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3450A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3450A
CN1573450A CNA2004100480611A CN200410048061A CN1573450A CN 1573450 A CN1573450 A CN 1573450A CN A2004100480611 A CNA2004100480611 A CN A2004100480611A CN 200410048061 A CN200410048061 A CN 200410048061A CN 1573450 A CN1573450 A CN 1573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rows
source region
group
light source
ignition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80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木豪
前原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Displa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Display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Display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73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3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Scrolling of light from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over the displa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canning of the display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G09G2310/062Waveforms for resetting a plurality of scan lines at a tim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备有包含使多个象素沿第一方向及与该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按二维配置的象素矩阵的液晶显示板、及包含与液晶显示板的象素矩阵相对配置的多个光源的照明装置,多个光源沿第一方向排列并划分为多组光源区域,使各光源区域的光源的点亮开始时间为根据对象素矩阵的选定行的象素的视频信号输入时刻决定的特定的时间,并按特定的条件设定了多个光源的点亮和熄灭的时序。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是由液晶TV等显示动图像时能使动图像性能得到提高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TFT方式的液晶显示模块作为显示部的液晶电视机(以下,简称液晶TV)已投放市场。
这种液晶TV,一般采用使背光源始终接通的显示方式(以下,称为保持型显示方式),但是,众所周知,在这种保持型显示方式中,当显示动图像时,画质看上去常显得模糊不清。
作为改进的对策,已知有一种在每1帧的图像和图像之间插入黑数据的方法(以下,称为黑插入显示方式)(U.S.PatentNo.6,396,469号公报)。另外,在U.S.Patent No.5,912,65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以使背光源间断点亮的方式进行显示的技术。
发明内容
随着液晶TV的显示器的大型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动图像性能。为满足这一要求,只需在黑插入显示方式中增加黑数据的插入量即可。
然而,在所述黑插入显示方式中,增加黑数据的插入量虽然可以使动图像性能得到相应地提高,但相反将使亮度降低。
作为TV,亮度是其重要的特性,要兼顾到亮度就不能增加黑数据的插入量,因而在黑插入显示方式中将不能随液晶TV显示器的大型化而进一步提高动图像性能。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开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动图像性能而不使亮度降低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所述及其他目的和新的特征,从本说明书的阐述和附图将看得很清楚。
本申请的发明人,不仅对黑插入技术而且还对使背光源在1帧期间间断点亮(以下称为闪烁)的情况进行了研讨,结果发现动图像性能随闪烁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
本发明,是根据所述发现而完成的,本申请公开的代表性发明简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板和照明装置,
其中,液晶显示板具有分别沿第一方向及与该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按二维配置的多个象素的象素矩阵,并且在该象素矩阵中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每个帧周期内从该象素矩阵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选择的多个象素行,每一象素行由以第二方向排列的一组象素组成;
该照明装置具有多个光源,与所述液晶显示板的所述象素矩阵相对配置、且该多个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并将其划分为与所述多个象素行的至少三组象素行分别相对的至少三个光源区域;
其中,所述多个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随着与至少三个光源区域对应的所述多个象素行的所述至少三组其中之一的选择及由此决定的属于该多个象素行的选定组的所述多个象素的的视频信号的开始取入,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依次开始所述多个光源区域的所述点亮周期,在所述各帧周期内依次结束所述多个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其中至少三个光源区域是第一光源区域,第二光源区域和第三光源区域,
第一光源区域与配置着所述第一组象素行的所述象素矩阵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央区域相对,
第二光源区域与配置着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在所述第一组的象素行之前选择的所述多个象素行的第二组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央区域邻接的所述象素矩阵的区域相对,
第三光源区域与配置着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在所述第一组的象素行之后选择的所述多个象素行的第三组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央区域邻接的所述象素矩阵的另一区域相对,
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按其顺序开始和结束,
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后结束,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后且在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结束时或在其结束前开始。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动图像性能指标的图。
图2A、图2B是表示黑插入时的亮度响应波形和动图像性能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取决于闪烁开始时刻的动图像性能、亮度降低率的曲线图。
图4A、图4B是表示黑插入+同时闪烁的动图像性能、亮度降低率、色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5A、图5B、图5C是表示黑插入时的数据写入时间差和闪烁时序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黑插入+顺序闪烁的一例的动图像性能的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情况下的亮度响应波形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来自画面上下的漏光对显示性能的影响的图。
图9A、图9B、图9C是表示以中央区域闪烁时序为基准改变了上下区域闪烁时序时的动图像性能的曲线图。
图10A、图10B是说明以中央区域闪烁时序为基准改变了上下区域闪烁时序时的漏光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A、图10B所示情况下的亮度响应波形的图。
图12A、图12B、图12C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图像性能、亮度降低率、色度变化的曲线图,是调整了上下区域闪烁时序并使上下漏光均等时的动图像性能、亮度降低率、色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13A、图13B、图13C是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而示出顺序闪烁的时序变形例的图。
图14A、图14B、图14C是表示将正下方型(底发光式)背光源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分成4组及6组后的状态的图。
图15A、图15B、图15C、图15D、图15E、图15F是表示在图14的状态下以中央区域闪烁时序为基准改变了上下区域闪烁时序时的动图像性能的曲线图。
图16是表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液晶显示模块的简略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17示出采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的一例。
图18示出图17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具有的象素阵列的一部分电路结构的一例。
图19是表示将正下方型(底发光式)背光源组装在液晶显示装置内时的简略结构的平面图。
图20示出将正下方型(底发光式)背光单元中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分成三个组(group)后的结构。
图21是对液晶显示板的主象素行的输入电压信号的波形图。
图22是将图21中示出的波形图在更大的范围上绘出的信号图。
图23是将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源驱动时序与图22所示的黑插入率为42%的液晶显示板的驱动时序重叠后示出的信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将重复的说明省略。
(采用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基本结构)
图16是表示采用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液晶显示模块的简略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16中示出的液晶显示模块,包括由金属板构成的方框形的上框架4、液晶显示板5、正下方(底发光式)背光单元。
液晶显示板5,通过将形成了象素电极、薄膜晶体管等的TFT基板和形成了对置电极、滤色层等的滤色基板相隔规定的间隙重叠并在该两基板的边缘部附近利用设置成框状的密封构件将两基板粘合在一起同时从密封构件的一部分上所设有的液晶封入孔将液晶封入到两基板间的密封构件的内侧进行封接、进一步在两基板的外侧粘贴偏振片而构成。
这里,在TFT基板的玻璃衬底上,安装着由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IC)构成的多个漏极驱动器及栅极驱动器。
对该漏极驱动器,通过挠性印刷电路配线基板1供给驱动功率、显示数据及控制信号,对栅极驱动器,通过挠性印刷电路配线基板1供给驱动功率及控制信号,
挠性印刷电路配线基板1,与设在背光单元的后侧的驱动电路板(TCON基板)13连接。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块的背光单元,通过在由金属板构成的方框形的中间框架6和反射板3之间按图16所示的顺序配置多个冷阴极荧光灯(CFL)2、光学构件(漫射片、透镜片)7而构成。
另外,在图16中,8、11是冷阴极荧光灯2的保持体,9是高压侧电缆连接器。10是橡胶衬套,12是低压侧连接器,14是驱动冷阴极荧光灯2的反相电路板,15是低压侧电缆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其内表面为白色或银色的反射板3,兼作下框架使用。
图1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的一例,图18示出该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备有的象素阵列(显示板)的电路结构的一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液晶显示装置简称为LCD。参照符号与图16中示出的符号相同的部分,表示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功能的要素。
在图17中,用虚线边框围出的部分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LCD20。图17中示出的LCD20,安装在电视接收机(图中未示出)内,在该电视接收机中,还安装着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电路19(图像信号源)。接收电路19,将接收到的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中的适合于LCD20的析像度的视频数据a及用于由LCD20对该视频数据a进行再生的时序信号b输入到LCD20。在该时序信号b中,包含着作为显示控制信号的用于控制视频数据a的传输状态的垂直同步信号(VerticalSynchronizing Signal)及水平同步信号(HorizontalSynchronizing Signal)、作为外部时钟信号的显示器定时信号(Display Timing Signal)及点时钟信号(Dot clock Signal)。
输入到LCD20的视频数据,通过LCD20所设有的显示控制电路21(例如,定时控制器),在每个帧周期内存储在帧存储器22内。当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的帧频率为60Hz时,1帧周期大约要经过16.7msec.(毫秒)。显示控制电路21,具有产生自身的时钟信号的功能,以便能以高于从接收电路19接收到的垂直同步信号或水平同步信号的频率将所输入的视频数据a供给象素阵列5(液晶显示板)的各象素。存储在帧存储器22内的视频数据,根据由显示控制电路21生成的时钟信号,传送到象素阵列5。
另外,通过数据信号线控制总线28,将从显示控制电路21输出的扫描时钟信号、点时钟信号、帧开始信号等传送到数据信号驱动电路。此外,还通过扫描线控制总线29将从显示控制电路21输出的帧开始信号和扫描时钟信号等传送到扫描驱动电路23。
如图18所示,在LCD20的象素阵列5内,将多个象素沿垂直方向(箭头x)及与其交叉的水平方向(箭头y)按二维配置。在具有WXGA级(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宽扩展图形阵列)的析像度的象素阵列中,分别在垂直方向上排列768个象素行、在水平方向上排列1280个象素列。各象素行,由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象素构成。各象素列,由沿垂直方向排列的多个象素构成。当象素阵列以R(红)、G(绿)、B(蓝)三基色显示彩色图像时,1280个象素列按RGB的每个基色设置,所以水平方向的象素列总计为3840个。因此,在象素阵列5内,形成由768个象素行Y001~Y768与3840个象素列X0001~X3840的乘积决定的2949120个象素构成的显示部(有效显示区域)。
图18中示出的分别与768个象素行Y001~Y768对应的扫描线201,从图17所示的象素阵列5的沿垂直方向延伸的边(左边)引出,并与扫描驱动电路23(垂直扫描电路)连接。图18中示出的分别与3840个象素列X0001~X3840对应的数据信号线203,从图17所示的象素阵列5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边侧引出,并与数据信号驱动电路24(水平扫描电路)连接。扫描驱动电路23,向从与象素行Y001对应的扫描线201到与象素行Y768对应的扫描线201的768条扫描线201依次供给扫描信号,从而依次选择768个象素行中的1行(或多行)。根据所述的象素行的选择,数据信号驱动电路24,将与视频信号电平对应的灰度级电压输出到与象素列X0001~X3840对应的3840条数据信号线203。将视频信号写入属于所选定的象素行的各象素207,以显示图像。
由LCD20中所设有的象素207产生与对其输入的视频信号对应的亮度的动作,可以按照对由液晶层和将该液晶层夹在中间的一对电极构成的电容206的电压控制进行说明(参照图18)。在象素207内,设有由从扫描线203施加的扫描信号开闭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204,从数据信号线203通过该开关元件204输入的视频信号(电压信号),施加于构成所述电容206的一对电极中的一个。该电容206的另一个电极,始终由公用信号线202施加着恒定的电压,所以,构成该电容206的液晶层的透光率随视频信号而变化。该液晶层的透光率,从原理上说可以保持到该象素207接收下一个视频信号,但实际上由于施加于所述电容206的另一个电极的电压逐渐降低而使其发生变化。为防止所述的施加于电容206的另一个电极的电压的降低,在象素207内设置了一个保持电容205。
在图17所示的LCD20中,设有用于使光照射象素阵列5的一般称作背光单元(图16)的照明装置26。以下将背光单元简称为背光源。在应用了本发明的LCD20中,采用了将多个图16所示的冷阴极荧光灯(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2、或外部电极荧光灯(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等光源与液晶显示板5的主面相对地按二维配置的背光源26(称为正下方型)。正下方型的LCD的结构如图16所示。背光源26中所配置的多个光源的点亮,分别由背光源驱动电路25控制。在基于本发明的LCD20中,从所述显示控制电路21将时序信号c(扫描时钟等)通过背光源控制总线27输入到背光源驱动电路25。
图19是表示将所述正下方背光源26装入LCD20时的简略结构的平面图。用虚线框表示液晶显示板5的象素阵列的轮廓。配置着沿液晶显示板5的从象素行Y001到象素行Y768的垂直扫描方向排列的12个荧光管2。图中的12个荧光管2,是假定使用了图16所示的冷阴极荧光灯2或外部电极荧光灯之类的按管状延伸的光源时示出的。也可以将这些光源的每一个置换成沿液晶显示板5的水平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至少1行(包括含有2行以上的发光二极管阵列)。在各荧光管2的两端设有端子,从背光源驱动电路25对其一边的端子(图19右侧)施加高电压而开始点亮。而各荧光管2的另一边的端子(图19左侧),施加基准电压(例如,接地电压)。在将各荧光管2置换成由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二极管行或发光二极管阵列时,从背光源驱动电路25分别向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供给电流。从背光源驱动电路25对各荧光管2施加高电压或对发光二极管行或发光二极管阵列注入电流,都根据从显示控制电路21通过背光源控制总线27输入到背光源驱动电路25的时序信号进行。
在将该正下方背光源26与备有所述WXGA级的象素阵列(具有768个象素行)的液晶显示板5组合时,1个荧光管2与配置在象素阵列内的64个象素行相对应。例如,荧光管Lamp6对应于沿垂直扫描方向位于象素阵列的中央的象素行Y384。但是,由于荧光管Lamp6与象素行Y320~Y384相对应、Lamp7与象素行Y385~Y448相对应,所以构成象素行Y384的3840个象素的亮度,由Lamp6及Lamp7各自的点亮状态决定。在将荧光管2置换成发光二极管行或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时,这种关系也成立。在以下对本发明的LCD驱动方法的说明中,以备有如图19所示配置了多个冷阴极荧光灯的正下方背光源的LCD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驱动方法。将所述的正下方背光源26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2分成n组(n为自然数且满足n≥3),并实施使各组的冷阴极荧光灯2在1帧周期内间断点亮的闪烁时序。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16中示出的液晶显示模块的正下方背光单元26,例如,以如图19所示配置了12个冷阴极荧光灯2的构成情况为例。在本实施例中,将该12个冷阴极荧光灯2(Lamp1~Lamp12)在液晶显示板5的垂直扫描方向(以下,也称显示线选择方向)上分成各为4个的三组(n=3)。因此,如图20所示,将图19中示出的12个荧光灯(在本说明中,为冷阴极荧光灯)分成由荧光灯Lamp1~Lamp4构成的第一组(对应于象素行Y001~Y256)、由荧光灯Lamp5~Lamp8构成的第二组(对应于象素行Y257~Y512)、及由荧光灯Lamp9~Lamp12构成的第三组(对应于象素行Y513~Y768)。象素行Y001位于显示在液晶显示板5的图像(例如,电视图像)的上端、象素行Y768位于下端,所以,属于第一组的4个荧光灯Lamp1~Lamp4位于画面的上部,属于第二组的4个荧光灯Lamp5~Lamp8位于画面中央,属于第三组的4个荧光灯Lamp9~Lamp12位于画面的下部。以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按如上所述的方式沿着对液晶显示板5的各象素写入视频信号电压时的各显示线的选择方向将多个光源分成三组(n=3)的情况。
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图像性能指标。如图1所示,使背景为白色显示(例;灰度级255),并在其上显示黑(例;灰度级0)条,当使该黑条沿水平方向移动时,边缘部分看上去模糊不清。根据此时的亮度分布,将相对亮度10%~90%间的宽度定义为BEW(Blurred Edge Width:模糊边缘宽度)
该BEW,因与图像移动速度成比例,所以将由移动速度归一化后的值定义为N-BEW(Normalized-BEW;BEW/移动速度)。该N-BEW的数值越小,动图像性能越好。
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采用该N-BEW作为动图像性能。此外,在特开2001-204049号公报中详细记述了评价方法。
另一方面,参照图21的波形图说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20的动图像性能评价中的液晶显示板5的驱动时序(Driving Sequence)。图21以对液晶显示板5的主象素行的电压信号(视频信号或其他替代信号)的输入波形图进行说明。此外,该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7所示,安装在电视接收机内。
由电视接收机接收到的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由接收电路19(图像信号源)变换为符合液晶显示板的析像度、即WXGA的规格的视频数据后,按每个帧周期输入到液晶显示装置20的显示控制电路21。接收电路19,还向液晶显示装置20的显示控制电路21输入与该视频数据相配合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显示定时信号、及点时钟信号。显示控制电路21,参照所输入的信号而将视频数据存储在帧存储器22内。当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以60Hz的帧频率输入到接收电路时,垂直同步信号的频率也为60Hz。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将1帧周期:16.7msec.分配给对768个象素行的视频数据传送时间、与对32个象素行的视频数据传送时间相当的垂直回扫期间。因此,水平同步信号的频率,为适合于对800个象素行传送视频数据的48kHz。用于对每一个象素行传送3840个象素的视频数据(视频信号)的点时钟信号(数据信号控制总线28),约为184MHz,但可以通过水平回扫期间的设定进一步提高。此外,显示定时信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于防止在垂直回扫期间或水平回扫期间从视频数据的传送线路输入到显示控制电路的信号(无效视频数据)被存储到帧存储器内的识别信号。
参照图21说明的视频信号,由显示控制电路21将暂时存储在帧存储器22内的视频数据读出并输入到数据信号驱动电路24后由该数据信号驱动电路24参照该视频数据生成。在图21所示的各象素行的信号波形中,示出用虚线椭圆围出的矩形波和没有围出的矩形波。没有围出的矩形波,表示对属于该象素行的3840个象素的每一个输入视频信号的时序,用虚线椭圆围出的矩形波,表示对属于该象素行的3840个象素的每一个输入消隐信号的时序。消隐信号,是将已输入象素的视频信号消隐的信号,例如可以由显示控制电路21或也可以由数据信号驱动电路24产生,而与存储在帧存储器内的视频数据无关。此外,从图21的象素行Y001的波形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消隐信号,以在每1帧周期内追随对各象素的视频信号输入的方式输入到各象素。
在这种驱动时序中,当生成一个使象素的亮度降低到最低值(或接近最低值)的电压信号作为消隐信号时,由于液晶显示板5(象素阵列)内的各象素的亮度在每1帧周期内达到规定的亮度后又降低到最低值,所以将以象CRT那样的脉冲发光方式在其画面上显示图像。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象素的亮度降低到最低值的消隐信号,在参照图18说明过的象素207的等效电路中,也是使与该象素207对应的液晶层的透光率变为最低的电压信号。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这种消隐信号也称作「黑」或「黑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板5的驱动时序中,按每一个象素行对构成该象素行的3840个象素进行了4次视频信号后,从这些输入了视频信号的4个象素行(例如,Y465~Y468)以外的象素行选择4个(例如,Y005~Y008),并对这4个象素行所包含的总计15360个象素输入消隐信号。在该消隐信号输入后,对与在这之前刚接收过视频信号输入的象素行Y468邻接的象素行(例如Y469)输入视频信号。因此,在该液晶显示板5的驱动时序中,每当依次对4个象素行输入视频信号时,就同时对另外4个象素行输入消隐信号。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板5的驱动时序中,在每1帧周期内可以通过进行768次象素行的选择完成的视频信号输入,必需至少进行960次的象素行选择。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每1帧周期内设置与40个象素行选择时间相当的时间余量,以避免在某个帧周期(例如,第N个,N为自然数)和接在其后的下一个帧周期(例如,第(N+1)个)之间对帧存储器22的视频数据存储和从帧存储器22读出该视频数据时发生的误动作。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板5的驱动时序中,将水平同步信号(扫描时钟信号)的频率设定为可以在每1帧周期内进行1000次的象素行选择,其值为60kHz。该水平同步信号、与其对应的点时钟信号(要求至少为230.4MHz以上的频率)、及用于识别视频信号输入和消隐信号输入的显示器定时信号,由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电路21生成。此外,交替地将第奇数个帧周期的视频数据存储在图17所示的与显示控制电路21连接的2个帧存储器22(M1、M2)中的一个内、将第偶数个帧周期的视频数据存储在另一个内。
图21中示出的计数序号(Count Number),表示在每个帧周期内产生1000次的水平同步信号(扫描时钟信号)的脉冲数,将与对象素行Y001的视频信号输入的开始对应的计数序号设定为“0”,并将其作为帧周期的开始时刻。该帧周期内的对象素阵列的视频信号输入,以完成对象素行Y768的视频信号输入的第959号计数(959thCount)结束,在从第959号计数到第1000号计数(接在该帧周期后的下1个帧周期的第0号计数)的期间中,不对象素阵列输入视频信号。另一方面,对包含象素行Y001的4个象素行Y001~Y004的消隐信号输入,响应水平同步信号的第579号计数而紧接在对象素行Y464的视频信号输入之后且在对象素行Y465的视频信号输入之前进行。此外,对接着的4个象素行Y005~Y008的消隐信号输入,响应水平同步信号的第584号计数而紧接在对象素行Y468的视频信号输入之后且在对象素行Y469的视频信号输入之前进行。然后,对从响应第999号计数而输入消隐信号的4个象素行Y337~Y340起位于画面(象素阵列)下侧的427个象素行(Y341以下)的消隐信号输入,在下1个帧周期内进行。因此,对本帧周期内的象素行Y768的消隐信号输入,在其后的下1个帧周期的第535号计数结束。在图21中,在从其左端示出的第0号计数开始的帧周期的前1个帧周期(前帧周期)中的对象素行Y768的消隐信号输入在本帧周期的第535号计数(换句话说,紧接在对本帧周期的象素行Y428的视频信号输入之后且在对象素行Y429的视频信号输入之前)结束。
在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板5的驱动时序中,属于象素行Y001~Y004的各象素在1帧周期内保持视频信号的时间与水平同步信号的第576~579个脉冲相当,而与其余的第421~424个脉冲相当的时间保持消隐信号。属于象素行Y001~Y004以外的象素行的各象素中,在1帧周期内保持视频信号的时间与保持消隐信号的时间的比率与属于象素行Y001~Y004的各象素的该比率相同。因此,如该消隐信号是使与各象素对应的液晶层的透光率变为最低值的电压信号,则各象素在相当于1帧周期的大约42%的期间将显示与视频信号无关的黑色。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在1帧周期的规定时间内由消隐信号使构成象素阵列的各象素显示黑色的驱动状态记为「黑插入」,并将该期间对该1帧周期的比率记为「黑插入率」。而关于「黑插入」的技术,在JP-A-2003-280599号及其对应的在美国申请United StatesPaten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No.2004/0001054中都有记载。
将图21中示出的每个帧周期的视频信号输入和消隐信号输入如图22所示在更大的范围上绘出。无论是输入视频信号的象素行、还是输入消隐信号的象素行,在与开始进行5次象素行选择的水平扫描周期的5个脉冲相当的时间内都选择4个,所以,对时间轴(横轴)的垂直扫描方向的斜率(象素行数),从大范围上看,在视频信号输入和消隐信号输入上相等。此外,如假定图21中示出的波形为第N个帧周期(N为自然数),则可以看出该第N个帧周期中的消隐信号输入在接着的第(N+1)个帧周期中结束。
在图2A中,示出是否插入了黑数据(以下,简称黑)的亮度响应波形。该波形,是使液晶显示板的显示画面显示白色并由光传感器检测出该画面的亮度时的波形。
如图2A所示,通过进行黑插入而形成脉冲状的亮度波形,因而可以提高动图像性能。但是,亮度随黑黑插入时间而降低。
在图2B中,示出与黑插入率对应的动图像性能及亮度减低率。该数据,分别以黑插入率0%(表示为「无」的区域的数据)、33%(规格A)、42%(规格B)、及50%(规格C)驱动液晶显示板并在各驱动条件下以参照图1说明过的在白底画面上水平移动的黑条的边缘模糊的宽度(BEW)对动图像性能进行了评价。此外,动图像性能的数值(%),将以黑插入率0%驱动液晶显示板且使背光源连续点亮的驱动状态下测定的BEW作为基准100%,并将其他驱动状态下的BEW的值表示为BEW为基准100%时的相对值。亮度降低率的评价,如以上参照图2A所述。亮度降低率的数值(%),将以黑插入率0%测定的亮度定义为「基准亮度(亮度降低率=0)」,并计算从该基准亮度减去以各不同的黑插入率测定的亮度后得到的差值对该基准亮度的比率(百分率)。
如图2B所示,如使黑插入率增加,则动图像性能提高,但相反将使亮度降低率增加,所以,在通常的保持型显示方式的连续发光下,不能轻易地增加黑插入率。
因此,发明人提出了这样一种想法,即,当以黑插入方式驱动时,通过在亮度波形变化到高透射率的时刻使背光源点亮,以保持显示画面的亮度而不受黑插入期间的影响,并通过增加黑插入率而进一步提高动图像性能。从图22可以看出,在由对象素行Y001的视频信号输入开始的1个帧周期中,在其中间有一段使黑插入停止的时间(从第535号计数到第579号计数所经过的时间)。与此对应地,设定所述n组光源的点亮开始时刻,以使各组光源的点亮周期互不相同并与对各组所对应的象素行的视频信号输入的时序一致,同时使这些光源的每一个的点亮周期在不进行黑插入的期间内重合。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说明黑插入率为42%(规格B)的情况。另外,在图2B中,不仅示出了将在下文中讨论的黑插入率42%(规格B)的数据,还示出了与其进行比较的黑插入率33%(规格A)、的数据。
如上所述,图21和图22示出以黑插入率42%进行的液晶显示板的驱动时序。因此,该各图中示出的视频信号输入及消隐信号输入的时序,相当于能使显示画面的亮度和动图像性能两方面都能达到期望值的所述黑插入率B的时序。在图21和图22的说明中,用水平同步周期的脉冲序号说明了1帧周期内的对各象素行的视频信号及消隐信号的输入时刻,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板的驱动时序中,由于在每1帧周期内设置与40个象素行选择时间相当的时间余量,所以很难从水平同步周期的脉冲序号特定出输入视频信号的象素行的地址:Yxxx(xxx是3位自然数,例如Y768)。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不再使用水平同步周期的脉冲序号,而是从某个帧周期(图22的第N个帧周期)内的对象素行Y001的视频信号输入开始时刻到接在该帧周期后的下1个帧周期(图22的第(N+1)个帧周期)用输入视频信号的象素行的地址特定在这2个帧周期的「时区(Time band)」内的时刻。该时刻指示(Time Denotation)的例,在图22中,表示为与水平同步周期的代表性的脉冲序号对应的扫描线序号(Line Number to be scanned)。例如,完成第N个帧周期内的对象素阵列的视频信号输入的时刻,记为扫描线序号:768,而不再使用水平同步周期的脉冲序号:959。
应该注意到,在该时刻指示中,对实际输入视频信号的768个扫描线序号(象素行的地址)还应加上用于表示所述余量的虚拟的扫描线序号769~800。例如,在完成了第N个帧周期内的对象素阵列的视频信号输入后,开始第(N+1)个帧周期内的对象素阵列的视频信号输入的时刻,记为扫描线序号:800。在图22中,带星号(Asterisk)的扫描线序号,是该虚拟的扫描线序号或将该虚拟扫描线序号包含在内计数后的第(N+1)个帧周期内的线号。在后文所述的光源间断点亮动作中,通过用所述扫描线序号标记该光源的点亮开始时刻,特定出该点亮开始时刻的象素阵列的垂直扫描位置(输入视频信号的象素行的地址),并说明该期望的点亮开始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以与象素阵列(液晶显示板5的显示部)的垂直扫描方向(y)的中央部(以下,简称为中央部)相对的光源组的点亮开始时刻为基准,设定光源间断点亮动作的开始时刻。所谓与象素阵列的中央部相对的光源组,在与沿垂直方向排列768个象素行的WXGA级的象素阵列相对的背光源中,是指与该象素阵列的象素行:Y384或Y385对应的光源,图20所示的正下方背光源中的备有荧光管Lamp5~Lamp8的第二组(Middle:中央)与其相当。象素阵列中的位于中央的象素行的地址,根据其析像度而变化,例如在沿垂直方向排列1024个象素行的SXGA(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超宽扩展图形阵列)级的象素阵列中为Y512、Y513,在沿垂直方向排列1200个象素行的UXGA(Ultra Extended Graphics Array:极宽扩展图形阵列)级的象素阵列中为Y600、Y601。根据正下方背光源中所备有的多个光源的分组方式,有时也使第y组(y为自然数,且满足1<y<n的关系)光源和第(y+1)组光源的边界位于象素阵列的中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与象素阵列的中央相对的光源,将第y组光源和第(y+1)组光源的任何一个的点亮开始时刻用作所述「光源间断点亮动作的开始时刻」的基准。
按照本发明的实质,只要在图17中不交换扫描驱动电路23和数据信号驱动电路24,就没有必要讨论与象素阵列的沿「水平」扫描方向的中央相对的光源了。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象素阵列的沿垂直扫描方向的中央」简记为「象素阵列中央」或「画面中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该象素阵列中央(画面中央)相对的光源(光源组)的点亮开始时刻记为「闪烁开始时刻(Blink StartTiming)」。该闪烁开始时刻,在后文所述的背光源点亮时序中,有时也可能与整个背光源中的光源的间断点亮动作的开始时刻不同,但将其用作设定的基准的情况不变。以下,在本实施例中,以备有图22所示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3中,示出采用了将黑插入和背光(光源)的间断点亮动作并用的驱动方法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中央的动图像性能和亮度降低率的测定结果。在该实验中,采用了使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光源组(第一组)及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光源组(第三组)的点亮开始时刻与面对画面中央的光源组(第二组)的点亮开始时刻、即闪烁开始时刻一致的背光源同时闪烁动作(Simultaneous BlinkingOperation)。对动图像性能以参照图1所述的测定方法、对亮度降低率以参照图2A所述的测定方法并将各观测范围集中在象素阵列的中央附近进行了评价。
动图像性能的数值(%),如参照图1所述,在以黑插入率0%驱动的液晶显示板内设有连续点亮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内测定的「模糊宽度」中将沿着在白底画面内水平移动的黑条的移动方向的两侧分别测定的值作为基准。当黑条在画面中从左向右移动时,在黑条的左端可以观测到在其附近显示的其他象素(象素列)在从黑到白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模糊不清」。这种「模糊不清」的宽度,在图3中记为「B→W」。另外,在黑条的右端可以观测到在其附近显示的其他象素(象素列)在从白到黑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模糊不清」。这种「模糊不清」的宽度,在图3中记为「W→B」。在该实验中,每当闪烁开始时刻改变时,分别测定模糊宽度:「B→W」和模糊宽度:「W→B」,并以对该测定值的各自的基准值(将在以黑插入率0%驱动且使背光源连续点亮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测定的值作为基准值100%)的比率(%)的形式绘制成图3的曲线图。
亮度降低率的数值(%),将在以黑插入率0%驱动且使背光源连续点亮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测定的亮度定义为基准亮度(亮度降低率=0),并将从该基准亮度减去以各不同的黑插入率测定的亮度后得到的差值对该基准亮度的比率(百分率)绘制成图3的曲线图。
另外,横轴上标记的闪烁开始时刻的线号,与参照图22所述的「扫描线序号」表示的时刻指示相对应。因此,线800的测定数据,是在完成了某个帧周期内的对象素阵列的视频信号输入(扫描线序号:线768)后使闪烁开始时刻与接在该帧周期后的下1个帧周期的开始时刻一致时的测定结果。另外,在图3及其后参照的各图中附注的「W→B」,表示图1中以(A)示出的BEW,而「B→W」表示图1中以(B)示出的BEW。此外,同样在各图中附注的闪烁ON Duty(点亮周期比率),表示各光源组点亮的周期与该帧周期(约16.7msec.)之比。例如,在将闪烁开始时刻设定为线600时,各光源组一直点亮到对在该帧周期后的下1个帧周期的200个象素行的视频信号输入完成为止。
如图3所示,动图像性能及亮度减低率,随闪烁开始时刻而变化。「W→B」及「B→W」的测定数据值(%)越低、「模糊边沿宽度」越窄则动图像性能越好。另外,亮度降低率越低,动图像的显示质量越好。从图3的结果可以看出,根据闪烁开始时刻(扫描线序号)的不同,即使进行背光源的间断点亮动作,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将动图像性能提高的所期望的程度。在图3中,也用虚线示出了备有以所述的黑插入率33%(规格A)驱动的液晶显示板和连续点亮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动图像性能值。在备有以黑插入率42%(规格B)驱动的液晶显示板和进行同时闪烁动作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将其闪烁开始时刻设定为线500以前时,模糊宽度「B→W」,比规格A的液晶显示装置或备有以黑插入率:0%驱动的液晶显示板和连续点亮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该模糊宽度宽,因而使动图像性能降低。
鉴于图3的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闪烁开始时刻,采用了使亮度降低少、动图像性能也基本为最佳值的时刻即线600。当按这种方式设定闪烁开始时刻时,从图22和图20可以看出,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光源组(第二组),在完成了对与其对应的象素阵列的象素行:Y257~Y512的视频信号输入后开始点亮。在将黑插入率42%的液晶显示板动作和背光源的同时闪烁动作并用时,在对象素行:Y001~Y140输入闪烁信号的时刻使与该象素行相对的光源组(第一组)开始点亮,并在对象素行:Y601~Y768输入视频信号之前使与该象素行相对的光源组(第三组)开始点亮。
在图4A中,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对画面上下的动图像性能和亮度进行确认后的结果。
如图4A所示,在画面上部亮度的降低大,而在画面上下部的动图像性能上没有任何改善效果。此外,如图4B所示,色度值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种结果,是因画面内的数据写入的时间差引起的,即数据的写入和闪烁的时序不一致。
在图5A、图5B、图5C中,示出黑插入时的数据写入时间差和闪烁时序的关系。在这些图中,画有阴影的部分是使光源点亮的期间,其他部分是熄灭的期间。
图5A示出使所有光源的间断点亮同时进行的同时闪烁驱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画面上部,使冷阴极荧光灯2在亮度波形(即,写入视频信号电压时的液晶的透射率特性)的后半部点亮,在画面下部,使冷阴极荧光灯2在亮度波形的前半部点亮,所以特性得不到改善。
因此,为提高显示性能,如图5B所示,必须进行根据象素阵列内的象素行间的数据写入时间差使与各象素行对应的每个光源组中大点亮开始时刻和点亮结束时刻不同的顺序点亮方式的闪烁动作。在图5C中,示出后文所述的本实施例中使背光源的光源组依次点亮的闪烁动作中的黑插入时的数据写入时间差与闪烁时序的关系。
在图6中,示出根据对分别配置在画面(象素阵列)的上部、中央、下部的象素行的数据写入时刻(对象素行:Y001、Y257、Y513的视频信号输入时刻)使与画面的上部、中央、下部分别对应配置的冷阴极荧光灯2在时间上错开而依次开始点亮时的动图像性能的评价结果。
从图6中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在通过依次点亮而闪烁(用黑圆圈及黑四方形画出的折线数据)的背光源动作中,与同时点亮的闪烁(用白圆圈及白四方形画出的折线数据)的动作相比,画面上下部的动图像性能提高(画面上部为15%,画面下部为18%),但相反画面中部性能恶化(-20%),画面中央动图像性能最差。
将这时的画面中央的亮度响应波形与同时闪烁动作的亮度响应波形一起示于图7。
与同时点亮闪烁不同,在顺序点亮闪烁中,在各帧周期的后半部(时刻10msec.及27msec.附近)波峰亮度减低,而波峰之间的波底亮度增加,所以脉冲状的波形发生了很大变化。
作为其主要原因,可以认为是正下方背光源的冷阴极荧光灯2从画面上下的漏光。
在图8中,示出对来自液晶显示板的画面上下的漏光的确认实验结果。
该实验,通过将液晶显示板的画面虚拟地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及下部区域并将图16所示的冷阴极荧光灯2分成与该画面内的三个虚拟的区域相对的三个组后构成使其每个组中的冷阴极荧光灯2独立点亮的背光源进行。将冷阴极荧光灯2的三个组命名为与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及下部区域相对应的上部、中央、下部,并将各部的点亮波形示于图8的左侧。波形中的画有阴影的矩形波,表示将冷阴极荧光灯2(光源)点亮的期间,在其他期间内,冷阴极荧光灯2保持熄灭状态。对使上部、中央及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一齐(同时)点亮时的响应波形、及使上部或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以与中央的点亮时序相反的时序点亮时的响应波形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与同时点亮动作不同,在上部或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以相反的时序进行的点亮动作中,变成了波峰亮度减小、波底亮度增加的波形,结果与图7中示出的顺序点亮动作基本相同。
因此,确认了来自画面上下的漏光对中央的影响。
在图9A中,示出使与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各自的点亮开始时刻改变了的顺序点亮的波形,在图9B和图9C中,示出这种情况下的动图像性能。在图9A的波形中,高电平为点亮周期,低电平为熄灭周期。与备有768个象素行的WXGA级的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中央区域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在对中央区域所设有的象素行的数据写入开始时刻(对象素行:Y257的视频信号输入时刻)开始点亮。
如图9B、图9C所示,当以与画面中央部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间断点亮开始时刻(以下简称闪烁时刻)为基准改变了位于画面上部及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时刻时,动图像性能,在画面中央恶化,在画面上部及下部,随着闪烁时刻趋近于对各区域所设有的象素行的数据写入开始时刻而提高。在WXGA级的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及下部区域上各配置256个象素行(扫描线)。另一方面,在图9B、图9C的曲线图的横轴上,以参照图22说明过的扫描线序号标记出与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各自的点亮开始时刻和与其中央区域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开始时刻的时间差。因此,在图9B、图9C的曲线图横轴为线256的时刻,位于画面上部及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时刻,与对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上的象素行的数据写入开始同步。由此可见,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的动图像性能在与各区域的数据写入同步的时刻是最佳的。
在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上部及下部,因闪烁的时刻与数据写入一致所以动图像性能提高,在画面中央,可以认为是因来自其上下的漏光与中央的点亮时序的关系而使动图像性能恶化。
在图10A中,示出使与液晶显示板画面的上部及下部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时刻与对配置在该画面上部及该画面下部的象素行的数据写入开始时刻同步的情况。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这种背光源的驱动时序记为「与数据写入同步的顺序闪烁」。当使背光源以与数据写入同步的顺序闪烁方式动作时,使画面上下的漏光集中在中央的熄灭周期,相反在中央的点亮周期中则没有漏光。
因此,在点亮周期期间画面中央部的亮度降低,相反在熄灭周期中亮度增加,所以,可以说是形成了如图7所示的亮度响应波形。
所以,如使来自其上下的漏光集中在画面中央的点亮周期,则画面中央的动图像特性将变为良好的状态,但这与画面的上部及下部的动图像特性的改进之间存在着权衡折衷关系。
因此,必须调整位于画面上部及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时刻,以将画面中央的恶化减低到最小限度。
如图10B所示,当调整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时序而使与液晶显示板画面下部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在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熄灭周期中点亮时,在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周期中,从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及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至少一方向画面中央漏光。而在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熄灭周期中,向画面中央的漏光,只从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及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冷阴极荧光灯2中的一方产生,而不是从其双方向画面中央漏光。
该图10B中示出的背光源驱动时序,是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最理想的驱动方法。
在以图10B所示驱动时序使背光源动作的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中央测定的亮度响应波形,由图11的曲线图的波形(a)示出。在图11中,为进行比较还示出了图7中示出的使背光源进行同时闪烁动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响应波形(b)及使背光源进行与数据写入同步的顺序闪烁动作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0A)的亮度响应波形(c)。本实施例的亮度响应波形,如图11所示,与使背光源进行与数据写入同步的顺序闪烁动作时的波形相比,波峰亮度提高、且波底亮度减小。因此,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与使背光源进行与数据写入同步的顺序闪烁动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相比,动图像特性得到改进,且抑制了显示亮度。另外,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在画面中央的波峰亮度及波底亮度上,与使背光源进行同时闪烁动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相比,其亮度波形,显示出即使在画面中央也具有足以保持脉冲状的图像显示的长宽比。
在图12A、图12B、图12C中,对分别以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使背光源进行同时闪烁动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显示的图像的动图像性能、亮度降低率及色度值变化在画面的上部、中央及下部进行比较。
图12A中示出动图像性能的比较。如图12A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黑圆圈及黑四方形画出的折线数据),在动图像性能上,与同时闪烁(用白圆圈及白四方形画出的折线数据)相比,虽然在画面中央有13%的恶化,但可以看到在画面上部提高了15%、在话面下部提高12%。因此,在动图像特性上,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在画面的上部和中央都基本达到了目标值。
图12B中示出亮度降低率的比较。如图12B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黑四方形画出的折线数据),与同时闪烁(用菱形画出的折线数据)相比,将画面上部的亮度降低率抑制到17%,但画面中央及画面下部的亮度降低率没有看到明显的差别。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与同时闪烁相比,可以通过提高黑插入率而进一步抑制画面中央及画面下部的亮度降低率。此外,还可以将同时闪烁中作为问题存在着的画面上部和中央的亮度差从14.8%减小到5.1%。
图12C中示出色度值变化的比较。如图12C所示,同时闪烁(用白圆圈及白四方形画出的折线数据)中产生的最大为0.013的色度值变化,采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用黑圆圈及黑四方形画出的折线数据),作为最大值可以减小到0.005,因而达到了目标。
从以上的结果可知,黑插入时的顺序闪烁,以如下的方式驱动背光源,即在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光源的点亮周期中使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光源和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光源的至少一方点亮、而在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光源的熄灭周期中不使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光源和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光源双方同时点亮,因而可以将画面中央的动图像性能的恶化减低到最小限度,而且可以改进画面上下部的动图像性能及亮度特性。
在通常的fV=60Hz的驱动中,在画面的最上部和最下部产生大约为16ms的数据写入时间差。
当划分为画面上部、中央、下部的三部分时,如使位于画面上部、中央、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进行点亮周期占有比率(Duty)为50%的闪烁,则根据各部的数据写入时间差使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在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熄灭后约2ms才点亮。
因此,在画面中央部,在中央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熄灭周期中,与点亮周期相比,上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周期长。
在只使画面上部或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点亮的情况下,由于背光源的漏光也会使画面上下部的光影响到画面中央部。
由于必须使画面中央的动图像性能为最佳状态,首先必须进行使画面中央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在最佳的时刻点亮的调整。
但是,如只进行这种调整,由于来自上下的漏光的影响,将使画面中央的脉冲状的亮度波形发生变化,因此使动图像性能恶化。
与此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结束时刻与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开始时刻一致因而在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周期和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周期之间没有间隙,所以可以将对画面中央的影响减低到最小限度,并使画面上下部的特性都能得到改进。
另外,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指出,在所述专利文献U.S.PatentNo.6396469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使背光源与帧周期同步地间断点亮而提高动图像性能的技术。但是,在该专利文献中,没有公开任何象本实施例这样的闪烁时序。
在电视接收机所安装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以60Hz的频率传送视频数据。因此,液晶显示装置,通常以垂直同步信号:fV=60Hz进行驱动。所以,对画面最上部(象素行:Y001)的视频信号输入(数据写入)和对其最下部(象素行:Ymax,在WXGA级中为Y768)的视频信号输入之间,产生约16ms的时间差。因此,当划分为画面上部、中央、下部的三部分时,如使配置在画面上部、中央、下部的区域上的冷阴极荧光灯2(1个或1组)进行点亮周期占有比率(Duty)为50%的闪烁动作,则根据各部分的数据写入时间差使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在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熄灭后约2ms才点亮。因此,在画面中央部,在中央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熄灭周期中,与点亮周期相比,画面上部及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周期较长。
当只使配置在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1个或1组)及配置在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1个或1组)中的一方点亮时,从冷阴极荧光灯2漏向液晶显示板的画面中央的光,将影响到该画面中央的显示图像的质量。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动图像的显示中,必须使画面中央的动图像性能为最佳状态,所以,首先必须进行使配置在画面中央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在最佳的时刻点亮的调整。但是,如只进行这种调整,由于从画面中央的上下的漏光的影响,将使画面中央的脉冲状的亮度波形发生变化,因此使动图像性能恶化。
与此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以使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结束时刻与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开始时刻一致、且在位于画面中央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周期中不使位于画面上部和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双方都熄灭的方式驱动背光源。换句话说,将背光源的驱动时序设定为在位于画面中央的光源的点亮周期中使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光源的熄灭时刻和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光源的点亮时刻之间不产生时间间隙,另外,从本发明的实质来看,也可以只限于在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光源的点亮周期中使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光源的点亮周期和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光源的点亮周期重叠。在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光源的点亮周期中,使光从周围入射到该画面的中央,可以提高该画面中央的波峰亮度。但是,按照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光源或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光源的目的即提高画面上部或画面上部的动图像性能及抑制降低降低率,则使两个光源在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光源的点亮周期中重叠的时间是有限的。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光源点亮动作中,重要的是在与画面中央相对的光源的熄灭周期中避免与画面上部相对的光源的点亮周期和与画面下部相对的光源的点亮周期重叠,从而抑制画面中央的基础亮度。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将位于画面上部的光源和位于画面下部的光源对画面中央的图像显示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并能改进画面上部及画面下部的图像显示特性。
另外,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指出,在所述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使背光源与帧周期同步地间断点亮而提高动图像性能的技术。但是,在该专利文献中,没有公开任何象本实施例这样的闪烁时序。
图23将本实施例的背光源驱动时序与图22所示的黑插入率为42%的液晶板驱动时序重叠后示出。图23中的横轴表示时间轴,被垂直扫描的象素行(扫描线)按其地址顺序沿纵轴排列。沿垂直扫描方向并列设置768个象素行:Y001~Y768的液晶显示板,分成并列设置着象素行:Y001~Y256的画面上部、并列设置着象素行:Y257~Y512的画面中央、及并列设置着象素行:Y513~Y768的画面下部,并使上部光源(荧光管Lamp1~Lamp4)、中央光源(荧光管Lamp5~Lamp8)、及下部光源(荧光管Lamp9~Lamp12)与画面的各部分彼此相对。
上部光源,进行使与图23的画面上部对应的「行」的画有阴影的期间点亮而在其他期间熄灭的所谓闪烁点亮动作。中央光源,在与图23的画面中央对应的「行」的画有阴影的期间点亮,而在其他期间熄灭。下部光源,在与图23的画面下部对应的「行」的画有阴影的期间点亮,而在其他期间熄灭。例如,在第N个帧周期中,上部光源、中央光源及下部光源,响应对象素行输入视频信号的垂直扫描,开始按其顺序点亮。因此,上部光源、中央光源及下部光源的闪烁时刻BTU、BTM、BTL,是位于上部光源、中央光源及下部光源的各点亮周期的左端的时刻。
在这种背光源的驱动时序中,将各闪烁时刻BTU、BTM、BTL设定为在中央光源的点亮周期中使上部光源的点亮周期与下部光源的点亮周期重叠。此外,用作该驱动时序的基准的中央光源的点亮,在从完成对画面中央的象素行的视频信号输入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M后的扫描线序号为线600的时刻开始。以此为基准,上部光源的点亮,在从完成对画面上部的象素行的视频信号输入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U(tU>tM)后开始,下部光源的点亮,在从完成对画面下部的象素行的视频信号输入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tL(tM>tL)后开始。各光源,在其点亮周期对帧周期的比率(Duty)为50%的条件下依次进行闪烁动作。因此,在中央光源的熄灭周期中,仅使上部光源或下部光源的一方点亮,或使双方都熄灭。
图23中示出的背光源驱动时序,考虑到在液晶层对视频信号和闪烁信号的响应中存在着延迟,将各光源的闪烁时刻BTU、BTM、BTL从对所对应的象素行的视频信号输入开始时刻延迟、且在各光源的点亮周期中开始对所对应的象素行输入闪烁信号。因此,在画面的上端(象素行:Y001),将上部光源的点亮开始时刻相对于视频信号输入延迟、且在上部光源的点亮周期中输入闪烁信号。而在画面的下端(象素行:Y768),在液晶层的透光率到达与视频信号对应的值之前,使下部光源熄灭。因此,在画面的上端及下端图像变暗,但不会对整个画面的显示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有助于画面中央的波峰亮度的提高和对基础亮度的抑制。
另外,在将图20(图19)所示的12个荧光管分成各为2个的6组光源时,相对于面向画面中央的各2组光源(包含荧光管5、6的光源和包含荧光管7、8的光源),将位于其上下的各2组光源看作所述的上部光源和下部光源,并分别调整点亮周期。这种点亮周期的调整,在将12个荧光管分成各为三个的4组光源时也进行。因此,备有与液晶显示板的画面相对并具有沿其扫描方向排列且沿与该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n个(n为自然数,且n≥3)光源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按如下所述方式驱动。
(1)沿液晶显示板的垂直扫描方向排列的n个光源,根据对沿液晶显示板的垂直扫描方向配置的象素行的视频信号的顺序输入(扫描线的顺序选择),从背光源的上部区域所设有的光源起依次开始点亮
(2)n个光源,包括与液晶显示板的画面中央相对的第一光源、及分别与该第一光源的上下邻接的第二光源及第三光源,在对液晶显示板的象素行输入视频信号的帧周期内,按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及第三光源的顺序开始点亮,且按该顺序结束点亮。
(3)帧周期内的第二光源的点亮周期在第一光源的点亮周期中结束,第一光源的点亮周期在第三光源的点亮周期中结束。即,第一光源的点亮周期,与第二光源的点亮周期及第三光源的点亮周期在时间轴上重叠。
(4)第三光源,在第一光源的点亮周期中的第二光源的点亮周期结束时或在其结束前开始点亮。
在图13A、图13B、图13C中,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示出顺序闪烁的时序变形例。画有阴影的矩形波的期间是点亮周期。
图13A是以上说明过的例,位于上部、中央、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间隔(点亮周期)保持一定。
但是,当使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和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不留间隔地点亮时,对画面中央的漏光均等,所以,如图13B所示,也可以使位于画面中央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时刻错开一些。
在图12B的结果中,画面上部与中央、下部相比亮度降低,但可以通过将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时刻(点亮开始时间)提前改善。
这时,通过将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时刻(点亮开始时间)也与上部一样提前而不留点亮间隔,可以在保持画面中央的特性的同时进行画面上中下的亮度梯度的调整。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使闪烁ON Duty保持一定,但如图13C所示,可以使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ON Duty(点亮周期)与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闪烁ON Duty相对地改变,从而可以获得图13B所示的亮度调整效果。此外,也可以不是以亮度而是以动图像性能为着重点进行调整。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正下方背光源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2分成三组并在1帧内依次间断地点亮时,使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和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以不留间隔的方式点亮,所以,可以将因来自画面上下的漏光造成的画面中央的动图像性能的恶化减低到最小限度,并能减小画面内的亮度梯度及色度值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开始时刻设定在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结束时刻之后、且在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结束时刻之前(即,设定在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的点亮周期内),也可以使位于画面上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和位于画面下部的冷阴极荧光灯2以不留熄灭间隔的方式点亮。
另外,通过将黑插入与闪烁背光组合,可以得到向CRT一样的脉冲状的显示光,因而可以提高动图像性能。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对将正下方背光源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2分成三组并在1帧内依次间断地点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正下方背光源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2的分割数n也可以在3以上。
在图15A、图15B、图15C、图15D、图15E、图15F中,示出如图14A、图14B、图14C所示的将正下方背光源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2分成4组及6组并进行顺序闪烁时的动图像性能。
如该图所示,在将正下方背光源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2分成4组及6组的情况下,也仍能取得与将正下方背光源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2分成三组时基本相同的结果。
因此,即使增加了正下方背光源的多个冷阴极荧光灯2的分割数,也只需在将视频信号电压写入液晶显示板5的象素行时的各显示线的选择方向上的最上部、最下部以不留间隔的方式点亮即可。
以上,根据所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者完成的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主要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如简单地说明按照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的代表性发明取得的效果,则如下所述。
按照本发明,可以进一步提高动图像性能而不使亮度减低。

Claims (1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板,所述液晶显示板具有分别沿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按二维配置的多个象素的象素矩阵;形成多个象素行,在所述象素矩阵中,所述多个象素行以第一方向排列且在每个帧周期内从所述象素矩阵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选择,每一象素行由以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组象素组成;还包括照明装置,具有多个光源,与所述液晶显示板的所述象素矩阵相对配置,且所述多个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并将其划分为与所述多个象素行的至少三组象素行分别相对的至少三个光源区域;
当选择与所述至少三个光源区域对应的所述至少三组象素行之一并且属于所述选定组的象素行的所述多个象素开始接收视频信号时,所述多个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依次开始;
在所述各帧周期内依次结束所述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
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光源区域是第一光源区域,第二光源区域和第三光源区域,
所述第一光源区域与配置着所述第一组象素行的所述象素矩阵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央区域相对,
所述第二光源区域与配置着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在所述第一组象素行之前选择的所述第二组象素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央区域邻接的所述象素矩阵的区域相对,
所述第三光源区域与配置着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在所述第一组象素行之后选择的所述第三组象素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央区域邻接的所述象素矩阵的另一区域相对,
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按该顺序依次开始和结束,
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后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结束;
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后且在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结束时或在其结束前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的开始时刻,与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的结束时刻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帧周期内的所述第一光源区域、所述第二光源区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各自的点亮周期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帧周期内的所述第一光源区域、所述第二光源区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各自的点亮周期中的一个与其他的至少一个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帧周期内的所述第一光源区域、所述第二光源区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各自的点亮周期彼此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源的每一个都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管状光源,在所述照明装置中,所述管状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所述第二光源区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至少一个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管状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使属于所述第一组象素行的所述多个象素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相对、使属于所述第二组象素行的所述多个象素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相对、使属于所述第三组象素行的所述多个象素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源区域,构成为从所述象素矩阵的所述一端到所述另一端按顺序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光源区域、所述第一光源区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帧周期内,所述多个象素行,在接收所述视频信号后再次被选择,使其亮度降低的电压信号提供给属于所述再次被选择的象素行的所述多个象素的每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信号,使属于所述再次被选择的象素行的所述多个象素的每一个进行黑显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组的象素行开始取入所述视频信号的时间点到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的时间点的周期,与从所述第一组象素行开始取入所述视频信号的时间点到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的时间点的周期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三组象素行开始取入所述视频信号的开时间点到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的时间点的周期,与从所述第一组象素行开始取入所述视频信号的时间点到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的时间点的周期不同。
1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显示板,具有多个象素的象素矩阵,沿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二维配置;
多个象素行,每一象素行由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组象素构成,在所述象素矩阵内,所述象素行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且在每个帧周期内从所述象素矩阵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选择;和
照明装置,具有多个光源,与所述液晶显示板的所述象素矩阵相对配置,且所述多个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并将其划分为与所述至少三组象素行分别相对的至少三个光源区域;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反复进行如下步骤:
当选择与所述至少三个光源区域对应的所述至少三组象素行之一,并且属于所述选定组的象素行的所述多个象素的一组象素开始接收视频信号时,使所述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依次开始;
在分别与所述至少三组象素行相对应的所述至少三个光源区域的所述点亮周期开始后,再次依次选择所述至少三组象素行之一,将用于清除所述视频信号的消隐信号送入所述再次选择组的象素行;
在所述至少三组象素行之一开始接收所述消隐信号后,结束所述至少三个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
所述至少三个光源区域划分为
(i)与配置着所述第一组象素行的所述象素矩阵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央区域相对的第一光源区域,
(ii)与配置着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在所述第一组象素行之前接收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第二组象素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央区域邻接的所述象素矩阵的区域相对的第二光源区域,
(iii)与配置着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在所述第一组象素行之后接收所述视频信号的所述第三组象素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央区域邻接的所述象素矩阵的另一区域相对的第三光源区域,
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按其顺序依次开始和结束;
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后,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结束,
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后且在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结束时或在其结束前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
从所述各帧周期内的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结束后起到接在其后的另一个帧周期内的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前,使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和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的至少一个中断。
1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显示板,具有沿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按二维配置的多个象素的象素矩阵,所述象素矩阵具有多个象素行,每一象素行由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一组象素构成,所述象素行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且在每个帧周期内从所述象素矩阵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选择;
照明装置,具有多个光源,与所述液晶显示板的所述象素矩阵相对配置,所述多个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并将其划分为与所述至少三组象素行分别相对的至少三个光源区域;和
控制部,包含对所述象素矩阵供给视频信号的显示控制电路及响应来自所述显示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多个光源的驱动的光源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部执行以下的步骤:
当选择与所述至少三个光源区域对应的所述至少三组象素行之一并且属于所述选定组的象素行的所述多个象素开始接收视频信号时,所述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依次开始;
在所述各帧周期内依次结束所述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
使用至少三个光源区域作为第一光源区域,第二光源区域和第三光源区域,
所述第一光源区域与配置着所述第一组象素行的所述象素矩阵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央区域相对,
所述第二光源区域与配置着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在所述第一组象素行之前选择的所述第二组象素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央区域邻接的所述象素矩阵的区域相对,
所述第三光源区域与配置着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在所述第一组象素行之后选择的所述第三组象素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中央区域邻接的所述象素矩阵的另一区域相对,
在所述每个帧周期内,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及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按该顺序依次开始和结束,
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后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结束;
在所述第一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后且在所述第二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结束时或在其结束前所述第三光源区域的点亮周期开始。
CNA2004100480611A 2003-06-10 2004-06-10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5734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65157 2003-06-10
JP165157/2003 2003-06-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3450A true CN1573450A (zh) 2005-02-02

Family

ID=33508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480611A Pending CN1573450A (zh) 2003-06-10 2004-06-10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256763B2 (zh)
CN (1) CN157345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5601B (zh) * 2005-11-10 2011-03-30 奥比·奥马特和鲍姆加特纳两合公司 用于摄录图像的摄像机芯片、摄像机和方法
CN101093651B (zh) * 2006-01-23 2011-03-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光产生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改善颜色再现性的方法
CN102693702A (zh) * 2011-03-21 2012-09-2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I381357B (zh) * 2006-12-27 2013-01-01 Lg Display Co Ltd 液晶顯示裝置與用於驅動此裝置之方法
CN102859577A (zh) * 2010-06-28 2013-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
US9360704B2 (en) 2007-05-18 2016-06-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CN109598248A (zh) * 2018-12-07 2019-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纹路识别装置的操作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CN112309339A (zh) * 2019-08-01 2021-02-02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12309338A (zh) * 2019-07-30 2021-02-0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执行局部调光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2288A1 (fr) * 2001-10-05 2003-04-17 Nec Corporation Appareil d'affichage, systeme d'affichage d'image, et terminal utilisant ce systeme et cet appareil
EP1751735A1 (en) * 2004-05-14 2007-02-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scanning backlight for a matrix display
JP4529573B2 (ja) * 2004-07-28 2010-08-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43230B1 (ko) * 2004-08-30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제어방법
TWI251803B (en) * 2004-09-10 2006-03-2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for modulating and driving backlight sources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JP2006078974A (ja) * 2004-09-13 2006-03-23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光源装置
JP4828425B2 (ja) * 2004-09-17 2011-1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装置、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TWI265340B (en) * 2004-12-24 2006-11-01 Innolux Display Corp Driving method of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7956838B2 (en) * 2005-01-25 2011-06-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instrument panel, automatic vehicle,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US7327097B2 (en) * 2005-03-21 2008-02-05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Light module with control of luminan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luminance
US20070097386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Tregoning Michael A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TWI326439B (en) * 2005-12-23 2010-06-21 Chimei Innolux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with
WO2007102259A1 (ja) * 2006-03-07 2007-09-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33117B (zh) * 2006-03-22 2014-04-01 Fujifilm Corp 液晶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US20090243506A1 (en) * 2006-04-06 2009-10-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a lamp
KR100737867B1 (ko) * 2006-06-02 2007-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장치 및 발광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101311557B1 (ko) * 2006-06-30 2013-09-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구동방법
JP5095993B2 (ja) * 2006-12-28 2012-12-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JP5510859B2 (ja) * 2007-03-30 2014-06-04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117762B2 (ja) * 2007-05-18 2013-01-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015536A1 (en) * 2007-07-06 2009-01-15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20090066630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Mediatek Inc. Image compensation methods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s
TWI348149B (en) * 2007-11-12 2011-09-01 Au Optronics Corp Method for driving field sequential lcd backlight
TWI404028B (zh) * 2008-09-01 2013-08-01 Au Optronics Corp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之影像優化方法
CN101751880B (zh) * 2008-12-03 2012-11-2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图像补偿方法
JP4702459B2 (ja) * 2009-01-29 2011-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組立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組立体の駆動方法
EP2328353B1 (en) * 2009-11-30 2020-10-28 III Holdings 6, LLC 3D display
TWI414867B (zh) * 2010-03-04 2013-11-1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陣列
KR20120013792A (ko) * 2010-08-06 2012-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디스플레이 구동방법
TWI431597B (zh) * 2011-03-02 2014-03-21 Acer Inc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US9030401B2 (en) * 2012-04-19 2015-05-1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3228436A (ja) * 2012-04-24 2013-11-07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210110434A (ko) * 2020-02-28 2021-09-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26689B1 (ko) * 1993-06-30 2002-07-03 요트.게.아. 롤페즈 매트릭스디스플레이시스템
JP3229250B2 (ja) 1997-09-12 2001-11-19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液晶表示装置における画像表示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392620B1 (en) * 1998-11-06 2002-05-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full-color display
KR100304261B1 (ko) * 1999-04-16 2001-09-26 윤종용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그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패널 어셈블리,그를 채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들의 조립 방법
JP3701163B2 (ja) 2000-01-19 2005-09-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動画表示特性の評価装置
JP3971892B2 (ja) * 2000-09-08 2007-09-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207463A (ja) * 2000-11-13 2002-07-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888529B2 (en) * 2000-12-12 2005-05-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ntrol and drive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illumin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with LED light sources
KR100751191B1 (ko) * 2000-12-29 2007-08-2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강유전성 액정표시장치및 그의 구동방법
TW546624B (en) * 2001-03-30 2003-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4218249B2 (ja) * 2002-03-07 2009-0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
JP3653506B2 (ja) 2002-03-20 2005-05-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878269B1 (ko) * 2002-06-18 2009-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간 분할 색상 표시 방식의 액정 표시 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및 백라이트 장치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5601B (zh) * 2005-11-10 2011-03-30 奥比·奥马特和鲍姆加特纳两合公司 用于摄录图像的摄像机芯片、摄像机和方法
CN101093651B (zh) * 2006-01-23 2011-03-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光产生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改善颜色再现性的方法
TWI381357B (zh) * 2006-12-27 2013-01-01 Lg Display Co Ltd 液晶顯示裝置與用於驅動此裝置之方法
US8638287B2 (en) 2006-12-27 2014-01-28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9360704B2 (en) 2007-05-18 2016-06-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CN102859577A (zh) * 2010-06-28 2013-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扫描背光源的控制方法
CN102693702A (zh) * 2011-03-21 2012-09-2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598248A (zh) * 2018-12-07 2019-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纹路识别装置的操作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CN109598248B (zh) * 2018-12-07 2023-04-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纹路识别装置的操作方法以及纹路识别装置
CN112309338A (zh) * 2019-07-30 2021-02-0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执行局部调光的显示装置
CN112309339A (zh) * 2019-08-01 2021-02-02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12309339B (zh) * 2019-08-01 2023-08-1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252097A1 (en) 2004-12-16
US7256763B2 (en) 2007-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3450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0340903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92397C (zh) 显示装置
CN1182509C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628262A (zh) 用于进行时间分割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和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单元
US884787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284033C (zh) 光源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显示装置
US965954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217308C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方法
CN100406976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US8692760B2 (en) B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backlight unit
CN1573508A (zh) 显示装置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EP1816636A1 (en) Field sequenti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81464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JP200419149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32307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806274A (zh) 具有主显示器和子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658065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以及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539128A (zh) 用于彩色显示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731254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源
CN1815543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设备
TW200839728A (en) Color sequential backlight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892793A (zh)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装置和方法
CN1737652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JP615329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展示ボック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