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7133B - 通信控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7133B
CN1777133B CN2005101234286A CN200510123428A CN1777133B CN 1777133 B CN1777133 B CN 1777133B CN 2005101234286 A CN2005101234286 A CN 2005101234286A CN 200510123428 A CN200510123428 A CN 200510123428A CN 1777133 B CN1777133 B CN 1777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wireless
share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234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7133A (zh
Inventor
藤井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77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7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77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71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该通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其中,通过使用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通信单元从第二通信装置向第一通信装置通知识别信息。通过使用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的无线通信单元在第一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执行无线通信,基于识别信息进行认证处理。当由该认证处理获得认证时,通过上述无线通信在第一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共享要对无线通信单元设置的第二通信参数。通过使用以该方式共享的第二通信参数,在无线通信单元中设置用于第一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参数。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通信装置的网络连接所必需的各种参数的技术。 
背景技术
关于通信参数设置,使用上层协议的自动参数设置目前在有线网络中正在使用。例如,众所周知,DHCP(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被用于通过为装置自动设置网络参数来为该装置提供IP地址解决方案。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为该装置自动设置网络参数以获得其它装置的IP地址。 
此外,除了在有线网络中的上层协议的使用以外,无线网络需要非常复杂的下层设置,其根据无线通信的方法而不同。下层协议例如有802.11b、802.11a、蓝牙(Bluetooth)、WiMedia、无线USB、以及无线1394。由于有使用同一频率的多个无线通信方法,并且由于必须根据网络来设置用于强化无线通信的认证/加密,所以要设置的参数是不同的。这些参数设置仍然要手工进行,经常使用户进行麻烦的操作。 
根据关于“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tting method(无线通信设置方法)”的美国公开号为US2002/0147819A1的发明(日本特开2002-359623号公报),使用给定无线通信方法的通信所需的参数是通过使用不同于该无线通信的通信来设置的。根据该结构,由于用于上述无线通信方法的参数是通过基于另一通信方法的通信来设置的,所以用户不需要由他/她自己来进行该设置。根据日本特开2003-218730号公报公开的结构,在设置装置的无线 信息之前,设置网络信息(ESSID、模式、以及信道),并且通常使用的无线通信参数是通过使用为登录而设置的无线网络来设置的。 
上述现有技术减少了由用户执行的麻烦的手工操作。然而,没有为与麻烦的操作处于权衡关系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可扩展性问题例如多个无线装置的同时登录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当使用美国公开号为US2002/0147819A1的公报(日本特开2002-359623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通过有线连接来进行无线通信设置时,在给定的装置和要进行设置的装置之间进行有线连接,并能完成关于所需的无线通信参数设置的识别(一对一参数设置的识别)。然而,为了还进行与未通过有线连接的其它装置有关的无线通信设置,必须通过经由有线连接它们来为它们中的每一个重复执行用于参数设置的识别。由于这个原因,当为许多装置执行参数设置时,在完成之前要占用很多时间。 
如日本特开2003-218730号公报所公开的,当将装置的无线参数设置移动到特定的登录模式后进行无线参数设置时,目前还没有可用的方法来区别要进行无线参数设置的装置和其它装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欺骗而无需许可即可由另一装置获得无线通信的参数设置。因此,在随后的稳定状态下,存在容易允许与恶意的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简单地、且在安全性方面安全地设置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参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为三个或更多的通信装置安全且快速地设置通信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第一通知步骤,通过使用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从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通知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认证步骤,通过使用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执行认证;共享步骤,根据在所述认证步骤中得到的认证结果,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共享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以及设置步骤,在该无线通信单元中设置在所述共享步骤中所共享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共享步骤,通过使用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与外部装置共享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认证步骤,在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通过设置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基于在所述共享步骤中所共享的识别信息来认证外部装置;第一发送步骤,根据在所述认证步骤中得到的认证结果,通过所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发送到外部装置;以及设置步骤,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共享步骤,通过使用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与外部装 置共享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发送步骤,通过设置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以进行认证;接收步骤,当获得认证时,通过所建立的无线网络从外部装置接收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以及建立步骤,通过使用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使用无线通信单元来建立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允许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允许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共享装置,通过使用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使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共享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认证装置,用于通过使用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基于所述识别信息来进行认证;通信装置,根据在所述认证装置中得到的认证结果,使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共享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以及设置装置,将在所述通信装置中所共享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从外部装置接收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认证装置,通过设置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而建立的无线网络,使用由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来进行认证;共享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认证装 置得到的认证结果,与该外部装置共享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以及设置装置,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设置由所述共享装置共享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发送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另一通信单元将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认证装置,用于通过使用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发送所述识别信息,以使外部装置进行认证;共享装置,用于当由所述认证装置获得认证时,与外部装置共享第二通信参数;以及设置装置,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设置由所述共享装置共享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在全部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通过有线通信在装置A和装置B之间发送/接收的帧格式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通过无线通信在装置A和装置B之间发送/接收的帧格式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装置A和装置B中的通信序列的视图; 
图5A和5B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装置A中的通信序列的流程图; 
图6A和6B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装置B中的通信序列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至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视图; 
图8A和8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之间的通信序列的视图; 
图9A和9B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A中的通信序列的流程图; 
图10A和10B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B中的通信序列的流程图; 
图11A和11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C和装置D的流程图; 
图12A和12B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之间的通信序列的视图; 
图13A~13C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装置A中的通信序列的流程图; 
图14A~14C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装置B中的通信序列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作为生成组识别码的种子(基础信息)的数据及其计算的视图;以及 
图16是用于由装置C或D生成组识别码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的视图。参考图1,摄像装置100用作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 其具有无线通信单元。打印机101是用作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打印机。摄像装置100和打印机101可通过基于扩展频谱(spread spectrum)系统的无线通信,例如基于IEEE802.11b标准的无线LAN通信来相互发送/接收包括命令和所拍摄的图像的数据。另外,在摄像装置100和打印机101之间通过作为第二通信单元的有线电缆102进行有线连接。 
图1示出摄像装置100和打印机101的硬件结构的例子。在摄像装置100中,控制单元12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的控制程序,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23的操作指令来控制摄像单元122和操作单元123。后面将要参考流程图来说明的控制也是通过控制单元121执行的。摄像单元122包括透镜光学系统和图像传感元件。操作单元123包括各种操作按钮和显示装置(例如液晶面板)。有线通信I/F124实现与外部装置的有线通信。无线通信I/F125实现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 
在打印机101中,控制单元14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的控制程序,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43的操作指令或从主机装置输入的数据来驱动打印机单元142以执行打印输出操作。后面将要参考流程图来说明的控制也是通过控制单元141执行的。打印机单元142在打印纸上执行打印。操作单元143包括各种按钮和显示装置(例如,液晶面板)。有线通信I/F144实现与外部装置的有线通信。无线通信I/F145实现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 
图2是示出当设置无线通信参数时,在摄像装置100和打印机101之间的有线电缆102上传输的数据的帧格式的视图。帧格式200包含头信息201、命令/事件名202、信息元素(203至205)、以及用作数据检查和(checksum)的CRC207。信息元素包括信息元素类型203(图2中的UID:唯一识别符)、信息长度204(图2中为16字节)、以及信息内容205(在图2中为表示UID的数据: CA206307-0C7E-33D4-83CF-01E03E8AAE55)。第二和随后的信息元素以相同的结构写在“206”及其后面。 
图3是示出当设置无线通信参数时,在摄像装置100和打印机101之间的无线通信信道上传输的数据帧的格式的视图。帧格式300包括头信息301、命令/事件名302、信息元素(303至305和306至308)、以及用作该帧的检查和的CRC309。信息元素包括信息元素类型303(图3中的UID:唯一识别符)、信息长度304(图3中为16字节)、以及信息内容305(在图3中为UID数据)。同样,随后的信息元素包括信息元素类型306(在图3中为ConfigData)、信息长度307、以及信息内容308(图3中为配置参数数据)。 
信息内容的配置参数数据308的详细内容在列表320中示出,具体值如配置参数数据310所示。下面是图3所示的配置参数数据310的设置内容。首先,SSID类型(0x00)=ESSID(0x01)具有四个字节的信息长度以及值“PRT1”。应注意的是,ESSID是网络识别符。当加密类型(0x02)=0x0004时,只有WEP104为ON。WEP密钥(0x03)包括长度为16个字节的“12EFAC52437F447A”。另外,设置为网络模式(0x04)=Adhoc(0x01),信道(0x05)=7。 
下面参考图4来说明当设置无线通信参数时在装置A(数字摄像机100)和装置B(打印机101)之间执行的序列。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参数设置序列的视图。 
首先,装置A和装置B通过有线A和B(501)在接口(有线通信I/F124和144)之间建立有线连接。响应于对该有线连接的检测作为触发(trigger),装置A向装置B发出配对(pairing)开始请求(502)。装置B向装置A返回配对开始确认(503)。然后,装置A向装置B发送个体识别码作为唯一ID(图2中UID数据205的发送)(504)。在接收到该个体识别码时,装置B向装置A返回个体 识别码确认(505)。同时,装置A和装置B移到匿名(Anonymous)模式(允许非特定的人进行连接的模式)(506、507)。在此情况下,该匿名模式表示网络信息已经通过事先安装在该装置中的特定操作进行了设置(事先以共享的通信参数进行了无线通信设置)。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匿名模式表示允许能识别特定操作的装置相互通信的模式。 
控制装置A的无线连接的无线单元A(经由无线通信I/F125的无线通信)向控制装置B的无线连接的无线单元B(经由无线通信I/F145的无线通信)发出无线连接请求(508)。装置B的无线单元B向装置A的无线单元A发送无线连接响应,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信号(509)。装置A向装置B发送无线信息请求(510),该无线信息请求中添加有通过先前发送/接收个体识别码(504,505)而交换的个体识别码。如果接收到的个体识别码与先前从装置A发送的个体识别码(504)相符,则装置B返回包含无线连接所需的参数的无线信息响应(包括ESSID、加密方法、认证方法等的配置参数数据308)(511)。装置A向装置B发送无线断开请求(512)。装置B向装置A发送无线断开响应作为对该请求的确认(513)。之后,装置A和装置B返回到正常模式(514,515)。然后,装置A通过使用从装置B获得的参数进行与装置B的无线连接,由此开始正常模式的通信。 
接下来参考图5A、5B、6A和6B的流程图以及图4来详细说明装置A和装置B的操作。 
图5A和5B是详细示出第一实施例中装置A(数字摄像机100)的操作的流程图。当检测有线连接时,装置A识别配对的开始(步骤S601)。当配对开始时,计算作为唯一ID的个体识别码(步骤S602)。该个体识别码优选为随机数,该随机数能以几乎100%的概率避免与其它装置的冲突。例如,通过使用无线接口的MAC地 址、在对应时间的系统时钟等来计算个体识别码。另外,作为生成个体识别码的方法,有如下方法可以使用:根据在两个装置中相同的算法,通过使用相同的个人识别码(Pin Code)(识别编号)来加密给定的作为基础的识别码原始数据(对每个系统来说是相同的),并使用该结果作为个体识别码。根据该方法,两个装置均能检查个体识别码以及认证。该技术可防止不具有相同Pin的任何装置用户未经许可而进行配对。然后,装置A以有线连接的方式向远程装置(在下文中称作装置B)请求开始配对(502)(步骤S603)。同时,启动配对定时器(步骤S604)。当等待接收来自装置B的对配对开始的响应(配对开始确认(503))时(步骤S605),装置A检查在步骤S604中启动的配对定时器是否超时(步骤S607)。 
当在超时之前接收到来自装置B的配对开始确认时,装置A发送在步骤S602中计算的个体识别码作为唯一ID(504,步骤S606)。装置A等待接收个体识别码确认(步骤S608和S609),直到配对定时器发生超时(步骤S610)。如果装置A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个体识别码确认,并且该确认是对该个体识别码的许可,则装置A以用于登录的无线信息来设置其自身的无线通信单元(无线通信I/F125),以设置匿名模式(步骤S608和S611、507)。然后,装置A通过无线通信发送无线连接请求(步骤S612,508)。装置A等待接收无线连接响应(步骤S613),直到配对定时器发生超时(步骤S614)。 
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连接响应时(509),发送无线信息请求(步骤S615,510),该无线信息请求添加有在步骤S602计算的个体识别码。装置A等待无线信息响应(步骤S616),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619)。如果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信息响应(511),则装置A检查接收到的帧中的个体识别码是否与先前的个体识别码一致(步骤S617)。如果它们相互一致,则存储无线信息 (步骤S618)。然后,装置A发出无线断开请求(步骤S623),等待无线断开响应,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624和S625)。如果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断开响应(513),则通过使用在步骤S618中存储的无线信息来开始正常模式的无线通信(步骤S626,515)。 
随后,停止配对定时器(步骤S620),显示表示配对成功的信息(步骤S621)。当在每个部分(步骤S607、S610、S614、S619、或者S625)发生超时或者接收到个体识别拒绝(步骤S609)时,显示表示配对已经失败的配对失败显示(步骤S622)。 
图6A和6B是详细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装置B(打印机101)的操作的流程图。当检测到有线连接时(步骤S700),装置B检查对配对开始请求的接收(步骤S701)。当接收到配对开始请求时(502),装置B向请求源(装置A)发送配对开始确认(步骤S702,503)。当通过有线从请求源接收到表示唯一ID的个体识别码时(步骤S703,504),装置B检查该个体识别码是否被许可,即是否能开始配对。如果配对开始为OK,则装置B发送表示个体识别码许可的个体识别码确认(步骤S705,505)。如果配对开始为NG(被拒绝),则装置B发送个体识别码拒绝(步骤S704)。 
当允许配对开始并发送个体识别码确认时,装置B通过设置用于登录的无线信息来设置匿名模式的无线通信(步骤S706)。在开始发送指定的信标(beacon)的同时(步骤S707,506),启动配对定时器(步骤S708)。装置B等待与相对的装置的无线连接的完成(步骤S709),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710)。应该注意的是,当装置B接收到来自相对的装置(装置A)的无线连接请求并返回无线连接响应以响应该请求时(509),无线连接完成。 
当确认在超时之前完成了与相对的装置的无线连接时,装置B等待接收无线信息请求(步骤S711),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712)。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信息请求时(510),装置B检查添 加到该无线连接请求中的个体识别码是否与通过先前的有线连接接收到的个体识别码一致(步骤S713)。如果它们不一致,则装置B发送无线信息请求拒绝(步骤S715),并停止配对定时器,从而终止该处理(步骤S721)。此时,装置B可以通过使用包含在无线连接请求中的MAC地址来设置MAC地址过虑并临时禁止该装置的连接。当个体识别码互相一致时,装置B发送含有无线连接所需参数的无线信息响应(配置参数数据308,包括作为网络识别符的ESSID、要使用的加密方法、认证方法等)(步骤S714,511)。随后,装置B等待接收无线断开请求(步骤S716),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717)。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断开请求时(512),装置B在该接收后发送无线断开响应(步骤S718,513),并停止配对定时器(步骤S719),从而将该操作移到正常操作模式并终止该处理(步骤S720,514)。当在每个部分(步骤S710、S712、或者S717)发生了超时时,装置B停止配对定时器并终止该处理(步骤S721)。 
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根据由以上通信设置的无线信息,在装置A和装置B之间进行正常的无线通信。 
在第一实施例中,没有指定与在无线信息响应511中发送的无线信息(配置参数数据)有关的关于执行例如特殊加密处理的信息。然而,除了个体识别码之间的比较之外,加密上述无线信息可防止未授权的接入和来自其它终端的监听(tapping)。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由于装置A通过使用匿名模式下的无线通信从装置B获得无线通信设置参数,所以简化了参数设置操作。另外,在该匿名模式下的无线通信中,装置B可通过使用由有线通信获得的个体识别码来认证装置A。这可防止其它装置通过欺骗(spoofing)来获得无线设置信息,从而维护了安全性。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第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举例说明了使用个体识别码来配对装置A和装置B的无线信息。第二实施例将举例说明组配对(group pairing)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组识别码来允许与装置A和装置B以外的其它装置进行无线信息的配对。下面将参考图7的结构视图、图8A和8B的序列图、以及图9A、9B、10A、10B、11A和11B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的具体操作。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总的无线系统的结构图。装置A(摄像装置)400和装置B(打印机)401通过有线电缆404相互连接。能输入相同的组识别码的装置C(蜂窝电话)402和装置D(膝上型PC)403处于能完成组配对的状态。应该注意的是,摄像装置400和打印机40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图1)中的相同。另外,由于蜂窝电话402和膝上型计算机403的结构是已知的,所以省略其说明。然而,假定它们包括实现参考图8A、8B、11A和11B所说明的操作的程序。 
图8A和8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系统的总体操作的序列图。下面说明图8A和8B中的序列。 
当装置A(数字摄像机400)有线连接到装置B(打印机401)时(801),装置A向装置B发出配对开始请求(802)。响应于该请求,装置B向装置A发送配对开始确认(803)。然后,装置A向装置B发送表示相同的组的组识别码(804)。装置B发送组识别码确认作为确认信息(805),装置A和装置B移到匿名模式(806、807)。 
装置A向装置B发送无线连接请求(808),装置B发送无线连接响应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809)。然后,装置A向装置B无线发送无线信息请求帧(810),该无线信息请求帧包含先前通过有线连接发送的组识别码。装置B将该组识别码与先前通过有线接收到的组识别码进行比较。如果它们相互一致,则装置B向装置A发送无线信息响应(配置参数数据308,例如ESSID、加密方法、以及 认证方法)(811)。之后,装置A发送无线断开请求(812)。响应于该请求,装置B向装置A返回无线断开响应(813)。在断开之后,装置A移到正常模式(830)。 
关于其它装置C和D,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启动匿名模式的无线通信(814,815)。假设与先前通过有线从装置A传送到装置B的组识别码相同的组识别码被输入并存储在装置C和装置D的每个中。装置C向装置B发送无线连接请求(816)。装置B向装置C发送无线连接响应(817)。然后,装置C向装置B发送包含先前所输入的组识别码的无线信息请求帧(818)。装置B将通过有线从装置A获得的组识别码与该组识别码进行比较。如果它们相互一致,则装置B向装置C发送无线信息响应(819),该无线信息响应包含与发送到装置A的配置参数数据308相同的参数数据。然后,装置C发送无线断开请求(820),装置B向装置C返回无线断开响应以响应该请求(821)。之后,装置C移到正常模式(823)。由于对装置D使用与装置C相同的序列流程,所以省略其说明(824至829,832)。当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后,装置B也移到正常模式(831)。 
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A的详细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9A和9B来详细说明装置A的操作。 
当确认有线连接的建立时(步骤S901),要求用户通过预定的用户接口输入表示该组的唯一ID的组识别码(步骤902)。可选地,可从存储器中读出事先存储/保持的组识别信息。装置A通过有线连接发送配对开始请求(步骤S903,802)。装置A启动配对定时器(步骤S904),并等待接收配对开始确认(步骤S905),直到配对定时器发生超时(步骤S906)。如果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配对开始确认(803),则通过有线连接发送在步骤S902输入的组识别码(步骤S907,804)。装置A等待接收表示组识别码许可的组识 别码确认(步骤S908)。如果接收到组识别拒绝(步骤S909)或者发生超时(步骤S910),则显示表示配对失败的信息(步骤S922)。 
如果正常接收到组识别码确认(805),则进行用于登录的无线信息设置(用于匿名通信的无线信息设置),并以匿名模式无线发送无线连接请求(步骤S912,808)。然后,装置A等待接收来自远程装置的无线连接响应,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913和S914)。当接收到无线连接响应时(809),装置A发送无线信息请求(步骤S915,810),该无线信息请求包含与在步骤S907中通过有线连接发送的组识别码相同的组识别码。装置A等待接收无线信息响应(步骤S916),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921)。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信息响应时(811),装置A检查接收到的帧中的组识别码是否与先前输入的组识别码一致(步骤S917)。如果它们相互一致,则装置A存储该无线信息响应中所包含的无线信息(步骤S918)。 
装置A发出无线断开请求(步骤S923,812),并等待无线断开响应,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924和S925)。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断开响应时(813),装置A通过使用在步骤S918中存储的无线信息来启动正常模式的通信(步骤S926,830)。然后,装置A停止配对定时器(步骤S919)并显示表示配对成功的信息(步骤S920)。如果在每个部分(步骤S906,S910、S914、S921、或者S925)发生超时,则执行表示配对已经失败的配对失败显示(步骤S922)。 
图10A和10B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装置B的详细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参考图10A和10B来详细说明装置B的操作。 
装置B检查是否进行了有线连接(步骤S1001,801)。如果已进行了有线连接,则装置B等待接收来自该有线连接中的远程装置(装置A)的配对开始请求(步骤S1002)。当接收到配对开始请 求时(802),装置B发送配对开始确认(步骤S1003,803)。然后,装置B等待通过有线连接接收表示组的单独ID的组识别码(步骤S1004)。然后,装置B接收组识别码(804),装置B检查该组识别码是否被许可(配对为OK)(步骤S1005)。如果配对为OK,则装置B发送组识别码许可作为组识别码确认(步骤S1008,805)。如果配对被拒绝,则装置B发送组识别码拒绝(步骤S1007),并停止配对定时器,从而终止该处理(步骤S1027)。 
当配对被许可时,装置B通过使用用于登录的无线信息来设置匿名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步骤S1009,806),并开始发送带有指定的无线信息的信标(步骤S1010)。此时,装置B启动配对定时器(步骤S1011)。然后,装置B等待无线发送的、表示完成了与相对装置的无线连接的信息(步骤S1012),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1013)。应该注意的是,当装置B接收到来自相对装置(装置A)的无线连接请求(812)并返回无线连接响应以响应该请求时(813),无线连接完成。 
如果在超时之前接收到表示无线连接完成的信息,则装置B继续等待接收无线信息请求(步骤S1014),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1015)。当在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信息请求时,装置B检查添加到该无线信息请求中的组识别码是否与通过先前的有线连接发送的组识别码相一致(步骤S1016)。如果它们相互不一致,则装置B发送无线信息请求拒绝(步骤S1018),并停止配对定时器,从而终止该处理(步骤S1027)。如果它们相互一致,则装置B发送包含无线连接所需的参数的无线信息响应(配置参数数据308,例如作为网络识别符的ESSID、要使用的加密方法、以及认证方法)(步骤S1017)。 
然后,装置B等待接收无线断开请求(步骤S1019),直到配对定时器发生超时(步骤S1021)。当接收到无线断开请求时 (812),装置B发送无线断开响应(步骤S1020,813)。随后,装置B检查对来自其它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装置C和D)的无线信息请求的接收(步骤S1022),直到配对定时器发生超时(步骤S1023)。应该注意的是,该无线信息请求的接收是通过来自其它装置的无线连接请求的接收(816,824)以及响应的发送(817,825)而进行的。当接收到无线信息请求时(818,826),装置B检查接收到的帧的组识别码是否与通过有线连接从装置A接收到的组识别码相一致(步骤S1024)。如果它们相互一致,则装置B发送无线信息响应(步骤S1026、819、827),该无线信息响应包含与发送到装置A的配置参数数据308相同的参数数据。如果它们相互不一致,则装置B发送无线信息请求拒绝(步骤S1025)。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来自对应装置的无线断开请求时(步骤S1019、820、828),装置B向该装置发送无线断开响应(步骤S1020、821、829)。然后,流程移到步骤S1022及其随后的步骤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1013、S1015、S1021、或者S1023中检测到发生超时,则流程进入步骤S1027,停止配对定时器,从而终止该处理。 
图11A和11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装置C和装置D的详细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参考图11A和11B来详细说明装置C和装置D的操作。 
当通过用户操作指示了匿名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时,在输入与装置A所使用的组识别码相同的组识别码的状态下设置装置C或D,并通过用户操作来输入组识别码(步骤S1100)。然后,装置C或D设置用于登录的无线信息(步骤S1101,814,815),并启动配对定时器(步骤S1102)。装置C或D向装置B发送无线连接请求(步骤S1103、816、824)。然后,装置C或D等待接收表示无线 连接完成的信息(步骤S1104),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1106)。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表示无线连接完成的信息时(817、825),装置C或D在该连接完成后发送包含组识别码的无线信息请求(步骤S1105、818、826)。 
然后,装置C或D等待接收来自装置B的无线信息响应(步骤S1107),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1110)。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信息响应时(819,827),装置C或D检查在接收到的帧中的组识别码是否与先前输入的组识别码相一致(步骤S1108)。如果组识别码相互一致,则存储所接收到的无线信息(步骤S1109)。之后,装置C或D发出无线断开请求(步骤S1014,820,828),并等待无线断开响应,直到发生超时(步骤S1015和S1016)。当在发生超时之前接收到无线断开响应时(821,829),装置C或D通过使用在步骤S1109中存储的无线信息来启动正常模式下的通信(步骤S1017,831,832)。 
然后,装置C或D停止配对定时器(步骤S1111),并显示表示配对成功的信息(步骤S1112)。如果在步骤S1106、S1110、或者S1016中发生超时,则显示表示配对失败的信息(步骤S1113)。 
根据以上说明,假定装置A、C、以及D的用户输入组识别码。然而,组识别码可以自动生成以减少用户的负担。参考图15和16来说明减少用户负担的方法。图15是示出作为生成组识别码的种子(基础信息)的数据及其计算的视图。无线LAN的自组织(adhoc)网络形成IBSS(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独立基本服务集)作为不需要基站并且只包括终端站的网络。在自组织网络连接中,构成IBSS的装置相互发送信标。在本说明书中,组识别码从作为包含在该信标中的信息的BSSID(Basic Service SetIdentification,基本服务集识别)以及事先由各装置共享的私人密钥来计算。应该注意的是,BSSID是为每个自组织网络连接而 生成的自组织网络识别符。 
装置A进行下列处理来代替参考图9所说明的步骤S902中的处理。即,当有线连接装置A和装置B时,装置A决定用于在匿名模式下形成自组织网络的BSSID。装置A通过对该BSSID和由各装置共享的私人密钥进行预定的计算来计算出组识别码。参考图15,BSSID是随机决定的,组识别码是通过将私人密钥乘以BSSID来决定的。 
接下来,在步骤S903,装置A经由有线连接向装置B发送配对开始请求。在步骤S904,启动配对定时器。当接收到来自装置B的配对开始确认时,装置A经由有线连接发送算出的组识别码(步骤S907)。装置A等待接收表示组识别码许可的组识别码确认(步骤S908)。 
已在步骤S911中进行了用于登录的无线信息设置并启动了匿名模式操作的装置A,在将所决定的BSSID包含在信标中后进行发送,并且成为匿名模式的自组织网络的创建者。 
装置A中的其它处理与参考图9A和9B所做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16是用于由装置C或D生成组识别码的流程图。执行图16中的处理以代替参考图11A~11C所说明的步骤S1100和S1101中的处理。由于装置C中的处理与装置D中的处理相同,所以下面只说明装置C中的处理。 
当用户指示了匿名模式下的无线通信时,装置C设置SSID作为用于登录的无线信息(S1601),并发送探测请求(S1602)。由于装置A已经生成了网络,所以装置C接收到探测响应作为对它的响应(S1603)。装置C抽出包含在接收到的探测响应中的BSSID=A1(S1604)。装置C读出先前存储的私人密钥A2(S1605),并使用上述私人密钥A1和A2进行计算(图15)以生 成与由装置A计算的组识别ID相同的组识别ID(S1606)。装置C设置在步骤S1604中获得的BSSID作为无线参数(S1607)。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在步骤S1601中设置的SSID以及在步骤S1607中设置的BSSID作为参数来进行自组织网络设置。开始在图11A至11C中的步骤S1102及后续步骤中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组识别码通过有线通信被发送/接收,交换无线设置信息。设置信息还可以通过使用匿名模式下的无线通信与具有相同组识别码但未被有线连接的其它装置进行交换。这提供了以无线通信但无需麻烦的用户操作来进行参数设置的效果。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没有特别对处理例如与无线信息(配置参数数据)有关的特定加密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显然,加密上述无线信息并比较组识别码可防止来自不属于该组的终端的未授权接入和监听。另外,由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个体识别码和组识别码,所以无需任何大的改变即可提供实现将功能扩展到组登录的独特效果。此外,通过使用每次形成无线网络时生成的随机数(BSSID)来生成组识别码,使得能提供消除需要由用户输入任何复杂的组识别码的独特效果。 
第三实施例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组配对方法,该方法能使用组识别码在装置A和装置B以及其它装置之间进行无线信息配对。第三实施例将举例说明如下情况:除了执行上述方法以外,表示配对成功/失败的信息被通知给装置A,该装置A具有用来显示表示其自己与其它装置的配对成功/失败的信息的装置。 
下面将参考图12A和12B的序列图来详细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每个装置的具体操作。由于每个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与第二 实施例中的几乎相同(图9A、9B、10A、10B、11A以及11B),所以这里省略每个装置的流程图。与图8A和8B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12A和12B中相同的操作,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当装置B向装置A发送无线断开响应时(813),装置B通过使用有线连接向装置A发送表示对装置A配对成功的信息(1211)。通过使用有线连接代替无线连接来发送表示配对成功/失败的信息,使得能将配对失败的原因等可靠地通知给远程装置侧。也就是说,即使在无线电波状况突然恶化的情况下,以及即使已进行了配对自身的无线信息的发送/接收和设置,但用了很多时间只对表示成功的最后信号进行了通信的情况下,只要通过有线进行发送,即能可靠地发送表示成功的信息。 
当装置B和其它装置C之间的信息交换中的配对成功时(816至821),装置B向装置C发送无线断开响应(821)。除了发送该无线断开响应以外,装置B还经由有线连接向装置A发送表示对装置C配对成功的信息(1212)。响应于从装置B接收到的无线断开响应,装置C移到正常模式(823)。对装置D使用与装置C相同的序列。当配对成功时,表示成功(对装置D配对成功)的信息从装置B经由有线连接发送到装置A(1213)。装置B通过使用有线连接在配对超时等时将组配对的结束通知给装置A(1214)。装置B和装置A移到正常模式(1231,1232)。 
应该注意的是,装置B的以上操作是在图10B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20中的无线断开响应发送后,通过将表示对相应装置(无线断开响应发送到的装置)的配对成功的信息发送到装置A来实现的。当配对定时器超时时,在步骤S1027装置B停止配对定时器,并将组配对的结束通知给装置A。 
通过执行后面参考第四实施例中的图13C说明的步骤S1303至S1306中的处理,基于该配对成功的通知,装置A显示关于配对 成功终端的信息。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例,装置B可通过有线通知装置A对装置B的配对是否已成功、以及其它装置中已成功配对的装置。因此,装置A可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该信息,并因此能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将配对状况通知给用户。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第四实施例。根据第三实施例,在通过使用组识别码来不仅允许关于装置A和装置B、还允许其它装置的无线信息配对的组配对方法中,装置B将表示关于其自身与其它装置的配对成功/失败的信息通知给具有显示装置的装置A。除此之外,第四实施例将举例说明事先设置能作为一组进行登录的装置的最大数量的情况。应该注意的是,在该系统中各装置之间信息的交换与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图12A和12B),因此省略其图示和说明。 
图13A~13C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装置A的详细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13A~13C来详细说明装置A的操作。 
与图9A和9B中相同的步骤编号表示图13A至13C中相同的处理步骤,并省略其详细说明。除了图9A和9B中所示的处理之外,图13A~13C的流程图包括一定数量的一组装置的登录、通知装置B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数量的处理(步骤S1301和S1302)、以及基于表示配对成功的通知来进行显示的处理(步骤S1303至S1305)。 
在第四实施例中,输入组识别码(步骤S902),输入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数量(步骤S1301)。当接收到配对开始响应时(步骤S905),装置A向装置B发送组识别码和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数量(步骤S1302)。 
在显示了表示装置B和装置A之间配对成功的信息(步骤S920)或显示了表示配对失败的信息(步骤S922)之后,装置A 监视经由有线连接接收到的数据以检查其它装置的配对状况(步骤S1303)。当接收到配对成功的终端信息时(步骤S1305),装置A更新配对成功的终端信息显示(步骤S1306)。该处理被重复进行,直到接收到来自装置B的表示组配对结束的信息(步骤S1304)。假设在该实施例中的配对成功终端信息显示中,例如,包含在配对成功终端信息中的已配对成功的装置的登录名被依次添加到列表并显示。如果由于无线干扰等使得一些终端(包括其自身)配对失败,则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组识别码只为该失败终端重试自动登录。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如上所述的列表允许装置A作为该装置组的主装置来掌握登录的进度。 
接下来说明装置B的操作。图14A~14C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装置B的详细操作的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14A~14C来说明装置B的操作。与图10A和10B中相同的步骤编号表示图14A~14C中相同的处理步骤,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第二实施例中(图10A和10B),在步骤S1004,装置B等待接收组识别码。相反,在第四实施例中,装置B等待接收组识别码和所输入的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数量(步骤S1401)。另外,当在步骤S1008发送了组识别码许可时,装置B将用于对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数量进行计数的计数器“登录计数”清空为0(步骤S1402)。 
如果与每个装置的配对已经成功,并且在步骤S1020中发送了无线断开响应,则装置B经由有线连接发送表示已配对成功的装置的组配对成功终端信息(步骤S1403)。计数器“登录计数”递增1(步骤S1404)。然后,装置B通过比较来检查该登录计数是否已超过了在步骤S1401中对装置的接收进行了确认的、要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数量(步骤S1405)。如果该登录计数已超过了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数量,则装置B向装置A发送表示组配对结束 的信息(步骤S1406),并停止配对定时器(步骤S1027)。如果登录计数低于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数量,则流程进入步骤S1022及后续的步骤,以进行与其它装置的配对。 
根据第四实施例,除了对于组来说唯一的识别码之外,装置A还向装置B发送被许可作为一组来登录的装置的最大数量。这使得能明确限制要登录的装置的数量。 
上述每个实施例均被配置为装置A和装置B通过使用有线连接来交换对装置来说唯一的识别码。然而,可以使用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连接来代替装置A和装置B之间的有线连接。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装置B通过有线连接将对于装置A、C以及D的配对成功通知给装置A。然而,装置B可以将该信息无线通知给装置A。当通过有线连接进行通知时,可防止由于干扰等造成的通信失败。另外,如果出现配对失败,通过有线连接的通知能通知配对失败的原因。 
本发明包括如下情况: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对应于实施例中的附图所示的流程图的程序)被直接或远程提供给系统或者装置,使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读出并执行该程序,从而实现所述功能。 
提供并安装在计算机中以允许该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代码本身也实现本发明。也就是说,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本身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具有该程序的功能,其可以是任何形式,例如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提供给OS的脚本数据。 
作为提供程序的记录介质,可以使用软(floppy,注册商标)盘、硬盘、光盘、磁光盘、MO、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DVD(DVD-ROM或者DVD-R)等。
另外,提供程序的方法包括下列方法。客户计算机通过使用浏览器连接到因特网上的主页,以从该主页下载本发明的每个计算机程序本身,或者将包含自动安装功能的压缩文件下载到记录介质例如硬盘上。可选地,可通过将构成本发明的每个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为多个文件,并从不同的主页下载各文件来提供所述程序。也就是说,本发明还包括允许多个用户下载使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功能/处理的程序文件的WWW服务器。 
另外,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处理:加密本发明的程序、将加密后的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CD-ROM中、将其分发给用户、允许满足预定条件的用户通过因特网从主页下载用于解密的密钥信息、使用该密钥信息执行加密后的程序、允许计算机安装该程序。 
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不仅在计算机执行所读出的程序时实现,还在运行于计算机上的OS根据程序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时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还这样实现:将从记录介质读出的程序写入插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中,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的CPU基于该程序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通信装置之间简单且安全地设置通信参数。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能为三个或更多的通信装置安全且快速地设置通信参数。 
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本发明的很多明显不同的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在权利要求书中定义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通知步骤,通过使用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从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通知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
认证步骤,通过使用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执行认证;
共享步骤,根据在所述认证步骤中得到的认证结果,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共享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以及
设置步骤,在该无线通信单元中设置在所述共享步骤中所共享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步骤,该通知步骤通过使用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从第二通信装置通知第一通信装置如下内容:共享在所述共享步骤中所共享的第二通信参数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步骤,该检测步骤检测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所述另一通信单元相互连接,
其中,当在该检测步骤中检测到该连接时,启动第一通知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共享步骤中,将第二通信参数从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到第一通信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共享步骤中,第二通信参数是加密发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信息是组识别信息,通过该组识别信息来识别第二通信装置所属的组,以及
该方法还包括发送步骤,用于向如下另一装置发送第二通信参数,该另一装置已通过使用该组识别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请求了第二通信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送步骤在预定的期限内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知步骤,该第二通知步骤将在发送步骤中第二通信参数被发送到的装置作为已成功共享了第二通信参数的装置通知给第一通信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数步骤,该计数步骤对已从第二通信装置将第二通信参数发送到的装置的数量进行计数,
其中,在发送步骤中,当在计数步骤中的计数结果超过预设数值时,处理被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已通过使用组识别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请求了第二通信参数的另一装置具有用于自动生成组识别信息的装置。
11.一种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共享步骤,通过使用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与外部装置共享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
认证步骤,在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通过设置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基于在所述共享步骤中所共享的识别信息来认证外部装置;
第一发送步骤,根据在所述认证步骤中得到的认证结果,通过所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发送到外部装置;以及
设置步骤,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步骤,当在第一发送步骤中执行所述第二通信参数的发送时,该发送步骤通过使用所述另一通信单元将表示成功共享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的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步骤,该检测步骤检测外部装置通过所述另一通信单元被连接,
其中,当在该检测步骤中检测到该连接时,启动共享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发送步骤中,该第二通信参数是加密发送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识别信息是组识别信息,通过该组识别信息来识别外部装置所属的组,以及
该方法还包括第二发送步骤,该第二发送步骤向如下另一装置发送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该另一装置已通过使用组识别信息请求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送步骤在预定的期限内执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步骤,该通知步骤将在第二发送步骤中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被发送到的装置作为已成功共享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的装置通知给外部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数步骤,该计数步骤对已从通信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发送到的装置的数量进行计数,
其中,在第二发送步骤中,当在计数步骤中的计数结果超过预设数值时,处理被停止。
19.一种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共享步骤,通过使用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与外部装置共享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
发送步骤,通过设置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将所述识别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以进行认证;
接收步骤,当获得认证时,通过所建立的无线网络从外部装置接收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以及
建立步骤,通过使用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使用无线通信单元来建立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步骤,当在接收步骤中接收到所述第二通信参数时,该显示步骤显示表示成功共享了所述第二通信参数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收步骤,该第二接收步骤通过所述另一通信单元来接收表示与外部装置共享所述第二通信参数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信息。
22.一种通信系统,其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允许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允许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共享装置,通过使用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使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共享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
认证装置,用于通过使用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在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之间,基于所述识别信息来进行认证;
通信装置,根据在所述认证装置中得到的认证结果,使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共享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以及
设置装置,将在所述通信装置中所共享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设置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
23.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另一通信单元,从外部装置接收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
认证装置,通过设置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而建立的无线网络,使用由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所述识别信息来进行认证;
共享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认证装置得到的认证结果,与该外部装置共享所述第二通信参数;以及
设置装置,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设置由所述共享装置共享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24.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用于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该无线通信单元以外的另一通信单元,该另一通信单元使用有线通信方式或者近场通信方式执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另一通信单元将在共享第二通信参数时所执行的认证所要使用的识别信息发送到外部装置;
认证装置,用于通过使用事先共享的第一通信参数所建立的无线网络发送所述识别信息,以使外部装置进行认证;
共享装置,用于当由所述认证装置获得认证时,与外部装置共享第二通信参数;以及
设置装置,用于对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设置由所述共享装置共享的所述第二通信参数。
CN2005101234286A 2004-11-19 2005-11-18 通信控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7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36221 2004-11-19
JP2004-336221 2004-11-19
JP2004336221 2004-11-19
JP2005317117A JP4895346B2 (ja) 2004-11-19 2005-10-31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2005-317117 2005-10-31
JP2005317117 2005-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7133A CN1777133A (zh) 2006-05-24
CN1777133B true CN1777133B (zh) 2012-05-09

Family

ID=3589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2342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7133B (zh) 2004-11-19 2005-11-18 通信控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8249504B2 (zh)
EP (3) EP1659735B1 (zh)
JP (1) JP4895346B2 (zh)
CN (1) CN1777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5346B2 (ja) 2004-11-19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4745773B2 (ja) * 2005-09-21 201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871696B2 (ja) * 2006-10-27 2012-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設定処理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FR2910266B1 (fr) * 2006-12-21 2009-03-06 Trixell Sas Soc Par Actions Si Systeme radiologique numerique et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u systeme radiologique
JP4840230B2 (ja) * 2007-03-30 2011-1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構成するための無線機器
JP2008263308A (ja) * 2007-04-10 2008-10-30 Sony Corp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電子機器および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JP4618279B2 (ja) * 2007-08-16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392591B2 (en) 2007-12-28 2013-03-05 Cellspinsoft Inc. Automatic multimedia upload for publishing data and multimedia content
JP5279296B2 (ja) * 2008-02-22 2013-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8745165B2 (en) * 2008-03-11 2014-06-03 Disney Enterpris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stribution of rich media content
US20110018754A1 (en) * 2008-03-28 2011-01-27 Akira Tojima Remote operation apparatus, operation target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mote oper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target apparatus, and remote operation system
JP5086867B2 (ja) * 2008-03-31 2012-11-28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100257239A1 (en) * 2009-04-02 2010-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social network through file transfers
JP5235778B2 (ja) * 2009-05-15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592806B1 (ja) 2009-06-18 2010-12-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20110059731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George Gregory Schivley Techniques for discouraging cell phone usage while driving a vehicle
JP5560639B2 (ja) * 2009-09-30 2014-07-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が実行する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101674903B1 (ko) * 2009-10-20 2016-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인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ES2643740T3 (es) 2010-01-14 2017-11-24 France Brevets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y método de funcionamiento del mismo
US20110183614A1 (en) * 2010-01-25 2011-07-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5509874B2 (ja) * 2010-01-25 2014-06-04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
US8552844B2 (en) * 2010-02-08 2013-10-08 Sigma Designs Israel S.D.I Ltd Pairing PLC devices
JP2011223070A (ja) * 2010-04-02 2011-11-04 Goyo Electronics Co Ltd 通信機器のssidを設定及び管理する設定管理システム
JP5318048B2 (ja) * 2010-08-30 2013-10-1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0033718B2 (en) * 2011-01-05 2018-07-2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airing of base and detachable device
US8910022B2 (en) * 2011-03-02 2014-12-09 Cleversafe, Inc. Retrieval of encoded data slices and encoded instruction slices by a computing device
KR101872976B1 (ko) * 2011-05-20 201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내에서의 서비스 실행 방법 및 서비스 실행 디바이스
US20120309289A1 (en) * 2011-06-06 2012-12-06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interoperation between an accessory and multiple devices
AU2015252154B2 (en) * 2011-06-06 2017-09-07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interoperation between an accessory and multiple devices
JP2013157736A (ja) * 2012-01-27 2013-08-15 Canon Inc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868196B2 (ja) * 2012-01-27 2016-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81734B2 (ja) * 2012-03-09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658213A1 (en) * 2012-04-24 2013-10-30 Gemalto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data
JP2014022770A (ja) * 2012-07-12 2014-02-03 Fujikura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373378B1 (ko) * 2013-09-06 2014-03-13 (주) 파켐코리아 Nfc 태그를 이용한 리모콘의 오토페어링 장치 및 방법
JP5858966B2 (ja) * 2013-09-24 2016-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手順を実行する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5097792A1 (ja) * 2013-12-25 2015-07-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ペアリング処理装置、ペアリング処理方法及びペアリング処理プログラム
US9668131B2 (en) * 2014-01-24 2017-05-30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nd wireless pairing method
JP6360316B2 (ja) * 2014-02-06 2018-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55878B2 (en) 2014-02-17 2016-09-2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network identification
JP6383187B2 (ja) * 2014-06-12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66386B2 (ja) * 2014-06-30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撮像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080086B (zh) * 2014-07-18 2018-09-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及无线连接建立装置
CN104159259B (zh) * 2014-08-26 2018-06-08 北京智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US9655151B2 (en) * 2014-10-06 2017-05-16 Adtran,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auto-forming in a multi-tenant environment
JP6488865B2 (ja) 2014-12-04 2019-03-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WO2016088310A1 (ja) 2014-12-04 2016-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KR102246742B1 (ko) * 2015-04-17 2021-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적어도 하나의 페어링 대상을 식별하는 방법
JP6649081B2 (ja) * 2015-12-25 2020-02-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出力装置
US10511742B2 (en) * 2016-02-11 2019-12-17 DISH Technologies L.L.C. Priva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JP6558279B2 (ja) * 2016-03-08 2019-08-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0917767B2 (en) 2016-03-31 2021-02-09 Intel Corporation IOT device selection
US10097948B2 (en) * 2016-03-31 2018-10-09 Intel Corporation Point-and-connect bluetooth pairing
JP6821360B2 (ja) * 2016-08-31 2021-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505909B2 (en) 2016-12-21 2019-12-10 Intel Corporation Dual physical channel secure connection
JP7109243B2 (ja) * 2017-07-28 2022-07-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393277B1 (ko) * 2017-08-24 2022-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에어컨 중계기, 에어컨 시스템 및 에어컨 시스템 제어 방법
US10567512B2 (en) * 2017-10-13 2020-02-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ggregate vehicle data from infotainment application accessories
US10445105B2 (en) * 2018-01-29 2019-10-15 Pixart Imaging Inc. Scheme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dongle device and/or electronic device to enter waiting state of device pairing in which the dongle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exchange/share pairing information
CN109495982B (zh) * 2018-12-14 2020-12-18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JP2021026327A (ja) * 2019-07-31 2021-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90867A (ja) * 2020-05-29 2021-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302836B2 (ja) * 2021-04-19 2023-07-04 株式会社Yuw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23004682A (ja) * 2021-06-28 2023-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1134A (en) * 1998-10-30 2000-12-12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companion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appliances
US20020115426A1 (en) * 2001-01-30 2002-08-22 Erlend Olson Wireless device authentication at mutual reduced transmit power
US20030092395A1 (en) * 2001-11-14 2003-05-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40203600A1 (en) * 2000-10-10 2004-10-14 Mccorkle John W.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vice authenti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7599A (ja) * 1999-12-20 2001-06-29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機器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機器及び認証情報の交換方法
JP4187935B2 (ja) * 2000-08-23 2008-11-2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転送方法
JP4029629B2 (ja) 2001-03-27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1271875A1 (en) * 2001-06-21 2003-01-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arranged for exchanging data,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7389414B2 (en) * 2001-11-09 2008-06-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system
US6845097B2 (en) * 2001-11-21 2005-01-18 Ixi Mobile (Israel) Ltd.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pairing of devices in a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network
JP3988451B2 (ja) * 2001-12-06 2007-10-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166466B2 (ja) * 2001-12-19 2008-10-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3858700B2 (ja) 2002-01-17 2006-1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4027713B2 (ja) * 2002-05-13 2007-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通信装置、携帯端末、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にその方法を実現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100888471B1 (ko) 2002-07-05 2009-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링크 접속권한을 등급화 한 암호화 키 차등분배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한 로밍방법
JP2004127187A (ja) * 2002-10-07 2004-04-22 Toshiba Corp 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JP2004173162A (ja) * 2002-11-22 2004-06-17 Canon Inc 無線lanを用いた会議システム
US20060068756A1 (en) * 2002-12-18 2006-03-30 Stefan Aberg Mobile user authentication in connection with access to mobile services
JP4200023B2 (ja) * 2003-02-24 2008-1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器及び認証情報の交換方法
EP1455486B1 (en) * 2003-03-03 2007-10-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JP2004304315A (ja) * 2003-03-28 2004-10-28 Seiko Epson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確立方法、端末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確立用認証キー
JP4881538B2 (ja) * 2003-06-10 2012-02-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送信方法
JP4647903B2 (ja) * 2003-07-09 2011-03-09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伝送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254793A (ja) * 2003-07-17 2005-09-22 Seiko Epson Corp 出力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器
US7389352B2 (en) * 2003-12-24 2008-06-1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 WLAN and WPAN wireless modes from a single device
US7769995B2 (en) * 2004-01-07 2010-08-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cure network access
TWI231131B (en) * 2004-01-08 2005-04-11 Via Tech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pleting bluetooth for the pairing procedure by wired interface
US20050266826A1 (en) * 2004-06-01 2005-12-0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security associ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and a wireless node in a UPnP environment
US20060067295A1 (en) * 2004-09-16 2006-03-30 Lehotsky Daniel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 wireless peripheral device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050709B2 (en) * 2004-11-16 2011-11-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Ltd. Wireless printer configuration module
JP4895346B2 (ja) * 2004-11-19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4586089B2 (ja) * 2008-10-10 2010-11-24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通信システム、ホスト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1134A (en) * 1998-10-30 2000-12-12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companion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appliances
US20040203600A1 (en) * 2000-10-10 2004-10-14 Mccorkle John W.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vice authenti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20115426A1 (en) * 2001-01-30 2002-08-22 Erlend Olson Wireless device authentication at mutual reduced transmit power
US20030092395A1 (en) * 2001-11-14 2003-05-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7133A (zh) 2006-05-24
US20150249923A1 (en) 2015-09-03
US20060111097A1 (en) 2006-05-25
EP3244646A8 (en) 2018-01-03
US20190182667A1 (en) 2019-06-13
EP2824954A1 (en) 2015-01-14
US9883392B2 (en) 2018-01-30
JP2006174423A (ja) 2006-06-29
EP1659735B1 (en) 2014-06-18
US8249504B2 (en) 2012-08-21
EP3244646B1 (en) 2020-05-27
EP3244646A1 (en) 2017-11-15
US9066228B2 (en) 2015-06-23
JP4895346B2 (ja) 2012-03-14
US10536856B2 (en) 2020-01-14
US20180109949A1 (en) 2018-04-19
US20120178421A1 (en) 2012-07-12
EP2824954B1 (en) 2017-07-12
EP1659735A1 (en) 2006-05-24
US10271211B2 (en)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7133B (zh) 通信控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01282269B (zh) 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US9642174B2 (en) Secure pairing of networked devices
CN202738112U (zh) 附件、控制器以及在其间建立无线通信链路的系统
EP2988534A2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wireless connection vi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953614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EP3476175B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facilitat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US2011026802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6023923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rein
CN101779416B (zh) 通信装置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3873458A (zh) 注册外围设备的设备信息的设备控制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JP619034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279296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472494B2 (ja) 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66727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14046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10958333A (zh) 文件获取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