如前面所述那样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T(Ffx,Ffz)。
因此,作用到各腿部2的膝关节10上的关节反向力T(F2x,F2z),可以根据通过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而求得的小腿部11的重心G2的加速度T(a2x,a2z)的数据、通过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T(F1x,F1z))的数据、小腿部11的预先求得的质量m2的数据、以及重力加速度g的值,并通过上述式(11)来求得。
另外,参照图1 4,将作用到小腿部11的前端部的踝部12上的力矩设定为M1,将作用到小腿部11的膝关节10的部分上的力矩设定为M2,将围绕小腿部11的重心G2转动的惯性力矩设定为IG2,将围绕小腿部11的重心G2转动的角加速度设定为α2。另外,对应于所述图4,若将小腿部11的重心G2与膝关节1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2,将小腿部11的重心G2与踝部12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2’(=Dd-d2),则关于围绕小腿部11的重心G2转动的转动运动的运动方程式为下式(12)。
IG2·α2=M1-M2+F1x·d2’·cosθd-F1z·d2’·sinθd
+F2x·d2·cosθd-F2z·d2·sinθd
故,
M2=M1-IG2·α2+F1x·d2’·cosθd-F1z·d2’·sinθd
+F2x·d2·cosθd-F2z·d2·sinθd
……(12)
在此,式(12)中的M1是通过关于具有同式(12)所关连的小腿部11的腿部2而言的通过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与关于该腿部2而言的通过所述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向量的两者间的外积(向量积),而得到的力矩。另外,α2是通过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而求得的小腿部11的角加速度。另外,θd是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求得的小腿部11的倾斜角度。另外,T(F1x,F1z)如前所述,是通过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此外,T(F2x,F2z)是通过所述式(11)而求得的反向力。而且,惯性力矩IG2与小腿部11的质量m2和尺寸等数据均是通过预先求得,并被记忆存储在运算处理装置16中。
因此,作用到膝关节10上的力矩M2,可以根据通过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而得到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的数据、通过地面反向力作用点推定机构34而得到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向量的数据、通过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而得到的小腿部11的角加速度α2的数据、通过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得到的小腿部11的倾斜角度θd的数据、通过所述式(11)而求得的关节反向力T(F2x,F2z)的数据、以及预先求得的小腿部11的惯性力矩IG2、尺寸(Dd)、重心G2的位置(d2)的数据,并通过所述式(12)来求得。
关节力矩推定机构39在如上所述那样求得作用到小腿部11的膝关节10的部分上的力矩M2之后,又通过进行与其计算处理同样的处理,来求解作用到大腿部9的髋关节8的部分上的力矩。由于该处理的基本考虑方法与求解膝关节10的力矩M2的手法相同,故而省略详细的图解及说明,就其概要进行如下说明。
即,首先,通过依据关于大腿部9的重心G1(参照图4)的平移运动的运动方程式的下式(13)(与所述式(11)相同形式的式子),来求解作用到大腿部9的髋关节8的部分上的关节反向力T(F3x,F3z)。
T(F3x,F3z)=T(F2x-m1·a1x,F2z-m1·a1z-m1·g)
……(13)
在此,T(F2x,F2z)为在前面通过所述式(11)而求得的膝关节10的关节反向力。另外,T(a1x,a1z)为通过所述腿部各部加速度计算机构32而求得的大腿部9的重心G1于绝对坐标系Cf上的加速度(平移加速度)。此外,m1为预先求得的大腿部9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接着,通过依据关于围绕大腿部9的重心G1转动的转动运动的运动方程式的下式(14)(与所述式(12)相同形式的式子),来求解作用到大腿部9的髋关节8的部分上的力矩M3。
M3=M2-IG1·α1+F2x·d1’·cosθc-F2z·d1’·sinθc
+F3x·d1·cosθc-F3z·d1·sinθc
……(14)
在此,M2为通过所述式(12)而求得的膝关节10的力矩,T(F2x,F2z)为通过所述式(11)而求得的膝关节10的关节反向力,T(F3x,F3z)为通过所述式(13)而求得的髋关节8的关节反向力,IG1为预先求得的围绕大腿部9的重心G1转动的惯性力矩,α1为通过所述腿部各部角加速度计算机构33而求得的大腿部9的角加速度,θc为通过所述腿部姿势计算机构28而求得的大腿部9的倾斜角度。另外,d1为从髋关节8的中心到大腿部9的重心G1之间的距离(参照图4),d1’为从膝关节10的中心到大腿部9的重心G1之间的距离(图4中的Dc-d1),这些值是根据预先求得的重心G1的位置和大腿部9的尺寸(长度)而确定的数据。
在每一周期通过运算处理装置16依次实行以上所说明的处理,作用到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或作用到各腿部2的膝关节10及髋关节8上的力矩被依次即时地推定。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所求得的膝关节10或髋关节8的力矩的推定值也可以应用在例如,辅助人1的行走的装置(包括可以对膝关节10或髋关节8施行辅助转矩的电动机等的装置)的控制上。
图15中的实线所例举的是,通过前面所述的运算处理装置16的处理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具体是指该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的绝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另外,图16中的实线所例举的是,通过运算处理装置16的处理而求得的膝关节10及髋关节8的力矩的推定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此,图15及图16所例举的是人1几乎以恒定速度行走于平地上时的例子。这种场合,在图15中,也用虚线同时描画了使用力计测器等来实际测得地面反向力的对比例(相当于地面反向力的实际值时的例子)。另外,在图16中,也用虚线同时描画了使用转矩计等来实际测得膝关节10及髋关节8的力矩的对比例(相当于膝关节10及髋关节8的力矩的实际值时的例子)。
参照图15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该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如图16所示那样,还可以较高精度地推定膝关节10或髋关节8的力矩。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不是将妨碍人1的行走或者增加腿部2运动的负担的传感器安装在腿部2上,而是使用了所谓分别安装在髋关节8或膝关节10上的角度传感器22、23、或者安装在躯干5上的回转传感器14、19及加速度传感器15、20、21之类的比较小型且又轻量的传感器,就可以容易即时地对作用到各腿部2上的地面反向力、或者作用到各腿部2的髋关节8及膝关节10上的力矩进行推定。而且,无论移动速度V等如何,都可以较高精度地进行其推定。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所述腿部运动判断机构24的处理中,在从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经过时间达到所述两腿支承期间的推定值时,判断为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且又是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但是,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判断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及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即,例如,关于在两腿支承状态处于人1的后方一例的腿部2(在两腿支承状态结束时离开地面的腿部2)进行说明,将在所述每一周期通过所述地面反向力推定机构38而求得的地面反向力Fr的绝对值=√(Frx2+Frz2)依次地与预先设定的阈值(大致接近0的正的值)进行比较。而且,当其地面反向力Fr的绝对值达到该阈值以下时(该绝对值大致等于0时),判断为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且又是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即使利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准确地进行其判断。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人1上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在作为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双脚行走机器人上。在此,在该双脚行走机器人上,虽然存在有腰部与胸部成为一体构造的场合,但在这种场合下,也可以将回转传感器或前后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腰部或胸部的任何一方上,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来推定地面反向力或腿部的关节的力矩。另外,在双脚行走机器人上,膝关节或髋关节的弯曲角度,也可以通过对这些关节的传动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的控制量来把握。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判断腿部2的运动状态,虽然不加处理地使用了腰部上下加速度传感器21的检测数据,但是,代替该检测数据,也可以使用例如,通过所述基准加速度计测机构27而求得的绝对坐标系Cf上的腰部3的加速度a0于竖直方向上(Z轴方向)的成份的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作为把握作用到移动体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或关节力矩的方法,可以有效应用在对人或机器人等的双脚行走移动体进行行走辅助或行走控制的场合。

Claims (11)

1.一种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对作用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进行推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步骤,该第1步骤为:对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腿部的运动状态是处于只有其中一条腿部着地的单腿支承状态,还是两条腿部着地的两腿支承状态进行判断;第2步骤,该第2步骤为:在对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进行依次求解中,还使用该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对相对于地面而固定的绝对坐标系上的该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第3步骤,该第3步骤为:基于由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所述重心的加速度、以及总地面反向力所表示的该重心的运动方程式,对该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进行依次求解,其中,所述总地面反向力是作用到各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合力;第4步骤,该第4步骤为:在每次所述两腿支承状态开始之时,对从其开始时到该两腿部支承状态的结束时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依次计测;以及第5步骤,该第5步骤为:至少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之前,对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进行计测;
当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处于单腿支承状态时,将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作为作用到着地中的单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而进行依次求解;
当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处于两腿支承状态时,基于预先设定的特性数据,该特性数据反映作用到两腿部当中的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相对于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经过时间及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而变化的特性,其中,该一条腿部朝向该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对作用到该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进行依次求解,并且通过从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中减去所求得的该一条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而对作用到另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进行依次求解。
2.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性数据是反映,在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所述一条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与所述总地面反向力间的比例、与所述经过时间与从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结束时的持续时间间的比例之间的关系的数据;
基于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与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之间的预先设定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该移动速度的计测值,对该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进行推定;根据其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推定值、所述经过时间的计测值、在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所述总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以及所述特性数据,对作用到所述一条腿部上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进行依次求解。
3.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对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膝关节的下侧的小腿部的倾斜角度以及该腿部的髋关节与膝关节之间的大腿部的倾斜角度分别进行计测的步骤;基于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的腿部的大腿部及小腿部的倾斜角度的计测值、以及该腿部的大腿部及小腿部的预先求得的尺寸,在每次该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对在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相对于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的腿部的髋关节而言的该腿部的小腿部的下端部的位置、在从前一次两腿支承状态开始时的该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上的移动量而进行计算的步骤;以及,将从各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下一次的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为止的经过时间作为一步数的经过时间而进行计测的步骤;
在所述第5步骤中,在每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通过将在其开始时所计算出的所述移动量除以从前一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到此次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为止所计测的所述一步数的经过时间,来求解所述移动速度的计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经各腿部的髋关节而被支承在所述两腿部上的躯干的靠近髋关节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进行依次计测的步骤;
在所述第1步骤中,当所述躯干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上升到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阈值以上时,为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而且同时为所述单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另外,在所述两腿支承状态下,当作用到朝向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前进方向而处于后侧的腿部上的所述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降低到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阈值以下时,为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而且同时为所述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以此来判断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运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经各腿部的髋关节而被支承在所述两腿部上的躯干的靠近髋关节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进行计测的步骤;
在所述第1步骤中,当所述躯干的下部于上下方向的加速度上升到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阈值以上时,为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而且同时为所述单腿支承状态的结束,另外,当从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开始时的经过时间的计测值达到该两腿支承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推定值之时,为所述两腿支承状态的结束,而且同时为所述单腿支承状态的开始,以此来判断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运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经各腿部的髋关节而被支承在所述两腿部上的躯干的倾斜角度、各腿部的至少是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以及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预先设定的基准点于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加速度分别进行依次计测的步骤;
在所述第2步骤中,基于所述躯干的倾斜角度、所述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将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以多个刚体的连结体来表示而成的刚体连动模型、与该刚体连动模型的各刚体相对应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质量、以及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重心的位置,而对相对于所述基准点的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重心的位置进行依次求解,而且同时基于其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而对相对于该基准点的该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并根据相对于其基准点的该重心的加速度、以及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该基准点的加速度,而对该绝对坐标系上的所述重心的加速度进行求解。
7.根据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基准点设定在所述躯干上。
8.根据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具有:经髋关节而连结于所述两腿部的腰部、以及相对于该腰部可以倾斜并且处于该腰部上的胸部,
为求解所述重心的位置而使用的所述躯干的倾斜角度为所述腰部及胸部的各自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第8项所述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体连动模型是将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膝关节的下侧的小腿部、该膝关节与所述髋关节之间的大腿部、所述腰部、以及包括处于该腰部的上侧的所述胸部在内的上体部分别以刚体来表示而成的模型。
10.一种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使用通过权利请求第1项至第5项中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而依次求得的关于所述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而对作用到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至少一个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推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如下步骤:对经各腿部的髋关节而被支承在所述两腿部上的躯干的倾斜角度、所述各腿部的至少是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以及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预先设定的基准点于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加速度分别进行依次计测的步骤;
基于所述躯干的倾斜角度、所述各腿部的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以及将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以多个刚体的连结体来表示而成的刚体连动模型,而对与该刚体连动模型的各刚体相对应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
基于所述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质量、以及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重心的位置,对相对于所述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进行依次求解,而且同时基于其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对相对于该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
根据相对于该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以及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所述基准点的加速度,而对该绝对坐标系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
基于所述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的时序数据,而对各刚体部的角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以及,
基于作为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刚体部的各腿部的大腿部的倾斜角度、与该腿部的膝关节的弯曲角度的两角度中的至少一个,而对该双脚行走移动体上的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
使用所述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所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及该刚体部的角加速度、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质量及尺寸、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重心的位置、以及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惯性力矩,并基于逆动力学模型,而对作用到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至少一个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推定。
11.一种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关节力矩推定方法,使用通过权利请求第6项至第9项中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地面反向力推定方法而依次求得的关于所述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而对作用到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至少一个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推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如下步骤:基于所述躯干的倾斜角度、所述各腿部的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各自的弯曲角度、以及将所述刚体连动模型,而对与该刚体连动模型的各刚体相对应的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刚体部于绝对坐标系上的倾斜角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
基于所述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质量、以及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对相对于所述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进行依次求解,而且同时基于其各刚体部的重心的位置的时序数据,对相对于该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
根据相对于该基准点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以及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所述基准点的加速度,而对该绝对坐标系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
基于所述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的时序数据,而对各刚体部的角加速度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以及,
基于作为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刚体部的各腿部的大腿部的倾斜角度、与该腿部的膝关节的弯曲角度的两角度中的至少一个,而对该双脚行走移动体上的各腿部的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进行依次求解的步骤;
使用所述地面反向力的推定值、所述地面反向力作用点的推定位置、所述绝对坐标系上的各刚体部的重心的加速度及该刚体部的角加速度、各刚体部的倾斜角度、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质量及尺寸、各刚体部上的该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重心的位置、以及各刚体部的预先求得的惯性力矩,并基于逆动力学模型,而对作用到所述双脚行走移动体的各腿部的至少一个关节上的力矩进行推定。
CNB028151496A 2001-08-01 2002-07-26 双脚行走移动体所受地面反向力及关节力矩的推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9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4155/2001 2001-08-01
JP2001234155 2001-08-01
JP2002050790A JP4184679B2 (ja) 2001-08-01 2002-02-27 二足歩行移動体の床反力推定方法及び二足歩行移動体の関節モーメント推定方法
JP050790/2002 2002-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7040A CN1537040A (zh) 2004-10-13
CN1320985C true CN1320985C (zh) 2007-06-13

Family

ID=26619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514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985C (zh) 2001-08-01 2002-07-26 双脚行走移动体所受地面反向力及关节力矩的推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054763B2 (zh)
EP (1) EP1424172B1 (zh)
JP (1) JP4184679B2 (zh)
KR (1) KR100869264B1 (zh)
CN (1) CN1320985C (zh)
CA (1) CA2456152C (zh)
DE (1) DE60235998D1 (zh)
RU (1) RU2296668C2 (zh)
WO (1) WO20030159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8607B2 (ja) * 2001-06-27 2008-1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足歩行移動体の床反力推定方法及び二足歩行移動体の関節モーメント推定方法
JP4130739B2 (ja) * 2002-01-28 2008-08-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足歩行移動体の床反力推定方法
JP4246534B2 (ja) * 2003-04-17 2009-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足歩行移動体の床反力作用点推定方法及び二足歩行移動体の関節モーメント推定方法
JP4291093B2 (ja) * 2003-09-11 2009-07-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2足歩行移動体の関節モーメント推定方法
US7698020B2 (en) 2003-07-11 2010-04-13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 of estimating joint moment of two-legged walking mobile body
JP4513320B2 (ja) * 2003-12-17 2010-07-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装置、並びにロボット装置の運動制御方法
JP4168943B2 (ja) * 2004-01-28 2008-10-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脚式ロボットと脚式ロボットの歩行制御方法
JP4410051B2 (ja) * 2004-07-22 2010-0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角速度計測装置および脚式移動ロボット
JP4440759B2 (ja) * 2004-12-17 2010-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2足歩行移動体の床反力推定方法
JP2007058709A (ja) * 2005-08-26 2007-03-08 Light Weight:Kk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073514A1 (en) * 2005-09-26 2007-03-2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Walking analyzer
WO2008057107A2 (en) * 2005-12-05 2008-05-15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ject surveillance and real time activity recognition
JP4818716B2 (ja) * 2005-12-27 2011-1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ロボット制御装置
JP4967368B2 (ja) * 2006-02-22 2012-07-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体動検出装置、体動検出方法および体動検出プログラム
DE502006005176D1 (de) * 2006-04-06 2009-12-03 Universitaetsklinikum Freiburg Haltungs- und Bewegungskontrollsystem für einen zweibeinigen humanoiden Roboter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altungs- und Bewegungskontrolle
US8138707B2 (en) * 2007-10-23 2012-03-20 Honda Motor Co., Ltd. Bipedal walking robot
KR100953431B1 (ko) * 2008-02-28 2010-04-20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지엠피의 상태추정을 통한 2족보행로봇의 균형제어기법
JP5316347B2 (ja) * 2009-10-02 2013-10-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多関節ロボット
CN102887188B (zh) * 2012-10-17 2015-06-03 同济大学 基于能量最优的双足被动行走步态控制方法
CN103171643B (zh) * 2013-02-27 2015-06-17 浙江大学 一种机器人弹性关节
WO2015105007A1 (ja) * 2014-01-07 2015-07-16 旭化成株式会社 進行方向判定装置、マップマッチング装置、進行方向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387588B1 (en) * 2014-08-25 2016-07-12 Google Inc. Handling gait disturbances with asynchronous timing
US9618937B1 (en) 2014-08-25 2017-04-11 Google Inc. Slip detection using robotic limbs
CN104407611B (zh) * 2014-09-30 2017-02-01 同济大学 一种仿人机器人稳定行走的控制方法
JP6228097B2 (ja) * 2014-10-06 2017-11-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移動ロボット
US9499218B1 (en) 2014-12-30 2016-11-22 Google Inc. Mechanically-timed footsteps for a robotic device
KR102133939B1 (ko) 2015-08-28 2020-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조력 계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06217353A (zh) * 2016-08-17 2016-12-14 尖叫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多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控制方法
KR101875510B1 (ko) * 2016-11-22 2018-07-09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이족 보행 로봇의 안정된 보행 제어를 위해 단순화된 로봇의 모델링 방법
JP6795190B2 (ja) * 2017-03-02 2020-12-02 公立大学法人広島市立大学 歩行感覚呈示装置及び呈示方法
CN108379038B (zh) * 2018-01-15 2019-07-09 浙江大学 一种下肢康复外骨骼系统及其步行控制方法
US11577390B2 (en) * 2018-06-05 2023-02-1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8908348B (zh) * 2018-09-17 2021-11-23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杆塔巡查智能爬行机器人
CN109333534B (zh) * 2018-10-23 2021-12-17 广东工业大学 预规划的实时步态控制算法
US20220314428A1 (en) * 2019-04-26 2022-10-06 Honda Motor Co., Ltd. Mobile-body manipulation device and manipulation system
CN110328689B (zh) * 2019-07-09 2021-01-08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机器人平衡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人
CN111374676B (zh) * 2020-03-09 2022-10-11 南方科技大学 人体地面反力间接测量系统、测量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1475949B (zh) * 2020-04-09 2022-01-04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行人足底力提取腿部动力特征值的方法
CN113080946A (zh) * 2021-04-29 2021-07-0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人体坐站转移能力测量装置、测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65822A (zh) * 2021-07-02 2021-10-01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刚体机器人的质心位置计算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4086A (en) * 1992-07-20 1995-04-0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locomotion of legged mobile robot and correcting inclinometer's output thereof
JPH11300660A (ja) * 1998-04-20 1999-11-02 Honda Motor Co Ltd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0019B2 (ja) * 1989-06-29 1996-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駆動制御装置
US5349277A (en) * 1992-03-12 1994-09-20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system for legged mobile robot
WO1999054095A1 (fr) * 1998-04-20 1999-10-2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eur pour robot mobile muni de jambes
JP3497402B2 (ja) 1999-02-25 2004-02-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運動状態生成装置及び運動状態生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4086A (en) * 1992-07-20 1995-04-0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locomotion of legged mobile robot and correcting inclinometer's output thereof
JPH11300660A (ja) * 1998-04-20 1999-11-02 Honda Motor Co Ltd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69264B1 (ko) 2008-11-18
US7054763B2 (en) 2006-05-30
EP1424172B1 (en) 2010-04-14
CA2456152A1 (en) 2003-02-27
CA2456152C (en) 2010-02-16
WO2003015997A1 (fr) 2003-02-27
US20040206164A1 (en) 2004-10-21
KR20040030885A (ko) 2004-04-09
DE60235998D1 (de) 2010-05-27
RU2004106542A (ru) 2005-06-10
CN1537040A (zh) 2004-10-13
EP1424172A1 (en) 2004-06-02
EP1424172A4 (en) 2009-04-01
JP2003117857A (ja) 2003-04-23
RU2296668C2 (ru) 2007-04-10
JP4184679B2 (ja) 2008-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0985C (zh) 双脚行走移动体所受地面反向力及关节力矩的推定方法
EP1415770B1 (en) Method of estimating floor reactions of bipedal walking body;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joint moments of bipedal walking body
JP4282419B2 (ja) 脚体の関節部分に与えるトルクを求める方法および演算処理装置
JP4312558B2 (ja) 脚体の関節部分に与えるトルクを求める方法および演算処理装置
US8202234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walking assistance device
EP1627712B1 (en) Method of assuming acting point of floor reaction force to biped walking mobile body and method of assuming joint moment of biped walking mobile body
CN103895016A (zh) 用于控制机器人步态的方法
EP1627711B1 (en) Method of assuming acting point of floor reaction force to biped walking mobile body and method of assuming joint moment of biped walking mobile body
JP3844695B2 (ja) 二足歩行移動体の床反力作用点推定方法
WO2003064117A1 (fr) Procede permettant d'estimer la reaction au sol d'un corps bipede en mouvement
Hsiao et al. A Compliance Control Strategy for Stand-to-squat Locomotion with Lower-Limb Exoskeletons
RU2272705C2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реакций опоры и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моментов суставов двуногого шагающего тела
JP2005081536A (ja) 2足歩行移動体の関節モーメント推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