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5008A -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5008A
CN1505008A CNA200310118677A CN200310118677A CN1505008A CN 1505008 A CN1505008 A CN 1505008A CN A200310118677 A CNA200310118677 A CN A200310118677A CN 200310118677 A CN200310118677 A CN 200310118677A CN 1505008 A CN1505008 A CN 1505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formation
area
transfer rate
recor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8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4144C (zh
Inventor
ֲľ̩��
植木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5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5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41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41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5Reproducing at a different information rate from the information rate of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62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 G11B2020/10814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e.g. recording or playback buffers involving specific measures to prevent a buffer underru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916Seeking data on the record carrier for preparing an access to a specific addres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916Seeking data on the record carrier for preparing an access to a specific address
    • G11B2020/10925Seeking data on the record carrier for preparing an access to a specific address involving an inter-layer jump, i.e. changing from one recording layer to anoth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1Discs having both read-only and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areas containing application data; Partial ROM medi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79HD-DVDs [high definition DVDs]; AODs [advanced 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04N9/822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the additional signal being at least another television signal

Abstract

一种记录介质,包括多个信号记录层。一个头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记录介质上各个位置再现两个信息信号。该再现信号被存储在一个缓冲存储器中,然后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从缓冲存储器中输出。该再现信号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从头传输到缓冲存储器。各个从头连续传输到缓冲存储器的再现信号的信息量是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被确定的,多个参数包括涉及头的层内搜寻时间、层间搜寻时间和第一、第二、第三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 相关的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设备,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一个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设备,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并从一个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设备,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
背景技术
光盘设备包括一个DVD播放器、一个DVD记录器、DVD播放器与DVD记录器的一个组合,以及一个个人计算机,该个人计算机配有一个DVD驱动器以及一个用于通过该DVD驱动器来在DVD上记录信息信号并从DVD上再现信号的软件。
一个典型的光盘设备处理的信息信号至少包括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之一。所述视频信息表示诸如一部电影。所述音频信息表示诸如音乐。
一个典型的光盘设备是这样操作的。在设备的一个记录模式操作中,一个初始信息信号被压缩成一个压缩合成的信息信号。设备中的一个光拾取器(一个光头)在一个光盘上记录该压缩合成信息信号。在设备的一个重放模式操作中,该光拾取器从一个光盘上再现一个被记录的信息信号。该再现信息信号被扩展为一个初始信息信号。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1-167519和2001-283513(相应于美国专利号6285632B1)公开了一种光盘设备,其能够处理包括第一信息信号和第二信息信号的多种信息信号。
在日本专利申请2001-167519和2001-283513中的光盘设备的操作如下。在该设备的一个多信号记录操作模式中,多个初始信息信号分别被压缩成多个压缩合成的信息信号。设备中的一个光拾取器(一个光头)基于一种时分方式在一个光盘上记录所述多个压缩合成信息信号。在该设备的一个多信号重放模式操作中,所述光学拾取器基于一种时分方式从一个光盘上再现多个被记录的信息信号。所述多个再现信息信号分别被扩展为多个初始信息信号。在设备的信号记录/重放模式操作中,一个第一初始信号被压缩成一个第一压缩合成信息信号。基于一个时分方式,所述光拾取器在一个光盘上记录该第一压缩合成信息信,在从所述光盘上再现一个第二被记录信息信号。所述第二再现信息信号被扩展为一个第二初始信息信号。
在日本专利申请2001-167519和2001-283513中的光盘设备包括一个缓冲存储器,位于所述光拾取器和用于信号压缩与扩展的编码器/解码器之间。该缓冲存储器具有多个分割的区域,用于暂时存储在所述光拾取器和编码器/解码器之间传输的各信息信号。输入和输出光盘的信息比特率不同于从编码器/解码器输出的压缩合成信息信号的比特率,以及被输入至编码器/解码器的再现信息信号的比特率。这些比特率差异被所述缓冲存储器所吸收。在光盘和缓冲存储器之间传输的每个信息信号被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相同的信息量)的块。每个信息信号的传输是基于逐块传输的方式。为了信息信号内容的同时的、连续的重放或记录,各个信息信号的块的大小(信息量)是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给定关系而被确定的,所述多个参数包括光拾取器在分配给各个信息信号的不同光盘区域之间移动所花费的搜寻时间、以及上述的多个比特率。
基本上,日本专利申请2001-167519和2001-283513中的光盘设备被设计为在所述多信号记录模式操作、多信号重放模式操作、或信号记录/重放模式操作中,访问光盘的一个信号记录表面(一个信号记录层)的不同区域。
存在大量的具有两个不同记录层的光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的改进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的改进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第三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的改进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目标是提供一种从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改进方法。
本发明的第五目标是提供一种从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改进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第六目标是提供一种从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改进设备。
本发明的第七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并从该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改进方法。
本发明的第八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并从该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改进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第九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具有至少两个信号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并从该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改进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从一个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的方法,该介质具有第一和第二位置,其上分别记录了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至少包括可从一侧访问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该方法包括步骤:旋转所述记录介质;使一个头基于时分的方式从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再现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以分别得到第一和第二再现信号;暂时在一个缓冲存储器中存储所述第一和第二再现信号;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从所述缓冲存储器输出第一和第二再现信号;基于时分的方式,以一个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把第一和第二再现信号从头传输到缓冲存储器;以及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从头连续传输到缓冲存储器的第一再现信号的信息量和(2)从头连续传输到缓冲存储器的第二再现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方法,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包括可从一侧访问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该方法包括步骤:旋转所述记录介质;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把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存储到一个缓冲存储器中;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缓冲存储器中读出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以分别得到第一和第二读出信号;使一个头基于时分的方式,以一个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分别把第一和第二读出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上;以及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从缓冲存储器连续传输到头的第一读出信号的信息量和(2)从缓冲存储器连续传输到头的第二读出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并且从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的方法,其中记录介质具有一个第一位置,其上记录了第一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至少包括可从一侧访问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该方法包括步骤:旋转所述记录介质;使一个头从记录介质的第一位置再现第一信息信号,以得到一个再现信号;暂时在一个缓冲存储器中存储该再现信号;以第一传输速率从所述缓冲存储器输出该再现信号;以一个第二传输速率把一个第二信息信号存储到缓冲存储器;以一个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把该再现信号从头传输到缓冲存储器;从缓冲存储器中读取第二信息信号,以得到一个读出信号;使头相对于第一信息信号从第一位置的再现,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第三传输速率在记录介质的一个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记录该读出信号;以及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从头连续传输到缓冲存储器的再现信号的信息量和(2)从头连续传输到缓冲存储器的读出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提供了如下所述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计算机程序和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信号记录和再现设备的方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第一类型的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以及信号记录层中的地址变化。
图3示出了图1中第二类型的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以及信号记录层中的地址变化。
图4示出了图1中的设备的一部分。
图5示出了图1中的设备的一部分,其操作在双信号重放模式。
图6示出了光盘中的第一区域。
图7示出了光盘中的第一区域。
图8示出了用于图1中的系统控制器的一段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其涉及双信号重放操作模式。
图9示出了在双信号重放操作模式中,图1中的轨道缓冲存储器中的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占有率的时域图。
图10示出了一个光拾取器在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的光盘中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一移动。
图11示出了一个光拾取器在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的光盘中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二移动。
图12示出了图1的设备的一部分,其操作在双信号记录模式中。
图13示出了用于图1中的系统控制器的一段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其涉及双信号记录操作模式。
图14示出了在双信号记录操作模式中,图1中的轨道缓冲存储器中的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占有率的时域图。
图15示出了图1的设备的一部分,其操作在一个信号记录/重放模式。
图16示出了用于图1中的系统控制器的一段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其涉及信号记录/重放操作模式。
图17示出了在信号记录/重放操作模式中,图1中的轨道缓冲存储器中的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占有率的时域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信号通信系统。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信号记录和再现设备。
图20示出了图19中的第一类型的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以及信号记录层的地址变化。
图21示出了图19中的第二类型的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以及信号记录层的地址变化。
图22示出了图19中的设备的一部分。
图23示出了光盘的第一区域的子区域。
图24示出了光盘的第二区域的子区域。
图25示出了光盘的第n区域的子区域。
图26示出了光盘的管理区域的子区域。
图27例示了光拾取器在一种具有三个信号记录层的光盘中的不同区域之间的移动。
图28例示了光拾取器在另一种具有三个信号记录层的光盘中的不同区域之间的移动。
图29示出了多信号重放操作模式中,图19的轨道缓冲存储器中的区域的占有率的时域图。
图30示出了多信号记录操作模式中,图19的轨道缓冲存储器中的区域的占有率的时域图。
图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息信号通信系统。
图32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第一记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信号的条件的时域图。
图33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第二记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信号的条件的时域图。
图34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第三记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信号的条件的时域图。
图35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的第四记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信号的条件的时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信号记录和再现设备10A。设备10A操作于一个信息信号记录介质,该介质包括一个具有多个信号记录层的光盘。光盘的例子是DVD-ROM、DVD-RAM、DVD-RW,DVD-R,DVD+RW、DVD+R,HD-DVD(一个高清晰DVD),以及一个蓝光盘(blue ray disc)。或者,信息信号记录介质可以包括一个具有多个信号记录层的磁盘。所述设备10A可以是诸如一个光盘记录器/播放器。
如图1所示,设备10A包括一个轴电机11、一个连接到轴电机11的轴的转盘12。一个光盘(一个信息信号记录介质)13能够置于转盘12之上。优选的,光盘13是一个的DVD-RW,其具有可从一侧访问的两个信号记录层。光盘13是类型“1”或类型“2”。
如图2所示,类型“1”的光盘13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当类型“1”的光盘13被放置在转盘12上时,信号记录层L1比信号记录层L0离光拾取器更近。信号记录层L1是半透明的。信号记录层L1和信号记录层L0具有螺旋槽,从地址增加的方向看,螺旋槽从最内的盘位置(“in”)延伸到最外的盘位置( “out”)。信号记录层L1和信号记录层L0中的每一个具有信息记录区域,所述区域的地址从30000h开始并增加。这样,在地址变化上,信号记录层L1和信号记录层L0是平行的关系。
如图3所示,类型“2”的光盘13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当类型“2”的光盘13被放置在转盘12上时,信号记录层L1比信号记录层L0离光拾取器更近。信号记录层L1是半透明的。信号记录层L0具有一个螺旋槽,从地址增加的方向看,该螺旋槽从最内的盘位置(“in”)延伸到最外的盘位置(“out”)。信号记录层L0具有一个信息记录区域,所述区域的地址从30000h开始并增加。信号记录层L1具有一个螺旋槽,从地址增加的方向看,该螺旋槽从最外的盘位置(“out”)延伸到最内的盘位置(“in”)。信号记录层L1具有一个信息记录区域,所述区域从紧随信号记录层L0中的最大地址的一个地址开始并增加。这样,在地址变化上,信号记录层L1和信号记录层L0是相反的关系。信号记录层L1中的地址可以使用补码通过数值来表示。
再次参照图1,设备10A还包括一个光拾取器(一个光头)14、一个驱动器15、一个放大器单元16、一个伺服单元17、一个信号处理器18、一个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一个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一个缓冲存储器21、一个系统控制器22、一个键入单元23,以及一个输入/输出终端24。
当光盘13被放在转盘12上时,轴电机11旋转转盘12和光盘13。在光盘13是可重写类型时,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上读写信息。在光盘13是只读类型时,光拾取器14只从光盘13上读信息。轴电机11与驱动器15和伺服单元17相连。光拾取器14连接到放大器单元16和驱动器15。放大器单元16连接到伺服单元17和信号处理器18。驱动器15连接到伺服单元17。信号处理器18连接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被连接到缓冲存储器21和输入/输出终端24。系统控制器22被连接到放大器单元16、伺服单元17、信号处理器18、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和键入单元23。
轴电机11被驱动器15所驱动和控制。轴电机11旋转转盘12和光盘13。轴电机11配有一个FG发生器和一个旋转位置感应器(一个角度位置感应器)。所述旋转位置感应器包括,例如,一个霍尔元件。所述FG发生器输出一个FG信号(一个旋转速度信号)。该霍尔元件输出一个旋转位置信号。FG信号和旋转位置信号作为旋转伺服信号被输入回驱动器15和伺服单元17。
光拾取器(光头)14面对放置在转盘12上的光盘13。一个馈给电动机(未示出)相对于光盘13径向地移动光拾取器14。该馈给电动机被驱动器15所驱动。光拾取器14包括一个半导体激光器、一个准直透镜、一个物镜。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一个发射激光束的光源。被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和物镜被聚焦的光盘13的一个激光点上。光拾取器14包括一个用于驱动物镜的致动器,以实现相对于光盘13上的激光点的聚焦和跟踪。半导体激光器被光拾取器14中的一个激光驱动电路所驱动。在诸如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的信息信号被记录时,信息信号在被送到激光驱动电路之前,受到放大器单元16中的一个波形校正电路的波形校正。上述光拾取器14中的致动器被驱动器15所驱动。
键入单元23包括多个键码,可被一个用户操作。该键入单元23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指令信号。指令信号被从键入单元23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所述指令信号包括一个用于启动设备10A的一个记录操作模式的指令信号,一个用于启动设备10A的一个重放操作模式的指令信。所述键入单元23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数据。控制数据被从键入单元23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
系统控制器22包括例如微计算机或类似的设备,它根据存储在它内部的ROM上的控制程序来操作。系统控制器22响应从键入单元23输入的指令信号,控制放大器单元16、伺服单元17、信号处理器18、以及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在系统控制器22内的ROM被载入表示搜寻时间Tab、Tba、Fab、Fba以及一个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的信息,其中Rp将在后文中提到。
控制数据能通过一个输入端(未示出)被送入系统控制器22。通过一个输入端送入系统控制器22的控制数据、以及来自键入单元23的被送入系统控制器22的控制数据,包括一个用于调整被记录的内容信息所表示的图像的分辨率的信号、一个用于分离内容信息所表示的诸如车辆竞赛这样的快速移动场景的信号、以及一个用于给记录时间提供优选权的信号。优选的,控制数据包括关于每个被记录的信息信号的压缩速率的信息,其决定了压缩合成信息信号所表示的图像的分辨率。系统控制器22根据控制数据改变实际的记录时间。系统控制器22使实际记录时间的设置能由用户来选择。
当设备10A需要在重放模式开始操作时,键入单元23被激励,以产生重放启动指令信号。该重放启动指令信号被从键入单元23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系统控制器22响应该重放启动指令信号来控制放大器单元16和伺服单元17,从而启动了设备10A的重放操作模式。伺服单元17的控制包括控制驱动器15的步骤。首先,系统控制器22通过控制驱动器15来启动光盘13的旋转和其上的激光点的应用。光拾取器14被驱动器15所控制,从而从光盘13上读出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被包含在存储在光盘13的管理区域的管理信息中。该读出地址信息通过放大器单元16从光拾取器14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系统控制器22通过参考所述地址信息找到或确定一个被重放的目标扇区(一个目标轨道部分)。系统控制器22通过伺服单元17、驱动器15和馈给电动机来控制光拾取器14,从而相对于光盘13径向地移动光拾取器14,以及进而把激光点移动到光盘13上的目标扇区。当完成把激光点移动到光盘13上的目标扇区时,系统控制器22开始从光盘13上的所述目标扇区启动所请求的信号的再现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设备10A的重放操作模式被启动。在重放操作模式中,  目标扇区被重复地从一个变到另一个。
在设备10A的重放操作模式中,光拾取器14扫描光盘13并产生一个RF信号,其中包含了从光盘读出的信息。一个RF信号发生单元相应于记录在光盘13上的信息的一个误差校正块(一个ECC块)。光拾取器14输出该RF信号到放大器单元16。放大器单元16放大该RF信号。此外,放大器单元16从被放大的RF信号产生一个主再现信号,以及跟踪和聚焦伺服信号(跟踪误差和聚焦误差信号)。放大器单元16包括一个均衡器,用于最优化主再现信号的频率形状。还有,放大器单元16包括一个PLL(锁相环)电路,用于从均衡后的主再现信号提取一比特时钟信号,并用于从均衡后的主再现信号产生一个速度伺服信号。此外,放大器单元16包括一个抖动发生器,用于比较所述的比特时钟信号和均衡后的主再现信号的时间基,并用于从所述时间基比较的结果检测抖动分量。检测的抖动分量信号被从放大器单元16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所述跟踪和聚焦伺服信号以及速度伺服信号被从放大器单元16传输到伺服单元17。所述均衡后的主再现信号被从放大器单元16传输到信号处理器18。
伺服单元17接收来自放大器单元16的速度伺服信号和跟踪和聚焦伺服信号。伺服单元17接收来自轴电机11的旋转伺服信号。响应这些伺服信号,伺服单元17实现相应的伺服控制过程。
特别的,伺服单元17根据速度伺服信号和旋转伺服信号产生一个旋转控制信号。该旋转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15从伺服单元17传输到轴电机11。轴电机11以一个依赖于旋转控制信号的速度旋转。该旋转控制信号被设计为以一个给定的恒定线性速度旋转光盘13。
此外,伺服单元17根据聚焦和跟踪伺服信号产生伺服控制信号。该伺服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15从伺服单元17传输到光拾取器14中的致动器。光拾取器14中的致动器响应伺服控制信号控制光盘13上的激光点,从而实现了激光点相对于光盘13的聚焦和跟踪。
光拾取器14能够受聚焦跳跃控制,其提供了激光点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的移动。所述聚焦跳跃控制如下所述。当被光拾取器14当前访问的盘上位置需要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移动时,系统控制器22控制伺服单元17,以根据一个聚焦误差信号(聚焦伺服信号)产生一个聚焦控制信号。该聚焦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15从伺服单元17传输到光拾取器14中的致动器。光拾取器14中的致动器响应该聚焦控制信号,相对于光盘13调整激光点的聚焦,从而实现了激光点在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沿着一个垂直方向的所需移动。
在设备10A的重放操作模式中,信号处理器18从放大器单元16接收主再现信号。信号处理器18被系统控制器22所控制,从而把主再现信号转换为一个相应的再现数字信号。信号处理器18从所述再现数字信号中检测一个同步信号。信号处理器18把所述再现数字信号的一个EFM+信号(一个8-16模信号)解码为NRZI数据,即非返回零反向(non-return-to-zero-inverted)数据。信号处理器18使NRZI数据为每一个误差校正块(每个ECC块)都接受一个误差校正过程,从而产生一个扇区地址信号和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所述扇区地址信号表示光盘13上当前访问的扇区的地址。所述同步信号和扇区地址信号从信号处理器18送入系统控制器22。应该注意到信号处理器18产生的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对应于在一个记录操作模式中通过可变转换速率(可变传输速率)压缩得到的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
在设备10A的重放操作模式中,信号处理器18基于逐个校正块的方式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暂时地存储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这样,信号处理器18把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写入轨道缓冲存储器19,并从中读出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向轨道缓冲存储器19写入和读出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受到控制,以吸收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的变换速率的时域变化。轨道缓冲存储器19包括,诸如一个具有64兆容量的DRAM。信号处理器18输出读出信号(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读出的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
当通过信号处理器18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转换的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被压缩为MPEG2数据(其中音频和视频数据被复用),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把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离为压缩的音频数据和压缩的视频数据。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把压缩的音频数据扩展并解码为未压缩的音频数据。此外,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把压缩的视频数据扩展并解码为未压缩的视频数据。在扩展解码过程中,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暂时的在缓冲存储器21中存储信号和数据。缓冲存储器21包括,诸如一个具有64兆容量的DRAM。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通过数字-模拟转换把未压缩的音频数据转换为一个对应的模拟音频信号。还有,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通过数字-模拟转换把未压缩的视频数据转换为一个对应的模拟视频信号。应该注意到,未压缩的音频和视频数据到模拟音频和视频信号的转换可以通过在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外部提供的数字-模拟转换器来实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把模拟音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加到输入/输出端24。模拟音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通过输入/输出端24被传输出去。
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的扩展解码过程的数据速率,即扩展解码过程中的数据转换速率(数据传输速率),被均衡为一个根据设备10A的相关记录模式类型所设置的扩展数据速率。特别的,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能按照某个扩展速率实现所述扩展解码过程,其中所述扩展速率能够在多个不同的扩展数据速率中变化。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根据设备10A的相关记录模式类型从多个不同的扩展数据速率中选择所需的一个扩展数据速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以所需的速率执行所述扩展编码过程。设备10A的记录模式类型信息被记录在光盘13上作为控制数据,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有关一个或多个记录压缩速率的信息。在光盘13的重放的初始阶段,控制数据在被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之前被从光盘13中读出。系统控制器22根据控制数据设置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中的扩展数据速率。
当设备10A需要开始操作记录模式时,键入单元23被激励,以产生所述记录启动指令信号。该记录启动指令信号从键入单元23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系统控制器22响应该记录启动指令信号控制放大器单元16和伺服单元17,从而启动了设备10A的记录操作模式。伺服单元17的控制包括控制驱动器15的步骤。首先,系统控制器22通过控制驱动器15开始旋转光盘13并开始应用其上的激光点。光拾取器14被驱动器15所控制,从而从光盘13中读出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被包含在存储在光盘13的管理区域的管理信息中。该读出地址信息通过放大器单元16从光拾取器14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系统控制器22通过参考所述地址信息找到或确定一个目标扇区(一个目标跟踪位置),信号被记录在该目标扇区上。系统控制器22通过伺服单元17、驱动器15和馈给电动机来控制光拾取器14,从而相对于光盘13径向地移动光拾取器14,以及进而把激光点移动到光盘13上的目标扇区。在设备10A的记录操作模式中,目标扇区被重复地从一个变到另一个。
在设备10A的记录操作模式中,一个将被记录的音频信号和一个视频信号通过输入/输出端24被输入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通过模拟-数字转换把音频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数字音频数据。此外,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通过模拟-数字转换把视频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数字视频数据。应该注意到,音频和视频信号到数字音频和视频数据的转换可以通过在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外部提供的模拟-数字转换器来实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以一个依赖于记录模式类型的速率压缩编码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为MPEG2音频数据和MPEG2视频数据。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复用MPEG2音频数据和MPEG2视频数据,以形成复用MPEG2数据。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输出该复用MPEG2数据到信号处理器18。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的压缩编码过程的数据速率,即压缩编码过程中的数据转换速率(数据传输速率),被均衡为根据设备10A的记录模式类型从多种不同的速率中选择的一个压缩数据速率。在该压缩编码过程中,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暂时的把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1中。
应该注意到复用MPEG2数据可以被静止图像数据或诸如程序文件数据这样的计算机数据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静止图像数据或计算机数据通过一个接口(未示出)被传输到系统控制器22。系统控制器22把静止图像数据或计算机数据传输给信号处理器18。
在设备10A的记录操作模式中,信号处理器18把误差校正码信号(ECC信号)加到复用MPEG2数据、静止图像数据、或计算机数据中。信号处理器18使该ECC附加数据接受NRZI和EFM+编码过程。信号处理器18把一个同步信号加到编码得到的数据,以形成同步附加数据。所述同步信号从系统控制器22输入。所述同步附加数据被暂时的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所述同步附加数据以对应于光盘13上的信号记录的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读出。信号处理器18输出调制得到的信号给放大器单元16。放大器单元16校正信号处理器18的输出信号的波形。放大器单元16输出波形校正得到的信号给光拾取器14中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目标扇区(目标轨道位置)上记录放大器单元16的输出信号。
如上所述,在设备10A的重放操作模式中,放大器单元16通知系统控制器22所检测到的抖动分量。系统控制器22使抖动分量接受模拟-数字转换,以生成一个测量抖动值。在设备10A的记录操作模式中,系统控制器22响应该测量抖动值和一个非对称值调整放大器单元16的波形校正的程度或特性。
设备10A的操作可以在各种模式之间变化。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即对应于前述的重放模式,设备10A从光盘13上再现一个音频信号(多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多个音频-视频信号)。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即对应于前述的记录模式,设备10A在光盘13上记录一个音频信号(多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多个音频-视频信号)。在第三操作模式中,设备10A在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记录一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同时从光盘13上与所述第一区域隔离的第二区域再现另一个音频信号或另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在第四操作模式中,设备10A从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再现一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同时从光盘13上与所述第一区域隔离的第二区域再现另一个音频信号或另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在第五操作模式中,设备10A在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上记录一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同时在光盘13上与所述第一区域隔离的第二区域记录另一个音频信号或另一个音频-视频信号。设备10A的这些不同的操作模式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以实现画中画过程、双信号同时重放过程、时移重放过程、一个后记录过程和一个不同频道节目记录过程。
设备10A能够基于一种时分方式在光盘13的不同区域上分别记录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设备10A能够仅在光盘13上记录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之一。设备10A能够基于一种时分方式从光盘13的不同区域上分别再现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设备10A能够仅从光盘13上再现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之一。优选的,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是第一和第二音频-视频信息信号。例如,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别表示不同的电影。或者,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是第一和第二音频信息信号。例如,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别表示不同的音乐作品。
图4示出了设备10A的一部分。放大器单元16和信号处理器18(见图1)被图4省略,以便更好的理解。如图4所示,光盘13具有分配给第一信息信号“A”的第一区域13a,以及分配给第二信息信号“B”的第一区域13b。第一区域13a有相同的大小,彼此分开。第二区域13b有相同的大小,彼此分开。第二区域13b与第一区域13a彼此分开。第一信息信号“A”被分割为多个块,每个块有一个预定的大小(一个预定的总比特数)Ya。该预定大小Ya是信息内容连续再现(或连续记录)的一个单元。该预定大小Ya也被称为单元信息量Ya或最小信息量Ya。第一区域13a分别被分配给第一信息信号“A”的多个块。第二信息信号“B”被分割为多个块,每个块有一个等于或不等于预定大小Ya的预定大小(一个预定的总比特数)Yb。该预定大小Yb是信息内容连续再现(或连续记录)的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容量)。该预定大小Yb也被称为单元信息量Yb或最小信息量Yb。第二区域13b分别被分配给第二信息信号“B”的多个块。所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彼此相关或不相关。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都具有音频数据、视频数据、音频-视频数据,或计算机数据。
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根据第三实施例,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根据第四实施例,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
优选的,光盘13的一个预定部分具有一个管理区域,用于存储在光盘第一区域13a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多个块的地址信息、在光盘第二区域13b上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多个块的地址信息,以及关于光盘上未被占用的、可用于记录新的信息信号的区域的信息。例如,所述管理区域延伸在光盘13得最里面部分。
轨道缓冲存储器19具有分配给第一信息信号“A”的第一区域19a,以及分配给第二信息信号“B”的第二区域19b。
参考图4,光拾取器14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一个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在光盘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9之间传输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所述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等于诸如25Mbps。
第一信息信号“A”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之间,以传输速率Ra被传输,Ra是从多个预定值中选出的。所有的预定值都低于光拾取器14相关的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第二信息信号“B”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之间,以传输速率Rb被传输,Rb可以在上述的多个预定值之间变化。
如后面所述的,设备10A能够基本上连续的、同时的记录或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内容。
更具体的,传输速率Ra和Rb都是从下述值中选出的,对应于2小时记录时间和高图像质量的8Mbps、对应于4小时记录时间和较高图像质量的4Mbps、对应于8小时记录时间和普通图像质量的2Mbps。根据用户通过键入单元23的操作,上述各值被指定为传输速率Ra和Rb。在光盘13上记录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时,传输速率Ra和Rb被指定为用户通过键入单元23的操作所需要的值。在从光盘13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时,信息信号“A”和“B”的记录压缩速率的信息从控制数据中得到,传输速率Ra和Rb根据记录压缩速率被设置。或者,在从光盘13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时,表示记录中所使用的传输速率Ra和Rb的控制数据从光盘13上再现,根据再现的控制数据,再现传输速率Ra和Rb被设定。
系统控制器22通过信号处理器18访问并控制轨道缓冲存储器19。系统控制器22虚拟地把轨道缓冲存储器19分开或隔开为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特别的,系统控制器22根据传输速率Ra和Rb设置轨道缓冲存储器1 9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的容量之比取决于比例“Ra∶Rb”,即传输速率Ra和Rb之间的比例。针对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系统控制器22根据传输速率Ra设置一个空值和一个满值。空值对应于第一区域19a基本为空或略被占用的情况。满值对应于第一区域19a被完全占用的情况。针对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系统控制器22根据传输速率Rb设置一个空值和一个满值。空值对应于第二区域19b基本为空或略被占用的情况。满值对应于第二区域19b被完全占用的情况。系统控制器总是监控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的被占用程度,在正常情况下,占用程度在相关的空值和相关的满值之间变化。
或者,响应设备10A的操作模式把缓冲轨道存储器19分为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例如,在设备10A再现信息信号“A”和“B”之一并记录另一个信息信号的操作模式中,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中较大的一个被分配给将被记录的信息信号,而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中较小的一个被分配给将被再现的信息信号。这样的设计可靠的防止了信息信号内容的连续记录被中断的情况。系统控制器22在接收到一个记录启动指令信号或一个重放启动指令信号时,执行把轨道缓冲存储器19分为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优选的,系统控制器22在确认没有正在被再现或记录的数据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传来之后,执行把轨道缓冲存储器19分为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
双信号重放模式
图5示出了设备10A的一部分,其操作在双信号重放模式。放大器单元16和信号处理器18(见图1)被图5省略,以便更好的理解。参考图5,最好光盘13是只读类型的。光盘13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光盘13具有第一区域13a,其上先前分别存储了第一信息信号“A”的多个块。此外,光盘13具有第二区域13b,其上先前分别存储了第二信息信号“B”的多个块。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具有预定大小(预定总比特数)Ya。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具有等于或不等于预定大小Ya的预定大小(预定总比特数)Yb。
如上所述,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有4种不同的方式分配给光盘13信号记录层L0和L1。根据第一种分配,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第一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根据第二种分配,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根据第三种分配,第一区域13a在第一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根据第四种分配,第一区域13a在第一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
如图6所示,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被分别给予地址A1、A2、A3...。这样,第一区域13a也被称为第一区域A1、A2、A3...。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分别记录在第一区域A1、A2、A3...上。优选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的大小等于第一区域A1、A2、A3...的大小。第一区域13a的布置被设计为满足搜寻时间的要求。如图7所示,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被分别给予地址B1、B2、B3...。这样,第二区域13b也被称为第二区域B1、B2、B3...。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分别记录在第二区域B1、B2、B3...上。优选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的大小等于第二区域B1、B2、B3...的大小。第二区域13b的布置被设计为满足搜寻时间的要求。首先,第一信息信号“A”的一个块从第一区域13a的第一个A1(第一区域13a给予地址A1)被再现。其次,第二信息信号“B”的一个块从第二区域13b的第一个B1(第二区域13b给予地址B1)被再现。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B1相对放置,以使光拾取器14能在一个诸如大约0.7秒的预定时间里在它们之间移动。光拾取器14在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之间移动的最大搜寻时间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如大约0.7秒)。
在设备10A的双信号重放操作模式的初始阶段,光拾取器移动到光盘13上的一个指定轨道位置,并等待一个启动扇区。然后,光拾取器接触到该启动扇区,并开始从光盘13再现一个信号。系统控制器22检测再现信号中的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涉及信息信号“A”和“B”。系统控制器22从检测的控制数据中得到记录压缩速率信息(传输速率Ra和Rb的信息)。系统控制器22根据该记录压缩速率把轨道缓冲存储器19分开或隔开为第一区域19a和第二区域19b。此外,系统控制器22根据该记录压缩速率设置第一区域19a和第二区域19b的空值和满值。
在双信号重放操作模式的后续阶段中,光拾取器14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交替的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被再现的第一信息信号“A”以一个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例如,等于25Mbps)从光拾取器14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被再现的第二信息信号“B”以所述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交替地把被再现的第一信息信号“A”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以及把被再现的第二信息信号“B”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
系统控制器22根据所述记录压缩速率设置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和“B”的传输速率Ra和Rb。传输速率Ra和Rb低于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第一信息信号“A”以传输速率Ra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单元20。第二信息信号“B”以传输速率Rb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单元20。一般的,以一种时分的方式执行第一信息信号“A”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到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单元20的传输和第二信息信号“B”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到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单元20的传输。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单元20把第一信息信号“A”扩展并解码为第一未压缩信息信号“A”。此外,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单元20把第二信息信号“B”扩展并解码为第二未压缩信息信号“B”。所述第一未压缩信息信号“A”和第二未压缩信息信号“B”从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单元20传输到一个显示器和一个扬声器,并被同时的转换为相应的图像和声音。
系统控制器22根据存储器其内部ROM中的控制程序来操作。图8是该控制程序的一段的流程图,其涉及设备10A的双信号重放操作模式。图8的程序段响应一个由键入单元23输入的双信号重放启动指令信号而开始。
参考图8,程序段的第一步骤S32确定光拾取器14是否接到达了光盘13的一个目标位置。开始时,该目标位置对应于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13a的第一个A1。当光拾取器14还没有达到该目标位置时,重复步骤S32。当光拾取器14达到了目标位置,程序从步骤S32进行到步骤S33。
步骤S33使光拾取器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的当前第一区域13a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步骤S33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再现的信息信号“A”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
在步骤S33之后,步骤S34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未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34返回到步骤S33。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34进行到步骤S35。
这样,在一个初始阶段,第一信息信号“A”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1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直到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增加到相关的空值。
步骤S35把第一信息信号“A”以传输速率Ra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
步骤S35之后,步骤S36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未达到相关的满值,程序从步骤S36返回到步骤S35。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满值,程序从步骤S36进行到步骤S37。
步骤S37迫使光拾取器14暂停或终止从光盘13的当前第一区域13a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
步骤S37之后,步骤S38把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下一个目标位置。该下一个目标位置对应于诸如光盘13上的第二区域13b的第一个B1。步骤S38之后,程序继续到步骤S39。
步骤S39确定光拾取器14是否到达了光盘13上的所述目标位置。当光拾取器14还没有达到该目标位置时,重复步骤S39。当光拾取器14达到了目标位置,程序从步骤S39进行到步骤S40。
这样,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移动到第二区域13b。该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等于诸如大约0.7秒或更短。特别的,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都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一致。该层内搜寻时间Tab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ab之和一致。该层间搜寻时间Fab是指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延一个垂直方向(焦点方向)完成一个焦点跳跃所花费的时间间隔。该层间搜寻时间Fab等于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
步骤S40使光拾取器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的当前第二区域13b上再现第二信息信号“B”。步骤S40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再现的第二信息信号“B”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
在步骤S40之后,步骤S41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未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41返回到步骤S40。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41进行到步骤S42。
步骤S42把第二信息信号“B”以传输速率Rb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
步骤S42之后,步骤S43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未达到相关的满值,程序从步骤S43返回到步骤S42。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满值,程序从步骤S43进行到步骤S44。
步骤S44迫使光拾取器14暂停或终止从光盘13的当前第二区域13b上再现第二信息信号B”。
步骤S44之后,步骤S45把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下一个目标位置。该下一个目标位置对应于诸如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13a的第二个A2。步骤S45之后,程序继续到步骤S32。
这样,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移动到第一区域13a。光拾取器14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等于诸如大约0.7秒或更短。特别的,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都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ba一致。该层内搜寻时间Tba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ba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ba之和一致。该层间搜寻时间Fba是指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延一个垂直方向(焦点方向)完成一个焦点跳跃所花费的时间间隔。该层间搜寻时间Fba等于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
在重复执行图8的程序段时,光拾取器14的目标位置相对于光盘13上的第一和第二区域A1、B1、A2、B2、A3、B3...而顺序地设置。因此,光拾取器14以“A1、B1、A2、B2、A3、B3...”的顺序交替地从光盘1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
优选的,步骤S37或步骤S44后面接着一个确定是否从光盘13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再现都需要被暂停的步骤。当从光盘13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再现都需要被暂停时,光拾取器14被控制执行所需的再现暂停。
参考图9,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时,以传输速率Ra从存储区域19a中读出第一信息信号“A”,并且第一信息信号“A”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1传输到存储区域19a。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以相应于“Rp-Ra”的速率增加。
当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第一信息信号“A”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1到存储区域19a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的位置。光拾取器14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Tab或Tab+Fab)等于或小于诸如大约0.7秒。光拾取器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第二信息信号“B”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即使在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之后,第一信息信号“A”继续以传输速率Ra从存储区域19a中读出。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a”的速率减少。第一信息信号“A”从存储区域19a的读出(涉及光盘区域A1)是在光拾取器14开始访问光盘13的第一区域A2之前完成的。
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的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空值之后,第二信息信号“B”以传输速率Rb从存储区域19b中读出,并且第二信息信号“B”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传输到存储区域19b。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以相应于“Rp-Rb”的速率增加。
当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第二信息信号“B”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到存储区域19b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2的位置。光拾取器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Tba或Tba+Fba)等于或小于诸如大约0.7秒。光拾取器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第一信息信号“A”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2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即使在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之后,第二信息信号“B”继续以传输速率Rb从存储区域19b中读出。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b”的速率减少。第二信息信号“B”从存储区域19b的读出(涉及光盘区域B1)是在光拾取器14开始访问光盘13的第二区域B2之前完成的。
参考图10,第一类型的光盘具有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步骤S33(见图8)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当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达到相关的满值时,步骤S38(见图8)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移动到第二区域13b。光拾取器的该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一致,其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然后,步骤S40(见图8)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再现第二信息信号“B”。此后,步骤S45(见图8)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移动到光盘13的下一个第一区域13a的起点边缘。光拾取器的该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ba一致,其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
参考图11,第二类型的光盘13具有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步骤S33(见图8)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当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达到相关的满值时,步骤S38(见图8)的前面部分把光拾取器14从第一区域13a移动到信号记录层L0上的一个位置,该位置对应于或对齐于信号记录层L1上第二区域13b的起点边缘。然后,步骤S38的后面部分S38a控制光拾取器14实现从信号记录层L0上的所述位置到信号记录层L1上位于光盘第二区域13b的起点边缘处的位置的焦点跳跃。光拾取器14的所述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和层间搜寻时间Fab之和一致,其等于诸如0.7秒或更短。然后,步骤S40(见图8)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再现第二信息信号“B”。此后,步骤S45(见图8)的前面部分把光拾取器14从光盘第二区域13b移动到信号记录层L1上的一个位置,该位置对应于或对齐于信号记录层L0上下一个第一区域13a的起点边缘。随后,步骤S45的后面部分45a控制光拾取器14实现从信号记录层L1上的所述位置到信号记录层L0上位于下一个第一区域13a的起点边缘处的位置的焦点跳跃。光拾取器14的所述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ba和层间搜寻时间Fba之和一致,其等于诸如0.7秒或更短。在光拾取器14的移动之后,第一信息信号“A”从光盘13a的下一个第一区域13a再现。
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的每次焦点跳跃花费的时间间隔为,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该时间间隔是层间搜寻时间Fab或Fba。光拾取器14的一个简单焦点跳跃花费的时间间隔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该层间搜寻时间Fab或Fba等于(1)所述简单焦点跳跃时间间隔(2)再次锁定轨道花费的时间间隔(3)补偿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的偏心差所需的时间间隔(4)重试所需的时间间隔(5)等候旋转所需的时间间隔,以及(6)其它时间间隔,之和。
如前所述,在光盘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9之间通过光拾取器14传输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和“B”的传输速率用“Rp”(Mbps)来表示。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传输第一信息信号“A”的速率用“Ra”(Mbps)来表示。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传输第二信息信号“B”的速率用“Rb”(Mbps)来表示。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最小容量用“Ym”(Mb)来表示。从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13a连续读出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单元或最小大小(单元或最小总比特数)用“Ya”(Mb)来表示。该单元或最小大小Ya也被称为单元或最小信息量Ya。优选的,记录在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A1、A2、A3...中的每一个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大小(总比特数)等于所述单元信息量Ya。从光盘13上的第二区域13b连续读出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单元或最小大小(单元或最小总比特数)用“Yb”(Mb)来表示。该单元或最小大小Yb也被称为单元或最小信息量Yb。优选的,记录在光盘13上的第二区域B1、B2、B3...中的每一个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大小(总比特数)等于所述单元信息量Yb。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的第一区域13a移动到第二区域13b的相关层内搜寻时间用“Tab”(s)来表示。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的第二区域13b移动到第一区域13a的相关层内搜寻时间用“Tba”(s)来表示。光拾取器从光盘13上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的第一区域13a移动到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第二区域13b的相关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用“Fab”(s)来表示。光拾取器从光盘13上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的第二区域13b移动到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第一区域13a的相关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用“Fba”(s)来表示。
所述层内搜寻时间Tab等于第一时间间隔加上第二时间间隔。第一时间间隔开始于光拾取器14达到一个再现终点位置并终止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第一时间间隔随着光拾取器14从第一区域13a的再现终点位置移动到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而持续。当光拾取器14移动到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时,第一时间间隔终止,同时第二时间间隔开始。第二时间间隔持续到光拾取器14开始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再现第二信息信号“B”。在第二时间间隔中,为了从第二区域13b再现第二信息信号“B”,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的一个目标地址被找到并被准备。
相似的,层内搜寻时间Tba等于第一时间间隔加上第二时间间隔。第一时间间隔开始于光拾取器14达到一个再现终点位置并终止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再现第二信息信号“B”。第一时间间隔随着光拾取器14从第二区域13b的再现终点位置移动到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而持续。当光拾取器14移动到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时,第一时间间隔终止,同时第二时间间隔开始。第二时间间隔持续到光拾取器14开始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在第二时间间隔中,为了从第一区域13a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的一个目标地址被找到并准备。
参考图9和图11,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从第一区域13a到第二区域13b的移动所涉及的总搜寻时间基本上等于层内搜寻时间Tab加上层间搜寻时间Fab。相似的,从第二区域13b到第一区域13a的移动所涉及的总搜寻时间基本上等于层内搜寻时间Tba加上层间搜寻时间Fba。
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传输第一信息信号“A”的传输速率Ra的均值加上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传输第二信息信号“B”的传输速率Rb的均值,要小于传输信息信号“A”和“B”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速率Rp。这样,传输速率Rp、Ra、Rb具有如下关系:
Rp>Ra+Rb                               ...(1)
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连续的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的重放时间Ta(s)如下:
Ta=Ya/Rp                               ...(2)
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连续的再现第二信息信号“B”的重放时间Tb(s)如下:
Tb=Yb/Rp                               ...(3)
关于传输速率Rp、Ra、Rb,考虑如下比例
Rp/(Rp-Ra-Rb)                           ...(4)
其中Rp对应于最大传输速率,而(Rp-Ra-Rb)对应于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读出信号的差额传输速率。
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考虑时间Ta、Tab、Tb和Tba的如下比例
(Ta+Tab+Tb+Tba)/(Tab+Tba)                 ...(5)
其中(Ta+Tab+Tb+Tba)对应于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被顺序地再现一次的1周期时间,而(Tab+Tba)对应于在1周期时间中的总搜寻时间。
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考虑时间Ta、Tab、Tb、Tba、Fab和Fba的如下比例
(Ta+Tab+Fab+Tb+Tba+Fba)/(Tab+Tba+Fab+Fba) ...(5a)
其中(Ta+Tab+Fab+Tb+Tba+Fba)对应于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被顺序地再现一次的1周期时间,而(Tab+Tba+Fab+Fba)对应于在1周期时间中的总搜寻时间。
设想如下的极限条件,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时间间隔与一个总搜寻时间组成了1周期时间,其它的诸如光拾取器等待时间间隔排除在1周期时间之外。在上述极限条件下,只有一个对应于一个差额传输速率的时间间隔能够用于光拾取器14的移动,其中差额传输速率等于从光盘13传输信号的速率减去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传输信号的速率。这样,关系式(4)中的比例和关系式(5)中的比例彼此相等,并且有如下等式
Rp/(Rp-Ra-Rb)=(Ta+Tab+Tb+Tba)/(Tab+Tba)    ...(6)
相似的,关系式(4)中的比例和关系式(5a)中的比例彼此相等,并且有如下等式
Rp/(Rp-Ra-Rb)=
(Ta+Tab+Fab+Tb+Tba+Fba)/(Tab+Tba+Fab+Fba)   ...(6a)
等式(6)被变换为如下形式
Rp/(Rp-Ra-Rb)=1+(Ta+Tb)/(Tab+Tba)          ...(6-1)
Rp/(Rp-Ra-Rb)-1=(Ta+Tb)/(Tab+Tba)          ...(6-2)
(Rp-Rp+Ra+Rb)/(Rp-Ra-Rb)=(Ta+Tb)/(Tab+Tba) ...(6-3)
(Ra+Rb)/(Rp-Ra-Rb)=(Ta+Tb)/(Tab+Tba)       ...(6-4)
(Ta+Tb)=(Ra+Rb)*(Tab+Tba)/(Rp-Ra-Rb)       ...(7)
相似的,等式(6a)被变换为如下形式
(Ta+Tb)=(Ra+Rb)*(Tab+Tba+Fab+Fba)/(Rp-Ra-Rb)    ...(7a)
把等式(2)和(3)与等式(7)组合,得到如下等式
(Ya+Yb)=Rp*(Ra+Rb)*(Tab+Tba)/(Rp-Ra-Rb)         ...(8)
把等式(2)和(3)与等式(7a)组合,得到如下等式
(Ya+Yb)=Rp*(Ra+Rb)*(Tab+Tba+Fab+Fba)/(Rp-Ra-Rb)                                                  ...(8a)
等式(8)和(8a)的意义如下。当信息信号“A”和“B”的内容分别以各自的传输速率Ra和Rb被同时的、连续的再现,而从光盘13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传输信息信号“A”和“B”的传输速率Rp仍等于所述预定恒定值时,在一个周期中从光盘13读出的信息信号“A”和“B”的量(总比特数)等于“Ya+Yb”,如果光拾取器14在信息信号“A”和“B”的盘上位置之间移动的搜寻时间等于“Tab+Tba”或“Tab+Tba+Fab+Fba”的话。上述等式(8)和(8a)的意义是通过假设的极限条件获得的。
差额的介绍如下。考虑等式(8)和(8a),在光盘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9之间传输信号的速率Rp等于预定的恒定值,该预定恒定值根据盘标准和设备10A的说明书来确定。传输速率Rp的改变等于光盘13的旋转速度的改变。这样,很难根据涉及再现信号的传输速率来改变传输速率Rp。
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读出的信息信号“A”和“B”的传输速率Ra和Rb是根据由用户指定或其它所选择的信息信号“A”和“B”的记录条件所确定的。
层内搜寻时间Tab和Tba,以及层间搜寻时间Fab和Fba是根据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之间的地址位置的关系,以及设备10A的光盘驱动机制的说明书来确定的。
因此,基本上只有等式(8)和(8a)左边的项可以改变,它们可用于具有差额的稳定重放控制。首先,考虑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都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信息信号“A”和“B”两者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重放,在一个周期中从光盘13读出的信息信号“A”和“B”各自的大小(总比特数)Ya和Yb被选择满足如下关系
(Ya+Yb)>=Rp*(Ra+Rb)*(Tab+Tba)/(Rp-Ra-Rb)
                                             ...(9)
其次,考虑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信息信号“A”和“B”两者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重放,在一个周期中从光盘13读出的信息信号“A”和“B”各自的大小(总比特数)Ya和Yb被选择满足如下关系
(Ya+Yb)>=Rp*(Ra+Rb)*(Tab+Tba+Fab+Fba)/(Rp-Ra-Rb)                                           ...(9a)
关系(9)被变为如下形式
(Ya+Yb)>=(Ra+Rb)*(Tab+Tba)*Rp/(Rp-Ra-Rb)
                                             ...(9-1)
引入一个系数Kp
(Tab+Tba)*Rp/(Rp-Ra-Rb)=Kp                  ...(9-2)
使用了系数Kp,关系(9-1)重写为
(Ya+Yb)>=(Ra+Rb)*Kp                        ...(9-3)
根据关系(9-2),当传输速率Ra和Rb变化而传输速率Ra和Rb之和保持不变时,系数Kp不变。为了同步的、连续的重放,最小信息量Ya正比于传输速率Ra,最小信息量Yb正比于传输速率Rb。相应的,在最小信息量Ya、Yb和传输速率Ra、Rb之间有如下关系,
Ya∶Yb=Ra∶Rb                               ...(9-4)
当使用关系(9-4)时,关系(9-3)被重写为两种形式
Ya>=Ra*Kp                                  ...(9-5)
Yb>=Rb*Kp                                  ...(9-6)
组合等时(9-2)和关系(9-5)和(9-6),得到如下关系
Ya>=Rp*Ra*(Tab+Tba)/(Rp-Ra-Rb)          ...(10)
Yb>=Rp*Rb*(Tab+Tba)/(Rp-Ra-Rb)          ...(11)
相似的,关系(9a)推出如下关系
Ya>=Rp*Ra*(Tab+Tba+Fab+Fba)/(Rp-Ra-Rb)  ...(10a)
Yb>=Rp*Rb*(Tab+Tba+Fab+Fba)/(Rp-Ra-Rb)  ...(11a)
这样,关系(9)、(10)、(11)被同时满足。还有,关系(9a)、(10a)、(11a)被同时满足。
关系(9)、(10)、(11)是在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都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的情况得到的。关系(9)、(10)、(11)的意义如下。为了实现信息信号“A”和“B”两者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重放,同时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光盘13读出信息信号“A”和“B”,在一个周期中从光盘13读出的信息信号“A”和“B”所希望的大小(所希望的总比特数)分别等于或大于最小信息量Ya和Yb,如果在一个周期里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之间移动的相关的总搜寻时间等于“Tab+Tba”的话。相似的,为了实现信息信号“A”和“B”两者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记录(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的输入端看),信息信号“A”和“B”被写在光盘1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上,其在一个周期内所希望的大小等于或大于各自的最小信息量Ya和Yb。
关系(9a)、(10a)和(11a)是在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的情况下获得的。关系(9a)、(10a)和(11a)的意义如下。为了实现信息信号“A”和“B”两者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重放,同时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光盘13读出信息信号“A”和“B”,在一个周期中从光盘13读出的信息信号“A”和“B”所希望的大小(所希望的总比特数)分别等于或大于最小信息量Ya和Yb,如果在一个周期里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之间移动的相关的总搜寻时间等于“Tab+Tba+Fab+Fba”的话。相似的,为了实现信息信号“A”和“B”两者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记录(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的输入端看),信息信号“A”和“B”被写在光盘1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上,其在一个周期内所希望的大小等于或大于各自的最小信息量Ya和Yb。
当关系(9a)满足时,关系(9)总是被满足的。根据考虑到这一点的第一实施例,信息信号“A”和“B”的重放以及记录被设计为满足关系(9a),不论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是否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在第一实施例中,重放和记录的控制相对简单。根据第二实施例,信息信号“A”和“B”的重放以及记录被设计为,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满足关系(9),以及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满足关系(9a)。特别的,通过基于地址信息参考信号记录层信息,来进行一个关于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是否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的判决。当确定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关系(9)被用于控制重放和记录。另一方面,当确定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关系(9a)被用于控制重放和记录。该第二实施例防止了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一部分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未被使用。
当Rp、Ra、Rb、Tab、Tba、Fab、Fba分别等于22Mbps、10Mbps、10Mbps 0.5s、0.5s、0.2s、0.2s时,关系(9)和(9a)被表示为:
(Ya+Yb)>=22*(10+10)*(0.5+0.5)/(22-10-10)=220Mb
                                            ...(9r)
(Ya+Yb)>=22*(10+10)*(0.5+0.5+0.2+0.2)/(22-10-10)=308Mb                                      ...(9ar)
关系(9r)的意义如下。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一个周期里从光盘13读出的最小信息量Ya和Yb之和等于220Mb。关系(9ar)的意义如下。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一个周期里从光盘13读出的最小信息量Ya和Yb之和等于380Mb。
应该注意到,光盘13可以具有3个或4个信号记录层。光拾取器14在光盘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的每一次焦点跳跃可以通过已知的方式实现(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号10-283640/1998所公开的)。
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最小容量Ym满足如下关系
Ym>(Tb+Tab+Tba)*Ra+(Ta+Tab+Tba)*Rb          ...(12)
其中(Tb+Tab+Tba)*Ra涉及第一信息信号“A”并显示对应第一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从满值到空值的减少量的容量,(Ta+Tab+Tba)*Rb涉及第二信息信号“B”并显示对应第二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从满值到空值的减少量的容量(见图9)。
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最小容量Ym满足如下关系
Ym>(Tb+Tab+Tba+Fab+Fba)*Ra+
    (Tb+Tab+Tba+Fab+Fba)*Rb                 ...(12a)
其中(Tb+Tab+Tba+Fab+Fba)*Ra涉及第一信息信号“A”并显示对应第一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从满值到空值的减少量的容量,(Tb+Tab+Tba+Fab+Fba)*Rb涉及第二信息信号“B”并显示对应第二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从满值到空值的减少量的容量(见图9)。
此外,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最小容量Ym满足如下关系
Ym>Ta*(Rp-Ra)+Tb*(Rp-Rb)                ...(13)
其中Ta*(Rp-Ra)涉及第一信息信号“A”并显示对应第一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从空值到满值的增加量的容量,Tb*(Rp-Rb)涉及第二信息信号“B”并显示对应第二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从空值到满值的增加量的容量(见图9)。
把等式和关系式(2)、(3)、(10)、(11)与关系(12)组合起来,得到下面的关系式
Ym>(Yb/Rp+Tab+Tba)*Ra+(Ya/Rp+Tab+Tba)*Rb
                                        ...(12-1)
Ym>(Yb/Rp)*Ra+(Ya/Rp)*Rb+(Tab+Tba)*(Ra+Rb)
                                        ...(12-2)
Ym>2*Ra*Rb*(Tab+Tba)/(Rp-Ra-Rb)+(Tab+Tba)*(Ra+Rb)
                                        ...(12-3)
Ym>{2*Ra*Rb/(Rp-Ra-Rb)+(Ra+Rb)}*(Tab+Tba)
                                        ...(12-4)
Ym>{2*Ra*Rb+(Ra+Rb)*(Rp-Ra-Rb)}*(Tab+Tba)/(Rp-Ra-Rb)
                                        ...(12-5)
Ym>{(Rp-Ra)*Ra+(Rp-Rb)*Rb}*(Tab+Tba)/(Rp-Ra-Rb)
                                        ...(12-6)
把等式和关系式(2)、(3)、(10)、(11)与关系(13)组合起来,得到下面的关系式
Ym>Ya/Rp*(Rp-Ra)+Yb/Rp*(Rp-Rb)
                                        ...(13-1)
Ym>{(Rp-Ra)*Ra+(Rp-Rb)*Rb}*(Tab+Tba)/(Rp-Ra-Rb)
                                        ...(13-2)
关系(12-6)和(13-2)是等价的,也成为下述的关系(14)
Ym>{(Rp-Ra)*Ra+(Rp-Rb)*Rb}*(Tab+Tba)/(Rp-Ra-Rb)
                                        ...(14)
关系(14)在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是好的。
相似的,把等式和关系式(2)、(3)、(10)、(11)与关系(12a)和(13)组合起来,得到下面的关系式
Ym>{(Rp-Ra)*Ra+(Rp-Rb)*Rb}*(Tab+Tba+Fab+Fba)/(Rp-Ra-Rb)                                   ...(14a)
关系(14a)在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是好的。
关系(14)中的(Rp-Ra)*Ra*(Tab+Tba)/(Rp-Ra-Rb)意味着第一信息信号“A”的第一存储大小参考值。相似的,关系(14)中的(Rp-Rb)*Rb*(Tab+Tba)/(Rp-Ra-Rb)意味着第二信息信号“B”的第二存储大小参考值。如上所述,关系(14)在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是好的。根据关系(14),为了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重放,或同步的、连续的记录,最好把为第一信息信号“A”所用的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大小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存储大小参考值,而所述相关的空值和满值是根据第一存储区域19a被设定的大小而决定的。相似的,最好把为第二信息信号“B”所用的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大小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二存储大小参考值,而所述相关的空值和满值是根据第二存储区域19b被设定的大小而决定的。
关系(14a)中的(Rp-Ra)*Ra*(Tab+Tba+Fab+Fba)/(Rp-Ra-Rb)意味着第一信息信号“A”的第三存储大小参考值。相似的,关系(14a)中的(Rp-Rb)*Rb*(Tab+Tba+Fab+Fba)/(Rp-Ra-Rb)意味着第二信息信号“B”的第四存储大小参考值。如上所述,关系(14a)在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是好的。根据关系(14a),为了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重放,或同步的、连续的记录,最好把为第一信息信号“A”所用的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大小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三存储大小参考值,而所述相关的空值和满值是根据第一存储区域19a被设定的大小而决定的。相似的,最好把为第二信息信号“B”所用的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大小设置为大于所述第四存储大小参考值,而所述相关的空值和满值是根据第二存储区域19b被设定的大小而决定的。
为了提供系统差额以允许重试过程和防震存储器功能,最好使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最小容量Ym超过关系(14)或(14a)的右侧所定义的值。
应该注意到,缓冲存储器21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相连的一部分可用作一个轨道缓冲存储器,以替代轨道缓冲存储器19。轨道缓冲存储器19可以包括缓冲存储器21的一部分。轨道缓冲存储器19或缓冲存储器21的一部分均可根据使用条件作为一个有效的轨道缓冲存储器。
轨道缓冲存储器19吸收在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和传输速率Ra和Rb之间的差,即,由光拾取器14决定的再现信号传输速率和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之间传输的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之间的差。在一种优选方式中,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为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提供了两个基本的区域,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剩余区域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分配给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该分割得到的两个部分被称为附加区域。一个基本区域加上一个附加区域被分配给第一信息信号“A”。相似的,另一个基本区域加上另一个附加区域被分配给第二信息信号“B”。附加区域之间的大小的比例基本上等于基本区域的比例。附加区域分别给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给轨道缓冲器提供了差额。
例如,以如下方式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提供了第一区域19a和第二区域19b。当第一信息信号“A”的传输速率被设为8Mbps时,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为第一信息信号“A”提供了32MB的第一基本区域。当第二信息信号“B”的传输速率被设为4Mbps时,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为第二信息信号“B”提供了16MB的第二基本区域。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剩余的16MB被分为大约10MB的第一部分(第一附加区域)和大约5M的第二部分(第二附加区域)。第一基本区域和第一附加区域被组合为第一存储区域19a,用于第一信息信号“A”。第二基本区域和第二附加区域被组合为第二存储区域19b,用于第二信息信号“B”。第二存储区域19b的大小约为21MB。这种存储器分割方法能使轨道缓冲存储器19被高效使用。上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分割方式在进行信息信号“A”和“B”的内容的同步的、连续的重放时,或同步的、连续的记录时是有效的。
系统控制器22响应所述双信号重放启动指令信号,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提供了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以及传输速率Ra和Rb的信息。在设备10A的单信号重放操作模式中,轨道缓冲存储器19被用作一个未分区的64Mb存储器。这样,在设备10A的单信号重放操作模式中,可以增强播放能力,包括重试操作。优选的,当接收到双信号重放启动指令信号时,系统控制器22检测缓冲存储器19中的数据。系统控制器22在确认不存在来自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被再现或被记录的数据以后,把轨道缓冲存储器19分为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在设备10A的双信号重放操作模式中,当信息信号“A”和“B”的传输速率Ra和Rb改变时,系统控制器22检查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2在确认不存在来自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被再现或被记录的数据以后,把轨道缓冲存储器19重新分区。这样,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差额即使在信息信号“A”和“B”的传输速率Ra和Rb改变时也保持优化的状态。
优选的,涉及光拾取器移动的搜寻时间Tab和Tba的最大值Tmax彼此相等。该最大搜寻时间Tmax等于,诸如0.5秒。当最大搜寻时间Tmax被用于搜寻时间Tab和Tba时,前述的关系式(9)变为
(Ya+Yb)>=Rp*(Ra+Rb)*2Tmax/(Rp-Ra-Rb)    ...(19)
当最大搜寻时间Tmax等于0.5秒,关系式(19)被重写为
(Ya+Yb)>=Rp*(Ra+Rb)/(Rp-Ra-Rb)          ...(20)
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关系式(19)和(20)很好。优选的,在光盘13的每一个第一区域13a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大小(总比特数)Ya以及在光盘13的每一个第二区域13b上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大小(总比特数)Yb满足关系式(19)和(20)。
优选的,涉及光拾取器14的焦点跳跃搜寻时间Fab和Fba的最大值Fmax彼此相等。该最大焦点跳跃搜寻时间Fmax等于诸如0.2秒。当最大焦点跳跃搜寻时间Fmax用于搜寻时间Fab和Fba时,且当最大焦点跳跃搜寻时间Fmax用于搜寻时间Fab和Fba时,前述的关系式(9a)变为
(Ya+Yb)>=Rp*(Ra+Rb)*2(Tmax+Fmax)/(Rp-Ra-Rb)                                         ...(19a)
当最大搜寻时间Tmax和最大焦点跳跃搜寻时间Fmax分别等于0.5秒和0.2秒时,关系式(19a)等于
(Ya+Yb)>=1.4Rp*(Ra+Rb)/(Rp-Ra-Rb)     ...(20a)
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关系式(19a)和关系式(20a)是好的。优选的,在光盘13的每一个第一区域13a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大小(总比特数)Ya以及在光盘13的每一个第二区域13b上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大小(总比特数)Yb满足关系式(19a)和(20a)。
双信号记录模式
图12示出了系统10A的一部分,其操作在一个双信号记录模式。放大器单元16和信号处理器18(见图1)从图12被省略,以便更好的理解。
参考图12,第一信息信号“A”以第一传输速率Ra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的第一区域19a。第二信息信号“B”以第二传输速率Rb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的第二区域19b。一般的,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来实现第一信息信号“A”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传输和第二信息信号“B”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传输。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第一信息信号“A”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传输到光拾取器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第二信息信号“B”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传输到光拾取器14。光拾取器头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分别在光盘1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记录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分别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在把信息信号“A”和“B”记录在光盘13上时执行一个焦点跳跃。所述的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高于传输速率Ra和Rb。
光盘13是可重写类型的。光盘13先前被提供了用于存储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的第一区域13a。此外,光盘13先前被提供了用于存储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的第二区域13b。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彼此分开。
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根据第三实施例,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根据第四实施例,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
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被分别给予地址A1、A2、A3...。这样,第一区域13a也被称为第一区域A1、A2、A3...。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分别记录在第一区域A1、A2、A3...上。优选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的大小Ya等于第一区域A1、A2、A3...的大小。第一区域13a的放置被设计为满足一次搜寻时间的要求。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被分别给予地址B1、B2、B3...。这样,第二区域13b也被称为第二区域B1、B2、B3...。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分别记录在第二区域B1、B2、B3...上。优选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的大小Yb等于第二区域B1、B2、B3...的大小。第二区域13b的放置被设计为满足一次搜寻时间的要求。
首先,在第一区域13a的第一个A1(地址为A1的第一区域13a)记录第一信息信号“A”的一块。其次,在第二区域13b的第一个B1(地址为B1的第二区域13b)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的一块。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B1的相互位置使得光拾取器14能在预定的时间里在它们之间移动。当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B1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该预定时间等于大约0.5秒。当第一区域A1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B1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该预定时间等于大约0.7秒。因此,在光拾取器14在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之间移动时,最大搜寻时间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如大约0.7秒)。
在设备10A的双信号记录操作模式中,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把原始信号分别编码为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和“B”分别以传输速率Ra和Rb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传输速率Ra和Rb是根据用户对键入单元23的操作从不同的数值中选择的(见图1)。所述的不同数值包括,对应于高图像质量的8Mbps、对应于较高图像质量的4Mbps、对应于普通图像质量的2Mbps。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分别被暂时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在初始阶段,光拾取器14处于一个待命状态或一个踢跳等待(kick wait)状态,同时所处的位置对应于光盘13的目标轨道。系统控制器22(见图1)总是监控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中每一个的占用程度,所述占用程度在正常情况下在所述相关的空值和满值之间变化。当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时,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开始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第一和第二区域19a和19b中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被交替的读出。光拾取器14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读出的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交替的记录在光盘1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上。这样,实现了初始信息信号的连续的、同步的记录。
系统控制器22根据存储在它内部ROM里的控制程序操作。图13是该控制程序的一段的流程图,涉及设备10A的双信号记录模式操作。图13的程序段响应从键入单元23输入的双信号记录启动指令信号而开始。
参考图13,程序段的第一步骤52确定光拾取器14是否到达了光盘13的一个目标位置。初始时,目标位置对应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的第一个A1。当光拾取器14还没有到达目标位置时,步骤52被重复。当光拾取器14到达了目标位置,程序从步骤S52继续到步骤S53。
步骤S53存储第一信息信号“A”,该信号以传输速率Ra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输出,并输入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
步骤S53之后,步骤S54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所述相关的满值。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没有达到所述相关的满值时,程序从步骤S54返回到步骤S53。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所述相关的满值,程序从步骤S54继续到步骤S55。
步骤S55把第一信息信号“A”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传输到光拾取器14。步骤S55使光拾取器14能够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在光盘13的当前第一区域13a上记录第一信息信号“A”。
步骤S55之后,步骤S56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所述相关的空值。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没有达到所述相关的空值时,程序从步骤S56返回到步骤S55。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所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56继续到步骤S57。
步骤S57迫使光拾取器14暂停或终止在光盘13上的当前第一区域13a上记录第一信息信号“A”。
步骤S57之后,步骤S58把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下一个目标位置。该下一个目标位置对应于诸如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的第一个B1。在步骤S58之后,程序继续到步骤S59。
步骤S59确定光拾取器14是否到达了光盘13的所述目标位置。当光拾取器14还没有到达目标位置时,步骤59被重复。当光拾取器14到达了目标位置,程序从步骤S59继续到步骤S60。
这样,光拾取器14从第一区域13a移动到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涉及光拾取器14移动的搜寻时间等于,诸如大约0.7秒或更短。特别的,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涉及光拾取器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一致。该层内搜寻时间Tab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ab之和一致。该层间搜寻时间Fab是指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延一个垂直方向(焦点方向)完成一个焦点跳跃所花费的时间间隔。该层间搜寻时间Fab等于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
步骤S60以传输速率Rb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存储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输出的第二信息信号“B”。
在步骤S60之后,步骤S61确定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所述相关的满值。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没有达到所述相关的满值时,程序从步骤S61返回到步骤S60。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所述相关的满值,程序从步骤S61继续到步骤S62。
步骤S62把第二信息信号“B”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传输到光拾取器14。步骤S62使光拾取器14能够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在光盘13的当前第二区域13b上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
步骤S62之后,步骤S63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所述相关的空值。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没有达到所述相关的空值时,程序从步骤S63返回到步骤S62。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所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63继续到步骤S64。
步骤S64迫使光拾取器14暂停或终止在光盘13上的当前第二区域13b上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
步骤S64之后,步骤S65把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下一个目标位置。该下一个目标位置对应于诸如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的第二个A2。在步骤S65之后,程序返回到步骤S52。
这样,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移动到第二区域13b。该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等于诸如大约0.7秒或更短。特别的,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都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ba一致。该层内搜寻时间Tba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ba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ba之和一致。该层间搜寻时间Fba是指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延一个垂直方向(焦点方向)完成一个焦点跳跃所花费的时间间隔。该层间搜寻时间Fba等于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
在重复执行图13的程序段时,光拾取器14的目标位置相对于光盘13上的第一和第二区域A1、B1、A2、B2、A3、B3...而顺序地设置。因此,光拾取器14以“A1、B1、A2、B2、A3、B3...”的顺序交替地在光盘13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上记录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
优选的,步骤S57或步骤S64后面接着一个确定是否从光盘13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记录都需要被暂停的步骤。当从光盘13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记录都需要被暂停时,光拾取器14被控制执行所需的记录暂停。
优选的,光盘13具有一个独立于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的管理区域。例如,该管理区域在光盘13的最里面的部分延伸。在完成了在光盘13上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上对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和“B”的记录之后,在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上的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和“B”的各个块的地址信息被记录在光盘13的管理区域上。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Ra和Rb的信息也被记录在光盘13的管理区域上。
参考图14,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时,第一信息信号“A”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存储区域19a传输到光盘13的第一区域A1,并且第一信息信号“A”以传输速率Ra被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存储到存储区域19a。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p-Ra”的速率减少。
当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第一信息信号“A”从存储区域19a到光盘13的第一区域A1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光拾取器14被移动到对应于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的位置。涉及光拾取器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Tab或Tab+Fab)等于或少于大约0.7秒。第二信息信号“B”以传输速率Rb被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即使在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第一信息信号“A”继续以传输速率Ra被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存储到管理区域19a。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a”的速率增加。在光拾取器14开始访问光盘13的第一区域A2之前,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
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达到相关满值之后,第二信息信号“B”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存储区域19b传输到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并且第二信息信号“B”以传输速率Rb被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存储到存储区域19b。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p-Rb”的速率减少。
当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第二信息信号“B”从存储区域19b到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光拾取器14被移动到对应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2的位置。涉及光拾取器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Tba或Tba+Fba)等于或少于大约0.7秒。即使在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第二信息信号“B”继续以传输速率Rb被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存储到管理区域19b。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b”的速率增加。在光拾取器14开始访问光盘13的第二区域B2之前,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
参数包括,传输速率Ra、传输速率Rb、传输速率Rp、光盘13上第一区域13a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每个块的大小Ya、光盘13上第二区域13b上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每个块的大小Yb、涉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到第二区域13b移动的层内搜寻时间Tab、涉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到第二区域13b移动的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Fab、涉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到第一区域13a移动的层内搜寻时间Tba、涉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到第一区域13a移动的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Fba、以及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最小容量Ym。优选的,参数Ra、Rb、Rp、Ya、Tab、Fab、Tba、Fba和Ym被选择满足上述的关系式和等式(1)-(14)或(1)-(14a)。
信号记录/重放模式
图15示出了设备10A的一部分,其操作在一个信号记录/重放模式。放大器单元16和信号处理器18(见图1)在图15中省略,以便更好的理解。
参考图15,光拾取器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上再现了第一信息信号“A”。该第一信息信号“A”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拾取器14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第一信息信号“A”以传输速率Ra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另一方面,第二信息信号“B”以传输速率Rb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该第二信息信号“B”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传输到光拾取器14。光拾取器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第二信息信号“B”记录在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上。光拾取器14基于时分的方式,交替的访问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使得第一信息信号“A”的内容的重放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内容的记录能够实质上被同步实现。
光盘13是可重写类型的。光盘13先前被提供了用于存储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的第一区域13a。此外,光盘13先前被提供了用于存储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的第二区域13b。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彼此分开。
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根据第三实施例,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根据第四实施例,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1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信号记录层L0上延伸。
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被分别给予地址A1、A2、A3...。这样,第一区域13a也被称为第一区域A1、A2、A3...。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分别记录在第一区域A1、A2、A3...上。优选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块的大小Ya等于第一区域A1、A2、A3...的大小。第一区域13a的放置被设计为满足一次搜寻时间的要求。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被分别给予地址B1、B2、B3...。这样,第二区域13b也被称为第二区域B1、B2、B3...。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分别记录在第二区域B1、B2、B3...上。优选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的大小Yb等于第二区域B1、B2、B3...的大小。第二区域13b的放置被设计为满足一次搜寻时间的要求。
首先,从第一区域13a的第一个A1(地址为A1的第一区域13a)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的一块。其次,在第二区域13b的第一个B1(地址为B1的第二区域13b)上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的一块。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B1的相互位置使得光拾取器14能在预定的时间里在它们之间移动。当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B1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该预定时间等于大约0.5秒。当第一区域A1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B1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该预定时间等于大约0.7秒。因此,在光拾取器14在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之间移动时,最大搜寻时间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如大约0.7秒)。
在设备10A的信号记录/重放操作模式中,系统控制器22(见图1)总是监控第一和第二存储区域19a和19b中每一个的占用程度,所述占用程度在正常情况下在相关的空值和满值之间变化。
系统控制器22根据它内部的ROM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操作。图16是控制程序的一段的流程图,其涉及设备10A的信号记录/重放操作模式。图6的程序段响应从键入设备23输入的一个信号记录/重放启动指令信号而开始。
参考图6,程序段的第一步骤S72确定光拾取器14是否到达了光盘13上的一个目标位置。开始时,该目标位置对应于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13a的第一个A1。当光拾取器14还没有达到该目标位置时,重复步骤S72。当光拾取器14达到了目标位置,程序从步骤S72进行到步骤S73。
步骤S73使光拾取器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的当前第一区域13a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步骤S73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再现的信息信号“A”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
在步骤S73之后,步骤S74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未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74返回到步骤S73。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74进行到步骤S75。
这样,在一个初始阶段,第一信息信号“A”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1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直到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增加到相关的空值。
步骤S75把第一信息信号“A”以传输速率Ra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
步骤S75之后,步骤S76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未达到相关的满值,程序从步骤S76返回到步骤S75。当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满值,程序从步骤S76进行到步骤S77。
步骤S77迫使光拾取器14暂停或终止从光盘13的当前第一区域13a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
步骤S77之后,步骤S78把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下一个目标位置。该下一个目标位置对应于诸如光盘13上的第二区域13b的第一个B1。步骤S78之后,程序继续到步骤S79。
步骤S79确定光拾取器14是否到达了光盘13上的所述目标位置。当光拾取器14还没有达到该目标位置时,重复步骤S79。当光拾取器14达到了目标位置,程序从步骤S79进行到步骤S80。
这样,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移动到第二区域13b。该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等于诸如大约0.7秒或更短。特别的,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都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一致。该层内搜寻时间Tab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ab之和一致。该层间搜寻时间Fab是指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延一个垂直方向(焦点方向)完成一个焦点跳跃所花费的时间间隔。该层间搜寻时间Fab等于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
步骤S80以传输速率Rb把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输出的第二信息信号“B”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
在步骤S80之后,步骤S81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未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81返回到步骤S80。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81进行到步骤S82。
步骤S82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第二信息信号“B”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传输到光拾取器14。该步骤S82能够使光拾取器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在光盘13的当前的第二区域13b上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
步骤S82之后,步骤S83确定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是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未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83返回到步骤S82。当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相关的空值,程序从步骤S83进行到步骤S84。
步骤S84迫使光拾取器14暂停或终止在光盘13的当前第二区域13b上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
步骤S84之后,步骤S85把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下一个目标位置。该下一个目标位置对应于诸如光盘13上的第一区域13a的第二个A2。步骤S85之后,程序继续到步骤S72。
这样,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移动到第一区域13a。光拾取器14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等于诸如大约0.7秒或更短。特别的,当第一区域13a和第二区域13b都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ba一致。该层内搜寻时间Tba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当第一区域13a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3b在光盘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4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ba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ba之和一致。该层间搜寻时间Fba是指光拾取器14在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延一个垂直方向(焦点方向)完成一个焦点跳跃所花费的时间间隔。该层间搜寻时间Fba等于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
在重复执行图16的程序段时,光拾取器14的目标位置相对于光盘13上的第一和第二区域A1、B1、A2、B2、A3、B3...而顺序地设置。因此,光拾取器14在访问光盘13时,以“A1、B1、A2、B2、A3、B3...”的顺序交替地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
优选的,步骤S77或步骤S84后面接着一个确定是否从光盘13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再现和在光盘13上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记录都需要被暂停的步骤。当从光盘13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再现和在光盘13上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记录都需要被暂停时,光拾取器14被控制执行所需的再现暂停。
优选的,光盘13具有一个独立于第一和第二区域13a和13b的管理区域。例如,该管理区域在光盘13的最里面的部分延伸。在完成了在光盘13上的第二区域13b上对第二信息信号“B”的记录之后,在第二区域13b上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的地址信息被记录在光盘13的管理区域上。第二传输速率Rb的信息也被记录在光盘13的管理区域上。
参考图17,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中的第一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时,以传输速率Ra从存储区域19a中读出第一信息信号“A”,并且第一信息信号“A”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1传输到存储区域19a。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以相应于“Rp-Ra”的速率增加。
当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第一信息信号“A”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1到存储区域19a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的位置。光拾取器14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Tab或Tab+Fab)等于或小于诸如大约0.7秒。即使在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之后,第一信息信号“A”继续以传输速率Ra从存储区域19a中读出。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a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a”的速率减少。第一信息信号“A”从存储区域19a的读出(涉及光盘区域A1)是在光拾取器14开始访问光盘13的第一区域A2之前完成的。
第二信息信号“B”以传输速率Rb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第二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时,第二信息信号“B”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存储区域19b传输到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并且第二信息信号“B”继续以传输速率Rb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存储到存储区域19b。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以相应于“Rp-Rb”的速率增加。
当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第二信息信号“B”从存储区域19b到光盘13的第二区域B1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光拾取器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3的第一区域A2的位置。光拾取器移动的相关搜寻时间(Tba或Tba+Fba)等于或小于诸如大约0.7秒。即使在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之后,第二信息信号“B”继续以传输速率Rb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存储到存储区域19b中。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b”的速率增加。在光拾取器14开始访问光盘13的第二区域B2之前,存储区域19b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
参数包括,传输速率Ra、传输速率Rb、传输速率Rp、光盘13上第一区域13a上的第一信息信号“A”的每个块的大小Ya、光盘13上第二区域13b上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每个块的大小Yb、涉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到第二区域13b移动的层内搜寻时间Tab、涉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一区域13a到第二区域13b移动的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Fab、涉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到第一区域13a移动的层内搜寻时间Tba、涉及光拾取器14从光盘13的第二区域13b到第一区域13a移动的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Fba、以及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最小容量Ym。优选的,参数Ra、Rb、Rp、Ya、Tab、Fab、Tba、Fba和Ym被选择满足上述的关系式和等式(1)-(14)或(1)-(14a)。
光盘13的管理区域存储光盘未被占用的、可用于记录新信息信号的区域的信息。优选的,系统控制器22内的ROM被载入表示搜寻时间Tab、Tba、Fab、Fba以及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的信息。
当需要在重放第一信息信号“A”的过程中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时,用于第二信息信号“B”的初始信息信号被输入到设备10A,并且根据用户的选择设置第二信息信号“B”的传输速率Rb。此时,系统控制器22基于传输速率Ra、Rb、Rp、搜寻时间Tab、Tba、Fab、Fba以及有关未被占用光盘区域的信息,根据上述的一组关系式(9)、(10)和(11)或(9a)、(10a)、(11a),确定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的大小Yb。
当光盘13的所有未被占用的区域的大小都小于第二信息信号“B”的块大小Yb时,传输速率Rb从指定值减小,块大小Yb也相应的减少,从而得到的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块能分别被记录在选定的光盘未被占用区域。优选的,用户被告知传输速率Rb的减小。当使用减小后的传输速率Rb时,第二信息信号“B”的记录被实现。
一般的,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包含视频数据。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也可以包含音频数据、音乐数据、静止图像数据或子画面数据。
应该注意到,光盘13可以被一个或多个磁盘替代。这样,图1中设备10A的光盘驱动部分被一个磁盘驱动部分所替代。
磁盘驱动部分的一个例子是,包括多个磁头用于访问多个磁盘,每个磁盘具有一个螺旋轨道。所述磁头和磁盘周期性的变化,并被选为在磁盘上记录和再现信息信号。每个磁盘可以有一组同心轨道。
第二实施例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信号通信系统。图18的系统包括一个信息信号记录和再现设备25A。图18的设备25A类似于图1的设备10A,除了如下所述的设计变化。
设备25A被设计为一个光盘驱动设备。该设备25A包括一个轴电机11、一个转盘12、一个光拾取器(一个光头)14、一个驱动器15、一个放大器单元16、一个伺服单元17、一个信号处理器18、一个轨道缓冲存储器19、和一个系统控制器22。设备11、12、14、15、16、17、18、19和22的连接方式与图1的设备10A的相同。设备25A还包括一个与信号处理器18相连的ATAPI接口26。
一个主计算机或一个外部设备27能通过ATAPI接口26与设备25A连接。设备27包括一个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一个缓冲存储器21、和一个主计算机单元27A。缓冲存储器21和主计算机单元27A被连接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能通过ATAPI接口26连接到设备25A中的信号处理器18。
更具体地说,ATAPI接口26包括一个接口块。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包括一个能与ATAPI接口26中的接口块相连的接口块。设备27能够在使用Mt.Fuji指令系统的控制信号时控制设备(光盘驱动设备)25A。设备27中的主计算机单元27A包括一个ROM,其中载入了用于控制设备25A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一个合适的盘驱动器从一个CD-ROM或DVD-ROM传输到主计算机单元27A中的一个RAM。
当需要在光盘13上记录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时,设备27中的主计算机单元27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和ATAPI接口26把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的传输速率Ra和Rb的信息(传输速率表示标志)传输到设备25A。设备27中的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通过ATAPI接口26把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传输到设备25A中的信号处理器18。此外,设备27中的主计算机单元27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和ATAPI接口26把一个记录启动指令信号和一个记录启动地址信号传输到设备25A。设备(光盘驱动设备)25A响应从设备27传来的标志和信号,开始在光盘13上记录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
当需要从光盘13上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时,设备27中的主计算机单元27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和ATAPI接口26把一个重放启动指令信号传输到设备25A。设备25A响应该重放启动指令信号,从光盘13的一个预定地址部分再现一个信号(例如,管理信息、控制数据或视频数据)。设备27中的主计算机单元27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和ATAPI接口26从设备25A接收再现信号,并根据再现信号计算传输速率Ra和Rb。设备27中的主计算机单元27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20和ATAPI接口26把计算出的传输速率Ra和Rb的信息(传输速率表示标志)传输到设备25A。然后,设备(光盘驱动设备)25A在使用传输速率Ra和Rb的同时从光盘13再现第一信息信号“A”和第二信息信号“B”。
应该注意到,ATAPI接口26可以被一个IEEE1394接口、一个无线接口、一个无线信号接口、或一个光信号接口所替代。
第三实施例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个信息信号记录和再现设备110。设备110在一个信息信号记录介质上操作,该介质包括一个具有多个信号层的光盘。光盘的例子为DVD-RAM、DVD-RW、和DVD-RW。或者,信息信号记录介质可以包括一个磁盘,如硬盘或软盘。信息信号记录介质可以包括一个半导体存储器。设备110是诸如一个光盘记录器/播放器。
如图19所示,设备110包括一个轴电机111、一个连接到轴电机111的轴上的转盘112。一个光盘(信息信号记录介质)113能被放置在转盘112上。光盘113具有多个可从一侧访问的信号记录层。光盘113是类型“1”或类型“2”的。
如图20所示,类型“1”的光盘113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当类型“1”的光盘113被放置在转盘112上时,信号记录层L1比信号记录层L0离光拾取器更近。信号记录层L1是半透明的。信号记录层L0具有螺旋槽,从地址增加的方向看,螺旋槽从最内的盘位置(“in”)延伸到最外的盘位置( “out”)。信号记录层L0中具有一个信息记录区域,所述区域的地址从30000h开始并增加。信号记录层L1具有螺旋槽,从地址增加的方向看,螺旋槽从最外的盘位置(“out”)延伸到最内的盘位置(“n”)。信号记录层L1中具有一个信息记录区域,所述区域的地址从紧随信号记录层L0中的最大地址的地址开始并增加。这样,在地址变化上,信号记录层L1和信号记录层L0是相反的关系。信号记录层L1中的地址可以使用补码通过数值来表示。
如图21所示,类型“2”的光盘113具有互相平行延伸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2。当类型“2”的光盘113放在转盘112上时,信号记录层L1比信号记录层L0离光拾取器更近,信号记录层L2比信号记录层L1离光拾取器更近。信号记录层L1和L2是半透明的。信号记录层L0具有螺旋槽,从地址增加的方向看,螺旋槽从最内的盘位置(“in”)延伸到最外的盘位置(“out”)。信号记录层L0中具有一个信息记录区域,所述区域的地址从30000h开始并增加。信号记录层L1具有螺旋槽,从地址增加的方向看,螺旋槽从最外的盘位置(“out”)延伸到最内的盘位置(“in”)。信号记录层L1中具有一个信息记录区域,所述区域的地址从紧随信号记录层L0中的最大地址的地址开始并增加。这样,在地址变化上,信号记录层L1和信号记录层L0是相反的关系。信号记录层L1中的地址可以使用补码通过数值来表示。信号记录层L2具有螺旋槽,从地址增加的方向看,螺旋槽从最内的盘位置(“in”)延伸到最外的盘位置(“out”)。信号记录层L2中具有一个信息记录区域,所述区域的地址从紧随信号记录层L1中的最大地址的地址开始并增加。这样,在地址变化上,信号记录层L1和信号记录层L2是相反的关系。
参考图19,设备110还包括一个光拾取器(光头)114、一个驱动器115、一个放大器单元116、一个伺服单元117、一个信号处理器118、一个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一个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一个缓冲存储器121、一个系统控制器122、一个键入设备123、一个NTSC编码器124、一个显示器125和输入端126(1)、126(2),...,和126(n)。这里,“n”表示一个等于或大于2的预定的自然数。此外,设备110包括一个卫星数字广播接收天线141,一个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一个交换机143、一个流转换器144和一个终端145。
当光盘113被放在转盘112上时,轴电机111旋转转盘112和光盘113。当光盘113是可重写类型时,光拾取器114从光盘上读出或写入信息。当光盘113是只读类型时,光拾取器114  从其读出信息。轴电机111连接到驱动器115和伺服单元117。光拾取器114连接到放大器单元116和驱动器115。放大器单元116连接到伺服单元117和信号处理器118。驱动器115连接到伺服单元117。信号处理器118连接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连接到缓冲存储器121和输入端126(1)-126(n)。系统控制器122连接到放大器单元116、伺服单元117、信号处理器118、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和键入设备123。
NTSC编码器124连接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显示器125连接到NTSC编码器124。卫星数字广播接收天线141连接到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连接到交换机143。交换机143连接到流转换器144。交换机143通过终端145连接到因特网。流转换器144连接到信号处理器118。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交换机143、流转换器144和系统控制器122互相连接。
轴电机111被驱动器115驱动并控制。轴电机111旋转转盘112和光盘113。轴电机111配有一个FG发生器和一个旋转位置感应器(一个角度位置感应器)。所述旋转位置感应器包括,例如,一个霍尔元件。所述FG发生器输出一个FG信号(一个旋转速度信号)。该霍尔元件输出一个旋转位置信号。FG信号和旋转位置信号作为旋转伺服信号被输入回驱动器1 15和伺服单元117。
光拾取器114面对放置在转盘112上的光盘113。一个馈给电动机(未示出)相对于光盘113径向地移动光拾取器114。该馈给电动机被驱动器115所驱动。光拾取器114包括一个半导体激光器、一个准直透镜、一个物镜。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一个发射光束(激光束)的光源。被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和物镜被聚焦的光盘113的一个激光点上。光拾取器114包括一个用于驱动物镜的致动器,以实现相对于光盘113上的激光点的聚焦和跟踪。半导体激光器被光拾取器114中的一个激光驱动电路所驱动。在诸如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的信息信号被记录时,信息信号在被送到激光驱动电路之前,受到放大器单元116中的一个波形校正电路的波形校正。上述光拾取器114中的致动器被驱动器115所驱动。
键入单元123包括多个键码,可被一个用户操作。该键入单元123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指令信号。指令信号被从键入单元123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所述指令信号包括一个用于启动设备110的一个记录操作模式的指令信号,一个用于启动设备110的一个重放操作模式的指令信。所述键入单元23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控制数据。控制数据被从键入单元123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
系统控制器122包括例如微计算机或类似的设备,它根据存储在它内部的ROM上的控制程序来操作。系统控制器122响应从键入单元123输入的指令信号,控制放大器单元16、伺服单元117、信号处理器118、以及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在系统控制器22内的ROM被载入表示寻找时间S1、S2、...、Sn、F1、F2、...、Fn,以及一个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的信息,其中Rp将在后文中提到。
控制数据能通过一个输入端(未示出)被送入系统控制器22。通过一个输入端送入系统控制器122的控制数据、以及来自键入单元123的被送入系统控制器22的控制数据,包括一个用于调整被记录的内容信息所表示的图像的分辨率的信号、一个用于分离内容信息所表示的诸如车辆竞赛这样的快速移动场景的信号、以及一个用于给记录时间提供优选权的信号。系统控制器122根据控制数据改变实际的记录时间。系统控制器122使实际记录时间的设置能由用户来选择。
当设备110需要在重放模式开始操作时,键入单元123被激励,以产生重放启动指令信号。该重放启动指令信号被从键入单元123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系统控制器122响应该重放启动指令信号来控制放大器单元116和伺服单元117,从而启动了设备110的重放操作模式。伺服单元117的控制包括控制驱动器115的步骤。首先,系统控制器122通过控制驱动器115来启动光盘113的旋转和其上的激光点的应用。光拾取器114被驱动器115所控制,从而从光盘113上读出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被包含在存储在光盘113的管理区域的管理信息中。该读出地址信息通过放大器单元116从光拾取器114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系统控制器122通过参考所述地址信息找到或确定一个被重放的目标扇区(一个目标轨道部分)。系统控制器122通过伺服单元117、驱动器115和馈给电动机来控制光拾取器114,从而相对于光盘113径向地移动光拾取器114,以及进而把激光点移动到光盘113上的目标扇区。当完成把激光点移动到光盘113上的目标扇区时,系统控制器122开始从光盘113上的所述目标扇区启动所请求的信号的再现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设备110的重放操作模式被启动。在重放操作模式中,目标扇区被重复地从一个变到另一个。
在设备110的重放操作模式中,光拾取器114扫描光盘113并产生一个RF信号,其中包含了从光盘读出的信息。一个RF信号发生单元相应于记录在光盘113上的信息的一个误差校正块(一个ECC块)。光拾取器114输出该RF信号到放大器单元116。放大器单元116放大该RF信号。此外,放大器单元116从被放大的RF信号产生一个主再现信号,以及跟踪和聚焦伺服信号(跟踪误差和聚焦误差信号)。放大器单元116包括一个均衡器,用于最优化主再现信号的频率形状。还有,放大器单元116包括一个PLL(锁相环)电路,用于从均衡后的主再现信号提取一比特时钟信号,并用于从均衡后的主再现信号产生一个速度伺服信号。此外,放大器单元116包括一个抖动发生器,用于比较所述的比特时钟信号和均衡后的主再现信号的时间基,并用于从所述时间基比较的结果检测抖动分量。检测的抖动分量信号被从放大器单元116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所述跟踪和聚焦伺服信号以及速度伺服信号被从放大器单元116传输到伺服单元117。所述均衡后的主再现信号被从放大器单元116传输到信号处理器118。
伺服单元117接收来自放大器单元116的速度伺服信号和跟踪和聚焦伺服信号。伺服单元117接收来自轴电机111的旋转伺服信号。响应这些伺服信号,伺服单元117实现相应的伺服控制过程。
特别的,伺服单元117根据速度伺服信号和旋转伺服信号产生一个旋转控制信号。该旋转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115从伺服单元117传输到轴电机111。轴电机111以一个依赖于旋转控制信号的速度旋转。该旋转控制信号被设计为以一个给定的恒定线性速度旋转光盘113。
此外,伺服单元117根据聚焦和跟踪伺服信号产生伺服控制信号。该伺服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115从伺服单元117传输到光拾取器114中的致动器。光拾取器114中的致动器响应伺服控制信号控制光盘113上的激光点,从而实现了激光点相对于光盘113的聚焦和跟踪。
光拾取器114能够受聚焦跳跃控制,其提供了激光点延一个垂直方向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3之间的移动。所述聚焦跳跃控制如下所述。当被光拾取器114当前访问的盘上位置需要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3之间移动时,系统控制器122控制伺服单元117,以根据一个聚焦误差信号(聚焦伺服信号)产生一个聚焦控制信号。该聚焦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115从伺服单元117传输到光拾取器114中的致动器。光拾取器114中的致动器响应该聚焦控制信号,相对于光盘113调整激光点的聚焦,从而实现了激光点在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3之间的所需移动。
在设备110的重放操作模式中,信号处理器118从放大器单元116接收主再现信号。信号处理器118被系统控制器122所控制,从而把主再现信号转换为一个相应的再现数字信号。信号处理器118从所述再现数字信号中检测一个同步信号。信号处理器118把所述再现数字信号的一个EFM+信号(一个8-16模信号)解码为NRZI数据,即非返回零反向(non-return-to-zero-inverted)数据。信号处理器118使NRZI数据为每一个误差校正块(每个ECC块)都接受一个误差校正过程,从而产生一个扇区地址信号和多个信息信号(“n”个信息信号)。这里,“n”表示一个的等于或大于2的预定自然数。该自然数“n”可以等于L所述的“n”个信息信号包括第一信息信号、第二信息信号,...,和第n信息信号。所述扇区地址信号表示光盘113上当前访问的扇区的地址。所述同步信号和扇区地址信号从信号处理器118送入系统控制器122。应该注意到信号处理器118产生的“n”个信息信号对应于在一个记录操作模式中通过可变转换速率(可变传输速率)压缩得到的多个信息信号。
在设备110的重放操作模式中,信号处理器118基于逐个校正块的方式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暂时地存储“n”个信息信号。这样,信号处理器118把“n”个信息信号写入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并从中读出“n”个信息信号。向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写入和读出“n”个信息信号受到控制,以吸收“n”个信息信号的变换速率的时域变化。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包括,诸如一个具有64兆容量的DRAM。信号处理器118输出读出信号(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9读出的“n”个信息信号)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
当通过信号处理器118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提供的“n”个信息信号被压缩为MPEG2数据(其中音频和视频数据被复用),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把“n”个信息信号分离为压缩的音频数据和压缩的视频数据。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把压缩的音频数据扩展并解码为未压缩的音频数据。此外,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把压缩的视频数据扩展并解码为未压缩的视频数据。在扩展解码过程中,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暂时的在缓冲存储器121中存储信号和数据。缓冲存储器121包括,诸如一个具有64兆容量的DRAM。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通过数字-模拟转换把未压缩的音频数据转换为一个对应的模拟音频信号。还有,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通过数字-模拟转换把未压缩的视频数据转换为一个对应的模拟视频信号。应该注意到,未压缩的音频和视频数据到模拟音频和视频信号的转换可以通过在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外部提供的数字-模拟转换器来实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把模拟音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输出到NTSC转换器124。模拟音频信号在被输入到显示器装置125内的扬声器之前,通过NTSC转换器124。NTSC转换器124把模拟视频信号变成一个对应的NTSC视频信号。NTSC转换器124把该NTSC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器125。
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的扩展解码过程的数据速率,即扩展解码过程中的数据转换速率(数据传输速率),被均衡为一个根据设备110的相关记录模式类型所设置的扩展数据速率。特别的,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能按照某个扩展数据速率实现所述扩展解码过程,其中所述扩展数据速率能够在多个不同的扩展数据速率中变化。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根据设备110的相关记录模式类型从多个不同的扩展数据速率中选择所需的一个扩展数据速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以所需的速率执行所述扩展编码过程。设备110的记录模式类型信息被记录在光盘113上作为控制数据,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有关一个或多个记录压缩速率的信息。在光盘113的重放的初始阶段,控制数据在被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之前从光盘113中读出。系统控制器122根据控制数据设置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中的扩展数据速率。
当设备110需要开始操作记录模式时,键入单元123被激励,以产生所述记录启动指令信号。该记录启动指令信号从键入单元123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系统控制器122响应该记录启动指令信号控制放大器单元116和伺服单元117,从而启动了设备110的记录操作模式。伺服单元117的控制包括控制驱动器115的步骤。首先,系统控制器122通过控制驱动器115开始旋转光盘113并开始应用其上的激光点。光拾取器114被驱动器115所控制,从而从光盘113中读出地址信息。例如,地址信息被包含在存储在光盘113的管理区域的管理信息中。该读出地址信息通过放大器单元116从光拾取器114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系统控制器122通过参考所述地址信息找到或确定一个目标扇区(一个目标跟踪位置),信号被记录在该目标扇区上。系统控制器122通过伺服单元117、驱动器115和馈给电动机来控制光拾取器114,从而相对于光盘113径向地移动光拾取器114,以及进而把激光点移动到光盘113上的目标扇区。在设备110的记录操作模式中,目标扇区被重复地从一个变到另一个。
在设备110的记录操作模式中,“n”个将被记录的模拟信息信号通过输入端126(1)-126(n)被记录并被输入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通过模拟-数字转换把“n”个模拟信息信号转换成对应的“n”个数字信息信号。应该注意到,“n”个模拟信息信号到“n”个数字信息信号的转换可以通过在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外部提供的模拟-数字转换器来实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以依赖于记录模式类型的速率压缩编码“n”个数字信息信号为“n”个MPEG2信息信号。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基于一种时分方式输出“n”个MPEG2信息信号到信号处理器118。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的压缩编码过程的数据速率,即压缩编码过程中的数据转换速率(数据传输速率),被均衡为根据设备110的记录模式类型从多种不同的速率中选择的压缩数据速率。在该压缩编码过程中,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暂时的把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1中。
应该注意到“n”个MPEG2信息信号可以被静止图像数据或诸如程序文件数据这样的计算机数据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静止图像数据或计算机数据通过一个接口(未指出)被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系统控制器122把静止图像数据或计算机数据传输给信号处理器118。
或者,“n”个MPEG2信息信号可以被“n”个压缩得到的、构成一个传输流信号的信息信号替代。在这种情况下,包含“n”个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的无线电信号被卫星数字广播接收天线141所接收,并且被接收的无线电信号从天线141输入到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使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收到一个QPSK解调、一个误差校正过程、和一个流产生过程,从而把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一个传输流信号,该传输流信号由表示“n”个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的多个188比特段组成。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把传输流信号输出到交换机143。此外,构成一个传输流信号的“n”个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通过终端145从因特网输入到交换机143。交换机143选择从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输入的“n”个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组(传输流信号)中的一个以及从终端145输入的“n”个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组(传输流信号),并输出选中的信号组至流转换器144。交换机143的选择对应于从系统控制器122输入的一个交换控制信号。该交换控制信号是根据诸如用户对键入设备123的操作而生成的。流转换器144把交换机143的输出信号变为一个由表示“n”个选中的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的多个2048比特段组成的程序流。流转换器144可以根据光盘1 13上记录的键入信息来加密“n”个选中的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流转换器144把程序数据输入到信号处理器118。
在设备110的记录操作模式中,信号处理器118把误差校正码信号(ECC信号)加到“n”个MPEG2信息信号、静止图像数据、计算机数据中、或“n”个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信号处理器118使ECC附加数据接受NRZI和EFM+编码过程。信号处理器118把一个同步信号加到编码得到的数据,以形成同步附加数据。该同步信号从系统控制器122输入。所述同步附加数据被暂时的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所述同步附加数据以对应于光盘113上的信号记录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读出。信号处理器118使读出的数据受到给定的记录调制。信号处理器118输出调制得到的信号给放大器单元116。放大器单元116校正信号处理器118的输出信号的波形。放大器单元116输出波形校正得到的信号给光拾取器114中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目标扇区(目标轨道位置)上记录放大器单元116的输出信号。
如上所述,在设备110的重放操作模式中,放大器单元116通知系统控制器122所检测到的抖动分量。系统控制器122使抖动分量接受模拟-数字转换,以生成一个测量抖动值。在设备110的记录操作模式中,系统控制器122响应该测量抖动值和一个非对称值调整放大器单元116的波形校正的程度或特性。
设备110的操作可以在各种模式之间变化。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即对应于前述的重放模式,设备110从光盘113上再现一个音频信号(多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多个音频-视频信号)。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即对应于前述的记录模式,设备110在光盘113上记录一个音频信号(多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多个音频-视频信号)。在第三操作模式中,设备110在光盘113上的第一区域记录一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同时从光盘113上与所述第一区域隔离的第二区域再现另一个音频信号或另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在第四操作模式中,设备110从光盘113上的第一区域再现一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同时从光盘113上与所述第一区域隔离的第二区域再现另一个音频信号或另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在第五操作模式中,设备110在光盘113上的第一区域上记录一个音频信号或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同时在光盘113上与所述第一区域隔离的第二区域记录另一个音频信号或另一个音频-视频信号。设备110的这些不同的操作模式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以实现画中画过程、双信号同时重放过程、时移重放过程、一个后记录过程和一个不同频道节目记录过程。
设备110能够基于一种时分方式在光盘113的不同区域上分别记录“n”个信息信号。设备110能够仅在光盘113上记录“n”个信息信号之一。设备110能够基于一种时分方式从光盘113的不同区域上分别再现“n”个信息信号。设备110能够仅从光盘113上再现“n”个信息信号之一。“n”个信息信号是“n”个音频-视频信息信号。例如,“n”个信息信号分别表示不同的电影。或者,“n”个信息信号是“n”个音频信息信号。例如,“n”个信息信号分别表示不同的音乐作品。
图22示出了设备110的一部分。放大器单元116和信号处理器118从图22中省略,以便更好的理解。如图22所示,光盘113具有第一、第二、...、第n区域113(1)、113(2)、...、113(n),分别分配给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区域113(1)-113(n)彼此分开。区域113(1)-113(n)中的每一个被分为独立的相同大小的多个子区域。第一信息信号被分为多个块,每个块具有一个预定的大小(一个预定的总比特数)Y1。第一区域113(1)的多个子区域分别被分配给第一信息信号的多个块。第二信息信号被分为多个块,每个块具有一个预定的大小(一个预定的总比特数)Y2。第二区域113(2)的多个子区域分别被分配给第二信息信号的多个块。第三以及后面的信息信号,以及第三和后面的区域113(3)...被相似地分配。第n信息信号被分为多个块,每个块具有一个预定的大小(一个预定的总比特数)Yn。第n区域113(n)的多个子区域分别被分配给第n信息信号的多个块。所述预定大小Y1-Yn的每一个是信息内容连续再现(或连续记录)的一个单元。所述大小Y1-Yn也被称为单元信息量Y1-Yn或最小信息量Y1-Yn。所述的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彼此相关或不相关。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中的每一个具有音频数据、视频数据、音频-视频数据或计算机数据。
根据第一实施例,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在信号记录层L0、L1和L2之一上延伸。根据第二实施例,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中的三个分别在信号记录层L0、L1和L2之上延伸。根据第三实施例,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中的二个分别在信号记录层L0、L1和L2中的二个上延伸。
如图23所示,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被分别给予地址A1、A2、A3...。这样,第一区域113(1)也被称为子区域A1、A2、A3...。第一信息信号的各个块分别被分配给子区域A1、A2、A3...。优选的,第一信息信号的各个块的大小Y1等于子区域A1、A2、A3...的大小。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的布置被设计为满足一次搜寻时间的要求。如图24所示,光盘113的子区域113(2)被分别给予地址B1、B2、B3...。这样,第二区域113(2)中的子区域也被称为子区域B1、B2、B3...。第二信息信号的各个块分别被分配给子区域B1、B2、B3...。优选的,第二信息信号的各个块的大小Y2等于子区域B1、B2、B3...的大小。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的布置被设计为满足一次搜寻时间的要求。第三和后面区域113(3)...中每一个区域的子区域,以及第三和后面信息信号中的每一个信息信号的各个块也被相似的设计。如图25所示,光盘13的第n区域的中的子区域被分别给予地址N1、N2、...、N3。这样,第n区域113(n)中的子区域也被称为子区域N1、N2、N3...。第n信息信号的各个块分别被分配给子区域N1、N2、N3...。优选的,第n信息信号的各个块的大小Yn等于子区域N1、N2、N3...的大小。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的布置被设计为满足一次搜寻时间的要求。
在设备110记录或重放操作模式的一个例子中,光拾取器114在访问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中的子区域B1之前,访问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1。子区域A1和子区域B1相对放置,以使光拾取器114能在一个的预定时间(诸如大约0.7秒)里在它们之间移动。因此,光拾取器114在子区域A1和子区域B1之间移动的最大搜寻时间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如大约0.7秒)。相似的,光拾取器114从一个子区域移动到下一个子区域之间的最大搜寻时间等于所述预定时间(如大约0.7秒)。
特别的,当第一区域113(1)和第二区域113(2)都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2之一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14从子区域A1到子区域B1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一个层内搜寻时间Tab一致。该层内搜寻时间Tab等于诸如大约0.5秒或更短。当第一区域113(1)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2之一上延伸而第二区域113(2)在光盘113的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14从子区域A1到子区域B1的移动所涉及的搜寻时间与层内搜寻时间Tab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ab之和一致。该层间搜寻时间Fab是指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2中的两个之间延一个垂直方向(焦点方向)完成一个焦点跳跃所花费的时间间隔。该层间搜寻时间Fab等于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
参考图27,光拾取器具有第一、第二和第n区域113(1)、113(2)和113(n),它们分别在信号记录层L0、L2和L1上延伸。在设备110的记录或重放操作模式中,光拾取器114访问信号记录层L0上的第一区域113(1)中的子区域AL然后,光拾取器114实现一个从信号记录层L0到信号记录层L2的焦点跳跃。涉及该焦点跳跃的搜寻时间是层间类型的,称为“F1”。随后,光拾取器114沿着信号记录层L2移动到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B1的开始边缘的位置。涉及光拾取器114该移动的搜寻时间是层内类型的,称为“S1”。然后,光拾取器114在沿着信号记录层L2移动到一个对应于或对齐于光盘13的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N1的开始边缘之前,访问第二区域的子区域B1。涉及光拾取器114该移动的搜寻时间是层内类型的,称为“S2”。此后,光拾取器114实现一个从信号记录层L2到信号记录层L1的焦点跳跃。涉及该焦点跳跃的搜寻时间是层间类型的,称为“F2”。随后,光拾取器114访问光盘113的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N1。然后,光拾取器114实现一个从信号记录层L1到信号记录层L0的焦点跳跃。涉及该焦点跳跃的搜寻时间是层间类型的,称为“Fn”或“Fm”。此后,光拾取器114沿着信号记录层L0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2的开始边缘的位置。涉及光拾取器114该移动的搜寻时间是层内类型的,称为“Sn”。
参考图28,光盘113具有第一区域113(1)延伸在信号记录层L0上,第二和第n区域113(2)和113(n)延伸在信号记录层L2上。在设备110的记录或重放操作模式中,光拾取器114访问信号记录层L0上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1。然后,光拾取器114实现一个从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到信号记录层L2的焦点跳跃。涉及该焦点跳跃的搜寻时间是层间类型的,称为“F1”。随后,光拾取器114沿着信号记录层L2移动到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B1的开始边缘的位置。涉及光拾取器114该移动的搜寻时间是层内类型的,称为“S1”。然后,光拾取器114在沿着信号记录层L2移动到光盘113的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N1之前,访问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B1。涉及光拾取器114该移动的搜寻时间是层内类型的,称为“S2”。此后,光拾取器114访问光盘113的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N1。然后,光拾取器114实现一个从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2到信号记录层L0的焦点跳跃。涉及该焦点跳跃的搜寻时间是层间类型的,称为“Fn”或“Fm”。此后,光拾取器114沿着信号记录层L0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2的开始边缘的位置。涉及光拾取器114该移动的搜寻时间是层内类型的,称为“Sn”。
这样,涉及光拾取器114在两个子区域之间移动的总搜寻时间取决于所述移动是否包括在光盘113的多个信号记录层之间的焦点跳跃。当四个被连续访问的子区域中的两个在一个信号记录层上,而在另外两个子区域在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时,第一种访问四个子区域的例子是,实现四次焦点跳跃。第二个例子是,在每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两个子区域被连续访问而无需焦点跳跃。根据第二种例子,一个周期中只需要两次焦点跳跃。这样,光拾取器114在三个或更多子区域之间移动的总搜寻时间取决于访问子区域的方式。
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2之间的每个焦点跳跃花费诸如大约0.2秒或更短。该时间间隔是层间搜寻时间。光拾取器14的一个简单焦点跳跃花费的时间间隔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该层间搜寻时间等于(1)所述简单焦点跳跃时间间隔(2)再次锁定轨道花费的时间间隔(3)补偿光盘13的信号记录层L0和L1之间的偏心差所需的时间间隔(4)重试所需的时间间隔(5)等候旋转所需的时间间隔,以及(6)其它时间间隔,之和。
如图22所示,光盘113的一个最里面部分具有一个管理区域113x。如图26所示,管理区域113x被分为多个独立的子区域,并分别给予地址X1、X2、X3、...。这样,管理区域113x中的子区域也被称为子区域X1、X2、X3、...。当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分别存储n个信息信号时,管理区域113x被载入版权信息、标题信息、表示传输速率R1-Rn的信号、以及表示“n”个信息信号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的信号。当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未被占用,且并未分别存储“n”个信息信号时,管理区域113x被载入表示未被占用地区(未被占用区域)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的信号。应该注意到,在管理区域113x中存储的地址信息包含有关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和L3的信息、表示所记录的信息信号与信号记录层L0、L1和L3的关系的信息。
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具有第一、第二、...、第n区域119(1)、119(2)、...、119(n),分别被分配给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
参考图22,光拾取器114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一个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在光盘1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之间传输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所述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等于诸如25Mbps。
第一信息信号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以传输速率R1被传输,R1是从多个预定值中选出的。所有的预定值都低于光拾取器114相关的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第二信息信号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以传输速率R2被传输,R2可以在上述的多个预定值之间变化。相似的,第三以及后面的信息信号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传输。第n信息信号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以传输速率Rn被传输,Rn可以在上述的多个预定值之间变化。
如下面将要述及的,设备110能够实质的连续、同步的记录或再现“n”个信息信号的内容。
更具体的,传输速率R1、R2、...、Rn中的每一个都是从下述值中选出的,对应于2小时记录时间和高图像质量的8Mbps、对应于4小时记录时间和较高图像质量的4Mbps、对应于8小时记录时间和普通图像质量的2Mbps。根据用户通过键入单元123的操作,上述各值被指定为传输速率R1-Rn的所需值。在光盘113上记录“n”个信息信号时,根据用户通过键入单元123的操作把传输速率R1-Rn设为所需值。从光盘113上再现“n”个信息信号时,表示记录压缩速率的控制数据从光盘113的管理区域113x被读出,并根据该记录压缩速率来设置传输速率R1-Rn。
系统控制器122通过信号处理器118来访问并控制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系统控制器122虚拟的把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分割或分区为第一、第二、...、第n区域119(1)、119(2)、...、119(n)。特别的,系统控制器122根据传输速率R1、R2、...、Rn的值设置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的第一、第二、...、第n区域119(1)、119(2)、...、119(n)。存储区域119(1)-119(n)之间的容量比例取决于传输速率R1-Rn之间的比例。针对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的第一区域119(1),系统控制器122根据传输速率R1的值设置一个空值和一个满值。空值对应于第一区域119(1)基本为空或略被占用的情况。满值对应于第一区域119(1)被完全占用的情况。针对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二区域119(2),系统控制器122根据传输速率R2的值设置一个空值和一个满值。空值对应于第二区域119(2)基本为空或略被占用的情况。满值对应于第二区域119(2)被完全占用的情况。相似的,针对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三和后面的区域119(3)...中的每一个,系统控制器122根据相关的传输速率的值设置一个空值和一个满值。针对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n区域119(n),系统控制器122根据传输速率Rn的值设置一个空值和一个满值。空值对应于第n区域119(n)基本为空或略被占用的情况。满值对应于第n区域119(n)被完全占用的情况。系统控制器122总是监控第一、第二、...、第n区域119(1)、119(2)、...、119(n)被占用程度,在正常情况下,占用程度在相关的空值和相关的满值之间变化。
或者,响应设备110的操作模式把缓冲轨道存储器119分为区域119(1)-119(n)。例如,在设备110再现部分信息信号并记录其它信息信号的操作模式中,区域119(1)-119(n)中较大的一些被分配给将一些被记录的信息信号,而区域119(1)-119(n)中较小的一些被分配给一些将被再现的信息信号。这样的设计可靠的防止了信息信号内容的连续记录被中断的情况。系统控制器122在接收到一个记录启动指令信号或一个重放启动指令信号时,执行把轨道缓冲存储器19分为区域119(1)-119(n)。优选的,系统控制器122在确认没有正在被再现或记录的数据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来之后,执行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分区。
设备110的第一操作模式是在光盘113是只读类型或其它类型时被执行的。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光拾取器114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光盘113第一、第二、...、第n区域113(1)、113(2)、...、113(n)再现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该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是从光拾取器114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该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被存入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一、第二、...、第n区域119(1)、119(2)、...、119(n)。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以各自的低于预定传输速率Rp的传输速率R1、R2、...、Rn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一、第二、...、第n区域119(1)、119(2)、...、119(n)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
设备110的第二操作模式是在光盘113是可重写类型时被执行的。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分别以传输速率R1、R2、...、Rn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第一、第二、...、第n区域119(1)、119(2)、...、119(n)。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高于传输速率R1、R2、...、Rn的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一、第二、...、第n区域119(1)、119(2)、...、119(n)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基于时间时分的方式,把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13的第一、第二、...、第n区域113(1)、113(20)、...、113(n)。
设备110的第三操作模式是在光盘113是可重写类型时被执行的。在第三操作模式中,光拾取器114从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至少之一再现一个信息信号。该再现的信息信号从光拾取器114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该再现信息信号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该再现信息信号以低于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的相关传输速率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在第三操作模式中,至少另一个信息信号(至少一个将被记录的信息信号)以低于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的相关传输速率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被记录的信息信号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道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把被传输的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13上区域113(1)-113(n)中的另一个上。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所述光拾取器114的信号再现和信号记录彼此交替进行。
如前所述,通过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之间的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由“Rp”(Mbps)表示。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一区域119(1)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的第一信号的传输速率由“R1”(Mbps)表示。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二区域119(2)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的第二信号的传输速率由“R2”(Mbps)表示。相似的,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的第三以及后续信号的传输速率由“R3”...(Mbps)表示。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n区域119(n)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的第n信号的传输速率由“Rn”(Mbps)表示。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最小容量由“Ym”(Mb)表示。从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1、A2、A3、...中的每一个上连续读出或连续记录的第一信息信号的单元或最小大小(单元或最小总比特数)由“Y1”(Mb)表示。从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B1、B2、B3、...中的每一个上连续读出或连续记录的第二信息信号的单元或最小大小(单元或最小总比特数)由“Y2”(Mb)表示。相似的,第三或后续信息信号的单元或最小大小由“Y3”(Mb)...表示。从光盘113的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N1、N2、N3、...中的每一个上连续读出或连续记录的第n信息信号的单元或最小大小(单元或最小总比特数)由“Yn”(Mb)表示。所述单元或最小大小Y1-Yn也被称为单元或最小信息量Y1-Yn。光拾取器114从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的第一区域113(1)移动到第二区域113(2)的层内搜寻时间表示为“S1”(s)。光拾取器114从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的第二区域113(2)移动到第三区域113(3)的层内搜寻时间表示为“S2”(s)。相似的,光拾取器114从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的第三和后续区域113(3)...移动到下一个区域的层内搜寻时间表示为“S3”...(s)。光拾取器114从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的第n区域113(n)移动到第一区域113(1)的层内搜寻时间表示为“Sn”(s)。光拾取器114从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的第一区域113(1)移动到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第二区域113(2)的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表示为“F1”(s)。光拾取器114从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的第二区域113(2)移动到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第三区域113(3)的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表示为“F2”(s)。相似的,光拾取器114从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的第三及后续区域113(3)...移动到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下一个区域的层间搜寻时间表示为“F3”...(s)。光拾取器114从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的第n区域113(n)移动到另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第一区域113(1)的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表示为“Fn”或“Fm”(s)。在访问光盘113的第一、第二、...、第n区域113(1)、113(2)、...、113(n)时,层内搜寻时间出现的次数等于或大于层间搜寻时间出现的次数。
层内搜寻时间S1-Sn中的每一个都等于第一时间间隔加上第二时间间隔。第一时间间隔开始于光拾取器114达到一个再现终点位置或一个记录终点位置并暂停从光盘113的当前区域113a再现当前信息信号或在其上记录第一信息信号时。第一时间间隔随着光拾取器114从当前区域的所述再现终点位置或记录终点位置移动到光盘113的下一个区域而持续。当光拾取器114移动到光盘113的下一个区域时,第一时间间隔结束而第二时间间隔开始。第二时间间隔一直持续到光拾取器114开始从光盘113的下一个区域再现下一个信息信号或在其上记录下一个信息信号时。在第二时间间隔中,光盘113的下一个区域的目标地址被找到,并进行从该区域上再现下一个信息信号或在该区域上记录下一个信息信号的准备工作。
涉及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的传输的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R1、R2、...、Rn的和∑Rn小于光拾取器114的相关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这样,传输速率R1、R2、...、Rn和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具有如下关系
Rp>R1+R2+...+Rn                            ...(31)
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每一个子区域上连续记录或连续再现第一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时间T1(s)为
T1=Y1/Rp                                   ...(32)
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的每一个子区域上连续记录或连续再现第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时间T2(s)为
T2=Y2/Rp                                   ...(33)
相似的,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第k区域113(k)的每一个子区域上连续记录或连续再现第k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时间Tk(s)为
Tk=Yk/Rp  其中k=3,4,5,...
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第n区域113(n)的每一个子区域上连续记录或连续再现第n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时间Tn(s)为
Tn=Yn/Rp                                   ...(34)
针对传输速率R1、R2、...、Rn,考虑如下关系式
Rp/(Rp-R1-R2...-Rn)                         ...(35)
其中,“Rp”对应于一个最大传输速率,(Rp-R1-R2...-Rn)对应于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读出信号的一个差额传输速率。
当光盘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考虑时间T1、T2、...、Tn,S1、S2、...、Sn如下比例
(T1+S1+T2+S2+...Tn+Sn)/(S1+S2+...+Sn)       ...(36)
其中,(T1+S1+T2+S2+...Tn+Sn)对应于一周期时间,其中在一周期里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被顺序地再现或记录一次,而(S1+S2+...+Sn)对应于一周期时间中的总搜寻时间。
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在不同的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考虑时间T1、T2、...、Tn,S1、S2、...、Sn,F1、F2、...Fn(或Fm)的如下比例
(T1+S1+F1+T2+S2+F2+...Tn+Sn+Fn)/(S1+F1+S2+F2...+Sn+Fn)
                                           ...(36a)
其中(T1+S1+F1+T2+S2+F2+...Tn+Sn+Fn)对应于一周期时间,其中在一周期里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被顺序地再现或记录一次,而(S1+F1+S2+F2...+Sn+Fn)对应于一周期时间中的总搜寻时间。
考虑如下极限情况,一个用于再现或记录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的时间间隔和一个总搜寻时间组成一周期时间,其它的诸如光拾取器等待时间间隔被排除在一周期时间间隔以外。在上述的极限情况下,只有一个对应于一个差额传输速率的时间间隔能用于光拾取器114的移动,所述差额传输速率等于信号在光盘1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之间传输的速率减去信号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传输的速率。这样,关系式(35)的比例和关系式(36a)的比例能够相等,并且有如下等式
Rp/(Rp-R1-R2...-Rn)
=(T1+S1+F1+T2+S2+F2+...Tn+Sn+Fn)/
(S1+F1+S2+F2...+Sn+Fn)                        ...(37)
Rp/(Rp-R1-R2...-Rn)
=1+(T1+T2+...Tn)/(S1+F1+S2+F2...+Sn+Fn)
                                              ...(37-1)
Rp/(Rp-R1-R2...-Rn)-1
=(T1+T2+...Tn)/(S1+F1+S2+F2...+Sn+Fn)
                                         ...(37-2)
(Rp-Rp+R1+R2+...Rn)/(Rp-R1-R2...-Rn)
=(T1+T2+...Tn)/(S1+F1+S2+F2...+Sn+Fn)
                                         ...(37-3)
(R1+R2+...Rn)/(Rp-R1-R2...-Rn)
=(T1+T2+...Tn)/(S1+F1+S2+F2...+Sn+Fn)
                                         ...(37-4)
等式(37-4)被变为如下形式
(T1+T2+...Tn)
=(R1+R2+...Rn)(S1+F1+S2+F2...+Sn+Fn)/(Rp-R1-R2...-Rn)                                          ...(38)
把等式(32)、(33)和(34)与等式(38)组合起来,得到如下等式
(Y1+Y2+...Yn)=Rp*(R1+R2+...Rn)*(S1+F1+S2+F2...
+Sn+Fn)/(Rp-R1-R2...-Rn)                 ...(39a)
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在不同的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等式(39a)是好的。
当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等式(39a)被重新写为
(Y1+Y2+...Yn)
=Rp*(R1+R2+...Rn)*(S1+S2...+Sn)/(Rp-R1-R2...-Rn)
                                         ...(39)
有关差额的介绍如下。考虑等式(39)和(39a),在光盘1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之间传输信号的速率Rp等于预定的恒定值,该预定恒定值根据盘标准和设备110的说明书来确定。传输速率Rp的改变等于光盘113的旋转速度的改变。这样,很难根据涉及再现信号的传输速率来改变传输速率Rp。
在设备110的记录操作模式中,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R1、R2、...Rn被写入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并根据用户的指定被确定。在设备110的重放操作模式中,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R1、R2、...Rn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读出,并根据光盘113上有关信息信号的记录条件被确定。
层内搜寻时间S1、S2、...Sn和层间搜寻时间F1、F2、...、Fn(或Fm)根据光盘113中的第一、第二、...、第n区域113(1)、113(2)、...、113(n)中的地址位置关系以及设备110中的光盘驱动设备装置的说明书来确定。
因此,基本上只有等式(39)和(39a)左边的项可以改变,它们可用于具有差额的稳定重放或记录控制。为实现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内容的连续的重放或记录,在一个周期里从光盘113读出或写入的各个信息信号的大小(总比特数或信息量)Y1、Y2、...Yn被设计为满足如下关系
(Y1+Y2+...Yn)>=Rp*(R1+R2+...Rn)*(S1+F1+S2+F2...
+Sn+Fn)/(Rp-R1-R2...-Rn)              ...(40a)
等式(40a)被变为如下形式
∑Yn>=Rp*∑Rn*(∑Sn+∑Fn)/(Rp-∑Rn) ...(41a)
其中
∑Yn=Y1+Y2+...+Yn
∑Rn=R1+R2+...+Rn
∑Sn=S1+S2+...+Sn
∑Fn=F1+F2+...+Fn
在访问光盘113的第一、第二、...、第n区域113(1)、113(2)、...、113(n)时,出现层内搜寻时间的次数等于或大于出现层间搜寻时间的次数。因此,层内搜寻时间(S1、S2、...Sn)的个数等于或大于层间搜寻时间(F1+F2+...+Fn)的个数。这样,层间搜寻时间也能表示为F1+F2+...+Fm,其中“m”表示一个等于或小于“n”的自然数。相应的,在关系式(41a)中,“∑Fn”可以被“∑Fm”代替。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在不同的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关系式(41a)是好的。
当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等式(41a)被重新写为
∑Yn>=Rp*∑Rn*∑Sn/(Rp-∑Rn)       ...(41)
当层内搜寻时间S1、S2、...Sn中的每一个被设置为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一个最内部分和一个最外部分之间移动花费的一个许可搜寻时间S时,如下等式成立
∑Sn=n*S                            ...(42)
所述许可搜寻时间S等于例如大约0.5秒。
当层间搜寻时间F1+F2+...+Fn(或Fm)的被设置为光拾取器114在信号记录层L0、L1、L2的两个之间移动其焦点所花费的一个许可搜寻时间F时,如下等式成立
∑Fn=m*F                            ...(42-1)
其中“m”表示层间搜寻时间F1+F2+...+Fn(或Fm)的个数,它是一个等于或小于层内搜寻时间S1、S2、...Sn的个数“n”的自然数。组合等式(42)和(42-1)与等式(41a),得到如下等式
∑Yn>=Rp*∑Rn*(n*S+m*F)/(Rp-∑Rn)   ...(43a)
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在不同的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等式(43a)是好的。
当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等式(43a)被重新写为
∑Yn>=Rp*∑Rn*n*S/(Rp-∑Rn)         ...(43)
引入一个系数Kp,
(∑Sn+∑Fn)*Rp/(Rp-∑Rn)=Kp          ...(44-1)
其中∑Fn可被∑Fm替代。当使用系数Kp时,关系(43a)被重新写为
∑Yn>=Kp*∑Rn                       ...(44-2)
根据等式(44-1),当传输速率R1、R2、...Rn变化而传输速率R1、R2、...Rn之和保持不变时,系数Kp保持不变。为信息内容的连续重放或记录,最小信息量Y1、Y2、...Yn正比于传输速率R1、R2、...Rn。相应的,在最小信息量Y1、Y2、...Yn和传输速率R1、R2、...Rn之间有如下关系
Y1∶Y2∶...∶Yn=R1∶R2∶...∶Rn    ...(44-3)
当使用关系(44-3)时,关系(44-2)被重新写为
Y1>=R1*Kp                         ...(44-4)
Y2>=R2*Kp                         ...(44-5)
Yn>=Rn*Kp                         ...(44-6)
把等式(44-1)与关系式(44-4)、(44-5)和(44-6)组合起来,得到如下关系式
Y1>=Rp*R1*(S1+F1+S2+F2...+Sn+Fn)/(Rp-R1-R2...-Rn)
                                    ...(44)
Y2>=Rp*R2*(S1+F1+S2+F2...+Sn+Fn)/(Rp-R1-R2...-Rn)
                                    ...(45)
Yn>=Rp*Rn*(S1+F1+S2+F2...+Sn+Fn)/(Rp-R1-R2...-Rn)
                                    ...(46)
在关系式(44)、(45)、(46)中,“Fn”可被“fm”替代。
为了“n”个信息信号内容的连续重放或记录,最好满足关系式(44)、(45)和(46)。特别的,包括如下参数:涉及光拾取器114的传输速率Rp、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R1、R2、...、Rn、层内搜寻时间S1、S2、...、Sn、层间搜寻时间F1、F2、...、Fn(或Fm)、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的的各个块的大小Y1、Y2、...、Yn,以及记录或重放时间T1、T2、...、Tn。为了“n”个信息信号内容的连续重放或记录,最好是上述参数满足关系式(40a)、(41a)、(43a)、(44)、(45)和(46)。关系式(40a)和(41a)实质上是相同的。关系式(43a)与关系式(41a)相似,只是搜寻时间被设定为固定值。相应的,最好满足(41a)、(44)、(45)和(46)。
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最小容量Ym满足如下关系式
Ym>(T1+S1+F1+T2+S2+F2+...Tn+Sn+Fn)*
    (R1+R2+...Rn)                ...(47-1)
其中,“Fn”可以被“Fm”替代。把关系式(42)和(42-1)与关系式(47-1)组合起来,得到
Ym>(T1+T2+...+Tn+n*S+m*F)*(R1+R2+...Rn)
                                 ...(47-2)
其中,S表示许可层内搜寻时间,F表示许可层间搜寻时间(焦点跳跃时间)。为提供一个系统差额,以允许一个重试过程和一个防震存储器功能,最好使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最小容量Ym大于关系式(47-2)的右边定义的值。
当考虑等式和关系式(32)、(33)、(34)、(40a)、(41a)、(43a),关系式(47-1)、(47-2)被重写为
Ym>Rp*∑Rn*(∑Sn+∑Fn)/(Rp-∑Rn)    ...(47a)
Ym>Rp*∑Rn*(n*S+m*F)/(Rp-∑Rn)      ...(48a)
在关系式(47a)中,“Fn”可以被“Fm”替代。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在不同的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等式(47a)和(48a)是好的。
当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等式(47a)和(48a)被重新写为
Ym>Rp*∑Rn*∑Sn/(Rp-∑Rn)            ...(47)
Ym>Rp*∑Rn*n*S/(Rp-∑Rn)             ...(48)
应该注意到,连接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的缓冲存储器121的一部分可以用于替换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轨道缓冲存储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可以包含缓冲存储器121的一部分。根据使用条件,轨道缓冲存储器119或缓冲存储器121的一部分可以被选择性的用作一个有效的轨道缓冲存储器。
当光拾取器114需要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在光盘113上记录“n”个信息信号时,检测第一、第二、...、第n区域113(1)、113(2)、...、113(n)的未被占用的情况。特别的,光盘113上的管理区域113x被访问。根据管理区域113x中存储的已载入数据区域的起始地址和终点地址,独立的未被占用区域的起始地址和终点地址被计算。然后,未被占用区域的大小和位置被计算。所计算的未被占用区域的大小和位置被存储起来。对涉及“n”个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2-Mbps、4-Mbps、8-Mbps中的每一个,判决每个未被占用区域的大小是否足以实现信息内容的连续记录。此外,光拾取器114的搜寻时间的计算如下。地址之间的差被计算。通过参考系统控制器122内部的ROM中的一个搜寻表,根据所述的地址差计算对应移动的轨道号。所述对应移动的轨道号的计算也是基于这一事实:光盘113的旋转受到CLV控制。使用了对应移动的轨道号的计算以及一个给定的系数提供了光拾取器114的一个计算搜寻时间。应该注意到,光拾取器114的搜寻时间可以根据设备110的类型被设置为一个给定值,或一个基于标准的许可搜寻时间。
多信号重放模式
一般的,设备110的一个多信号重放模式是在光盘113是只读类型时执行的。光盘113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在多信号重放操作模式中,光拾取器114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光盘13上再现“n”个信息信号,同时这“n”个信息信号的内容被连续的播放。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在不同的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光拾取器114在多个信号记录层之间重复的执行焦点跳跃。
光盘113具有第一区域113(1),其被分为多个子区域,第一信息信号的多个块被事先分别存储在上面。此外,光盘113具有第二区域113(2),其被分为多个子区域,第二信息信号的多个块被事先分别存储在上面。相似的,光盘113具有第三及后续区域113(3)...,第三及后续信息信号被事先存储在上面。此外,光盘113具有第n区域113(n),其被分为多个子区域,第n信息信号的多个块被事先分别存储在上面。第一信息信号的每个块都具有一个预定的大小(一个预定总比特数)Y1。第二信息信号的每个块都具有一个预定的大小(一个预定总比特数)Y2。相似的,第三及后续信息信号的每个块都具有一个预定的大小(一个预定总比特数)Y3...。第n信息信号的每个块都具有一个预定的大小(一个预定总比特数)Yn。
光盘113具有信号记录层L0、L1、L2。根据第一实施例,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在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根据第二实施例,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三个分别在记录层L0、L1、L2上延伸。根据第三实施例,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分别在记录层L0、L1、L2中的两个上延伸。
当设备110的多信号重放模式开始时,光拾取器114从光盘113的管理区域113x上再现管理信息。该再现管理信息通过放大器单元116从光拾取器114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系统控制器122从管理信息中检测到区域113(1)-113(n)中的子区域的位置(地址)和情况。一般的,系统控制器122还从管理信息中获得传输速率R1、R2、...、Rn的信息。然后,光拾取器1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1的位置。光拾取器114从光盘113的子区域A1再现第一信息信号。该再现的第一信息信号从光拾取器114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并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一区域119(1)。
如图29所示,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一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到相关的空值时,第一信息信号以传输速率R1从存储区域119(1)读出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并且第一信息信号继续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13的子区域A1传输到存储区域119(1)。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p-R1”的增加。
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到相关的满值时,第一信息信号从光盘113的子区域A1到存储区域119(1)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光拾取器1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B1的位置。当子区域A1和B1都延伸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S1)不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5秒。当子区域A1和B1分别延伸在光盘113的不同信号记录层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S1+F1)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7秒。光拾取器1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第二信息信号从光盘113的子区域B1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二区域119(2)。即使在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时,第一信息信号继续以传输速率R1从存储区域119(1)读出。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1”的速率减少。在光拾取器114访问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2之前,完成了第一信息信号从存储区域119(1)的读出。
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二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之后,第二信息信号以传输速率R2从存储区域119(2)读出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并且第二信息信号继续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光盘113的子区域B1传输到存储区域119(2)。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p-R2”的增加。
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到相关的满值时,第二信息信号从光盘113的子区域B1到存储区域119(2)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光拾取器1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三区域113(3)的第一子区域的位置。当子区域B1和第三区域113(3)中的第一子区域都延伸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S2)不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5秒。当子区域B1和第三区域113(3)的第一子区域分别延伸在光盘113的不同信号记录层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S2+F2)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7秒。光拾取器1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第三信息信号从光盘113的第三区域113(3)的第一子区域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三区域119(3)。即使在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时,第二信息信号继续以传输速率R2从存储区域119(2)读出。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2”的速率减少。在光拾取器114访问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B2之前,完成了第二信息信号从存储区域119(2)的读出。
当光拾取器114顺序地从光盘113的第四及后续区域113(4)-113(n)再现第四及后续信息信号时,上述步骤的顺序被重复。在从光盘113的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N1再现第n信息信号之后,光拾取器1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2的位置。在后面的过程中,重复这样的过程。这样,“n”个信息信号的内容被连续的播放,而光拾取器114以“A1、B1、...、N1、A2、B2、...、N2、...”的顺序依次访问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子区域。
在设备110的多信号重放操作模式中,上述的参数满足等式及关系式(31)-(48)或(31)-(48a)。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在不同的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读出的信息量Y1、Y2...、Yn根据关系式(41a)、(44)、(45)、(46)确定。当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在确定读出的信息量Y1、Y2...、Yn时,关系式(41)替代了关系式(41a)。这样,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信息信号存储区域可以相对较小,这样剩余的部分能有效的用于其它目的。
当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读出的信息量Y1、Y2...、Yn可以根据关系式(41a)、(44)、(45)、(46)确定。这样,所确定的读出信息量Y1、Y2...、Yn不论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是否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都保持不变。这样,可能简化重放控制并减少重放控制程序的大小。
多信号记录模式
设备110的一个多信号记录模式是在光盘113是可重写类型时执行的。在多信号记录操作模式中,“n”个信息信号分别以传输速率R1-Rn被写入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这“n”个信息信号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高于传输速率R1-Rn的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分别把这“n”个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13的区域113(1)-119(n)。
光盘113先前配有第一区域113(1),其被分为多个子区域以存储第一信息信号的各个块。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具有预定大小Y1。此外,光盘113先前配有第二区域113(2),其被分为多个子区域以存储第二信息信号的各个块。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具有预定大小Y2。相似的,光盘113先前配有第三及后续区域113(3)...,以存储第三及后续信息信号。此外,光盘113先前配有第n区域113(n),其被分为多个子区域以存储第n信息信号的各个块。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具有预定大小Yn。此外,光盘113具有管理区域113x,其中载入了表示区域113(1)-113(n)的子区域的位置(地址)和情况。光盘113中未被占用的区域可以从管理信息中被检测。
光盘113具有信号记录层L0、L1、L2。根据第一实施例,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在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根据第二实施例,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三个分别在记录层L0、L1、L2上延伸。根据第三实施例,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分别在记录层L0、L1、L2中的两个上延伸。
在设备110的多信号记录操作模式中,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把“n”个原始信号分别编码为“n”个信息信号。这“n”个信息信号分别以传输速率R1-Rn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这“n”个信息信号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传输速率R1-Rn能根据用户对键入设备123的操作从不同的值中选出。所述不同的值包括,对应于高图像质量的传输速率8Mbps、对应于较高图像质量的传输速率4Mbps、对应于普通图像质量的传输速率2Mbps。这“n”个信息信号分别被暂时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在初始阶段,光拾取器位于一个待命状态或一个踢跳等待状态,同时所处的位置对应于光盘13的目标轨道。系统控制器122总是监控区域119(1)-119(n)中每一个的占用程度,所述占用程度在正常情况下在所述相关的空值和满值之间变化。当区域119(1)-119(n)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时,“n”个信息信号开始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区域119(1)-119(n)中以高于传输速率R1-Rn的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被读出。光拾取器114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把读出的“n”个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3的区域113(1)-113(n)上。这样,实现了“n”个初始信息信号的连续的记录。
当设备110的多信号记录操作模式开始时,光拾取器114从光盘113的管理区域113x上再现管理信息。该再现管理信息通过放大器单元116从光拾取器114传输到系统控制器122。系统控制器122从管理信息中检测到区域113(1)-113(n)中的未被占用区域。然后,如果子区域A1被发现未被占用,光拾取器114移动到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中的子区域A1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一信息信号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并以传输速率R1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一区域119(1)。
如图30所示,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一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到相关的满值之后,第一信息信号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通过光拾取器114从存储区域119(1)传输到光盘113的子区域A1,并且第一信息信号继续以传输速率R1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存储到存储区域119(1)。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p-R1”的减少。
在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到相关的空值时,第一信息信号从存储区域119(1)到光盘113的子区域A1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如果发现子区域B1未被占用,光拾取器1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B1的位置。当子区域A1和B1都延伸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S1)不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5秒。当子区域A1和B1分别延伸在光盘113的不同信号记录层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S1+F1)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7秒。第二信息信号以传输速率R2被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二区域119(2)。即使在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时,第一信息信号继续以传输速率R1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存储到存储区域119(1)。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1”的速率增加。在光拾取器114访问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2之前,存储区域119(1)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
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二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之后,第二信息信号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通过光拾取器114从存储区域119(2)传输到光盘113的子区域B1,并且第二信息信号继续以传输速率R2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存储到存储区域119(2)。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p-R2”的减少。
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到相关的空值时,第二信息信号从存储区域119(2)到光盘113的子区域B1的传输被暂停或终止。然后,如果第三区域113(3)的第一子区域被发现未被占用的话,光拾取器1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三区域113(3)的第一子区域的位置。当子区域B1和第三区域113(3)中的第一子区域都延伸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S2)不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5秒。当子区域B1和第三区域113(3)的第一子区域分别延伸在光盘113的不同信号记录层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S2+F2)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7秒。第三信息信号以传输速率R3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三区域119(3)。即使在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空值时,第二信息信号继续以传输速率R2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存储到存储区域119(2)。这样,在这个阶段,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以对应于“R2”的速率增加。在光拾取器114访问光盘113的第二区域113(2)的子区域B2之前,存储区域119(2)的占用程度达到了相关的满值。
当第三及后续信息信号分别以传输速率R3-Rn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三及后续区域119(3)-119(n)时,上述步骤的顺序被重复。此外,第三及后续信息信号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第三及后续区域119(3)-119(n)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依次把第三及后续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13的第三及后续区域113(3)-113(n)的第一子区域上。在完成了把第n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13的第n区域113(n)的子区域N1上之后,光拾取器114移动到一个对应于光盘113的第一区域113(1)的子区域A2的位置。在后面的过程中,重复这样的过程。这样,输入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的“n”个原始信息信号被连续的记录,而光拾取器114以“A1、B1、...、N1、A2、B2、...、N2、...”的顺序依次访问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子区域。
在设备110的多信号记录操作模式中,上述的参数满足等式及关系式(31)-(48)或(31)-(48a)。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在不同的信号记录层上延伸时,被记录的信息量Y1、Y2...、Yn根据关系式(41a)、(44)、(45)、(46)确定。当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在确定被记录的信息量Y1、Y2...、Yn时,关系式(41)替代了关系式(41a)。这样,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信息信号存储区域可以相对较小,这样剩余的部分能有效的用于其它目的。
当光盘113上的区域113(1)-113(n)都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时,被记录的信息量Y1、Y2...、Yn可以根据关系式(41a)、(44)、(45)、(46)确定。这样,所确定的信息量Y1、Y2...、Yn不论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是否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都保持不变。这样,可能简化记录控制并减少记录控制程序的大小。
在完成了在光盘13上记录“n”个信息信号之后,光盘113的管理区域113x中的管理信息根据记录“n”个信息信号的情况被更新。一般的,管理信息的更新包括在管理区域113x上记录关于传输速率R1-Rn的信息。优选的,管理区域113x被设计为所有记录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上的信号能根据其上的管理信息被一起管理。这样,管理被记录的信号就相对简单。
信号记录/重放模式
设备110的一个信号记录/重放模式是在光盘113是可重写类型时执行的。在信号记录/重放操作模式中,光拾取器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再现至少一个信息信号,并在区域113(1)-113(n)中的第二个区域上记录至少一个信息信号。所再现的信息信号从光拾取器114传输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该再现信号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被写入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一个中。该再现信号以传输速率R1-Rn中的一个相应速率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另一方面,至少一个被记录的信息信号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该记录信息信号以传输速率R1-Rn中的一个相应速率被写入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该记录信号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把被传输的信号记录在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对应的一个区域。
在设备110的记录/重放操作模式中,每个涉及光拾取器114的搜寻时间等于或小于大约0.7秒。特别的,当区域113(1)-113(n)都延伸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不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5秒。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延伸在光盘113的不同信号记录层上时,涉及光拾取器114的移动的搜寻时间包括焦点跳跃时间,因此,其等于或短于诸如0.7秒。
在设备110的信号记录/重放操作模式中,上述的参数满足关系式(31)-(48)或(31)-(48a)。当区域113(1)-113(n)中的两个连续区域分别延伸在光盘113的不同信号记录层上时,读出的或记录的信息量Y1、Y2、...、Yn根据关系式(41a)、(44)、(45)、(46)确定。当区域113(1)-113(n)都延伸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时,在确定信息量Y1、Y2、...、Yn的时候关系式(41)替代了(41a)。这样,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信息信号存储区域能够相对较小,而其余的部分能有效的用于其它目的。
当区域113(1)-113(n)都延伸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时,信息量Y1、Y2、...、Yn可以根据关系式(41a)、(44)、(45)、(46)确定。这样,所确定的信息量Y1、Y2...、Yn不论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是否在信号记录层L0、L1、L2之一上延伸都保持不变。这样,可能简化记录控制并减少记录控制程序的大小。
在完成了在光盘113上记录至少一个信息信号之后,光盘113的管理区域113x中的管理信息根据信息信号的记录情况而被更新。一般的,管理信息的更新包括在管理区域113x中载入关于涉及被记录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R1-Rn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优选的,管理区域113x被设计为所有记录在光盘113的信号记录层L0、L1、L2上的信号能根据其上的管理信息被一起管理。这样,管理被记录的信号就相对简单。这样,被记录信号的管理相对简单。
应该注意到,“n”个被记录的或再现的信息信号可以根据优选权而划分等级。这样,当出现一个搜寻误差或传输速率R1-Rn变化时,关系式(31)-(48)或(31)-(48a)不被满足,低优先权的信息信号可以被丢弃或不顾,以保持高优选权的信息信号的连续记录或连续重放。
应该注意到,图19中的设备110可以被分为一个光盘驱动器、一个固态存储器单元、以及其它单元。固态存储器单元可分离的连接到光盘驱动器。特别的,固态存储器单元通过一个可断开连接器连接到光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包括轴电机111、转盘112、光拾取器114、驱动器115、放大器单元116、伺服单元117。固态存储器单元包括信号处理器118、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系统控制器122。当固态存储器单元从光盘驱动器断开时,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的“n”个信息信号至少之一能通过信号处理器118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被播放。
一般的,“n”个信息信号包括视频数据。“n”个信息信号可以包括音频数据、音乐数据、静止图像数据、或子画面数据。
应该注意到,光盘113可以被一个磁盘或多磁盘替代。这样,图19中设备110的光盘驱动部分被一个磁盘驱动部分所替代。
磁盘驱动部分的一个例子是,包括多个磁头用于访问多个磁盘,每个磁盘具有一个螺旋轨道。所述磁头和磁盘周期性的变化,并被选为在磁盘上记录和再现信息信号。每个磁盘可以有一组同心轨道。
第四实施例
图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息信号通信系统。图31中的系统包括一个信息信号记录和再现设备130。该设备130类似于图19中的设备110,除了如下所述的设计变化。
设备130被设计为一个光盘驱动器。设备130包括一个轴电机111、一个转盘112、一个光拾取器(一个光头)114、一个驱动器115、一个放大器单元116、一个伺负单元117、一个信号处理器118、一个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一个系统控制器122。装置111、112、114、115、116、117、118、119和122的连接方式类似于图19中的设备110的连接方式。设备130还包括一个连接到信号处理器118的ATAPI接口131。
一个主计算机或一个外部设备132能通过ATAPI接口131与设备130连接。设备132包括一个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一个缓冲存储器121、和一个主计算机单元132A。缓冲存储器121和主计算机单元132A被连接到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能通过ATAPI接口131连接到设备25A中的信号处理器18。
一个卫星数字广播接收天线141连接到一个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连接到交换机143。交换机143连接到流转换器144。交换机143通过终端145连接到因特网。流转换器144能通过ATAPI接口131连接到设备130中的信号处理器118。卫星数字广播解码器142、交换机143、流转换器144和主计算机单元132A互相连接。
更具体的,ATAPI接口131包括一个接口块。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包括一个能与ATAPI接口131中的接口块相连的接口块。流转换器144包括一个与ATAPI接口131中的接口块相连的接口块。设备132能够在使用Mt.Fuji指令系统的控制信号的同时控制设备(光盘驱动设备)130。主计算机单元132A能控制交换机143。设备132中的主计算机单元132A包括一个ROM,其中载入了用于控制设备132A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一个合适的盘驱动器从一个CD-ROM或DVD-ROM传输到主计算机单元132A中的一个RAM。该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互联网或卫星通信网络下载到主计算机单元132A中的RAM。
当“n”个信息信号被要求记录在光盘113上时,设备132中的主计算机单元132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和ATAPI接口131为“n”个信息信号传输传输速率R1-Rn的信息(传输速率表示标志)到设备130。设备132中的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通过ATAPI接口131把“n”个信息信号传输到设备130中的信号处理器118。此外,设备132中的主计算机单元132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和ATAPI接口131把一个记录启动指令信号和一个记录启动地址信号传输到设备130。设备(光盘驱动设备)130响应从设备132传来的标志和信号,开始在光盘113上记录“n”个信息信号。
当需要从光盘113上再现“n”个信息信号时,设备132中的主计算机单元132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和ATAPI接口131把一个重放启动指令信号传输到设备130。设备130响应该重放启动指令信号,从光盘113的一个预定地址部分再现一个信号(例如,管理信息、控制数据或一个视频信号)。设备132中的主计算机单元132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和ATAPI接口131从设备130接收再现信号,并根据再现信号计算传输速率R1-Rn。设备132中的主计算机单元132A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和ATAPI接口131把计算出的传输速率R1-Rn的信息(传输速率表示标志)传输到设备130。然后,设备(光盘驱动设备)130在使用传输速率R1-Rn的同时从光盘113再现“n”个信息信号。
应该注意到,ATAPI接口131可以被一个IEEE1394接口、一个无线接口、一个无线信号接口、或一个光信号接口所替代。
应该注意到,图31中的设备130可以被分为一个光盘驱动器、一个固态存储器单元、以及其它单元。固态存储器单元可分离的连接到光盘驱动器和ATAPI接口131。特别的,固态存储器单元通过可断开连接器连接到光盘驱动器和ATAPI接口131。光盘驱动器包括轴电机111、转盘112、光拾取器114、驱动器115、放大器单元116、伺服单元117。固态存储器单元包括信号处理器118、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系统控制器122。当固态存储器单元从光盘驱动器断开时,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的“n”个信息信号至少之一能通过信号处理器118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被播放。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类似于第三或第四实施,除了下述的设计上的变化。
在一个记录操作模式中,系统控制器122周期性的检查关系式(41a)是否被满足。当系统控制器122发现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系统控制器122选择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记录过程之一,并实施所选中的记录过程。
根据第一记录过程,当关系式(41a)不满足时,从“n”个信息信号中选择两个或更多信息信号。未选中的信息信号被丢弃或不顾。至于选中的信号,判决关系式(41a)是否满足。如果关系式(41a)被满足,选中的信号被存储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区域。选中信号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分别在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相应区域记录选中的信号。当被记录时,自动的或者根据用户的设置,根据各选中信号的传输速率之间的差、信道的位置、或选中信号内容的类型来加权选中的信号。未选中的信息信号被阻止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
参考图32,四个信息信号“A”、“B”、“C”、“D”组成了输入数据。信息信号“A”被分为块A1、A2、...。信息信号“B”被分为块B1、B2、...。
信息信号“C”被分为块C1、C2、...。信息信号“D”被分为块D1、D2、...。四个信息信号的各个块以“A1、B1、C1、D1、A2、B2、...”的顺序被复用为输入数据。
根据第一记录过程,当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两个信息信号“A”和“B”从四个信息信号中被选出。关于选中的信息信号“A”和“B”,判决关系式(41a)是否被满足。当关系式(41a)被满足时,选中信号“A”和“B”被分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区域。选中信号“A”和“B”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交替的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分别在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相应区域记录选中信号“A”和“B”。特别的,光拾取器114把信息信号“A”的块A1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然后,光拾取器114执行搜寻并从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移动到第二个区域。光拾取器114把把信息信号“B”的块B1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二个区域。然后,光拾取器114执行搜寻并从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二个区域移动到第一个区域。光拾取器114把信息信号“A”的块A2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这些步骤被重复。相应的,信息信号“A”的块A1、A2、...被依次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信息信号“B”的块B1、B2、...被依次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二个区域。
根据第二记录过程,当关系式(41a)不满足时,从“n”个信息信号中选择两个或更多信息信号。被选中的信号称为第一选中信息信号。未选中的信息信号被丢弃或不顾。第一选中信息信号中的两个信号被组合为一个选中信息信号。该选中信息信号和剩下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选中信息信号被称为第二选中信息信号。针对第二选中信息信号,判决关系式(41a)是否满足。当关系式(41a)满足时,第一选中信息信号被分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区域。第一信息信号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同时第一选中信息信号中的两个信号被组合为一个选中信息信号。这样,光拾取器114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接收第二选中信号。光拾取器114把第二选中信号分别记录在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相应区域。
参考图33,四个信息信号“A”、“B”、“C”、“D”组成了输入数据。信息信号“A”被分为块A1、A2、...。信息信号“B”被分为块B1、B2、...。信息信号“C”被分为块C1、C2、...。信息信号“D”被分为块D1、D2、...。四个信息信号的各个块以“A1、B1、C1、D1、A2、B2、...”的顺序被复用为输入数据。
根据第二记录过程,当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三个信息信号“A”、“B”和“C”从四个信息信号中被选出。选中的信息信号“B”和“C”被组合并处理为一个选中信息信号“B+C”。关于选中的信息信号“A”和“B+C”,判决关系式(41a)是否被满足。当关系式(41a)被满足时,选中信号“A”、“B”和“C”(选中信号“A”和“B+C”)被分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区域。未被选中的信息信号“D”被阻止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选中信息信号“A”和“B+C”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被交替的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中的相应区域上记录选中信息信号“A”和“B+C”。特别的,光拾取器114把信息信号“A”的块A1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然后,光拾取器114执行搜寻并从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移动到第二个区域。光拾取器114把把信息信号“B”和“C”的块B1、C1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二个区域。然后,光拾取器114执行搜寻并从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二个区域移动到第一个区域。光拾取器114把信息信号“A”的块A2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这些步骤被重复。相应的,信息信号“A”的块A1、A2、...被依次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一个区域。信息信号“B”和“C”的块B1、C1、B2、C2、...被依次记录在光盘区域113(1)-113(n)中的第二个区域。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光拾取器114的总搜寻时间。
根据第三记录过程,当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n”个信息信号被分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区域。这“n”个信息信号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114在光盘113一个公共区域(例如区域113(1)-113(n)之一)这“n”个信息信号。因为光拾取器114不在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之间移动,光拾取器114的总搜寻时间被减少。
参考图34,四个信息信号“A”、“B”、“C”、“D”组成了输入数据。信息信号“A”被分为块A1、A2、...。信息信号“B”被分为块B1、B2、...。信息信号“C”被分为块C1、C2、...。信息信号“D”被分为块D1、D2、...。四个信息信号的各个块以“A1、B1、C1、D1、A2、B2、...”的顺序被复用为输入数据。
根据第三记录过程,当关系式(41a)不满足时,信息信号“A”、“B”、“C”、“D”被分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区域。信息信号“A”、“B”、“C”、“D”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光拾取器114。光拾取器在光盘113一个公共区域(例如区域113(1)-1 13(n)之一)记录信息信号“A”、“B”、“C”、“D”。特别的,光拾取器114以“A1、B1、C1、D1、A2、B2、...”的顺序把信息信号“A”、“B”、“C”、“D”的各个块依次记录在公共光盘区域。
根据第四记录过程,当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n”个信息信号被分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区域。区域119(1)-119(n)中的每一个区域能存储有关信息信号的两个或更多的块。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保持了“n”个信息信号的多个块周期。所述“n”个信息信号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光拾取器114。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读出“n”个信息信号的顺序不同于写入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顺序。换句话说,“n”个信息信号的各个块的顺序被轨道缓冲存储器119重新排列。光拾取器114把“n”个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13的一个公共区域(例如区域113(1)-113(n)之一)。因为光拾取器114不在光盘113的区域113(1)-113(n)之间移动,光拾取器114的总搜寻时间被减少。
参考图35,四个信息信号“A”、“B”、“C”、“D”组成了输入数据。信息信号“A”被分为块A1、A2、...。信息信号“B”被分为块B1、B2、...。信息信号“C”被分为块C1、C2、...。信息信号“D”被分为块D1、D2、...。四个信息信号的各个块以“A1、B1、C1、D1、A2、B2、...”的顺序被复用为输入数据。
根据第四记录过程,当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n”个信息信号被分别存储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区域119(1)-119(n)中的相应区域。信息信号“A”、“B”、“C ”、“D”的各个块以“A1、B1、C1、D1、A2、B2、...”的顺序被写入到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中保持了信息信号“A”、“B”、“C”、“D”的多个块周期。信息信号“A”、“B”、“C”、“D”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传输到光拾取器114。轨道缓冲存储器119重新排列信息信号“A”、“B”、“C”、“D”。特别的,信息信号“A”、“B”、“C”、“D”的各个块以“A1、A2、B1、B2、C1、C2、D1、D2、A3、A4、...”的顺序依次从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读出。光拾取器114把信息信号“A”、“B”、“C”、“D”记录在光盘113的一个公共区域(例如区域113(1)-113(n)之一)。特别的,光拾取器以“A1、A2、B1、B2、C1、C2、D1、D2、A3、A4、...”的顺序依次把信息信号“A”、“B”、“C”、“D”的各个块记录在公共光盘区域。
根据有关关系式(41a)的就算或用户的要求,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记录过程中选择一个记录过程。选择的条件包括如下条件①、②、③、④、⑤、⑥。
①针对“n”个信息信号,判决关系式(41a)是否被满足。当确定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选择“n”个信息信号中的至少两个。针对被选中的信息信号,判决关系式(41a)是否被满足。当确定关系式(41a)被满足时,选用第一或第二记录过程。另一方面,当确定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选用第三或第四记录过程。
②在初始阶段,用户通过操作键入设备123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记录过程中选择一个记录过程。例如,当初始时选择了第一记录过程时,判决关系式(41a)是否被满足。当确定关系式(41a)被满足时,系统控制器122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和NTSC编码器124控制显示器125,以说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记录过程是可选择的。然后,用户最后通过操作键入设备123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记录过程中选择一个。另一方面,当确定关系式(41a)不被满足时,系统控制器122通过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和NTSC编码器124控制显示器125,以说明第三、第四记录过程是可选择的。然后,用户最后通过操作键入设备123从第三、第四记录过程中选择一个。
③根据“n”个信息信号的类型或信号源的类型,自动的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记录过程中选择一个记录过程。当“n”个信息信号从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输入,选择第一或第二记录过程。当“n”个信息信号是组成一个传输流信号的“n”个压缩得到的信息信号,并且从卫星或因特网传输,选择第三或第四记录过程。信号记录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响应各信息信号的传输速率之间的差、信道位置、或信息信号的内容类型。
④当设备被一个AC电源驱动时,第一或第二记录过程被选择。当设备被一个电池驱动时,第三或第四记录过程被选择。轨道缓冲存储器119是可替换的。当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容量超过一个参考值,第一或第二记录过程被选择。当轨道缓冲存储器119的容量未超过一个参考值,第三或第四记录过程被选择。
⑤系统控制器122检测光盘113的类型。当光盘113是DVD-RAM,第一或第二记录过程被选择。当光盘113是DVD-RW,第三或第四记录过程被选择。
⑥管理信息从光盘113的管理区域113x被再现。系统控制器122根据被再现的管理信息确定光盘113的未被占用区域的情况。在出现未被占用区域的大小大于参考值时,第一或第二记录过程被选择。没有这样大的未被占用区域时,第三或第四记录过程被选择。
本发明提供的优点
如上所述,一个信息信号记录介质(一个光盘)13包括两个信号记录层L0、L1。该记录介质13具有在信号记录层L0、L1上延伸的第一区域13a、第二区域13b。第一信息信号“A”被从介质13的第一区域13a再现或记录。第二信息信号“B”被从介质13的第二区域13b再现或记录。一个轨道缓冲存储器19暂时的存储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B”。一个头(一个拾取器)14能够相对于记录介质13径向移动。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B”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通过头14在记录介质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9之间传输。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B”分别以传输速率Ra、Rb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9和一个外部设备之间传输。参数被设定为吸收预定的恒定传输速率Rp与传输速率Ra、Rb之间的差。参数包括,传输速率Ra、Rb、Rp、第一信息信号“A”的各个记录块的大小Ya、第二信息信号“B”的各个记录块的大小Yb、涉及头14从光盘13的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第一区域13a到第二区域13b移动的搜寻时间Tab、涉及头14从光盘13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的的第二区域13b到第一区域13a移动的搜寻时间Tba、头14把它的焦点从一个具有第一区域13a的信号记录层移动到另一个具有第二区域13b的信号记录层花费的搜寻时间Fab、头14把它的焦点从一个具有第二区域13b的信号记录层移动到另一个具有第一区域13a的信号记录层花费的搜寻时间Fba。这些参数的值被设置为满足关系式
(Ya+Yb)>=Rp*(Ra+Rb)*(Tab+Tba+Fab+Fba)/(Rp-Ra-Rb)
参数的设置使记录介质13的最大传输性能被使用。轨道缓冲存储器19能被高效的分为区域19a、19b,并分别分配给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B”。此外,可能平滑的实现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B”的内容的连续、同步重放,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B”的初始信息信号内容的连续、同步记录,以及同时进行第一信息信号的“A”的内容的连续重放与第二信息信号“B”的内容的连续记录。
轨道缓冲存储器19被分为区域19a和19b,它们被分配给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B”。区域19a和19b的大小取决于涉及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A”、“B”的传输速率Ra、Rb。区域19a和19b的大小可以取决于从包括记录模式和重放模式的不同操作模式中选择的设备操作模式。轨道缓冲存储器19的使用率能够相对较高。
如前所述,一个信息信号记录介质(一个光盘)113具有第一、第二、...、第n区域113(1)、113(2)、...、113(n),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分别在这些区域上记录或再现信号,其中“n”表示一个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记录介质113包括多个信号记录层。具有各自的R1、R2、...、Rn传输速率的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和音频-视频编码和解码单元120之间传输。轨道缓冲存储器119暂时的存储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一个头(拾取器)114能够相对于记录介质113径向的移动。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高于传输速率R1、R2、...、Rn的预定恒定传输速率Rp通过头114在记录介质113和轨道缓冲存储器119之间传输。传输速率R1、R2、...、Rn的和由∑Rn表示。头114从记录介质113的第一区域113(1)移动到第二区域113(2)所花费的搜寻时间由一个层内搜寻时间S1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1组成。当第一和第二区域113(1)、113(2)延伸在记录介质113的同一个信号记录层上时,不存在层间搜寻时间F1。当当第一和第二区域113(1)、113(2)分别延伸在记录介质113的不同信号记录层上时,存在层间搜寻时间F1。层内搜寻时间S1指头114从第一区域113(1)移动到一个对应于第二区域113(2)的位置(从一个信号记录层上看)所花费的时间间隔。层间时间间隔F1指头114把它的焦点从一个具有第一区域113(1)的信号记录层移动到另一个具有第二区域113(2)的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相似的,头114从记录介质113的第二区域113(2)移动到第三区域113(3)所花费的搜寻时间由一个层内搜寻时间S2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2组成。同样,涉及头在记录介质113的第三及后续区域之间移动的每次搜寻时间由一个一个层内搜寻时间Sk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k组成,其中,k=3、4、...。此外,头114从记录介质113的第n区域113(n)移动到第一区域113(1)所花费的时间间隔由一个一个层内搜寻时间Sn和一个层间搜寻时间Fm组成,其中,“m”表示一个等于或小于自然书“n”的自然数。层内搜寻时间S1、S2、...、Sn的和为∑Sn。层间搜寻时间F1、F2、...、Fm的和为ΣFm。上述参数的值满足如下关系式
Yn>=Rp*∑Rn*(∑Sn+∑Fn)/(Rp-∑Rn)
这些参数的设置使记录介质113的最大传输性能被利用。轨道缓冲存储器119能被有效的分为多个区域,分别分配给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此外,可以平滑的实现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内容的连续、同步的重放,第一、第二、...、第n初始信息信号的内容的连续、同步的记录,以及同步的进行至少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中第一个信息信号内容的连续重放和至少第一、第二、...、第n信息信号中第二个信息信号的初始信号的内容的连续记录。

Claims (9)

1.一种从一个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方法,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第一和第二位置,其上分别记录了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该记录介质至少包括可从一侧访问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旋转记录介质;
使一个头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从记录介质中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再现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以分别得到第一和第二再现信号;
暂时的把第一和第二再现信号存储在一个缓冲存储器中;
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从缓冲存储器中输出第一和第二再现信号;
基于一种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把第一和第二再现信号从头传输到缓冲存储器;以及
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从头连续传输到缓冲存储器的第一再现信号的信息量和(2)从头连续传输到缓冲存储器的第二再现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2.一种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方法,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包括可从一侧访问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旋转记录介质;
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把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记录在一个缓冲存储器中;
基于一个时分的方式从缓冲存储器中读出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以分别得到第一和第二读出信号;
使一个头基于一个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把第一和第二读出信号分别记录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上;以及
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从缓冲存储器连续传输到头的第一读出信号的信息量和(2)从缓冲存储器连续传输到头的第二读出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3.一种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并从该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的方法,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第一位置,其上记录了第一信息信号,所述介质至少包括可从一侧访问的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该方法包括步骤:
旋转记录介质;
使一个头从记录介质的第一位置再现第一信息信号,以得到一个再现信号;
暂时的把该再现信号存储在一个缓冲存储器中;
以第一传输速率把该再现信号从缓冲存储器中输出;
以第二传输速率把一个第二信息信号存储到缓冲存储器中;
以一个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把所述再现信号从头传输到缓冲存储器中;
从缓冲存储器中读出第二信息信号,以得到一个读出信号;
使所述头相对于第一信息信号从第一位置的再现以一种时分的方式,以第三传输速率把该读出信号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不同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上;以及
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从头连续传输到缓冲存储器的再现信号的信息量和(2)从缓冲存储器连续传输到头的读出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4.一种用于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其中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在一个缓冲存储器和一个外部设备之间传输,并且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基于一个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通过一个头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传输,其中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一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和(2)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二信息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5.一种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的设备,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其中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在一个缓冲存储器和一个外部设备之间传输,并且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基于一个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通过一个头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传输,其中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一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和(2)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二信息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6.一种用于从一个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其中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在一个缓冲存储器和一个外部设备之间传输,并且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基于一个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通过一个头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传输,其中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一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和(2)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二信息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7.一种从一个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设备,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其中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在一个缓冲存储器和一个外部设备之间传输,并且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基于一个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通过一个头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传输,其中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一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和(2)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二信息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8.一种用于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并从该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其中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在一个缓冲存储器和一个外部设备之间传输,并且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基于一个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通过一个头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传输,其中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一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和(2)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二信息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9.一种用于在一个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并从该记录介质上再现信息信号的设备,所述记录介质至少具有两个信号记录层,其中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分别以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在一个缓冲存储器和一个外部设备之间传输,并且第一和第二信息信号基于一个时分的方式以高于第一和第二传输速率的第三传输速率通过一个头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传输,其中根据多个参数之间的一个给定关系确定(1)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一信息信号的信息量和(2)在缓冲存储器和记录介质之间连续传输的第二信息信号的信息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多个参数包括,(a)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b)在第一和第二信号记录层之一上看到的头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花费的时间间隔,(c)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一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二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d)头把它的焦点从第二信号记录层移动到第一信号记录层所花费的时间间隔,(e)第一传输速率,(f)第二传输速率,以及(g)第三传输速率。
CN200310118677.7A 2002-11-29 2003-11-28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41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7333 2002-11-29
JP347333/2002 2002-11-29
JP021712/2003 2003-01-30
JP2003021712 2003-01-3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877358A Division CN100550163C (zh) 2002-11-29 2003-11-28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5008A true CN1505008A (zh) 2004-06-16
CN1264144C CN1264144C (zh) 2006-07-12

Family

ID=32301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1011867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4144C (zh) 2002-11-29 2003-11-28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89608B2 (zh)
EP (1) EP1424694B1 (zh)
CN (1) CN1264144C (zh)
DE (1) DE60319324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6155A (ja) * 2003-12-02 2005-06-23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8285110B2 (en) * 2004-02-23 2012-10-09 Sony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JP4713839B2 (ja) * 2004-03-17 2011-06-29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フォーカスジャンプ制御方法
EP1732070B1 (en) * 2004-03-29 2012-05-30 Pioneer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4779340B2 (ja) * 2004-03-29 2011-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729279B2 (ja) * 2004-08-31 2011-07-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映像または音声記録再生装置
JP4356624B2 (ja) * 2005-02-07 2009-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方法
JP4734960B2 (ja) * 2005-02-25 2011-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004856A (ja) 2005-06-22 2007-01-11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200826078A (en) * 2006-12-15 2008-06-16 Innolux Display Corp Digital video disc player
WO2009060682A1 (ja) * 2007-11-09 2009-05-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映像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映像情報再生装置
JP5576631B2 (ja) * 2009-09-09 2014-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80477B2 (en) * 2010-12-13 2016-03-08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in a memory device
US10496946B2 (en) * 2013-11-06 2019-12-03 Catalina Marketing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isk-based auditing of self-scan shopping bask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6574B2 (ja) 1995-06-21 2006-03-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2層光ディスク
JP3513998B2 (ja) 1995-08-18 2004-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多層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640382A (en) * 1995-12-19 1997-06-17 Imation Corp. Dual layer optical medium having partially reflecting metal alloy layer
JPH10172241A (ja) 1996-12-05 1998-06-26 Sony Corp マルチデータ記録システム
JPH10208255A (ja) 1997-01-24 1998-08-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295409B1 (en) * 1997-03-31 2001-09-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k apparatus
JP3379379B2 (ja) 1997-04-04 2003-02-2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
JPH1116269A (ja) 1997-06-23 1999-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178147B1 (en) * 1997-08-22 2001-01-23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method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6219311B1 (en) * 1997-09-05 2001-04-17 Sony Corporation Disc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isc like recording medium
JP2001283513A (ja) 2000-01-27 2001-10-12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信号再生装置、情報信号記録装置、情報信号記録再生装置、情報信号通信装置、再生専用の情報信号記録媒体
JP4061795B2 (ja) 1999-09-27 2008-03-19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情報信号再生装置、情報信号記録装置、情報信号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信号記録媒体
EP1087392B1 (en) * 1999-09-27 2008-07-16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Information-sign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319324T2 (de) 2009-02-12
DE60319324D1 (de) 2008-04-10
EP1424694A3 (en) 2007-02-28
CN1264144C (zh) 2006-07-12
EP1424694A2 (en) 2004-06-02
EP1424694B1 (en) 2008-02-27
US7889608B2 (en) 2011-02-15
US20040105351A1 (en) 2004-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01C (zh) 光盘记录方法、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179351C (zh) 记录介质和重现装置
CN1292409C (zh) 信息在光盘上的记录方法及再现装置及再现方法
CN1265646C (zh) 流变换方法和装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和数据记录介质
CN1293755C (zh) 流变换方法和装置、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数据记录介质
CN1264144C (zh) 信息信号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相关的方法
CN1297979C (zh) 用于转录数据的转录装置
CN1808416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
CN1836284A (zh) 文件生成设备、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
CN1819045A (zh)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再现程序、及其记录介质和数据结构
CN1942869A (zh) 组合存储器装置、数据写入方法和程序
CN1871850A (zh) 再现设备、方法和程序
CN1564973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程序
CN1912851A (zh) 记录设备及其方法,程序产品,和程序记录介质
CN1922685A (zh)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信息记录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CN1261881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627427A (zh) 数据记录/再现装置、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578981A (zh) 信息记录媒体、用于同时记录和再生的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和再生设备
CN1817033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和方法、用于记录或重放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结构
CN1703753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设备和方法、信息重放设备和方法、信息录放设备和方法、用于控制记录或重放的计算机程序 ,以及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结构
CN1701377A (zh) 记录控制设备和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
CN1703750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设备和方法、信息重放设备和方法、信息录放设备和方法、用于控制记录或重放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结构
CN1739291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信信息录放装置和方法、用于控制记录或重放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结构
CN1578982A (zh) 信息记录介质、同时记录方法、同时再现方法和信息记录设备及信息再现设备
CN1235346A (zh) 图像和/或声音记录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VICTO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07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JVC KENWOOD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