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3506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3506A
CN1893506A CNA2006100926424A CN200610092642A CN1893506A CN 1893506 A CN1893506 A CN 1893506A CN A2006100926424 A CNA2006100926424 A CN A2006100926424A CN 200610092642 A CN200610092642 A CN 200610092642A CN 1893506 A CN1893506 A CN 1893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artment
mentioned
image
mode
p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26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9655C (zh
Inventor
清雅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93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3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96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965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9Restricting the usage of resources, e.g. usage or user levels, credit limit, consumables, special fo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6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local networ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管理方法,即使在部门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下,如果彩色管理功能是有效的,则不必输入部门代码就可以进行单色打印,其结果是既可以提高用户的方便性,也可以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部门管理。计算每个部门所打印页数的部门管理功能和只计算每个部门所打印的彩色页数的彩色管理功能同时处于有效状态时,单色打印在即使不确定部门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彩色打印则必须确定了部门之后才能进行。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部门管理功能的数码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其中,部门管理功能例如是按照部门管理打印页数等的实际使用状况。
背景技术
现在,有些数码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打印页数的管理功能。此外,数码复合机或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都假设其是多用户使用的形态。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有些也具有称为部门管理功能的功能,以所谓的部门为管理单位管理其打印的页数。该部门管理功能通过为每个部门设定的计数器来计数每个部门所打印的页数。而且,所述部门管理功能不仅计数打印页数,还大多具有这样的功能:一旦达到为每个部门预先设定的页数上限,则限制成不可打印状态。
上述现有的部门管理功能与负责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模式无关,仅仅是计数每个部门的打印页数。即,现有图像形成装置在部门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下,在请求打印的部门确定之后,使用部门计数器计数所有打印的页数。可是,近年来,产生了这样的需求,即在部门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时,进一步希望只管理按照特定的工作模式打印的页数。
专利文献:特开2004-2527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满足上述需求的、能够按照用户的要求对实际使用情况适当地进行管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具有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第一工作模式和与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部门;部门管理单元,为每个用该识别单元识别的部门管理形成图像的页数;限定管理单元,在该部门管理单元处于有效状态时,只管理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形成图像的页数;控制单元,在所述部门管理单元及所述限定管理单元均为有效情况时,在通过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部门状态下,执行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图像形成,即使是通过所述识别单元未识别出部门的状态下,也可以执行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图像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第一工作模式和与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用于管理各个部门形成图像的页数的部门管理功能和只用于管理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形成图像页数的限定管理功能均为有效时,在所述部门确定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进行图像形成。在所述部门管理功能和所述限定管理功能均为有效时,即使所述部门未被识别出来,也可在所述第二工作模下进行图像形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满足客户请求的、能够进行适当地实际使用状况管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例的概略图。
图2是概略表示数码复合机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概略说明对数码复合机中的打印作业进行打印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检查部门代码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概略说明打印工作中的计数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在SRAM、DRAM及HDD之间对部门管理信息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打开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计数(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计数(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关闭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图像形成系统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该图像形成系统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数码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al Peripheral)1和多台个人计算机(PC)2(2A1~2A4、2B1~2B4、2C1~2C4、2D1~2D4),通过局域网(LAN)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
上述数码复合机1主要有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及传真收发功能等。此外,上述数码复合机1具有处理彩色图像的功能和处理单色图像的功能。即,上述数码复合机1具有使用彩色读取原稿图像的彩色扫描功能、使用单色读取原稿图像的单色扫描功能、将彩色图像形成在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彩色打印功能、及将单色图像形成在图像形成介质上的单色打印功能。基于此,在上述数码复合机1中,作为上述的复印功能实现了彩色复印及单色复印,作为上述的打印功能实现了彩色打印及单色打印。此外,作为传真接收功能来说,进行单色打印。
各PC2由具有网络接口(未图示)的主体、显示装置(未图示)、及操作装置(未图示)等构成。上述的PC2具有通过上述的网络3向上述的数码复合机1请求打印的功能。在向上述的数码复合机1请求打印的功能中,各PC2发送彩色图像数据或者单色图像数据作为打印使用的图像数据。例如,数码复合机1一旦从PC2接收到彩色图像数据的打印请求,则利用该网络打印功能基于接收到的彩色图像数据进行彩色打印。此外,数码复合机1一旦从PC2接收到单色图像数据的打印请求,则利用该网络打印功能基于接收到的单色图像数据进行单色打印。
此外,各PC2(2A1~2A4、2B1~2B4、2C1~2C4、2D1~2D4)分别分配给各用户,这些用户被划分成称作部门的组。在此,所谓的部门,表示分配有各PC2的各用户所属于的组。例如,可以设想,在公司等组织中,作为多个用户分别所属的部署(工作岗位)等相当于部门。
在图1所示的构成例中,多个PC2A1~2A4表示是同属于A部门的用户所使用的。此外,在图1中,多个PC2B1~2B4表示是同属于B部门的用户所使用的。此外,在图1中,多个PC2C1~2C4表示是同属于C部门的用户所使用的。此外,在图1中,多个PC2D1~2D4表示是同属于D部门的用户所使用的。
接下来,针对上述数码复合机1的控制系统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数码复合机1的控制系统的构成例的框图。
如图2所示,该数码复合机1由系统控制部11、操作面板12、扫描部13及打印部14等构成。
上述系统控制部11负责该数码复合机整体的控制。上述系统控制部11与上述操作面板12、上述扫描部13及上述打印部14等连接。基于此,上述系统控制部11接受输入到上述操作面板12的操作指示,或者控制上述扫描部13,或者控制上述打印部14。此外,上述系统控制部11除了控制扫描部13及打印部14以外,还具有进行网络通信控制、传真收发、部门(或者用户)认证、数据管理、图像判断或者图像校正等各种处理的功能。
上述操作面板12是用户接口。该操作面板12由键盘(未图示)或者内嵌触摸屏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等构成。该操作面板12显示操作信息等,而且可以输入操作导向等。此外,各种功能的设定或者设定信息等也是通过该操作面板输入的。
上述扫描部13是将原稿图像变换成图像数据的部分。该扫描部13将原稿图像变换成彩色或单色的数字图像数据。该扫描部13由光学扫描原稿图面的扫描部(未图示)和CCD线传感器等的光电变换部(未图示)等构成,该光电变换部将上述扫描部进行光学扫描所发出的扫描光经由原稿图面后的反射光变换成电气信号。此外,在该扫描部13中,一般将读取到的作为原稿图像的数字图像数据提供给上述的系统控制部11。
上述打印部14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该打印部14具有基于彩色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打印功能、和基于单色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打印功能。该打印部14由传送图像形成介质的传送部(未图示)、以及在由传送部所传送的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或单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未图示)等构成。此外,该打印部14基于上述系统控制部11所进行的控制,将各页的图像数据打印到图像形成介质上。
此外,如图1所示,上述系统控制部11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1、SRAM(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2、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3、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贮器)24、网络通信部25、图像处理部26、传真(FAX)通信部27、页存储器28、及硬盘(HDD)29等。
上述CPU 21负责系统控制部11整体的控制。该CPU 21基于控制程序来动作,从而实现各种处理。此外,该CPU 21连接有操作面板12、扫描部13及打印部14等。
上述SRAM 22通过未图示的电池来备份,并作为用于保存系统设定信息等的存储器来使用。该SRAM 22记录变更用的数据等。例如,在以后叙述的部门管理功能中,打印页数的计数值就是使用在该SRAM 22上设定的计数器来计数的。
上述DRAM 23是用于暂时记录作业用数据或记录参考用数据的存储器。该DRM 23作为主存储器来使用。例如,参考来自外部的系统设定信息等时,就是参考的记录在该DRAM 23中的信息。
上述ROM 24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在该ROM 24中,存储有用于控制该数码复合机1的控制程序及控制数据等。上述网络通信部25用于控制经由上述网络3的数据通信。该网络通信部25由用于与上述网络3连接的网络接口卡(NIC)等构成。在该网络通信部25中,在利用网络打印功能时,能够从各PC2通过网络3接收打印用图像数据等的打印请求。
上述图像处理部26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处理。该图像处理部26由图像处理电路等构成。该图像处理部26进行例如图像数据的校正或者压缩/扩展等的图像处理。上述传真通信部27是进行传真数据收发的接口。例如,传真接收处理是通过上述打印部14单色打印该传真通信部27所接收到的传真数据来实现的。此外,传真发送处理是通过将上述扫描部13所读入的原稿图像数据经由上述的传真通信部27变换成传真数据、并发送给目的地来实现的。
上述的页存储器28是具有存储区域的存储器,该存储区域用于展开至少由上述打印部14打印的一页大小的图像数据。该页存储器28通过未图示的页存储器控制器来控制。例如,在上述打印部14进行打印处理时,在该页存储器28中,展开(存储)至少应该由上述打印部14所打印的各页彩色图像数据或单色图像数据。
上述HDD 29是大容量存储装置。该HDD 29作为各种数据的备份用存储器来使用,存储有各种设定数据或管理数据。此外,该HDD 29根据需要记录经由上述网络3接收到的数据或通过上述扫描部13所读取到的图像数据等。在本实施例中,在该HDD 29上存储有作为以后叙述的部门管理功能的管理对象的部门所对应的部门代码等的部门管理信息。
进一步,该HDD 29中设置有未定义对应部门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以及作为部门管理单元的每个部门的部门计数器31(31a、31b、31c、31d)等,各个部门作为基于部门管理功能的管理对象。上述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是未与特定部门关联的计数器。上述部门计数器31a、31b、31c、31d是分别与作为基于部门管理功能的管理对象的各部门相关联的计数器。
此外,图2所示的构成例,如图1所示,作为数码复合机1的管理对象的部门,假定设定有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因此,在数码复合机1中作为后述的部门管理功能,作为管理对象设定有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此时,在上述的HDD 29中,存储有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所对应的部门代码等部门管理信息,而且,设定有与作为管理对象的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相关联的部门计数器31a、31b、31c、31d。即,上述部门计数器31是按照作为基于该数码复合机1的部门管理功能的管理对象的各个部门来设定的。
接下来,针对以上构成的数码复合机1中的彩色打印和单色打印进行说明。
在此,在上述数码复合机1中,将一连串的复印处理、扫描处理及打印处理等的各种处理以称为作业的单位来进行管理。例如,根据一次的指示执行的复印处理,作为复印作业来管理。此外复印处理由读取原稿图像的扫描处理和打印通过该扫描处理获得的图像的打印处理组成。因此,复印作业还是以扫描作业和打印作业来管理为好。
进一步,上述数码复合机1作为上述的复印功能具有单色模式、彩色(全彩色)模式及自动彩色模式。上述单色模式是将原稿图像作为单色图像来读取,并将读取到的单色图像单色打印到图像形成介质上的模式。上述彩色模式是将原稿图像作为彩色图像来读取,并将读取到的彩色图像彩色打印到图像形成介质上的模式。此外,上述自动彩色模式是判定原稿图像是彩色还是单色,并根据该判定结果进行彩色复印(彩色扫描和彩色打印)或单色复印(彩色扫描和单色打印)的模式。
此外,上述数码复合机1作为网络打印功能按照来自各PC2的打印请求和接收到的打印用图像数据,选择执行彩色打印或单色打印。此外,上述数码复合机1将作为网络打印功能接收到的一个打印请求所对应的打印处理作为打印作业来管理。
此外,如上所述,在一个打印作业中,管理着一连串的打印处理。因此,一个打印作业有时是一页的打印,有时是多页的打印。
接下来,针对数码复合机1的部门管理功能进行说明。
上述所谓的数码复合机1的部门管理功能是作为部门管理单元的功能,该部门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每个部门对该数码复合机1的实际使用情况(打印页数等)。例如,在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中,在上述数码复合机1中,根据上述的部门管理功能,来管理各个部门的打印页数,或者限制各个部门可打印的页数。此外,上述部门管理功能,可以基于上述操作面板12的操作来设定它的有效或者是无效。
此外,根据上述部门管理功能,作为管理对象的部门所涉及的部门管理信息(部门代码及部门计数器等信息)预先通过操作面板12来设定,并存储在上述的HDD 29等中。即,通过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所管理的部门,作为用于识别部门的部门代码所对应的部门管理信息被预先设定。作为上述的部门管理信息,定义(设定)有对应于部门代码的部门计数器31。上述部门计数器31是计数各个部门所打印的页数等的计数器。此外,在每个部门都设定有可打印上限页数的情况下,在上述HDD 29中,也需要存储打印上限页数,作为上述部门管理信息的一部分。此外,在后述的彩色管理功能为有效的情况下,在上述HDD 29中,需要仅设定彩色打印的上限页数,作为部门管理信息的一部分。
例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作为管理对象的部门是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此时,为各部门(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设定唯一的部门代码。这样设定的部门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的情况时,上述的数码复合机1根据用户所指定的部门代码,识别该用户所属的部门。
例如,在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有效状态下,利用复印功能的情况时,用户从该数码复合机1的操作面板12上输入部门代码。用户一旦从操作面板12输入了部门代码,上述的数码复合机1就基于用户输入的部门代码和预先设定的作为部门管理信息的部门代码,进行该用户的部门认证。基于此,一旦识别了该用户的部门,上述数码复合机1针对该用户的操作所对应的复印就处于可能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该用户一旦从上述操作面板12上进行了所希望复印的操作,则上述数码复合机1在执行所请求的复印处理的同时,将作为该复印操作所复印的页数,作为识别出来的部门的实际使用状况进行管理。
此外,在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有效状态下,利用网络打印功能情况时,用户通过各个PC2指定打印用的图像数据和该用户所属部门的部门代码。于是,上述PC2经由上述网络3,将包含打印用的图像数据和部门代码的打印请求发送给上述数码复合机1。经由上述网络3一旦接收到来自PC2的打印请求,上述数码复合机1就基于接收到的打印请求所包含的部门代码和预先设定的作为部门管理信息的部门代码,进行该用户的部门认证。基于此,一旦识别出了该用户的部门,则上述数码复合机1在基于所接收到的打印用图像数据执行打印处理的同时,将该打印处理中所打印的页数,作为识别出来的部门的实际使用状况进行管理。
接下来,针对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有效状态时起作用的彩色管理(Management for Color Only)功能进行说明。
在上述数码复合机1中,在部门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下,具有按照部门仅管理彩色打印页数的彩色管理(Management for ColorOnly)功能。该彩色管理功能是在部门管理功能中作为限定管理单元的功能,该限定管理单元用于按照部门仅计数彩色打印页数。换句话说,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不用部门计数器计数单色打印页数的功能(单色打印不按照部门来管理)。
上述彩色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的数码复合机1,单色打印的页数不作为管理对象,只是管理彩色打印页数。于是,在上述彩色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时,彩色打印的页数通过为各部门而设定的部门计数器31来计数,单色打印页数通过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作为其结果,在上述彩色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时,单色打印即使处于部门未识别状态,也可以无限制地进行。
一般,单色打印与彩色打印相比,色调剂等的显影剂、或着感光体等的消耗量更小,价格便宜。此外,单色打印在日常繁多的打印中被使用得最多。在这样的状况下,有时要求对于单色打印无限制,而仅管理彩色打印。此时,上述的彩色管理功能就是必要的。基于上述彩色管理功能可以无限制地进行单色打印,同时可以仅仅管理彩色打印的实际利用情况。
接下来,针对上述构成的数码复合机1中发生打印作业情况时的打印控制进行说明。
图3是概略说明上述打印作业发生时的打印控制的流程图。
在上述数码复合机1中,在通常动作状态下,接受由复印功能、网络打印功能、传真功能等产生的打印作业(步骤S10)。在该状态下,例如,作为网络打印功能从PC2接收打印请求时,或者,作为复印功能从扫描仪处读取原稿的图像时,或者,作为传真功能接收传真数据时,或者,接收到列表输出的请求时,在上述的数码复合机1中产生了一个打印作业。
一旦这样的打印作业产生(步骤S10,是),在上述系统控制部11的CPU 21中判断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是否有效(步骤S11)。基于该判断判定部门管理功能无效时(步骤S11,否),上述CPU 21通过上述打印部14执行针对该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步骤S15)。即,在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无效情况时,该打印作业就不是部门管理功能的管理对象。因此,在上述系统控制部11中,并不计数该打印作业的打印页数。
此外,基于该判断判定为部门管理功能有效时(步骤S11,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否有效(步骤S12)。基于该判断判定为彩色管理功能有效时,上述CPU 21再判断该打印作业是否是单色打印模式(步骤S13)。
基于该判断判定该打印作业是单色打印模式时(步骤S13,是),上述CPU 21执行针对该打印作业的单色打印模式的打印处理(步骤S15)。即,上述部门管理功能和上述的彩色管理功能同时有效状态时,上述CPU 21不进行部门代码的检查,而直接执行该打印作业的打印。这意味着如果上述部门管理功能和彩色管理功能同时处于有效状态,用户的部门代码输入是不需要的。此外,此时,上述打印部14在上述部门管理功能和上述彩色管理功能都处于有效状态下,进行单色打印。因此,在上述系统控制部11中,通过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在上述打印部14的打印动作所打印的打印页数(单色打印的页数)。
此外,基于该判断判定为彩色管理功能无效时,即判定为部门管理功能有效而彩色管理功能无效时(步骤S12,否),上述CPU 21进行上述部门代码检查(步骤S14)。上述部门代码检查是用于确定请求该打印作业的用户的部门的部门代码的识别处理。基于上述的部门代码检查一旦确定了部门,上述CPU 21通过上述打印部14执行针对该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步骤S15)。此时,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有效,而彩色管理功能无效。因此,在上述系统控制部11中,使用部门计数器31计数上述打印部14的打印动作所打印的打印页数(彩色打印或单色打印的页数)。
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为非单色打印模式时(即,是全彩色模式或自动彩色模式)(步骤S13,否),上述CPU 21进行用于识别请求该次打印作业的用户的部门的部门代码检查(步骤S14)。基于该次部门代码检查一旦确定了部门,上述CPU 21就通过上述打印部14执行该打印作业所对应的打印处理(步骤S15)。此时,上述部门管理功能和上述彩色管理都处于有效状态。因此,在上述系统控制部11中,在上述打印部14中所打印的页数中,使用部门计数器31来计数彩色打印页数,使用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更新)单色打印页数。
图4是说明部门代码检查的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在该部门代码检查中,上述CPU 21判断用户指定的部门代码是否有效(步骤S21)。基于该判断判定为用户指定的部门代码无效时,或者,判定为用户未指定部门代码时(步骤S21,否),上述CPU 21要求请求该次打印作业的用户输入部门代码(步骤S22)。
作为要求该用户输入部门代码,上述CPU 21例如在上述操作面板12上显示以输入部门代码为内容的信息。此外,基于该判断判定为用户指定的部门代码有效时(步骤S21,是),上述CPU 21确定该部门代码为该次打印作业的部门,并结束部门代码检查。
接下来,说明针对上述执行的打印作业中所打印的页数计数处理。
图5是概略说明打印作业发生时的计数处理的流程图。此外,图6是概略表示上述HDD 29、上述DRAM 23及上述SRAM 22所对应的打印页数的计数值的数据处理的图。
上述数码复合机1的主电源一旦接通,上述系统控制部11就进行该数码复合机1的启动处理。该启动处理是使该数码复合机1的各种功能处于可以使用状态的处理。在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有效时,在上述启动处理中,上述系统控制部11如图6所示,将存储在上述HDD 29中的部门管理信息装载到作为主存储器的DRAM23中。在上述HDD 29中,设置有不与部门关联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和各个部门的部门计数器31。在上述启动处理中,作为部门管理信息,上述HDD 29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和各部门的部门代码所对应的各部门计数器31a、31b、31c、31d的各计数值,一起被装载入(load)DRAM 23中。
上述启动处理处于完成状态的数码复合机1中,一旦发生打印作业(步骤S31,是),上述系统控制部11进行打开处理(步骤S32)。如图6所示,该打开处理是从作为主存储器的上述DRAM 23向上述SRAM 22装载部门管理信息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打开处理中,在SRAM 22上设定有计数用的计数器。即,在上述打开处理中,在上述SRAM 22中设定有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并以上述DRAM 23中所装载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器值作为初始值。进一步,该打印作业的部门确定了以后,在上述SRAM 22中也设定部门计数器31’,并以上述DRAM 23中所装载的与该部门对应的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器值作为初始值。此外,关于上述的打开处理的实例,后面详细说明。
上述打开处理一旦完成,上述数码复合机1的系统控制部11就进行计数处理(步骤S33)。该计数处理是计数该次打印作业所打印的页数的处理。在上述的计数处理中,如图6所示,计数更新上述SRAM 22中所设定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或部门计数器31’。即在上述计数处理中,当该次打印作业是单色打印时,按照单色打印的页数更新SRAM 22上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当该次打印作业是彩色打印时,按照彩色打印的页数更新SRAM 22上的部门计数器31’。此外,关于上述计数处理的实例,后面详细说明。
上述计数一旦完成,上述数码复合机1的系统控制部11进行第一关闭处理(步骤S34)。该第一关闭处理是更新上述DRAM 23中装载的计数值的处理。在上述的第一关闭处理中,如图6所示,基于在上述SRAM 22中计数得到的计数值,更新DRAM 23上的计数值。即,基于在上述SRAM 22上设定有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及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更新DRAM 23上装载的计数值。此外,关于上述第一关闭处理,后面详细说明。
在进行上述第一关闭处理的同时,上述数码复合机1的系统控制部11进行第二关闭处理(步骤S35)。该第二关闭处理是更新上述HDD 29的各计数器30、31的计数值的处理。在上述第二关闭处理中,如图6所示,基于在上述SRAM 22上计数的计数值,更新HDD 29内的各计数器30、31的计数值。即,基于设定在上述SRAM 22上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及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更新HDD 29内的各计数器的计数值。此外,关于上述第二关闭处理,后面详细说明。
基于上述的处理,设定在上述HDD 29中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及各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根据该打印作业的打印页数被更新。
接下来,针对上述的打开处理,进行说明。
图7是说明上述打开处理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打开处理在打印作业发生时执行的启动处理之后执行。此外,在这里,针对上述部门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打开处理中,上述的系统控制部11的CPU 21首先判断部门代码是否在范围之外(步骤S41)。上述部门代码是否在范围之外用以判断用户是否输入了有效的部门代码。即,上述CPU 21在该次打印作业发生时,或者,在该次打印作业发生前判断用户是否指定了有效的部门代码。
基于该判断判定部门代码是在范围之外时(步骤S41,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否处于有效状态(步骤S42)。基于该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为有效时(步骤S42,是),上述CPU
21设定部门为未定义(步骤S43)。即,在没有用户所指定的部门代码,并且彩色管理功能为有效状态时,上述CPU 21设定部门为未定义(未指定作为管理对象的部门)状态。
此外,根据该判断判定部门代码在范围之内时,即,判定为用户指定了有效的部门代码时(步骤S41,否),上述CPU 21进行用户所指定的部门代码所对应的部门的打开处理(步骤S44)。此外,基于该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为无效时(步骤S42,否),上述CPU21通过检查上述部门代码来受理用户指定的部门代码,进而进行用户所指定部门代码所对应的部门(指定部门)的打开处理(步骤S44)。
上述部门的打开处理是将对用户所指定部门的彩色打印页数进行计数的部门计数器31’设定在SRAM 22上。即,在上述部门的打开处理中,上述CPU 21从DRAM 23读出用户所指定部门代码所对应部门的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在此,在上述DRAM 23中,在上述启动处理中,装载上述HDD 29内的各计数器的值。一旦从DRAM 23读出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上述CPU 21在上述SRAM22上设定作为部门计数器而起作用的部门计数器31’。在该SRAM22上的部门计数器31’中,作为初始值设定有上述DRAM 23中所装载着的、上述HDD 29内的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
接下来,上述CPU 21判断部门是否在上述SRAM 22上定义了(步骤S45)。即,上述CPU 21判断上述SRAM 22上是否设定了部门计数器31’。基于该判断判定定义了部门时(步骤S45,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否是有效状态(步骤S46)。
基于该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有效时(步骤S46,是),上述CPU 21进行未定义部门的打开处理(步骤S47)。即,在定义了部门并且判定彩色管理功能有效情况时,上述CPU 21进行未定义部门的打开处理。
上述未定义部门的打开处理是针对与用户指定的部门没关系的、设定在SRAM 22上的、用于计数单色打印页数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操作。即,在上述未定义部门的打开处理中,上述CPU21从DRAM 23读出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在此,如上所述,在上述DRAM 23中,在上述启动处理时装载了HDD 29内的各计数器的计数值。一旦从上述DRAM 23读出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上述CPU 21就在上述SRAM 22上设定作为部门未定义计数器来起作用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在该SRAM 22上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中,作为初始值设定为装载在上述DRAM23中的、上述HDD 29内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
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部门未定义时(步骤S45,否),或者,基于上述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非有效时(步骤S46,否),上述CPU 21结束该打印作业所伴随的打开处理。
在上述打开处理中,在指定了部门代码的情况时,如果彩色管理功能是有效状态,则在SRAM 22上设定用于计数(更新)部门计数器31的部门计数器31’和用于计数(更新)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此外,即使未指定部门代码,如果彩色管理功能是有效状态,在SRAM 22上设定用于计数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之后,结束打开处理。
接下来,针对上述的计数处理进行说明。
图8及图9是说明上述计数(更新)处理示例的流程图。该计数处理是接着图5所示打开处理而执行的处理。
在上述的计数(更新)处理中,上述的系统控制部11的CPU 21首先判断部门代码是否是在范围之外(步骤S51)。上述部门代码是否在范围之外用于判断用户是否输入了有效的部门代码。即,上述CPU 21一旦结束该打开处理,则判断用户是否输入了有效的部门代码。
基于该判断判定部门代码不在范围之外时(步骤S51,否),上述CPU 21判断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是否有效(步骤S52)。基于该判断判定上述部门管理功能为有效时(步骤S52,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否是有效状态(步骤S53)。基于该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有效时(步骤S53,是),上述CPU 21进一步判断该次打印作业是否是列表输出处理以外的打印处理(步骤S54)。基于该判断,判定该次打印作业是列表输出以外的打印处理时(步骤S54,是),上述CPU 21将部门设为未定义状态不变(步骤S55)。
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部门管理功能无效时(步骤S52,否),或者基于上述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无效时(步骤S53,否),或者基于上述判断判定该次打印作业是列表输出处理时(步骤S54,否),上述CPU 21进入后续的步骤S58。
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部门代码位于范围之外时(步骤S51,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部门管理功能是否无效(步骤S56)。基于该判断判定部门管理功能无效时(步骤S56,是),上述CPU 21将表示部门管理功能无效的“0”作为部门代码(步骤S57)。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部门管理功能非无效时,即,判定部门管理功能有效时(步骤S56,否)上述CPU 21进入后续步骤S58。
接下来,上述CPU 21判断部门代码是否在范围之外(步骤S58)。基于该判断判定部门代码在范围之外时(步骤S58,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否处于有效状态(S59)。基于该判断判定上述彩色管理功能为有效时(步骤S59,是),上述CPU
21将该次打印作业的部门设定为未定义(步骤S60)。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部门代码不在范围之外时(步骤S58,否),或者,基于上述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处于非有效状态时(步骤S59,否),上述CPU 21进入后续步骤S61。
接下来,上述CPU 21判断该次打印作业所对应的各种参数是否有效(步骤S61)。基于该判断判定各种参数为无效时(步骤S61,否),上述CPU 21结束针对该次打印作业的计数处理。此外,基于该判断判定各种参数为有效时(步骤S61,是),上述CPU 21检查执行该次打印作业的功能所对应的部门管理的设定状态(步骤S62)。
一旦检查了分功能的部门管理的设定状态,上述CPU 21判断该次打印作业的部门是否是未定义以外的(步骤S63)。在该次判断中,判断至此为止的处理中部门是否被定义了。基于该判断判定部门为未被定义以外时,即判定部门被定义时(步骤S63,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否为有效状态(步骤S64)。
基于该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为有效时(步骤S64,是),上述CPU 21判断该次打印作业的打印模式是否是单色打印模式(步骤S65)。基于该判断判定打印模式是单色打印模式时(步骤S65,是),上述CPU 21判断该次打印作业是复印功能、网络打印功能、列表打印功能、FAX接收(打印)功能等特定功能中的哪一种(步骤S66)。
基于该判断判定该次打印作业是复印功能、网络打印功能、列表打印功能、FAX接收(打印)功能等特定功能中的一种时(步骤S66,是),上述CPU 21选择未定义部门为应该计数的计数器。即,上述CPU 21使用上述SRAM 22上定义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打印页数(步骤S67)。此时,上述CPU 21作为计数处理,使用在上述SRAM 22上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在上述打印部14中所打印的页数(步骤S68)。
从而,在部门管理功能和彩色管理功能都处于有效状态时,在上述打印部14中所打印的页数(单色打印的页数),与用户是否指定了部门代码,即,该次打印作业的部门是否确定无关,都使用上述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换句话说,在部门管理功能和彩色管理功能都处于有效状态时,用户即使不指定部门代码,单色打印的页数也是由上述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
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处于非有效状态时(步骤S64,否),上述CPU 21使用在上述SRAM 22上定义的部门计数器31’来计数上述打印部14(此时是单色打印和彩色打印)所打印的全部页数(步骤S68)。从而,在部门管理功能为有效而彩色管理功能为无效状态时,上述CPU 21使用部门计数器31’来计数上述打印部14所打印的全部页数。
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该次打印作业模式不是单色打印时,即,判定该次打印作业模式是彩色打印时(步骤S65,否),上述CPU 21使用在上述SRAM 22上定义的部门计数器31’来计数上述打印部14所打印(此时是彩色打印)的所有页数。从而,在部门管理功能和彩色管理功能都是有效状态时,上述CPU 21在SRAM22上定义该次打印作业的部门计数器,并使用该部门计数器计数上述打印部14所打印的页数。
还有,根据步骤S63的判断判定该次打印作业的部门不是未定义以外时,即,判定到此为止的处理中该次打印作业的部门是未定义的时(步骤S63,否),上述CPU 21使用上述SRAM 22上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上述打印部14所打印的总页数(步骤S68)。此外,基于步骤S66的判断判定该次打印作业是复印功能、网络打印功能、列表打印功能、FAX接收(打印)功能等特定功能中的一种时,上述CPU 21使用部门计数器31’来计数上述打印部14所打印的全部页数。
根据上述的计数处理,在部门管理功能和彩色管理功能都为有效状态时,单色打印的页数即使用户没有指定部门代码,也使用上述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计数,彩色打印的页数基于用户指定的部门代码定义了部门计数器31’以后,使用该部门计数器31’来计数。
接下来,针对第一、第二的关闭处理进行说明。
图10是说明作为上述第一、第二关闭处理的关闭处理例子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关闭处理是在打印作业完成之后接着上述计数处理执行的。此外,在此,针对上述部门管理功能为有效状态进行说明。
在上述关闭处理中,上述系统控制部11的CPU 21首先判断部门代码是否在范围之外(步骤S71)。上述部门代码是否在范围之外用于判断用户是否输入了有效部门代码。即,上述CPU 21在该次打印作业发生时,或者,该次打印作业发生之前,判断用户是否指定了有效的部门代码。
基于该判断判定部门代码在范围之外时(步骤S71,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否处于有效状态(步骤S72)。基于该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为有效时(步骤S72,是),上述CPU 21指定部门为未定义(步骤S73)。即,在用户没有指定部门代码,并且彩色管理功能为有效状态时,上述CPU 21设定部门为未定义(未指定作为管理对象的部门)状态。
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部门代码不在范围之外时,即,判定用户指定了有效的部门代码时(步骤S71,否),上述CPU 21进行用户所指定的部门代码所对应的部门的关闭处理(步骤S74)。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处于非有效时(步骤S72,否),上述CPU 21进行用户所指定的部门代码所对应的指定部门的关闭处理(步骤S74)。
上述指定部门的关闭处理是关闭为了以用户所指定部门进行彩色打印计数而在SRAM 22上设定的部门计数器31’的处理。即,在上述的指定部门的关闭处理中,上述CPU 21读出SRAM 22上的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一旦从上述SRAM 22读出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则上述CPU 21将装载在上述DRAM 23中的该部门所对应的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更新成上述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作为第一关闭处理。同样,上述CPU 21将上述HDD 29内的该部门所对应的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更新成上述部门计数器31’的计数值,作为第二关闭处理。
一旦完成该次打印作业所对应的指定部门的关闭处理,上述CPU 21判断是否有正在执行(执行中)的其他打印作业(步骤S75)。基于该判断判定存在执行中的打印作业时(步骤S75,是),上述CPU 21不进行未定义部门的关闭处理等,就结束该关闭处理。
此外,基于上述判断判定不存在执行中的打印作业时(步骤S75,否),上述CPU 21初始化作为上述SRAM 21的部门计数器31’来使用的工作区域(步骤S76)。一旦初始化了上述工作区域,上述CPU 21判定部门是否是未定义以外(步骤S77),即,上述CPU 21判断该次打印作业的部门是否被定义了。基于该判断判定是未定义以外时(步骤S77,是),上述CPU 21判断上述彩色管理功能是否是有效状态(步骤S78)。
基于该判断判定彩色管理功能是有效时(步骤S78,是),上述CPU 21进行未定义部门的关闭处理(步骤S79)。即,对于该次打印作业定义了部门,并且彩色管理功能有效时,上述CPU 21进行未定义部门的关闭处理(步骤S79)。该未定义部门的关闭处理一旦完成,上述CPU 21初始化作为上述SRAM 22上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来使用的工作区域(步骤S80)。
上述未定义部门的关闭处理是关闭为了计数与用户指定的部门无关的、单色打印的页数而在SRAM 22上设定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处理。即,在上述未定义部门的关闭处理中,上述CPU 21读出SRAM 22上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一旦从上述SRAM 22读出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则上述CPU 21将装在上述DRAM 23中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更新成上述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作为第一关闭处理。同样,上述CPU 21将上述HDD 29内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更新成上述部门未定义计数器30’的计数值,作为第二关闭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部门管理功能和彩色管理功能都处于有效状态时,单色打印是无论部门是否确定都可以执行的打印,彩色打印是部门确定了之后才可以执行的打印。基于此,即使部门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如果彩色管理功能处于有效状态,那么不必输入部门代码,就可以进行单色打印。其结果,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并且可以实现满足用户请求的部门管理。
进一步,通过设定每个部门的部门计数器和部门未定义计数器,彩色打印的页数使用按照用户指定的部门代码而设定的部门计数器来计数,单色打印页数使用与用户指定的部门代码无关而设定的部门未定义计数器来计数。因此,能够实现以用户指定的部门为单位仅仅计数彩色打印的页数,进而能够按照用户的希望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单色打印页数可以与部门无关地进行管理,该数码复合机1的维护(保养)中需要使用的总页数也可以正常计数。
附图标记说明
1   数码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
2(2A1~2A4、2B1~2B4、2C1~2C4、2D1~2D4)  个人电脑(PC)
3   网络                        11  系统控制部
12  操作面板                    13  扫描部
14  打印部(图像形成单元)        21  CPU(控制单元)
22  RAM                         23  NVRAM
24  ROM                         25  网络通信部
26  图像处理部                  27  传真通信部
28  页存储器                    29  硬盘(HDD)
30  部门未定义计数器
31(31a、31b、31c、31d)  部门计数器
30’部门未定义计数器
31’部门计数器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具有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第一工作模式和与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部门;
部门管理单元,为每个通过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来的部门管理图像形成的页数;
限定管理单元,在所述部门管理单元处于有效状态时,只管理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图像形成的页数;以及
控制单元,在所述部门管理单元及所述限定管理单元均为有效时,在通过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部门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进行图像形成,即使是在通过所述识别单元未识别出部门的状态下,也可以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进行图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数单元,所述计数单元将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图像形成的页数作为由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的各个部门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将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图像形成的页数作为未定义部门的计数值进行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是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模式。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第一工作模式和与用于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不同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部门管理功能和限定管理功能均有效时,在部门确定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进行图像形成,其中,所述部门管理功能用于管理各个部门图像形成的页数,所述限定管理功能用于管理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图像形成的页数;
当所述部门管理功能和所述限定管理功能均有效时,即使所述部门未被识别出来,也可以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进行图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图像形成的页数作为各个部门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将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图像形成的页数作为不与部门对应的、未定义的计数值进行计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是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模式。
CNB2006100926424A 2005-06-30 2006-06-26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Active CN1004096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1964A JP4523883B2 (ja) 2005-06-30 2005-06-30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方法
JP2005191964 2005-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3506A true CN1893506A (zh) 2007-01-10
CN100409655C CN100409655C (zh) 2008-08-06

Family

ID=3759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926424A Active CN100409655C (zh) 2005-06-30 2006-06-26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889371B2 (zh)
JP (1) JP4523883B2 (zh)
CN (1) CN10040965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3884B2 (ja) * 2005-06-30 2010-08-1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方法
JP5150419B2 (ja) * 2008-09-08 2013-02-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起動制御方法
KR101296681B1 (ko) * 2008-09-24 2013-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0063A (ja) * 1991-02-15 1992-09-16 Konica Corp 像形成装置
JPH11194686A (ja) * 1997-10-27 1999-07-21 Canon Inc 課金装置、課金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6597469B1 (en) * 1998-01-08 2003-07-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of number of outputs from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US6597489B1 (en) * 1999-06-30 2003-07-22 Gentex Corporation Electrode design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JP2003067832A (ja) 2001-08-29 2003-03-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の仕様選択に応じた課金方法及び課金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3149901A (ja) * 2001-11-16 2003-05-21 Sharp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405707B2 (ja) * 2002-03-19 2010-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30202199A1 (en) * 2002-04-25 2003-10-30 Carter Barbara Burklin Black-and-white lock mode for printer
JP2004112084A (ja) 2002-09-13 2004-04-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JP4226929B2 (ja) * 2003-02-20 2009-0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US20040184106A1 (en) * 2003-03-21 2004-09-2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Hybrid printer driver for color and black and white print-job splitting
JP2004318225A (ja) * 2003-04-11 2004-11-11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部門管理システム
JP2004354922A (ja) * 2003-05-30 2004-12-1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情報管理装置および情報管理方法
US20050007618A1 (en) * 2003-07-07 2005-01-13 Thomason Tamra L. System for restricted execution of user requests for printing data
JP4222914B2 (ja) * 2003-09-25 2009-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管理システム、方法、サー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5122211A (ja) * 2004-12-09 2005-05-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上限回数設定方法
JP4523884B2 (ja) * 2005-06-30 2010-08-1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方法
JP4523882B2 (ja) * 2005-06-30 2010-08-1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02844A1 (en) 2011-05-05
US7889371B2 (en) 2011-02-15
US20080007615A1 (en) 2008-01-10
JP2007008018A (ja) 2007-01-18
CN100409655C (zh) 2008-08-06
JP4523883B2 (ja) 201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65620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JP200608707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89250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CN1932754A (zh) 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CN190561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925534A (zh)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408739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기억매체
CN189250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CN179477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JP42189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780355A (zh) 打印控制装置及打印控制方法
CN1753451A (zh) 成像装置、成像系统和中继装置
CN101047767A (zh) 图像处理设备、系统以及信息处理设备
US8027061B2 (en) Security enco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89257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N1260649C (zh) 图像打印设备控制方法和图像打印设备
CN189350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CN1278193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20101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JP43181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複写装置
JP20042028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予約表示装置
CN1266327A (zh) 图像信息传送装置和图像信息接收装置
CN1495600A (zh) 图像形成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和记录介质
JP474529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22096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ワークフロー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