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5298A - 便携式终端和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和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5298A
CN1805298A CNA2005101046963A CN200510104696A CN1805298A CN 1805298 A CN1805298 A CN 1805298A CN A2005101046963 A CNA2005101046963 A CN A2005101046963A CN 200510104696 A CN200510104696 A CN 200510104696A CN 1805298 A CN1805298 A CN 1805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ortable terminal
antenna
base station
incoming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46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5746C (zh
Inventor
小田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05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5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57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574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3Indication means, e.g. displays, alarms, audibl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Abstract

提供:主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主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子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多个检测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以及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以及通知单元,用于通知关于由检测单元检测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和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和一种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用于执行通信,同时甚至在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deadlock)的情况下最小化通信质量的恶化。
背景技术
存在包括多个天线以便具有分集效应的移动电话。
基站在服务区内发射无线电波,并通过使用无线电波来在它和移动电话之间形成呼叫信道。从基站发射的无线电波具有强的方向性,所以移动电话中的接收条件可以根据无线电波到达的方向而波动。
另一方面,当说明移动电话时,移动电话被形成为便于携带的细长形状,因此用户可以用一只手容易地握住它。在移动电话中,接收机被装入在细长的电话主体(body)的一端,以及天线被结合在相对侧的另一端中。限定了这种布置以便防止通过天线发射/接收的无线电波例如对用户造成不利的影响。
由于上述移动电话的特性,所以当用户处于呼叫或创建电子邮件等状态的时候,结合在移动电话中的部分天线为他/她的手所覆盖,从而天线特性被改变。
如上所述,当结合在移动电话中的天线为用户的手所覆盖时,或者当结合在移动电话中的天线的方向相对于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不合适时,天线的接收特性被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仅仅是恶化的方向,则呼入率就可能被显著地恶化。
传统上,为了甚至在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仅仅是恶化的方向的情况下防止在移动电话中呼入率被恶化,子天线被提供有与主天线的功能相同的功能以便被转换到一个具有较好的接收电平的天线上(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Laid-Open)No.2002-135023和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2003-264417)。
在如上所述常规采用的方法中,子天线需要具有与主天线相同的功能。因此,增加了装入移动电话中的部件的数目。随之,移动电话的重量变得更重,并且必须增加在移动电话中安装部件所需的安装空间。这意味着必须使移动电话的特性有一定的牺牲,所以存在的问题是对移动电话的可销性造成负面因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和一种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用于甚至在接受特性被恶化的状态中检测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通知用户该信息,并且催促用户把移动电话的方向改变到接收条件较好的方向,通过使用子天线作为专用于检测无线电波的到达的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包括:主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主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子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多个检测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和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以及通知单元,用于通知关于在检测单元中检测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该多个检测天线被布置以使得其方向性的方向不同。
在通过使用依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执行通信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由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主天线接收,并且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由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多个检测天线接收。然后,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和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在需要时通知关于检测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
在需要时通知单元通知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以及接收电平信息。此外,检测单元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低于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的差别信息以及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
此外,如果差别信息不大于阈值,则通知单元通知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以及接收电平信息。如果差别信息不小于阈值,则通知单元执行基站信号的电场电平的显示而不是执行通知。
通知单元可以通过使便携式终端主体振动来通知信息,以音频信息通知信息,或者以视频信息通知信息。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依照本发明,检测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并把信息通知给用户,以便催促用户把便携式终端的方向改变到好的接收条件的方向。所以,甚至在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情况下执行通信也是可能的,同时把通信质量的恶化抑制到最小程度。
此外,依照本发明,除主天线以外提供的检测天线仅被用于检测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同时允许降低接收性能。因此,可以把由添加了用于检测到达方向的检测天线引起的便携式终端的消极可销性抑制到最小程度,并且可以实现轻型的小的便携式终端。另外,接收特性也是可靠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正视图,以及图1B是示出显示单元的显示的图;
图2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A和4B是示出主天线和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的波动的图,以及图4C是示出阈值和在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A是示出其中用户正在改变便携式终端的方向的状态的俯视图,以及图5B是示出检测天线的方向性的方向的图;
图6是示出在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情况下的图;
图7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结构的框图;以及
图8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包括作为基本结构的:主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主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子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多个检测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和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以及通知单元,用于通知关于由检测单元检测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
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由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主天线接收,以及由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多个检测天线来接收。然后,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和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此外,通知关于检测到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
接下来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说明中,说明了使用移动电话来作为便携式终端的情况。然而,便携式终端不限于移动电话。也就是,任何通过使用借助于天线的无线电波信道来发射/接收信息的便携式终端都是可接受的。
如图1A中所示,作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移动电话包括在移动电话主体1中的一个主天线2以及两个检测天线3和4。
图1A中所示的移动电话主体1在近乎其中心处被分成两个壳体(case)1a和1b,并且所分开的壳体1a和1b用未示出的铰链被可开/可关地连接。一个壳体1a结合了显示单元5,以及另一壳体1b结合了操作单元6。在移动电话主体1中,在等待呼入时这两个壳体1a和1b被折叠成两部分。
一个壳体1a结合了接收机7,以及另一壳体1b结合了发射机8。在发射机8侧的壳体1b中结合了主天线2,以及在接收机6侧的壳体1a中,两个检测天线3和4被分别安装在显示单元5的右边和左边。一般地,当用户21处于呼叫、创建电子邮件等通信状态时,用户21很可能通过握住移动电话主体1的壳体1b来操作移动电话,如图5A中所示。因此,在移动电话主体1的壳体1b中结合的天线2很可能为用户21的手所覆盖,所以天线特性易受到恶化。另一方面,因为移动电话的特点,所以移动电话主体1的壳体1a很少被用户21的手所覆盖,并且由于检测天线3和4被结合在便携式电话主体1的壳体1a中,所以不会引起由于移动电话的操作而造成的天线特性的恶化。对于检测天线3和4,使用可伸缩天线以便不影响移动电话的携带。
此外,如图2所示,移动电话主体1的壳体1a和1b结合了收发信机单元9、两个接收单元10和11、基带LSI 12、CPU 13、存储器14、外围控制单元15、振动器16、扬声器17和话筒18。CPU 13通过总线19与显示单元5、操作单元6、收发信机单元9、两个接收单元10和11、基带LSI 12、存储器14、转换开关22和外围控制单元15连接。
收发信机单元9与主天线2连接,以及在接收的时候,它通过主天线2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并且在发射的时候,它将信息从主天线发射到基站。两个接收单元10和11分别通过检测天线3和4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转换开关22选择收发信机单元9或者接收单元10或11以便把它连接到基带LSI 12上。收发信机单元9通过主天线2向基站发射信息似基站接收信息。另一方面,检测天线3和4不向基站发射信息/从基站接收信息,而是只用于检测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因此,对应于检测天线3和4所使用的接收单元10和11的性能不需要具有与收发信机单元9相同的性能,所以外部尺寸的大小与收发信机单元9相比较可以被减小。因此,有可能防止通过添加接收单元10和11而引起的便携式电话主体1的尺寸的增加。
此外,检测天线3和4被布置为具有不同的方向性。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检测天线3和4。如图5B所示,两个检测天线3和4被安装在移动电话主体1的左边和右边,在它们之间有空隙,并且被布置使得其方向性3a和4a处于移动电话主体1的左边和右边的不同方向。因此,在图5B的右侧的检测天线4相对于从移动电话主体1右侧输入的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R显示了高接收灵敏度。相反,在图5B的左侧的检测天线3相对于从移动电话主体1的左侧输入的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L显示了高接收灵敏度。基于天线3和4的方向性信息,检测相对于移动电话主体1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是可能的。
在图5B所示的例子中,作为天线3和4,使用相对于来自移动电话主体1的左边和右边方向的无线电波具有高接收灵敏度的方向图的天线,所以,天线3和4被布置使得其方向性面向左边和右边。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如果天线3和4的方向图除了移动电话主体1的左边和右边方向以外还能够覆盖正面无线电波,则它可以被布置为面向该方向的方向性。此外,虽然在结构上独立的专用天线被用作多个检测天线3和4,但是本发明也不限于此。如图5B中所示的方向性可以通过下述而被提供:使用一个偶极天线作为多个检测天线3和4,并且按照时序改变偶极天线的功率提供点。此外,虽然检测天线3和4的数目是两个,但是天线的数目不限于两个,而是可以多于两个。
现在,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主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的主接收单元由收发信机单元9组成。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多个检测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的子接收单元由接收单元10和11组成。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和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检测单元由CPU 13组成。通知关于由检测单元检测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的通知单元由显示单元5、外围控制单元15、振动器16和扬声器18组成。然而,构成该通知单元的显示单元5、外围控制单元16、振动器16或扬声器18可以被单独使用或者被适当地组合来使用。
接下来将说明依照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操作。当用户21在使用移动电话时处于呼叫、创建电子邮件等通信状态时,用户21很可能如图5A中所示在握住移动电话主体1的壳体1b时进行操作。因此,结合在移动电话主体1的壳体1b中的天线2很可能为用户21的手所覆盖,由此天线特性易受到恶化。此外,如图6所示,根据使用移动电话的位置,存在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情况。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位置包括由高的建筑物包围的街道和地下商场。
如上所述,移动电话的无线电波环境根据握住移动电话的方式、使用状态等而改变,所以通信不能总是以原始通信质量来进行。考虑到该事实,本发明使通信质量接近原始通信质量,并且甚至在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情况下进行通信并保持尽可能高的通信质量。
考虑如图6中所示的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情况,相对于来自多个基站201到204中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基站201、202和203的无线电波,存在天线的接收灵敏度降低的情况,或者根据移动电话主体1的方向,来自基站201、202和203的无线电波不能到达移动电话。
另一方面,位于无线电波环境未被死锁的方向的来自基站204的无线电波由主天线2接收而没有被恶化,因为无线电波在路上没有阻碍。因此,甚至当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时,来自基站204的无线电波也可以由移动电话的主天线2接收。然而,在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位置中,对用户来说了解来自基站204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是不可能的。考虑到此,在本发明中,移动电话检测其中无线电波环境是好的基站204的方向,并把它通知给用户。
在移动电话从工厂被发货之前,需要的阈值信息被存储在移动电话的存储器14上。该阈值信息包括通知阈值T1和检测阈值T2。通知阈值T1是用于在显示来自基站的信号的电场电平的状态和通知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的状态之间的转换的阈值信息。检测阈值T2是用作比较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低于检测天线3和4的接收电平的差别信息的标准的阈值信息。如图4C中所示,通知阈值T1和检测阈值T2之间的关系被设置为具有T1>T2的关系。此外,如图5B中所示,一个检测天线3的方向性的方向是移动电话主体1的左边方向以及另一个检测天线4的方向性的方向是移动电话主体1的右边方向的这种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4中。注意,指示检测天线3和4的方向性的方向的该信息不限于上面描述的信息。
首先,来自任意基站的无线电波由移动电话主体1的主天线2接收。在这种情况下,转换开关22基于来自CPU 13的指令来连接收发信机单元9和基带LSI 12。
基带LSI 12解调通过主天线12接收的接收信号,并在CPU 13的控制下输出解调的信号到存储器14。存储器14存储关于解调的信号的信息。CPU 13读出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通知阈值T1,以及还读出已经由主天线2接收并解调的已解调信号的信息,并且比较已解调信号的信息和通知阈值T1,以及确定主天线2的接收灵敏度是否不小于通知阈值T1(图3中的步骤S1)。
如果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灵敏度)2a不小于在图4C中示为C1的通知阈值T1(图3中步骤S1的是),CPU 13确定主天线2的接收灵敏度是好的,并通知转换开关22应该保持连接收发信机单元9和基带LSI 12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单元5在CPU 13的控制下显示基站信号的电场电平22,如图1B中所示。
在如图6中所示的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状态中,当主天线2接收来自基站201、202和203的无线电波时,接收电平(灵敏度)2a’低于如图4C中C2所示的通知阈值T1(图3中步骤S1的否)。因此,CPU 13通知转换开关22用于把主天线2转换到检测天线3的指令。
当转换开关22从CPU 13收到转换天线的指令时,转换开关把接收单元10连接到基带LSI 12而不是收发信机单元9,以便把由主天线2接收转换到由检测天线3接收。
当执行天线转换时,检测天线3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接收单元10把检测天线3接收的信号输出到基带LSI 12。基带LSI 12解调从接收单元10中接收的信号,并在CPU 13的控制下输出已解调信号到存储器14。存储器14存储关于已解调信号的信息。
CPU 13读出关于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由主天线2接收的信号(已解调信号)的接收电平2a’的信息以及关于由检测天线3接收的信号(已解调信号)的接收电平4a的信息。计算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2a’低于检测天线3的接收电平3a的差别信息D1(图4A),并执行接收电平的确定(图3中的步骤S2)。后面将与另一个检测天线4的接收电平的确定一起说明该接收电平的确定。
一完成检测天线3的接收电平的确定,CPU 13就输出天线转换指令到转换开关22,以便从检测天线3的接收转换到检测天线4的接收。
当转换开关22从CPU 13接收天线转换指令时,转换开关22把另一个接收单元11连接到基带LSI 12而不是一个接收单元10,以便从由一个检测天线3接收转换到由另一个检测天线4接收。
当执行天线转换时,检测天线4代替天线3从基站接收无线电波。接收单元11输出检测天线4接收的信号给基带LSI 12。基带LSI 12解调从接收单元11接收的信号,并在CPU 13的控制下输出已解调信号给存储器14。存储器14存储关于已解调信号的信息。
CPU 13读出关于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由主天线2接收的信号(已解调信号)的接收电平2a’的信息以及关于由检测天线4接收的信号(已解调信号)的接收电平4a的信息,并计算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2a’低于检测天线4的接收电平4a的差别信息D2(图4B),并且确定接收电平(图3中的步骤S3)。
接下来将给出由CPU 13对检测天线3和4的接收电平的确定的处理的说明。作为例子,将说明用户21用右手握住移动电话主体1的壳体1b,并在图6中所示的移动电话的方向开始通信的情况。
在这个例子中,移动电话处于来自在图6中所示的基站204的无线电波可由检测天线3接收而未受到无线电波干扰的影响的状态。此外,虽然在移动电话主体1中结合的主天线2为右手所覆盖,但是关于来自基站204的无线电波的接收处于好的状况。
在图3的步骤S2中,CPU 13读出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关于由主天线2接收的信号(已解调信号)的信息(接收电平2a’)以及关于由检测天线3接收的信号(已解调信号)的信息(接收电平3a),并计算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2a’低于检测天线3的接收电平3a的差别信息D1。如果存在差别,则CPU 13确定相对于主天线2存在无线电波干扰,比如用户21的手。
在图3的步骤S3中,CPU 13读出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关于由主天线2接收的信号(已解调信号)的信息(接收电平2a’)以及关于由检测天线4接收的信号(已解调信号)的信息(接收电平4a),并计算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2a’低于检测天线4的接收电平4a的差别信息D2。如果存在差别,则CPU 13确定相对于主天线2存在无线电波干扰,比如用户21的手。
在图3的步骤S2中,在计算差别信息D1后,CPU 13读出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关于检测阈值T2的信息。CPU 13比较读出的检测阈值T2和差别信息D1,并且如果差别信息D1小于检测阈值T2(图4C中的C4),则CPU 13确定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被降低。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图3的步骤S2中计算的差别信息D1是大的,如图4A中所示,以及在图3的步骤S3中计算的差别信息D2是小的,如图4B中所示。在图4A和4B中,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2a’用实线示出,以及检测天线3和4的接收电平3a和4a用虚线示出。
在图3的步骤S3中,在计算差别信息D1和差别信息D2后,CPU 13读出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关于检测阈值T2的信息。CPU 13把读出的检测阈值T2分别与差别信息D1和差别信息D2进行比较(图3中的步骤S4)。
作为检测阈值T2与差别信息D1和差别信息D2相比较的结果,如果差别信息D1和差别信息D2大于检测阈值T2(图3中步骤S4中的否,图4(C)中的C3),则CPU 13确定不需要通知用户21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2a’肯定低于阈值T1,并且通信质量比设置的质量降低了。然而,该降低不是引起诸如通信数据误差之类的干扰的电平,所以CPU 13确定不需要通知用户21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然后,CPU 13向显示单元5输出用于显示主天线2的基站信号的电场电平的指令。显示单元5从CPU 13接收电场电平显示指令,并执行电场电平显示22,如图1B中所示(图3中的步骤S5)。注意,在图1B中的显示单元5上显示的参考数字23是示出电池的剩余量的显示。
作为检测阈值T2与差别信息D1和差别信息D2相比较的结果,如果差别信息D1和差别信息D2小于检测阈值T2(图3的步骤S4中的是,图4C中的C4),则CPU 13确定需要通知用户21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此外,CPU13读出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检测天线的方向性的方向信息。然后,CPU 13基于读出的天线方向性的方向信息来指定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
在图4A的情况中,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2a’相对于检测天线3的降低率是小的,以及在图4B的情况中,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2a’相对于检测天线4的降低率是大的。因此,基于在步骤S2和S3中计算的差别信息D1和D2、检测天线3的方向性的方向是移动电话主体1的左边方向的信息以及另一个检测天线4的方向性的方向是移动电话主体1的右边方向的信息,CPU 13确定主天线2能够不降低接收灵敏度来接收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是图6中所示的移动电话主体1的左边方向。CPU 13使存储器14存储确定结果。
然后,CPU 13输出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到显示单元5和外围控制单元15。利用来自CPU 13的信息,显示单元5显示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24。利用来自CPU 13的信息,外围控制单元15输出通知信号到振动器16和扬声器17。当振动器16从外围控制设备15收到通知信号时,它振动移动电话主体1。当扬声器17从外围控制设备15收到通知信号时,它产生通知语音。
基于显示单元5上显示的信息24、振动器16的振动以及来自扬声器17的语音,用户21明白移动电话的方向即主天线2的方向相对于从基站发射的信号一定是变化的。如图5中所示,用户21转身以便改变移动电话的方向,从而改变主天线2相对于基站的方向。
甚至在用户21改变移动电话的方向的过程中,CPU 13执行图3中所示的处理。在结合于移动电话主体1中的主天线2的方向适合来自图6中所示的基站204的无线电波到达方向时,停止输出信号到显示单元5和外围控制单元15。
用户21在显示单元5上信息24显示、振动器16的振动或来自扬声器17的语音停止的位置与图6中所示基站204进行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信息,CPU 13还可以输出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信息到显示单元5和外围控制单元15。利用显示单元5、振动器16和扬声器17执行通知的同时考虑从外围控制单元15另外输出的接收电平信息时,用户21可以基于通知信息来确认移动电话主体1的方向已经改变的度数。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转换开关22在主天线2和检测天线3和4之间转换以便确定主天线2的接收电平,但它不限于这种结构。该结构可以被改变为如图7和8中所示。
在图7中所示实施例中,主天线2被连接到收发信机单元9,该收发信机单元被直接连接到基带LSI 12。基带LSI 12解调从收发信机单元9接收的信号,并输出已解调信号到存储器14。存储器14存储来自基带LSI 12的已解调信号。此外,两个检测天线3和4的每一个被分别连接到接收单元10和11的每一个。然后,两个接收单元10和11被连接到检波器25。检波器25解调从接收单元10和11接收的信号,并在CPU 13的控制下输出已解调信号到存储器14。存储器14存储来自检波器25的已解调信号。
CPU 13读出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信息,并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监视接收电平。
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天线2或者检测天线3或4被转换开关22有选择地连接到收发信机单元9。收发信机单元9被直接连接到基带LSI 12。基带LSI 12解调从主天线2和检测天线3与4接收并从收发信机单元9输出的信号,并且输出已解调信号到存储器14。存储器14存储来自基带LSI 12的已解调信号。
然后,CPU 13读出在存储器14上存储的信息,并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监视接收电平。
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主接收单元和子接收单元由收发信机单元9组成。
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收发信机单元9通常用于三个天线2、3和4。因此,接收单元的数目可以被减少,所以移动电话主体1的尺寸可以容易地被减小(工业可用性)。
如上所述,依照本发明,检测天线中的接收灵敏度的电平被确定,并且当通信质量被恶化时,在执行通信之前通知用户以便通知用户改变移动电话的方向是可能的。
一从移动电话收到通知,用户就可以改变移动电话的方向到无线电波良好到达的方向,从而用户可以在保持主天线接收灵敏度在好的状况的同时执行通信。因此,甚至在无线电波环境处于死锁的情况,能够在保持通信质量的同时执行通信。

Claims (14)

1.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
主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主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
子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多个检测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
检测单元,用于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以及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以及
通知单元,用于通知关于由检测单元检测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通知单元通知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以及接收电平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检测单元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低于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的差别信息以及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当差别信息不大于阈值时,通知单元通知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以及接收电平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当差别信息不小于阈值时,通知单元显示基站信号的电场电平而不是通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通知单元通过使便携式终端主体振动来通知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通知单元以音频信息来通知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通知单元以视频信息来通知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多个检测天线被布置以使得其方向性的方向不同。
10.一种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包括:
主接收步骤,其中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主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
子接收步骤,其中通过在便携式终端中装备的多个检测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输入信号;
检测步骤,其中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信息、以及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以及
通知步骤,其中通知关于在检测步骤中检测的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其中
在通知步骤中,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与接收电平信息一起被通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其中
在检测步骤中,基于主天线的接收电平低于检测天线的接收电平的差别信息以及检测天线的方向性信息来检测在便携式终端的无线电波环境中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其中
在通知步骤中,如果差别信息不大于阈值,则关于基站信号的到达方向的信息和接收电平信息一起被通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其中
如果差别信息不小于阈值,则显示基站信号的电场电平而不是通知。
CNB2005101046963A 2004-12-10 2005-12-09 便携式终端和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7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58589 2004-12-10
JP2004358589A JP4716085B2 (ja) 2004-12-10 2004-12-10 携帯端末及び携帯端末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5298A true CN1805298A (zh) 2006-07-19
CN100405746C CN100405746C (zh) 2008-07-23

Family

ID=35645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469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5746C (zh) 2004-12-10 2005-12-09 便携式终端和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96371B2 (zh)
EP (1) EP1670155A3 (zh)
JP (1) JP4716085B2 (zh)
CN (1) CN10040574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8103B2 (ja) * 2006-11-16 2012-01-18 株式会社ナカヨ通信機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04022986B (zh) * 2014-05-21 2017-09-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多天线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JP6969802B2 (ja) * 2019-02-04 2021-11-24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設置状態通知方法及び設置状態通知プログラム
US20230164260A1 (en) * 2020-05-11 2023-05-25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3844A (ja) * 1993-12-22 1995-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US5940452A (en) * 1995-11-29 1999-08-17 Motorola, Inc. Dual mode radio subscriber unit having a diversity recei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CZ97098A3 (cs) * 1998-03-30 1999-10-13 Eduard Dr. Sardaryan Kmen mikroorganismu Penicillium oxalicum var. Armeniaca a jeho použití
DE69915196T2 (de) * 1998-04-07 2005-02-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gbares funkgerät mit statusabhängiger steuerung von nicht- uniformen auswahlcharakteristiken unter möglichen antennenrichtcharakteristiken
JP3896708B2 (ja) 1998-10-28 2007-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装置
US6330438B1 (en) * 1999-09-29 2001-12-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udible warning prior to losing cell call in progress
JP3872953B2 (ja) * 1999-12-27 2007-01-24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ダプティブアンテナ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JP2002016975A (ja) * 2000-06-30 2002-01-18 Nec Corp 移動端末
KR100527801B1 (ko) * 2000-07-14 2005-11-15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통신 방법
JP2002135023A (ja) 2000-10-26 2002-05-10 Sharp Corp 携帯無線機
JP3751533B2 (ja) 2001-03-26 2006-03-01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無線端末
US20030119460A1 (en) * 2001-12-26 2003-06-26 Eliav Zipper Transmitted power level indicator
JP2003264417A (ja) 2002-03-08 2003-09-1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無線受信装置
WO2003079561A2 (en) * 2002-03-14 2003-09-25 Ipr Licensing,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dset with adaptive antenna array
JP3996000B2 (ja) * 2002-07-08 2007-10-24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装置
KR20040062829A (ko) * 2003-01-03 2004-07-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 이동통신단말의 수신 감도 표시방법
KR100501301B1 (ko) * 2003-02-25 2005-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나침반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3차원 수신감도표시장치 및 그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16085B2 (ja) 2011-07-06
EP1670155A3 (en) 2007-08-22
US7496371B2 (en) 2009-02-24
CN100405746C (zh) 2008-07-23
JP2006166363A (ja) 2006-06-22
US20060128450A1 (en) 2006-06-15
EP1670155A2 (en) 2006-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6642B1 (en) In-vehicl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424308B2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antenna switch
US6897825B2 (en) Antenna apparatus for folder type mobile phone
KR100987972B1 (ko) 전자 장치,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US8830910B2 (en) Wireless terminals including smart antenna systems having multiple antennas
US20120046003A1 (en) Multi-standard wireless terminals including smart antenna system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CN101926096A (zh) 集成天线阵列和rf前端模块
CN1643728A (zh) 使用后挡板和无源天线要素聚束
CN1502209A (zh) 无线本地环路天线
KR2007002692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CN1805298A (zh) 便携式终端和便携式终端通信方法
JP3891831B2 (ja) 携帯無線機
US8725204B2 (en) Virtual multiple antenna (VMAT)
CN1677893A (zh) 携带式无线装置
US8929960B2 (en) Voice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CN1510959A (zh) 蜂窝电话天线转换电路和天线转换方法
WO2012081475A1 (ja) 無線端末、無線端末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761314A (zh) 双屏翻盖移动通信终端的画质改善结构及装置及方法
WO2007026819A1 (ja) 携帯無線装置
US90146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antenna diversity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619965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提高移动终端gps性能的方法
CN1367632A (zh) 移动站、通信系统和传输方法
EP1748517A1 (en)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 omnidirectional and a directive antenna
CA2803364C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antenna diversity and related methods
JP2003318770A (ja) 携帯無線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